史学概论考试复习
自考《历史学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历史学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一、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 历史学的定义: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和变迁过程的学科,它关注社会现象、个人行动和社会变革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 历史学的学科特点:历史学是一门文科学科,具有客观性、特殊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二、历史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史料研究方法:包括史料收集、整理、考证和评价等步骤,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等史料,还原历史事件和事实。
- 口述历史研究方法:通过采访和记录口述资料,了解个人经历和见证,补充和丰富历史研究的内容。
- 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进行比较,揭示共同性和差异性,从而深入理解历史发展规律。
- 统计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揭示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统计规律和趋势。
三、历史学的基本理论- 唯物史观:强调历史发展是物质生产力、社会制度和阶级斗争的结果,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 唯心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意识、理念和精神的产物,历史发展受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变化性,历史发展是矛盾冲突的结果,通过矛盾冲突的解决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四、历史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史:研究社会制度、社会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历史发展。
- 经济史:研究经济制度、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的历史演变。
- 政治史:研究政治制度、政治权力和政治事件的历史发展。
- 文化史:研究文化思想、文化传统和文化产物的历史变迁。
- 思想史:研究不同思想流派、思想家和思想观念的历史演变。
以上是《历史学基本原理概论》的重点复习资料,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史学要论》《史学要论》是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史学理论的成果,1924年出版,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概论。
他阐述什么是历史和历史学、历史学的系统、历史学的科学地位、历史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以及历史学研究的任务等问题,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理论,批判地主资产阶级旧史学,并倡导史学革命,提出要以唯物史观“改作”、“重作”全部历史。
2.《历史哲学教程》翦伯赞在书中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具体反映、关于中国社会形势发展史等方面的问题。
本书旨在系统地展示二十世纪的史学成果,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学家的著作奉献给读者。
读者将会在阅读过程中看到中国历史学怎样沿着一条崎岖的道路从传统走进了现代,将会看到中国历史学的转型、创新、继承、探索的历程,将会看到一百年间众多的学者怎样用心血汗水浇灌润泽了祖国的历史学园地。
3. 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30年)该书是最早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的一本史学名著,它突破了以历史文献为国故的局限,将其拓展到地下出土实物,把《诗》、《书》、《易》里面的的纸上史料,与甲骨卜辞、周金文里面的地下材料,熔于一炉。
最早提出殷周之际是中国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观点。
4.“二重证据法”“二重证据法”是王国维《古史新证》提出的,倡导在研究古代文史时运用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释证,两者结合以论证古史之说。
扩大了历史学家的视野,拓展了史料的范围,揭示了新材料的发现对近代史学发展的重要价值。
5. 计量史学计量史学是运用现代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定量地研究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的产物。
它涉及众多的研究领域,诸如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军事史、人口史等等,在当代史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6.历史研究的比较方法比较史学方法又称历史比较方法,指的是对各种历史现象进行时间系列上的前后阶段的纵向异同比较(又称历时性比较或垂直比较)或空间系列上的同一阶段的横向异同比较(又称共时性比较或水平比较)的一套历史研究方法。
大学史学概论复习试题
《史学概论》1、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历史就是要从先辈们的经历中学到生存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历史意识,就是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历史遗产,是多方面的,每一代人都必然要对先前各代人遗留下来的遗产进行清理、继承和发扬有利于自己创造自己新的生活遗产,扬弃那些不利于创造自己新的生活的遗产。
A. 学习历史,就是从先辈的经历中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
B. 人们总是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
这是人们的普遍需要。
历史本来就是世代相传地发展和演变的,每一代人2、历史学的社会价值历史学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历史学的社会功用或社会功能,总而言之,就是满足人们寻求“史鉴”“史师”的需要。
A. “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以史为鉴,就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用以指导人们的现实的实践)B. “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历史学的积极认识成果具有陶冶和升华人类精神品质)C. “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历史学认识成果具有传承文化财富的价值)3、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A、《史学概论》就是讲述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他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初学者掌握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B、“历史”三层含义:一是指人类过去的经历;二是指述说过去经历的历史书;三是指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史学概论讲授的基本内容:史学概论实际上就是历史哲学概论,讲授的基本内容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4、历史学的本体论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统称所说的社会历史观。
