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自考试题(4)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_0

浙江省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_0

浙江省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旅游人类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____________的科学。

( )A.旅游B.人类C.规划D.交通2.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____________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 )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3.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到必然阶段才出现的对旅游系统的____________,是人类旅游活动发展到必然层次的标记,是旅游产业得以不竭升级和提高的方法。

( )A.规划与控制B.方法与改革C.内容与办法D.系统与综合4.旅游资源是指经过开发后对旅游者产生____________,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因素。

( )A.抗拒力B.想象力C.作用力D.吸引力5.旅游规划的核心问题是要____________旅游资源的配置,寻求旅游资源对人类的幸福和环境质量的最优化贡献。

( )A.强化B.弱化C.优化D.老化6.旅游规划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对旅游资源进行( )A.调查B.评价C.分析D.开发7.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____________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产生威胁的发展。

( )A.古代人B.当代人C.后代人D.社会人8.在可持续发展中,共同性包罗了两个含义:其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__是共同的;其二是人类拥有共同的环境和资源。

( )A.效果B.意识C.理念D.目标9.西方国家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先驱,被一致认为是1959年( )A.美国华盛顿州规划B.英国伦敦市规划C.美国夏威夷州规划D.法国巴黎市规划10. ____________是指通过利用未被人类开发的自然生态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活动。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旅游资源规划及开发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6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旅游业构成的五部门是指旅行社、______、旅游饭店、______与旅游管理部门。

2.旅游主题是在旅游区的______与旅游者的活动过程中被不断地展示与表达出来的一种______或价值观念。

3.区域主题旅游形象的综合性表现为内容的多层次性与______的多面性。

4.专业层次上的旅游线路是指旅游经营者或旅游______向社会推销的产品。

5.每个旅游工程的建立都包括了投资前阶段、投资阶段与______阶段,每个阶段都在为最终的______做着准备。

6.市场调查按照调查的范围可分为全面市场调查与______调查两大类。

7.旅游规划及开发的社会效益评估包括对旅游目的地______条件的改善、______的改善与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8.环境容量的大小,取决于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数量,以及自然生态环境______及______污染物的能力。

9.财政保障采取的主要手段有:国家______、国家税收与国家财政______。

10.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的特点是______、综合性与科学性。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不可替代性是旅游资源的以下哪类特征的表现?( )2.扶贫旅游规划的目标是( )“优势+威胁〞,那么应遵循( )4.“效劳质量强化〞属于以下哪种营销策略?( )5.以下哪个要素不属于旅游规划及开发主题定位的三要素?( )6.1999年我国大型旅游活动年的主题是( )7.以下哪种方法最早被应用于兴旺国家公共建立工程的社会效益的评价?( )8.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绿化费属于以下哪种本钱费用?( )9以下对于旅游规划及开发的环境效益评估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C.为保护环境,旅游区应该分为核心保护区、边缘区与外围区10.旅游根底设施的主要投资主体是(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2分,共14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旅游规划与开发考试题及答案

旅游规划与开发考试题及答案

旅游规划与开发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B. 增加旅游地的经济效益C. 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2. 旅游规划中,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B. 旅游资源的类型C. 旅游资源的可开发性D. 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答案:B3. 旅游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B. 提高旅游地的经济效益C. 增加旅游地的知名度D. 提高旅游地的服务质量答案:A4. 旅游规划中,市场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旅游者的需求分析B. 旅游产品的供给分析C. 旅游市场的竞争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5. 旅游规划中,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旅游资源的类型B. 旅游市场的需求C. 旅游地的地理位置D. 旅游地的历史文化答案:B6. 旅游规划中,旅游线路设计的主要原则是什么?A. 经济效益最大化B. 旅游者体验最优化C. 旅游地资源利用最优化D. 以上都是答案:D7. 旅游规划中,旅游地形象塑造的主要方法是什么?A. 通过广告宣传B. 通过文化活动C. 通过旅游产品D. 以上都是答案:D8. 旅游规划中,旅游地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旅游地的经济效益B. 提高旅游地的服务质量C. 保护旅游地的资源和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9. 旅游规划中,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包括哪些?A. 经济效益指标B. 社会效益指标C. 环境效益指标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旅游规划中,旅游地安全保障的主要措施是什么?A. 建立安全预警系统B. 加强安全管理培训C. 提高旅游者的自我保护意识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哪些?A. 资源的稀有性B. 资源的可接近性C. 资源的可持续性D. 资源的吸引力答案:ABCD2. 旅游规划中,旅游市场细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旅游者的年龄B. 旅游者的性别C. 旅游者的收入水平D. 旅游者的兴趣偏好答案:ACD3. 旅游规划中,旅游地开发的主要原则包括哪些?A. 保护优先B. 合理利用C. 持续发展D. 经济效益最大化答案:ABC4. 旅游规划中,旅游地服务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交通设施B. 住宿设施C. 餐饮设施D. 娱乐设施答案:ABCD5. 旅游规划中,旅游地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A. 减少污染物排放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合理利用资源D. 加强环境监测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旅游规划中,旅游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浙江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课程代码:0019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旅游规划与不同等级的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就像其他的专项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一样,是对区域规划的()A.补充与提高B.充实与深化C.改良与升级D.整合与扩充2.旅游规划与开发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作为其基础理论,其中_____从理论上给旅游业优先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支持,旅游业作为旅游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通过其聚集和扩散作用将旅游业的关联作用扩展到一个较为广阔的地域空间。

()A.增长极理论B.中心地理论C.区位理论D.可持续发展理论3.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是坐落在_____的迪斯尼乐园。

()A.日本东京B.香港大屿山C.法国巴黎D.美国加利福尼亚4.不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是()A.阳光海滩B.气象气候C.民族风情D.流泉飞瀑5.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的竞争对手分析中,开发者的竞争行为可能导致的竞争对手的反应模式中不包括()A.缓慢反应B.隐蔽反应C.跳跃反应D.激进反应6.2018年我国旅游活动的主题是()A.山水风光游B.民间艺术游C.体育旅游年D.华夏城乡游7.所谓_____,是指借助于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出的以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为吸引对象,提供休闲消遣服务,具有持续旅游吸引力,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的旅游吸引物。

