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知识点整
理
第一单元:物体的测量
- 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用m表示
- 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
- 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用s表示
- 不同形状的物体可以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
- 用天平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
第二单元:观察天体
-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是太阳系中靠近太阳的行星
- 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是太阳系的中心
- 月亮是一颗卫星,它围绕地球旋转
- 处于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星座
第三单元:导电与开关
- 金属、汞和盐水都能导电
- 电的通路被打开或关闭可以用开关来控制
- 用导体可以组成简单电路
第四单元:空气的利用
- 空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非常重要
- 空气可以使物体漂浮、移动和"飞行"
- 带电物体之间也会发生电力作用
第五单元:水中的生命
- 水是生命之源,水中有很多生物
- 水中的生物利用不同的器官来维持生命
- 不同的水生生物在形态、性和生存方式上也不同第六单元:简单机械
- 杠杆、轮轴和滑轮是简单机械
- 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的位置- 机械运动可以用图示或文字来记录。
(图文彩色版)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划重点
-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第1课光源1.白天,阳光照亮大地;夜晚,灯光和烛火给我们带来光明。
太阳、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萤火虫都是光源,它们能自己发光。
2.光源可以根据来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像太阳、闪电、萤火虫等这样不需要人类参与,依靠自身发光的光源称为自然光源。
(2)像电灯、蜡烛、烟花等人工制造的光源称为人造光源。
3.有些物体自身不发光,如月球、镜子等,这些物体不是光源。
4.按光源的发光原理,可以把光源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
(1)如太阳、闪电、蜡烛、白炽灯等通过发热激发出光的光源叫热光源。
(2)不需要发热就能发光的光源叫冷光源,如萤火虫、LED灯等。
5.光源发光是需要能量的。
(1)蜡烛燃烧发光: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2)给细钢丝通电,让钢丝发光:电能转化为光能。
6.通电时千万不要摸钢丝。
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激光笔发出的光在玻璃容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3.当三张硬卡纸的小孔与手电筒在一条直线上时,可以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
4.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射击瞄准、排齐队列、皮影表演等。
5.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
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就是光沿直线传播。
6.做小孔成像实验。
(1)将塑料膜蒙在纸杯口上,用橡皮筋扎牢。
(2)用笔尖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
(3)将纸杯底部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慢慢调整纸杯与蜡烛之间的距离,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为止。
1.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2.物体的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越好。
镜面、玻璃表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静的水面等物体的反光效果都很好。
3.月球本身不发光,当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时,在月球表面发生反射,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一部分光进入人眼,因此我们看到的月球是亮的。
4.两面镜子夹角越小,镜中出现的像就越多。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必背知识点梳理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必背知识点梳理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必背知识点梳理第1单元《光与色彩》知识点梳理第1课光源光源是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例如太阳、电灯和蜡烛。
根据光源的特征,可以将其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是大自然中没有经过人类加工和改进的光源,例如太阳、雷电、XXX和发光水母。
人造光源则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制造出来的光源,例如点燃的火把、油灯、蜡烛和各种电灯。
要判断一个光源是自然光源还是人造光源,需要看它是否经过人类的加工和改进。
此外,可见的“发光体”可以分为光源和反光物体。
在生活中,许多物体会发光,但要判断它们是否为光源,需要看它们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
第2课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这一点可以通过我国古代学者XXX发现的“小孔成像”现象得到证明。
当光线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时,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
第3课光的反射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几乎所有物体都可以反射光,但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效果是不同的。
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越好,例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和抛光的金属面等。
镜子是反光效果最好的物体之一。
潜望镜就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制作的。
光从太阳或火焰发出,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看到了物体。
第4课七色光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雨后彩虹的形成与阳光有关。
利用镜子、水雾和三棱镜可以制造“彩虹”。
光的色散原理是由英国科学家XXX发现的。
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由这七种颜色的光组成。
第5课热传导热可以通过热传导从一个物体的某一局部传递到另一局部,或者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在热传导的过程中,热可以从物体的高温局部传到低温局部,或者通过直接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在固体中,热的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
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都存在热传导现象,也就是说,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通过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让低温物体热起来。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期末总复习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期末总复习第1单元《光与色彩》1.(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按照光源的特征,可以将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人造光源一般经过(人类的加工与改良的光源)。
2.蜡烛发光过程:点燃烛芯,(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而(发光发热),蜡烛(变短)。
3.细钢丝发光过程: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
4.光是一种()能量。
从蜡烛和细钢丝发光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光源发光是需要能量的。
5.光在空气(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6.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
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就是(光沿直线传播)。
