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试题

合集下载

【高二政治试题精选】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检测试卷

【高二政治试题精选】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检测试卷

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检测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2分)
2005年6月下旬以,发生于四川省资阳市等地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一猪链球菌感染,导致30多人死亡。

据此回答l~4题。

1.调查表明,引起这次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直接因素为宰杀、加工病死猪或者吃过病死猪肉导致血液感染。

农民也知道吃死猪肉的危险,也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但是,正如当地一位官员对记者感叹“农民收入太低,有病不愿看.小病硬是拖成了大病。

”一场疫情折射了农村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从哲学上看( )
A.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导致疫情的爆发
B.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c。

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着“人化”的特点,是主观的
D.割裂事物的联系会使人们只看现象,忽视本质
2.猪链球菌病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

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变化诱导下,会引起动物和人发病,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迅速变种和传播。

这说明( )
A.人定胜天
B.人类永远不可能认识世界
c.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发展都是复杂的
D.猪链球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3.医学科学工针对新疫情的进展加紧研制和试验新疫苗。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必须学会到( )中去认识事物、改造事物 A.事物之间的联系 B.事物的规律性
c.事物的内部 D.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
4.产生了新的疾病,人们就要寻求新的医治方法。

人与疾病之。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专题巩固试题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专题巩固试题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专题试题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自在事物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 T )2.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

( T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 T )4.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是一种发展。

( F )5.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 F ) 6.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 F )7.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

(F )8.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F )9.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通过次要矛盾起作用。

( F )10.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 T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辞分,共4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不少人的心弦,我们为自己开出一串长长的“去哪儿了”的清单:家人、爱人、自我、友情、健康……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A ) ①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②自在事物联系也有客观性③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④联系具有主观能动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④D.③④12.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

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D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13.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联、共享。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

这进一步佐证了( C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A.①③ B.②③ C.②④D.③④14.漫画《请你吃》(作者:李二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C )A.突破规律的制约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B.防止经验主义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C.改造世界需要注意把握联系的多样性D.办事取得成功要改变事物固有的规律15.“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试卷讲评-完整版PPT课件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试卷讲评-完整版PPT课件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 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二者关系的问题上,应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将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有机结合起来。二者都是为了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 播,方便人们的生活。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试卷讲评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DA A D A A D 11 12 13 14 15 C AD A C
16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考: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阐述如何看待具有普世价值 的中国梦?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中国文学故事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蕴含着 东方特色传统文化元素,同时又能体现人类共同的审美要求,因而能够走红海 外。
17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原理,说明正确认识保护方言与推广 普通话的关系。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②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一方面,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存在 一定的对立性,推广普通话意味着讲方言的人将会减少,而保护方言又与推 广普通话相冲突,两者存在斗争性。另一方面,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又具 有统一性。保护方言有利于丰富发展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有利于促进方言更 好发挥作用。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海外文学作品 写作和发售周期长,纸质书价格高,不能很好满足读者需求;而中国网络文学 品类丰富,具有独特的创作特点,填补了海外阅读市场的空白,从而走红海外。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同类事物具有共性和一般规律。人类对于故事的喜爱是共 通的,中国文学故事彰显的价值观中有全人类相通的共鸣点,对海外读者市场 具有吸引力。

高考题库《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高考题库《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题库一、选择题(2011安徽高考卷)11.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

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011·西城期末]16.在动物世界中,“小个子”并不等于“弱者”。

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能合力把一匹大斑马吃掉。

有人将经济领域中分工协作模式形象地比喻成“小狗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能够大幅度削减管理成本和内部消耗。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用整体的发展带动局部的发展B.从部分出发,完善各部分的功能C.要统筹考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2011·苏北四市二调]30.1的10次方是1,0.9的10次方约0.35,1与0.9之间只差小小的0.1,相乘后的结果却相差很大。

这启示我们A.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C.要重视量的积累D.要坚持联系的观点中国既是茶得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回答8—9题。

(2011安徽高考卷)9.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

这表明()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11广东高考)33.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