()1A.旅游市场B.旅游开发C.旅游产品D.旅游项目8.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导向模式中,形象导向模式所关注的焦点是()A.旅游资源B.旅游市场C.旅游地形象塑造D.旅游产品9.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社会效益评估中不包括()A.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保护B.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C.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就业环境的改善D.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10.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政策保障体系具有十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保障旅游规划与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023年4月全国自考《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2023年4月全国自考《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课程代码:001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哪一峡谷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
A.金沙江虎跳峡
B.澜沧江峡谷
C.长江三峡
D.大渡河峡谷
2.太阳光通过空气中悬浮的无数水滴发生衍射会形成
A.蜃景
B.宝光景
C.雨凇景
D.云海景
3.被称为“活化石”的珍稀植物是
A.红树
B.珙桐
C.望天树
D.水杉
4.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A.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
B.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C.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D.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5.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我国古建筑特有的构件?
A.台基
B.梁柱
C.斗拱
D.屋檐
6.与卢沟桥、赵州桥、洛阳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的是
A.安平桥
B.广济桥
C.程阳桥
D.广宁桥
7.云南上座部佛教最具特色的建筑是
A.佛殿
B.藏经室
C.佛塔
D.法堂
8.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
9.夹景这一园林构景手法的作用是
A.障丑显美,增加景观深远感
B.扩大园林空间,丰富园林景色
C.避免游人相互干扰
D.将园林划分成若干空间
10.有“十朝都会”之称的古都是
A.西安
B.开封
C.北京
D.南京
第1页共3页。

最新7月浙江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7月浙江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课程代码:00197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一般来说,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三个部分。

2.从国内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过程来看,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____导向阶段、________导向阶段、________导向阶段以及________导向阶段。

3.旅游资源所处的社会环境指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对________的态度等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旅游系统在空间上主要涉及三个要素,下列不属于这三要素的是( )A.旅游客源地B.旅游设施C.旅游目的地D.旅游通道2.________将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体系结构概括为横向的四大板块和纵向的四大科学层面。

( )A.吴人韦B.吴必虎C.李天元D.马勇3.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________阶段。

( )A.初始B.推广C.综合发展D.快速发展4.旅游地所在的________是旅游规划与开发时的重要利益群体,在扶贫旅游开发中,应该被置于第一的位置。

( )A.村民B.市民C.社区D.居民5.在旅游资源分类中,属于生物景观的是( )A.沼泽与湿地B.人类活动遗址C.冷泉D.草场花卉地6.2007—2018年是中国________旅游年。

( )A.奥运B.乡村C.工业D.红色7.旅游线路按照空间跨度分类,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________的线路设计,二是小尺度的线路设计。

( )A.大尺度B.中尺度C.微尺度D.大中尺度8.将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效益分为可恢复和不可恢复两类的分类标准是( )A.按照效益产生的来源分类B.按照效益产生的效果分类C.按照效益产生的影响程度分类D.按照效益产生的类别分类9.在对旅游区进行SWOT分析时,劣势和机会并存的情况下,应该采用的营销原则是( ) A.开拓 B.进攻C.争取D.保守10.进行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首要步骤是( )A.项目市场调查B.旅游资源调查C.开发地环境分析D.开发地经济状况分析11.控制性规划的图纸比例一般为( )A.1∶1000—1∶2000B.1∶1000—1∶3000C.1∶1000—1∶4000D.1∶1000—1∶500012.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中,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是坚持________原则。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卷4》共八套,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卷4》共八套,

1.旅游规划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描绘未来,二是 ( )A .发展战略B .组织管理C .计划实施D .行为决策2.旅游规划最早产生于 ( )A .东亚 B.东南亚 C.北非 D.西欧3.旅游发展战略的性质是 ( )A .宏观性 B.中观性 C.微观性 D.中观与微观相结合4.二级客源市场又叫 ( )A .核心市场 B.机会市场 C.边缘市场 D.发展市场5.旅游地的周转率是指 ( )A . 旅游地每日平均接待游人总数 B.旅游地每年平均接待游人总数 C.旅游地每日平均接待游人批数 D.旅游地每年平均接待游人批数200 年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71244201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6.“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属于()A.跨区域规划B.国家级规划C.区域级规划D.地区级规划7.旅游商品设计的关键是()A.小型化和适用性B.规格齐全C.包装讲究D.体现地方性和特色性8.在旅游地功能分区空间布局中,有利于提高自然风景点吸引力的布局形式是()A.环旅馆式布局B.环自然景点式布局C.同心圆式布局D.野营地式布局9.不属于旅游区土地利用结构中第一类用地的是()A.游憩用地B.旅游接待用地C.旅游管理用地D.休疗养用地10.我国第一个微缩景观“锦绣中华”的建立,使国内旅游者心中形成微缩旅游景观的概念,这是运用了旅游形象定位的()A.逆向定位B.比附定位C.空隙定位D.重新定位11.旅游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最主要内容是()A.大气旅游环境保护规划B.植被或园林规划C.地质地貌旅游环境保护规划D.水体保护规划12.在旅游合理容量的计算方法中,山岳风景区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面积容量法B.瓶颈容量法C.综合计算法D.线路容量法13.旅游中继交通的主要交通方式是()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上运输14.沟通旅游供需双方,对一个完整旅游产品的实现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旅游交通B.旅行社C.旅游饭店D.旅游景点15.旅游总体规划是对某一特定旅游地的旅游业发展作出全面具体的安排,期限一般()A .1—3年 B.3—5年 C.5—10年 D.15—20年16.根据旅游规划概念,旅游规划的最主要依据是( )( )( )( )( )A .旅游地旅游资源特点 B.旅游地经济发展水平 C.旅游地人口数量D.旅游市场需求 E.旅游地环境保护情况17.属于旅游规划基本特点的是. ( )( )( )( )( )A .复杂性 B.综合性 C.战略性 D.广泛性 E.永续性18.旅游规划的综合性特点主要表现为 ( )( )( )( )( )A .规划内容的综合性 B.规划的宏观性 C.规划的长远性 D.规划队伍的综合性 E.规划方案的比选性19.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 )( )( )( )( )A .生物化石 B.古民居 C.漂流河段 D.动植物园 E.现代科技20.旅游资源调查的实地勘察阶段包括 ( )( )( )( )( )A .普查 B.制订调查计划 C.重点考察 D.综合性考察 E.资料整理21.旅行社的基本任务是 ( )( )( )( )( )A .制作旅游产品 B.开发旅游商品 C.组织客源 D.编制旅游规划 E.组织旅行游览22.旅游者对交通工具的选择主要考虑因素有 ( )( )( )( )( )A .价格与费用 B.旅行经验 C.连续性 D.运输能力 E.距离23.对于需就地保护的古建筑的保护措施主要有( )( )( )( )(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正确答 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 干的括号内。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库4答案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库4答案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库试题库4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卧龙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樊净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盐城自然保护区。

