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观后感四篇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四篇)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ad64eff61fb7360b4c6581.png)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观看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一】本来对宣传伟大光荣、艰苦卓绝的主旋律电影不太关注,但当律所组织观看《建军大业》后,我仍被其中的人物和历史深刻感动,并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心怀国家的人最有魅力电影开始时,我们更关注演员长得好帅,穿的大衣好酷。
到各种人物依次出场后,才发现每一个为了贫苦大众,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努力奔走的人,都有迷人的魅力。
即便是行事作匪气十足的贺龙也十分可爱,因为他一心保护被欺凌的百姓,一身正气让人敬佩。
反观那些为了个人荣辱、党派利益而弃国家大义不顾的人,即便有霍建华的颜值也让人爱不起来。
那些心怀天下,有理想的人身上自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明媚的浩然正气,有着由内而外的迷人魅力。
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成功先决条件电影中毛泽东说:“我们如果想继续革命的话,就必须创造一个有革命信仰的军队”。
理想信念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想信念,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无法走的长远。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前进路上排除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动力。
我们的人民军队在物资极度匮乏,敌人众多而强大的环境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靠的就是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克服了重重困难。
三、平等主体之间才有合作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时,没有属于自己的强大武装力量,所以面对背叛时损失惨重,毫无反抗的余地,甚至很多人提出要交出所有的武装来维持这种不平等的合作。
我想这已经不叫做合作,而应该叫做屈从。
合作是双方间的优劣互补,以图共同发展,当其中一方处于弱势,面临的只能是被欺压或合作结束。
以上三点虽然是看建党大业中90年前的历史所得,但我认为其仍然适用于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灯红酒绿难免让人沉迷,但我们心中还是要有诗和远方,要以浩然之气以养吾身。
在工作中,我们应当有信念,将目前的工作当做我们人生的事业,并为此而努力。
努力工作应当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而非为了具体的工资。
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只有自身强大了,成为不可替代的,能给他人带来利益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获得一席之地。
国产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
![国产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1a02b7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9.png)
国产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篇一《建军大业》观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看了那部超燃的国产影片《建军大业》,哇塞,真的是让我心潮澎湃,感触多多啊!说真的,一开始我可能觉得不就是一部讲历史的片子嘛,能有多精彩?但当我真正坐下来看的时候,我发现我大错特错了!那场面,那情节,简直让我热血沸腾!我觉得吧,这部片子就像是一台时光机,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那个动荡又充满希望的年代。
看着那些革命先烈们,为了理想,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我心里就忍不住问自己:如果我在那个时候,我能有他们那样的勇气和决心吗?也许能,也许不能,我真的说不准。
影片里的战斗场面,那叫一个惊心动魄!枪炮声、喊杀声,震得我耳朵嗡嗡响。
我仿佛能感受到战场上的硝烟弥漫,能看到战士们眼中坚定的光芒。
这让我不禁感叹,咱们现在的和平生活,那可真是来之不易呀!还有那些领袖人物,他们可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神,而是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负的普通人。
他们也会犯错,也会面临困难和抉择。
但正是这种真实感,让我更加敬佩他们。
不过呢,我也在想,要是能再多一些细节描写,比如战士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内心独白啥的,是不是会更完美?但这也只是我的一点小想法啦。
总之,《建军大业》这部片子真的太棒了!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你们觉得呢?篇二《建军大业》观后感哇哦!《建军大业》这部国产片,真的是让我看得又激动又感慨!一开始,我其实对这类历史题材的电影没抱太大期望,觉着可能会有点枯燥。
可谁能想到,从电影开场的那一刻起,我就被紧紧地吸引住了!影片里的那些画面,就好像一把重锤,一下一下地敲在我的心上。
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那股子不怕死的劲儿,我真的被震撼到了!我就在想,他们难道不害怕吗?也许他们也怕,但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把恐惧深深地压在了心底。
看到那些年轻的革命者们,为了实现理想,不惜放弃一切,我不禁问自己:我能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念吗?可能现在的我还做不到,但他们的精神真的激励了我。
《建军大业》观后感4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fa2f7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1.png)
《建军大业》观后感4篇建军大业观后感篇一怀着对党的忠诚,来看《建军大业》,体会着那血与肉的历史。
