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3节 科学观察

合集下载

第一章 知识点2:科学观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讲义

第一章 知识点2:科学观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讲义

知识点2:科学观察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是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中。

3、怎样观察:①用心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具备有准备的头脑);②有些时候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要借助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③科学观察有直接观察(凭感觉器官)和间接(使用仪器)观察;④对观察的结果要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

数据记录的方法: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在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认真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结论。

4、将鸡蛋放入清水中会下沉,向清水中加入食盐后,鸡蛋将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在溶解食盐时,要用到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度。

)【典例精讲】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A.用摄像机拍摄蜜蜂采蜜的过程B.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记录C.用摄像机拍摄大雁南飞,并对其飞行特征加以分析,归纳D.黑色天穹流星划过2.(杭州中考)下列观察仪器的选择与观测范围相匹配的是( )A.天文望远镜适于观察甲区间的物体 B.光学显微镜适用于观察乙区间的物体C.电子显微镜适用于观察丙区间的物体 D.放大镜适于观察丁区间的物体3.在做探究蚯蚓实验时,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以下哪种工具( )A. B.C. D.4.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观察时我们会借助工具。

下列有关借助工具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B. 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C. 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D.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5.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的是()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菌;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

浙教版科学 7年级上册 第1章 第3节 科学观察

浙教版科学 7年级上册 第1章       第3节     科学观察

据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B )
A.黄瓜
B.青椒
C.芹菜
D.白菜
分层训练
7.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用__电__子__显__微__镜____ 能将微小的物体放大,用__天__文__望__远__镜____可以观察遥远的星体。在观察实 验中,要准确记录实验___现__象____和___所__测__数__据___。
分层训练
15.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 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 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 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 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 验数据如表所示:
___间__接__观__察_____。
分层训练
1.著名的科学家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了电流能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 象,从而进行持续研究,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他的最初发现来源于
(C )
A.实验
B.调查
C.观察
D.阅读
2.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出
发,发现了万有引力。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观察可以分为定性观察和
12.观察如图所示中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哪个大? ___乙__环__的__内__圈__大____。 再动动脑想一想,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 __使__用__刻__度__尺__测__量__等_____。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__说__明__人__的__直__觉__有__时__是___ 不__可__靠___的__,__要__借__助__工__具__等__的__帮__助__来__进__行__正__确__的__判__断______。

人教版七上第一章 第3节《地球的运动》 课时1 教案

人教版七上第一章 第3节《地球的运动》 课时1  教案

教学课题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课时1)教学内容地球的自转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自转中心。

(地理实践力)2.说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并能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现象的原因。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3.列举与地球自转相关的生活实例。

(人地协调观)4.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过程中领悟科学家们追逐真理的精神。

(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自转中心。

2.说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并能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现象的原因。

教学难点说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并能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现象的原因。

教学辅助材料与手段多媒体课件读图分析法、演示实验、合作学习法、举例分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看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提问:通过观察是天动还是地动?观看视频,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

二、教学过程探究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过程1.地心说——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

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

这究竟是天在转还是地在转?"天转”似乎更符合人类的直觉。

古人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运动,这是曾在欧洲长期盛行的“地1.互动交流:;利用图片了解地心说。

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地球位于水晶球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在各自心说”的观点。

2.日心说——16世纪中叶,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多年的观测研究,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不断围绕大阳公转。

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当时的统治者视为异端邪说。

直到后来,伽利略使用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支持“日心说”的天文现象,"日心说”才逐渐被关注。

如今。

地球自转与围绕大阳公转已经成为大众熟知的科学常识。

(二)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阅读课本,并观看动画,完成表格2.小组合作演示提出要求:①正确摆放地球仪,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科学观察(课件27张学案)

科学观察(课件27张学案)
水的散布
利用图形记录,可以直观地通过对应的图像进行对照,视觉冲击强烈
典例3 小科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视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把视察结果绘制如下图。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 D.以上都不是
C
知识点4 视察与实验
实验法是利用相关的仪器外表和设计的装置通过对现象的观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后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方法。它是研究、探讨、验证科学规律的主要方法,也是科学家研究科学的主要途径。
知识点1 用心视察
1.视察
(1)视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人类用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活动。
①视察要有序;②视察要有目的和计划;③视察要认真细致;④视察要能启示想象
(2)视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许多科学知识需要经过仔细、准确的视察和实验,并通过认真、周密的论证后,才能总结出来。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3节 科学视察
学习目标
1.认识科学视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视察是视察的基础。2.知道要排除环境对科学视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3.知道通过仪器来拓展视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4.了解科学家是怎样通过视察与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5.学会视察结果的记录与数据整理,能从数据中获得有用信息。
D
[解析] 使用工具能够扩大视察的范围与内容,提高视察的精度,但视察到的结果并不一定都正确。
知识点3 视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科学视察不仅要认真、仔细,还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在任何一个视察活动中,都要及时记录与整理视察到的现象与数据,因为这往往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材料。
图形记录法
某地区气和蔼降水散布图