2、法轮、太极八卦图3、十字架、新月4、赛马、射箭、摔跤5、前6,印度,乔答摩·悉达多6、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平台7、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二、判断(每小题 1分,共 10分)1、错2、错3、错4、对5、错6、错7、对8、对9、对 10、对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1、A BCD2、A BCD3、D4、A5、C6、B7、A8、BC9、ABD 10、A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2、外营力作用——也称外力作用,主要由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所引起。

具体表现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3、旅游资源容量——是指在保持利用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4、旅游资源定性评价——是指评价者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在旅游资源区的考察或游览及其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推断之后,给以旅游资源的整体印象评价。

5、旅游产品——是以旅游吸引物为凭借,以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交通为支撑,产品经营者在旅游过程中为了满足旅游者的要求和实现旅游活动目的所提供的全部实物与劳务的总和。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旅游资源是如何形成的?答: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

其中,影响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要素有:㈠地球圈层结构构筑了自然旅游资源的存在空间。

㈡地质地貌条件构成了自然景观的基本骨架。

㈢自然环境地域组合规律形成整合的自然景观。

㈣自然环境差异性决定了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内容。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库{全}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库{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2、07年中国旅游宣传的口号“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

3、被评为06年“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的城市是焦作。

4、海岸类型为平原海岸、生物海岸和山地丘陵海岸,我国海岸类型分布大致以杭州湾为界。

5、海蚀景观主要有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平台、海蚀崖和海蚀柱等5种类型。

我国的雅丹地貌以罗布泊、乌尔河和将军崖最为典型。

6、我国的五大名面为北京炸酱面、四川担担面、山西刀削面、广东伊府面、湖北热干面。

7、我国三大鸣沙山分别为甘肃的鸣沙山、内蒙的响沙湾和宁夏的沙坡头。

8、我国著名的三大瀑布是贵州黄果树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和山西壶口瀑布。

9、常见的屋顶建筑形式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和攒尖顶等5种类型。

10、影响宜人气候的主要指标有气温、湿度、风效。

1、雾凇景观在吉林市观赏最佳。

2、佛教的标志是_法轮_,道教的标志是_八卦太极图_。

3、基督教的标志是_十字架_,伊斯兰教的标志是_新月_。

4、旅游资源的分类包括_自然_和_人文_。

5、伊斯兰教创始于公元_7_世纪的_阿拉伯半岛_地区,创始人是_穆罕默德_。

6、海蚀景观主要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海蚀拱桥和海蚀平台等5种类型。

7、复活节的日期定在_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_。

8、我国古代常见的屋顶建筑形式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等6种类型。

9、我国的雅丹地貌以罗布泊、乌尔禾、将军崖最为典型。

10、佛教成道节的日期定在_农历12月初八_。

1、我国纳入国际生物保护区网的十大自然保护区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樊净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盐城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2、佛教的标志是_法轮_,道教的标志是_太极八卦图_。

3、基督教的标志是_十字架_,伊斯兰教的标志是_新月_。

00197170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00197170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课程代码:0019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长沙市以“山水洲城”的形象来开发都市休闲旅游,这体现了旅游开发的A.个性化原则B.市场导向原则C.综合效益原则D.注重保护原则2.20世纪90年代,我国部分主题公园陷入了吸引力下降、游客到访率降低、经营效益低下的发展困境,进而驱使相关公园通过开发新型旅游资源、更新旅游产品系列来维系自身生存,掀起新一轮的旅游开发热潮。

这体现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哪一发展阶段?A.起步阶段B.停滞阶段C.稳固阶段D.衰落或复兴阶段3.旅游资源与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其具有A.观赏价值B.经济价值C.文化价值D.科学价值4.下列选项中,属于创新型旅游营销渠道的是A.旅行社B.电视C.旅游交易会D.公交车车身广告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旅游功能分区原则的是A.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B.集中功能单元原则C.协调功能分区原则D.保护旅游环境原则6.关于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内容中,下列哪一项关系到项目在第一时间内对于旅游者的吸引力?A.项目名称B.项目风格C.项目选址D.项目内涵7.旅游项目的创意设计要关注项目之间以及项目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从旅游地整体发展的角度来审视项目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这体现了A.整体优势原则B.现实性原则C.因地制宜原则D.综合设计原则8.20世纪90年代,我国主题公园在开发上曾呈现出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产品雷同的现象,结果大部分主题公园遭受惨痛失败,这一现象违背了旅游项目设计的A.功利性B.创新性C.时效性D.超前性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功能的是A.可行性分析是项目决策的前提和保证B.可行性分析是吸引项目融资的重要依据C.可行性分析是规避旅游开发风险的唯一途径D.可行性分析是保证旅游规划质量的重要手段10.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是否发达的标志的是A.旅游景区B.旅行社C.旅游饭店D.旅游交通11.下列哪一项旅游资源是自然山水结合的产物,具有形、声以及动态的景观特点?A.湖泊B.海滨C.泉D.瀑布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旅游规划图件的底图要素范畴的是A.水系B.图例C.植被D.地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3.从旅游交通规划的系统构成来看,以下属于区内交通规划的有A.地铁B.缆车C.索道D.高铁E.步行道14.以下选项中,属于高等级旅游地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特征的有A.档次高B.功能多C.品种全D.质量好E.需求大15.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创新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A.规划理念的创新突破B.规划项目的创新设计C.规划技术方法的创新D.旅游产品项目的市场化E.规划组织过程的市场化16.我国的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九寨沟等,均无法通过与人工力量来实现搬迁或异地再现,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哪些特征?A.时限性B.永续性C.垄断性D.不可再生性E.不可迁移性17.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划体系角度的旅游主题形象构成的是A.主导形象B.支撑形象C.辅助形象D.复合形象E.原生形象18.下列选项中,是按照旅游项目所处的自然环境对其进行分类的是A.都市旅游项目B.海岸旅游项目C.山岳旅游项目D.湖泊旅游项目E.森林旅游项目19.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包括A.旅行社B.旅游管理部门C.旅游饭店D.旅游景区E.旅游交通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20.根据我国学者对于旅游规划的理解,旅游规划目标是尽可能合理而有效地分配与利用一切旅游经济要素,在尽量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旅游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浙江7月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7月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课程代码:00197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财政金融支撑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和提供________________。