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历史观,构成了历史学的本体论的核心内容。
历史本体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历史现象和过程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展演变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那是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存在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或终极原因或动力?如果有那是什么样的因素、原因或动力?……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社会历史观的问题,也都是史学本体论的根本性问题。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一、填空题1.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2.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指的是史学史和史学理论;3.公元五世纪希罗多德之后西方史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他也因此获得“史学之父”的殊荣;4.欧洲中世纪的史学观主要是基督史观;5.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神学历史思想基础;6.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7.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8.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9.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或社会形态的不可跨越性和可跨越性的描述精辟地阐明了客观限定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10.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2.法则式归纳方式又称实证归纳;13.归纳性方法是由众多的个别事实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14.演绎性方法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判断的方法;二、多选题1.历史学与下面哪些学科间有着既相互交叉又相互渗透的密切联系()a)哲学经济学人口学法学地理学2.移情式领悟方法也被称作()a)将心比心式的领悟方法个别描述式的表现方法艺术式的表现方法3.“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倡导者有()a)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4.国内史学界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a)阶级斗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关系各种因素的合力5.历史文献学科包括哪几个部分()a)经史子集档案文献地方志甲骨和金石铭类外国人著述6.人本主义思潮中的某些代表人物()a)萨特尼采叔本华7.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为科学经历了那些阶段()a)天命史观人性-理性史观唯物史观神学史官8.中国古代持有历史循环论观点的是()a)孟子邹衍9.古代希伯来哲学大致上由哪些关键概念确立起来()a)对唯一神的信仰受神恩赐或被神“选择”的观念神授法律的重要性10.孔德的实证主义主要包括哪些方法()a)观察比较11.史学功能有()a)资鉴史观垂训史观经世史观史学无用论12.史实的考证中常用到的方法有()a)求源法反证法旁证法理政法13.新史学的方法有()a)比较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口述史学方法心理史学方法三、名词解释1.汤比因2.历史本体论3.人本主义历史学本体论4.马克斯·韦伯5.历史相对主义6.历史客观主义四、简答题1.简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2.简述古史辩派;3.简述什么是史学研究中的导向性方法;五、论述题1.论述历史与信息技术相互关系;2.我对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历史分期的认识;。
史学概论考试复习
史学概论考试复习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名词解释1.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对历史的系统认识,同时它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主要指人们对社会的起源、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历史总体运动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性概括。
它是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历史观作为社会文化观念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产物,分为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1.《史通》:史评类史书。
唐刘知几撰。
成书于710年,共二十卷,分内篇、外篇各十卷。
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
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着。
2.《文史通义》:清朝史学家章学诚的史学着作。
出版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分内篇五卷、外篇三卷。
全书内容广泛,包括易教、书教、诗教、经解、言公、史德、方志等。
章学诚在书中提出“六经皆史”说;还提出整理“方志”的主张,即编修一地的历史演变,主张方志要立三书:记载大事和人物的“通志”、记载典章制度的“掌故”和记载文献诗文的“文征”。
3.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
《古史辨》,共七巨册,是“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汇集。
他们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
“古史辨派”的古史辨伪工作,对于推翻旧的臆造的古史体系,探求科学的古史系统,推进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建立了巨大的功绩。
4章学诚:清代史学家。
字实斋,浙江会稽人。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
毕生精力用于讲学和着述,曾主讲定州定武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归德正文书院。
史学概论考试复习
一、名词解释1.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对历史的系统认识,同时它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主要指人们对社会的起源、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历史总体运动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性概括。