7.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是不一样的,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越好),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有抛光的金属面等。
8.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制作。
9.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利用(镜子、水雾和三棱镜)可以制造“彩虹”。
生活中,雨过天晴,能看见彩虹的方向是(东方)。
10.光的色散原理是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
11.我们可以用(彩光手电筒)和(分色圆盘陀螺)来认识不同色光能混合成白光或其他颜色的光。
第2单元热传递1.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
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2.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
3.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通过(接触)都有热传导的现象。
也就是说固体、液体、气体都能通过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让低温物体热起来。
4.(烙饼、量体温、电烙铁作画、吹头发、冷敷或热敷)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热传导现象。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实验梳理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第1课光源1、(自己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它们(能自己发光)。
2、按照光源的特征,可以将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第2课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
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就是(光沿直线传播)。
第3课光的反射1、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2、(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3、(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是(不一样)的,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越好。
4、反光效果最好的物体是(镜子)。
5、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设计制作。
6、(光从太阳或火焰发出,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看到了物体。
第4课七色光1、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是(相反)的,利用(镜子)、(水雾)或(三棱镜)可以制造“彩虹”。
3、光的(色散原理)是(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
4、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
5、(白光)可以分散成不同(色光),而且不同(色光)能混合成(白光)。
第二单元热传递第5课热传导1、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
3、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
4、(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通过(接触)都有(热传导)的现象。
也就是说(固体)、(液体)、(气体)都能通过(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让(低温物体)热起来。
5、(烙饼)、(量体温)、(电烙铁作画)、(吹头发)、(冷敷或热敷)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热传导)现象。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2019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第一单元光与色彩1.光源1.白天,阳光照亮大地;夜晚,灯光和烛火给我们带来光明。
太阳、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它们能自己发光。
2.自然光源是大自然中不被人类掌控与操作、没有经过加工和改良的光源,比较常见的有太阳、雷电、萤火虫、发光水母等。
3.人造光源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人工制造出来的光源。
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人造光源有点燃的火把、油灯、蜡烛,开启的电灯(白炽灯、荧光灯、发光二极管)等。
4.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
5.玻璃幕墙和月亮发光是太阳导致的,水面发光是月光导致的。
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
6.蜡烛发光过程:点燃烛芯,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发光发热,蜡烛变短。
7.像蜡烛那样通过燃烧发光的光源:油灯、木材、篝火、酒精灯、火把等等。
8.细钢丝发光现象: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
9.像钢丝那样通过通电发光的光源:白炽灯光、激光、白炽灯、日光灯、高压钠灯、霓虹灯、发光的二极管、手电筒等。
10.闪电是碰撞摩擦发光。
烟花、炸药是爆炸发光。
2.光的传播1.阳光穿过树叶间隙或云间空隙、汽车远光灯、激光灯都有光束射出,而且光束看起来都是直线。
2.关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这个实验,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就已经做过类似的实验。
这个实验我们称之为小孔成像实验。
3.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光的反射1.镜子中的小姑娘脸看起来黑黑的,我们怎样才能用镜子让她的左脸亮起来?我们可以用一面或几面镜子将阳光或者其他光线照射到她的左脸上。
2.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3.日常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现象:白天看清楚路面,是因为路面反射太阳光。
在水中能看到自己的倒影,因为水反射太阳光。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全册知识点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光与色彩一、填空题。
1、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节能灯的光源属于人造光源。
2、太阳、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它们能自己发光。
3、萤火虫、篝火等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可以称为逊,物体发光需要能量。
4、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5、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
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O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7、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8、用两面镜子可以制作一个渣里镜。
9、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10、直立的两面镜子,夹角越小,镜子中物体的数量越多。
11、彩虹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12、17世纪,英国科学家生顿在暗室中让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而单纯色光经过三棱镜将不再分解。
13、白光是由多种鱼光组成的。
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
14、在晴朗无风的日子了,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
15、中国古代学者墨壬发现了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墙上形成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称为小孔成像。
16、照镜子时,如果我们衣服上有一个字母乍〃那么在镜子里看见这个字母的影像是(xue),这是由于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颠倒的。
17、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光源,太阳属于自然光源。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8、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19、潜望镜是利用幽反射原理制成的。
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强。
