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_课后答案
第1章 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1-10 某被控过程工艺设定温度为900℃,要求控制过程中温度偏离设定值最大不得超过80℃。
现设计的温度定值控制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1-4所示。
试求该系统过渡过程的单项性能指标:最大动态偏差、衰减比、振荡周期,该系统能否满足工艺要求?解答:最大动态偏差A:衰减比n:振荡周期T:A<80, 且n>1 (衰减振荡),所以系统满足工艺要求。
2-5 有两块直流电流表,它们的精度和量程分别为1) 1.0级,0~250mA2)2.5级,0~75mA现要测量50mA的直流电流,从准确性、经济性考虑哪块表更合适?解答:分析它们的最大误差:1)∆max=250×1%=2.5mA;2)∆max=75×2.5%=1.875mA;选择2.5级,0~75mA的表。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
一、某化学反应器,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
现设计运行的温度定值调节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并问该调节系统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参考答案: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余差C= 205-200 = 5℃衰减比n = y1: y3 = 25:5 = 5:1振荡周期 T = 20 – 5 = 15 (min)设被控变量进入稳态值的土2%,就认为过渡过程结束,则误差区域=205 ×(± 2%)=± 4.1℃在新稳态值(205℃)两侧以宽度为±4.1℃画一区域(阴影线)。
曲线进入时间点 Ts = 22min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而该调节系统A=30℃,不满足工艺要求。
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余差 C= 205-200 = 5℃衰减比 n = y1: y3 = 25:5 = 5:1二、如图所示,用差压变送器检测液位。
已知ρ1=1200kg/m3,ρ2=950kg/m3,h1=1.0m,h2=5.0m,液位变化的范围为 0~3.0m,如果当地重力加速度 g=9.8m/s,求差压变送器的量程和迁移量。
当液位在0~3.0m变化时,差压的变化量为ρ1gHmax= 1200××=35280 Pa根据差压变送器的量程系列,可选差变的量程为40kPa当H=0时,有Δp=-ρ2g(h2-h1)=-950××(-)=-37240 Pa所以,差压变送器需要进行负迁移,负迁移量为迁移后该差变的测量范围为-~若选用 DDZ-Ⅲ型仪表,则当变送器输出 I=4mA时,表示 H=0;当I=20mA时,H=40×/=3.4m,即实际可测液位范围为 0~3.4m。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
一、某化学反应器,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
现设计运行的温度定值调节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并问该调节系统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参考答案: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余差C= 205-200 = 5℃衰减比n = y1: y3 = 25:5 = 5:1振荡周期 T = 20 – 5 = 15 (min)设被控变量进入稳态值的土2%,就认为过渡过程结束,则误差区域=205 ×(± 2%)=± 4.1℃在新稳态值(205℃)两侧以宽度为±4.1℃画一区域(阴影线)。
曲线进入时间点 Ts = 22min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而该调节系统A=30℃,不满足工艺要求。
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余差 C= 205-200 = 5℃衰减比 n = y1: y3 = 25:5 = 5:1二、如图所示,用差压变送器检测液位。
已知ρ1=1200kg/m3,ρ2=950kg/m3,h1=1.0m,h2=5.0m,液位变化的范围为 0~3.0m,如果当地重力加速度 g =9.8m/s,求差压变送器的量程和迁移量。
当液位在0~3.0m变化时,差压的变化量为ρ1gHmax= 1200×9.8×3.0=35280 Pa根据差压变送器的量程系列,可选差变的量程为40kPa当H=0时,有Δp=-ρ2g(h2-h1)=-950×9.8×(5.0-1.0)=-37240 Pa所以,差压变送器需要进行负迁移,负迁移量为37.24kPa迁移后该差变的测量范围为-37.24~2.76kPa若选用 DDZ-Ⅲ型仪表,则当变送器输出 I=4mA时,表示 H=0;当I=20mA时,H=40×3.0/35.28=3.4m,即实际可测液位范围为 0~3.4m。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习题答案 王再英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王再英刘淮霞陈毅静编著习题与思考题解答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