我能想象,那时候的天空的颜色、河水的颜色、泥土的颜色;我能想象,那时候的将军的面容、士兵的面容、百姓的面容;我能想象,那时候的战前的声音、战时的声音、战后的声音;我还能想象到许多那时候的事物,都是那一堵堵承载着历史的墙,告诉我的,我仿佛听见了战时将军的指挥声;我仿佛能听见士兵战斗时的咆哮声;我仿佛能听见一颗颗手榴弹爆炸的声音。
战争是恐怖的,但没这红色的恐怖,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和平的生活。
我必须去珍惜这份幸福,握住这份幸福。
看完了《建军大业》,我的心情其实也是非常的复杂。
我庆幸自己出生在黄金时代,我也为那些逝去的英灵默默哀悼。
血染红的旗在我的心中飘荡,战争,好像就发生在昨天,离我很近;又好像发生在几万年前,离我很遥远。
心中有说不完的感慨。
如果战争之苦加与我身,我又会如何去面对,会像前人那样英勇神武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身处那时,也一定会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献上一份力量,这份力量,也许不是去拼刀子,但我也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为它做出贡献,不论是那时,还是现在。
即便是和平当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
我在做的是,面对这幸福;我要去做的,是保护这幸福;我的理想,是让更多人体会到这幸福。
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是一个学生,对于这样的幸福,我想让更多人感受到。
我们和前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没有我们所有的幸福,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多经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经历,他们却不能体会我们的幸福。
通过《建军大业》强烈地惊醒了睡在这幸福中的我,让自我深刻的意识到这幸福的存在,这份幸福,就在我的身边,无处不是。
我必须将这份幸福,传递下去。
建军大业观后感700字篇二《建军大业》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历过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后,创立了人民自己的军队中国工农红军。
为了让全中国的穷苦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红军英勇战斗,不畏牺牲,终于让劳动人民成为中国真正的主人!百年前,中华民族被侵略者欺压,抬不起头。
建军大业观后感500字(4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500字(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c8062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8.png)
建军大业观后感500字(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料作文大全、名言名句、心得体会、语录大全、祝福语、演讲稿、古诗词、读后感、申请书、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materials and compositions, famous sayings and sentences, experiences, quotations, blessings, speeches, ancient poems, after-reading feelings, applicatio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建军大业观后感500字(4篇)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爱国军事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爱国军事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0957565022aaea988f0f46.png)
爱国军事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发动起义,组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启又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以下是我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能够分享给大家。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一前些日子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发动起义,组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启又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看完影片,我觉得对于出身在和平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为什么要入党?我想是很多人都没有特别想清楚的一件事情,至少缺乏强烈的意愿和崇高的信念。
和平年代,入党的过程大致是按部就班,没有经历太多的考验和挫折。
可我们要认识到,当今虽不可能去经历生死的考验,但也面临着大大小小的考验,如八项规定的考验、守规矩讲纪律的考验、开拓创新的考验等,贴着“共产党员”的标签,就应当在行动上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
我想正是我们在入党过程中对党的发展历史的认知不够深刻,所以对党员身份的认识不够成熟,也就缺少了一些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和对党精神上的认同感。
我认为,对党在精神上认同就是要从思想上、理性上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认同党的纲领和章程,特别是了解党的历史,从而才有了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
如果缺少认同,表现在行为上,就是部分党员政治意识淡薄、党性观念淡薄、无担当精神,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二前些日子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发动起义,组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启又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4ade0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9.png)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建军大业观后感篇一观看《建军大业》这部影片,是追忆革命先烈的过程,也是反思自己的过程。