它是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历史观作为社会文化观念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产物,分为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1.《史通》:史评类史书。
唐刘知几撰。
成书于710年,共二十卷,分内篇、外篇各十卷。
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
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着。
2.《文史通义》:清朝史学家章学诚的史学着作。
出版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分内篇五卷、外篇三卷。
全书内容广泛,包括易教、书教、诗教、经解、言公、史德、方志等。
章学诚在书中提出“六经皆史”说;还提出整理“方志”的主张,即编修一地的历史演变,主张方志要立三书:记载大事和人物的“通志”、记载典章制度的“掌故”和记载文献诗文的“文征”。
3.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
《古史辨》,共七巨册,是“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汇集。
他们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
“古史辨派”的古史辨伪工作,对于推翻旧的臆造的古史体系,探求科学的古史系统,推进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建立了巨大的功绩。
4章学诚:清代史学家。
字实斋,浙江会稽人。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
毕生精力用于讲学和着述,曾主讲定州定武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归德正文书院。
长期在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参加《续资治通鉴》编撰工作。
史学概论 复习资料(一)2024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引言概述:史学概论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研究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起源、发展与变迁的学问。
作为历史学的入门课程,本文为读者提供了史学概论的复习资料。
通过对历史学基本概念、方法论、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以及历史学的意义和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史学概论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历史学基本概念1. 历史:介绍历史这一概念的定义和内涵。
2. 历史学:探讨历史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3. 史料:介绍史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4. 事件与过程:阐述事件与过程在历史研究中的区别和重要性。
5. 历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讨论历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关系以及历史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论1. 归纳与演绎:介绍归纳和演绎作为历史研究方法的概念和应用。
2. 文献分析:探讨文献分析作为重要研究方法的使用技巧。
3. 田野调查和考古学:讲解田野调查和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和方法。
4. 时间与空间:阐述时间与空间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
5. 比较研究:介绍比较研究在历史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三、历史学的研究对象1. 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演化,以及相关研究方法。
2. 国家与政治制度:探讨国家与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和相关的研究议题。
3. 经济与贸易:阐述经济与贸易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和相关的研究方法。
4. 社会与文化:讲解社会与文化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相关的研究领域。
5. 科技与环境:介绍科技与环境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相关的研究方法。
四、历史学的研究领域1. 古代史研究:介绍古代史研究的范畴和重要性。
2. 中世纪史研究:探讨中世纪史研究的特点和研究议题。
3. 近代史研究:阐述近代史研究的内容和相关的研究方法。
4. 现代史研究:讲解现代史研究的特点和研究议题。
5. 当代史研究:介绍当代史研究的对象和对历史学的现实意义。
五、历史学的意义与价值1. 历史的记忆与认知:探讨历史研究对于个体和社会认知的重要性。
史学概论复习题答案
史学概论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史学概论中,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
A. 收集史料B. 整理史料C. 考证史料D. 解释历史2. 历史学与历史的区别在于()。
A. 历史是客观存在,历史学是研究方法B. 历史是主观认识,历史学是客观记录C. 历史是过去事件,历史学是未来预测D. 历史是个人记忆,历史学是集体记忆3. 史学研究方法中,实证主义主张()。
A. 历史研究应以事实为依据B. 历史研究应以理论为指导C. 历史研究应以假设为出发点D. 历史研究应以预测为目的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 个人意志B. 社会制度C. 经济基础D. 文化传统5. 历史学研究中,史料的分类不包括()。
A. 原始史料B. 次级史料C. 口述史料D. 虚构史料二、多项选择题6.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A. 比较研究法B. 历史分析法C. 逻辑推理法D. 统计分析法E. 田野调查法7. 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客观性原则B. 全面性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批判性原则E. 创新性原则8. 史学研究中,史料的考证方法主要有()。
A. 来源考证B. 真实性考证C. 可靠性考证D. 完整性考证E. 逻辑性考证三、简答题9. 简述史学研究中的“历史解释”与“历史叙述”的区别。
10. 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四、论述题11. 论述史学研究中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12. 论述历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13. 请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分析历史研究中如何运用比较研究法。
六、材料分析题14. 阅读以下史料,分析其来源、真实性、可靠性,并给出你的评价。
[此处应附上具体的史料材料]七、综合应用题15. 假设你是一名历史学者,你打算研究20世纪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请列出你的研究计划和方法。