一、某化学反应器;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现设计运行的温度定值调节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并问该调节系统是否满足工艺要求..参考答案: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余差C= 205-200 = 5℃衰减比n = y1: y3 = 25:5 = 5:1振荡周期T = 20 – 5 = 15 min设被控变量进入稳态值的土2%;就认为过渡过程结束;则误差区域=205 ×±2%=±4.1℃在新稳态值205℃两侧以宽度为±4.1℃画一区域阴影线..曲线进入时间点Ts = 22min 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而该调节系统A=30℃;不满足工艺要求..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余差C= 205-200 = 5℃衰减比n = y1: y3 = 25:5 = 5:1二、如图所示;用差压变送器检测液位..已知ρ1=1200kg/m3;ρ2=950kg/m3;h1=1.0m;h2=5.0m;液位变化的范围为0~3.0m;如果当地重力加速度g =9.8m/s;求差压变送器的量程和迁移量..当液位在0~3.0m变化时;差压的变化量为ρ1gHmax=1200×9.8×3.0=35280 Pa根据差压变送器的量程系列;可选差变的量程为40kPa当H=0时;有Δp=-ρ2gh2-h1=-950×9.8×5.0-1.0=-37240 Pa所以;差压变送器需要进行负迁移;负迁移量为37.24kPa迁移后该差变的测量范围为-37.24~2.76kPa若选用DDZ-Ⅲ型仪表;则当变送器输出I=4mA时;表示H=0;当I=20mA时;H=40×3.0/35.28=3.4m;即实际可测液位范围为0~3.4m..如果要求H=3.0m时差变输出满刻度20mA;则可在负迁移后再进行量程调整;使得当Δp=-37.24+35.28=-1.96kPa时;差变的输出达到20mA..三、有一台电动差压变送器;表量程为25000Pa;对应的最大流量为50t/h;工艺要求40t/h时报警..问:①不带开方器时;报警值设定在多少②带开方器时;报警信号设定在多少参考答案:①不带开方器时对应40t/h流量的差压ΔP1= 2500040/502=16000Pa对应40t/h流量的输出I出1=16000/2500016+4=12.24mA∴报警值S=12.24mA②带开方器时; ∵ΔQ=KΔP对应40t/h流量的差压ΔP2= 2500040/50=20000Pa对应40t/h流量的输出I出2=20000/2500016+4=16.8mA∴报警值S=16.8mA四、某比例控制器;温度控制范围为400~800℃;输出信号范围是4~20mA..当指示指针从600℃变到700℃时;控制器相应的输出从8mA变为16mA..求设定的比例度..即:温度的偏差在输入量程的50%区间内即200℃时;e和y是2倍的关系..五、有一台比例积分调节器;它的比例度为50%;积分时间为1分;开始时;测量、给定和输出都在50%;当测量变化到55%时;输出变化到多少1分钟后又变化到多少1当测量由50%跃变到55%的一瞬间;时间t=0..已知调节器的比例度δ=50%;积分时间TI=1分;ε=ΔI入=55%-50%=5%代入上式可得Δy0+= ΔI出0+= =10%即输出变化为10%加上原有的50%;所以输出跃变到60%..2一分钟后;输出变化为Δy1= ΔI出1=20%加上原有的50%;所以一分钟后输出变到50%+20%=70%六、请判定图所示温度控制系统中;调节阀和调节器的作用型式..T物料1.当物料为温度过低时易析出结晶颗粒的介质;调节介质为过热蒸汽时; A2.当物料为温度过高时易结焦或分解的介质;调节介质为过热蒸汽时; B3.当物料为温度过低时易析出结晶颗粒的介质;调节介质为待加热的软化水时; C4.当物料为温度过高时易结焦或分解的介质;调节介质为待加热的软化水时; DA.气关调节阀;正作用调节器;B.气开调节阀;反作用调节器;C.气开调节阀;正作用调节器;D.气关调节阀;反作用调节器.七、对于图示的加热器串级控制系统..要求:1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说明主变量、副变量分别是什么主控制器、副控制器分别是哪个2若工艺要求加热器温度不能过高;否则易发生事故;试确定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型式;3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4当蒸汽压力突然增加时;简述该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5当冷物料流量突然加大时;简述该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注:要求用各变量间的关系来阐述解:1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扰动1扰动22由于工艺要求加热器温度不能过高;否则易发生事故;所以控制阀应选用气开型式;一但气源故障断气;控制阀自动关闭;蒸汽不再进入加热器;以避免介质温度过高发生事故..3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在副回路中;由于流量对象是“+”作用阀开大;流量增加的Ko2>0;控制阀也是“+”作用气开式的Kv>0;故副控制器FC是“+”特性Kc2>0;选反作用;这样才起到负反馈的控制作用;在主回路中;由于主对象是“+”作用副变量蒸汽流量增大;主变量出口温度也增大的Ko1>0;故主控制器TC是“+”特性Kc1>0;选反作用;这样才起到负反馈的控制作用..4当蒸汽压力突然增加时;该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如下:蒸汽压力增加;则蒸汽流量增加;由于FC为反作用;故其输出降低;因而气开型的控制阀关小;蒸汽流量减少以及时克服蒸汽压力变化对蒸汽流量的影响;因而减少以致消除蒸汽压力波动对加热炉出口物料温度的影响;提高了控制质量..5当冷物料流量突然加大时;该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如下:冷物料流量加大;加热炉出口物料温度降低;反作用的TC输出增加;因而使FC的给定值增加; FC为反作用;故其输出也增加;于是气开型的控制阀开大;蒸汽流量增加以使加热炉出口物料温度增加;起到负反馈的控制作用.. 九、试判断图示两系统各属于何种控制系统说明其理由;并画出相应的系统方框图..右图是以加热器出口温度为主被控变量;以燃料油流量为副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构成的典型串级控制系统;左图是一种形似串级控制但实际是一种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两个控制器TC与FC串级工作;TC的输出作为FC的给定;形似串级控制;但并没有副回路;只有一个反馈回路;执行器的输出并不能改变原料的流量;所以不能认为是一个串级控制系统..