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11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26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loading...
退出客服电话:4008980910[全国]首页优课展示排行榜我晒的课我的已晒20077421课
本年度3102074课我要晒课高中化学>沪科课标版>高一上册>2
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
>
2.2海水中的氯
>
氯气性质的研究
>氯气性质的研究高中化学沪科课标版2019年度石武贤指导教师:无地区:江苏省
-
无锡市
-
惠山区学校: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发布时间:2019-06-24 10:58
(0次点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我要点评第一学时共1学时top1
/
10bottomzoom
inzoom
out点评全部(0)
教师(0)
教研员(0)
其他人员(0)我要点评暂无评论教学设计【设计】氯气的制取教学资源【资源】第一学时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运行维护:中央电化教育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京ICP备09059518号-3。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19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研究教学设计青海油田一中何燕一、实验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学习氯的性质之后的拓展探究,解决①氯气的简易的制备方法②氯气性质实验中和金属铜(铁)反应的中如何避免氯气的泄露二、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氯气有毒,了解氯气的制法和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氯气制备方法和氯气与铜反应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已学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方法,探究化学实验改进方案,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感受化学实验在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实验原理1、氯气的制法: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KClO3+6HCl(浓)=KCl+3Cl2↑+3H2O2、尾气处理2NaOH+Cl2=NaCl+NaClO+H2O3、铜与氯气的反应及产物的检验Cu+Cl2=CuCl22NaOH+CuCl2=Cu(OH)2+2NaCl四、绿色实验改进的需要和改进要点1、改进需要: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氯气的化学性质实验部分省略了氯气与铜、铁反应的演示实验,直接给出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大部分一线教师只能直接照搬课本在黑板上讲述实验理论或者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实验视频。
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对现象的描述和反应实质模糊不清,高考大题中实验设计部分得分较差,需要从高一开始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和设计中,培养实验设计的能力。
2、改进要点:目前已有的该实验原型中①插入铜丝②加水检验产物③集气瓶内剩余的少量氯气未处理,会形成气体的泄露导致的空气污染,以及对师生身体的伤害。
①插入铜丝改为:把铜丝固定在带三孔橡皮塞的集气瓶中,向集气瓶内收集满除去氯化氢的氯气(或者直接在集气瓶内生成氯气),用家用内热式电烙铁发热芯加工而成的加热棒给铜丝加热。
②加水检验产物改为:利用反应前后气压差倒吸NaOH溶液入集气瓶,产生蓝色絮状沉淀,证明生成物是氯化铜的同时处理集气瓶内剩余的少量氯气。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06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学会氯气的嗅闻方法。
2.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提高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现象分析能力。
3.联系漂白粉的工业生产,加深对氯水性质的理解。
4.正确地认识氯气的消毒作用和氯气的毒性之间的关系,体悟化学的正面价值。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氯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氯气和碱的反应;氯气和漂粉精的漂白消毒作用;实验的设计、正确操作和现象分析;三、教学过程[板书]一、氯气的物理性质.Com]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设问]怎样保存、运输氯气呢?[媒体]展示氯气的钢瓶图片。
[板书]从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判断出,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氯气易液化――液氯――纯净物。
[设问]那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不大呢?[演示实验]用一支100mL针筒抽取80mL氯气,然后抽取20mL 水,振荡。
[思考与讨论]学生观察现象,并进行描述。
[板书]氯气能溶于水,常温下,一体积水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
[学生小组实验]利用桌上的试剂和仪器装置完成P42活动与探究的实验,并记录现象及结论。
[交流与讨论]展示学生记录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分析得出结论:是一种新的物质具有漂白性。
学生通过实验排除盐酸、水和氯气具有漂白性的可能,再根据氯水中含有的氢、氯、氧三种元素的可能组合,推出可能具有漂白性的是一种新的物质HClO。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设问]既然氯气和水能够发生反应,为什么新制的氯水还会是黄绿色的呢?[思考与讨论]猜测可能的原因。
[说明]氯气在与水反应的同时,它们反应生成的盐酸和次氯酸会反应重新变成氯气和水,像这样的化学反应,我们叫它可逆反应,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把“等号”改写成“可逆符号”。
[板书]m]1.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媒体]氯水光照分解的实验录像。
[板书]2HClOO2↑+2HCl由于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多用次氯酸盐和碳酸、盐酸等发生反应制取次氯酸。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00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2.2海水中的氯(第一课时)上海市松江二中顾韦平【教学说明】本节内容是高一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利用信息科技提高效率。
氯气有毒,视频教学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这节分三个课时教学,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研究,第二课时,漂粉精和水的消毒,第三课时,探究气体体积的规律。
根据上海市高中化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氯气的要求有:1、氯气的物理性质(A)2、氯气的化学性质(B)3、氯气的用途(A)4、氯化钠(B)5、氯化氢(B)6次氯酸钙(B),还有涉及物质制备、检验、收集、尾气处理等相关应用。
本节内容是针对我校所有学生,因为是起点年级,学生学习氛围比较好,对化学学习有较强的兴趣。