2.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________________,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

3.都市旅游游憩系统是指吸引旅游者停留下来的旅游景点、________________、设施等吸引物所组成的综合体。

4.在生态旅游过程中,人们可以了解旅游区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5.扶贫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其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6.区域旅游的形象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表征和社会表征两个方面。

7.形象定位三要素中的传达方式指的是把________________有效准确地传递到目标受众的渠道和措施。

8.旅游项目创意设计中的三个重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开发商、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________________状况。

9.在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过程中常用的理论有:资金的________________、现金流量理论和________________理论。

10.财经保障体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一般来说,下列哪个地区比较适宜布置度假区、休闲农庄( )。

A.城市建成区B.城市边缘区C.城市远郊区D.风景名胜区2.下列哪个要素是旅游者产生旅游需求前提( )。

A.旅游产品的价格B.旅游产品的促销C.旅游产品的供给状况D.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政治环境3.2018年我国大型旅游活动年主题是( )。

2020年7月浙江自考真题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2020年7月浙江自考真题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真题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课程代码:00197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旅游资源的开发包括若干步骤,其中的第一步是( )A.旅游资源的评估B.旅游资源的调查C.旅游规划的制定D.旅游规划的实施2.旅游中心地的界定,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等级的确定等关于旅游中心地的研究,是_____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 )A.人口学理论B.增长极理论C.区位理论D.可持续发展理论3.以下关于假日旅游的特征中,错误的是( )A.旅游主体趋于“贵族化”B.旅游消费呈“数量扩张型”C.旅游态势呈“井喷型”D.旅游客源流向呈“多样型”4.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中的综合型定量建模评价法是在考虑了_____的基础上,运用数理方法,通过建立模型加以分析,对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和开发条件进行综合定量评价,评价的结果为数量指标,便于不同旅游资源评价结果的比较。

( )A.单因子B.双因子C.三因子D.多因子5.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的竞争对手分析中,开发者的竞争行为可能导致的竞1争对手的反应模式中不包括( )A.局部反应B.逆向反应C.隐蔽反应D.激进反应6.旅游产品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营销策略有所不同,当旅游产品处在_____时,随着产品知名度日益提高,销量迅速增大,与此同时,竞争者纷纷加入,同类产品也陆续出现,这时的营销重点应放在塑造产品品牌与建立良好的分销渠道上,以增加销售能力。

( )A.成长期B.衰退期C.成熟期D.投入期7.下图所示的区域旅游空间布局模式称为( )A.环旅馆布局模式B.双核布局模式C.野营地式布局模式D.三区结构布局模式8.“创造一个其他旅游地或旅游景区从来没有过的旅游项目,这属于完全彻底的创新。

00197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卷(答案全面)

00197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卷(答案全面)

00197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卷(答案全面)自考课程综合测验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卷(课程代码 0019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旅游资源分类方案中最常见最广泛的是 ( )。

A.两分法 B 三分法 C 四分法 D 五分法 2.文物类旅游资源不具有的特点是 ( )。

A.形式多样性 B 相对集中性 C 可再生性 D 历史时代性 3.中国著名的文房四宝与其产地对应错误的是 ( )。

A.浙江湖州—湖笔 B 安徽黄山—徽墨 C.广东肇庆—端砚 D 北京宣化—宣纸 4.中国七大古都中最古老的是 ( )。

A.西安 B 洛阳 C 安阳 D 南京 5.基督教教堂的建筑风格中影响最为长久的是 ( )。

A.巴西利亚式 B 哥特式 C 拉丁十字式 D 洛可可式 6.云南上部座佛教寺院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是 ( )。

A.佛殿 B 藏经室 C 僧舍 D 佛塔 7.俑出现在封建社会初期,其中最多的是 ( )。

A.泥俑 B 石俑 C 陶俑 D 铜俑 8.西汉中期在墓葬建筑中出现的祭祀死者的场所是 ( )。

A.寝殿 B 墓阙 C 祠堂 D 地宫 9.我国现存最长的古桥是 ( )。

A.泉州安平桥 B 广东广济桥 C 福建洛阳桥 D 北京卢沟桥10.我国古代建筑中级别最高技艺最精湛的建筑类型是 ( )A.亭台 B 桥梁 C 楼阁 D 宫殿 11.被誉为“沙漠中的庞贝”的古城遗址是 ( )A.交河故城 B 楼兰古城 C 敦煌沙州古城 D 高昌古城 12.杜鹃花的寓意美体现为 ( )A.坚贞不屈 B 节高谦恭 C 富贵荣华 D 呕心沥血13.“旭日东升”是那座名山的四大奇观之一 ( ) A.泰山 B 黄山 C华山 D 庐山 14.某一地方大气中各种现象和过程总称为 ( ) A 天气 B 节气 C 气象 D 气候 15.庐山香炉峰瀑布属于 ( )A 构造瀑布B 堰塞瀑布C 悬谷瀑布D 咯斯特瀑布 16.下列屋顶级别最高的是 ( )A 歇山顶B 悬山顶C 庑殿顶D 硬山顶 17.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干流流经我国多少个省区市( ) A 8个 B 11个 C 14个 D 18个 18.以下名山和名峰对应错误的是 ( )A 华山南峰B 九华山天台峰C 黄山莲花峰D 泰山天都峰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的是旅游资源的 ( ) A 幽静美 B 险峻美 C 奇特美 D 雄伟美 20.阴冷热变化引起的岩石崩解变化过程属于 ( ) A 物理风化 B 化学风化 C 生物风化 D 机械风化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旅游规划; 2、生态旅游 3可持续发展 4、旅游度假区: 5、旅游资源:年级班级准考证号姓名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旅游资源调查的重点是什么?2、旅游度假区的特征是什么?3、旅游资源调查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区别?四、论述题(计20分)传统区位理论在指导旅游开发规划时有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71244201)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71244201)