八、结束语通过上述题目,我们可以看到史学概论不仅仅是对历史知识的简单回顾,更是一种对历史研究方法、原则和理论的深入探讨。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历史认识的过程和层次问题一、怎样理解历史认识的主体?(一)广义的历史认识的主体:广义的历史认识主体就是现实的人类。
除了那些还不能将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昨日之事与今日之事区分开来的婴幼儿之外,任何人,当他抱着某种目的或为某种需要所驱使去回顾以往、思索过去时,他就进入了一种历史认识活动,就成为一个历史认识的主体。
这种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广泛而普遍地存在着的历史认识主体,可以称为广义的历史认识主体。
历史认识的意义:根据历史认识安排自己的活动。
(二)狭义的历史认识的主体:1.对人类群体进行历史认识的必要性。
历史认识就是使我们能够架设一座从过去通向现在的桥梁,促使人们不仅对今天的,而且对明天的任务有所了解。
一个群体的现实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有效性,取决于他们对自身历史认识的正确性和深刻性。
2.狭义的历史认识的主体的内涵与外延。
在人类群体中,在广义的历史认识的主体的基础上,产生了一批专门关心和记忆群体历史的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历史研究者或史学工作者,可以称为狭义的历史认识主体。
问题二、历史认识的客体包含哪几个层次?历史认识客体的三个层次(1)作为历史原型客体的延伸体的现实社会;(2)作为历史遗存客体的实物和文字史料;(3)隐藏在历史现实延伸体和遗存体后面的历史原型客体。
问题三、历史认识的形成要经历哪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一、历史认识的第一层次及其与现实活动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人们不是出自无缘无故的好奇心的驱使去认识和研究历史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某种困惑或需要,驱使他们到历史中去寻求答案,才去认识和研究历史。
在历史认识的开始阶段,社会历史观的制导主要表现在促进认识主体确定历史认识的主题和主旨,提出可能的结论假设,从而确定搜集史料和史实的方向和范围第二,他从现实社会中感受到他觉得特别需要从历史中寻求经验教训的某些领域或问题,从而初步确定他要着手研究的领域或课题,甚至形成某种极初步的假设。
史学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历史观:历史观是关于人类历史总体运动及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
首先,历史观是一种对历史总体运动的观点;其次,历史观是一种理论化的历史观点;最后,历史观是对历史运动的本质的认识。
2、历史本体论:也称为历史理论,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性质及发展过程的理论。
其核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历史观。
3、校法四例: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4、历史客观主义:(1)历史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历史认识就是弄清客观历史的“真相”。
(2)真实的历史存在于“史料”中;以“客观态度”和“科学方法”考辨,让史料自己说话。
(3)史学就是史料学。
5、心理史学方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对历史现象进行心理学解释的一种史学方法。
7、史学方法论: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8、文化形态论:把人类的历史归结为一些不相干、自成一体的“文明”的兴亡史。
9、历史相对主义:性质:主观唯心论和怀疑主义史学认识论。
历史相对主义的主要观念(1)历史即历史认识:历史事实是相对于人的认识而存在的,不存在独立于人们主观认识之外的客观历史。
(2)历史认识的主观性:一切“历史”都是人们对过去的主观建构;是人们对过去历史的记忆、解释、说明。
(3)历史学是解释学:史学就是对历史事实和史料进行解释的一门艺术。
二、简答题1、史料搜集的主要途径与方法有哪些?利用工具书,分类搜集,追踪搜寻,平时阅读搜集,调查采访,利用互联网。
2、史事考证的方法主要有哪些?校法四例、二重证据法、诗文证史法。
3、如何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与多样性?唯物史观正确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社会形态演进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与条件,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必须从人类经济活动中去寻找。
五种社会形态论排列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4、简述德国历史哲学家赫尔德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总复习题第一章历史、历史学与历史观第一节什么是历史;第二节什么是历史学;第三节历史观一、名词解释1、历史:广义上讲,历史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它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属性。
历史是一种狭义的历史,即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史。
是关于人的历史费弗尔提出的,“历史是关于人的科学,是关于人的过去的科学,而不是关于物和思想的科学”。
恩格斯:“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2、历史学:历史学可以简称史学,历史学是系统叙述和研究人类以往的各种活动和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学科。
即对于以往人类活动及社会状况的条理化、系统性认识。
3、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对历史的系统理论认识,即对人类客观历史的概括性、总体性认识。
历史观同时也是人们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4、历史哲学:历史哲学是将某种历史观予以理论的、系统的论证。
二、问答题1、历史的根本属性?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的人类存在发展的历史。
客观实在性是其根本属性。
2、历史学的学科特点?(1)综合性:历史学研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举凡以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具体事件、人物等等,均在探讨范围。
史学不仅研究各个组成部分,而且注意到不同内容间的相互联系,予以综合,力图得出统一的概括性、规律性的认识,(2)写实性:历史学不仅对研究对象予以总结和概括,还必须记述客观史事的真情实况。
(3)动态回顾性:历史学将既往的人类活动,视为前后相承、连续发展的过程,因此研究已经消逝的史实,是一种动态的回顾。
这有助于找出事件的前因后果。
动态的回顾,是通古今之變,是把握历史发展的轨迹与方向。
站在当今时代的思想高度上回顾历史,这种回顾是向前展望结合一起的。
3、历史学的主要功能?(1)认识功能:在历史——现在——未来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这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社会发展规律。
史学概论复习要点
史学概论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历史史学历史理论史学理论良史书法不隐史才三长直书曲笔信史史法撰述记注史意史德新史学正统论二重证据法历史演进法中国文化二周说《史学要论》五朵金花史学革命厚今薄古历史主义东方主义客观主义相对主义欧洲中心论让步政策打破王朝体系影射史学历史认识主体历史认识客体主体意识结构校法四例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