新教材七年级上第一章第3节科学观察

新教材七年级上第一章第3节科学观察

观察误差的避免
提高观察者的素质
观察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观察结果的影响较大,应具备相关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为了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和 比较。
保持客观态度
在观察过程中,应保持客观态度,避免主观偏见和刻板印象对观察结 果的影响。
对误差进行评估和纠正
在观察结束后,应对误差进行评估和纠正,采用统计方法和技术对数 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高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主题
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内容
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实验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实 验操作和数据收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物理学的观察
光学现象观察
通过观察光的干涉、衍射、 折射等现象,有助于理解 光学原理和光的本质。
电磁波观察
观察无线电波、红外线、 紫外线等电磁波的传播和 表现,有助于研究电磁波 的性质和应用。
力学现象观察
观察物体运动、力的作用 等现象,有助于理解力学 的基本原理。
化学的观察
化学反应观察
通过观察化学反应中的颜色变化、 气体产生等现象,有助于理解化 学反应的原理和机制。
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选择合 适的观察方法,如直接观察、间接观察、 定量观察或定性观察。
设计观察步骤
确定观察指标
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包括观察时间、地 点、频率、人员分工等,以确保观察活动 的有序进行。
根据观察目的,选择能够反映观察对象特 征的指标,确保观察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 性。
观察记录的方法
新教材七年级上第一章第3节科学 观察

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导语】本篇⽂章是⽆忧考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教版,希望对⼤家有帮助。

第⼀章第三节科学观察答案
1、仪器⼯具内容和范围
2、精密计划研究数学计算
3、观测仪器天⽂望远镜显微镜频闪照相机观察能⼒
4、现象与数据⽂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字描述表格记录
5、⿐⼦⽿朵⼿指颜⾊状态⽓泡
6、(1)塑料丝会飘动
(2)2或32⼀样略
(3)与地⾯垂直的明信⽚下落得更快(或慢)实际情况会因放置的不同(宽垂直和长垂直)⽽出现下落快慢不同明信⽚的下落快慢可能与明信⽚的⾯积⼤⼩、放置⾓度、下落⾼度、硬度、实验所处环境等因素有关
7、D
8、B
9、(1)⽩⾊固体、⽓味不浓、较硬
(2)部分蜡烛固体熔化,烛焰红⾊、温度较⾼、有⼀定的⽓味
(3)灯芯上⽅看到了⽩烟,闻到了浓烈的⽓味
(4)蜡烛燃烧⽣成了别的物质
10、(1)盖上纱布
(2)盖上纱布的碗敞⼝的碗
(3)蛆是由蝇产⽣的
11、为什么同样转动时,熟鸡蛋⽐⽣鸡蛋转的时间更长?惯性。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1.3 科学观察(教师版含解析)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1.3 科学观察(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1章科学入门1.3科学观察目录 (1) (2) (4) (6) (9)一、用心观察1.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

只有具备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

观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态度:认真仔细,实事求是。

2.人的感官判断事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借助一些仪器和工具不仅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可以进行数据的测量,还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名师讲解】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叫作直接观察,借助于工具和仪器的观察叫作间接观察。

观察又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定性观察只需较粗略地知道物体的一般性质,如颜色,形状、气味等。

定量观察是较精确需知道具体数据的观察。

观察要做到全面、细致,能准确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能抓住其本质,同时能用文字描述或列表记录等方法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二、拓展观察力自然界中,仅靠我们的感官观察,其范围会有很多的局限。

科学家设计并研制了许多观测仪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

1.用天文望远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很远的物体,如观测遥远的星体。

2.用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的物体,如观察细胞。

3.用频闪照相机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肉眼看不清、运动极快的物体,如拍摄物体运动的照片。

三、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

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

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

观察指纹的活动中,采用描述性记录法;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我们用的是表格记录法。

四、观察与实验我们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在对实验现象认真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的结论。

观察和实验是密不可分的,是科学研究的最基础和重要的手段。

科学研究中,人们在观察到一些现象后,往往不满足于停留在只进行观察上,而更想知道这些现象是否会反复出现,以及其中的道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1单元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1单元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学设计课题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单元 1 学科科学年级 6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1. 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2. 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

3. 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能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实例。