所以要抓住机会,打好基础,为高二等级考、合格考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有关的实验技能2、理解氯水和漂粉精的消毒原理3、理解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和气体摩尔体积,能进行简单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用研究的方法学习物质性质2、从理解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分析,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消毒原理认识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重点:1、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漂粉精的成分和消毒原理3、气体摩尔体积难点:1、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2、分析氯水的成分中哪种有漂白作用3、漂粉精消毒原理4、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教学流程】1、复习引入:海水中最多的元素、工业上如何得到氯气?介绍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PPT2、化学史话,提高阅读分析能力3、氯气性质探究:研究性学习的规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探究方法介绍。
4、课堂实验:以课本实验为主,结合图片、视频和实验操作多角度展示相关性质。
物理性质:实物展示化学性质:1).结构分析2).与金属反应与非金属反应与碱的反应3).氯气与水的反应和漂白作用5、总结氯气的性质P33填表6、回家作业:练习册:课时一【板书设计】2.2海水中的氯一、氯气的来源二、氯气的性质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归纳:。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漂粉精和水的消毒》291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第1 页共4 页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秘密:——微型实验揭秘新制氯水成分和性质上海市宜川中学储月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氯水的成分,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了解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原理;2)初步掌握氯气与强碱反应的化学性质,漂粉精制备和漂白原理。
2、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分析氯水的成分,进一步感受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2)通过实验,学习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经历学习元素知识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理论推测与实验现象的差异,学会理论结合实际;2)通过氯气相关性质的学习,知道当遭遇氯气泄露时如何处理以及一些生活小常识。
【重点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水的成分【准备材料】药品:新制氯水、碘化钾淀粉溶液、pH试纸、蓝色石蕊试纸、镁带、硝酸银溶液、稀硝酸仪器:10mlPET眼药水瓶、点滴板【教学流程】【教学环节】一、引入环节师:同学们知道自来水是用什么来消毒的么?生:氯气师:氯气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这个用途是由什么来决定的?用途由性质决定,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这与氯气溶于水后生成的氯水的性质有关,性质又是由成分决定,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来研究新制氯水的成分,揭开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秘密。
二、实验环节师: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生:分小组推测氯水成分,设计实验方案,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猜测微粒设计方案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三、交流反馈创设情境: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提出问题:用途由性质决定,性质由成分决定,那么氯水有哪些成分?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分小组进行实验,记录现象微视频:小结氯水成分,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原因微视频:进一步了解氯水中次氯酸的性质应用:氯气制备稳定的消毒剂第2 页共4 页生:借助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的实验,分小组交流实验方案、现象、结论,发现新的问题推测微粒设计方案实验现象得出结论H+ 1)镁带上滴氯水2)pH试纸上滴氯水3)蓝色石蕊试纸上滴氯水1)产生气泡2)先变红后褪色3)先变红后褪色有H+,氯水具有酸性,褪色,说明有漂白性物质Cl-滴加AgNO3、稀硝酸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Cl- Cl2 1)观察氯水颜色2)KI淀粉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1)氯水呈淡黄绿色2)溶液变蓝有Cl2分子H2O 无水硫酸铜上滴氯水无水硫酸铜变蓝有H2O分子其他微粒微视频:小结刚才所做实验,根据实验,确定氯水中存在氯气、水、盐酸(H+、Cl-),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氯水滴到pH试纸或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这说明氯水中存在具有漂白性物质,是何种物质呢?生:参阅课本p33、34,找出这个新的物质是次氯酸(HClO),书写氯气与水反应的方程。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15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氯及其化合物考纲解读:1.了解氯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氯气的主要用途2.了解氯气的氧化性(与氯气、钠、铁、某些盐等的反应)及与水、碱的反应3.了解次氯酸的强氧化性4.通过对氯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5.初步学会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教学过程:一、自学整理1.氯原子和氯离子结构示意图2.氯气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呈色,密度比空气,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气体,闻氯气时应。
氯气的水溶液叫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液氯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3.氯气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写出钠、铁、铜在氯气中燃烧的方程式及其现象与钠反应(现象:产生色火焰和烟)与铜反应(现象:产生烟)与铁反应(现象:产生烟)(2)与非金属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方程式为(发出火焰,集气瓶口有出现),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H2与Cl2混合光照可发生爆炸(3)与水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①次氯酸的性质a.弱酸性:比H2CO3酸性b.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次氯酸分解的方程式为c.强氧化性:利用强氧化性可、(4)与碱反应①制取漂白消毒液的方程式为②制取漂白粉的反应式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有效成分.漂白粉漂白原理为(用方程式表示)(5)与还原剂反应: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与某些有机物反应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反应第一步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4.氯离子检验的试剂、离子方程式5.氯气的用途:等二、互学讨论1.氯水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主要性质2氯气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除杂:有哪些杂质、分别用什么试剂来除去?收集方法:尾气处理:考题展示:1.(2015.江苏学测)下列关于Cl2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比空气小B.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能使开燥的有色布条褪色D可与NaOH溶液反应2.