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人生考试
《美学与人生》测试题

一、概念题。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人生美学则是以人类对人生的审美感受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一门美学分支学科。
)美是在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中生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和谐的关系。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是人们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对事物美的体验。
审美是审美的主体的感觉、感触与他所接受了美的客体后的美的享受的有机结合。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审美主体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
审美主体是与审美客体相关相对的美学范畴。
离开审美客体就无所谓审美主体,同样没有审美主体也就不存在审美客体。
审美主体具有社会主体和个人主体的两种含义,但一般来说通常是指个人主体,即人类个体或个体人。
当然,个体人并不都是审美主体,只有当他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并从事审美实践活动,才能成为审美主体。
审美客体又称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对应,指能引起人的美感的客观对象。
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满足主体所需要的审美价值。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
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
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五章章节测验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五章章节测验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五章章节测验1、以下哪种意象最能使人产生崇高感?(B)A小桥流水B悬崖峭壁C春花秋月D和风细雨2、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指的是(B)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3、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A)A突然荣耀说B预期失望说C生命的机械化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4、中国古代的“风骨”范畴,类似于现在美学范畴中的(B)。
A优美B崇高C悲剧D喜剧5、李白诗歌中“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C)。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6、“虚静”是创作过程中重要的心理状态,但其并不排除或超越(D)。
A功利B逻辑C日常自我D自由7、在西方美学史上,(A)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
A康德B德谟克利特C休谟D博克8、在劳动实践中,人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B)。
A按照对象的客观规律进行建造B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来生产C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D把主体情感投射到对象上面9、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即(B)。
A既批判丑,又肯定美B既制造丑,又创造美C既扬弃了丑,又消解了美D丑中有美,美中有丑10、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D)。
A崇高B悲剧C喜剧D优美11、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A)。
A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B美感的主体差异C美感的感觉特征D美感的一般特点1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B)。
A托马斯·班纳特 B博克 C毕达哥达斯 D爱迪生13、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D)。
A毕达哥达斯 B爱迪生 C托马斯·班纳特 D博克14、姚鼎“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所述的风格特征是(C)A喜剧 B悲剧 C优美 D崇高15、“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嘻嘻钓叟莲娃”所表现的风格是(C)A悲壮 B崇高 C优美 D滑稽16、提出悲剧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结合的是(B)A亚里士多德 B尼采 C叔本华 D狄奥尼索斯17、指出“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是(D)A黑格尔 B康德 C柏格森 D鲁迅18、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古希腊的(D)A叔本华 B黑格尔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19、以下作品是喜剧的是(B)A《熙德》 B《钦差大臣》 C《罗密欧和朱丽叶》 D《红楼梦》20、(B)提出了“历史的必然和必然不能实现”是悲剧的真正根源的观点。
美学与人生考试

2、康德的主要美学著作是()。
A:《纯粹理性批判》B:《判断力批判C:《实践理性批判》》D:《反思批判正确答案:B3、第一次把优美与崇高并列,将其作为两个主要审美范畴进行论述的是()。
A:哈奇生B:夏夫兹博里C:休谟D:博克正确答案:D5、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是()。
A:别林斯基B:车尔尼雪夫斯基C:马克思D:列宁正确答案:C11、提出"诗言志”的著作是《》。
A:《诗经》B:《尚书》C:《庄子》D:《论语》正确答案:B13、认为文艺是"模仿的模仿”的人是()。
A:苏格拉底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C1、"美学之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鲍姆嘉通D:莱辛正确答案:C6、最早区分"美本身”与"美的东西”的人是()。
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C:苏格拉底D:柏拉图正确答案:D7、提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B:伊壁鸠鲁C:巴门尼德D:朗吉弩斯正确答案:A8、庄子的美学观是()。
A:君子**之美B:天地有大美而不言C:充实之谓美D:美在虚实正确答案:B9、认为崇高在于"无形式”的人是()A:康德B:黑格尔C:费希特D:叔本华正确答案:A10、汉代《说文解字》里"美”字的意思是()A:羊人为美B:羊综合感觉为美C:羊生殖崇拜为美D:羊大为美正确答案:D12、强调"尽善尽美”的是()。