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011广东高考)34.观察图8(改编自陈耶门《沉默集》),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标题,最贴切的是A.目标:奋斗的方向 B.信念:勇者的利器C.障碍:跨越的支点D.天才:勤奋的结晶(2011全国新课标高考卷)19.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

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测试卷

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测试(高二政治)姓名_______班级____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这种说法()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反映客观事物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2、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表明()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3、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近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这段话蕴涵的哲理是()①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②量变超过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事物必然发生质变③只要事物发生量变,就必然引起质变④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5、下列成语与“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相同哲理的是()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精诚所至金石为开C.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D. 审时度势趋利避害6、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7、科普网2009年5月7日发表文章称,太阳表面出现的黑子群引发的地球磁暴现象造成一些地方卫星通讯、地面电信的中断。

同时,也会增加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这段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B.矛盾的双方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可以转化的C.矛盾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8、南北朝时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而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改动是“点金成铁”。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达标检测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达标检测

高三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达标检测2015.12.20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100分)1.常言道:“油价发烧,经济咳嗽”。

近年,世界市场上原油期货价格接连刷新历史最高记录,给各国经济发展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联系是客观的,人是无能为力的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D.人可以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2、某市花费了420万巨资引进了4000颗大树,因“水土不服”已有1000多棵死掉。

进城的大树因多年生长在深山中,无论外形还是内部发育都适应了深山生活,进入城市后,空气、土壤、水分等环境的改变,导致一些大树死亡。

这一事例告诉我们()A.必须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科学性B.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C.必须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必须弄清楚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3、地震掀起的海啸,波及环太平洋53个国家和地区。

核汇漏发生后,美国西海岸的空气中检测出放射性物质,我国在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区也检测出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

这说明()①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在联系面前我们无能为力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趋利避害④联系具有复杂性,我们要透过事物的内部联系去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A. ①③B. ③④C. ①②D. ①④4、从哲学上看,寓言“守株待兔”中农夫的错误在于()①把事物之间偶然的联系当成了必然的联系②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一般规律③想问题、办事情没能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④没有认识到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这些战略是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是实现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

2021年高中政治 哲学生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4

2021年高中政治 哲学生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4

2021年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4一、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5题)1.移动互联网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一种新技术。

“小巧轻便”及“通讯便捷”是它与传统互联网的根本不同之处,也决定了它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哲学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联系是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矛盾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据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④整体高于局部,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

他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篆言者必钩其玄。

”读一部书,要着重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

这体现了 (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每一个要素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分析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④3.[xx·杭州模拟] 如果我们把“道路”一词拆分为两个方面,将“道”比作“人生的大方向和趋势”,把“路”比作“生活的途径”,那么下面关于这两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道”和“路”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统一②“道”和“路”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③“道”和“路”体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④“道”和“路”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4.日本发生了福岛核泄漏事故,就有人对核电全盘否定;中国发生了高铁事故,就有人对我国的高铁研发取得的成就一概否定。

这种思维方法( )①坚持矛盾的同一性,否定了矛盾的斗争性②没有坚持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③肯定了矛盾的特殊性,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④是把肯定与否定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5.中国画的艺术创造既具有中国独有的意象建构与表达方式,又蕴含独有的中国智慧与哲理。

政治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政治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政治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1.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

这句话说明了( )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2.日食本来是一种十分平常的天文现象,然而有人却把日食与一些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预示着可能会有地震等灾害发生。

但据统计,20世纪中国境内一共观测到16次日全食现象,同期中国境内发生了7次大地震,却没有一次发生在日全食或日环食的当年。

可见()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结果②联系是多样的,天象奇观与地质灾害之间必然存在着直接联系③联系是客观的,大家不能将主观臆造的联系强加于客观事物④联系是具体的,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客观联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引入我国。

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

这表明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

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A.部分影响整体B.部分依赖整体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5.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2014年3月,国务院支持、确定福建省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孩等多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这表明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B.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6.数学也是一种美,欧拉给出的公式:V+F-E=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