为静态前馈-反馈控制的非标准形式..有时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从其系统结构上看与串级控制系统十分相似;试问任何区分它们试分析图示的两个系统各属于什么系统说明其理由..•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也有两个控制器;但在结构上与串级控制系统是完全不同的..•串级控制系统是由内、外两个控制回路所组成;•而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是由一个反馈回路和另一个开环的补偿回路叠加而成..图b是以加热器出口温度为主被控变量;以燃料油流量为副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构成的典型串级控制系统;图a是一种形似串级控制但实际是一种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两个控制器TC与FC串级工作;TC的输出作为FC的给定;形似串级控制;但并没有副回路;只有一个反馈回路;执行器的输出并不能改变原料的流量;所以不能认为是一个串级控制系统..为静态前馈-反馈控制的非标准形式..参考答案:FCTC进料出料燃料油T被加热原料FT FC燃料油出口温度TTTC +炉出口温度对燃料油流量的串级控制加热炉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十、图示的热交换器中;物料与蒸汽换热;要求出口温度达到规定的要求..试分析下述情况下应采取何种控制方案为好..画出系统的结构图与方块图..1物料流量F比较稳定;而蒸汽压力波动较大..2蒸汽压力比较稳定;而物料流量F波动较大..3物料流量F比较稳定;而物料入口温度及蒸汽压力波动都较大..1物料流量F比较稳定;而蒸汽压力波动较大..可设计出口温度为主变量;蒸汽压力为副变量的的串级控制系统..2蒸汽压力比较稳定;而物料流量F 波动较大..可设计出口温度为被控变量;物料流量为前馈量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压力控 制器PC 执行器 压力对象温度T 设定值扰动f1 控制系统方块图 温度对象 温度控 制器TC - + - + 扰动f2测量、变送y1测量、变送y2P3物料流量F 比较稳定;而物料入口温度及蒸汽压力波动都较大..可设计物料入口温度为前馈量、出口温度为主变量;蒸汽压力为副变量的前馈-串级控制系统..给定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方块图 温度控制器 执行器热交换器对象 测量、变送- + 流量控制器 测量、变送干扰+出口温度。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
一、某化学反应器,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
现设计运行的温度定值调节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并问该调节系统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参考答案: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余差C= 205-200 = 5℃衰减比n = y1: y3 = 25:5 = 5:1振荡周期T = 20 – 5 = 15 (min)设被控变量进入稳态值的土2%,就认为过渡过程结束,则误差区域=205 ×(±2%)=±4.1℃在新稳态值(205℃)两侧以宽度为±4.1℃画一区域(阴影线)。
曲线进入时间点T s = 22min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而该调节系统A=30℃,不满足工艺要求。
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余差C= 205-200 = 5℃衰减比n = y1: y3 = 25:5 = 5:1二、如图所示,用差压变送器检测液位。
已知ρ1=1200kg/m3,ρ2=950kg /m3,h1=1.0m,h2=5.0m,液位变化的围为0~3.0m,如果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求差压变送器的量程和迁移量。
当液位在0~3.0m变化时,差压的变化量为ρ1gHmax=1200×9.8×3.0=35280 Pa根据差压变送器的量程系列,可选差变的量程为40kPa当H=0时,有Δp=-ρ2g(h2-h1)=-950×9.8×(5.0-1.0)=-37240 Pa所以,差压变送器需要进行负迁移,负迁移量为37.24kPa迁移后该差变的测量围为-37.24~2.76kPa若选用DDZ-Ⅲ型仪表,则当变送器输出I=4mA时,表示H=0;当I=20mA时,H=40×3.0/35.28=3.4m,即实际可测液位围为0~3.4m。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汇总
第 1 章思考题与习题1-1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 1-1。
1-4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 P)控制、比例积分( 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 PID )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1-7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解答:稳态: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入(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王再英 习题答案