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荀子正确答案:B14、苏珊・朗格提出的文艺本质说是()。
A:表现说B:神授说C:无意识说D:符号说正确答案:D15、提出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的人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正确答案:A4、黑格尔的美学观是()。
A: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B:美是和谐C:美是鲜明的颜色D:美是数的和谐正确答案:A2.B3.D 5.C 11.B13.C1.C 6.D 7.A 8.B 9.A10.D 12.B 14.D 15.A 4.A第二次作业17、下列作家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是()。
(1145)《美学与人生》答题卷

第一阶段:1900—1919年。这是古典美学受到普遍怀疑、深入批判,趋向瓦解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随着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随着数千年正统的儒家思想受到猛烈的批判,古典和谐的美的理想慢慢摘下了它往日金光闪闪的王冠,并由中国人逐步趋同的审美取向轰轰烈烈地加冕在崇高美学理想的头上。
总之,“美”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来自于自然,体现在我们的心灵当中。现实物质生活的美和精神生活的美,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提倡美,追求做一个"心灵美"的人,才是我们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是社会的要求,更是人与人之间的需求。只有在这种追求中我们心灵才能得到净化,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得到锤炼,我们每一个人才能真正认识美的存在,才能体会到人间的最美。
马克思把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把实践的观点引入知识论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为科学阐明美的本质奠定了唯物辨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按照这个方法论,要揭示美的本质,必须科学地说明人的本质,正确地说明社会生活的本质。首先,人是自由创造的主体,“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美的最终根源在于人的自由创造,在于劳动,或者说是一种“人化的自然。美是人的主体性,事物的客体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这其实也并不难理解:一块石头,一堆泥土本身并不美,但经过艺术家们的加工制作,雕塑成精美的艺术品——塑像,就很美了。
综上所述,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一方面,悲剧可以唤醒人的自觉的人生意识(悲剧意识本来就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醒地认识人生旅途中存在的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乃至死亡,从而帮助人克服盲目乐观或消极悲观,提高人的道德感和精神力量,培养人为实现人类美好理想而不懈斗争的勇气和激情。一方面,悲剧教育也是对人的心灵磨练,是现实人生考验的有指引的预演,能够向人提供有益的人生警戒,使人头脑更清醒、灵魂更坚强、心灵更有韧性。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赛罗因嫉妒而轻信、哈姆雷特因迟疑延宕而“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触目惊心、令人深思,足以使人在悲痛之余得到深刻的哲理启示、人生教训。
美学与人生期末考试答案(最新)

特征:①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②社会价值实现的昂扬之美;③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④恢宏豪迈的尊严之美。
古罗马的朗吉弩斯,《论崇高》一文中认为文学作品应有崇高的风格,并提出崇高风格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1、庄严伟大的思想,2、慷慨激昂的感情,3、运用藻饰的能力,4、高雅的措辞,5、堂皇的结构。朗吉弩斯提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并强调在文章中表现人的激情,那象闪电一样把他遇到的一切击得粉碎的激情而不是那种清醒的理智的说服,对激情与人的心灵的强调,使朗吉弩斯的观点对西方的文艺审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秀美与崇高之间,朗吉弩斯强调崇高之美。他说:“大自然把人放到宇宙这个大会场里,让人不仅来观赏这全部宇宙的壮观,而且还热烈地参加其中的竞赛。……因此,仿佛是按照一种自然规律,我们所欣赏的不是小溪小涧,尽管溪涧也很明媚而且有用,而是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尤其是海洋。”朗吉弩斯强调人应当追求那些真正伟大、神圣的事物,他是从人的价值出发,说明人不能满足于当一种卑微的动物,而应让自己变得更伟大、更神圣。
于发现美的眼睛与生活中寻真美感受美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尤其是在这个充斥着名牌奢侈品和总之日常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它已经成为这个社会当中最主流的最强有力的文化建构力量深各种?凤姐?伪娘??小月月?现象以及攀比风的时代我们怎样独善其身于乱世中发现生活之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学号:姓名:向前看层次:专升本
类别:函授专业:教育学2016年5月
课程名称【编号】:《美学与人生》【1145】A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美学与人生期末答案

美学与人生期末答案《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试题及答案《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试题及答案篇11以下对《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B、它是封建末世形象的历史。
C、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D、以上说法都正确我的答案:C2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的原因不包括?A、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B、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C、自然物本身具有社会性。
D、审美活动不是生物性的活动而是社会文化活动。