影片中我们追忆到的是,时值二三十岁的伟人们为我们的祖国做了什么,反思的是二三十岁的自己又能够为这个国家、社会、为我们洪湖市人民检察院的开展做些什么?从建党到建军再到建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了失败又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最终为我们现在的稳定而幸福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我们享受着革命胜利的果实,也要用心继承他们的精神和智慧。
看完这部影片后,内心很冲动,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四点体会:一是要坚决理想信念。
影片中为了谋求民族解放、和人们的幸福,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赴汤蹈火,为的就是共同的革命信仰、共同的政治信仰和共同的理想信仰。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也应该有我们的理想和信念,从大的方面说,我们要维护和开展这些历史成果;从小的方面说,要在各自的岗位做成行家里手,发光发亮,为实现我院“两个务必做到〞奋斗目标做出应有奉献。
二是要善于总结经验。
影片中,毛泽东、贺龙三十出头,周恩来、罗荣桓等人二十多岁,作为青年革命者的他们并没有操纵时局的政治经验,更没有把控权利的手腕和手段,他们从一次次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亲身经历的生死里悟出道理,最终得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的适合中国实际的伟大真理。
在我们的工作中,也会遇到挫折和瓶颈,我们要善于向领导同事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总结经验,改善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工作智慧。
三是要团结一切力量。
影片中工农红军的组建与会师就是一次各方面革命力量团结在一起的过程。
每一个会聚的眼神、每一次诚挚的握手,直到井冈山胜利的摇旗呐喊。
相反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反动军阀工于心计、斤斤计较,各自盘算着自己在这场政治变局中的一己之私,必然会走向失败的深渊。
在我们工作中,虽然各有部门、岗位分工,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要想做出好成绩也必须有其他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支持,这样才能实现各自的工作目标,才能促进我们院的检察工作稳步前进。
观《建军大业》心得感怀(1200字)7篇
![观《建军大业》心得感怀(1200字)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a4470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4.png)
观《建军大业》心得感怀(1200字)7篇第1篇示例:《建军大业》是一部由中国导演韩三平、黄建新执导、刘烨、朱亚文、吴京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影,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性征程。
这部影片再现了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斗争和取得的辉煌胜利。
在观看《建军大业》之前,其实我对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多期待。
当我真正坐在电影院的椅子上,看着屏幕上闪现的一幕幕历史画面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影片中展现的那些历史时刻、勇敢的革命先烈、牺牲奉献的军人形象,让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尊敬。
在《建军大业》中,描绘了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极端困境下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不畏牺牲的决心。
电影中展示的战争场景让人心惊胆颤,那些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杀敌,不畏艰险,勇敢前行,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不计生死。
他们的英勇壮举让人肃然起敬,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除了战争场景外,《建军大业》还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的历程和过程。
影片中塑造的一系列英雄形象,从战士到指挥官,展现了解放军的集体智慧和团结一致的力量。
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他们都展现出了中国军人坚忍不拔、无私勇敢的品格。
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国军人的典范,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楷模。
电影中的一些桥段和台词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影片中有一场战斗中一个年轻的指挥官面对困难时,勇敢地领导官兵突围,最终取得了战斗胜利。
在这一瞬间,我深深感受到了领导者的责任和担当,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勇敢的、坚定的、充满责任感。
《建军大业》还讲述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些关键时刻和重要人物,比如南昌起义、长征等历史事件,以及毛泽东、朱德等伟大的革命导师。
通过这些历史画面和人物,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背景,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精神。