第1章过程控制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由被控过程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包括测量元件,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两部分组成。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与思考题解答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 王再英等 课后答案(全)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1-21-4例(P121-5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1-7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解答:稳态: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入(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
动态:从外部扰动出现、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自动控制装置开始动作,到整个系统又建立新的稳态(达到新的平衡)、调节过程结束的这一段时间,整个系统各个环节的状态和参数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这种状态称为动态。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被控过程常常受到各种振动的影响,不可能一直工作在稳态。
只有将控制系统研究与分析的重点放在各个环节的动态特性,才能设计出良好的控制系统。
1-8频率;1-10衰减比n :1:5900910900950=--=n 振荡周期T :(min)36945=-=TA<80C ︒,且n>1(衰减振荡),所以系统满足工艺要求。
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2-1①最大绝对误差=806-800=6②基本误差=6/1000=0.6%;1.0级③不能用,只能用0.5级的仪表2-2求:1)变差;2)基本误差;3)该表是否符合1.0级精度?2-3某压力表的测量范围为0~10MPa ,精度等级为1.0级。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与思考题解答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
一、某化学反应器,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
现设计运行的温度定值调节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并问该调节系统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参考答案: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余差C= 205-200 = 5℃衰减比n = y1: y3 = 25:5 = 5:1振荡周期T = 20 – 5 = 15 (min)设被控变量进入稳态值的土2%,就认为过渡过程结束,则误差区域=205 ×(±2%)=±4.1℃在新稳态值(205℃)两侧以宽度为±4.1℃画一区域(阴影线)。
曲线进入时间点T s = 22min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而该调节系统A=30℃,不满足工艺要求。
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余差C= 205-200 = 5℃衰减比n = y1: y3 = 25:5 = 5:1二、如图所示,用差压变送器检测液位。
已知ρ1=1200kg/m3,ρ2=950kg /m3,h1=1.0m,h2=5.0m,液位变化的范围为0~3.0m,如果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求差压变送器的量程和迁移量。
当液位在0~3.0m变化时,差压的变化量为ρ1gHmax=1200×9.8×3.0=35280 Pa根据差压变送器的量程系列,可选差变的量程为40kPa当H=0时,有Δp=-ρ2g(h2-h1)=-950×9.8×(5.0-1.0)=-37240 Pa所以,差压变送器需要进行负迁移,负迁移量为37.24kPa迁移后该差变的测量范围为-37.24~2.76kPa若选用DDZ-Ⅲ型仪表,则当变送器输出I=4mA时,表示H=0;当I=20mA时,H=40×3.0/35.28=3.4m,即实际可测液位范围为0~3.4m。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王再英 习题答案
第1章过程控制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由被控过程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包括测量元件,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两部分组成。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王再英 习题答案
第1章过程控制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由被控过程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包括测量元件,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两部分组成。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汇总
第1章过程控制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由被控过程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包括测量元件,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两部分组成。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