(2016.扬州学测三模)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大3.(年江苏学测)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漂白粉,并探究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的条件和产物。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36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1《氯气及水溶液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考纲要求】1.掌握氯元素单质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元素单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掌握氯气、氯水的重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教学重点】氯气及氯水的主要性质及应用【教学难点】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教学过程】一、回归基础,构建网络从氯的原子结构认识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氯元素常见的化合价:-1、0、+1、+3、+5、+7按照下图从价—类的角度归纳常见氯的单质及其化合物1.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下1体积水可溶解2体积氯气。
氯气易液化。
闻有毒或未知成分的气体应采用扇闻法。
(操作如右图所示)【巩固训练】1.可以用氯气灌洞的方法来消灭田鼠,这是利用了氯气的①密度比空气大②易液化③能溶于水④有毒()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④答案:D2.氯气的化学性质请学生写出价—类图中标号①—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见课件)。
并归纳氯气的化学性质;(1)氯气只做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每1molCl2参加反应转移2电子;如:①与金属单质反应(Na、Fe、Cu等);②与非金属单质反应(H2等);③高三一轮复习教案2与还原性物质反应(Fe2+、SO2、I–等)。
(2)氯气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每1molCl2参加反应转移1电子;如:①与水反应;②与碱反应(NaOH、Ca(OH)2)。
(3)氯气与有机物反应。
【巩固训练】2.有关氯气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量的Fe粉与Cl2反应,可生成FeCl2B.标准状况下,11.2LCl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5NAC.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将阳极气体产物通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D.当不慎有大量Cl2逸散到周围空气里时,可用浸有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答案:C二、深入思考,问题探究1.从平衡的角度探究氯水的成分和性质(1)写出氯水中存在的平衡关系:①Cl2+H2OHCl+HClO;②HClOH++ClO-;③H2OH++OH -(2)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即可得出氯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粒。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16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氯气性质的研究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1.能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2.知道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3.掌握Cl2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探究,学习元素与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3.学会欣赏化学奇妙变化的魅力;体会师生共同探究的和谐与快乐。
【课前探究】0.9%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又名为0.9%氯化钠注射液。
人体体液中的Na+、Cl-对于调节体液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保证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引入新课】图片: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教学过程】阅读书本P77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确认【思考与交流】1、从氯气的发现到确认为一种新的元素,时间长达三十多年。
分组讨论你从这一史实中得到什么启示?2、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
请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根据京沪高速公路淮安路段液氯的泄漏事件,分析氯气的物理性质。
【归纳】氯气的物理性质:【问题与交流】1.闻有毒气体的方法?2.如果你所在的二楼发生氯气泄漏,请问你是向楼上还是楼下跑?3.如果你身边发生氯气泄漏,此时风向为东北风,请问,你是向东北方向还是西南方向跑?【活学活用】1.Cl2可用于消灭田鼠,为此,可将Cl2用软管通入到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易液化⑤可溶于水中的()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③④⑤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氯气B.闻氯气气味时,用手轻轻在集气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氯气飘进鼻孔C.Cl-和Cl2均有毒D.Cl-和Cl2均呈黄绿色二、氯原子结构【问题】谁能从原子结构的特点推测氯气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学生活动】请画出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气的化学性质。
【合作探究】三、氯气的化学性质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小组合作完成下表2.氯气与非金属反应氯气与氢气反应:(观看视频)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问题:烟和雾有什么区别?猜想:如果将氯气和氢气混合再光照,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思考】工业上用H2、Cl2合成HCl时,应选择什么条件?理由是什么?【问题讨论】1、在初中是如何定义燃烧的?2、你对燃烧的条件及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3、金属、非金属跟Cl2化合时,氯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表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课堂小结】请学生来阐述本节课都学到了什么?随堂检测1、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下列正确的是()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无毒的气体反应物反应现象反应方程式钠和氯气铁和氯气铜和氯气B.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也可以以游离态存在C.氯气不能溶解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D.氯气、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2、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直接利用金属与氯气反应得到的()A.氯化铁B.氯化铜C.氯化镁D.氯化亚铁3、下列关于对燃烧现象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燃烧一定发光放热C.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D.燃烧一定有氧气参与【课后作业】1.预习下节课的内容2.思考:1)氯气与水反应2)氯气与碱反应(工业制漂白粉)。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34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教材分析氯元素是高中化学学习非金属中特别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之一。