第一章绪论1、旅游规划属于(B )A.国民经济发展规划B.产业规划C.国土规划D.城市规划2、旅游规划最早产生于(D )A.东亚B.东南亚C.北非D.西欧3、旅游规划兴起于(C )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70年代4、我国真正的现代旅游起步于(C )A.20世纪50年代末B.20世纪60年代末C.20世纪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末5、我国真正的现代旅游起步于1979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D )A.由“产业型”向“行业型”转变B.由“行业型”向“产业型”转变C.由“产业型”向“事业型”转变D.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6、根据旅游规划概念,旅游规划的重点内容是(C )A.旅游地六大要素规划B.旅游交通规划C.旅游产品设计D.旅游商品规划7、旅游规划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描绘未来,二是(D )A.发展战略B.组织管理C.计划实施D.行为决策对旅游地旅行、游览、食宿、购物等接待服务设施的规划为( D )A.旅游基础工程规划B.旅游总体规划C.旅游详细规划D.旅游设施规划对旅游地旅游交通道路、邮电通讯、给水排水等工程内容作出系统编制和安排的是()A.旅游详细规划B。

旅游环境规划C.旅游基础工程规划D。

旅游设施规划对旅游点和旅游项目进行的规划属于(A)A位址规划B区域旅游规划C旅游地规划D旅游区规划下列规划类型中,规划范围由大到小排列的是(A)A.区域旅游规划——旅游地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B.旅游地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C.区域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旅游地旅游规划D.景区、景点规划——旅游地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下列规划类型中,规划范围由小到大排列的是(D)A.区域旅游规划——旅游地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B.旅游地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C.区域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旅游地旅游规划D.景区、景点规划——旅游地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对旅游地的旅游业发展作全面具体安排,期限一般为5—10年的规划是( B )A.旅游详细规划B.旅游总体规划C.旅游设施规划D.旅游环境规划旅游规划“突出特色、寻求优势”原则的主要理论基础是(A)A.旅游资源学理论B.旅游市场学理论C.旅游经济学理论D.区位理论在旅游地功能分区中,商业、住宿、娱乐等设施功能区一般采取集中布局,其主要理论基础是(D)A.旅游资源学理论B.旅游市场学理论C.可持续发展理论D.旅游区位理论旅游规划不仅以旅游产品设计为重点,还要对旅游六要素进行科学规划,其主要理论基础是( C )A.旅游资源学理论B.旅游市场学理论C.旅游系统工程学理论D.旅游区位理论第二章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是( B )A.战略思想B.战略目标C.战略阶段D.战略抉择旅游发展战略的性质是(A)A.宏观性B.中观性C.微观性D.中观与微观相结合旅游规划的战略目标通常分为发展目标和A组织目标B管理目标C规划目标D控制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分析论证模式是旅游发展战略的(D)A传统模式B意向模式C资源导向模式D变通模式以旅游资源为导向的分析论证模式是旅游发展战略的(D)A传统模式B意向模式C混合模式D变通模式根据游客需求设计发展战略目标,使投入资金得到最大效益回报的旅游发展战略模式是(B )A传统模式B变通模式C意向模式D自主发展模式20世纪80年代,我国旅游规划的主要指导思想是(B)A.市场导向B.资源导向C.资源与市场相结合D. 可持续发展思想第三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是( C )A.客源市场B.交通条件C.旅游资源D.环境质量庐山的三叠泉瀑布是典型的(B)A.地文景观景类B.水文景观景类C.气候生物景类D.其他自然景类按照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分类,下列旅游资源中与众不同的是(C)A.宁夏清真寺B.埃及金字塔C.黄山云海D.傣族泼水节下列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阶段中,制订调查计划应在(A)A.调查准备阶段B.资料收集阶段C.实地勘察阶段D.资料整理阶段下列不属于旅游资源调查内容中支持性和保障性条件的有(B)A.交通条件B.现代科技C.客源市场D.环境质量北京的雍和宫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到北京的游客中,很少有人到雍和宫游览,是因为( D )A.交通不便B.接待能力不足C.旅游承载量不足D.游览价值相对不高一般来说,在自然旅游资源中处于相对重要地位的是(D)A.生物景观B.水文景观C.气象气候景观D.地质地貌景观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B )A.旅游地资源条件B.旅游地可进入性C.旅游环境容量D.旅游地投资能力将旅游地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因素发掘、整合,形成旅游产品的过程称( B )A.旅游资源评价B.旅游资源开发C.旅游资源管理D.旅游资源保护许多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开发新的旅游项目:要么第一要么唯一,其遵循的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是( C )A.市场导向原则B.统一性原则C.特色性原则D.美观性原则“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体现的旅游资源开发原则是( B )A.市场导向原则B.特色性原则C.美学原则D.统一性原则有比较完整的社会事业且相对独立的行政地理单元是指(A)A.旅游地B.旅游区C.旅游景观D.旅游部门若干个旅游景观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是(A)A.旅游区B.旅游环境C.旅游景观D.旅游资源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活动,改善资源现有环境,提高其自我恢复功能的旅游资源开发称A保护性开发B开发性保护C适度开发D均衡开发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是为了确定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同时要注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体现了旅游资源评价的(D)A全面系统原则B突出重点原则C实事求是原则D注重效益原则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是(B)A获取经济效益B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C推动社会进步D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第四章旅游市场对旅游者和旅游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属于客源市场调查中的( B )A.客源市场环境调查B.客源市场需求调查C.客源市场竞争调查D.旅游地基本情况调查对家庭收入、余暇时间、物价水平等进行调查,属于客源市场调查中的(A)A.客源市场环境调查B.客源市场需求调查C.客源市场竞争调查D.旅游地基本情况调查在旅游规划中,作为接待地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市场开发首要目标的是(A)A.核心市场B.发展市场C.机会市场D.边缘市场在旅游规划中,作为接待地旅游业不断开拓的市场是( B )A.核心市场B.发展市场C.机会市场D.边缘市场区位条件好、经济发展水平高、旅游资源吸引力大的客源市场是( D )A.发展市场B.机会市场C.边缘市场D.核心市场一级客源市场又叫(A)A.核心市场B.机会市场C.边缘市场D.