科学态度目标1. 对探索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了解当前微小世界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 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

难点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种类最多的是昆虫,占整个动物界种数的80%以上。

有些昆虫极小,有些昆虫的身体器官用人的肉眼都看不清需要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才能看清。

这是科学家用高倍显微镜为我们拍摄下的昆虫精彩镜头,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播放视频。

今天,我们也像科学家那样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昆虫的身体,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

观看视频激发探究兴趣,聚焦问题讲授新课一、探索(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回顾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视频学习,播放视频。

(2)亲自操作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为5步:①安放②对光③上片④调焦⑤观察回顾,回答学会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②将物镜垂直对准观察物体③用左眼从目镜往下看④调节调焦旋钮找到清晰图像,进行观察记录(三)光学显微镜和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区别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透明物体,手持式简易显微镜既可观察透明物体,又可观察不透明物体。

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总结

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总结

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科学并非神秘一、科学并非神秘1.自然现象是相对于由人类引发的社会现象而言的,是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的影响。

主要有物理现象、地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等。

2.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类自然现象,寻觅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

学习科学可以帮忙咱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类事物、现象及其转变。

3.学习科学的方式: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只要留意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招手,咱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咱们身旁。

如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良了蒸汽机。

二、科学给咱们带来了什么1.科学技术的重要性(1)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类事物的熟悉,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

工业化时期------电器时期------信息时期。

(2)科学技术改变了咱们的生活方式。

(3)科学技术改变了咱们的思维方式。

2.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改变了咱们的生活,增进了社会的进步,可是若是利用不妥,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如汽车尾气污染空气。

3.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咱们要学会科学的思考方式,正确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式,为人类创造加倍美好的明天。

咱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式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三、注意几个名词1.科学研究是要通过不断地观察、实验、思考等活动找到科学答案或总结出自然规律。

2.科学问题是关于科学知识或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验加以研究。

3.目标,或的发现也是科学进步的主要标志。

4.科学探讨的目的是培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凹陷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会恢复球形,因为球内气体遇热膨胀。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

新教材人教版七上地理第一章 第3节《地球的运动》 课时2 教案

新教材人教版七上地理第一章 第3节《地球的运动》 课时2  教案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1.观察记录,认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展示动画:2.出示地球公转图,提出问题:(1)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是什么形状?(2)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3)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3.认识黄赤交角,出示图片,并引导学生读图思考。

(二)观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公转基本特征2.观察发现:(1)椭圆形(2)倾斜(3)倾斜的角度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方向。

3.读图分析:(1)找一找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的角度。

地轴倾斜角度为23.5°(2)黄赤交角的度数是多少?黄赤交角的角度为23.5°1.模拟观察:利用手电模拟太阳光垂直照射和斜射引导学生观察光的强度与光照角度之间的关系。

太阳高度角:是指对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光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夹角。

(1)在下图中的A、B、C三点,哪一点获得热量最多?哪一点获得热量最少?从中可以看出什么规律?(2)光线直射获得热量多,还是斜射获得热量多?2.播放视频《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分析。

3.实验演示——地球公转4.找出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位置及时间。

5.绘制太阳直射点运动平面图太阳直射位置在南北纬23.5°之间有(二)模拟操作+观察发现1.模拟实验,观察思考(1)A点获得热量最多,C点获得热量最少规律:太阳光线越倾斜,获得热量越少。

(2)直射:获得热量多;斜射:获得热量少2.观看视频,获得感性认知。

3.按照要求动手操作:(1)在暗室里;选用合适光源照射地球仪,模拟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

(2)自西向东移动地球仪,使地球仪围绕光源缓慢移动,模拟地球公转。

在移动地球仪的过程中,要保持地轴的指向不变。

(3)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4.观察记录—读图分析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归纳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的次数。

(三)揭秘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1.知识铺垫:(1)认识昼弧和夜弧,从图中判断昼夜长短状况。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1.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是和。

【答案】观察;实验【解析】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科学探究还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详解】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aTo像机、摄像机寺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重。

