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一《中药材的采收》

合集下载

中药材的采收

中药材的采收

中药材的采收通常在枝叶生长茂盛、初花时收割,如荆芥、藿香、穿心莲、益母草、车前草、半边莲等。

但有些应在开花前采收,如佩兰、青蒿等;也有些是采集嫩苗,如春柴胡等;而马鞭草要在花开后采。

极少数要连根挖出入药,如北细辛、紫花地丁等。

采收方法:割取或挖取。

叶类药材的采收:一般在植物的叶片生长旺盛、叶色浓绿,花蕾开放前采收,如大青叶、紫苏叶、艾叶等品种。

植物一旦开花结果,叶肉内储藏的营养物质就向花、果转移,从而降低叶类药材的质量。

也有极少数叶类药材宜在秋后经霜打后采摘,如桑叶、银杏叶等,而枇杷叶则要在落叶后采。

采收方法:摘取、割取或拾取。

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采收1、当植物正在生长发育时,会消耗根部储藏的养分,因此一般多在植物休眠期,即秋冬季落叶后至翌年早春萌发前采收根及根茎类药材,如黄芪、党参、丹参、桔梗等。

此时地下根和根茎储藏的营养物质和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此时采收可避免开花抽薹,从而避免空心或木质化而失去药用价值。

2、少数药材如白芷、当归、等应在生长期采收。

采收年限因品种不同而异,如牛膝、板蓝根等当年栽种当年即可采挖,而人参、黄连、西洋参等则要栽培4-5年才能收获。

采收方法:选雨后的晴天或阴天,在土壤较湿润时用锄头或特制的工具挖取。

采挖时注意保持根皮完整,避免损伤而降低药材质量。

果实类药材的采收多数果实类药材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如薏苡仁、花椒、八角等;也有些要求果实成熟经霜打后再采,如山茱萸霜后变红、川楝子霜打变黄时才采收;还有些应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如青皮、枳实、桔红等。