我的答案:C3对于美育说法有误的是?A、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中国古代思想家B、席勒认为应大力推行美育C、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D、美育属于人文教育我的答案:C4不属于优美的特点的是?A、静默B、单纯C、和谐D、恐惧我的答案:D520世纪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对于自然美的看法是哪一种?A、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B、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C、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D、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我的答案:D6汤显祖认为哪一个朝代是“有情之天下”?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我的答案:A7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景象?A、优美B、崇高C、壮美D、悲情我的答案:C8“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出自()。
A、苏轼B、柳永C、李清照D、曹雪芹我的答案:D《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试题及答案篇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A.期待视界B.先验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A.读B.悟C.观D.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关关雎,在河之洲。
美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美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美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A. 艺术作品B. 自然景观C. 人类情感D. 社会现象2. 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学的基本范畴?A. 形式美B. 内容美C. 功能美D. 色彩美3.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黑格尔D. 康德4. 根据康德的美学理论,美是一种:A. 实用性B. 目的性C.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D. 客观性5. 审美经验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情感体验B. 认知判断C. 道德评价D. 直觉反应##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的区别。
2. 解释“美是生活”这一观点的内涵。
3. 描述一下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审美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探讨艺术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价值观。
##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其在美学与人生领域的启示。
案例:一位艺术家在城市中心创作了一件公共艺术作品,这件作品由多个不同颜色的玻璃碎片组成,在阳光下闪耀着五彩斑斓的光芒。
这件作品吸引了许多市民驻足观赏,有人觉得它很美,有人则认为它破坏了城市景观。
问题:1. 请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这件艺术作品为何能吸引人们的注意。
2. 讨论不同人对这件作品的不同看法可能反映出的美学问题。
3. 从人生的角度出发,这件艺术作品对市民生活可能产生哪些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注意:请在答题时保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尽量使用专业术语,避免口语化表达。
美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他所说的“大”,比一般的美在程度上更鲜亮激烈,在范围上更广阔宏伟,是一种绚烂壮观的美。
这样的崇敬观点与西方传统美学中的观点对比,重视点不同,但假如把这类品行同相关的遭受联系起来观察,所波及的对象世界中相同包含惹起忧患困苦的要素,与西方美学所议论的崇敬特色还是邻近的。
在不同的人生实践的领域,崇敬有不同的表现。
第一,崇敬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对峙和超越。
人在自然中体验到的崇敬,是那些体积大,力度强的事物所拥有的一种审美属性。
它经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而进入人的审美视线,并因为人的超越之感而获取审盛情义,进而对人类有一种激励性和激励性。
如高峰大川、大海广阔、雄风惊雷、狂风暴雨等,还有像动物中的雄狮、猛虎、海燕、西南大学网络与持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W6600 姓名: 000 层次:专升本类型:网教专业:公共课2016 年 05 月课程名称【编号】:美学与人生【 1145】A 卷题号得分(横线以下为答题区)雄鹰等,它们都因为人们传递它们上边感悟到力量,进而认可了自己的超越而获取美感。
其次,崇敬表现为人与社会的对峙与超越。
这主要表此刻人的创建物和人的精神品行两个方面。
在人的社会创建中,人经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创建出属于自己的人的精神品行中,人因为战胜社会,自我的有限性,进而获取精神的解放,也就体验到一种崇敬感。
第三,艺术作品的崇敬风格。
人的崇敬体验经过艺术作品加以表现和反应,是自然和社会中崇敬的集中表现形式。
崇敬艺术在内容上都反应了自然和社会中宏伟壮阔的事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明月照积雪”,“大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江流昼夜”,“中天悬明镜”,“长河夕阳圆”此种境地堪称“千古奇景”。
这里他从外在形式所以,崇敬作为审美形态,最为主要的是它是一种对峙和矛盾的审美体验。
崇敬是一个相对微小却代表正义与和蔼的主体与强盛的敌对权力奋斗抗争的过程,经过这类奋斗与抗争显现人的精神与力量,崇敬是人的精神与力量的动向显现。
2023年智慧树美学与人生(秋季临班)见面课及章节答案

B.王维
C.陈子昂
D.贺知章
【正确答案】左冲
4.【判断题】 (10分)
钟馗曾因为丑而丢了状元。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5.【单选题】 (10分)
以下人物中最有权力的是()
A.阿瑞斯
B.雅典娜
C.左冲
D.赫拉
【正确答案】赫拉
6.【单选题】 (10分)
以下人物中最有智慧的是()
A.雅典娜
B.宙斯
悲剧的美学意义(见面课测验)
名称:《美学与人生》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5总分数:5
说明《美学与人生》第四次见面课课后测试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
第1部分总题数: 5
1.【判断题】 (1分)
叔本华提出了“过失悲剧说”。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单选题】 (1分)
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和这种必然不能实现之间的矛盾的是()
A.《大希庇阿斯篇》