对氯气的性质、用途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细致的学习和研究,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研究硫和氮的氧化物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
通过氯元素的学习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尤其是了解其他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氯元素的存在,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和碱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运用化学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运用科学史实,学习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学习,正确认识化学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氯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难点:氯的有关方程式的掌握。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的基本情况如下:已有知识:初中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掌握前20号原子结构以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学习了非金属元素硅,可类比通过原子结构分析浅层的化学性质。
已有技能: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并且也具备分析数据的能力。
可能存在的不足:不了解非金属元素的通性。
实验动手能力不足。
五、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教材的化学史料,采用情景教学的模式,辅以启发讨论和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使所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迁移性能。
六、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非金属性质的印象,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增强教学的问题性和探究性。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七、教学过程教师:看看新闻中氯气泄漏的现场……我们今天就来深入了解一下氯元素。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00沪科课标PPT课件 一等奖

反应式
点燃
2Fe + 3Cl2 → 2FeCl3
③.与Cu反应 现象: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
烧,充满棕黄色的烟
反应式
Cu + Cl2点→燃 CuCl2
2 .氯气与非金属反应
课堂实验
实验4 ① 氯气跟氢气的反应 点燃从导管中逸出的氢气,然后把导管伸
入盛满氯气的瓶里,可以看到(
)
氢气在氯气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同时产生大量的热;生
氯的原子结构
氯气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 反应。具体表现在:
1.氯气可以和绝大多数的金属反应 2.氯气可以和许多非金属反应 3.氯气可以和水反应 4.氯气可以和碱反应
课堂实验
实验3 铁丝在氯气中的燃烧
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段系在一
根醋粗的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段火柴
棍。点燃火柴,待火柴即将燃尽立即把
工业上用氯气与消石灰制漂 粉精,其原理相似,写出化 学方程式()
次氯酸钙
课堂实验
实验6 氯气与水的反应和漂白作用
取两瓶干燥的氯气,一瓶放入
干燥的有色布条,另一瓶放入湿润
的色布。观察(
)
结论:湿润的色布褪色,干燥的不褪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物质?看书
p33
Cl2+H2O
HCl+HClO
讨论:使湿润布条褪色的成分是什么? 如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提示:实验室 没有次氯酸钠试剂)
记录(
)
实验2:实验氯气在水
中的溶解性 。
常温下1体积水中可以
溶解氯气的体积( )
结论:
一.物理性质:
颜色: 黄绿色
状态: 气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密度: 比空气大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31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氯水成分的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掌握氯水的成分及氯气与水的反应。
2、在探究中了解次氯酸的性质及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到了化学学科魅力。
重点氯气和水的反应。
难点氯水成分探究方案的设计重难点突破以问题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自主探究,用实验事实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提出问题:氯气溶于水后是否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一:氯气溶于水没有发生变化,则氯水中存在哪些粒子?Cl2H2O猜想二:氯气溶于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则氯水中可能存在哪些粒子?Cl2H2OCl-H+探究1检验氯水中是否含有Cl-?方案:向氯水中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实验结论:氯水中存在Cl-探究2检验氯水中是否含有H+?方案:氯水滴在PH试纸上实验结论:氯水中存在H+和具有漂白性的新物质探究3什么物质使试纸退色的?猜想1:是氯气猜想2:是新物质氯水漂白性的探究:实验结论:氯气没有漂白性,新物质有漂白性. 得出结论:氯气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酸)氯水中真正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次氯酸的性质:1、强氧化性:漂白性,能杀菌消毒2、弱酸性:HClO﹤H2CO33、不稳定性:2HClO光照===2HCl+O2↑结论:新制氯水的成份为3种分子:Cl2(氯分子)、HClO(次氯酸分子)、H2O(水分子);4种离子:Cl-(氯离子)、H+(氢离子)、ClO-(次氯酸根离子)、OH-(氢氧根离子)[极少数]小结:1,进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新制氯水的成分:Cl2、H2O、HClO、H+、Cl-、ClO-OH-相关的化学方程式:Cl2+H2O==HClO+HClHClO==光照2HCl+O2↑2,次氯酸(HClO)的性质实战演练将新制氯水加入下列物质分别有什么现象?说明氯水中存在何种微粒?体现了氯水有何种性质?(1)有色布条褪色——HClO——漂白性(2)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H+——酸性后褪色——HClO——漂白性(3)AgNO3溶液白色沉淀——Cl-(4)NaHCO3气泡——H+——酸性。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10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氯气(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氯气能溶于水,掌握氯气跟水的反应;了解氯水成份及其测定方法,认识次氯酸的漂白性和不稳定性,掌握氯气和碱溶液的反应。
(2)经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有序性、深刻性、综合性;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能力。