20、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如果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21、瀑布和喷水池上空有很多弥漫的小水珠,被阳光一照就会形成彩虹。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
识点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回顾和复。
第一单元: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 研究物质的分类,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 了解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和气味
- 熟悉常见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如水、空气和木头
第二单元:力的传递与受力分析
- 研究力的传递和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
- 了解物体受到的力的作用和效果
- 掌握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描述方法
第三单元:日常生活中的杠杆
- 了解杠杆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 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杠杆,如剪刀和钳子- 掌握杠杆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第四单元:生命活动与健康
- 认识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器官
- 掌握健康饮食的概念和原则
- 研究保护眼睛、耳朵和牙齿的方法
第五单元:自然界的变化与规律
- 理解自然界的变化和规律
- 了解常见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 研究如何观察和记录变化
第六单元:生物的分类与特征
- 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 了解各类生物的特征和性
- 研究如何观察和记录生物的特征
以上是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本文档对学生的研究和复有所帮助。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总复习知识点打印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5、(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6、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7、使用手掌日晷是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8、(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0、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1、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3、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的光。
14、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5、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农历的一个月)。
16、(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动植物、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17、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18、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19、(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在南,影子在北;太阳在西,影子在东。
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
太阳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影子越短。
一天中,从早到晚影子的长短依次是:长——短——长。
一天中,我们看到的太阳运动是从东往西。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周形。
2、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
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
3、人们利用太阳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日晷是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古代计时器还有:沙漏、有刻度的蜡烛、中国古代铜壶滴漏、牛顿钟等。
4、太阳东升西落以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
5、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地球绕着太阳在运动,昼夜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6、当北京是白天时(中午),华盛顿是黑夜,巴黎是清晨,夏威夷是黄昏。
7、月相变化的规律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农历十五)-残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做月相。
月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我们看到的月亮也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但它每天升起的时间不一样。
有时,白天的时候月亮也在天上,只是由于太阳光太强我们看不到而已。
8、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美国(华盛顿)7:00、德国13:00、澳大利亚22:00收看实况直播。
29、昼夜变化对动植物都有影响,如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状态是不一样的;很多动物在白天和黑夜的生活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精华知识点整理(2022新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精华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第一课《光源》1.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⒉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常见的自然光源有(太阳、雷电、萤火虫、发光水母), 常见的人造光源有(点燃的火把、油灯、蜡烛, 开启的电灯、发光二极管)。
3.有的光直接来自发光的物体, 有的光来自(反射光)的物体。
4.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 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
5.光源发光是需要(能量)的。
第二课《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2000多年前, 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 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 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4.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 且(左右颠倒)。
5.各种颜色的光都能通过小孔后成像, 如果物体是彩色的, 像也是(彩色)的像与物体的颜色(完全一样)。
第三课《光的反射》1.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 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2.(万花筒)和(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3.可以用两面(平面镜)制作一架潜望镜。
4.(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5.两面直立的镜子的夹角(越小), 出现的影像就(越多)。
6.(猴子捞月、杯弓蛇影、圣火采集)等情形, 都属于光的反射。
7.像镜子、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有抛光的金属面等都具有(光滑)的特点它们的反光效果好。
第四课《七色光》1.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 形成(彩虹)。
2.(阳光明媚且光线具有一定的角度)是形成“彩虹”的必要条件。
3.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在一定条件下, 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4.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总结 新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光与色彩1.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分为人造光源,(如点燃的火把、油灯、蜡烛,开启的电灯),自然光源(太阳、雷电、萤火虫、发光水母)。
2.蜡烛发光过程:点燃烛芯,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发光发热,蜡烛变短。