发展市场二级客源市场又叫( D )A.核心市场B.机会市场C.边缘市场D.发展市场将客源市场分为观光市场、度假市场、会议商务市场等属于市场细分方法中的( C )A.区域细分法B.距离细分法C.旅游目的法D.心理需求法访谈法在旅游客源市场调查方法中属于(A)A.调查法B.文案调查法C.观察法D.实验法留置问卷法在旅游客源市场调查方法中属于(A)A.调查法B.文案调查法C.观察法D.实验法实验法属于客源市场调查方法中的(A)A.直接调查法B.间接调查法C.文案调查法D.网上调查法客源市场调查中的间接调查又称A.文案调查B.实地调查C.实验调查D.观察调查在进行客源市场调查时,把调查对象置于特定的控制环境下,通过控制外来变量和检验结果来发现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获取信息资料的调查方法为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访谈法单位时间内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感到舒适时的空间需求量称为( C )A.旅游生态环境容量B.旅游社会容量C.旅游者心理容量D.旅游经济容量在不降低旅游活动质量的条件下,旅游地域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是()A旅游感应气氛容量B旅游经济环境容量C旅游生态环境容量D旅游社会环境容量旅游地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文化等环境所能最大接纳旅游者的数量是(B) (P77)A.旅游者心理容量B.旅游社会容量C.旅游生态容量D.旅游经济容量旅游资源适度开发的主要依据是( D )A.客源市场B.交通条件C.旅游资源D.旅游容量对于短时间内游人过于饱和的旅游活动,尽量安排在( C )A.旅游上半年B.旅游下半年C.旅游淡季D.旅游旺季第六章旅游总体规划旅游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C )A.1—3年B.3—5年C.5—10年D.15—20年在旅游总体规划的四个空间层次中,以联合与协调旅游客源市场营销及宣传促销计划为重点的是(A)A.跨区域规划B国家级规划C.区域级规划D.地区级规划“玛雅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属于(A)A.跨区域规划B.国家级规划C.区域级规划D.地区级规划“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属于(A)A.跨区域规划B.国家级规划C.区域级规划D.地区级规划长江三角洲旅游规划属于( C )A.跨区域规划B.国家级规划C.区域级规划D.地区级规划江苏省旅游总体规划属于( D )A.跨区域规划B.国家级规划C.区域级规划D.地区级规划旅游地用地结构据其功能性质可分为四类,其中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是(A)A.第一类用地B.第二类用地C.第三类用地D.第四类用地不属于旅游区土地利用结构中第一类用地的是(C )A.游憩用地B.旅游接待用地C.旅游管理用地D.休疗养用地属于旅游区土地利用结构中第三类用地的是( C )A.游憩用地B.旅游接待用地C.旅游管理用地D.休疗养用地游憩用地属于旅游区土地利用结构中的(A)A.第一类用地B.第二类用地C.第三类用地D.第四类用地旅游管理用地属于旅游区土地利用结构中的( C )A.第一类用地B.第二类用地C.第三类用地D.第四类用地不属于旅游区土地利用结构中第一类用地的有(C)A游憩用地B旅游接待用地C交通设施用地D休疗养用地在旅游规划中,作为确定旅游地开发与保护方向的前提,也是旅游地市场营销依据的工作是( D )A.旅游地范围的划定B.旅游地区位选择C.旅游地用地规划D.旅游地性质的确定划分旅游地功能分区的中心原则是( B )A.集中原则B.特色原则C.分工协作原则D.生态原则对于自然风景旅游资源突出的地区,其旅游功能分区最适合采取的空间布局形式是( C )A.环旅馆式布局B.野营地式布局C.环自然景点式布局D.同心圆式布局在旅游地功能分区空间布局中,有利于提高自然风景点吸引力的布局形式是( B )A.环旅馆式布局B.环自然景点式布局C.同心圆式布局D.野营地式布局对于景点比较分散,当地又不宜建大型旅馆的旅游区,旅游功能分区的空间布局形式一般采用(C )A.环自然景点式布局B.环旅馆式布局C.野营地式布局D.同心圆式布局在旅游地功能分区空间布局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布局形式是( C )A.环旅馆式布局B.环自然景点式布局C.同心圆式布局D.野营地式布局在旅游地中建立中心区集中布置商业、住宿、娱乐设施等服务中心,其他吸引物和设施围绕中心区分散布局,其间有道路构成圆环。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与饭店会计》试题课程代码:00189一、单项选择题1.接团社在接待过程中,一般是先提供各项服务,然后向组团社报A.收款通知单B.委托收款单C.结算通知单D.付款通知单2.在会计核算上,国有独资公司组建时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全部入账为A.股本B.长期股权投资C.资本公积D.实收资本3.信息的使用价值不仅在于真实可靠,而且还在于必须保证A.简明性B.时效性C.重要性D.谨慎性4.企业费用也可以理解为资产的耗费,其目的是为了A.偿还债务B.取得收入C.必要开支D.减少权益5.备用金同样属于旅游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上应视同A.流动资金B.银行存款C.现金D.其他货币资金6.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于长期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从总的原则上来说是选择A.计入当期损益B.资本化的政策C.计入当期产品成本D.根据情况计入当期损益和成本7.给客人建立了消费账户,饭店就开始把客人各项消费计入户头的工作,叫A.入数B.建档C.预收D。

登记8.为了总结各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考核经营成果,便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必须在各个会计期末进行A.对账B.记账C.算账D.结账9.要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该资产必须是能够区别于其他资产A.可获取超额利润综合能力的B.不具有实物形态的C.可单独辨认的D.企业拥有或控制的10.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原则具有A.真实性B.绝对性C.相对性D.可靠性11.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举借现金时,因借款而签发的票据不论期限长短,入账金额均应按A.到期实际偿还金额B.票面金额C.现值D.到期金额扣除利息12.凡是准许与境外旅行商社联系组织旅游者入境旅游的旅行社,称为A.组团社B.接团社C.大型旅行社D.综合旅行社二、多项选择题13.客人消费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传递到总台结帐处,通常有A.委托传递B.人工传递C.电话传递D.网络传递E.凭证传递14.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职能有A.会计管理B.会计核算C.会计分析D.会计监督E.会计决策15.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A.提取住房公积金B.弥补亏损C.转增资本(股本)D.给职工发放福利E.发放股利或利润16.旅游企业的财务费用,具体包括A.汇兑损失B.短期借款利息支出C.银行手续费D.长期借款利息支出E.其他财务费用17.无形资产能予以确认,必须同时满足A.与该无形资产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B.该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C.该无形资产为企业所拥有D.该无形资产为企业所使用E.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18.会计人员在发生记账差错时,应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更正,包括A.重新登记法B.补充登记法C.注销登记法D.红字冲销法E.划线更正法三、名词解释题19.记账凭证20.地游及加项收入21.重大会计差错22.无形资产四、简答题23.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适用范围有哪些。