(3)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氯水的成分分析及氯水的化学性质、氯气与碱溶液的反应难点:氯水拓展探究三、教学仪器两瓶氯气、新制氯水一滴瓶、久置氯水(稀盐酸)、AgNO3、HNO3、PH试纸、紫色石蕊试液、红纸条、NaOH溶液、酚酞试液,试管5支四、教学方法探究、引导、讨论、讲授五、教学过程:探究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创设情境【情景引入】京沪高速公路氯气泄漏事件进入情境小结氯气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情境。
【观察实验】新制氯水【设问】氯水是什么颜色?【投影】猜一猜氯水的组成【引导学生分析】氯气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思考后回答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得到氯水的相关性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现问题动手实践【设问】新制的氯水中还可能有哪些成份?如何检验?能否利用现有的药品和仪器,证明推测的正确性。
【演示实验】检验氯水中的各种成份。
思考讨论。
完成实验,汇报实验。
让学生充分讨论,设计实验。
分析讨论实验验证【提出问题】测定溶液的PH值是多少?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PH试纸遇到氯水奇特的颜色变化现象?【启发】氯水与PH作用变红证明有H+存在,褪色表明氯水中有能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
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是氯气有漂白性还是新生成的物质具有漂白性。
讨论、设计实验,提出方案。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碰到的难题。
认知矛盾启发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汇报】氯气和干燥红纸条、湿润红纸条的对比实验【设问】氯水为什么具有漂白性?【小结】氯水中含有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有色物质褪色,属于永久性漂白。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23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1、教学目标(1)氯气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单质,是卤素单质的典型代表。
通过一系列实验让学生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感知氯气的强氧化性。
(2)掌握实验的操作要领。
培养进行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的能力。
2、实验方案设计(1)原教材实验方案的不足:教材中采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产生氯气,集气瓶收集,演示实验需要的氯气的量比较大,易造成环境污染,仅仅观看演示,学生动手体验缺失,另外实验装置复杂,步骤多,操作繁琐,耗时间长。
(2)由于以上不足,我对实验做了如下改进:(a)药品:改用高锰酸钾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氯气。
无需加热,没有挥发的HCl气体影响。
将氯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组合在一起,在大试管中完成。
氯气产量少污染少,装置简单,操作简便。
3、实验操作要领(1)制取氯气时候要注意:试管要选长试管(氯气的密度大不容易逸出),取用药品的量要少,否则氯气太多会大量逸出,污染环境。
(2)做NaOH与CL2反应时要注意NaOH的浓度不宜太高,否则反应太慢。
现象不明显。
(3)硫酸亚铁非常容易氧化,所以试剂瓶中要加少量铁粉防止其氧化成三价铁。
(4)做完实验后用蘸有碱液的棉球盖在试管口以防止多余的氯气逸出。
4、实验数据处理或现象解释。
(1)学生观察现象解释原因。
教师一旁引导。
对于酚酞的褪色原因分析:是氯气的漂白性引起的?还是ph 改变引起的?还是两者兼有?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如棉球回滴酚酞观察是否变红、回滴氢氧化钠验证是否酚酞被氧化变质。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5、实验教学评价(1)该实验是4个验证实验的组合。
实验操作简单,药品耗用量少。
现象明显,环保,学生兴趣很浓。
此实验还可以推广到硫化氢,二氧化硫气体等性质实验上。
(2)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利用生活中的日用品设计简单实验,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紧密,化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13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海水中的氯----氯气与漂粉精1/9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化学----王学军学习目标1、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理解氯水和漂粉精消毒的原理。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树立“对立与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理解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和气体摩尔体积,并能进行有关的化学计算。
重点难点重点:1、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漂粉精的成分和消毒作用。
3、氧化还原反应。
4、气体摩尔体积。
难点:1、氯气和水、氢氧化钠的反应。
2、氯水中的成分,及氯水漂白的原因。
3、漂粉精的消毒原理。
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得失。
5、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mol不同气体的体积基本相等。
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引课问题:大家知道我们在家里炒菜时必需要放的是什么?问题: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所说的盐和我们化学中说的盐含义一样吗?讲述:生活中的盐主要指食盐----氯化钠,化学上的盐指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问题:食盐是有哪两种元素组成的,我们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得食盐?讲述:食盐有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通过海水晒盐。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镁等盐类,也就必然含有大量的氯元素。
板书海水中的氯氯—氯原子:第周期第族;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
讲述: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极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问题:在自然界氯以化合态存在,那么有没有游离态的氯,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资料: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德军与英、法军战士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海水中的氯----氯气与漂粉精2/9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化学----王学军对峙。
黎明时,英、法军前线战壕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逐渐向前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军战士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
这就是1915年4月22日发生的另人发指的事件。
这种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就是氯气。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29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氯气的用途;了解新制氯水和久制氯水的比较及漂白粉的制法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思维、分析和总结归纳的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和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以及严谨求实、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一品二、教学过程1、知识情境预设:激疑趣味实验:84消毒液,常见的家用消毒剂;洁厕灵,常见的家用清洁剂,混合用吧,既清洁又消毒?现象:塑料瓶鼓起来了,产生了黄绿色气体质疑:黄绿色气体是谁呢?新闻稿:2009年9月16日晚,在委内瑞拉东部,一辆满载液氯的液罐车和对面货车相撞,大量液氯外泄。