观看《建军大业》让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让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4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801f2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2.png)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4篇)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篇一前段时间,党支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为观看为庆祝建军90周年新上映电影《建军大业》,影片至始至终,场面宏大,不时的让人感动、震撼。
影片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为主要线索,再现了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八一南昌起义从胜利到失败再到井冈山会师的整个全过程。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学生游行被无情的射杀,切换不同的场景,并配以音乐,展现了不同党派之间斗争的激烈感。
对于战争场面的展示,也是十分震撼人心,影片用大量时间描述了八一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的领导下,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向旧藩台衙门、牛行车站、天主教堂等发起进攻,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5000余支,参加起义的三万余人占领了江西省省会南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部队。
为了掩护南昌起义后大部队的顺利南下转移,朱德率领教导团3000多人与国民党钱大钧两万余人展开激烈的战斗,拖延3天的任务完成后留,下100人,掩护其他人撤离,生死搏斗,最后为了争取时间而引爆炸弹,与敌军同归于尽,看的人热血沸腾。
《建军大业》不仅以宏大吸引观众,更以细节深深抓住观众的心灵。
影片中,毛泽东为了革命,离开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大孩子不停的喊“爸爸,爸爸”,杨开慧含泪说“别回头”,这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毛泽东多想再看一眼妻儿,可是为了中国革命,为了全中国受苦受难的民众,他还是义无反顾,眼含热泪离去。
毛泽东故意用湿淋淋的身子抱周恩来这个情节的设置很可爱,体现了这个人物不仅仅是一名领导者,他还是一个如同邻家男孩一样调皮的年轻小伙子。
战友情,生离死别的落泪,对于对手的敬佩都让人感触颇深。
对死守南昌城的陈团长的敬礼对黄埔军校的人的厚葬。
等等细节的描述,既让人感到了真实,又不失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史实。
建军大业 观后感 作文
![建军大业 观后感 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ab3e6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8.png)
建军大业观后感作文《观〈建军大业〉有感》篇一:“热血与牺牲”看《建军大业》就像经历了一场热血风暴。
电影一开场,那种紧张感就扑面而来。
看到那些年轻的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冲锋陷阵,我心里是又佩服又有点小担心,就像看自己朋友在冒险似的。
里面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南昌起义那段。
那个场景布置的特别逼真,枪声一响,我的心都跟着提起来了。
战士们那不顾一切的样子,真的是把命都豁出去了。
我就想起我小时候参加学校的接力赛,那时候虽然没有枪林弹雨,但我也是鼓足了劲儿想为班级争光。
我紧紧握着接力棒,就像那些战士紧握着枪一样,眼睛死死盯着前方。
起跑的时候,耳边就什么都听不到了,只想着快点快点再快点。
当把接力棒传递出去的时候,我才松了口气。
战士们的那种决心可比我参加接力赛大多了,他们是要把整个国家的命运从黑暗中拉出来。
那到处弥漫的硝烟,战士倒下又爬起来继续战斗的身影,真是让我深受震撼。
他们怎么就那么勇敢呢?为了正义,啥都不怕。
最后起义成功的时候,我那心里就和自己比赛获胜时一样,满是激动,不过他们的胜利可是拯救了成千上万人,这可比我那小小的接力赛意义重大太多太多了。
篇二:“那时的年轻力量”《建军大业》里好多年轻的脸庞啊,他们可都是些了不起的人。
你想啊,那么年轻,就挑起了这么重的担子。
像粟裕,小小的年轻小伙子,打起仗来可机灵了。
那眼神里透着一股专注劲儿,就像我看到有的孩子玩游戏专注得忘记一切的时候,不过人家专注的可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
我记得我有一次参加一个小组的手工制作活动,和几个朋友一起做一个大型的手工模型。
那时候我们分工合作,有个小伙伴刚上初中,年龄不大,但是特别有想法。
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积极去尝试不同的解决办法。
就好像电影里那些年轻的革命者,虽然年轻,但遇到敌人的时候从不退缩。
在做模型的过程中,这个小伙伴的巧手就和战士的巧手一样,都能解决大问题。
战士们用巧手摆弄枪支弹药,他呢用巧手摆弄那些材料,最后我们的手工模型成功完成了,而战士们创建了伟大的军队。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通用6篇)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4a390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b.png)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通用6篇)【篇一】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今天看了《建军大业》,感触颇多啊……电影一开场就是工人学生游行,看着这些手无缚鸡之力,手无寸铁的工人学生们手挽着手向枪口上撞的时候,其实不仅是这部电影,老早之前在电视上看着学生工人们上街游行的时候,我为他们感到心痛,觉得他们好傻,是的,真的很傻,他们很勇敢,他们很坚强,他们无畏牺牲,可他们换来的是什么呢?是倒在反动派的枪口下,是更惨烈的杀戮,是更多的革命党人的牺牲……以陈独秀领导的革命先烈们借鉴着欧洲革命的经历,认为在城市发生暴动就是够唤醒群众们革命的心,但却忽略了一件事,没有枪,没有军队,用着血肉之躯,用着两双手,用着宣传口号,用着大量的宣传单,如何革命,只会白白牺牲。
人是由灵魂和躯体组成的,没有灵魂,人就是个活死人,没有躯体,灵魂就是飘在天空的汽体,两样是相辅相臣的,就像革命,精神、思想就是灵魂,军队就是躯体,缺一不可。
历代以来都是武将打天下,文臣守天下,毛主席也说过“枪杆子底下出政权”。
什么是军队最基本的呢,那就是兵,是人,中国是农业大国,而不是欧洲那些工业大国,所以中国最多的是农民……中国上下五千年,朝代换代更迭,哪一次换代不是从农民起义开始呢?有人说农民起义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可每一次的农民起义都成功的开始啊!秦朝推翻汉朝建立起源于农民起义,隋朝的灭亡起源也是农民起义,更别提元末时的农民起义了……而以陈独秀为首的这些革命先辈们却忽略了中国最大最强的力量,甚至看不起农民,他们这些文人认为靠笔杆子就能打天下,学生游行、工人游行,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反动派利用,就是倒在反动派的枪口下,就是在做是无谓的牺牲。