2、简析孔子和《春秋》在史学理论上的主要贡献。
3、简析孟子的事、文、义。
4、简评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简析唐初政治家的史学意识。
6、简析《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价值。
7、简述《隋书•经籍志》的史书分类。
8、简述《史通》的史学成就。
9、简析郑樵的“会通之义”。
10、简述王世贞对国史、野史和家史的评论。
11、简述乾嘉考据三大家。
12、简评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
13、简述晚清史学格局的变化。
14、简述晚清史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
15、简述新史学的理论体系。
16、简述梁启超对旧史学的批判。
17、简述梁启超的英雄观。
18、简述梁启超对历史发展中地理因素的认识。
19、简述王国维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20、简析胡适的史学贡献。
21、简述顾颉刚“层累的造成中国古史说”的基本观点。
22、简述新历史考证学的主要特点。
23、简述中国近代相对主义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24、简述梁启超史学思想的三次转变。
25、简评何炳松。
26、简评雷海宗的中国文化二周说。
27、简评钱穆的“史有生命”说。
28、简述中国近代相对主义史学的主要特点。
29、简评李大钊的史学思想。
30、简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31、简评毛泽东的史学思想。
32、简述历史认识的三极结构及其各自特点。
33、简述历史认识的基本类型与过程。
34、简述史料的基本类型。
35、简述史料产生讹误的主要方式。
36、简述整理史料的基本方法。
37、简述辨伪的基本方法。
38、简述选题的基本类型。
39、简述选题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1、“历史”一词的基本含义。
基本含义:过去发生的事实(客观历史本身);对过去事实的记载(主体化历史);一门学科、一门专业。
2、如何从广义和狭义上理解“历史”?广义: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狭义:人类社会史。
“广义地说,历史是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它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个方面。
狭义地说,我们通常所讲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即人类社会史。
“广义地说,历史是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它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个方面。
狭义地说,我们通常所讲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即人类社会史。
”3、什么是历史记录?历史记录属于初始层次,是对历史事物、现象的记录而非分析因果关系或相互联系,其基本特点即是侧重记人、记事、记物,而较少分析其因果关系或相互联系。
4、什么是历史著述?历史著述属于较高层次,是历史认识者、研究者通过对历史事物、现象和过程的把握,借助一整套理论和方法,对包括历史记录在内的各种史料进行鉴别、分析而达到的对历史事件或过程的相互联系、性质特点等等的认识。
5、人类社会史有哪些特点?特点:客观实在性;时间性;变化激烈性;意识性和复杂性。
第二章:1、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就是以史料为基础和中介,在一定的观念、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帮助下,记载或思考、重建客观历史,并寻找其发展规律及其特点的学科。
2、简述历史学的结构。
历史学的结构是以史料为基础,史料包括:文字记载、史迹遗存、口碑史料;历史学是以史实为主体,包括: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国别史等;历史学是以理论为指导,其中包括: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等。
3、什么是史料?史料: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4、史料具有哪些作用?史料的作用:1、人类对历史的认识离不开史料。
2、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
(1)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2)史料是否充备和正确,也是确定历史学家选择研究方向的重要依据;(3)史料可以使各种现象互相补充,相互论证,对正确描述历史事实,取得科学的结论和阐述观点有极大的帮助。
史学概论复习
一.历史研究的基本目标(1)正确地和准确地描绘现实的历史过程(“是什么”)(2)从历史的感性认识到历史的理性认识,揭示史料中所反映的深刻的历史真理(“为什么”)二.历史观是什么历史观是人们对于历史的根本看法,西方也称思辨的历史哲学。
主要是指人类对社会的起源,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历史总体运动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性概括。
它是史学的灵魂,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历史观的基本特点:时代性和阶级性。
历史观的作用:史学的灵魂三.历史学的功能1.史学的学术功能历史认识,即史学的研究成果所具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该成果在本学科中学术水平的高低。
2.史学的社会功能史学成果对社会整体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1)历史科学是社会活动的向导,深刻地把握历史,探询历史的发展规律,为确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提供可靠的依据。
恩格斯:“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基辛格《重建的世界》:“历史就是国家的回忆。
”(2)历史研究是人类认识自身的根本途径。
(3)史学具有较强的教育、鼓舞的作用,可以振奋民族精神,调动全民的积极性,帮助人民明辨是非,而历史知识是人们必需的文化素质(4)增强现实性品格,实现社会功能四.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①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圣西门、傅立叶从生产领域开始建设社会制度的思想,以及阶级斗争学说。
②十九世纪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的历史观:梯叶里、基佐、米涅③德国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历史观。
(唯心主义体系中却包含着辩证法)(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是唯物史观创立的思想理论前提之一。
著名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五.如何认识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产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史学概论复习题
史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历史广义的历史:指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它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属性。
