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简介:

古代汉语是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是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一般来说,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的汉语,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它包括两个系统,即“文言文”和“古白话”。文言文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仿古作品的语言。古白话指的是唐宋以后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通俗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如唐代变文,宋代语录话本,明清白话小说等,其中包括著名的《水浒传》、《红楼梦》等作品所使用的语言。古白话虽然很重要,但从古代汉语的教学传统来看,古白话不作为教学重点,因此一般所说的古代汉语专指文言文系统。本课程的“古代汉语知识”,介绍的就是文言文部分,而不包括古白话部分的知识。古代汉语方面的知识大致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关于语言结构本身,即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二是学习古汉语时涉及到的文化史知识。典章制度、礼仪习俗,日常的饮食起居,甚至是天文地理,都是学习时要涉及的。这门课程要解决的问题仅限于前一部分,后一部分要交给古代文化史常识一类的课去处理。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三部分,被现代学者称作“语文学”(和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相对)。文字学、音韵学以分析文字字形和语音结构为主。训诂主要讲词语和句子的训释及部分语法现象,实际上大致包括现代语言学中的词汇学和语法学。从古至今,我国的学者一直很重视语言文字方面基本功的训练。古代汉语的学习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阅读用古代汉语写的各种题材、体裁的作品(看文学作品,或者看与阅读者所学专业相关的作品,可能效果会更好)。二是学习古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对语言规律有所了解,把阅读作品时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作品读得越多,对古代语言越熟悉,学习本课程的效果就越好。比如简单的一句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句中的“不己知”(不了解自己)和“不知人”(不了解别人)意思很容易懂,但从语法的角度看,两个结构的宾语“已”和“人”的位置不同。“不己知”的“己”出现在动词前面,“不知人”的“人”出现在动词后面。这里涉及一条语法规则。古汉语里(尤其是先秦汉语),当否定句中的宾语为代词时,这个代词通常要放到动词前边。如果不是否定句,宾语放在动词后边就可以了。对作品读得多的人来说,稍加点拨他们就能记住这条规则并把它用于语言学习。类似的规则很多,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古代汉语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加深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并且学以致用,把对语言的理性认识运用于阅读实践,提高阅读古代典籍的能力,从而批判地继承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古汉语知识,也有助于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分析掌握现代汉语言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学习、借鉴古代作家的语言表达艺术,提高写作水平。二、学习方法古代汉语的学习既要有明确的目的,也要有科学的方法。学习方法往往因人而异,但下面谈到的两点是每个人都不能忽略的。首先,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具有历史观点,要注意观察古今语言的差异。现代汉语源于古代汉语,古今相同的地方自然不少;但不同的地方更多,尤其是词汇方面。如果不留意古今差异,学习中就会以今律古,张冠李戴。如“恨”在古代汉语中是个使用频度很高的词,做名词、动词一般都是“憾事”、“遗憾”,而非“仇视”的意思。《长恨歌》的“恨”就是“遗憾”,但很多教材和唐诗选本对此都不加注,让人误以为同于现代汉语的“恨”。现代汉语中还有很多词语保留了这个意思。“悔恨”“抱恨终生”“恨铁不成钢”“恨不抗日死”中的“恨”都是“遗憾”的意思。“恨”的误读不仅影响到对句子的理解,甚至会牵涉到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臣)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桓灵”指汉桓帝、汉灵帝。诸葛亮自称汉臣,怎么能痛恨汉朝皇帝呢!这句话实际是说,谈到桓灵二帝时宦官受宠的事,常常感到悲痛和遗憾。如果把“痛恨”解释为“深切地憎恨”(《现代汉语词典》),那么,诸葛亮的“忠”就无所附丽,就不能称为“忠臣”了。也许有人会说,痛恨皇帝并不意味着不忠于汉王朝。但这是今人的观念,不能绳之古人。因为皇帝即是国家的象征,而非仅仅一个体。这点我们看看屈原、岳飞的例子就不难理解了。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树立历史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说是第一位的。第二,在学习过程中,要坚持感性认

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也就是说,既要阅读作品,又要学习文字、词汇、音韵和文言语法方面的知识。如果只阅读作品,结果往往是学一篇会一篇,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果只学习理论知识而不读作品,那掌握这些知识还有什么意义呢?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空洞的理论只能是空中楼阁,毫无意义。现在很多人过于急功近利,学什么东西都太急躁,总想用简单而概括性强的理论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这样就容易忽略阅读作品。实际上单讲规律和理论知识而缺少感性认识,是不可能学好古代汉语的,事实上也没有只掌握理论就学好语言的人。所以,尽管这是一门偏重理论的课程,但阅读作品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第三,要特别注重词汇的学习。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语言大厦就是空壳。语言学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一般来说,学习古代汉语时,语音问题不明显。阅读古代作品不一定要学古人的读音,只要按照普通话或方言读音读就可以了。当然,古今语音不同也还是要知道的。语法相对于语音而言略为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有一种误解,认为语法讲的是规则,只要把语法研究透了就等于掌握了古代汉语的规律。其实不然,因为语法有很大的稳固性,从古到今,语法的变化是有限的,能够数得过来的。学习古代汉语,最重要的还是过词汇关,特别是要多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