B.《曼诺篇》
C.《克拉底鲁篇》
D.《小希庇阿斯篇》
【正确答案】《大希庇阿斯篇》
第三章单元测试
名称:《美学与人生》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10
总分数:100
说明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第1部分总题数: 10
1.【单选题】 (10分)
B.《人间世》
C.《逍遥游》
D.《公孙丑》
【正确答案】《齐物论》《人间世》《逍遥游》
2.【判断题】 (1分)
郭沫若认为庄子是一位厌世的思想家。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3.【判断题】 (1分)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二章章节测验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二章章节测验20201、以下不主张游戏说的是(B)A席勒B卡西尔C斯宾塞D康德2、休谟主张“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这属于(C)A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B从客观的精神世界探求美C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探求美D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3、维特根斯坦通常被认为是发下哪个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D)A格式塔美学B实验美学C接受美学D分析美学4、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有“现代美学之父”称号的美学家是(B)A黑格尔B鲍姆嘉通C费希纳D康德5、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上的快感和愉悦,真正严格地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判断力批判》的作者(B)A黑格尔B康德C歌德D席勒6、在实验美学的一系列研究方法中,以下不属于实验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B)A观察B思辩法C内省法D核对法7、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C)A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B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C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D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8、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C)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毕达哥拉斯D亚里士多德9、下列美学家不主张模仿说的是(A)A席勒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贺拉斯10、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独立,其时间是在(D)A1775年B1757年C1755年 D 1750年11、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C)A毕达哥达斯学派B伊壁鸠鲁派C英国经验派D精神分析学派1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说明了(B)A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B美是主客观的统一C美是主观的D 美是客观的13、最早区分“美本身”与“美的东西”的人是(D)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C苏格拉底D柏拉图14、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的人是(C)A费希特B车尔尼雪夫斯基C黑格尔D狄德罗15、提出审美的“第六感官”这一概念的人是(A)A夏夫兹博里B柏克C培根D洛克16、认为“劳动创造美”“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总和”的是(A)A马克思B黑格尔C休谟D康德17、“客观事物的形象关系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实质,而不取决于观赏者的看法”是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的(B)A高尔泰B蔡仪C李泽厚D康德18、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C)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弗洛伊德D柏拉图19、相当于“崇高”范畴概念的是(D)A适宜B柔美C婉约D雄浑20、“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是(B)提出的A康德B克罗齐C 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90分)。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七章章节测验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七章章节测验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七章章节测验1、艺术的存在方式是(A)A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B艺术品艺术接受艺术创造C艺术创造艺术接受艺术品D艺术接受艺术品艺术创造2、艺术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A)A意象的重建B艺术感受C审美理解D审美想象3、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A)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4、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D)A读B悟C观D品5、“粗娟恶扇,败人意兴”这一现象与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的哪一层次有关?