他们在游行的道路上喊着口号,想唤醒路人的革命的心,可是换来的往往是更大的杀戳、恐惧,毫无抵抗的学生工人倒在反动派的枪口下,他们年轻的生命,花一般的年纪永远定格!【篇二】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我一直知道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不论是在看电视剧还是看电影,我都会把自己代入到情境里。
建军大业观后感_观建军大业有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_观建军大业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db5bd47cfc789eb162dc827.png)
建军大业观后感_观建军大业有感建军大业这部献给建军90周年的电影,的确没有让大家失望,不仅有震撼的场面,更有温情的话别,有枪炮的轰鸣,也有悲愤的怒吼,下面是建军大业观后感,总计有5篇,希望这些观后感能为您带来灵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罢工的工人、示威的学生冒着雨游行。
他们脸上的坚定与不畏,被一颗颗子弹打破。
他们被乱枪打死血洗宝山路,那个俯拍的镜头展现一堆堆用血浸着的尸体,令人心惊。
这是《建军大业》这部影片的一开始。
血腥而真实的场面,及悲壮的背景音乐,每一刻都在使我的心纠、泪盈。
一张纸带来李大钊同志被绞死的消息,那全堂肃静脱帽、那门外小兵眼眶的泛红,压抑的气氛。
让我想起了小学时学过的那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
清楚地记得那篇文章描绘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为了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总在家烧掉一些纸张,但却从不让自己的孩子问这些是什么。
当初我亦不知道“钊”怎么念,只牢记他被捕时的正直坦然。
开端是南昌起义。
看电影之前,很多名字都只是淡然听说。
粟裕那一记漂亮的“杀”,叶挺指挥开炮时摔帽的洒脱,贺龙满口粗话的自负,朱德设圈成功后那一斜笑。
一切准备就绪后,周恩来出来对着天空发射的那三记枪声,即刻,全城乱。
何等的气概!毛泽东告别妻儿离家,在孩子不断的呼唤声中,杨开慧一边流泪一边对毛泽东说:“别回头!”就这样望着毛泽东渐远去的背影,为革命,无怨无悔。
最后的三河坝战役赚尽泪点。
朱德走过战壕时两边不断的微弱的呻吟“娘,我好怕,我不想死,我想回家了”涌出无限的同情与敬意。
面对尸体如山,朱德缓脱帽,泪水沿面颊流。
选断后二百人,朱德说,父子同军,父亲留下;兄弟同军,兄长留下。
当时最深刻的一幕是一位战士大喊“我要留下!”他身边的兄长拉住他吼“不行,我留下!”如此舍生取义的精神!阻击战尾声,蔡晴川营长拉响引爆器。
已在撤退的部队行军中途,听到震耳欲聋的的爆炸声,眼含热泪敬礼。
此片之震撼,不可言传。
中国人民解放军90岁生日在即,昨日的阅兵式又带来不小的冲击震撼。
《建军大业》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45012fdd3383c4bb4cd2ac.png)
《建军大业》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建军大业》这部电影,影像了40年代凝重的历史,描绘了战争冷血的残酷,展现了战士拳拳的爱国之心。
影片生动再现了正反人物的鲜明个性,揭露了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无能,弘扬了共产党战士热爱祖国与人民,“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高尚精神。
影片描述了战争年月里人民生活的艰难、痛苦,在那样的环境里,战士们依然视死如归,毫不动摇必须要赶走侵略者的决心。
以下是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一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这是一部燃血的电影作品,一部血泪交加的成长史,一幅血肉分明的历史群像。
历史书上简简单单南昌起义四个字,背后是多少勇士的鲜血滋养,惨烈的三河坝战役,凭三千守三万,任朱德精心部署,终是实力悬殊,不堪一击。
为了更多人的安全撤离,留下二百人死守阵地,于是父子最后的相拥,兄弟最后的珍重,挚友最后的呐喊“做勇士,不做烈士!”无奈,战争有胜负,失败就是失败,以卵击石,终是难当。
真实流淌于涕泪交加中。
没有一丝一毫的渲染,就这么直接地展此刻眼前,太真实以至于难承受其重量,胸中熊熊烈火无处安放,无可奈何,又陷入沉默,沉默的呐喊。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二重温那段鲜血与生命铸就的历史,“412惨案”让我目不忍视,南昌城里的枪声让我为之振奋,三河坝两百舍身为国的壮士令我肃然起敬,井冈山朱毛会师让我看到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势。
多少英烈的浴血奋战才造就这天的中国,多少艰难的探索才拥有这天的生活。
身处时代的节点,我们更应承担起历史职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样样,中国便怎样样;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三《建军大业》这部影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在应对国民党的"清共"行动下毅然决然的开始了武装反击夺取政权的那段历史。
即使很早就从历史课本中了解过那段岁月,但我们依然被故事情节吸引着,被老一辈革命红军感动着。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5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67f73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b.png)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5篇建军大业观后感篇一每看完一部电影,我的内心都会有些触动。
继《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之后,《建军大业》也千呼万唤始出来。
一个寂静的夜晚,和父母一起看完了《建军大业》,可我们的心却久久难以平静下来。
大星云集的鸿篇巨制,整个剧情风云跌宕、荡气回肠。
影片既再现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等重要史实,又在毛主席、周总理、贺龙、朱德等历史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上下功夫,让人感受到那个动荡时代一群抱着革命理想的年轻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的激情岁月,当然还有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安宁生活的来之不易。