3.像蜡烛那样通过燃烧发光的光源:油灯、木材、篝火、酒精灯、火把等等。
4.细钢丝发光现象: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
5.像钢丝那样通过通电发光的光源:白炽灯光、激光、白炽灯、日光灯、高压钠灯、霓虹灯、发光的二极管、手电筒等。
6.闪电是碰撞摩擦发光。
烟花、炸药是爆炸发光。
7.阳光穿过树叶间隙或云间空隙、汽车远光灯、激光灯都有光束射出,而且光束看起来都是直线。
8.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墙上形成倒立的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其原理是在空气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9.我的解释: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上部,所以在塑料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10.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表面越光滑的物体反射效果越好,在众多的物体当中,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因为镜子表面非常光滑。
镜子的成像特点:光路是可逆的。
镜子中的像与实物左右相反两面直立的镜子夹角越小成像越多11.日常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现象:白天看清楚路面,是因为路面反射太阳光。
在水中能看到自己的倒影,因为水反射太阳光。
夜晚我们能看见月亮,因为月亮反射太阳光。
我们能看清楚书上的字,也是因为光的反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照镜子就是利用镜子反光的原理。
“阳光接力打靶”游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用一面小镜子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12.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月光是从哪里来的?月球本身既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所以所谓的月光不是月亮发出来的,而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单元一:科学探究的道路1. 科学家是谁- 科学家是一群对未知事物有好奇心并倾向于通过实验、观察和研究去探究真相的人。
- 科学家需要具备好奇心、刻苦精进、准确性和好奇心,他们能够发现新知识,并为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提供解决办法。
2. 科学实验的思路-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有:假设、实验分析、结论。
- 实验分析中的活动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
- 假设是实验分析中的起点,而结论则是活动的结束。
3. 科学调查的方法- 科学调查有两种方法: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
- 实地调查指的是亲自前往实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 问卷调查指的是发放调查问卷,让被调查者回答问题。
单元二:植物的生存条件1. 不同植物的生长性- 彩色植物:生长较快,容易吸引昆虫来传粉。
- 落叶植物:受气温和日照时间等影响,将叶片脱落。
- 绿色植物:生长地点广泛,适应性强。
2. 生长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太阳光:太阳光对植物生长的最重要因素。
- 空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和温度等对植物生长都起着关键作用。
- 土壤:土壤中的水分、有机物和养分等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
3. 植物的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花粉经过传染到雌蕊上,受精后,花就会结出果实。
- 无性繁殖:植物不需要花粉和配子,就可以通过自身组织生长产生新的植株。
单元三:物质的组成和变化1.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针对不同物质,物质的三态可以是气态、液态、固态等。
- 物质状态的转化也有三种:凝固、熔化和升华。
2. 物质的成分及混合物- 物质可以通过物理手段或化学手段分离出不同的组成部分。
- 混合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但仍可分离出各自的成分。
3.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的作用,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物质通常可以通过电解、加热、灼烧等方式进行化学变化。
单元四:自然之风1. 风的成因和分类- 风是由于地球的旋转、温差等因素而产生的自然现象。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苏教版)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
5.(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6.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7.(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8.(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9.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10.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昼夜的形成原因是(地球的自转)1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4.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
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一个月).1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8.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9.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一天中, 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一高一低).2、一天中, 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一短一长).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4、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一高一低).5 (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6、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7、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8、(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10、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11、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一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13、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14、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一蛾眉月一上弦月一凸月一满月一残月一下弦月一蛾眉月).15、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16 、(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17、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18、太阳运动的规律是: (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一高一低).19、(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 (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20、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 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21、(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22、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23、新月指的是天空中不出现(月亮).24、影子形成的条件: (光源) (遮挡物) (屏).25、(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 (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26、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 (牵牛花)、(合欢树)、(县花)、(夜来香)等.27、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花钟).28、白天活动的动物有: (狗)、(公鸡)、(蝴蝶)、(蜜蜂)等;夜间活动的动物有: (猫头鹰)、(蛾)、(蝙蝠)、(刺猬)等.29、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 (1) 不伤害小动物.