据目击者描述:“一股黄绿色的气体‘唰’地射向高空,并有刺鼻的气味”。
事发后消防队员不断地用水枪喷射,但氯气迅速扩散,导致至少8人中毒死亡,另有100多人中毒,伤员被送进巴塞罗那市医院救治,附近人员采取应急措施,疏散到一高坡上分析:黄绿色气体为氯气,84消毒液洁厕灵可以混用吗?闻一闻,读一读,得出有关氯气的哪些信息?小结:氯气的物理性质2、问题追问:氯气与水的反应⑴产生的氯气是如何除去呢?消防队员用水枪喷射的⑵知道氯气与水发生了什么反应?Cl2+H2OHCl+HClO⑶氯气与水的混合液呈黄绿色,类似于氯气的颜色。
你能设计实验验证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而不是简单的溶解吗?待测微粒所选试剂实验现象结论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结论发现异常: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又褪色,PH试纸变红又褪色分析褪色的原因对比实验,解决问题:盐酸与蓝色石蕊试纸的作用干燥的氯气、潮湿的氯气与有色纸片的作用小结:盐酸无漂白性;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使有色物质褪色的为HClO资料卡:学生了解次氯酸的性质化学式HClO,仅存在于溶液中,有非常刺鼻的气味,极不稳定,2HClO=2HCl+O2是很弱的酸,比碳酸弱,有漂白性,还能杀死水中的细菌,起消毒作用所以,氯气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消毒,生成了具有杀菌作用的次氯酸。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32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思路1、本讲内容从简单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需要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且会延伸出漂白粉的制备以及自身用途等,由简单到复杂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爱学习,想学习。
2、掌握氯气与强碱溶液和水的反应的原理,培养学生谨慎、认真的习惯。
3、本讲内容重在应用,在高考中是必考知识点,应该多引导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以熟悉并掌握相关应用。
二、教学设计1、氯气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如:①2Na+Cl22NaCl(产生白烟)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来源:学科网] (3)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4)与碱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Ca(ClO)2+CO2+H2O=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如:①2FeCl2+Cl2=2FeCl3②2KI+Cl2=2KCl+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③SO2+Cl2+2H2O=2HCl+H2SO43、氯水的组成与性质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
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酸),大部分是以Cl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11沪科课标PPT课件 一等奖

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
1、颜色: 黄绿色 2、状态: 气体
知识卡片
氯气的沸点为-34℃ 熔点为-101℃
3、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4、密度: 比空气大
5、毒性: 有毒
6、溶解性: 可溶于水,1体积水约 可溶解2体积氯气。
7、易液化
氯原子的结构
思考·交流
氯气为何会使硫酸亚铁和硫氰化钾混合溶液颜色由浅绿色 色变为红色?
NaOH溶液 酚酞试液
FeSO4溶液 KSCN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氯气的发现史
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 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二氧化锰),当他使 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 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 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但是当他确信自己 制得了一种新气体后,他又感到一种由衷的 快乐。
现象和结论
有白色沉淀生成。 假设2正确,氯气 和水反应,有氯离 子生成
探究三:氯水的成分
提供试剂:新制氯水、镁粉、pH试纸、紫色石蕊试液、 Na2CO3溶液等
提出假设
假设1:氯气和水 有氢离子生成
假设2:氯气和水 反应不生成氢离 子
设计实验方案
现象和结论
探究四:氯水具有漂白性的原因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
1、颜色: 黄绿色 2、状态: 气体 3、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4、密度: 比空气大 5、毒性: 有毒 6、溶解性:
探究一 氯气水溶性
提出假设
假设1:氯气不溶 于水 假设2:氯气可溶 于水
设计实验方案
用注射器向集气 瓶中注入5ml的水 。观察瓶身的变 化。
现象和结论
瓶子变瘪,黄绿 色气体部分溶解 在水中。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素材沪科版(2021学年)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 2.2 海水中的氯素材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 2.2 海水中的氯素材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 海水中的氯素材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以海洋为家乡的元素—-氯海洋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宝库,大约有80多种元素蕴藏在湛蓝的海水里.在地壳中氯的含量为0。
031%,大部分氯以氯化物的形式存在于表面积为361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里,其总量约为30000万亿吨位。
可以看出,在那波涛起伏、天水一色的茫茫大海里,每一滴海水都含有相当多的氯化物。
大家知道,陆地实际上是由于地壳变迁、海水枯竭而形成的,可见岩石中的氯元素也来源于海洋。
因此,我们说海洋是氯元素的故乡.海水中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金属氯化物,人们可以从海水中得到它们.工业上需要的大量氯气,就是用电解食盐的方法来制到取的。
氯是人体所必须的宏量元素之一。
人体中氯的含量一般为0。
12%,这它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缺少了它,人体机能就会失调.我们每天都需要食用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原因之一就是要满足人体对氯元素的需要。
人的血液有像氯化钠那样的咸味,而且人的血液的咸度和人类“祖先生物”登陆时的海水的咸度大致相当,这足以说明氯元素对生命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氯还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卫士。
清晨,我们打开自来水管洗脸、濑口时,常常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这是氯气的气味。
溶在水里的氯气,能杀死伤寒菌、痢疾菌、布士杆菌等细菌,保持自来水的清洁。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14沪科课标PPT课件 一等奖

小结1:
1、实验室
,满足:
a 酸性环境;
b Cl-浓度达到一定程度
c 反应需要加热
2、
问题2:请画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图
A气体发 生装置
B 净化装置
C收集装置
D尾气处理装置
思考:
a 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什么?