这部电影讲了详细的建军过程,也让我感觉到那时候军人的刚毅,勇敢,忠于党的精神。
最后的三河坝战役白宇饰演的蔡晴川主动提出断后时,我哭的很伤心,他们视死如归让我感触良多,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黄志忠饰演的朱德对蔡晴说:“要做壮士,不要做烈士”坚守了三天后,还要留下200人断后。
为什么朱德在那么恶劣的情况下能坚守三天?其实他心里就一个目标,拖延时间让大部队转移。
勇士与烈士,差别何在?勇士,为了目标,不怕牺牲;烈士,烈则烈矣,未必有用。
古代形容一些读书人“平日袖手谈心性,临事一死报君王”。
国家有难,如果一时无计可施,生尚可保存力量,或许有用;一死了之,只为自己博个烈名,于救国救民有何用呢?任何目标的达到要靠智慧、勇敢、辛苦,牺牲是最后一步,绝不能把牺牲放在前面。
因此,勇士是对最终目标负责,而烈士是对自己的名节负责。
“临事一死报君王”实际上是保全了自己的名节,而置大局于不顾。
做勇士不做烈士的态度是真正的勇敢、智慧,才能成就真正的英雄,才能以最小的代价争到最大的胜利。
我们现在的幸福是多么的难得,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何其有幸,生在这个国家日益强盛之时。
我们应该更加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惟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繁荣,更加伟大,更加昌盛!建军大业观后感500字篇二看《建军大业》,让我体会到了血肉书写历史的厚重,让我深深沉浸在祖国繁荣昌盛的自豪感里。
建军大业观后作文
![建军大业观后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059a47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3.png)
建军大业观后作文篇一《观<建军大业>:热血背后的真实与震撼》看了《建军大业》后,我心里就像有只小兔子在蹦跶。
电影里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就像邻居家爱唠嗑的大爷大妈一样,一下子就窜到我跟前。
这部电影可没跟咱玩虚的。
特别是看到三河坝战役那一段,麻蛋,那真叫一个揪心。
我就跟自己在那战场上似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朱德带领着部队坚守着阵地,那子弹就像不要钱似的,“嗖嗖”地飞。
战士们的脸被硝烟熏得黑不溜秋,汗水和血水混在一起,一道一道的就跟那迷彩服似的。
其中有个小战士,看着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眼睛瞪得老大,死死地盯着前方,手里紧紧攥着枪,那枪把子上都沾着他手心的汗。
他腿上受了伤,但咬着牙一声不吭,就这么站着继续战斗。
当时我就在想,这小家伙平时在村里头是不是也是个调皮捣蛋的主儿呢?这会儿咋就这么勇敢了呢?电影对战斗场面的拍摄特别细致,从将领们的指挥到士兵们的冲锋,感觉像把我拽进了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
那枪支碰撞的声音、炮弹爆炸的响声,震得我耳朵嗡嗡的,就像一群马蜂在脑袋周围乱转。
总之,《建军大业》让我看到了军队成立时候的那股子精气神儿,让我知道了那些历史人物其实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不过他们做了不平凡的事。
就像那个小战士一样,他们选择坚定地站出来,为了以后大家能过上好日子,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
这种精神,看了一次就忘不掉。
篇二《<建军大业>:让历史不再是书上的文字》《建军大业》这部电影可把我看得热血沸腾。
以前啊,历史书上那些关于建军的事儿,就跟干巴巴的馒头一样,一点儿味道都没有。
看了这部电影,那可就不一样了,就像是把馒头泡进了热汤里,有滋有味。
在电影里,南昌起义那段。
那些起义的将士们像打了鸡血一样,雄赳赳气昂昂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贺龙,那身板儿,直挺挺的。
他的眼睛里好像装了把火,能把敌人给烧得片甲不留。
当他大喊着指挥队伍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电影院的座椅跟着他的吼声在震。
我不禁想起我爷爷,他以前也是当过兵的。
cctv建军大业观后感
![cctv建军大业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137ce9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c.png)
cctv建军大业观后感篇一《cctv建军大业观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看了 CCTV 播放的《建军大业》,真的是让我心潮澎湃啊!电影里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那一幕幕激烈的战斗场景,仿佛把我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就在想,要是我也在那个时候,我会有他们那样的勇气和决心吗?也许会,也许不会,谁知道呢?那些革命先烈们,他们为了理想,为了国家,那是不顾一切啊!他们可能前一秒还在和战友谈笑风生,下一秒就冲锋陷阵,生死置之度外。
这是一种啥样的精神?我觉得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像朱德老总,率领着起义军在三河坝浴血奋战,那场面,简直太震撼了!他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说:“兄弟们,别怕,跟我上!”我就在想,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担当啊?还有贺龙将军,一把大刀耍得虎虎生风,那叫一个霸气!我都忍不住要给他点赞了。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心情那叫一个复杂。
一会儿激动得热血沸腾,一会儿又感动得稀里哗啦。
我就反问自己,现在的生活这么好,咱是不是得好好珍惜?是不是得有点担当,为国家做点啥?这一路走过来,咱们的国家能有今天,容易吗?不容易啊!那都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
所以啊,咱们可不能忘本,得努力奋斗,让咱们国家更强大!篇二《cctv建军大业观后感》《建军大业》,这部在 CCTV 播出的影片,真的让我感触良多!我一开始看的时候,其实心里没抱太大期望,毕竟这种历史题材的片子,我怕会很枯燥。
可没想到,我居然被深深吸引了!电影里的那些画面,就像一把重锤,一下下敲在我的心上。
那些战士们,他们也是普通人啊,也许在家也是父母疼爱的孩子,可在战场上,他们就是英勇无畏的战士!我不禁想,要是我在那个年代,我能像他们那样勇敢吗?可能我会吓得腿软吧,哈哈。
南昌起义的时候,那枪炮声,那喊杀声,震得我耳朵嗡嗡响。
我仿佛能感觉到那种紧张和激烈,心里也跟着揪了起来。
