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1c0385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d.png)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一、引言手术室是医院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在手术室中较高,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三、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综合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2. 科学管理,规范操作的原则: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应根据科学的管理和规范的操作,确保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的原则: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应是全员参与的,各部门应根据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四、环境管理1. 手术室应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和建设,保证手术室的洁净度和空气质量。
2.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证手术室的卫生条件。
3. 手术室内的设备和物品应定期进行消毒和维护,保证设备和物品的卫生和安全。
五、人员管理1.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按照手术室工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手术室的工作质量。
2.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3.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遵守手术室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六、无菌技术操作管理1.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手术的无菌性。
2.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无菌检查和监测,保证手术室的无菌状态。
3. 手术室应加强手术器械和物品的管理,保证手术器械和物品的无菌性。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1. 手术室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合理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2. 手术室应加强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3.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调整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策略。
八、仪器设备管理1. 手术室应根据手术需求,合理配置和选用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的性能和安全。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案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c2fdb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6.png)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手术室是医院中高风险区域之一,因为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和术后恢复阶段的感染预防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制定和实施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
二、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 环境管理手术室环境的管理是预防感染的第一步。
手术室应保持清洁、明亮、无尘、无菌。
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确保手术室内的细菌浓度低于一定标准。
手术室应采用层流通风系统,以保持空气的新鲜和无菌。
此外,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手术室内的表面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2. 人员管理手术室人员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
所有手术室人员都应接受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并严格遵守相关规程。
手术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应进行手卫生和更衣换鞋。
手术室人员应佩戴消毒口罩、帽子和手套,根据手术需要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此外,手术室人员应减少手术间的人员流动,严格控制参观人员。
3. 患者管理患者是手术室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手术室应采取有效的皮肤消毒措施,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消毒。
手术后,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防止感染传播。
4. 物品和设备管理手术室内的物品和设备是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
所有手术器械、敷料和物品都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手术器械应采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敷料应采用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或其他有效的消毒方法。
手术室内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5. 消毒灭菌管理手术室内的消毒灭菌工作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应定期更换和检测手术室内的消毒液,确保其效能。
手术室内的灭菌盒应每天更换消毒灭菌,器械或敷料包应定期清理灭菌。
过期敷料或可疑污染物品应重新灭菌。
此外,手术室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3ca44d69b89680203d82581.png)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医院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环境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物品管理等。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设置手术部(室)的其它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l5912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T l4295空气过滤器GB/Tl 3554高效空气过滤器GB 50591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WS 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YY/0469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YY压0506.2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2部分:性能要求和性能水平GB l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DB ll/408.2007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GBl9193—2003疫源地消毒总则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手术部(室)由手术间及其辅助用房组成,承担医院手术服务的独立部门。
3.2手术间进行各类手术操作的场所。
3.3洁净手术间设置空气净化系统,达到GB50333标准的区域。
