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基础心理学PPTPPT课件

基础心理学PPTPPT课件
详细描述
马斯洛认为,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 求才会出现并成为行为的驱动力。人们的需求层次是动态变 化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主导需求。
07
人格与个性
人格的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
人格是一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独特模式,它影响一个人的动机、价值观和行为。
详细描述
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许多因 素相互作用而成,包括遗传、环境、文化和社会因素等。人格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每个人的个性都 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在一生中相对稳定。
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教育、咨询、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都有应用。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01
02
03
04
实验法
通过控制变量和观察实验结果 来探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和机制

观察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的行为来 探究其心理状态和过程。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来了解 个体的心理特征和态度。
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个别个体或群体的深入 研究和剖析来探究其心理特征
个性的概念与分类
• 总结词: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思维、情感、行为和价 值观等方面。
• 详细描述: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它包括个人的思维、情感、行为和 价值观等方面。个性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并 且与其他人的个性存在差异。个性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格的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
人格分类是根据人格特征的相似性和差 异性,将人们分成不同的类型。
VS
详细描述
人格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 是气质类型和性格类型。气质类型是根据 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来划分的,包 括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等。 性格类型是根据个体的态度和行为特点来 划分的,包括外向型、内向型、理性型和 情感型等。

《基础心理学知识》PPT课件

《基础心理学知识》PPT课件

情绪的表达与识别
情绪的表达
情绪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语调等方式进行表 达。
情绪的识别
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语调等,可以识 别出他人的情绪状态。
动机的定义与分类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 而行动的原因。
动机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与生俱来的, 如饥饿、渴等;社会性动机则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如成就动机、交往动机等 。
05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青春期(12-19岁)
儿童期(3-11岁)
认知、语言和社交能力快速发展 ,自我概念逐渐形成。
身体与心理变化巨大,独立意识 、自我同一性探索及情绪波动明 显。
成年期(20-60岁)
心理发展趋于稳定,认知能力达 到高峰,创造力与智慧表现突出 。
婴儿期(0-2岁)
发展历史
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考,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始 于19世纪末期。随后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多个发展阶段。
主要流派
心理学的流派众多,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生物学 派等。不同流派在研究对象、方法、理论等方面存在差异和争议,同时也为心 理学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04 人格与个体差异
人格的定义与结构
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指个体在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
人格的结构
人格由多个心理特质组成,包括认知、情感、动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这些特质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个体独 特的人格特征。
人格的理论与流派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PPT课件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PPT课件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只要确定了( ),就可以 通过控制环境而任意地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A)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B)心理现象的整体属性 (C)心理在适应环境中机能 (D)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John Watson (1878 – 1958)
B. F. Skinner (1904-1990)
•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 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 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训 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 律师、艺术家、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 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 不过,请注意,当我从事这一实验时,我 要亲自决定这些孩子的培养方法和环境。”
不能干预活动,不能控制条件。
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 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 法,叫调查法。
• 访谈法(提纲)
• 问卷法(信效度、取样、常模)
个案法(个案历史技术)
个案法是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 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 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 原因。
实验法
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 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
主试者在他严的评格价控等制,目条的件在的于发情现况影响下某,种观心理察和被行试为的的行为
或活动,探索原(客因A)。观自这条然种(件方一法和般叫人)(观的)察。心法理活动(之B)间调的查法因果联系
的研究方法。(C)个案法
华生:《行为主义》,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遗传的天才》 霍尔
•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基础心理学知识(完整培训200页PPT)

基础心理学知识(完整培训200页PPT)

非常简单蚯蚓神经链
某种感觉器官、初级中枢化
脊髓和脑鸟鼠猫等
完善感觉器官、初级大脑皮质
复杂大脑猿猴、黑猩猩
完善感觉器官、大脑皮质
高度复杂大脑
完善感觉器官、复杂大脑皮质
感觉
感觉、知觉
感觉、知觉、 思维萌芽
感觉、知觉、 思维和意识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证据(离开人类社会即使有人脑,不会自发产生心理)
发展,冷战思维,心理压力加大。罗杰斯和马斯洛认为;根源在 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被西方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 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 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 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二)认知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
2、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
情绪、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 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支 配行为。支配的力量强-意志坚强;弱- 意志薄弱。
3、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维持和发 展生命所必需的;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活动朝一 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心理活动的动力,表现人
普发社 临 通展会 床 心心心 或 理理理 医 学学学 学
心 理 学
基础领域
应用领域
第三单元 心理学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差别感觉阈限 记忆
时间
学科性质
相关事件
中国两千多年
~19世纪 19世纪中叶
儒家思想为主
哲学
实证主义哲学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性本善;
- 世硕 有善有恶; 告子-无善无恶;