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doc

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doc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综合测试本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2009年7月27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中美官员致词时妙语连珠,谚语、俗语、流行语信手拈来,在让人们感受两国合作决心的同时,也领会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魅力。

回答1〜2题。

1. 东西方文化不断加强交流,这体现了()A. 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B.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C.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D.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答案:B2. 奥巴马在最后致词中援引了〈〈孟子•尽心下》中的一句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包含B.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C.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答案:D3. 2009年8月7〜8日,第13次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在新德里举行,中国驻印度大使张炎日前表示,当前中印关系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印关系已经超越双边范畴,具有全球和战略意义。

“尽管双边关系有过曲折,两国还有边界问题需要解决,但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福利、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共同历史使命,要求两国必须以极大的政治智慧妥善处理上述问题,把握历史机遇,谋求互利共赢,造福两国人民。

”这体现的哲理是()A.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C. 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答案:A2009年7月11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隆重开幕。

贾庆林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就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出五点意见。

回答4〜5题。

4. 本届论坛的举办,对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必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②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③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④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5. “分久必合”是历史的必然,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成功举办,有利于两A. 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答案:A6.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分析我国的社会发展形势,报告对2009年进行了回顾,指出2009年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

我国每年有20 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

在医学上,他们被称之为“药源性致死”。

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病死的,而是吃药吃死的。

这当中,40%死于抗生素滥用。

据此回答1~2题。

1. 抗生素可以挽救人的生命,而不合理的滥用却助长细菌产生耐药性。

这说明A.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不同,事物的状态也不相同B.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人们无法改变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规律具客观性,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2. 滥用抗生素的行为违背了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一分为二的观点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钢铁、水泥、电解铝,一边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叫停之声不断,一边是三大行业投资继续保持惊人增速。

据此回答3~4题。

3.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行业之所以投资过热,除去资本追逐高盈利的特性外,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也是重要原因。

一方面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叫停之声不断,另一方面地方项目投资增长却高达64. 9%。

这些地方政府的行为违背的哲理是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B.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C.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D.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可以转化4. 在叫停过程中,不少专家提醒决策部门,要注意宏观调控的力度,既要控制住部分行业的过度投资,又要注意把各地方、各方面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

这是因为A.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和部分是有严格界限的B.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C.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D.宏观调控重视的是整体,部分行业是整体中的部分我国要在新世纪的头二十年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最新高考政治_单元归类解析__哲学生活__第三单元

最新高考政治_单元归类解析__哲学生活__第三单元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2013·新课标Ⅰ卷·23题)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

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

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一事例表明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材料很容易读懂,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因为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我们没发现它,不证明没有联系;③说法错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前提是掌握它们的规律,不是创新意识;④说法正确,材料中的联系就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综合以上分析,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2013·福建卷·36题)下列与图11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A. 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漫画类选择题,明确漫画的寓意,大概意思是说满树的叶子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剩下一片叶子,人们才知道珍惜,②③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故选B项.【考点定位】漫画类,古诗词类选择题的做题方法,发展的观点。

3.(2013·安徽卷·10题)下列名言能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B.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王夫之)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A体现对立统一;B体现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C体现事物的运动变化。

山东省昌乐一中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山东省昌乐一中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测试题1.2016年9月9日~11日,“天河工程”论证启动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

该科研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

这表明( )①人能够运用对规律的认识去改造规律,造福人类②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形式③应善于根据事物的表面联系,创造事物的本质联系④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昀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有: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③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④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

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说明( )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②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③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这告诉我们( )①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要善于分析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各种条件④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在经历了换风扇、空气净化器、中央空调等换气产品之后,中央新风系统开始备受消费者青睐,得到广泛认可。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经典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经典试题及答案解析