除去HCl,因为HCl易挥发,生成的Cl2混有HCl。 b NaOH溶液起什么作用?
鲁科版版必修2第2章第3节
氯气的实验室制取
惠州市第一中学 陈瑞婷
问题1:结合以下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 1 2 3 4
反应物 MnO2+饱和NaCl溶液
MnO2+HCl(稀) MnO2+HCl(浓) MnO2+HCl(浓)
条件 加热 加热 不加热 加热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问题4:实验室制氯气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以减少HCl 的挥发造成的反应物损耗?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具体步骤: 1、组装仪器,由下至上,由左至右; 2、检查装置气密性; 如何检验气密性? 3、从分液漏斗中慢慢向烧瓶中分批注入浓盐酸,小火缓缓加热。 4、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停止加热。 6、实验结束拆除装置。
吸收尾气。
c 该装置使用圆底烧瓶,为什么不用其他仪器进行加热?
烧杯、蒸发皿
不利于收集气体
坩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加热固体,不利于收集气体
锥形瓶、平底烧瓶 平底,微热液体,不能长时间加热
试管
加热少量液体
小结2:
1、常见仪器的使用: 平底烧瓶、锥形瓶:适用于微热液体,不适用于长时
间加热; 试管:用于加热少量液体; 坩埚:加热固体
高中化学《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2海水中的氯氯气性质的研究》303沪科课标PPT课件 一等奖

学生活动一:氯水成分的探究
猜一猜 分别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角度分
析,请你猜测氯水的成分是什么? 1、物理变化:只溶解在水中
可能存在微粒: Cl2、H2O 。
2、化学变化:与水反应
可能存在微粒: Cl2、H2O、H+、Cl-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一想 请设计合理的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学生活动三:认识次氯酸
1、强氧化性: 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使它能漂白有色物质。
2、弱酸性:
电离方程式:HClO
H+ + ClO- 。
3、不稳定性:
化学方程式: 2HClO 光照 2HCl+O2↑ 。
因此,氯水的保存方式为 棕色瓶避光保存 。
小结整理一:
1、写出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 + H2O HCl + HClO
想一想
用什么方法可证明是氯气使pH 试纸变白的呢?
实验证明:
验一验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
湿润的氯气有漂白性。漂白性
Cl2 + H2O
HCl+ ?HClO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向右) 进行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向左)进行的反应。 特点:向右向左的反应几乎同时发生,且都不能进行到底。
操作
方法
现象
1 氯气的检验 KI—淀粉试纸 试纸变蓝
观察溶液颜色 溶液浅黄绿色
2 Cl-的检验 3 H+的检验
滴加硝酸银和 出现白色
稀硝酸
沉淀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pH试纸 碳酸钠固体 活泼金属
pH<7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验一验 学生实验操作,并得出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设计授课内容:《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内容定位: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主讲人:郑添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学习内容分析】在人教版必修阶段教材中,本内容主题位于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对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要求为:“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氮、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具体的学业要求为:能从氯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氯水制备过程,对氯水的组成提出可能性的假设,并通过对实验现象分析和推理加以验证假设。
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实验进行探究。
勇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在实验过程中,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
相关的教学指导思想和重要策略包括:(1)发挥核心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
(2)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样的真实问题情境。
学习活动建议包括:实验及探究活动:探究氯水的成分,探究氯水的漂白性成分。
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内容要求、教学策略和活动建议可以看出,本部分内容包括氯气的发现史、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水的漂白性、氯水有漂白性的原因以及漂白粉的制作。
在本章的上一章学习了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角度学习了代表元素钠、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它们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一节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学习了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应用。
学生通过本主题内容的学习,能够初步建立基于元素观,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认识氯元素在物质中可以有不同价态,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
形成用微观实质解释宏观现象及从宏观现象推测微观实质的思维路径。
了解氯及其重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认识思路,使认识方式稳定化和内化。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还指出,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学习上述知识。
因此,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联系实际、以综合问题解决为核心任务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将上述不同素养进行整合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
【学习者分析】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对学生认识发展的功能和价值分析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学习氯气的性质、用途及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尤其是了解其他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2、学生学习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认识障碍点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对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了解不多,只学习了氧元素的性质,而在高一前一段内容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和一种非金属-硅的性质,基本可以运用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分析浅层的元素性质的内容,基于此情况预测,学生可以依据氯元素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可以推测出氯元素是一种活波的非金属元素,最常见的化合价是-1价。