3.4负压手术间设独立空调净化系统,室内空气静压低于相邻相通环境空气静压,实施污染手术的区域。
3.5一般手术间未设置空气净化系统,采用其它消毒方法,使空气达到我国GBl59122要求的区域。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3f1bd880b4e767f5bcfce5e.png)
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环境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物品管理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15912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T 14295 空气过滤器GB/T13554 高效空气过滤器GB 50591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WS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YY/0469 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YY/ 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性能要求和水平GB 19083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DB11/408-2007 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GB19193-2003 疫源地消毒总则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手术(室)Operating Suite由手术间及其辅助用房组成,承担医院手术服务的独立部门。
手术间 operating room进行各类手术操作的场所。
洁净手术间 clean operating room设置空气净化系统,达到GB50333标准的区域。
负压手术间 negative-pressure operating room设独立空调净化系统,室内空气静压低于相邻相通环境空气静压,实施污染手术的区域。
一般手术间 general operating room未设置空气净化系统,采用其它消毒方法,使空气达到我国GB159122要求的区域。
限制区 restricted area为维持手术区域较高的卫生洁净程度,对人流、物流的进入进行严格限制的区域,包括手术间、刷手区和无菌物品存放间等。
医院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医院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fa8e41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2.png)
医院感染
清洁手术
清洁-污染手术
污染手术
具备麻醉、手术和患者 复苏等功能的专用房间 。
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 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 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 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 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 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 潜伏期的感染。
指手术野无污染,不需 要进行抗生素预防用药 的手术,例如甲状腺大 部切除术、全子宫切除 术等。
《医院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 范》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范围与定义 • 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 消毒剂与卫生用品管理 • 检查与监督 • 相关文件与记录
01
范围与定义
范围
•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手术部(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工 作。
定义
手术部(室)
监督与处罚
监督机构
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确保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符合规范 要求。
处罚措施
对于未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手术部(室),将视情节轻重,采取 责令整改、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等处罚措施。同时,对于因医院感染控制工 作不力导致医疗事故的,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指手术部位存在污染或 潜在污染,需要进行抗 生素预防用药的手术, 例如胃大部切除术、胆 囊切除术等。
指手术部位已经污染, 需要进行抗生素预防和/ 或治疗性用药的手术, 例如肠梗阻坏死肠管切 除手术、消化道穿孔修 补手术等。
02
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组织与人员
1 2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应由多学科组成,包括医疗、护理、微 生物学、感染防控部门等,负责制定和监督实 施医院感染控制政策。
设立感染防控小组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19734f8453610661fd9f489.png)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应完善患者术前各项检查,积极治疗其基础疾病,如肥胖、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尽量缩短等待手术时间。
(二)手术前尽可能治愈其他部位感染,并限制使用皮质类固醇。
(三)做好病人手术前皮肤准备。
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
(四)患有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感染的医务人员未愈前不得进入手术室。
(五)加强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管理,保持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六)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七)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八)根据手术部位、手术污染程度、手术持续时间等因素采用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九)加强病房环境卫生学管理,减少陪住,严格探视制度。
(十)改善病人营养状态,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稳。
手术部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手术部医院感染控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44c5d48f242336c1eb95e9a.png)
手术部医院感染控制规范(修订版)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医疗机构手术部的管理的要求,包括手术部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环境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物品管理及患者的准备等。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其它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ws310.1-2009《供应室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2009《供应室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310.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YY/0469-2004《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033名词与术语3.1手术部(Operating suite):由手术室及其辅助用房等组成的自成体系的区域。
3.2手术室(间)(Operating room)临床各类手术直接进行的场所。
3.3洁净手术室(间)(Clean operating room):设置空气净化系统,达到我国《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标准的手术室称为洁净手术室(间)。