• 庞加莱猜想是国际数学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 大难题,被列为七大“数学世纪难题”。一 百多年来,许多杰出的数学家都在致力于这 个猜想的研究工作。2006年两位中国学者在 《亚洲数学期刊》2006年6月号上发表了题 为“庞加莱猜想和几何化猜想的完全证明: 汉密尔顿一佩雷尔曼关于RICCI流理论的应 用”的论文。论文的发表宣告了这一世界难 题的破解。 • 上述材料蕴涵了哪些哲学道理?
• (1)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总是 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都需要长期的奋斗体现了这一点。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 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坚定的必胜信念体现了这一点。实现全面小 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等等都是在新的质变的基 础上进行新的量变从而不断前进的。 •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道路是 曲折的,所以我们在奋斗中存在困难和风险,要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前途是光明的,始终 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体现了这一点
• 、材料一:中国GDP连续25年平均保持了8%高位增长, 但每年因环境污染等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目 前,我国的贫富悬殊位居世界前列,城乡差距、区域差 距在扩大……,这些问题干扰着中国的社会稳定。痛定 思痛,和谐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 正在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是一个 系统工程。要构建和谐社会,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 在新的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 的战略任务,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统筹 兼顾,又要突出重点。 •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单项选择题必修4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单项选择题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1、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表明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2、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3、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但“入侵”夏威夷大岛后却打破了那里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明这个事例的哲学道理是①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③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④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4、1吨废报纸=850公斤再生纸=少砍17棵树。

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A.复杂多样的 B.不可捉摸的 C.因人而异的 D.固定不变的5、北京农业在借鉴全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依靠大城市辐射,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和休闲农业,从而走在全国前列。

这说明A. 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B.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C.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D. 外因通过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6、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7、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地区为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但随着时间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C. 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8、“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金融风暴已经震动全球经济,受其影响,印度经济神话破灭,股票和房地产面临崩溃;冰岛面临“国家破产”危险;全球金融危机给英国的奥运筹备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各国纷纷出台了各自的救援方案。

上述材料说明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C.量变引起质变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在深山能很好生长的大树因为不能适应城市的生存环境而死亡,说明:A.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死亡的过程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认识和改变 D.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3.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

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4.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代价是十分高昂的。

因此,2007年我国将坚持以节能和环保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这说明:①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②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学会优化结构③真理具有客观性④搞好局部可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与时俱进”的辩证法依据是:A.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实践决定认识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D.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7. 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反垄断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自1994年草拟到出台,历经13载沉浮,于07年7月30日正式通过,“千呼万唤始出来”,这说明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必然引起质变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8.西藏一直有“出国容易进藏难”之说,交通的不便严重制约了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一、选择题: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07年经济工作,在总体部署中要做到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

材料中的统筹兼顾是指A.坚持重点论,着重抓主要矛盾B.重视事物的量变,坚持适度原则C.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D.坚持两点论,注意处理好次要矛盾2.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注重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A.事物是永恒变化发展的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 D.民族构成世界,世界离不开民族3.为了方便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自由迁移,青藏铁路的多处路段都采用了架桥的设计,修建了野生动物的专用通道,并在施工中尽量保持青藏高原的原生态地貌。

这些措施:①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②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③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有人大代表将城市和农村比喻为人的两条腿。

现在农村这条腿短,不补齐这条短腿,就要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

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部分对整体具有制约作用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5.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的哲学依据是:A.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执政为民B.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D.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各项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6.我国古代“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说的是他小时候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

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重视量的积累B、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要自觉改造客观世界7.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每发射一次,就前进一步。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

这说明:①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④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不会停滞不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近年来,由于市场的炒作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诸如圣诞节、情人节等一些洋节日在我国快速升温和发热。

相反,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却有了失落的感觉。

从哲学上看,这说明: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B.不同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9.2007年我国CPI同比上涨4.8%,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3%,居住类价格上涨4.5%,成为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原因,而工业消费品价格总体平稳。

因此,2007年物价上涨属于结构性上涨,上述判断体现了()①整体和部分的统一②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统一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10.“花开花落各有时。

”但是人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达到“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秋来不相关”表明()A.矛盾具有特殊性B.外因对事物变化能起加速或延缓作用C.规律是可以利用和改变的D.人们可以利用客观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11.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

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

”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理是()①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③事物的矛盾是人们的主观感受④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12.“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