果实成熟期不一致的药材,如山楂等,要随熟随采,过早采收肉薄产量低,过期采收肉松泡,质量差。

多汁浆果,如枸杞子、山茱萸等,采摘后应避免挤压和翻动。

采收方法:摘取或剪取。

同一果序上的果实成熟期一致的,如女贞子、五味子等,可将整果序剪取,放置若干天后摘取果实。

种子类药材的采收多数种子类药材要在果实充分成熟、籽粒饱满时采收,如牵牛子、决明子等。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备考试题及答案五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备考试题及答案五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备考试题及答案五第1题(A型题):考证药用植物的重要典籍是A.《神农本草经》B.《证类本草》C.《新修本草》D.《植物名实图考》E.《本草纲目》答案:D第2题(A型题):含乳汁管的中药有A.桔梗B.防风C.柴胡D.人参E.西洋参答案:A第3题(A型题):绵马贯众叶柄横切片滴加l%香草醛溶液及盐酸呈红色的是A.厚壁细胞B.表皮C.薄壁细胞D.间隙腺毛E.木质部答案:D第4题(A型题):大黄星点的存在部位是A.皮层B.韧皮部C.韧皮部外侧D.木质部E.髓部答案:E第5题(A型题):伪品大黄在紫外灯下显A.黄色B.紫红色C.棕色或红棕色D.蓝色或灰蓝色E.亮蓝紫色答案:E第6题(A型题):附子的商品规格有A.泥附子、盐附子、白附子B.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C.泥附子、黑顺片、白附片O.黑顺片、白顺片、黄顺片E.盐附子、黄附子、黑顺片答案:B第7题(A型题):白芍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A.羟基芍药苷B.芍药内酯苷C.芍药苷D.苯甲酰芍药苷E.鞣质答案:C第8题(A型题):延胡索来源于A.蓼科B.毛莨科C.桑科D.罂粟科E.十字花科答案:D第9题(A型题):“粉甘草”为A.粉性足的甘草B.断面干坦的甘草C.刮去栓皮的甘草D.粉末状的甘草E.质量好的甘草答案:C第10题(A型题):使药材加工后内部能变乌黑的成分是A.树脂B.挥发油C.糖类D.环烯醚萜苷类E.色素类答案:D第11题(A型题):以下哪种药材的水浸出液在日光下呈碧蓝色荧光A.香加皮B.黄柏C.杜仲D.秦皮E.肉桂答案:D第12题(A型题):下列哪些药材含有芥子酶分泌细胞A.蓼大青叶B.大青叶C.番泻叶D.紫苏叶E.桑叶答案:B第13题(A型题):含木脂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药材是A.葶苈子B.木瓜C.五味子D.山楂E.苦杏仁答案:C第14题(A型题):水浸后种皮呈龟裂状,有明显粘液,子叶皱缩折叠的药材是A.五味子B.补骨脂C.牵牛子D.女贞子E.菟丝子答案:C第15题(A型题):麻黄药材纵切面置紫外灯下观察可见A.边缘亮白色荧光,中心亮棕色荧光B.不显荧光C.蓝色荧光D.金黄色荧光E.灰色荧光答案:A第16题(A型题):麻黄的药用部位是A.种子B.叶C.花D.果实E.草质茎答案:E第17题(A型题):羚羊角不含A.角蛋白B.磷酸钙C.磷脂类D.脑素E.不溶性无机盐答案:D第18题(A型题):色棕红或铁青,表面有乳头状“钉头”断面显层叠状者是A.朱砂B.雄黄C.自然铜D.炉甘石E.赭石答案:E第19题(A型题):钩藤粉末中常见A.草酸钙方晶B.晶纤维C.草酸钙簇晶D.草酸钙砂晶E.草酸钙针晶答案:D第20题(A型题):石膏的条痕色是A.红色B.金黄色C.绿黑色D.白色E.橙黄色答案:D第21题(A型题):宿萼人药的药材是A.甜瓜蒂B.橘络C.龙眼肉D.地肤子E.柿蒂答案:E第22题(A型题):假种皮人药的是A.大豆黄卷B.绿豆衣C.龙眼肉D.莲子心E.肉豆蔻答案:C第23题(A型题):去掉子叶的胚入药的是A.莲子心B.龙眼肉C.绿豆衣D.巴豆E.大豆黄卷答案:A第24题(A型题):茄科植物的种子类药材是A.天仙子B.枸杞子C.栀子D.女贞子E.连翘答案:A第25题(A型题):禾本科植物的种仁药材是A.肉豆蔻B.酸枣仁C.桃仁D.杏仁E.薏苡仁答案:E第26题(A型题):含木脂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药材是A.葶苈子B.木瓜C.五味子D.山楂E.苦杏仁答案:C第27题(A型题):含有挥发油、脂肪油及有机酸的药材是A.五味子B.葶苈子C.桃仁D.金樱子E.决明子答案:A第28题(A型题):含有挥发油、脂肪油及生物碱的药材是A.沙苑子B.葶苈子C.木瓜D.金樱子E.决明子答案:B第29题(A型题):含挥发油及生物碱的果实类药材是A.巴豆B.补骨脂C.吴茱萸D.小茴香E.枳壳答案:C第30题(X型题):大黄的特征是A.断面淡红棕色至黄棕色,颗粒性B.根茎髓部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C.粘液细胞含大型草酸钙簇晶D.韧皮部中有大型粘液腔E.主含蒽醌类物质答案:ABDE第31题(X型题):何首乌具有以下哪些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A.含蒽醌类衍生物B.块根有异常维管束C.根茎有异常维管束D.含卵磷脂E.含生物碱答案:ABD第32题(X型题):有关板蓝根,正确的说法有A.十字花科植物B.含靛玉红、靛蓝等成分C.含芥子苷成分D.水煎液显蓝色荧光E.含皂苷答案:ABCD第33题(X型题):白芷为A.药用部分为根B.菊科植物C.气微,味苦而微甜D.气香浓烈,味微苦E.主产云南、广西答案:AD第34题(X型题):金银花的显微特征是A.腺毛B.花粉粒C.非腺毛D.草酸钙方晶E.油细胞答案:ABC第35题(X型题):含皂苷、鞣质的药材有A.山楂B.苦杏仁C.木瓜D.酸枣仁E.桃仁答案:AC第36题(X型题):肉苁蓉的性状特征为A.扁圆柱形B.表面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片C.体重,质硬,不易折断D.断面棕褐色,有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放射状或波状环纹E.气微,味咸、涩、微苦答案:ABCD第37题(X型题):硬度超过5的矿物药材有A.自然铜B.雄黄C.滑石D.石膏E.赭石答案:AE第38题(X型题):马钱子的性状特征有A.扁圆形纽扣状或扁长圆形B.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C.外表光滑无毛D.底面中心有圆点状突起的种脐E.边缘有微凸起的珠孔答案:ABDE第39题(A型题):《神农本草经》将收载的药物分为A.上、中、下三品B.有毒、无毒两类C.动物、植物两类D.草本、木本两类E.生熟两类答案:A第40题(A型题):《新修本草》著者是A.陶弘景B.李勋、苏敬等C.陈藏器等D.赵学敏等E.李时珍等答案:B第41题(A型题):《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的“检查”项是指A.测定药材真实性的方法B.对药材的安全、有效、均一与纯度进行测定的方法C.测定药材主成分的含量D.检查有无杂质E.检查药材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药典规定答案:B第42题(A型题):烘干法测定水分适合于A.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材B.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C.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D.适合于各种药材E.适合于果实类药材答案:C第43题(A型题):《本草纲目》的作者A.李勋等B.陶弘景C.赵学敏D.吴其溶E.李时珍答案:E第44题(A型题):《本草纲目》载药A.844种B.365种C.730种D.921种E.1892种答案:E第45题(A型题):甲苯法测定水分适合于A.牛膝B.党参C.杜仲D.丁香E.大青叶答案:D第46题(A型题):测定中药灰分的温度应控制在A.100-105℃B.250-350℃C.300-400℃D.400-500℃E.500-600℃答案:E第47题(A型题):制作解离组织制片时,硝铬酸法适合于A.薄壁组织占大部分的样品B.木化组织少的样品C.木化组织分散的样品D.叶类、花类样品答案:E第48题(A型题):考证药用植物的重要典籍是A.《神农本草经》B.《证类本草》C.《新修本草》D.《植物名实图考》E.《本草纲目》答案:D第49题(A型题):皮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季节为A.秋、冬两季采收B.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C.春末夏初采收D.果实成熟时采收E.花完全盘开后采收答案:C第50题(A型题):恒重,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为A.0.3gB.0.30gC.0.3mgD.0.3mg以下E.0.2-0.3mg以下答案:D第51题(A型题):药材的总灰分是指A.药材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B.生理灰分和外来杂质C.酸不溶灰分D.药材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E.不能溶于10%盐酸的灰分答案:B第52题(A型题):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在干燥前一般需A.发汗B.干燥C.蒸、煮、烫D.切片E.熏硫答案:C第53题(A型题):“同名异物”是中药材中常见的现象,以下中药中有“同名异物现象的是A.西洋参B.红花C.香加皮D.姜E.贯众答案:E第54题(A型题):中药鉴定的依据是A.《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B.《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C.《中国药典》D.药厂、医院制定的标准E.《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A第55题(A型题):“同物异名”是中药材中常见的现象,以下中药中有“同物异名”现象的是A.百部B.浙贝母C.人参D.当归E.香加皮答案:C第56题(A型题):下列哪项不是中药鉴定的取样原则A.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B.100-1000件,按5%取样C.超过10(X)件的,按1%取样D.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E.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答案:C第57题(A型题):中药鉴定取样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用量的A.2倍B.3倍C.4倍D.5倍E.6倍答案:B第58题(A型题):《神农本草经》收载药A.844种B.365种C.921种D.838种E.1746种答案:B第59题(A型题):中药鉴定学的主要任务是A.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B.研究中草药的栽培C.研究中草药的采集加工D.研究中草药的运输贮藏E.研究中草药的采收季节和品质答案:A第60题(A型题):《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用“干燥”表示A.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B.烘于、晒干、阴于均可的C.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D.需短时间干燥的E.需及时干燥的答案:B第61题(A型题):维管束异型的茎木类药材是A.川木通B.大血藤C.鸡血藤D.钩藤E.肉桂答案:C第62题(A型题):平整的横断面皮部呈红棕色环状,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黄白色,有细孔(导管),射线红棕色,有此特征的茎木类药材是A.川木通B.肉桂C.钩藤D.沉香E.大血藤答案:E第63题(A型题):鸡血藤髓部的特点是A.中央髓部较大B.中央髓部较小C.髓部较大,偏向一侧D.髓部较小,偏向一侧E.髓部不明显答案:D第64题(A型题):横切面可见皮部内侧有红褐色或黑棕色棚旨状分泌物,木部淡红色,有小空洞(导管),皮部与木部相间排列成偏心性半圆形的环,有此性状特征的药材是A.苏木B.降香C.沉香D.大血藤E.鸡血藤答案:E第65题(A型题):白木香粉末中的草酸钙结晶形状是A.簇晶B.方晶C.砂晶D.针晶E.柱晶答案:E第66题(A型题):药材钩藤(原植物名为钩藤)的表面特征是A.表面光滑无毛,红棕色至棕红色B.钩枝密被褐色长柔毛,钩的末端膨大成小球C.枝或钩的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有疣状凸起,被褐色粗毛D.表面黄绿色,常有宿存托叶E.钩枝具有稀疏的褐色柔毛,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叶痕明显答案:A第67题(A型题):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药效作用是A.抗菌B.镇痛C.消炎D.降血压E.利尿答案:D第68题(A型题):桑白皮的药材来源为A.桑科桑的干燥根皮B.桑科桑树的带叶枝梢C.桑寄生科桑的干燥根皮D.桑科桑寄生的带叶茎枝E.槲寄生科桑的干燥根皮答案:A第69题(X型题):下列药材在春末和夏初采收的是A.肉桂B.大黄C.泽泻D.厚朴E.钩藤答案:AD第70题(X型题):降香的药用部位为A.树干B.叶C.干皮D.果E.根心材答案:AE第71题(X型题):降香和沉香的共同之处在于A.药用部分为心材B.为瑞香科植物C.气微香,味微苦D.火烧有油渗出E.气较浓,味苦答案:AD第72题(X型题):下列药材的药用部位为心材的有A.大血藤B.鸡血藤C.钩藤D.沉香E.苏木答案:DE第73题(X型题):鸡血藤的显微鉴别特征为A.木栓层内含棕红色物质B.皮层散有石细胞群C.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D.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成数轮E.木纤维为韧型纤维答案:ABCDE第74题(X型题):白木香的特征是A.为菊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心材B.燃烧时发浓烟及强烈香气C.草酸钙方晶D.木质部中内含韧皮部E.木纤维为韧型纤维答案:BD第75题(A型题):含钟乳体的药材是A.大青叶B.穿心莲C.薄荷D.广藿香E.麻黄答案:B第76题(A型题):下列药材中既有草酸钙簇晶又有非腺毛的是A.蓼大青叶B.大青叶C.牡丹皮D.广藿香E.细辛答案:A第77题(A型题):下列植物来源于柏科的为A.石韦B.枇杷叶C.侧柏叶D.大青叶E.穿心莲答案:C第78题(A型题):下列哪些药材含有芥子酶分泌细胞A.蓼大青叶B.大青叶C.番泻叶D.紫苏叶E.桑叶答案:B第79题(X型题):来源于硫酸盐类矿物的中药有A.信石B.石膏C.雄黄D.赭石E.芒硝答案:BE第80题(X型题):含砷的药材有A.信石B.雄黄C.赭石D.石膏E.芒硝答案:AB第81题(X型题):含铁的药材有A.滑石B.雄黄C.赭石D.自然铜E.石膏答案:CD第82题(X型题):含氧化物的药材有A.自然铜B.炉甘石C.赭石D.信石E.朱砂答案:BCD第83题(X型题):硬度超过5的矿物药材有A.自然铜B.雄黄C.滑石D.石膏E.赭石答案:AE第84题(X型题):对矿物进行显微鉴别,可采用A.偏光显微镜技术B.反射偏光显微镜技术C.电子显微镜技术D.光学显微镜技术E.解剖镜技术答案:ABCD第85题(X型题):天然朱砂的商品有A.朱宝砂B.豆瓣砂C.灵砂D.辰砂E.镜面砂答案:ABE第86题(X型题):为硫化物类矿物的中药有A.石膏B.雄黄C.自然铜D.赭石E.朱砂答案:BCE第87题(X型题):雄黄的性状为A.呈方块状,直径约2cmB.全体呈深红色或橙红色C.断面有树脂光泽或脂肪光泽D.气微,味淡E.燃之有强烈臭蒜味答案:BCE第88题(X型题):滑石和石膏的共同点有A.含结晶水B.硫酸盐矿物C.硅酸盐矿物D.无臭、味淡或无E.纵断面纤维状纹理答案:AD第89题(X型题):关于信石,正确的说法有A.合砷化合物B.遇热而产生As2O3C.有钙盐及硫酸盐反应D.极毒不能口尝E.条痕浅橘红色答案:AD第90题(X型题):朱砂的性状特征有A.鲜红色或暗红色B.条痕红色或褐红色C.触之手染成红色D.质重而脆E.有特异臭气答案:ABD第91题(X型题):有机农药常见的最重要的包括A.DDTB.敌百虫C.二氧化硫D.氯化苦E.BHC答案:ABE第92题(X型题):《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测定中药水分的方法有A.烘干法B.减压干燥法C.甲苯法D.气相色谱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答案:ABCD第93题(X型题):以下花类药材,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有A.金银花B.辛夷C.丁香D.红花E.槐米答案:ABCE第94题(X型题):中药鉴定常用的方法有A.来源鉴定B.性状鉴定C.显微鉴定D.理化鉴定E.仪器鉴定答案:ABCD第95题(X型题):石韦的来源为A.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的干燥叶B.水龙骨科植物石韦的干燥叶C.水龙骨科植物有柄石韦的干燥叶D.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的地上部分E.水龙骨科植物石韦的地上部分答案:ABC第96题(X型题):叶类中药材包括A.单叶B.复叶的小叶C.带有叶的嫩枝D.带有根的全草E.带有茎的枝条和叶答案:ABC第97题(X型题):枇杷叶的化学成分为A.皂苷B.鞣质C.维生素B1D.黄酮类E.香豆素答案:ABC第98题(X型题):番泻叶的显微特征是A.叶肉组织为等面型B.气孔平轴式C.单细胞非腺毛,壁厚,多疣状突起D.有晶鞘纤维E.海绵组织中含有草酸钙棱晶,形成晶鞘纤维答案:ABCD第99题(X型题):枇杷叶含有的化学成分有A.皂苷B.枇杷苷C.生物碱D.齐墩果酸E.挥发油答案:ABD第100题(X型题):藻类的特征为A.含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B.生活方式为自养C.一般不含色素D.有根茎叶的分化E.低等植物答案:ABE。