一、某化学反应器,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
现设计运行的温度定值调节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并问该调节系统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参考答案: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余差C= 205-200 = 5℃衰减比n = y1: y3 = 25:5 = 5:1振荡周期 T = 20 – 5 = 15 (min)设被控变量进入稳态值的土2%,就认为过渡过程结束,则误差区域=205 ×(± 2%)=± 4.1℃在新稳态值(205℃)两侧以宽度为±4.1℃画一区域(阴影线)。
曲线进入时间点 Ts = 22min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而该调节系统A=30℃,不满足工艺要求。
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余差 C= 205-200 = 5℃衰减比 n = y1: y3 = 25:5 = 5:1二、如图所示,用差压变送器检测液位。
已知ρ1=1200kg/m3,ρ2=950kg/m3,h1=1.0m,h2=5.0m,液位变化的范围为 0~3.0m,如果当地重力加速度 g =9.8m/s,求差压变送器的量程和迁移量。
当液位在0~3.0m变化时,差压的变化量为ρ1gHmax= 1200×9.8×3.0=35280 Pa根据差压变送器的量程系列,可选差变的量程为40kPa当H=0时,有Δp=-ρ2g(h2-h1)=-950×9.8×(5.0-1.0)=-37240 Pa所以,差压变送器需要进行负迁移,负迁移量为37.24kPa迁移后该差变的测量范围为-37.24~2.76kPa若选用 DDZ-Ⅲ型仪表,则当变送器输出 I=4mA时,表示 H=0;当I=20mA时,H=40×3.0/35.28=3.4m,即实际可测液位范围为 0~3.4m。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_课后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1-10 某被控过程工艺设定温度为900℃,要求控制过程中温度偏离设定值最大不得超过80℃。
现设计的温度定值控制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1-4所示。
试求该系统过渡过程的单项性能指标:最大动态偏差、衰减比、振荡周期,该系统能否满足工艺要求?解答:○1最大动态偏差A :C C C A ︒=︒-︒=50900950 ○2衰减比n :1:5900910900950=--=n ○3振荡周期T :(min)36945=-=T A<80C ︒, 且n>1 (衰减振荡),所以系统满足工艺要求。
2-5 有两块直流电流表,它们的精度和量程分别为1) 1.0级,0~250mA2)2.5级,0~75mA现要测量50mA 的直流电流,从准确性、经济性考虑哪块表更合适?解答:分析它们的最大误差:1)∆max =250×1%=2.5mA ;%5%100505.2±=⨯±=δ 2)∆max =75×2.5%=1.875mA ;%75.3%10050875.1±=⨯±=δ 选择2.5级,0~75mA 的表。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的关系: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解答:稳态: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入(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动态:从外部扰动出现、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自动控制装置开始动作,到整个系统又建立新的稳态(达到新的平衡)、调节过程结束的这一段时间,整个系统各个环节的状态和参数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这种状态称为动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被控过程常常受到各种振动的影响,不可能一直工作在稳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 习题与思考题
3-1 什么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
解答:
1)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
2)基本控制规律:位式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3-2 双位控制规律是怎样的?有何优缺点?
解答:
1)双位控制的输出规律是根据输入偏差的正负,控制器的输出为最大或最小。
2)缺点:在位式控制模式下,被控变量持续地在设定值上下作等幅振荡,无法稳定在设定值上。
这是由于双位控制器只有两个特定的输出值,相应的控制阀也只有两个极限位置,总是过量调节所致。
3)优点:偏差在中间区内时,控制机构不动作,可以降低控制机构开关的频繁程度,延长控制器中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3-3 比例控制为什么会产生余差?
解答:
产生余差的原因:比例控制器的输出信号y 与输入偏差e 之间成比例关系: 为了克服扰动的影响,控制器必须要有控制作用,即其输出要有变化量,而对于比例控制来讲,只有在偏差不为零时,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才不为零,这说明比例控制会永远存在余差。
3-4 试写出积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为什么积分控制能消除余差?