”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13.“如果只研究中国,不研究世界,就会落后世界潮流;如果只研究世界,不研究中国,就会脱离中国国情。

”这句话主要说明()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B.不能忽略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C.分析任何事物都要坚持两点,而不是一点D.要注意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的特点14.“嫦娥一号”在太空“刹车”必须按照预定的时间、速度抵达预定的近月点,然后实施准确的制动控制,否则卫星将会与月球擦肩而过,或者撞上月球,或者增加后续轨道调整的难度。

这体现了①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②坚持适度原则,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③客观规律发生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④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5.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观赏京剧可以根据脸谱区分不同的角色,根据不同的唱腔辨别不同的流派。

这表明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C.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D.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据16.2008年奥运会奖牌在传统的金属牌上镶嵌了中华美玉,“金镶玉”这一创造性的做法启示我们在处理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上,必须立足国情,中西结合,以我为主。

这体现了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③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7.英国一妇女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

这启示我们A.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B.要使客观符合主观C.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 D.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18.自2008年3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每月1600元提高至每月2000元。

这次个税起征点的调整既体现重点照顾中低收入者,也统筹兼顾财政承受能力。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体现了()①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③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④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圣火从水中被点燃,打破了“水火不相容”的传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的设计思路再次打破“纸”与“火”难以共存的传统,从而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共荣共生的理念。

上述两种设计思路所体现的哲理是()A.创造性思维可以不受客观法律的制约B.打破常规、逆向思维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C.要敢于否定一切,树立创新意识,革故鼎新D.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0.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草案)》。

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按照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要求,对一些职能相同或相近的部门整合、归并为一个较大的部门,以减少机构重叠、职责交叉、多头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强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

这体现的哲理是()①抓住主流,学会“弹钢琴”②优化结构,促进事物发展③统筹全局,寻求最优目标④掌握火候,坚持适度原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21.《创新中国》在网上征集:如何对服装品牌进行创新?网友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看法一:服装品牌,需要继承和创新。

创新服装品牌,必须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承载现代气息和流行元素,凸现以人为本的心理需求,适应中国乃至世界服装文化欣赏的需求。

这就需要百折不挠的追求、探索和创新。

看法二:中国是一个纺织大国,但是庞大的纺织品出口却赚不到更多的外汇,这是令人头疼的事。

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品牌优势。

大力发展品牌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国家利益。

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22.解决当前经济增长中的需求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国家必须坚持“有保有压”,坚决抑制不合理的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

“保”就是加强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压”就是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把那些技术含量低、不符合结构调整要求的项目,特别是资源消耗高、污染重的项目坚决控制下来。

从哲学上分析“有保有压”的依据。

23.温家宝总理说:“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生活困难群体。

一个船队,决定它的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

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试分析材料中温家宝总理这一论述的唯物辩证法依据24.目前是中部崛起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对中部来说意义重大。

实现“中部崛起”,中部地区必须超越传统战略的思维惯性,进行战略理念创新。

制定“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的选择既要坚持加快经济增长,又要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既要充分挖掘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又要正视现实的差距和劣势;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切实可行。

运用哲学知识回答,实现“中部崛起”为什么要求中部地区必须进行战略创新?25.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改革体制、谋求发展的历史。

思想解放,是改革和发展的火车头。

今天,深化改革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思想问题,需要勇于创新,积极应对思想理论上的挑战。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进一步改革开放,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B 3C 4B 5B 6A 7B 8C 9C 10D 11A 12B 13C 14B 15D 16D 17A 18A 19D 20C二、非选择题:21(1)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它的实质是“扬弃”。

也就是说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的肯定或简单的否定旧事物,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发展。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2)网友的看法认为,树立我国的服装品牌,既要继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也需要探索和创新,体现了要求“扬弃”和创新的辩证否定观。

22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中需求结构不合理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实行“有保有压”的产业政策。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具有特殊性,对合理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要“保”,对不合理的需求和项目要“压”,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

23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在现代化建设中,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对整个社会有决定作用,所以要着重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富裕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