(B)A形式符号层B物质实在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6、“艺”在中国古代被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D)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自然物D人工制品7、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这说明了美是(B)A愉快的B感性的C不可抗拒的D自然而然的8、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常被称为(A)A心手相应B刻镂无形C胸有成竹D气韵生动9、(A)是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A艺术的功能B艺术的起源C艺术的本质D艺术的内容10、将艺术的本体存在仅仅结为艺术家直觉创造的美学家是(A)A克罗齐B弗洛伊德C荣格D海德格尔11、古希腊最早提出模仿说的人是(B)A巴门尼德B亚里士多德C德谟克利特D柏拉图12、在荣格看来,艺术家应该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人”,即(D)A审美的人B个体的人C拥有自由意志的人D集体的人1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C)A形式说B模仿说C表现说D娱乐说14、不主张载道说的美学家是(A)A陆机B柳宗元C孔子D韩愈15、“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B)A主体必定要达到的层次B主体感知的升华C意象的复制环节D 活动的起始环节16、荣格心理分析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D)A模仿B理念C力比多D集体无意识17、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类型,据此,“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属于(D)A有我之境B物境C意境D无我之境18、以下提倡符号说的美学家是(A)A苏珊朗格B雷纳克C亚里士多德D黑格尔19、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突出“兴、观、群、怨”的是(D)A 道家美学B禅宗美学C法家美学D儒家美学20、认为艺术是创造家的“白日梦”的是(C)A亚里士多德B荣格C弗洛伊德D海德格尔(95分)。
美学与人生教程试卷

答案: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18、强调“尽善尽美”的是()
题目:强调"尽善尽美"的是()
答案:孔子
题目:强调“尽善尽美”的是()
答案:孔子
题目:尽善尽美是指尽全力做到完善完美。()
答案:错误
19、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
题目: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答案: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题目:美学与那些学科具有密切联系?()
答案:神话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
20、艺术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
题目:艺术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 )
答案:康德
21、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题目: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答案: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
题目:谁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答案:黑格尔
10、提出美是“秩序、匀称与明确”三原则的人是()
题目:提出美是"秩序、匀称与明确"三原则的人是()
答案:亚里士多德
题目:提出美是“秩序、匀称与明确”三原则的人是()
答案:亚里士多德
题目:明确区分出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是清代文人姚鼐。()
答案:不必太过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议论,要有自己的主见,只要认定是正确的,就要义无反顾的去践行
7、道家美学的核心范畴是()
题目:道家美学的核心范畴是( )
答案:仁爱
8、中国当代美学家对美的本质有过激烈的争论,其中主张美是客观的,其代表人物是( )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三章章节测验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三章章节测验1、明确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人是(D)A柳宗元B白居易C杜甫D王昌龄2、“美和美感,实际上是一个东西”,是(B)的观点A朱光潜B高尔泰C蔡仪D李泽厚3、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其代表人物是(B)A狄尔泰B李泽厚C朱光潜D海德格尔4、《美是自由的象征》是以下哪位美学家的作品?(D)A朱光潜B李泽厚C亚里士多德D高尔泰5、“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属于王国维所说的(A)A意境B物境C有我之境D无我之境6、朱光潜认为“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在于(B)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7、“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B)A王国维B蔡元培C李大钊D李泽厚8、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被称为(D)A刻镂无形B胸有成竹C气韵生动D心手相应9、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B)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10、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C)是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A严羽B蔡元培C王国维D吕荧11、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D)A朱光潜B李泽厚C蔡仪D宗白华12、庄子的美学观是(B)A君子成人之美B天地有大美而不言C充实之谓美D美在虚实13、提出“诗言志”的著作是《B》A《诗经》B《尚书》C《庄子》D《论语》14、强调“尽善尽美”的是(B)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荀子15、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人是(C)A荀子B孔子C庄子D孟子16、以下关于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说法错误的是(D)A蔡仪认为美是客观的B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美是什么”C朱光潜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D这次美学讨论形成了对美的一致看法和完整体系17、《美学散步》的作者是当代著名美学家(B)A吕荧B宗白华C李泽厚D朱光潜18、宋代徐炫等在注释《说文解字》时明确提出了(D)的概念A羊人为美B羊生殖崇拜为美C羊综合感觉为美D羊大为美19、“音实难知,知实难逢”说明了美感的产生取决于(B)A审美环境B审美能力C审美需求D审美心理20、以下不是朱光潜先生著作的是(C)A《谈美》B《西方美学史》C《判断力批判》D《文艺心理学》(95分)。
美学与人生答题卷(新)

第二阶段:1920—1949年.这是20世纪中国崇高美学的前期.其主要特色
是强调审美中的悲与苦、血与火、牺牲与追求,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悲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人沉浸在一种悲伤、悲怆、悲壮的情感巨澜中.它的情感认同,审美取向和新的理论思考都离不开这个‚悲‛字.