(2) 不惊动小动物.(3)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4)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5)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6)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30、农历初七、初八的月相名称叫上弦月,农历十五、十六的月相名称叫满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名称叫下弦月,农历三十、初一的月相名称叫新月.简答题1、问: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答: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在西,影子在东;太阳高度高, 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2、问: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答:太阳的位置变化和气温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太阳高度低,气温就低;太阳高度高,气温就高;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候,而是在下午12 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3、问: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太阳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4、问: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答:逆时针转动(或自西向东自转)5、问: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答:美国(华盛顿) 7: 00 德国13: 00 澳大利亚22: 00当北京是白天时,(中午) 华盛顿是黑夜巴黎是清晨夏威夷是黄昏6、问:阅读了古人对昼夜交替的解释的资料后,你有什么想法?答: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事业也是在争论中不断进步的.7、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答:早晨,日出东方照在物体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太阳渐渐开高,影子渐渐变短,到了正午影子最短,然后影子又渐渐变长,直到傍晚,太阳落山,影子消失.影子的变化是一个长→短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太阳的位子和影子的方向始终相反.8、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1)刺猬喜静怕光,白天休息,夜晚活动蛾,常在夜间活动狗,般根据主人的生活习性而定,狗般早晨起得较早,晚上睡得较晚(和主人差不多),当然晚上有事也会“加班”,狗是很尽职的,夜视能力较强,因此保留了夜行的本能.蝴蝶为典型的昼间活动性昆虫(有些种类喜欢在强光下飞行,有些则爱好在阴暗处飞行).猫头鹰,夜间活动,白天视力变差,如不小心现身还会被其他鸟欺负公鸡,在夜间不能够看到东西,早晨一看到光亮就打鸣,因此属于白天活动的动物蜜蜂,白天采蜜,晚上回巢蝙蝠,昼伏夜出(2)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菊花是短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需要每天8-12小时数,就能加快发育提前开花.反之,如果超过12小时日照时数就会推迟开花.除菊花外,一品红、蟹爪兰等也属于短日照花卉.(3)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增加产蛋量.第二单元《光与色彩》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3、2000 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5、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潜望镜)和(万花筒)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6、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7、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8、(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9、( 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种透明物体时, (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透镜).10 (凸透镜)有(放大)作用;能使光线(聚焦);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凸透镜也叫放大镜,它有(放大)、(成像)、(聚焦).11 (凹透镜)有(缩小)作用;能使光线(发散);不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12、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13、(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的,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14、用一个回透镜,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正像):用网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15、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16.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在一定条件下, 七色光义能合成(白色光).17、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红D)、(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18、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19、(太阳)、(灯泡)、(萤火虫)等是光源: (月亮)、(镜子)不是光源.20、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就(越多).21、可以用两面(平面镜)制作一架潜望镜.22、(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根据(光的折射)的原理制成的.23、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24、(凸透镜)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 (凹透镜)不能.25、彩虹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26、1666 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简答题1、彩虹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答: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2、小孔所成的像左右颠倒吗?为什么?.答:是的,小孔所成的像左右也颠倒,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试用光的折射道理解释水中的物质弯折现象.3、照镜子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1)在镜子中看见你,你也能看见我,光路是可逆的.(2)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3)两面镜子成90度,镜中出现三辆车;如果成60度,将出现五辆车;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越多,这是因为两个镜子互相映照产生的.4、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可以做成什么?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是正像.如果把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放在一起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5、为什么说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答:因为水滴的形状是中间厚、两边薄,而且水滴还是透明的,所以说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第三单元《电和磁》*1、一个简单电路要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部分组成.*2、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3、开关的作用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4、只能使用(电池)实验,不能从插座接电.*5、利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组合成一一个(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之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7.