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摘要】《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小学语文教学,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培养他们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积极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愉悦健康的环境中去体验,去感知,并以此来净化学生心灵,升华学生情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需要

《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小学语文教学,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培养他们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无一不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深蕴着作者的感情。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积极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愉悦健康的环境中去体验,去感知,并以此来净化学生心灵,升华学生情感,从而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谈谈浅见,与同行共讨。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途径,情感的表达是朗读的前提,因此说“三分诗,七分读”。文章所蕴含的感情,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体会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产

生共鸣,内化成自己的情感。缺少情感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没有情感的教学也是残缺的、低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因子,可以说情感教育几乎渗透在每一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品读课文,反复诵读课文,感悟作者遣词造句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爱憎。我在教学中,通过对一些催生学生情感流露的语段的吟诵,让学生对文中关键词句进行品味、推敲,使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内涵和蕴意,让学生穿越文本表层,体会文章的内在“滋味”,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思维的共舞。如学习《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时,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开头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白衣战士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通过对母亲和“我”对话的语段的诵读,体会母亲对子女的浓浓爱心和不求回报的伟大情怀,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母亲、赞美母亲的感情,形成情感的共鸣。

二、适时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情感

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以及它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饱含激情状态下进入地学习。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几句导语,一首歌,一幅画或一段视频等等。将学生自然地引入情境之中,使其如临其境,在浓烈的情感氛围中深刻地获取情感体验,进而加深理解,陶冶心情,通过“怡情”来“明理”。如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这篇感情浓郁的抒情诗歌时,可以在气势磅礴的伴奏和恢弘厚重的音乐声中,通过歌唱家真挚的演唱,让学生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从而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三、深入品析文本,引导体味情感

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后,教师要顺势引入课文深层次的

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情感是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的。在品赏词句教学时,我们要抓住文中关键句,讲清深层内涵和蕴意,让学生“披文人情”,体会文章的“味”,与作者感情共鸣。如抒情散文《音乐这都维也纳》一文中,因为老师和学生谁都没有去过维也纳,所以也没有对这个城市的直观印象,因此教学前教师可带领学生去图书室、上网查找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在头脑中形成初步印象,留下最初的知识积累;另外,教学中根据课文的需要采用投影、录像、图片等直观形象的展示,以及音乐的播放、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图文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展开想象,在想象中深化情感

学生获取情感体验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在对文本充分感悟的基础上,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让学生去联想,去想象,深化情感体验,愉悦心境。在教学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时,可以通过开展想象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更深入地感知课文,从而让学生对大自然之美的感悟更为深刻。如教学《长江之歌》时对奔腾不息、气势磅礴的长江的想象,能使学生加深刻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在教学讴歌为国家和民族建设而献身的革命先烈的篇章时,通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丰满,使学生对人物高尚品质和坚定的理想情操的认识更为深刻。如学习《军神》一文时,想象刘伯承忍受剧痛,即使床单被抓破了也一声不吭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真切感受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体会课文标题的深层含义。在教学表现人们只要充满信念,沉着勇敢,不畏艰难,就能克服艰难险阻,征服大自然的主题时,借助想象,更能体会课文主人公的光辉形象。如教学袁鹰的《黄河的主人》这篇散文时,借助想象,使学生

眼前浮现出那奔腾咆哮、波涛滚滚的黄河的壮观景象和在惊涛骇浪中从容自如、勇立潮头的艄公形象,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了黄河的主人——艄公的风采。

五、品读思索,在思考中发展情感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满温情的语言,富含期待的眼神,自然流露出的浓浓爱意,都影响着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用亲情启迪思维,用爱心浸润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多角度地感悟语境,多层次地去解读作者的内心,体验情感的厚重深广。如在学习《永远的白衣战士》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文题为什么叫“永远的白衣战士”,而不是“永远的白衣天使”?从而让学生体会叶欣即使在面对生命危险时也毫不胆怯,勇于挺身而出的大无畏气概。再如在教学《生命的壮歌》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选取素材来表达生命的壮歌这一主题的?从而让学生感受即使是区区弱者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也能表现出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让学生在思考中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对生命的理解与亲情的感悟得以升华。

六、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巩固情感

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走,仅凭课本中的百十篇范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只能是杯水车薪。阅读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佳作,许多课文给学生留下了言已尽而意未尽的“绕梁余音”。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只局限于课文,应当在完成课文的教学目标后,引导学生冲破课文界限,适当将思维引向文外空间,向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视野,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学习了《海伦.凯勒》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有坚韧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