但是,我国的美学老人朱光潜先生,在八十岁以后总结其一生对美学研究的心得时说:‚‘美是什么’的问题,不可能有公式化的一成不变的结论.各时代和各流派各有不同的出发点和不同的结论.‛这一点从二十世纪的中国美学观念的变迁上,便可见一斑.20世纪的中国美学可以分为四个达的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19年.这是古典美学受到普遍怀疑、深入批判,趋向瓦解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随着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随着数千年正统的儒
回答‚美是什么‛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所要求的并不是对个别对象作审美判断或作经验性的描述,而是要求在各种美的对象中找出美的普遍本质,或者在与非审美对象的比较中找出其特殊的本质.美并不是固定的,形而上的,在美的概念下,包含着各种性质上极不相同的事物.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如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各种劳动产品以至人物的品质、动作、相貌、表情、风度等等,都可以作为审美对象,都可以是美的事物.要在这些性质上极不相同的各种事物中概括出美的普遍本质,当然是极困难的.再则,美还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而相应地发展和变化着.在动态的时空结构中,由于时代和社会的不同,美的内涵极其价值意义也就很不一样.综上,正是美的概念内涵的宽泛性、复杂性甚至变易性给美的本质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难以揭去的面纱.
(1145)《美学与人生》大作业A

美,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字眼儿,也是一个迷人的迷.古往今来,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地连在了一起.大概所有的人都会同意生活中不能没有美,所以,人们说话,写文章也就经常要谈到美.于是,诸如“山河美”、“青春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等,经常为人所道。但,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对美已经十分清楚地了解了呢?不是的!
存在于事物身上、名叫“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的美”是指激发了美感的形象。人们之所以看到事物身上有“美”是由于人们在审美的时候只注意事物的形象,没注意内心产生的美感,当形象伴随美感出现在大脑中时,就觉得这种形象与没有激发美感的形象有所不同,像是多了件叫美的事物。
美感是大脑受到形象的刺激时处于的一种积极状态或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丑感是大脑受到形象的刺激时处于的一种消极状态或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美感与丑感都只出现在大脑内部。
总之,外在美是天然的,内在美才是我们追求的,希望我们在当今的大千世界中能洁身自好,让自己不光外在美,让心灵更美,让我们携手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3.结合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论述,谈谈你认为艺术是什么?
答: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
人类并不能命令自己觉得某件事情很美或很丑。人类的基因决定了大脑的结构,决定了一些功能,还可能决定了人类在审美方面的偏好,使人一出生就在审美方面表现出某种倾向。审美观也会影响大脑产生审美感受的过程,如一些一质朴为美的人看不惯花俏的装扮,而一些以花俏为美的人则觉得朴素土气,以此为丑。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七章章节测验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七章章节测验1、艺术的存在方式是(A)A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B艺术品艺术接受艺术创造C艺术创造艺术接受艺术品D艺术接受艺术品艺术创造2、艺术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A)A意象的重建B艺术感受C审美理解D审美想象3、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A)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4、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D)A读B悟C观D品5、“粗娟恶扇,败人意兴”这一现象与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的哪一层次有关?(B)A形式符号层B物质实在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6、“艺”在中国古代被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D)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自然物D人工制品7、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这说明了美是(B)A愉快的B感性的C不可抗拒的D自然而然的8、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常被称为(A)A心手相应B刻镂无形C胸有成竹D气韵生动9、(A)是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A艺术的功能B艺术的起源C艺术的本质D艺术的内容10、将艺术的本体存在仅仅结为艺术家直觉创造的美学家是(A)A克罗齐B弗洛伊德C荣格D海德格尔11、古希腊最早提出模仿说的人是(B)A巴门尼德B亚里士多德C德谟克利特D柏拉图12、在荣格看来,艺术家应该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人”,即(D)A审美的人B个体的人C拥有自由意志的人D集体的人1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C)A形式说B模仿说C表现说D娱乐说14、不主张载道说的美学家是(A)A陆机B柳宗元C孔子D韩愈15