依据手术室(间)内外的空气压力梯度可分为正压手术室和负压手术室。
3.4普通手术室(间)(General operating room):未设置空气净化系统,采用物理、化学的消毒方法或普通空调措施,使空气达到我国《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要求的手术室。
3.5限制区(Restricted area) 为维持手术区域较高的卫生洁净程度需要对人流、物流的进入进行严格限制的区域,包括洗手区、无菌室等。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精选篇)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精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25390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8.png)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精选篇)一、总则第一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是为了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
第二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适用于手术室内的感染管理工作,包括手术室的环境卫生、人员管理、物品消毒、无菌操作等方面的规定。
第三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管理、全面控制的原则,确保手术室感染管理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二、环境卫生管理第四条手术室应当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
手术室的地面、墙壁、手术台、仪器设备等应当保持清洁、无菌。
第五条手术室应当合理布局,分为无菌区、半无菌区和污染区,各区域之间应当有明确的界限和标识。
第六条手术室应当保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采取有效的空气净化和消毒措施。
手术室内应当设有空气净化器,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三、人员管理第七条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知识,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
第八条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做好个人防护,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第九条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工作。
四、物品消毒与灭菌第十条手术室内使用的物品应当进行彻底消毒和灭菌,确保其达到无菌要求。
第十一条手术室内使用的器械、敷料、药品等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消毒和灭菌,并做好记录。
第十二条手术室内使用的无菌物品应当放置在无菌容器内,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
五、无菌操作管理第十三条手术室内进行无菌操作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细菌污染。
第十四条手术室内的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前,应当进行手卫生处理,戴好口罩、帽子和手套。
第十五条手术室内使用的无菌物品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使用方法使用,不得擅自更改其使用范围和使用期限。
六、监督管理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感染管理科,负责手术室感染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e95db9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0.png)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成立手术室感染管理小组,制定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质量标准、定期检查并提出整改措施。
专人负责感染监控、评价、资料储存和信息上报工作。
2.手术室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示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分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
3.手术室人员应定期接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并考核合格。
4.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防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
5.手术间应在满足手术基本需要的情况下严格控制人数,避免人员频繁走动。
参观人员与术者距离应在30cm以上,高度不应超过50cm,参观人数每手术间不应超过3人。
患有急性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皮肤疖肿、皮肤渗出性损伤等处于感染期的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的限制区。
6.严格执行卫生清洁、消毒制度,进行湿式清洁。
连台手术应对手术间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并空气自净30分钟。
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对于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7.仪器设备按照厂家提供的消毒灭菌方法,每次使用完毕后彻底清洁擦拭或消毒,按规定存放,做好记录。
8.每一手术间限制1张手术床,手术进行中手术间的门保持关闭状态,严禁打开通向非限制区的门。
9.感染手术间应配备有防止血液、体液渗透的手术衣,防护眼镜,鞋套等防护用品。
10.每季度不定期进行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检测,结果应符合标准,并认真做好监测记录,如不合格,必须查找原因,实施改进措施。
11.手术器械、器具及用品应一人一用一灭菌。
12.无菌物品分类放置、标识清晰明确,每天检查,无过期现象。
13.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应清洁手术部位,更换清洁患者服,需进行皮肤准备患者宜在当日临近手术开始前进行。
14.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5.接送患者的平车用后擦拭,更换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整齐。
接送隔离患者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标准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8f2214be23482fb4da4ca3.png)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医院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环境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物品管理等。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设置手术部(室)的其它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l5912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T l4295空气过滤器GB/Tl 3554高效空气过滤器GB 50591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WS 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YY/0469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YY压0506.2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2部分:性能要求和性能水平GB l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DB ll/408.2007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GBl9193—2003疫源地消毒总则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手术部(室)由手术间及其辅助用房组成,承担医院手术服务的独立部门。