科子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

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

故答案为:观察;实验2.在科学研究中还经常借助各种来扩大观察范围。

【答案】仪器3.如果按观察过程是只运用人的感觉器官还是借助于观察工具来进行划分,可分为观察和观察;如果按观察结果是否提供数量结果来进行划分,可分为观察和观察。

【答案】直接;间接;定性;定量【详解】观察是感知客观对象的重要方法。

如果按观察过程是否只运用人的感觉器官还是借助于观察工具来进行划分,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如果按观察结果是否提供数量结果来划分,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4.下列观察符合科学要求的是()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宇宙中的恒星B.发生日食时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C.观察细胞时要客观、规范地记录D.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不用记录【答案】C【解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分析】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科学探究还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详解】A、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宇宙中的恒星,A错误;B、日食的观测方法有多种。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课《动物的家》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课《动物的家》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课《动物的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家》是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不同栖息环境,以及这些环境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文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动物的栖息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动物感兴趣,愿意观察和探索动物的世界。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动物的栖息环境了解不多,对栖息环境对动物生活的影响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动物的不同栖息环境,知道栖息环境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明白人类与动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动物的不同栖息环境,知道栖息环境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栖息环境对动物生活的具体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栖息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讨论法:分组讨论动物的栖息环境和对动物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3.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动物的栖息环境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动物的不同栖息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理解栖息环境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栖息环境和对动物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布置作业:布置观察和思考动物栖息环境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探索。

初中:七年级科学校本作业1-3 科学观察

初中:七年级科学校本作业1-3 科学观察

七年级科学校本作业第三节科学观察给教材内容全解一夯实基础,逐点练-------【学习过程】1.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时常用一些—对物体进行测量,还经常要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O2.单凭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和—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等方法。

期典型例题剖析---- 知识要点.整合练------知识点一、用心观察1、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是()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B.用鼻子闻气体的味道C.用B超诊断病人的病情D.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太空2、伽利略通过了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A.能用眼仔细观察B.能用脑进行深入的思考C.能用耳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D.能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知识点二、拓展观察力3、不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B.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可消除误差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4、下列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的是()知识点三、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5、小科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把观察结果绘制如下,则这里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知识点四、观察与实验6、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B.观察C.实验D.阅读7、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所示。

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下面一竖(cd)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用什么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答:。

检验结果是:上面一横的长度—下面一竖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以上的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答:O鼬课堂练习对接---- 规律方法.提升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显微镜可以拓展观察力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是多余的D.在观察中使用工具可以纠正一些错觉2、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新)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新)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从而改进了蒸气机。

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2﹑学习科学的方法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是学习科学的基础。

而学好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科学规律是学习科学的核心。

3﹑科学技术带来的影响正面的影响: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电磁学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计算机的发明使人类跨入了发达的信息时代等.负面的影响:塑料薄膜对环境的污染;汽车尾气的污染;原子弹爆炸后造成的污染等。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实验室里的仪器(1)试管架:放置试管等的仪器。

(2)试管:少量物质反应时用的容器。

(3)试管夹:夹持试管等。

(4)酒精灯:使物质加热的工具。

(5)药匙:取少量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工具。

(6)停表:测量时间的仪器。

(7)天平和砝码: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8)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的仪器.(9)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电压的仪器(10)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11)天文望远镜:用于观测遥远的星体。

(12)玻璃棒:用于搅拌﹑引流等(13)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2.实验室的安全(1)不能用湿手接插实验室电源,不能用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2)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环境污染;(3)挥发性﹑腐蚀性﹑有毒溶剂等应在排风柜子里取用,用完后应立即封住容器3.意外事故处理方法(1)如果在实验室发生了意外的伤害事故,如皮肤烫伤﹑被化学药剂灼伤等,应立即报告老师,并采取如下方法进行处理:a。

烧伤或烫伤,应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b.被化学药剂灼伤,应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c。

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2)如果实验室发生严重火灾,必须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4.常见实验操作(1)胶头滴管的使用(垂直悬空四不要)滴管不要接触仪器壁;吸液后,不要平放或倒置,保持滴管橡胶帽在上;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被污染;不要用没有经过清洗和干燥的滴管再去吸取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能冲洗。

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观察1.概念: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取资料的方法。

2.类型(1)直接观察:用肉眼观察。

(2)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3.科学观察的要求(1)有明确的目的。

(2)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3)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

(4)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5)在观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二、调查(如森林资源的清查、人口的普查等)1.概念: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步骤:①明确调查的目的和确定调查对象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③若范围大,可选择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抽样的方法一般是随机抽样)④如实记录(避免主观因素影响)⑤调查结果的整理的分析(有时要用到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3.调查活动的步骤: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归类→整理4、注意事项:①设计一个比较适合的调查表②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要全面细致、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

③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

④注意安全。

第二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作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自养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者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异养微生物:大多数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通过分解、吸收腐烂动植物的遗体或者寄生在动植物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自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新教材)_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新教材)_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新教材)_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新教材)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新教材)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科学技术2、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考虑、积极探究实验。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3、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常见仪器: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响容器。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试管内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爆裂。

电流表:○A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V测定电压的大小。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响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外表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①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②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③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④加热常用仪器:酒精灯、电炉、酒精喷灯2、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