执业中药师~中药一~(习题+解析)第二章 第一节 中药材生产

执业中药师~中药一~(习题+解析)第二章 第一节 中药材生产

第二章第一节中药材生产一、最佳选择题1、需在霜降期捕捉获得药用部位的是A、穿山甲B、桑螵蛸C、土鳖虫D、斑蝥E、哈蟆油2、一般在秋冬季采收的药材是A、茎木类B、皮类C、叶类D、花类E、全草类3、全年均可采收的药材是A、根及根茎类B、叶类C、矿物类D、藻菌类E、动物类4、花类药材采收时通常是A、植株枯萎前B、枝叶茂盛时C、花盛开时D、果实成熟时E、多含苞待放时5、石膏一般在何时采收A、秋冬季B、春末夏初C、全年可以采收D、春季一次、冬季一次E、光合作用旺盛时期6、叶类药材的采收期是A、大多数在秋、冬两季采收B、一般在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C、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叶类D、在春季发芽时采收E、全年采收7、关于动物类药的采收说法错误的是A、以卵鞘入药的,应在3月中旬前收集B、以成虫入药的,均应在活动期捕捉C、两栖动物类、爬行动物类宜在春秋两季捕捉采收D、脊椎动物类全年均可采收E、鹿茸需在8月中旬至10月下旬8、茵陈的采收期有几个A、1个B、2个C、3个D、4个E、全年均可采挖9、皮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季节为A、秋、冬两季采收B、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C、春末夏初采收D、果实成熟时采收E、花完全盛开后采收10、以下在花盛开时采收的是A、金银花B、槐米C、丁香D、洋金花E、西红花11、以6年生者秋季为适宜采收期的栽培药材是A、天花粉B、山药C、桔梗D、人参E、太子参12、关于植物药的采取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宜在秋冬季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秋发芽前或刚出苗时采收B、皮类药材一般宜在秋冬季采收C、叶类药材一般宜在叶片繁茂、色绿时采收D、花类药材在含苞待放或开放时采收E、种子类药材在果实、种子成熟时采收13、《中国药典》已不收载的药材产地加工方法是A、蒸煮烫B、切片C、熏硫D、发汗E、干燥14、一般需要采用揉搓方法而使皮、肉紧贴的药物是A、五倍子B、三七C、木瓜D、大黄E、续断15、含浆汁、淀粉粒、糖多的药材,为利于干燥,产地加工时应A、发汗B、熏硫C、切片D、蒸、煮、烫E、揉搓16、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的产地加工方法是A、发汗B、熏硫C、揉搓D、曝晒E、蒸煮烫17、《中国药典》规定,低温干燥的温度一般不超过A、20℃B、30℃C、50℃D、60℃E、70℃18、山东的道地药材是A、薄荷B、当归C、枳壳D、阿胶E、鹿茸19、厚朴、黄柏的主要产地是A、山东B、四川C、云南D、贵州E、河南20、主产于云南的道地药材是A、天麻B、三七C、白术D、牛膝E、五味子21、延胡索的主产地是A、福建B、河南C、浙江D、湖北E、河北22、影响药材质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是A、栽培B、品种C、采收D、产地加工E、炮制23、下列取消药用标准的是A、粉防己B、木防己C、黄柏D、川防己E、广防己二、配伍选择题1、A.三颗针B.茯苓C.花茵陈D.太子参E.山茱萸<1> 、应在立秋后采收的是A B C D E<2> 、应在落果期采收的是A B C D E<3> 、应在夏季采收的是A B C D E<4> 、果实经霜变红时采收的是A B C D E2、A.开花前期B.开花盛期C.生长末期D.花蕾期E.生长初期<1> 、甘草甜素在哪个时期含量最高A B C D E<2> 、槐花中的芦丁在哪个时期含量最高A B C D E<3> 、西红花的采收期是A B C D E3、A.茵陈蒿B.滨蒿C.花茵陈D.绵茵陈E.青蒿<1> 、秋季花蕾生长时采收的茵陈商品名A B C D E<2> 、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的茵陈商品名A B C D E4、A.红花B.黄柏C.大黄D.牡丹皮E.槐米<1> 、哪种中药材是在花朵含苞待放时采收的A B C D E<2> 、哪种中药材在秋冬季节地上部分枯萎,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A B C D E<3> 、哪种中药材采收时可采用环剥技术A B C D E5、A.发汗B.暴晒C.熏硫D.切片E.蒸<1> 、鸡血藤采收加工须A B C D E<2> 、茯苓采收加工须A B C D E<3> 、五倍子采收加工须A B C D E6、A.牛膝B.泽泻C.白术D.雪莲花E.黄连<1> 、主产浙江的是A B C D E<2> 、主产河南的是A B C D E<3> 、主产四川的是A B C D E<4> 、主产福建的是A B C D E7、A.吴茱萸B.延胡索C.防风D.板蓝根E.茅苍术<1> 、主产江苏的是A B C D E<2> 、主产东北的是A B C D E<3> 、主产浙江的是A B C D E<4> 、主产河北的是A B C D E8、A.冬虫夏草B.知母C.杜仲D.枸杞子E.茅苍术<1> 、主产于青藏高原的藏药是A B C D E<2> 、一般采用环剥技术取药材的是A B C D E<3> 、主产地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药材是A B C D 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全草类和叶类中药材的采收

全草类和叶类中药材的采收
叶类
通常采用摘取方式采收,将中药材的叶子摘取下来,晒干或烘干。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中药材,如薄荷、桑叶等,还需进行阴干或低温烘干处理。
采收方法
02
全草类中药材的采收
春季或秋季采收
春季或秋季是全草类中药材地上部分最适宜的采收季节,此时植物生长旺盛,药效最佳。
随采随用
地上部分全草一般可随采随用,以保持中药材的新鲜和有效性。
中药材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06
全草类和叶类中药材采收的建议和展望
根据中药材生长特性和生态环境,制定合理的采收计划,避免过度采收和资源浪费。
合理采收
生态修复
可持续利用
在采收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促进中药材种植地的生态平衡。
加强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中药材的利用价值,实现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环境
种植管理
采收和加工
05
全草类和叶类中药材的研发和应用
全草类和叶类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为新药研发提供了多种可能。
药理作用
对全草类和叶类中药材进行毒理研究,有助于了解其毒性成分、毒性作用机制以及安全用药范围。
毒理研究
药理和毒理研究
新药研发
通过对全草类和叶类中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开发出具有新作用机制、新剂型、新适应症的药物。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地上部分全草的采收
春季采收
地下部分全草宜在春季采收,此时地下部分药效最佳。
深挖洗净
采收时需要深挖,并用水冲洗干净,去除泥沙等杂质。
地下部分全草的采收
干燥方法
全草类中药材一般采用晾晒法进行干燥,将中药材均匀摊开在清洁的场地上晾晒即可。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辅导:各类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辅导:各类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1.植物药类(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