3.2手术间进行各类手术操作的场所。
3.3洁净手术间设置空气净化系统,达到GB50333标准的区域。
3.4负压手术间设独立空调净化系统,室内空气静压低于相邻相通环境空气静压,实施污染手术的区域。
3.5一般手术间未设置空气净化系统,采用其它消毒方法,使空气达到我国GBl59122要求的区域。
手术室感染控制制度
![手术室感染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bf0167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f.png)
手术室感染掌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和手术室操作人员健康,规范手术室感染掌控工作,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以及医院内控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全部手术室,包含不同科室、不同级别的手术室。
涵盖手术室的感染管理、环境净化、人员防护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条定义1.手术室感染:指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术后感染的情况。
2.感染掌控委员会:指由医院内相关科室人员构成的负责订立手术室感染掌控措施的工作组织。
第二章感染掌控第四条手术室干净度管理1.手术室内保持干净乾净,每天至少两次进行清洁。
2.手术室统一使用专用的消毒剂进行清洁,确保消毒剂符合国家标准。
3.手术室内设有特地的储物柜和垃圾桶,定期清理并禁止随便堆放物品。
4.定期对手术室进行空气净化和地面消毒,确保手术空间的干净度符合国家要求。
第五条感染掌控委员会的职责1.负责订立手术室感染掌控的制度和规范。
2.组织开展手术室感染掌控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手术室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监督手术室的感染掌控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
第六条医务人员感染掌控要求1.全部进入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应依照规定佩戴工作服和口罩,保持个人清洁和手部卫生。
2.医务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应接受相关感染病例的筛查和评估,并报告给感染掌控委员会。
3.医务人员在手术室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更换工作服和清洁双手,维护操作区域的干净度。
第七条患者感染掌控要求1.患者术前应进行感染筛查,并记录相关信息。
2.手术前应将患者进行全身清洁和消毒。
3.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手术区域的清洁操作,避开污染。
4.手术结束后应尽快更换手术室床单、手术衣和手术台等物品,保持手术室的清洁环境。
第三章监督与评估第八条监督机制医院将建立感染掌控委员会,并定期召开会议,对手术室的感染掌控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医院还将定期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手术室的感染掌控措施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d6eb1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9.png)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一、引言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高风险的部门之一,感染控制是保证手术安全和患者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减少手术室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水平,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1. 保护患者免受手术室感染的侵害,降低手术室感染率。
2. 提高手术室感染控制的质量和效果,保证手术安全。
3. 规范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
三、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原则1. 领导重视: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2. 规范操作: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手卫生、消毒灭菌等操作规范。
3. 个体防护:手术室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4. 感染监测:建立手术室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手术室感染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5. 持续改进:通过持续的教育培训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减少感染发生。
四、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具体措施1. 感染预防措施a.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进行规范的手卫生,包括洗手、消毒等。
b.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清洁整洁。
c. 手术室内的器械和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消毒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d.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保证手术室内的空气清新。
e. 手术室应加强废弃物管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
2. 感染监测和报告a. 手术室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手术室感染进行监测和分析。
b. 感染事件发生后,应及时报告给医院感染控制科,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c. 手术室应定期向医院感染控制科汇报感染情况和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
3. 培训和教育a.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接受规范的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了解感染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
b. 手术室应定期组织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
4. 质量管理a. 手术室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5417a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9.png)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一、引言手术室是医院内高风险的感染传播区域之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化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手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要求,包括感染源控制、环境清洁、手卫生、器械消毒与灭菌、废物处理等方面。
二、感染源控制1. 手术室应设立感染源控制区域,严格控制手术室内人员、器械、物品的进出。
2. 手术室内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手术衣、手套、口罩等,以防止感染源的传播。
3. 对于患者的感染源,如切口部位、分泌物等,应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三、环境清洁1. 手术室内的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表面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2. 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应定期检测并采取相应的空气净化措施。