3、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①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②割伤:用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③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④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新教材)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新教材)⑤被化学试剂灼伤:首先用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接着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4、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

滴管用完后应立即冲洗,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汲取其他试剂。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第3节 科学观察(答案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第3节 科学观察(答案版)

第3节科学观察1.著名的科学家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了电流能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从而进行持续研究,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他的最初发现来源于(C)A.实验B.调查C.观察D.阅读2.小科同学借助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绘制的观察结果如图所示,这里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C)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3.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的是(D)A.用显微镜观察细胞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空C.用放大镜观察蜗牛D.用耳朵听声音4.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在观察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C)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C.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D.小伟的观察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5.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②③,属于间接观察的有①④,属于定性观察的有①③,属于定量观察的有②④。

(均填序号)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6.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

用电子显微镜能将微小的物体放大,用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遥远的星体。

在观察实验中,要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

7.分析下面几种观察实例:①某学生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②医院的化验员用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③在生物实验中观察大豆种子的萌芽情况④用体温计测量体温⑤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③⑤,属于间接观察的是①②④。

属于定量观察的是①②④,属于定性观察的是③⑤。

8.先凭视觉直接判断图的形状和大小,再用工具准确测量,比较结果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启示?眼睛判断:中心的圆左边比右边要小(填“大”或“小”)。

工具测量:两个中心的圆大小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科学观察
A知识清单聚焦教材)
1.__观察__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做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__仪器__和__工具__。

3.人们直接用感官的观察叫__直接观察__,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__间接观察__。

B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
1.著名的科学家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了电流能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从而进行持续研究,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他的最初发现来源于(C)
A.实验B.调查
C.观察D.阅读
2.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

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

观察可以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B)
A.玻璃棒B.温度计
C.放大镜D.显微镜
3.小科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观察结果绘制如图,这里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C)
第3题图
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
4.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的是(D)
A.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空
C.用放大镜观察蜗牛
D.用耳朵听声音
5.下列观察属于定量观察的是(A)
A.科学课本长度为25.80 cm
B.100 m赛跑中,张华比李兴跑得快
C.烧杯是圆柱形的
D.夏天比冬天热
6.下列选项中需要用到测量工具的是(B)
A.观察一个西瓜是否成熟
B.观察一瓶白酒的体积与质量
C.观察一辆汽车的形状
D.观察一箱优质苹果的颜色
7.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

用__电子显微镜__能将微小的物体放大,用__天文望远镜__可以观察遥远的星体。

在观察实验中,要准确记录实验__现象__和__所测数据__。

8.下列观察:①用体温计测量体温;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朵辨别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⑧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属于直接观察的是__②③④__;属于间接观察的是__①⑤⑥⑦⑧__。

(均填序号) C更上一层楼能力提升)
9.下列关于指纹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左、右手食指的指纹是完全相同的
B.放大镜离手指距离不同,指纹图像的大小也不同
C.放大镜离手指越近,指纹图像越大
D.用放大镜看到的指纹方向与实际相反
10.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D) A.能用眼仔细观察
B.能用脑进行深入的思考
C.能用耳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D.能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11.2018·湖州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形成科学素养的重要条件。

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观察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C)
A.一位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50牛
B.食用油的密度约0.9千克/米3
C.一间教室的体积约200米3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米/秒
12.下面是几种情况的观察实例:①小红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②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科学书本的宽度;③在生物实验中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④用体温计测量体温;⑤用耳朵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其中属于定量观察的是__①②④__,属于定性观察的是__③⑤__。

(均填序号)
13.观察如图所示中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哪个大?__乙环的内圈大__。

再动动脑想一想,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__使用刻度尺测量等__。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人的直觉有时是不可靠的,要借助工具等的帮助来进行正确的判断。

第13题图
14.小刚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

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爱动脑筋的他猜想: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的
请你根据小刚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管子直径越大,越难产生泡泡。

(2)请你再提出一个影响泡泡产生的因素的猜想:__泡泡的产生可能与肥皂液的浓度有关__。

(3)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取几根管径、长度相同的塑料管,分别取浓度不同的肥皂液进行实验,观察泡泡产生的情况。

D开拓新思路拓展创新)
15.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 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如图)。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第15题图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__蚂蚁可能喜欢甜食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是否含有糖__。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__蚂蚁喜欢甜食__。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蚂蚁数量太少__。

16.人的指甲是不断生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造成的。

”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16题图
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如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持较长时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则应观察到A、B间的距离会__增大__ (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__指甲的生长速度跟哪些因素有关?(或指甲的生长速度跟人的身体状况有无关系?合理即可)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