00197160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00197160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课程代码:00197一、单项选择题1.具有组团规模大、消费档次高、停留时间长、季节性弱、利润丰厚等特点的旅游形式是A.会展旅游B.假日旅游C.生态旅游D.都市旅游2.有关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营销战略的策划时,采用竞争优势战略,在旅游区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中,SWOT评价结果是“优势+威胁”,此时应采取的营销原则是A.争取原则B.进攻原则C.开拓原则D.保守原则3.下列不属于现代旅游的三大支柱之一的是A.旅行社B.旅游饭店C.旅游购物D.旅游交通4.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图件比例一般要求为A.1:500~1:2000 B.1:2000~1:5000C.1:1000~1:5000 D.1:5000~1:100005.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技术方法中,下列不属于“3S”技术的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虚拟现实技术D.全球定位系统6.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期限多为A.1~2年B.10~20年C.5~10年D.3~6年7.旅游主题的内涵层次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即基础层、支撑层、表象层。

下列哪个内容为旅游主题的基础层A.旅游功能和旅游产品或项目B.旅游形象C.旅游规划D.历史文化和发展目标8.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营销渠道的设计中,下列属于创新的营销渠道的是A.旅游交易会B.旅游分销商C.大众媒体D.户外媒体9.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快速发展阶段大约处在以下什么时期A.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期B.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末C.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D.21世纪初期至今10.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以下属于人文景观资源类型的是A.城乡风光B.阳光海滩C.水光山色D.奇洞异石二、填空题11.旅游系统在空间上主要涉及三个要素,即、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通道。

12.理论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选址和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0197180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00197180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课程代码:00197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标志着旅游规划进入正式编制阶段的是A.从组建规划编制专家组之日起B.从进行室外实地考察调研之日起C.从签订规划委托书或合同书之日起D.从进行室内资料准备与分析之日起2.根据巴特勒所提出的旅游生命周期模型,旅游地接待的游客以零散、自发的为主,且数量有限,这一特征属于A.探索阶段B.发展阶段C.稳固阶段D.停滞阶段3.下列产业形态的出现,标志着区域产业结构巳经成熟化和完善化的是A.电信业B.交通运输业C.会展业D.餐饮业4.下列关于旅游资源概查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定性为主,主要IR的是确定旅游资源类型、分布、规模等B.只需要对涉及到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调查C.在调查的成果形式上,必须填写完整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D.不需要成立专门的调查组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旅游规划与开发过程中的市场营销规划内容的是A.目标市场选择B.营销渠道设计C.营销战略策划D.旅游形象定位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旅游地进行市场形象推广所遵循的原则的是A.夸张性B.统一性C.针对性D.效益性7.关于旅游区空间开发的“三区结构模式”,下列选项中属于•游憩缓冲区的建设内容的是A.商店B.餐厅C.饭店D.划船8.旅游项目创意设计要与本地的资源和环境特色相吻合,避免项目过于突兀而与本地旅游环境格格不入,这体现的是A.整体优势原则B.综合设计原则C.因地制宜原则D.现实性原则9.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地为项目委托方创造利益或者未来获益的机会,这体现了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特征的A.功利性B.社会性C.时效性D.超前性10.旅游业涉及的产业和空间范围广,对于相关产业、相关利益群体以及相关市场空间的分析等都是可行性研究的不可或缺内容,这体现了旅游规划与开发可行性分析的原则是A.客观公正原则B.成本效益原则C.规范化原则D.系统分析原则11.对于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不能只片面强调业务水平,还要考虑其思想素质、品德修养、公关交际、服务意识等方面,这体现了旅游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特征的A.系统性B.综合性C.科学性D.专业性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旅游总体规划的任务要求的是A.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B.确定旅游区的主题形象C.分析旅游区的客源市场D.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二、多项选择题13.下列属于旅游开发内容的有A.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B.旅游地的交通安排C.旅游辅助设施的建设D.旅游政策法规的制定E.旅游市场的开拓14.下列关于旅游生命周期理论的阐述,正确的有A.可用于预测客源市场的规模B.可用于提供旅游规划调整的依据C.可用于精确识别旅游景区的发展阶段D.可用于指导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E.对于任何旅游目的地都具有理论的通用性15.下列属于会展旅游特征的有A.组团规模大B.消费档次高C.停留时间长D.季节性弱E.利润丰厚16.下列选项中,属于网络营销特征的有A.营销费用低B.信息含量大C.营销环节多D.营销范围广E.营销全天候17.根据旅游区的同心圆式布局模式,下列选项中,属于密集游憩服务区的规划建设内容的有A.野营B.饭店C.餐厅D.划船E.商店18.下列选项中,按照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对旅游项目进行分类的有A,观光型旅游项目 B.度假型旅游项目 C.休闲型旅游项目D.居家型旅游项目E.团体型旅游项目19.下列选项中,属于旅游规划图件的图则要素范畴的有A.图名B.图例C.比例尺D.风向标E.交通线三、填空题20.从旅游系统的组织结构来看,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服务三个部分。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自考试题(4)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自考试题(4)