常见的导体有各种金属(金、银、铜、铁铝等);酸、碱、盐的水溶液(硫酸、盐酸等);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盐水、湿木头.*8、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塑料梳子);橡胶(橡皮);玻璃:陶瓷;干燥的木头;木铅笔等.9避免触电的方法有: (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活动)、(不要用湿毛中擦电器)、(不要把几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10、通过(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看小灯泡亮不亮,判断电线是否连着.利用这个检测器可以检测暗盒里的电路.*11、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时,小灯泡不亮一( 电路不通);小灯泡亮了一一(电路通了);小灯泡变暗了一(电路通了,但增加了用电器);小灯泡变亮了一一(增加了电池).*12、常见的磁铁有(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条形磁铁)、(针形磁铁)等. 13、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向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N)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 S)表示.*14、磁铁的性质有: (磁铁能吸铁)、( 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15、(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16、用(磁铁)在缝衣针上沿(同方向)摩擦几十次,就做成了(指南针).17、消去缝衣针磁性的方法有: (用木棒敲)、(在火上烤)、(与大磁铁放在一起)18、指南针总是一一头指南,一头指北,是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N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S 端).*19、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磁性黑板)、(磁带)、(磁卡)、(软盘)、(带磁性的冰箱门)、(门吸)、(磁性铅笔盒)等.*20、在通电状态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它由(电池)、(导线)、(铁钉)三部分组成.*21 (电磁铁)的制作方法是:把导线按照同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再接通电路.22、给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2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 (有无铁芯)有关.*24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正负极方向)或(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25、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相同点是: (都能吸铁)、(都有磁性)、(都有磁极)、(都能指示方向).(都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26、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不同点是: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27、电磁铁的应用有: (电铃)、(电动机)、(电扇)、(电磁起重机)、(电话)、(磁悬浮列车).简答题1、避免触电的方法有哪些?不在高压线下钓鱼或放风筝;不在电线上晾衣服:不用湿抹布擦带电的电器:不能在插座上连接很多电器:不用湿手摸开关;不翻爬变压器:不拉掉落在地的电线.2、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如何判定手心里的电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用电地和打这特电线迹电路.灯泡究起电线微地连有的电话.是不拉掉落在地的电线.断开的,不用湿手摸开关,不翻爬变压器’3、如何消去缝衣针的磁性?消去缝衣针的磁性的方法:加热、砸打4、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流大小:利用电池、铁钉、小铁钉,通过改变电池数量,吸起铁钉数量得出:电流大,磁力大.线圈匝数: 如上,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缠绕圈数,吸起铁钉数量得出:匝数多,磁力大.有无铁芯: 如上,电流不变,匝数不变,比较插入铁芯与无铁芯时吸起铁钉数量得出:有铁心,磁力大6、两极变化和哪些因素有关?线圈绕向、电池正负极接法有关.7、电磁铁和磁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相同:都有磁性,不同:磁铁磁性是永久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才有磁性,断电后磁性就消失.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1、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所以运动会使(心路)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恢复到正常状态.*2、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3、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4、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5、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6、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7、我们要呼吸是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8、(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9、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10、测肺活量的方法:深吸一口气吹大一个气球,测气球最宽处的周长;或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立,吸口气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气, 排出的水量就是肺活量.11、肺活量大对健康的好处是: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12、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13、(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14、心脏的形状像(桃子); 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位于(左胸部),在胸骨后面,肋骨内侧.*15、(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16、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相同).*17、(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18、(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 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19、人体内的大血管可分为(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其中(动脉血管)血含氧量高,(静脉血管)血含氧量低.*20.人体血波循环器官是(心脏),是由心房)和(心室)组成的.能有节奏的(搏动).将血液送到全身各处.*21、保护心脏的方法有: (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简答题1.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答:血液在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除体外.只有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2、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疾病传染;扫地前洒水;呼吸富有氧气的空气;不吸烟.3、怎样保护心脏?答: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1、(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2、做出正确解释,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合理思考.3、(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4、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们是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并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5、颜色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光的三原色是: (红)、(绿)、(蓝).*6、对发生在吸水纸上颜色分解的解释是:一些颜色并不是我们所看见的那样,而是由不同颜色混合后组成的.*7、科学家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毕达哥拉斯一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柏拉图--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先混合;亚里士多德一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托勒密一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阿尔哈曾一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8、(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9、建立模型的步骤;分析问题_--收集证据--找出物体之间的关系---确定条件----规定条件---建立初步模型.简答题1、什么叫解释?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2、模型有什么作用?并说出三个你所知道的模型?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三球仪、植物细胞模型、圆周长公式、水的循环模型.。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1.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在早晨,太阳在东方,影子在西方;傍晚太阳在西方,影子在东方。