基础心理学ppt课件

基础心理学ppt课件
冯特
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冯特 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 之父。
16
▪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和卡尔) ▪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 、考夫卡、苛勒 ) ▪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 ▪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 认知心理学(奈赛尔) ▪ 皮亚杰学派(皮亚杰)
38
39
(一)躯体神经 1、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共有31对。 2、脑神经
由脑发出,共有12对。其中3对是感觉神经, 5对是运 动神经, 4对是混合神经。 (二)植物性神经 ▪ 功能:控制机体内脏、平滑肌和腺体。 ▪ 分为两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在机能上具有拮 抗性质。
40
(一)脊髓 (二)脑
52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神经活动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皮层上产生的兴奋或抑制,并不停滞在原来发生 的部位,而是要向邻近部位传播,使这些部位出 现同样的过程,这种现象叫扩散。跟扩散相反的 运动叫集中,即扩散开来的神经过程又返回到原 来发生的部位。
53
2、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 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
▪ 第二信号指由语言中的词汇组成的刺激物,它是 一种抽象和概括化的信号,由此建立的条件反射 系统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
51
(一)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 兴奋过程: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
或加强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 抑制过程: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
或减弱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其中S代表感觉量,R代表刺激量, K为常数)
▪ 对数定律表明: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对数的函数, 即当物理刺激强度以几何级数增加时,心理量以 算术级数增加。

心理学基础知识ppt

心理学基础知识ppt
15
重压(在400克时)0.013
=1/77
视觉明度(在100光量子时)0.016 =1/63
举重(在300克时)0.019
=1/53
响度(在1000Hz和100dB时)
0.088=1/11
橡胶气味(在2000嗅单位时) 0.104=1/10
皮肤压觉(在每平方毫米5克时)
0.136=1/7
咸味(在每千克3克劳务的认知, 这一过程就是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消费者的认识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机 能的活动共同完成的。构成认识过程的心理机 能包括:感觉、知觉、错觉、注意、记忆、思 维、想象、联想等。
11
(一)消费者的感觉: 1.定义: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外界对象和现象的个别属性的 反映。包括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视、听、味、嗅、触觉 内部感觉:内脏觉、平衡觉、运动觉 注意:通过感觉虽然获得的只是对商品属性表面、
客观唯心主义:柏拉图认为“理念” 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5
唯物主义心理观: 荀子:形具而神生 王充:人之精神栽之于形体 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6
四、心理现象
心理学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 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 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 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2.个性心理
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 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 总和。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 和个性心理特征。
7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注意、想象等。 情绪情感过程包括:喜、怒、哀、乐、爱、 憎、惧等。 意志过程是人确定目标,克服内外困难力 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

基础心理学知识ppt课件

基础心理学知识ppt课件
了解焦虑的成因和影响,积极应对和调节。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建立扎实的基础,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ABCD
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考 计划。
保持积极心态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调整心态,保持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同时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
THANKS
感谢观看
算法式与启发式方法,影响因素与 优化途径。
02
情绪与动机理论介绍
情绪定义及其功能分类
情绪定义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 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是人对客 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
的态度体验。
情绪功能
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 组织功能和社会功能。
情绪分类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 包括喜、怒、哀、惧等,复合情 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
性格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
基因对性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如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等。
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对个体性格形成具有塑造作用。
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性格形成过程中相互交织、共同作用。
自我概念、自尊和同一性在人格发展中地位
自我概念
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强调个体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通过倾听、理解等技巧 帮助个体解决问题。
精神动力学疗法
关注个体内在的心理冲突和无意识的动机,通过解析和理 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来解决问题。
预防措施在促进心理健康中作用
1 2 3
一级预防 针对一般人群,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 理素质等措施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 针对高危人群,如经历创伤性事件的人群,通过 心理干预、社会支持等措施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 率。

《心理学基本知识》PPT课件

《心理学基本知识》PPT课件
思维的过程: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 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
• 选择功能 • 保持功能 • 对活动进行调节和监督
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
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与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及人本身的状态有关。
有意注意
A(±)
个体
B(±)
影响挫折的主观因素
抱负水平
容忍力(挫折耐受力):
弱者
娇生惯养 缺乏爱
强者
外部因素
实践锻炼 教育教养
挫折后反应
攻击
——
自身攻击 外部攻击 移情攻击(转移攻击的方向)
退行 固着 冷漠
能力
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智力:一般能力,20~34达高峰,核心是抽
情绪比情感强烈,有较大的冲动性,情感体验较 微弱,很少有冲动性。
情绪的基本形式
快乐 悲哀
愤怒 恐惧
情绪状态
心境:一种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具有渲染性的一种情绪状态。
人逢喜事精神爽
激情:一种短时间的猛烈而爆发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 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动物进化与动物心理发生动物进化与动物心理发生个体脑发育与个体心理发生发展个体脑发育与个体心理发生发展心理活动在脑部位的研究心理活动在脑部位的研究临床观察临床观察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第一节普通心理学概述心理活动认识过
心理学基本 知识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动物进化与动物心理发生 个体脑发育与个体心理发生发展 心理活动在脑部位的研究 临床观察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基础心理学知识ppt