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
狭义的历史:指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的历史。
2、什么是历史学广义的历史学:是以自然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为全部研究内容的学科。
狭义的历史学: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为研究内容的学科。
即在历史纪录的基础上,经过整理、鉴别、分析,对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所做的判断、解释、说明。
3、历史认识主体广义的历史认识主体:现实的人类。
说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认识水平和历史意识的强弱问题。
狭义的历史认识主体:历史研究者或史学工作者。
4、历史认识客体历史认识的客体,又称历史研究的客体,是历史认识主体的研究对象,即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全部内容中,被历史学家所设定、选择和研究的那一部分。
有原型客体,即真实的客观历史;遗存客体:实物、文字、遗迹历史认识客体是相对于历史认识主体而言的,并与历史认识主体构成了历史认识论中对立统一的一对基本范畴,两者处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之中。
5、古典史学希腊、罗马时代的史学,称为古典史学,是西方史学的源头。
从古希腊的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到罗马的李维、塔西佗,西方古典史学经历了一千年的繁荣,形成了人本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
6、基督教史学基督教史学是一种以基督教神学观点解释历史的神本主义史学。
它致力于构建以基督教普遍主义为基础的世界史观,是一种唯心史观,在整个中世纪欧洲史学中占支配地位。
7、人文主义史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历史的资产阶级史学。
反对基督教的神学观点,否定以教会史为中心的编史体系,以希腊、罗马时代的史学传统为楷模,把历史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斗争武器,为近代西方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8、浪漫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是19世纪上半叶在欧洲大地上风行一时的浪漫主义思潮在史学领域里的具体体现。
它反映了欧洲社会各阶层对法国大革命的失望和反感,同时又是自拿破仑战争以来蓬勃发展起来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体现,从19世纪初开始就取代了理性主义史学而占据西方史坛的主导地位。
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总复习题第一章历史、历史学与历史观一、名词解释。
1、历史一是指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事;另一是指对以往事情的记载和研究,特别是对人类社会的记载和研究。
历史也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客观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包涵着人类能动的主体活动以及自然界的相互作用。
常划分为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人类史和自然史。
2、历史学历史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历史学不仅包括完全独立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即历史,而且包括对这种客观才存在和过程的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
狭义上的史学仅指后者。
马克思主义史学是指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目前这种史学在中国大陆影响最大,受众最多。
3、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对历史的系统理论认识,同时它也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是史学的灵魂,是历史学理论的核心。
历史观作为社会文化观念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产物,而不是超然于它们之上的某种抽象的精神或观念的产物。
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理论指导。
4、历史哲学历史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不能完全属诸史学,也不能完全属诸哲学。
它旨在探讨历史的模式与意义,历史学的性质与方法,历史学的结构和规律等问题。
根据具体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分析的历史哲学和叙事的历史哲学。
它是史家的历史观的渊源,也为历史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依据。
二、问答题1、历史的根本属性答:历史就是不存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人类存在发展的历程。
在这个历程中,人的活动必须服从于各种客观条件,为客观条件所制约。
所以,历史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2、历史学的学科特点(1)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它虽然建立在翔实可靠地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历史研究主要是通过史料进行的,但史料并不等于史学。
史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历史的真相,总结历史的经验,把握历史的规律。
(2)人们在研究历史时,由于个人所处的历史条件、社会经济地位、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差异,以及史料的局限等因素,对历史的认识往往各不相同,会得出各种各样的结论,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结论。
史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1、克罗齐区分历史与编年体克罗齐史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将―历史‖和―编年史‖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这和―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联系在一起。
他说:―历史是活的历史,编年史是死的历史;历史是当代史,编年史是过去史;历史主要是思想行动,编年史主要是意志行动。
一切历史当它不再被思考,而只是用抽象词语记录,就变成了编年史,尽管那些词语曾经是具体的和富有表现力的。
‖他还认为,―当生活的发展逐渐需要时,死历史就会复活,过去史就变成现在的。
罗马人和希腊人躺在墓穴中,直到文艺复兴欧洲精神重新成熟时,才把他们唤醒‖;―因此,现在被我们视为编年史的大部分历史,现在对我们沉默不语的文献,将依次被新生活的光辉照耀,将重新开口说话‖。
2、克罗齐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解释:(意大利)这一著名论断有三层含义:其一,研究历史总是现时现刻的思想活动;其二、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的兴趣引起的;其三、历史是按照现时的兴趣来思考和理解的。