、“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B)A主体必定要达到的层次B主体感知的升华C意象的复制环节D活动的起始环节16、荣格心理分析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D)A模仿B理念C力比多D集体无意识17、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类型,据此,“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属于(D)A有我之境B物境C意境D无我之境18、以下提倡符号说的美学家是(A)A苏珊朗格B雷纳克C亚里士多德D黑格尔19、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突出“兴、观、群、怨”的是(D)A道家美学B禅宗美学C法家美学D儒家美学20、认为艺术是创造家的“白日梦”的是(C)A亚里士多德B荣格C弗洛伊德D海德格尔(95分)。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六章章节测验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六章章节测验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美感现象属于(C)A起兴B理解C移情D通感2、“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B)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3、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思想家是(B)A黑格尔B马克思C亚里士多德D卢梭4、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和愉悦。
但真正严格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判断力批判》的作者(A)A康德B黑格尔C歌德D席勒5、俗话说“对牛弹琴”,表明了(A)影响美感的形成A审美能力B灵性C想象D感官6、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A人类的生产劳动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人类社会的分工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7、美感的生理基础就是(B)A呼吸器官B感觉器官C运动器官D思维器官8、以下不属于实验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C)A核对法B内省法C思辨法D观察9、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B)A通感B理解C想象D情感10、认为美是人的“心理同构”的是(A)A格式塔心理学派B叔本华C尼采D立普斯11、“目之于色也,又同美焉”体现了美的(A)A社会性B时代性C非功利性D个性12、陆机《文赋》里强调“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强调了(C)对文艺创作的作用。
A言志B起兴C虚静D缘情13、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好无意义”,这说明美感的产生取决于(D)A审美态度B社会环境C审美需要D审美能力14、认为羊能挽回更多的东西,因而在人们心理唤起了一种美滋滋的感觉,产生的最初的美感,是(C)A羊生殖崇拜为美B羊大为美C羊作为等价交换物为美D羊人为美15、“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属于(C)A对比想象B创造性想象C相似想象D接近想象16、“情人眼里出西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明了美具有(D)A时代性B地域性C民族性D主观性17、下面能表达超越了主客二分关系,超越了“自我”的是(C)A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B心外无物C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D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18、事物美的形象引起人们的社会历史道德的情感而感到的社会历史性的道德的美,属于美的(B)A哲学超验层B形式符号层C物质实在层D历史意蕴层19、“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依楼无语理瑶琴”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C)A想象B表象C通感D直觉20、从联想的类型来看,“瑞雪兆丰年”属于(D)A相似想象B创造性想象C对比想象D接近想象(9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康德的主要美学著作是()。
A:《纯粹理性批判》B:《判断力批判C:《实践理性批判》》D:《反思批判正确答案:B
3、第一次把优美与崇高并列,将其作为两个主要审美范畴进行论述的是()。
A:哈奇生B:夏夫兹博里C:休谟D:博克正确答案:D
5、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是()。
A:别林斯基B:车尔尼雪夫斯基C:马克思D:列宁正确答案:C
11、提出"诗言志”的著作是《》。
A:《诗经》B:《尚书》C:《庄子》D:《论语》正确答案:B
13、认为文艺是"模仿的模仿”的人是()。
A:苏格拉底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C
1、"美学之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鲍姆嘉通D:莱辛正确答案:C
6、最早区分"美本身”与"美的东西”的人是()。
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C:苏格拉底D:柏拉图正确答案:D
7、提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B:伊壁鸠鲁C:巴门尼德D:朗吉弩斯正确答案:A
8、庄子的美学观是()。
A:君子**之美B:天地有大美而不言C:充实之谓美D:美在虚实正确答案:B
9、认为崇高在于"无形式”的人是()A:康德B:黑格尔C:费希特D:叔本华正确答案:A
10、汉代《说文解字》里"美”字的意思是()A:羊人为美B:羊综合感觉为美C:羊生殖崇拜为美D:羊大为美正确答案:D
12、强调"尽善尽美”的是()。
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荀子正确答案:B