(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

(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

少数皮类药材在秋冬两季采收,如苦楝皮此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肉桂则在春季和秋季各采一次。

杜仲、黄柏等可采用“环剥技术”。

(4)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5)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

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在花初开时采收的如红花、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番红花等。

对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的植物,应分批采摘,以保证质量。

(6)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

有的采收幼果,如枳实、青皮等。

种子类药材需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7)全草类:多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如青蒿、穿心莲、淡竹叶等;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香薷等。

而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习称“茵陈蒿”。

(8)藻、菌、地衣类: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时间不一,如茯苓立秋后采收较好,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收,海藻在夏秋二季采捞,松萝全年均可采收。

2.动物药类(1)昆虫类:入药部分含虫卵的,应在虫卵孵化前采收,如桑螵蛸应在深秋至次年三月中旬前采收,过时卵已孵化,质量降低。

以成虫入药的,均应在活动期捕捉,如土鳖虫等。

有翅昆虫,宜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因此时不易起飞,如斑蝥等。

(2)两栖类、爬行类:多数宜在夏秋两季捕捉,如蟾蜍、各种蛇类。

亦有在霜降期捕捉的,如中国林蛙等。

(3)脊椎动物:大多数全年均可采收,如龟甲、鸡内金、牛黄、马宝等。

但鹿茸需在5月中旬至7月下旬锯取,过时则骨化,麝香活体取香则多在10月份进行。

3.矿物药类:全年均可采收,大多结合开矿采掘。

2015执业药师考试法规-第6章-中药管理

2015执业药师考试法规-第6章-中药管理
书》的生产企业和有关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单
位和个人负责保密,不得公开。
②向国外转让中药一级保护品种的处方组成、工 艺制法,应按照保密规定办理。
③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保护期的,由生产企业在
该品种保护期满前6个月,依照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的规定程序申报。延长的保护期限,不得超过第 一次批准的保护期限。
第30页,共36页。
毒性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专人、专库 (柜)、专账、专用衡器,双人双锁保管。做到账、货、 卡相符。
第21页,共36页。
• 2.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的管理:
• 各级各类医院与中药饮片相关的人员要严格按《医 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要求采购、验收、保管、调剂
、临方炮制、煎煮。
第22页,共36页。
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生产新药
或者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 理部门批准,并发给批准文号;但是,生产没有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除外。”
第17页,共36页。
• ②中药饮片经营监管: • 经营中药饮片应划分零货称取专库(区),各库(区 )应设有明显标志;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 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养护,对在库时间较长的中药材
处方、验方或秘方,以中药材为原料配制加工而
成的药品。如丸、散、膏、丹、露、酒、锭、片 剂、冲剂、糖浆等。
第2页,共36页。
• 战略目标:
①完善中医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和诊疗技术体系。 ②健全中药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③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
④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
⑤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 ⑥形成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体系,中医药的国际及

中草药的采收加工贮藏炮制讲义

中草药的采收加工贮藏炮制讲义
18
二、产地加工(Processing in producing area)
洗净泥砂、去除非药用部分、干燥、整形包装 →→药材
色泽好、体形完整、香气散失少、不变味、 有效物质破坏少
19
常用加工方法(一)
拣 去除杂物、非药用部位 洗
不能水洗:黏液质较多、芳香类药材

去毒:半夏、天南星
原则:因时猎取--与动物种类、药用部位生长特点有关; 桑螵蛸:三月中旬前虫卵未孵化 采后立即加热杀死虫卵; 斑蝥:有翅昆虫-清晨露水未干时,躲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栖
息于植物上,不易起飞,容易捕捉; 中国林蛙:秋末进入冬眠期时; 鹿茸:清明后45-60 d锯取,过时就会骨化成鹿角;
蛤蚧(大壁虎 ):宜在夏秋季捕捉; 全蝎:春夏秋均可捕捉; 蛤士蟆:两栖动物-冬眠期捕捉。
子座(Stroma):高等真菌菌丝体形成的一种组织 体,是菌丝分化形成地垫状结构;

15
采收方法
采挖; 收割; 采摘; 击落; 剥皮:环剥
环切不超过圆周的一半 不损伤木质部(会把形成层损伤) 选择气温较高、无降雨的天气
16
采收注意事项:保护药源
凡用地上部分者要留根 凡用地下部分者要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合理轮采 同一植物多个部位入药,兼顾适宜采收期
中草药的采收加工贮藏炮 制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
自然因素:中药的品种、植物生长规律、 植物遗传与变异、环境因素等。
薄荷挥发油 阳光充沛 阴雨、久雨初晴 人为合理控制:采收、加工、贮藏、炮制
有效成分、毒性成分、药效
2
一、采收(collection)
影响因素:药用部位;季节;时间;生长年限

《中国药典》2015一部中药材部分Word版1-15页

《中国药典》2015一部中药材部分Word版1-15页

一枝黄花YizhihuanghuaSOLIDAGINISHERBA本品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SoZWagodecMrrensLour.的干燥全草。

秋季花果期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I本品长30?100cm。

根茎短粗,簇生淡黄色细根。

茎圆柱形,直径〇.2?0.5cm;表面黄绿色、灰棕色或暗紫红色,有棱线,上部被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有髓。

单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披针形,长1?9约〇.7cm(2)材2g品,液各5fJ,水(以3%(365mn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再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8.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通则2302)。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7.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0.4%醋酸溶液(16:8: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

理论板数按芦丁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0.l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70%乙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l〇27H3。

0,s)干燥。

?或切l〇cm。

有浅【鉴别】取本品粉末3g,加乙醇40ml,浸渍过夜,加热回流6小时,滤过,滤液加6mol/L盐酸溶液6ml,加热回流3小时,蒸干,残渣加乙醇l〇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东莨菪内酯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lml含0.2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015执业中药师中药一中药鉴定课件(附2011-2014年真题,分章归类,高清照片)第八章全草类中药

2015执业中药师中药一中药鉴定课件(附2011-2014年真题,分章归类,高清照片)第八章全草类中药

第七节全草类中药一、全草类中药的性状鉴别药用部位:植物全体:紫花地丁蒲公英等;●植物全体:紫花地丁、蒲公英等;●地上部分:益母草等;●地上茎:肉苁蓉等;●草质茎:麻黄等。

二、全草类常用中药麻黄【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产地】草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等省区。

中麻黄主产于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区。

木贼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省。

【采收加工】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性状鉴别】药材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

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

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

体轻,质脆,易折断。

气微香,味涩、微苦。

麻黄色草柱脊鳞麻黄绿色草质茎,圆柱细脊膜鳞叶,体轻质脆髓红棕,味涩味苦气微香中麻黄:多分枝,有粗糙感。

节上膜质鳞叶,裂片3(稀2),先端锐尖。

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木贼麻黄:较多分枝,无粗糙感。

膜质鳞叶,裂片2 (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色至棕黑色。

饮片麻黄:呈圆柱形的段。

表面淡黄绿色至黄绿色,粗糙,有细纵脊线,节上有细小鳞叶。

切面中心显红黄色。

气微香,味涩、微苦。

蜜麻黄:本品形如麻黄段。

表面深黄色,微有光泽,略具黏性。

有蜜香气,味甜。

鱼腥草【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莱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

【产地】主产于长江以南地区。

【采收加工】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鉴别】药材鲜鱼腥草:茎呈圆柱形,上部绿色或紫红色,下部白色,节明显,下部节上生有须根,无毛或被疏毛。

叶互生,色节明显下部节上生有须根无毛或被疏毛叶互生叶片心形,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绿色,密生腺点,下表面常紫红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

穗状花序顶生。

具鱼腥气,味涩。

干鱼腥草:茎呈扁圆柱形,扭曲,表面黄棕色,具纵棱数条;质脆,易折断。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通关题库(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主产地为河南的药材是( )A.白术B.甘草C.人参D.地黄E.狗脊【答案】 D2、宜采用土炒的药物是A.白术B.阿胶C.斑蝥D.马钱子E.僵蚕【答案】 A3、来源于马钱科植物,气微,味极苦A.连翘B.决明子C.小茴香D.马钱子【答案】 D4、具有同质多晶性质的基质是A.可可豆脂B.泊洛沙姆C.甘油明胶D.聚乙二醇类E.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答案】 A5、某药材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