其强调的都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3、解释柯林武德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英国人)认为自然过程仅仅是事件的集合,而历史过程则是由人的行动构成的,这种行动必然有行动者的思想动机。
只有了解了这种思想动机,我们才能理解行动及由一系列行动构成的历史过程。
认为研究历史归根究底就是弄清隐藏在历史行动背后的人的思想动机。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4、二十世纪后半期西方的重要史学流派法国年鉴学派年鉴学派,是法国自1929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几代历史学家。
这些历史学家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旧的史学传统,主张把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引人历史研究领域。
他们的理论不仅震撼了法国的史学界,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
A. 年鉴学派产生的原因:年鉴学派针对兰克学派的理论,提出四项责难:其一,只注意文字记载的资料,而非文字记载的文献却不予重视;其二,着重于事件、特殊事实以及观察较短期的现象,却忽视一些长时段的、平凡的社会现象;其三,偏重于政治、外交及军事史,却忽略了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其四,害怕论战,很少做诠释性的论说,而且预先放弃综合性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对历史的系统认识,同时它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主要指人们对社会的起源、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历史总体运动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性概括。
它是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历史观作为社会文化观念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产物,分为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1.《史通》:史评类史书。
唐刘知几撰。
成书于710年,共二十卷,分内篇、外篇各十卷。
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
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
2.《文史通义》:清朝史学家章学诚的史学著作。
出版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分内篇五卷、外篇三卷。
全书内容广泛,包括易教、书教、诗教、经解、言公、史德、方志等。
章学诚在书中提出“六经皆史”说;还提出整理“方志”的主张,即编修一地的历史演变,主张方志要立三书:记载大事和人物的“通志”、记载典章制度的“掌故”和记载文献诗文的“文征”。
3.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
《古史辨》,共七巨册,是“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汇集。
他们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
“古史辨派”的古史辨伪工作,对于推翻旧的臆造的古史体系,探求科学的古史系统,推进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建立了巨大的功绩。
4章学诚:清代史学家。
字实斋,浙江会稽人。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
毕生精力用于讲学和著述,曾主讲定州定武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归德正文书院。
长期在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参加《续资治通鉴》编撰工作。
主修《湖北通志》,惜未定稿,现存遗稿数十篇。
遗著除史学理论《文史通义》外,还有《史籍考》、《和州志》、《亳州志》、《永清志》及《章氏遗书》等。
1.历史人类学:从历史学的领域出发,研究和回答人类学提出的问题,历史学和人类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2.兰克学派: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的史学派别,亦称历史研究的科学学派。
由于该学派倡导秉笔直书,通过史料批判如实地再现历史,因而又成为实证主义史学流派的同义语。
这一学派中,涌现出大批硕果累累的著名史学家,使兰克模式整整支配了西方史学界近一个世纪之久,而兰克本人则被尊为近代史学之父。
兰克传统史学的基本观点:重视政治史研究,过分强调少数英雄个人的行为,重视原始资料的利用和考辩,认为历史可以认识,但不能完全认识。
1社会形态:是在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社会形态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经济基础属于经济关系范畴,上层建筑则包括两个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在这样理解基础上,可以把社会形态看作是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
2历史学本体论: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和性质观点或理论,核心是社会历史观。
(也即是对客观历史本质的反思。
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则是对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对客观历史的认识和研究方法上的理论思考。
也有学者把史学本体论称为历史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称为历史学理论或史学理论。
)1史料:指的是能够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所有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或者说,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
2计量史学方法:又称历史计量分析方法或历史定量分析方法,是指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过各种数据关系,揭示和认识历史的一种方法。
3历史主义原则:历史主义是运用历史方法研究人类历史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切史学研究,都要从历史事实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研究历史;都要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要重视历史的内在联系,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都要批判继承地对待历史遗产。
二、列举1.各种历史观天命史观、循环论史观、进化史观、英雄史观、神学历史观、人本主义历史观、人道主义历史观2.最基本的几种历史观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3.历史学的渊源因素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认识根源1.史学宗旨论赞治资治明道经世2.史家的三长和二善史才、史学、史识公心、直笔3新史学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史学观点或著作(1)梁启超三阶段:1901----1905年:服膺进化史观,批判传统史1912----1920年:中西结合,因果关系,“据事直书”1920年以后著作: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新史学》1901年《中国史叙论》(2)章太炎史学观点:历史是“人群和社会的进化”进化论,生存竟争解读历史;评历史人物;将人类学运用于历史研究中。