解答:
1)积分控制作用的输出变化量y 是输入偏差e 的积分:⎰=edt T y 1
1 2)当有偏差存在时,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
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因而积分控制器组成控制系统可以到达无余差。
3-5 什么是积分时间?试述积分时间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解答:
1)⎰
=edt T y 11 积分时间是控制器消除偏差的调整时间,只要有偏差存在,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
只有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2) 在实际的控制器中,常用积分时间Ti 来表示积分作用的强弱,在数值上,T i =1/K i 。
显然,T i 越小,K i 就越大,积分作用就越强,反之亦然。
3-6 某比例积分控制器输入、输出范围均为4~20mA ,若将比例度设为100%、积分时间设为2min 、稳态时输出调为5mA ,某时刻,输入阶跃增加0.2mA ,试问经过5min 后,输出将由5mA 变化为多少?
解答: 由比例积分公式:⎪⎪⎭
⎫ ⎝⎛+=⎰edt T e P y 111分析: 依题意:%1001==p
K p ,即K p =1, T I = 2 min , e =+0.2; 稳态时:y 0=5mA ,
5min 后:mA
edt T e P y y )7.05()52.02
12.0(151110±=⨯⨯±±⨯+=⎪⎪⎭⎫ ⎝⎛++
=⎰ 3-7 比例控制器的比例度对控制过程有什么影响?调整比例度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解答:P74
1)控制器的比例度P 越小,它的放大倍数p K 就越大,它将偏差放大的能力越强,控制力也越强,反之亦然,比例控制作用的强弱通过调整比例度P 实现。
2)比例度不但表示控制器输入输出间的放大倍数,还表示符合这个比例关系的有效输入区间。
一表的量程是有限的,超出这个量程的比例输出是不可能的。
所以,偏差的变化使控制器的输出可以变化全量程(16mA ),避免控制器处于饱和状态。
3-8 理想微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为什么常用实际为分控制规律?
解答:
1)dt
de T y D 2)由于理想微分运算的输出信号持续时间太短,往往不能有效推动阀门。
实际应用中,一般加以惯性延迟,如图3-7所示,称为实际微分。
3-9 试写出比例、积分、微分(PID )三作用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解答:
3-10 试分析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各自的特点,积分和微分为什么不单独使用?
解答:
1)比例控制及时、反应灵敏,偏差越大,控制力越强;但结果存在余差。
2)积分控制可以达到无余差;但动作缓慢,控制不及时,不单独使用。
3)微分控制能起到超前调节作用;但输入偏差不变时,控制作用消失,不单独使用。
3-11 DDZ-Ⅲ型基型控制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如何?
解答:P79
1)组成如图3-11所示。
2)作用参照P79。
3-12 DDZ-Ⅲ型控制器的软手动和硬手动有什么区别?各用在什么条件下?
解答:
1)软手动操作是指调节器的输出电流I 0与手动操作的输入信号成积分关系;
硬手动操作是指调节器的输出电流I 0与手动操作的输入信号成比例关系。
2)软手动操作:系统投运
硬手动操作:系统故障
3-13 什么叫控制器的无扰动切换?在DDZ-Ⅲ型调节器中为了实现无扰切换,在设计PID 电路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解答:P84
1)调节器进行状态转换后,输出值不发生跳动,即状态转换无冲击。
2)C M 、C I 。
P85中。
3-14 PID 调节器中,比例度P 、积分时间常数I T 、微分时间常数D T 分别具有什
么含义?在调节器动作过程中分别产生什么影响?若将I T 取∞、D T 取0,分别代表调节器处于什么状态?
解答:
比例度P 含义:使控制器的输出变化满量程时(也就是控制阀从全关到全开或相反),相应的输入测量值变化占仪表输入量程的百分比。
比例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度的大小。
积分时间常数I T 含义:I T 越小,积分作用越强;越大积分作用越弱;若将I T 取∞,则积分作用消失。
微分时间常数D T 含义:D T 越大,微分作用越强;D T 取0,微分作用消失。
3-15 什么是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在电路中是如何实现的?
解答:
1)正作用:偏差=测量值-给定值;
反作用:偏差=给定值-测量值。
2)运放输入端的切换开关实现的。
3-16 调节器的输入电路为什么要采取差动输入方式?输出电路是怎样将输出电压转换成4~20mA 电流的?
解答:
1)采用差动输入方式,可以消除公共地线上的电压降带来的误差。
2)参照P83下的输出电路。
3-18 给出实用的PID 数字表达式,数字仪表中常有哪些改进型PID 算法? 解答:
1) P91式(3-18)
2)改进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