2.太阳高度是什么?太阳高度与影子长度和地表温度有什么关系?太阳高度是指太阳与地平面的夹角。
在中午,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温度最高;而在早晨和傍晚,太阳高度较低,影子较长,温度较低。
3.一天中,影子的长度和方向有什么变化规律?影子的长度由长变短,再变长;方向由西向东。
4.古人用的计时工具太阳钟也叫日晷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太阳钟是根据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出来的。
5.XXX保存的日晷属于什么类型的日晷?它是赤道日晷,与地球赤道平行。
6.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缘故。
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它是自西向东的。
8.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因为地球以自西向东的方向自转着。
9.因为地球是圆的,同时在自转,有一部分地区有阳光照射,是白天;有一部分没有阳光照射,是黑夜,所以存在时差。
10.古希腊天文学家XXX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11.波兰天文学家哥XXX提出了XXX说,认为太阳是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12.月相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月相?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月亮不同阶段的样子叫做月相,这是因为太阳照到月亮上,同时月亮围绕地球转,不同时间我们在地球上看到被照射到的月亮也是不同的,所以才会出现“月有阴晴圆缺”的现象。
13.月相的周期是多久?看到的月光是什么光?月相的周期是一个月,看到的月光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反射到地球上的光。
14.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XXX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
15.科学家XXX根据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编制了花钟。
16.夜晚活动的动物有哪些?包括蜗牛、猫头鹰、老鼠、蛾子、蝙蝠、刺猬等。
17.人为改变白天和黑夜的长短,动物和植物的性也会随之改变。
比如,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而延长光照时间可以让鸡下更多的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 、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在南,影子在北;太阳在西,影子在东。
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
太阳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影子越短。
一天中,从早到晚影子的长短依次是:长——短——长。
一天中,我们看到的太阳运动是从东往西。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周形。
2 、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 1—2 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
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
3 、人们利用太阳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日晷是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古代计时器还有:沙漏、有刻度的蜡烛、中国古代铜壶滴漏、牛顿钟等。
4 、太阳东升西落以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
5 、 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 日心说”——地球绕着太阳在运动,昼夜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6 、当北京是白天时(中午),华盛顿是黑夜,巴黎是清晨,夏威夷是黄昏。
7 、月相变化的规律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农历十五)-残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做月相。
月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我们看到的月亮也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但它每天升起的时间不一样。
有时,白天的时候月亮也在天上,只是由于太阳光太强我们看不到而已。
8 、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 20 点,美国(华盛顿) 7 : 00 、德国13 : 00 、澳大利亚 22 : 00 收看实况直播。
9 、昼夜变化对动植物都有影响,如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状态是不一样的;很多动物在白天和黑夜的生活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牵牛花凌晨 4 点开放,夜里闭合。
合欢树白天叶子张开,夜晚叶子闭合。
10 、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形式放或闭合。
200 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卡罗拉斯 ·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 花钟” ,他是把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形的花坛。
林奈的“ 钟” 非常准确,直到现在,欧洲人仍以这种“ 钟” 来布置花坛。
菊花是短日照花卉,减少光照时间可以提前开放。
除菊花外,一品红、蟹爪兰等也属于短日照花卉。
11 、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是因为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增加产蛋量。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1 、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有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
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自然光:闪电太阳萤火人造光:灯泡蜡烛焰火常见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蜡烛火等,月亮不是光源。
2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 小孔成像” 。
原理可以用“ 光沿直线传播” 的原理来解释。
3 、可以在水中加入细小颗粒的物质,如粉笔灰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
4 、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直立的虚像,大小和实物相等。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
凸透镜的用途:做照相机的镜头、老花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望远镜是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制成的。
研究内容凸透镜凹透镜镜片特点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观察物体有放大作用有缩小作用可聚光使光发散成像特点可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不能5 、照镜子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1 )在镜子中看见你,你也能看见我,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 2 )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前后相反的。