这得是多大的决心和勇气,才能发起这样的起义啊!还有毛泽东同志,他那坚定的目光,睿智的决策,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军大业》观后感四篇
例文一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献礼影片,《建军大业》紧跟时代要求,揭示了一支正义之师、胜利之师的历史原力,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具有史诗般的宏阔主题和时代指向。
90年前的那段历史中,让千千万万热血青年甘愿为之献出生命的,是信仰。
信仰是抽象的,然而,在《建军大业》这部电影中,艺术家们把它具体化成让观者血脉贲张、感动落泪的细节、情绪、画面,让人久久回味。
看罢电影,那一个个激人奋进的战斗精彩画面,那一张张充满朝气和带着民族情怀的脸,那一句句让人心肠回荡无法自拔的话语,令人久久不能回到现实当中。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也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信仰,在中国,“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碧血一腔染山河”的马本斋。
很多人坚持自己的原则,甚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一场艰苦旧约的抗日战争,那么多人为之流血牺牲,不都是因为坚定的政治信仰。
在《建军大业》这部电影中,年轻的艺术家们将革命先辈年轻时期对革命事业的勇敢追求,对民族解放战争的毫不畏惧,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渝,这就是一种伟大的信仰,也正是这种信仰的支撑,才让南昌城头的那一枪响变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事业的冲锋号。
人不能没信仰,有了信仰,才有了奋斗的支持,有了精神的力量。
信仰是灵魂的支柱,没有信仰的灵魂,是毫无价值的。
同样,一个国家也需要信仰,有信仰才能进步和发展。
至于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就是带领13亿中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一个具有崇高信仰的执政党。
正是这永恒的、崇高的信仰,引领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终身!诸如《建军大业》中的革命先辈一样,他们为了我们党的事业,用血肉之躯向反动派们发起了顽强的攻击。
正是这崇高的信仰镌刻在他们的生命里,变成了性格、变成了骨血,经过了百炼变成了钢铁,铸就起中国革命的成里长城,汇聚成为一种坚不可催的伟大力量。
这信仰让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组织名词变成了一种精神,形成了强大的力量,锻造了一个民族,成长了一个国家。
90年的风雨、90载的春秋,于一个人,已是耄耋老人;于一段时间,只是历史的一瞬;于一个政党,却是难以磨灭的发展历程。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富裕的社会里,共产党员人仍然在平凡的生活中做着平凡的事,但是有益于党的发展的事;是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是有益于人民幸福的事。
这是因为共产党员的信仰没有变,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永远持续下去。
因此,我们在投入到党事业建设的大熔炉,多一份对党的执着、多一份对党的虔诚信仰,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文化交融、思想意识千奇百怪、个人主义恶性膨胀与物欲横流的迷茫社会中不迷失自我,认清个人奋斗的方向,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为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建军大业》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震撼和感动,更是充满了挥之不去、历久弥坚的革命信仰力量。
90年前南昌城头的那一枪响,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正是无数共产党员孜孜不倦追求共产主义信仰的过程,同时也揭示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只有用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力量,共产党人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就能自觉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例文二
不得不说,在《建军大业》这部影史剧中,反映出党支部在建军及作战中的堡垒作用。
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我们党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关键因素。
在新时期下的今天,持续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取得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那个革命历史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有党员身份,就是肩负起挽救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责任,为着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国家和平稳定、人民生活幸福的理想信念去奋斗,随时随刻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生命。
所以,那时候,党员的崇高党性决定了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党支部本质上存在着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革命的历程中,在枪林弹雨、横尸遍野的战场上,党支部组成的革命队伍和战斗队伍就是铁军,冲锋陷阵、视死如归、所向披靡,发挥了支部在革命战斗中的堡垒作用。
这就是我们党在那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先进文化,依托这种文化,我们党的革命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功和最终的胜利。
在新形势下的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这种先进文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更要发扬!