A.吉林、河北等省区B.宁夏、青海、山西等省区C.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区D.云南、广东、广西省区E.黑龙江、新疆、青海等省区【答案】 C6、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氯仿、乙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的生物碱是A.苦参碱B.氧化苦参碱C.秋水仙碱E.莨菪碱【答案】 A7、中药方剂有因剂型改变而方名改变者如传统方理中丸与人参汤两方均由干姜、白术、人参、甘草组成用量完全相同。

前者制法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大;后者为汤剂。

通常临床所见疾病往往复杂多变可谓病有缓急证有表里。

同一中药处方可因剂型不同,作用有所差异。

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剂型给药A.木脂素类B.三萜皂苷类C.甾体皂苷类D.生物碱类E.香豆素类【答案】 B8、属于蒽醌的是()A.B.C.D.E.【答案】 B9、关于水丸制备的叙述错误的是A.含黏液质、糖的处方多用纯化水作润湿剂B.活血通络的处方多用酒作润湿剂C.疏肝理气止痛的处方多用醋作润湿剂D.水丸的溶散时限容易控制E.泛丸时酒作为润湿剂产生的黏性比水弱【答案】 D10、玄参在采收加工时应A.低温干燥B.蒸至透心C.发汗后再晒干或烘干D.干燥过程中要时时搓揉,使皮、肉紧贴E.阴干【答案】 C11、秦皮中主要成分的类型是A.简单香豆素B.呋喃香豆素C.新木脂素D.黄酮类E.简单木脂素【答案】 A12、甘肃产的道地药材是B.附子C.黄芪D.当归E.牛膝【答案】 D13、Ⅰ型强心苷是A.苷元-(D-葡萄糖)yB.苷元-(6-去氧糖甲醚)x-(D-葡萄糖)yC.苷元-(2,6-去氧糖)x-(D-葡萄糖)yD.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E.苷元-(D-葡萄糖)y-(2,6-二去氧糖)x 【答案】 C14、中药功效是指A.中药的作用趋向B.中药的作用部位C.中药的安全程度D.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E.中药作用性质【答案】 D15、黄丝郁金药材的原植物是B.姜黄C.蓬莪术D.广西莪术E.温莪术【答案】 B16、(2018年真题)某外科医师善治疮肿瘰疬、乳腺增生等,常用中成药小金丸(糊丸),用后每能收效。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精华卷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精华卷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精华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第1题甲苯法测定水分适合于A.大黄B.牛膝C.党参D.黄柏E- 丁香正确答案:E,第2题测定中药灰分温度应控制在A. 100 ~ 105°CB. 25 - 300°CC. 300 ~ 400°CD. 400 ~500°CE. 500 - 600° C正确答案:E,第3题每个维管束周围均有内皮层的药材是A.绵马贯众B.大黄C.何首乌D.牛膝正确答案:A,第4题单子叶植物根类中药维管束类型是A.有限外韧型B.无限外韧型C.周韧型D.周木型E.辐射型正确答案:E,第5题威灵仙的药用部位是A.根B.块根C.根茎,D根及根莲E-块茎正确答案:D,第6题具“狮子盘头”特征的药材是A.防风 R银柴胡C.太子参D.羌活E.党参正确答案:E,第7题川乌和附子为A.同科不同属植物B.同属不同种植物C.同种植物药用部位不同D.同种植物产地不同E.不同科植物正确答案:C,下列哪项不是板蓝根的性状特征A.根头部略膨大B.根头部可见暗绿色的叶柄残基C.质坚实,不易折断D.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E.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正确答案:C,第9题粉末中无草酸钙结晶的药材是A.甘草B.黄芪C.商陆D.人参E.太子参正确答案:B,第10题杭白芷根上部的形成层呈A.圆形B.近方形C.多角形D.三角形E.波状正确答案:B,第11题蓼大青叶的气孔轴式多为A. 一不等C.直轴式 D.平轴式E.环式式 B.不定式正确答案:D,第12题药材浸水中,水被染成黄色,柱头呈喇叭状,内侧有一短缝的是A.西红花 B.红花C.金银花D.洋金花E.款冬花正确答案:A,第13题在植物器官中,只有种子含有A.脂肪油B.挥发油C.淀粉粒D.菊糖E.糊粉粒正确答案:E,第14题薏苡仁的原植物属于A.芸香科B.十字花科C.唇形科D.禾本科E.茜草科正确答案:D,第15题用开水浸泡,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胚的中药材是A.菟丝子B.葶苈子C.沙苑子D.女贞子E.牵牛子正确答案:A,第16题金钱草的主产地是A.浙江B.广东C.湖南D.四川E.河南正确答案:D,第17题先端钝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钝锯齿;蒴果长圆形,常3裂,分果瓣船形的饮片是A.紫花地丁B.鱼腥草C.肉苁蓉D.车前草E.蒲公英正确答案:A,第18题血竭的石油醚提取液加新配制的0.5%醋酸铜溶液,振摇后静置分层,石油醚层不得显绿色,是检查A.血竭素B.去甲血竭素C.海松酸D.樟脑E.松香正确答案:E,第19题五倍子的化学成分主要是A.没食子酸B树脂C.鞣质 D.脂肪E.蜡质正确答案:C,第20题性状上具有“白颈”特征的中药材是A.水蛭B.广地龙C.全蝎D.蜈蚣E.僵蚕正确答案:E,第21题下列成分中,抗凝血作用最强的是A.水蛭素B.蚯蚓素C.蚯蚓毒素D.次黄嘌呤E.琥珀酸正确答案:A,第22题药用部位为内壳的中药材是A.石决明B.牡蛎C.珍珠母D.桑螵蛸E.海螵蛸正确答案:E,第23题花鹿茸茸尖部位的饮片不具备的性状特征是A.为圆形薄片B.切面浅棕色或浅黄白色,半透明,微有光泽C.周边骨质化D.外皮红棕色或棕色E.质坚韧正确答案:C,第24题芒硝的化学成分主要是A.硫酸钠(Nil2SO4)B.含水硫酸钠(NhSC)4 ? IOH2O)C.硫酸钙(CaSO4)D.含水硫酸钙(Na2SO4 ? 2H20)E.硫酸镁(MgSO4)正确答案:B,第25题《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是A.苏颂B.李时珍C.赵学敏D.唐慎微E.陶弘景正确答案:C,第26题《本草纲目》的作者是A.苏颂B.李时珍C.赵学敏D.唐慎微E.陶弘景正确答案:B,第27题《证类本草》的作者是A.苏颂B.李时珍C.赵学敏D.唐慎微E.陶弘景正确答案:D,第28题《图经本草》的作者是A.苏颂B.李时珍C.赵学敏D.唐慎微E.陶弘景正确答案:A,第29题为使药材色泽洁白,防止霉烂,常在干燥前后A.切片B.发汗C.熏硫D.干燥F,蒸、煮、烫正确答案:C,第30题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为便于干燥,通常须A.切片 B.发汗C.熏硫D.干燥F,蒸、煮、烫正确答案:E,第31题个较大、坚硬或肉质的药材,为便于干燥,通常在干燥前应先A.切片 B.发汗C.熏硫D.干燥F,蒸、煮、烫正确答案:A,第32题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使内部水分向外挥散,此法称A.切片 B.发汗C.熏硫D.干燥F,蒸、煮、烫正确答案:B,第33题狗脊叶柄横切面A.分体中柱呈“U”形B.分体中柱5 ~ 13个C.分体中柱2个D.分体中柱2 ~4个E.分体中柱5 ~8个正确答案:A,第34题绵马贯众叶柄横切面A.分体中柱呈“U”形B.分体中柱5 ~ 13个C.分体中柱2个D.分体中柱2 ~4个E.分体中柱5 ~8个正确答案:B,第35题红棕色或黄棕色A.大黄根茎B.生大黄片C.酒大黄D.熟大黄E.大黄炭正确答案:D,第36题黑褐色,有特异香气A.大黄根茎B.生大黄片C.酒大黄D.熟大黄E.大黄炭正确答案:B,第37题焦黑色或焦褐色,有焦香气A.大黄根茎B.生大黄片C.酒大黄D.熟大黄E.大黄炭正确答案:E,第38题表面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断面有“星点”A.大黄根茎B.生大黄片C.酒大黄D.熟大黄E.大黄炭正确答案:A,第39题多单枝,较细小,弯曲似钩A.味连B.雅连C.云连D.白芍E.赤芍正确答案:C,第40题多单枝,微弯曲,“过桥”较长A.味连B.雅连C.云连D.白芍E.赤芍正确答案:B,第41题根多分支,聚成簇,形如鸡爪,为A.味连B.雅连C.云连D.白芍E.赤芍正确答案:A,第42题圆柱形,棕褐色,有横向突起的皮孔及纵皱纹A.味连 B.雅连C.云连D.白芍E.赤芍正确答案:E,第43题气微,味微苦的药材是A.薄荷B.荆芥C.益母草D.广藿香E.细辛正确答案:C,第44题具有气辛香,味辛辣,麻舌特征的药材是A.薄荷 B.荆芥C.益母草D.广藿香E.细辛正确答案:E,第45题气香特异,味微苦的药材是A.薄荷B.荆芥C.益母草D.广藿香E.细辛正确答案:D,第46题具清凉香气,味辛、凉的药材是A.薄荷B.荆芥C.益母草D.广藿香E.细辛正确答案:A,第47题灵芝来源于A.麦角菌科B.多孔菌科C.马尾藻科D.松萝科E.棕榈科正确答案:B,第48题海藻来源于A.麦角菌科B.多孔菌科C.马尾藻科D.松萝科E.棕榈科正确答案:C,第49题冬虫夏草来源于A.麦角菌科B.多孔菌科C.马尾藻科D.松萝科E.棕榈科正确答案:A,第50题茯苓、猪苓来源于A.麦角菌科B.多孔菌科C.马尾藻科D.松萝科E.棕榈科正确答案:B,第51题饮片切面黄绿色或棕褐色,有黄白色内皮层环纹及淡黄棕色的点状维管束;气微香,味微苦而辛的是A.百部B.石菖蒲C.知母D.