14、苏珊・朗格提出的文艺本质说是()。
A:表现说B:神授说C:无意识说D:符号说正确答案:D
15、提出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的人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正确答案:A
4、黑格尔的美学观是()。
A: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B:美是和谐C:美是鲜明的颜色D:美是数的和谐正确答案:A
2.B
3.D 5.C 11.B13.C
1.C 6.D 7.A 8.B 9.A
10.D 12.B 14.D 15.A 4.A
第二次作业
17、下列作家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是()。
A:杜甫B:李白C:汤显祖D:屈原正确答案:A
29、相当于"优美”这一范畴的中国概念是()。
A:阳刚之美B:雄浑C:大D:阴柔之美正确答案:D
23、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的人是()。
A:费希特B:车尔尼雪夫斯基C:黑格尔D:狄德罗正确答案:C
24、提出审美的"第六感官”这一概念的人是()。
A:夏夫兹博里B:柏克C:培根D:洛克正确答案:A
26、提出文艺创作"模仿说”的人是()。
A:黑格尔B:康德C:柏拉图D:贝尔正确答案:C
30、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其时间是在( )A:1775年B:1757年C:1755年D:1750年正确答案:D
16、被称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的是()。
A:诗言语志B:文载道C:诗缘情D:诗赋欲丽正确答案:A
25、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人是()。
A:荀子B:孔子C:庄子D:孟子正确答案:C
27、第一次提出"崇高”这一概念的人是()。
A:朗吉弩斯B:毕达歌拉斯C:苏格拉底D:泰勒斯正确答案:A
19、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认同的文艺起源说是()。
A:巫术仪式说B:符号说C:表现说D:表现更高实体说正确答案:A
20、下列著作的作者是康德的是()。
A:《美学》B:《汉堡剧评》C:《判断力批判》D:《拉奥孔》正确答案:C
21、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
A:美本身B:秩序、匀称与明确C:数的和谐D:和谐、整一正确答案:B
22、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的先秦诸子是()。
A:庄子B:孟子C:荀子D:孔子正确答案:D
28、文艺"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
A:康德B:贺拉斯C:布瓦洛D:雪莱正确答案:A
18、下列人物属于文艺模仿说代表人物的是()。
A:弗洛伊德B:阿德勒C:达尔文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D
31、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 ) A:伊安篇B:斐多篇C:大希庇阿斯篇D:会饮篇正确答案:A
45、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 A:物质实在层B:意象世界层C:形式符号层D:意境超验层正确答案:A
37、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 ) A:通感B:理解C:想象D:情感正确答案:B 3
8、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 ) A:朱光潜B:李泽厚C:蔡仪D:宗白华正确答案:D
40、曾以典型的"无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 ) A:雨果B:马拉美C:庞德D:梅里美正确答案:D
41、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 )
A:社会干预功能B:心理平衡功能C:道德教育功能D:娱乐消遣功正确答案:B
35、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 ) A:康德B:王国维C:蔡元培D:柏拉图正确答案:D
3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 ) A:精神关系B:认识关系C:信仰关系D: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正确答案:A
39、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 ) A:王国维B:吕荧C:严羽D:蔡元培正确答案:A
32、"隐秀”说的提出者是( ) A:钟嵘B:陆机C:司空图D:刘勰正确答案:D
33、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 ) A:自然物质层B:心理意识层C:知觉表象层D:社会历史层正确答案:D
42、艺术意象是一种( ) A:虚拟的存在B:客观的物质存在C:精神的存在D:物质—精神存在正确答案:C
43、决定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是( ) A:意象B:意境C:表象D:内容正确答案:A
44、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 ) A:自律性B:他律性C:形式符号性D:**性正确答案:B
34、以下陈述不属于席勒所作出的是( )
A:“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B:“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规律。
”C:“我们为了
在经验中解决**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
”D:“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正确答案:B
35.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是创造有意向的意境世界
36.将艺术的本体存在仅仅归结为艺术家直觉创造的美学家是克罗齐
37.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意象世界层
38.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