或许,在今天,我们还未能真正能理解什么是“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即便是我们经常去谈它,并把它放在我们今日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来,也未必会真正能体会到它的深意并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现在,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饱尝和平稳定的幸福时代下,每天陪伴我们周围的是信息化时代下的便捷,我们生活的目标也逐步向着自为实现自我发展而努力,但等哪一天国家面临危机、战斗的号角吹响的时候,我们党员是否还可以依然可以身先士卒、不畏生死、英勇作战、敢为先锋呢?我们的党支部是否依然拥有它曾经的战斗堡垒作用呢?
历史虽过,但精神永在!不忘初心,方能得始终!只希望今天的党员,能扛得起昔日的责任,肩负起明日的使命,我们是否能做到?
例文三
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到《建军大业》,承载着中国近现代史的三部曲已经上映完毕,作为一名21世纪的青年,在八一之际,重温这段鲜血与泪水的历史,对穿军装的军人油然起敬,敬佩他们的信仰与坚持。
穿军装小游戏流行、看军旅题材电影成为一种时尚,不仅是因为军队意味着一个人的英气与胆气,群众也是就此表达对解放军的感谢、支持或景仰之意,更是一种对从军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军队情怀的流行体现的是对广大群众对军队的自信,对国家的自信,也对中华民族的自信。
长期以来,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宣传,主要体现在传统媒体上,固然内容很好,信息量也大,但因传播形式不够丰富,对年轻一代来说,其精神价值不易入脑入心。
文化市场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一个讲究市场规则的领域,也有着鲜明的文化属性,需要为情怀留下空间。
事实上,情怀和市场从来都不是对立的。
近年来,在文化市场上获得成功的情怀之作并不少见,从电影《钢的琴》到《白日焰火》,从《烈日灼心》到《师父》,观众从来都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不了解革命历史,生疏于红色文化,对其个人成长是一种缺失,对国家发展则是一种隐患。
强军梦支撑中国梦,而梦的征程映照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使得那份由内而外绽放出的自信之感,能赋予人们一种普通事物所难以企及的独特气质。
随着建军90周年阅兵的结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促使不少人通过“身着军装”的形式,释放心中的那份渴望。
但是与普通的知识学习不一样,对军队精神的了解和认识很难用学历教育常用的考试和证书的方式来激励和督促,只有靠材料和活动本身的趣味性,来吸引受众,寓教于乐。
因此,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创意和策划不可或缺。
文化企业要有更加充分的文化自觉,相关部门进行更多的投入和扶持。
例文四
××月××日,在电影院观看了《建军大业》,很是感动,很是震撼,心灵受到不小的冲击。
当时的党员盛少,见证他们由少到多的发展壮大。
当时的物资极其匮乏,毛泽东同志领导的革命同志都坚持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即使拿,也要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用银元去换。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一些列的革命战士被屠杀,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同志当时就拥有超前的远见,看清当前中国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组建工农革命军,摸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总结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经典名句。
影片里面的“南昌起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因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而走到了一起,风雨同舟,共同对抗国民军,誓死夺下了南昌。
这些场景,都让我们十分佩服,心灵受到震撼,他们有勇有谋,敢作敢为,舍小家为大家,为了组织可以随时奉献自己的生命。
新时代的军人,十分坚强勇敢,拥有大无畏精神,为了党,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不怕牺牲,乐于奉献。
向所有军人致敬,是因为你们我们才能享受这和平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