基础心理学知识ppt

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动机功能:放大和增强内驱力的信号 提高活动效率。
组织功能: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 有利于认识活动和操作效果。
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表情。
第二单元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及变化的的维度
zhengkunxinli
两极性:情绪和情感在每一维度上的变化,都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如:有爱就有恨
无生理变化
表情:情绪和情感的外部的表现形式
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言语表情
zhengkunxinli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zhengkunxinli
情绪和情感是同一心理现象两个不同的方面。
情感通过情绪表达。
情感制约情绪表达方式。
情绪:情景性、易变性
情感;稳定性、持久性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通过表情表现出来
第二单元 注意概述
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听、注意看、注意想 种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有意注意,有目的地,需要意志努力。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征
特征: 注意广度:简单任务5-9个项目 注意起伏(注意动摇) :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影响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转移: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 注意分配: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需要条件:达到自动化程度、活动有内在的联系。
第五单元 表象和想象
表象: 对事物的形象回忆(再现)
想象: 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思维范畴。
表象~想象的素材,记忆范畴 想象种类 无意想象:梦、幻觉 有意想象: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幻想
zhengkunxinli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PPT课件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PPT课件
一、视觉 (一)视觉的适宜刺激 光波:380~780纳米(赤橙黄绿青蓝紫)
波长(米)
交流电
广播频带
雷达
红外线 可见光谱
紫外线 X射线 珈玛射线
(二)视觉器官
角膜→前房→瞳孔 →水晶体→玻璃体→视网膜(最外一层 是视细胞层)→视神经→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
视细胞有锥体细胞(明视觉)和杆体细胞(暗视觉)两种。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与尊严,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自我实现
Carl R. Rogers, 1902–1987
Abraham Maslow 1908-1970
认知心理学 把人看作是计算机,以信息加工的特点,即从信息的输
个案法(个案历史技术)
个案法是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 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 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 原因。
实验法
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的行为 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 的研究方法。
• 自变量
暗适应。
二、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正后像 负后像
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 后像持续的时间与刺激强度呈正比。
三、感觉对比: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 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 相继对比
四、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 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PPT课件
智慧的莲花仙子,就请您告诉我一句 话“所谓心就是... ...”
我没什么可说的, 快打破水罐下山去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只有一个, 它却像佛珠一样数之不尽; 有时候像赶牛一样鞭打着我的身体, 有时又像喂猪一样让我肥壮无比; 它开了门就可以融入整个世界, 它关了门又连根针都难以插进。
智慧的莲花仙子,就请您告诉我一句 话“所谓心就是... ...”
我没什么可说的, 快打破水罐下山去吧!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 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 结合的产物。因此,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 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德国 心理学家冯特 1879年 在莱比锡大学 建立世
Carl R. Rogers, 1902–1987
Abraham Maslow 1908-1970
认知心理学 把人看作是计算机,以信息加工的特点,即从信息的输
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 活动
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学概述
▪ 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
学。
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 学
▪ 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医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普通(基础)心理学定义: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 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意 义。
端脑(大脑皮层)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PPT课件是个奇怪的东西!
我明明在这儿, 它却在千里之外游荡; 我明明什么事都没做, 它却一会儿上天堂一会儿下地狱;
又不是雨季, 它却一会儿阴一会儿晴; 又不是灶台, 它却一会儿热一会儿冷; 又不是温度计, 它却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又不是橡皮筋, 它却一会儿紧一会儿弛;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眠和觉醒,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三)间脑 丘脑:感觉(嗅觉除外) 上丘脑:嗅觉 下丘脑:内脏 底丘脑:肌肉张力
(四)小脑 保持身体平衡。 灰质在外,白质在内。
外周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
脑神经(12) 脊神经(31)
自主神经系统


系 统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延脑、脑桥、中脑 间脑:丘脑、上、下、底 脑 小脑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干、间脑、小脑、端脑)
端脑
间脑
中脑 桥脑
小脑
延髓
脊髓
(一)脊髓 灰质(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白质(脊神经的神经纤维) 最低级的中枢,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
(二)脑干 延脑:椎体交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脑桥 中脑: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
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 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 法,叫调查法。
• 访谈法(提纲)
• 问卷法(信效度、取样)
个案法(个案历史技术)
个案法是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 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 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 原因。
JOHN DEWEY
William James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 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探索刺激与反应(S-R) 之间的关系。 认为心理(行为)无外乎是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 分泌。
John Watson (1878 – 1958)
格式塔心理学派——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 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实验法
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的行为 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 的研究方法。
• 自变量
• 因变量
• 控制变量(无关的额外变量)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 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 客观性原则:科学的手段和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 辨证发展原则:发展的、联系的观点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 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叫观察 法(自然观察法)。
不能干预活动,不能控制条件。
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 标志。
Wilhelm Wundt (1832-1920)
二、学派的纷争
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纳 用内省的方法,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意识)的基本元素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杜威、詹姆士 ▪ 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 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 ▪ 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Max Wertheimer Wolfgang Köhler
Kurt Koffka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
Sigmund Freud (1856~1939)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与尊严,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自我实现
神经元的功能 • 接受刺激(信息) • 传递信息 • 整合信息
神经元的分类 • 感觉性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二、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它包括躯体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及自主 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
1、认知 2、需要和动机 3、情绪、情感和意志 4、能力和人格
在一定意义上,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心理由初级不断向高级发展。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