.浙江省2009年4月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课程代码:0019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旅游社会学与旅游人类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 )A.人道主义的规划哲学B.科学主义的规划哲学C.环境优先的规划哲学D.人本主义的规划哲学2.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综合发展阶段在( )世纪60年代-70年代世纪60年代-70年代世纪70年代-80年代世纪80年代-90年代3.下列哪项属于常见的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 )A.多因子生态容量法B.公式法C.数量法D.人文环境质量控制4.下列哪个恩格尔系数所处的阶段会产生大量旅游消费需求( )% %% %5.我国早期主题公园遭受惨痛失败的主要根源在于项目主题的选择上缺乏( )A.社会性B.创新性C.超前性D.功利性6.“旅游规划的市场环境分析”属于旅游规划与开发可行性分析中哪一部分中的内容( )A.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生命力分析B.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财务分析C.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效益评估D.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不确定性分析7.危机管理体系包括( )个子系统个子系统个子系统个子系统8.下列属于旅游规划的专题要素的是( )A.土壤植被B.境界线C.基础实施D.风玫瑰9.根据1990年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树挂奇观属于( )A.人文旅游资源B.自然旅游资源C.名胜旅游资源D.文化旅游资源10.下列关于中国大型旅游活动年主题正确的是( )年中国民间艺术游年中国生态环境游年中国奥运——旅游年年中国烹饪王国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旅游系统在空间上涉及三个因素,它们是( )A.旅游市场B.旅游目的地C.旅游通道D.旅游饭店E.旅游客源地2.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类型有( )A.历史遗迹B.民族风情C.城乡风光D.旅游商品及风味佳肴E.冰雪景观3.旅游规划图件的要素有( )A.底图要素B.专题要素C.图则要素D.综合要素E.创新要素4.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中对水体资源及环境的保护主要包括( )A.江河资源 B.湖泊资源C.海滨资源D.瀑布资源E.泉资源5.财务指标按照资本时间价值的反映情况可分为两类( )A.速动资产指标B.动态财务指标C.静态财务指标D.固定资产指标E.流动资产指标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00197130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00197130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课程代码:0019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旅游在一年内有三个大高峰,其中不属于年内的旅游高峰期的是(A )。

A.元旦B.春节C.五一D. ~|"一2. 旅游规划与开发过程中的市场营销策划主要关注和解决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目标市场的选择、营销渠道的设计以及(B )°A.营销方案的规划B.营销战略的策划C.客源市场的分析D.经济效益的分析3. 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营销渠道设计中,属于传统的营销渠道的是(B )。

A.旅游交易会B.大众媒体C.免费信息发放D.网络4. 旅游规划的编制组核心成员应包括旅游发展规划师、旅游营销专家、旅游经济学家以及(B)。

A.旅游开发生态学家或环境规划师B.旅游交通和基础设施规划家C.旅游开发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家D.旅游人力资源规划专家5. 世界旅游组织的英文缩写是(D )。

A. WTGB. WTTCC. WTCD. WTO6. 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以下不屈于人文景观资源类型的是(B )。

A.城乡风光B.阳光海滩C.旅游商品及风味佳肴D.民族风情7. 是旅游项目创意设计,也是创新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和最高层次的是(B )。

A,优化设计 B. “人无我有” C. “人有我优”D, “人优我新”8. 对于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一般在评价气候时将温湿度指数在(C)之间称为旅游适宜气候。

A. 1()〜2()B. 2()〜35C. 15—27D. 5〜1()9.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期限多为(C )。

A. 1〜2年B. 5〜10年C. 10〜20年D. 3〜6年10. 旅游主题选择的众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D )。

A.旅游功能B.旅游项目C.旅游形象D.历史文化和发展Fl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 1988年,美国著名旅游规划专家共里率先提出了旅游系统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浙江省2009年4月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课程代码:001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旅游社会学与旅游人类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 )
A.人道主义的规划哲学
B.科学主义的规划哲学
C.环境优先的规划哲学
D.人本主义的规划哲学
2.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综合发展阶段在( )
A.19世纪60年代-7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3.下列哪项属于常见的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 )
A.多因子生态容量法
B.公式法
C.数量法
D.人文环境质量控制
4.下列哪个恩格尔系数所处的阶段会产生大量旅游消费需求?( )
A.30%
B.40%
C.50%
D.60%
5.我国早期主题公园遭受惨痛失败的主要根源在于项目主题的选择上缺乏( )
A.社会性
B.创新性
C.超前性
D.功利性
6.“旅游规划的市场环境分析”属于旅游规划与开发可行性分析中哪一部分中的内容?
( ) A.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生命力分析 B.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财务分析
C.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效益评估
D.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不确定性分析
7.危机管理体系包括( )
A.2个子系统
B.3个子系统
C.4个子系统
D.5个子系统
8.下列属于旅游规划的专题要素的是( )
A.土壤植被
B.境界线
C.基础实施
D.风玫瑰
9.根据1990年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树挂奇观属于( )
A.人文旅游资源
B.自然旅游资源
C.名胜旅游资源
D.文化旅游资源
10.下列关于中国大型旅游活动年主题正确的是( )
A.2003年中国民间艺术游
B.2004年中国生态环境游
C.2005年中国奥运——旅游年
D.2006年中国烹饪王国游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旅游系统在空间上涉及三个因素,它们是( )
A.旅游市场
B.旅游目的地
C.旅游通道
D.旅游饭店
E.旅游客源地
2.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类型有( )
A.历史遗迹
B.民族风情
C.城乡风光
D.旅游商品及风味佳肴
E.冰雪景观
3.旅游规划图件的要素有( )
A.底图要素
B.专题要素
C.图则要素
D.综合要素
E.创新要素
4.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中对水体资源及环境的保护主要包括( )
A.江河资源 B.湖泊资源
C.海滨资源
D.瀑布资源
E.泉资源
5.财务指标按照资本时间价值的反映情况可分为两类( )
A.速动资产指标
B.动态财务指标
C.静态财务指标
D.固定资产指标
E.流动资产指标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板块包括经济理论板块、环境理论板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全球化、市场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创新的旅游营销渠道包括枢纽区域的免费信息发放、互联网、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包括建设施工条件、区位条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全球定位系统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定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主题公园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园区主题选择、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和项目创新机制。

7.旅游形象制胜战略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根据旅游规划与开发效益产生的效果,旅游开发的效益评估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主题公园
2.层次分析法
3.可行性分析
4.旅游系统
5.旅游社会学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三三六”评价法中的“三三”分别是指什么? 3.简述目标市场选择的策略。

4.阐述影响旅游项目设计的因素。

5.简述扶贫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
如何科学有效地设计区域旅游线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