设计合适的情境和问题,学生就可以分析、归纳出氯气的各种性质。
3、学生的认识发展目标分析基于以上分析,学生需要通过本主题内容的学习,完成一系列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活动和以实际问题解决为背景的学习任务,达成以下认识发展目标:(1)通过观察法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2)分析氯原子的结构特点,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氯气和水反应原理的思路,能够在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之间进行自主关联和转换;(3)从氯水的不稳定性开始,思考解决生活生产中氯水不宜长时间保存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即漂白粉(液)的制备,达到能应用不同思路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中氯气应用相关的实际问题;【学习目标】1、从微观角度认识氯原子的结构,推测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通过证明氯水的成分以及这些成分是哪一种具有漂白性等学习活动,建立认识氯元素在物质中可以有不同价态,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的观点。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2、形成价态二维的元素观。
通过分析氯气与水反应的过程,标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外显思维过程和认识结果,建立从化合价变化角度认识氯气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分析思路,认识原子结构和物质化学性质、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
(微观探析、变化观点)3、应用思路解决真实复杂问题。
通过探究氯水的组成、氯水中具有漂白性成分等问题的解决,固化宏观微观相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思路:确定认识对象(氯水)→分析微粒的种类和数量→分析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作用的结果(宏观现象等)。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科学态度)【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氯气与水反应2、氯水的漂白原理学习难点:探究氯水的成分【学习过程设计】为了使学生在情境中有任务、有持续性、有深度思考地学习,同时体现“宏观→微观→宏观”的学科思想和“生活→化学→社会”学科价值,本节内容设置两课时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以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和水的反应为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以氯气和金属、非金属的反应、氯离子的检验为主要学习内容。
而本节课仅针对第一课时进行学习。
具体的学习过程设计见下表: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1、向一块洁净的玻璃片上滴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再向氢氧化钠溶液上滴加一滴酚酞试剂,可以观察到溶液变红。
2、在玻璃片另一位置,滴加一滴硫酸亚铁溶液,再向硫酸亚铁溶液上滴加一滴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发生。
3、向两滴液体中间,放一块芝麻大小的氯酸钾固体,然后加一滴浓盐酸。
迅速盖上培养皿。
观察现象。
观看实验。
现象:浓盐酸滴加后,有黄绿色气体生成,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硫酸亚铁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逐步探究氯气的性质。
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与整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问】这种黄绿色的气体是什么?为何会使它们纷纷发生变化?【给出史料】舍勒发现氯气【展示】给学生展示收集在集气瓶中的氯气,学生通过观察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毒、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
【提问】很多气体都能溶于水,那么氯气能够溶于水吗?探究一:氯气水溶性操作:向集气瓶中注入水。
观察瓶身的变化。
【提问】注入水后,是否所有的氯气全部溶于水了?【补充】氯气可溶于水,1体积的水大约可溶解2体积的氯气。
【讲解】生活生产中,我们常常用钢瓶盛装氯气进行运输,这说明氯气易被液化。
观看集气瓶。
归纳: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毒有刺激性气味。
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瓶身变瘪。
得出结论,氯气可溶于水。
只有一部分氯气溶于水,得出结论,氯气的溶解度较小。
【过渡】回归课前实验,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那种黄绿色气体是氯气。
那么,氯气为何会使硫酸亚铁和硫氰化钾混合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提问】我们知道,元素的结构决定它所构成物质的性质,我们分析这一问题之前,先一起学习一下,氯原子的结构。
从氯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我们发现氯原子在参加化学反应时倾向于怎么样?学生在导学案上写出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倾向于得到电子。
培养学生从微观的原子结构去分析宏观物质的化学性质的能力。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承接上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硫酸亚铁和硫氰化钾混合液有无色变为红色,是什么原因使得溶液变为红色?【追问】得失电子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Fe2+→Fe3+发生了什么变化?失去的电子被谁夺走了?二、氯气的化学性质展示集气瓶,发现液体呈现黄绿色,那么这是什么原因?【过渡】氯气溶于水,是一个物理过程。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化学反应发生?探究二:氯气是否可以和水发生反应假设一: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
可能有氯离子生成。
假设二:氯气不与水反应,没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方案: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测氯离子。
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假设一正确,氯气与水可以反应,生成氯离子。
【小结】Cl2+H2O=Cl-【分析】由原子守恒可知,氢原子在产物中,应该以什么形式体现?【追问】如何验证自己的观点?探究三:氯水的成分实验试剂:新制氯水、镁粉、pH试纸、紫色石蕊试液、Na2CO3溶液等请依据所给试剂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探究试剂组合:【提问】这一实验结果可以解释课前实验氢氧化钠和酚酞混合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和解释有Fe3+产生Fe2+失去电子,被氧化了得出结论,氯气有氧化性。
氯原子转变为氯离子。
水中溶解一定量的氯气。
黄绿色是氯气的颜色。
依据要求,提出可能性的假设。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应该以氢离子的形式存在。
因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使得溶液由红色变为红色。
学生体验自己观察、分析、归纳的过程。
(变化观念)让学生体验自己观察、分析、归纳的过程,感受:质疑——推测——探究——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过程。
(证据推理)启发学生联想推测,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
(科学探究)得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