著作:《訄书》(訄音qiú,逼迫)论文集(3)夏曾佑史学观点:天演论,历史进化论;历史功能论;历史阶段思想著作:《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4)陈黼宸著作:《独史》、《史地原理》、《中国通史》、《诸子通义》和《读史总论》4.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三个层次(1)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释证(2)取异国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补正(3)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参证1.西方史学从古至今发展的几个阶段。
(1)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史学(2)基督教史学(3)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4)启蒙运动时期的史学(5)19世纪的西方史学(6)20世纪的西方史学2.19世纪西方史学的主要派别。
(1)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史学;(2)法国复辟时期的史学;(3)德国客观主义史学;(4)德国海德堡学派;(5)实证主义史学,19世纪50—60年代(6)美国史学,南派、北派,边疆学说(7)英国辉格派3法国年鉴学派的三阶段及代表人物。
三阶段:(1)创建1929----1945 (2)发展1946----1956 (3)转型1968----代表人物:布洛赫《国王的奇迹》(1924年)费弗尔《拉伯雷的宗教》(1942年)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年到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1975年)勒高夫《圣路易》(1996年)4.全球史的代表作。
(1)《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2)《世界史》麦克尼尔(3)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5.19世纪历史哲学家。
(1)梯叶里《历史研究的十年》、《墨洛温王朝时代的历史》(2)米细勒《新科学》(3)尼布尔《罗马史》(4)兰克《宗教改革时期的德国》(5)麦考莱《英国史》6.20世纪历史哲学家。
(1)K.G.兰普雷西特《文化史的方法论》(2)爱格尔斯顿《新史学》(3)鲁滨逊7.思辨史学家和批判史学家主要代表人物。
思辨:伏尔泰、康德、黑格尔、汤因比批判:克罗齐、柯林伍德、沃尔什、狄尔泰1几种基本的史学本体论及其性质(1)神本主义史学本体论(唯心)(2)人本主义史学本体论(唯心)(3)科学主义本体论(结构功能主义本体论(唯心))(4)多元折中的史学本体论(唯心)(5)文本主义史学本体论(唯心)(6)实践唯物主义史学本体论(唯物)2历史学本体论研究的主要问题(1)历史现象和过程是客观存在的;(2)历史的发展演变有无规律,什么规律;(3)决定历史进程的终极动力,根本原因;(4)历史发展中的几种辩证关系;(5)人在历史中的作用;3历史发展中几组辩证关系(1)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3)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4)历史发展的动力;(5)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1)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直接动力:阶级斗争(3)重要动力:革命(4)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改革(5)不竭动力:创新1新史学方法的主要类别(1)比较史学方法(2)口述史学方法(3)心理史学方法(4)计量史学方法2史料的基本类型实物、行为、口碑、文献3历史认识的基本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2)历史主义原则(3)阶级分析原则(4)整体研究原则4史家四长史才、史学、史识、史德5历史编撰的基本步骤(1)搜集资料(2)对其进行整理和辨析,或曰考订(3)运用史料6搜集史料的一般步骤首先阅读正史,然后搜集正史以外的史书资料,再进一步搜集史书以外的其他文献资料。
如再加推演,则可以继续搜集文献资料以外的实物、口碑等史料。
7中国传统史学编撰基本体裁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纲目体、学案体、典制体、章节体、地方志、谱牒8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理论素养、专业素养、道德素养三、论述1.历史的学科结构。
历史学科结构大体可以分为理论部分、主体部分、史学辅助学科和史学分支学科等部分。
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史学理论、历史哲学、历史认识理论、史学方法论等。
主体部分从人类历史进程的断代序列上,可以分为史前史、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等;从研究的具体内容上,可以分为世界史、地区史、民族或国别史、专门史、历史地理、考古等;从著作的形式上,可以分为叙事体、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章节体等。
史学辅助学科主要有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辨伪学、考据学、训诂学、诠释学等。
史学分支学科包括历史社会学、历史人口学、心理史学、计量史学等。
2.为什么学历史。
历史学主要有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
史学的学术功能指历史认识,即史学的研究成果所具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该成果在本学科中学术水平的高低。
史学的社会功能指史学成果对社会整体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学习历史,有助于认识和理解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解决现实问题,为现实需要服务;历史记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养新人需要历史教育。
1.解释胡适的历史演进法。
(1)按时间长短依次排列(2)时代的具体内容(3)逐渐演变,“由简单变复杂,由疏漏变雅驯,由地方变全国”(4)解释每一次演变的原因2.中国古代史学讨论的主要问题。
史学宗旨、史学原理、史学方法论、史学流变论、史家标准论、史籍优劣论、修史态度论、治史态度论3.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含现代)(1)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产生时期1924年,李大钊《史学要论》20世纪30年代末,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2)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时期郭沫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社会史研究、思想史研究、历史文献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史撰述、中国通史撰述等方面,出版了一大批著作。
(3)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广泛传播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大量翻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著作,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基本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