莪术E-姜黄正确答案:D,第52题饮片切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样,有明显内皮层环纹及散在的点状维管束;气特异,味苦辛的是A.百部B.石菖蒲C.知母D.莪术E-姜黄正确答案:E,第53题牡丹皮的形状多为A.板片状B.单卷状C.筒状D.双卷筒状E.反曲状正确答案:C,第54题关黄柏的形状多为A.板片状B.单卷状C.筒状D.双卷筒状E.反曲状正确答案:A,第55题石榴树皮的形状多为A.板片状B.单卷状C.筒状D.双卷筒状E.反曲状正确答案:E,第56题枇杷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蒽醌类B.生物碱类C.皂苷类D.香豆素类E.黄酮类正确答案:C,第57题罗布麻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蒽醌类B.生物碱类C.皂苷类D.香豆素类E.黄酮类正确答案:E,第58题信石的主要成分是A.三氧化二砷(As2O3)B. 二硫化二砷C.含水硫酸钠(Na2SO4 ? IOH2O)D.含水硅酸镁[Mg3 (Si4O10) (OH)2]E.含水硫酸钙(CaSO4 ? 2H20)正确答案:A,第59题滑石的主要成分是A.三氧化二砷(As2O3)B. 二硫化二砷C.含水硫酸钠(Na2SO4 ? IOH2O)D.含水硅酸镁[Mg3 (Si4O10) (OH)2]E.含水硫酸钙(CaSO4 ? 2H20)正确答案:D,第60题茎枝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或金黄色,节膨大,断面不平坦,髓部常偏向一边,叶对生于枝梢的药材是A.槲寄生B.荆芥C.青蒿D.益母草E.金钱草正确答案:A,第61题茎圆柱形,表面黄绿或棕黄色,具纵棱线,断面中部有白色的髓,叶互生的药材是A.槲寄生 B.荆芥C.青蒿D.益母草E.金钱草正确答案:C,第62题薄壁细胞中含橙皮苷结晶的药材是A.麻黄B.薄荷C.穿心莲D.淫羊藿E.广藿香正确答案:B,第63题表皮细胞中含钟乳体的药材是A.麻黄B.薄荷C.穿心莲D.淫羊藿E.广藿香正确答案:C,第64题纤维壁上有众多细小砂晶和方晶的药材是A.麻黄B.薄荷C.穿心莲D.淫羊藿E.广藿香正确答案:A,第65题薄壁组织中具间隙腺毛的药材是A.麻黄B.薄荷C.穿心莲D.淫羊藿E.广藿香正确答案:E,第66题长松萝的药材特征是A.呈丝状,二叉状分枝,表面有明显的环状裂纹B.呈丝状,主轴单一,两侧有细短的侧枝密生,表面无环状裂纹C.茎方柱形,分枝对生,单叶对生,宽披针形,边缘有锯齿D.茎扁圆柱形,表面棕褐色,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片E.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叶互生,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矩圆形正确答案:B,第67题松萝的药材特征是A.呈丝状,二叉状分枝,表面有明显的环状裂纹B.呈丝状,主轴单一,两侧有细短的侧枝密生,表面无环状裂纹C.茎方柱形,分枝对生,单叶对生,宽披针形,边缘有锯齿D.茎扁圆柱形,表面棕褐色,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片E.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叶互生,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矩圆形正确答案:A,第68题粉末加硝酸立即产生气泡,并显棕红色或黄棕色的药材是A.没药B.五倍子C.青黛D.儿茶E.血竭正确答案:C,第69题取粉末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则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血红色,以火燃烧则产生呛鼻烟气的药材是A.没药B.五倍子C.青黛D.儿茶E.血竭正确答案:E,第70题呈不规则板片状,边缘不整齐,色泽鲜亮,光亮如镜,习称A.珠宝砂B.镜面砂C.豆瓣砂D.钉头E.硬滑石正确答案:B,第71题颗粒状或粉末状,色红明亮,有闪烁的光泽,触之不染手,习称A.珠宝砂B.镜面砂C.豆瓣砂D.钉头E.硬滑石正确答案:A,第72题赭石扁平块状,表面棕红色或灰黑色,一面乳头状突出,习称A.珠宝砂B.镜面砂C.豆瓣砂D.钉头E.硬滑石正确答案:D,第73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除品种外,主要还有A.栽培B.产地C.采收加工.D.贮藏E.运输正确答案:A,B,C,D,E,第74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中药中的有害物质通常是指A.残留农药B.重金属C.砷盐D.杂质E.霉菌毒素正确答案:A,B,C,E,第75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中药材显微鉴定时常制作A.横切片B.纵切片C.表面制片D.解离组织片E.粉末制片正确答案:A,B,C,D,E,第76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防己簿层色谱鉴别使用的对照品有A.药根碱B.粉防己碱C.防己诺林碱D.去甲基粉防己碱E轮环藤酚碱正确答案:B,C,第77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必须检査农药残留量的中药材有A.大黄B.黄连C.甘草D.黄芪E.人参正确答案:C,D,第78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柴胡的原植物是A.狭叶柴胡B.银州柴胡C.柴胡D.兴安柴胡E.竹叶柴胡正确答案:A,C,第79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药用块茎的药材是A.天南星B.半夏C.石菖蒲D.泽泻E.三棱正确答案:A,B,D,E,第80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分泌组织为油细胞的药材为A.泽泻B.石菖蒲C.莪术D.姜黄E.郁金正确答案:B,C,D,E,第81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粉末中可见晶鞘纤维的药材是A.鸡血藤B.沉香C.黄柏D.肉桂E.番泻叶正确答案:A,C,E,第82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吴茱萸粉末中可见A.石细胞B.腺毛C.非腺毛D.油室碎片E.草酸钙簇晶正确答案:A,B,C,D,E,第83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北细辛叶表面观可见A.油细胞B.腺毛C.非腺毛D.气孔不定式E.腺鳞正确答案:A,C,D,第84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叶表面有腺鳞,非腺毛,气孔直轴式的药材是A.广藿香B.薄荷C.荆芥D.穿心莲E.青蒿正确答案:A,B,C,D,第85题下列溶剂中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是A.乙醚B.乙醇C.乙酸乙酯D.正丁醇E.丙醇正确答案:B,第86题吸附剂和待分离的化合物之间的吸附强弱及先后顺序都大体遵循的规律为A.相似者易于吸附B.相似者相溶C.极性差别大者易于吸附D.相似者不易吸附E极性差别小者不易吸附正确答案:A,第87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A型选择题 >通过加人何种试剂可使水溶性生物碱生成沉淀析出而与水溶性杂质分离A.钙盐B.钡盐C.雷氏铵盐D.铅盐E.铵盐正确答案:C,第88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A型选择题 >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氯仿、乙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的生物碱是A.苦参碱B.氧化苦参碱C.秋水仙碱D.小檗碱E.莨菪碱正确答案:A,第89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A型选择题 >苷类酸催化水解的机制是A.苷键原子先质子化,然后与苷元之间键断裂生成阳碳离子,再溶剂化成苷元B.苷原子先质子化,然后与糖之间的键断裂生成阳碳离子,再溶剂化成糖C.苷原子与苷元之间键先断裂成阳碳离子,然后质子化,再溶剂化成苷元D.苷原子与糖之间的键断裂生成阳碳离子,然后质子化,再溶剂化成糖E.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B,第90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A型选择题 >最难酸水解的苷类为A.五碳糖苷B.甲基五碳糖苷C.七碳糖苷D.六碳醛糖苷E.糖醛酸苷正确答案:E,第91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A型选择题 >提取一般苷类化合物常用的溶剂是A.乙醚B.乙醇C.氯仿D.石油醚E.丙酮正确答案:B,第92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A型选择题 >中药厚朴中含有的厚朴酚是A.双环氧木脂素类B.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类C.环木脂内酯木脂素类D.新木脂素类E.简单木脂素类正确答案:D,第93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A型选择题 >1 - OH蒽醌的m光谱中,Vc。