( 3 )两面镜子成 90 度,镜中出现三辆车;如果成 60 度,将出现五辆车;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越多,这是因为两个镜子互相映照产生的。
6 、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曲,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透过不同镜片观察物体,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凹透镜有缩小作用。
7 、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是正像。
如果把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放在一起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
8 、光是有颜色的。
阳光被三棱镜分解后的色彩: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一现象是 1666 年由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
彩虹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9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将它们混合后是白色,七色光也可以合成白光。
当七色圆盘旋转起来时,彩色顿时就会消失,而呈现出一片灰白色。
. 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七彩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和反射的色光不同,由此显现的色彩也不同。
第三单元:电和磁1 、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一个基本电路由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组成。
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2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常见导体:钢尺、铁钉、铁片、钥匙等金属做的物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常见绝缘体:塑料制品、橡胶、木头、橡皮、布、纸等。
3 、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利用电池、电线和小灯泡所组成的简单电路作为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测定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生活中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插座的里面需要导电,用导体金属做,外壳不能导电,用绝缘体塑料做;电线的外面都用橡胶皮包好,是为了绝缘……家庭用电的危险行为:许多电器连接在一条电线的插座上,或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过热发生火灾;用湿布擦拭电灯、将湿衣服晾在电线上、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这些行为都会导致触电,很危险。
当家里的电路发生故障时,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请专业人员来修理。
4 、磁铁有南极( S )和北极( N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磁铁的性质:( 1 )能吸铁( 2 )能指南北( 3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5 、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
磁极指向北的一端是北极,用“N”North 表示;指向南的一端是南极,用“S”Sou th 表示。
6 、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它总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
指南的一头称为南极( S ),指北的一头称为北极( N )。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战国时它被称为司南。
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 N 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 S 端。
7 、测量比较两块磁铁磁力大小的方法:用磁铁去吸大头针或回形针等,吸得多的磁力大。
8 、两极变化和线圈绕向、电池正负极接法有关。
9 、电磁铁和磁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相同:都有磁性,都有磁极,都能指南北,都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不同:磁铁磁性是永久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门吸、带磁性的冰箱门、磁悬浮列车等。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和电线匝数以及有无铁心有关:电流大,磁力大;匝数多,磁力大;有铁心,磁力大电可以产生磁。
把电线按照一个方向绕在铁钉上,接通电路,就形成了一个电磁铁,可以吸起大头针或回形针等。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有关,电池越多,磁力越大;磁力大小还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越多,磁力也越大。
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而且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电磁铁的南极和北极也会改变。
电磁铁的应用:电动机、电磁起重机、电铃等。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1 、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人一分钟的心脏跳动次数与脉搏次数是一样的。
运动后人的呼吸次数与心跳次数都会加快。
休息后会慢慢趋于平静,直到恢复到和运动前一样。
2 、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认识并知道他们的作用)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 、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4 、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5 、肺活量大就说明机体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强,人体内部的氧供应就充裕。
6 、体育锻炼能增加人的肺活量,使心脏更有力。
肺活量由呼吸肌的力量、弹性决定的。
保护肺和心脏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吸烟,不喝酒。
7 、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人进行血液循环的主要器官是心脏和血管,通过血液流动,可以把大量的氧气和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并能把从全身各处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
8 、心脏是人体的“ 泵” ,心脏不断跳动的目的是推动血液循环,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和生命活动。
9 、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只有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10 、将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摇晃一下,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人在运动时,因为需要的能量增多,所以就要加快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同时也要血液加快循环,以便更快地将氧气和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
所以人在运动时,呼吸和血液循环会同时加快。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1 、解释:解释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如:日心说,板块说。
解释不一定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在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
2 、建立模型:科学家常建立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
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的联系。
如图形(植物细胞模型)、公式(数学公式)黑盒子模型,纸筒模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 、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 ( 自东向西 ) 。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低一高一低 ) 。
2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 ( 自西向东 ) ,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长一短一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