中草药的采收

中草药的采收

中草药的采收作者:安晓明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09期中草药材的采收季节性是很严格的。

入药部分不同,采收时期和方法是不同的。

做到适时采收中草药材,是关系到中药品质的优劣,有效成份含量的高低以及保护和扩大药材资源的关键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合理采制中草药材,不但与采收时期有关,而且于药用植物的种类、供药用的部位以及有效部位成份含量变化等有密切关系。

如薄荷在生长初期不含薄荷脑,而在开花末期,薄荷脑的含量才急剧增加;又如杜仲要在定植15-20年后剥皮,质量才符合药典要求。

因此合理适时采收中草药材不仅要考虑到单位面积的产量,而且还要考虑到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特性、生长年限、有效成分积累变化规律以及加工方法等条件,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因此,尽管药材种植,管理得很好,如不知适时、合理采收也是达不到目的。

下面就中草药材的采收时期和方法,按药用部位分别加以说明。

1、根类及地下茎类的采收根为药用植物的贮藏器官,当植物正在生长发育时,要消耗根部贮藏的养分,因此一般多在植物休眠期采挖,即冬季落叶后至翌年早春萌发前,是采收的适宜时期。

此时地下根和地下茎组织最充实,贮藏的营养物质和有效成分的含量最高。

如桔梗,黄芪,丹皮、党参等。

但有少数药材,如白芷、当归、川芎等,为了避免抽薹开花,使其空心或木质化而失去药用价值,应在生长期加以采收。

采收年限,因种类和习性等不同而异,如牛膝、板蓝等当年种植当年即可采挖,人参、西洋参、黄连等要栽培4—6年才能收获。

采收方法,选雨后的阴天或晴天,在土壤较湿润时用特制工具进行手工挖取。

注意保持根皮完整,避免损伤影响药用质量。

2.皮类药材采收皮类药材分树皮和根皮两类。

(1)树皮药材采收:通常是在春夏之交植物生长旺盛时期,树液流动最快时采收剥取。

因此时皮内汁液充足,形成层生长最活跃,皮部分与木质部最易分离,伤口也最易愈合,皮内有效成份的含量也最高。

如杜仲、肉桂、黄柏等的树皮。

采收方法:剥取或环状剥皮。

京师杏林执业药师全科重点归纳

京师杏林执业药师全科重点归纳

京师杏林执业药师全科重点归纳中药一中药材的采收一、采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好坏,与其所含有效成分的多少密切相关。

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取决于药用植物品种、药用部位、产地、生产技术外,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

中药材的适时采收是生产优质药材的重要环节。

二、药材的适宜采收期确定中药的适宜采收期,一般以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的最大化为原则。

中药材适宜采收期确定的一般原则:1、双峰期,例:莪术、姜黄、郁金、天花粉、山药等。

2、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高峰期,药用部分产量变化不大时,此含量高峰期为适宜采收期。

例:三颗针根—落果期3、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变化,药材产量的高峰期为适宜采收期。

例:牡丹皮——三年生者为最佳采收年限4、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有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时期适宜采收期。

例:人参—6年生秋季采5、含有毒成分的药材,应在药效成分总含量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时采收。

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一)植物药类1、根及根茎类:应秋、冬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初发芽前、刚露苗时采收。

牛膝、党参、黄连、大黄、防风等夏季采收的:浙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参2、茎木类:秋、冬两季:大血藤、鸡血藤、首乌藤、忍冬藤等全年可采的:苏木、降香、沉香3、皮类:春末夏初采收:黄柏、厚朴、秦皮等少数秋冬两季采收:川楝皮、肉桂杜仲、黄柏采用“环剥技术”剥皮4、叶类:应在光合作用旺盛,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例:艾叶、梧桐叶等。

少数宜在秋、冬时节采收:桑叶5、花类:多含苞待放时采的--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花初开时采的---洋金花花盛开时采的---菊花、西红花红花----花冠由黄变红时采6、果实种子类:多自然成熟时采—瓜蒌、栀子、山楂成熟经霜后采的---山茱萸经霜变红川楝子经霜变黄未成熟的幼果---枳实、青皮种子——完全成熟7、全草类: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时采的—青蒿、穿心莲、淡竹叶开花时采的---益母草、荆芥、香薷连根挖出的---金钱草、蒲公英茵陈(春季采的—绵茵陈、秋季采的—花茵陈)8、藻、菌、地衣类:茯苓---立秋后采马勃---子实体刚成熟时采冬虫夏草---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海藻---夏、秋两季采捞二)动物药类全年可采的:龟甲、鳖甲、五灵脂、穿山甲、海龙、海马昆虫类:掌握孵化期—桑螵蛸(三月中旬前)土鳖虫—活动期红娘子、青娘子、斑蝥—清晨露水未干时采蟾酥、各种蛇类—春秋两季哈蟆油—霜降期采鹿茸—清明后45~60天三)矿物类:全年可采—石膏、滑石、龙骨、轻粉等四、采收中的注意事项保护野生动物、计划采药、合理采挖、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合理轮采。

中药的采收

中药的采收

中药的采收李东垣说:“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较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

常言道: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故药材采收应抓紧时机,不违农时,以保证药材质量和疗效。

一、植物药类(一)根及根茎类:多在秋末冬初或在早春发芽前采收,如天麻、大黄、地黄等。

半夏、贝母、延胡索则在夏季采收。

防风在早春刚发芽时采挖体濡而润,质量较佳。

天麻在冬季挖,冬麻未抽茎,只有芽孢,质地充实,较春麻质优。

(二)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

(三)皮类:树皮类多在春末夏初采用“环剥技术”采收,如杜仲、黄柏等;少数在秋冬两季采收,如苦楝皮;肉桂在春季和秋季各采一次。

根皮类秋后采收,如牡丹皮、地骨皮等。

(四)叶类:宜在花蕾初放或盛开而果实尚未成熟时采收,如枇杷叶、大青叶、艾叶等;而霜桑叶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五)花类:多在花蕾期或花初开放时采收。

因花朵次第开放,要分次采摘,花期短的注意采摘时间,以晴天清晨采者佳,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宜采花蕾;月季花在刚开放时采摘;红花宜在花冠由黄变成橙红时采摘;蒲黄用花粉,必须在花朵盛开时采收。

(六)果实种子类:宜在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摘,如山楂、瓜蒌。

马兜铃在完全成熟时摘取;而牵牛子、急性子、青葙子宜在开始成熟时采,以防种子散落开裂:青皮、枳实采幼果。

(七)全草类:多在茎叶茂盛或开花时采割,如荆芥、薄荷、益母草、紫苏等。

麻黄、老鹳草等则在花后果实近熟时采。

茵陈用嫩苗;夏枯草用带叶花穗。

(八)藻、菌、地衣类:海藻在夏秋二季采捞;茯苓在立秋后采收;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收;松萝全年均可采收。

二、动物药类因原动物种类和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时间也不相同。

(一)昆虫类:桑螵蛸需在深秋至三月中旬前虫卵未孵化时采收;土鳖虫应在活动期捕捉;斑蝥宜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

(二)两栖类、爬行类:多数在夏秋两季捕捉,如蟾蜍、各种蛇类;中国林蛙(蛤蟆油)在进入冬眠时捕捉。

中药材的采收

中药材的采收

中药材的采收合理采收中草药,对保证药材质量,保护和扩大药源,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劳动人民对中草药的采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如“春采茵陈夏采篙,知母黄芩全年刨,秋天上山挖桔梗,及时采收质量高”说明采收季节对保证中草药质量的重要性。

但是中草药的合理采收,不但与采收季节有关,而且与中草药的种类、药用部分都有关。

药用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同时也受气候、产地、土壤等多种因子的影响,因此采收时,不但要考虑中草药的单位面积产量,而且还要考虑有效成分的含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药材。

1.适宜采收期的寻找要确定中草药的适宜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考虑,但这两个指标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研究,以确定适宜采收期。

一般常见的有下述几种情况:(一)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一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不显著。

此时,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如蛔篙(Artemisia clna Berg.)中含有的驱蛔成分山道年(Santonin),经沈阳地区采收经验,初步探索到山道年有两个含量高峰期。

因此,含量高峰期即为蛔蒿的适宜采收期。

第一高峰期在营养期,叶中山道年含量可达2.4%,高峰期持续4~5天,沈阳地区为7月16日左右,过此期间含量迅速下降。

第二高峰期为开花前期,蕾中含量为2.4%,高峰期持续一周左右,沈阳地区为8月25日至9月1日左右,过此期间含量迅速下降,含量高峰期,蛔蒿花蕾的顶端由尖而长变为圆而钝,颜色由绿色变为黄绿,手握已不发粘,此时采收最为适宜。

又如在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甘草甜素(Glycyrrhlzin)的含量测定,故甘草应在开花前期采收为宜。

(二)有效成分含量高峰与药用部份产量高峰不一致时,要考虑有效成分的总含量。

即有效成分的总量=单产量X有效成份%含量,总量最大值时,即为适宜采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一《中药材的采收》知识点一、采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中药材质量的好坏,与其所含有效成分的多少密切相关。

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除取决于药用植物品种、药用部位、产地、生产技术外,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

如槐花在花蕾期芦丁的含量最高可达28%,如己开花,则芦丁含量急剧下降;甘草在生长初期甘草甜素的含量为6.5%,开花前期为10.5%,开花盛期为4.5%,生长末期为3.5%。

中药材的适时采收是生产优质药材的重要环节。

历代本草早有记载:如《本草经集注》载:“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也。

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也。

大抵春宁宜早,秋宁宜晚,花、实、茎、叶,各随其成熟尔。


李杲谓:“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

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


所以中药材的合理采收,对保证药材优质高产,保护和扩大药源,以及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二、适宜采收期的确定
确定中药的适宜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一般以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的最大化为原则,而这两个指标有时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中药材适宜采收期确定的一般原则:
1.双峰期,即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基本一致时,共同的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许多根及根茎类中药,在秋冬季节地上部分枯萎后和春初植物发芽前或刚露苗时,既是有效成分高峰期,又是产量高峰期,这个时期就是它们最适宜采收期。

如莪术、郁金、姜黄、天花粉、山药等。

2.当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一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不大时,此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如三颗针的根在营养期与开花期小檗碱含量差异不大,但在落果期小檗碱含量增加一倍以上,故三颗针根的适宜采收期应是落果期。

3.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变化,药材产量的高峰期应为最适宜采收期。

如牡丹皮5年生者含丹皮酚最高为3.71%,3年生者为3.20%,两者的含量差异并不显著,且3年生者少两年生长期,故以3年生者为最佳采收年限。

4.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不一致时,有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时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如人参,对吉林抚松栽培的不同年龄人参的皂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皂苷的积累是随人参栽培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至4年生含量达到最高(4.8%),以后两年增加较慢或略有下降,6年生者在秋季药材产量和人参皂苷总含量均较高,故栽培人参应以6年生者秋季为适宜采收期。

对多年生药用植物适宜采收期生长年限的选择,应根据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兼顾产量高峰期,经综合分析来确定。

某些全草类药材,有效成分存在于各种器官中,而各器官中物质的积累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又各不相同。

所以,单凭一种器官中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确定合理的采收期是不可行的。

5.有些药材,除含有效成分外,尚含有毒成分,在确定适宜采收期时应以药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时采集为宜。

知识点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
(一)根及根茎类
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所含有效成分也比较高,如牛膝、党参、黄连、大黄、防风等。

有些中药由于植株枯萎时间较早,则在夏季采收,如浙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参等。

但也有例外,如明党参在春天采集较好。

(二)茎木类
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此时有效物质积累丰富,如大血藤、鸡血藤、首乌藤、忍冬藤等。

有些木类药材全年均可采收,如苏木、降香、沉香等。

(三)皮类
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如黄柏、厚朴、秦皮等。

少数皮类药材于秋、冬两季采收,此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如川楝皮、肉桂等。

根皮通常在挖根后剥取,或趁鲜抽去木心,如牡丹皮、五加皮等。

采皮时可用环状、半环状、条状剥取或砍树剥皮等方法。

如杜仲、黄柏采用的“环剥技术”。

(四)叶类
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如艾叶、臭梧桐叶等。

少数药材宜在秋、冬时节采收,如桑叶等。

(五)花类
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开放过久几近衰败的花朵,不仅药材的颜色和气昧不佳,而且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会显著减少。

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
在花初开时采收的如洋金花等;
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西红花等;红花则要求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摘。

对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的植物,应分批采摘,以保证质量。

有些中药如蒲黄、松花粉等不宜迟收,过期则花粉自然脱落,影响产量。

(六)果实种子类
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如瓜萎、栀子、山楂等;
有的在成熟经霜后采摘为佳,如山茱萸经霜变红,川楝子经霜变黄;
有的采收未成熟的幼果,如枳实、青皮等。

若果实成熟期不一致,要随熟随采,过早肉薄产量低,过迟肉松泡,影响质量,如木瓜等。

种子类药材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如牵牛子、决明子、芥子等。

(七)全草类
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
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
全草类中药采收时大多割取地上部分,
如青蒿、穿心莲、淡竹叶等;
香薷等。

少数连根挖取全株药用,如金钱草、蒲公英等。

茵陈有两个采收时间,春季幼苗高6~10cm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

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花茵陈”。

(八)藻、菌、地衣类
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情况也不一样。

如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
马勃宜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散落;
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挖;
海藻在夏、秋两季采捞。

动物药因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时间也不同。

大多数均可全年采收,如龟甲、鳖甲、五灵脂、穿山甲、海龙、海马。

昆虫类药材,必须掌握其孵化发育活动季节。

以卵鞘入药的,如桑螵蛸,应在3月中旬前收集,过时虫卵孵化成虫影响药效。

以成虫入药的,均应在活动期捕捉,如土鳖虫等。

有翅昆虫,可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以防逃飞,如红娘子、青娘子、斑蝥等。

两栖动物类、爬行动物类宜在春秋两季捕捉采收,如蟾酥、各种蛇类药材;亦有霜降期捕捉采收的,如哈蟆油。

脊椎动物类全年均可采收,如龟甲、牛黄等;但鹿茸需在清明后45~60天(5月中旬至7月下旬)锯取,过时则骨化为角。

没有季节限制,全年可挖。

矿物药大多结合开矿采掘,如石膏、滑石、雄黄、自然铜等;
有的在开山掘地或水利工程中获得动物化石类中药,如龙骨、龙齿等。

有些矿物药系经人工冶炼或升华方法制得,如轻粉、红粉等。

知识点四、采收的注意事项
(一)采收的机具
采收机械、器具应保持清洁、无污染,存放在无虫鼠害和禽畜的干燥场所。

同时,应根据药材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机具进行采收。

(二)综合利用
不少中药材除传统的药用部位外,其他部位也含有相同的成分,有的含量还比较高,为充分利用资源,应开展综合利用。

(三)保护野生药材资源
物种一旦灭绝,就不能再生;一个物种的消失,将导致15~30个物种的危机。

为了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坚持
1.按需采药:防止过量采挖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破坏,不少中药材,久贮易失效,应防止因积压造成的浪费。

采收时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分期采集,合理轮采,只用地上部分的要注意留根,以利资源的再生。

2.轮采、野生抚育和封育:为保护中药的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在中药材资源的天然生长地,因地制宜地实行野生抚育、轮采、采育结合,封山育苗,以利生物的繁衍,保持物种种源与资源更新,中药材野生抚育将野生药材采集与家种药材栽培有机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