3. 手术室内的床单、手术衣等布质物品应定期更换和清洗,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四、手卫生1. 手术室内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包括正确洗手、消毒和戴手套等。
2. 手术室内应设立洗手设施,并提供洗手液、洗手液和纸巾等必要的消毒用品。
3. 手术室内人员应定期接受手卫生培训和考核,以提高手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五、器械消毒与灭菌1. 手术室内使用的器械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
2. 手术室内应设立专门的器械消毒与灭菌区域,确保器械的消毒和灭菌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3. 手术室内人员应接受器械消毒与灭菌操作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六、废物处理1. 手术室内产生的废物应分类采集和处理,包括医疗废物、一次性器械等。
2. 手术室内的医疗废物应按照像关标准进行暂时存放和定期清理,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 手术室内的一次性器械应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避免再次使用导致感染传播。
七、总结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化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手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控制感染源、保持环境清洁、加强手卫生、进行器械消毒与灭菌以及正确处理废物,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内感染的风险。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0d3590fe518964bcf847c76.png)
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环境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物品管理等。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15912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T 14295 空气过滤器GB/T13554 高效空气过滤器GB 50591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YY/0469 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YY/T0506.2 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性能要求和水平GB 19083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DB11/408-2007 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GB19193-2003 疫源地消毒总则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手术(室)Operating Suite由手术间及其辅助用房组成,承担医院手术服务的独立部门。
3.2 手术间operating room进行各类手术操作的场所。
3.3 洁净手术间clean operating room设置空气净化系统,达到GB50333标准的区域。
3.4 负压手术间negative-pressure operating room设独立空调净化系统,室内空气静压低于相邻相通环境空气静压,实施污染手术的区域。
3.5 一般手术间general operating room未设置空气净化系统,采用其它消毒方法,使空气达到我国GB159122要求的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医院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环境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物品管理等。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设置手术部(室)的其它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l5912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T l4295空气过滤器GB/Tl 3554高效空气过滤器GB 50591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WS 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YY/0469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YY压0506.2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2部分:性能要求和性能水平GB l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DB ll/408.2007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GBl9193—2003疫源地消毒总则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手术部(室)由手术间及其辅助用房组成,承担医院手术服务的独立部门。
3.2手术间进行各类手术操作的场所。
3.3洁净手术间设置空气净化系统,达到GB50333标准的区域。
3.4负压手术间设独立空调净化系统,室内空气静压低于相邻相通环境空气静压,实施污染手术的区域。
3.5一般手术间未设置空气净化系统,采用其它消毒方法,使空气达到我国GBl59122要求的区域。
3.6限制区为维持手术区域较高的卫生洁净程度,对人流、物流的进入进行严格限制的区域,包括手术间、刷手区和无菌物品存放间等。
3.7半限制区为维持手术区域一定的卫生洁净程度,对人流、物流进行限制的区域,包括术前准备间、器械间和麻醉恢复间。
3.8非限制区一般指无特殊洁净度要求的工作区域,包括办公区、休息区、更衣区和患者准备区(间)。
3.9空气过滤器以机械阻挡、阻隔(如网、孔)方式将空气中的微粒(无生命和有生命)截留在滤料上的装置称为空气过滤器。
3.10粗效空气过滤器按GB/Tl4295规定的方法检验,对粒径≥2um微粒一次通过的计数效率≥50%,初阻力≤50Pa的过滤器为I型粗效过滤器、20%≤计数效率<50%的为II型粗效过滤器:标准人工尘计重效率≥50%的过滤器为III型粗效过滤器、<50%的过滤器是Ⅳ型粗效过滤器。
3.11中效空气过滤器按GB/Tl4295规定的方法检验,对粒径≥0.5μm微粒的一次通过的计数效率<70%的过滤器为中效过滤器。
其中60%≤计数效率<70%的过滤器为中效I型过滤器,40%≤计数效率<60%而≥40%的过滤器为中效II型滤器,20%≤计数效率<40%的过滤器为中效III型过滤器。
3.12高中效空气过滤器按GB/T l4295规定的方法检验,对粒径≥0.5um的微粒,70%S计数效率<95%的过滤器。
3.13亚高效空气过滤器按《空气过滤器》(GB/T l4295)规定的方法检验,对粒径≥0.5um的微粒,95%≤计数效率<于99.9%的过滤器。
3.14高效空气过滤器额定通过风量下,钠焰法效率在99.9%-99.999%之间,初阻力在190-250 Pa 之间的过滤器。
3.15重复使用医疗用品指经过彻底清洁、消毒、灭菌后仍能在手术部(室)安全使用的医疗用品。
3.16手术植入物任何借助外科手术,全部或部分进入人体组织或腔道中,手术过程结束后留在体内,或部分留在体内之30天的物品称为手术植入物。
3.17重复使用外科器械指外科手术中用于进行切、割、钻、锯、抓、刮、钳、抽、夹或类似操作,不连接其它有源器械,通过清洗、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的器械。
3.18外科洗手手术人员用肥皂(皂液)在流动水下借助毛刷或直接用手消毒剂去除手部及手臂皮肤污垢和大部分暂居菌的过程。
3.19外科手消毒剂用于外科手术前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暂居菌和常居菌的消毒液,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和碘伏等,包括免洗型和非免洗型。
3.20洁净度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和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的允许统计数。
3.21洁净区空气洁净度达到规定等级的室内区域。
3.22手术衣针对外科手术无菌要求而设计的专用服装。
其性能要求应符合YY/T0506.2的规定。
3.23刷手服进行外科无菌手术前刷手时所穿着的专用洁净服装。
3.24个人防护设备医护人员用于保护自身免受患者有潜在感染风险的血液、体液或组织暴露的专用服装或设备,包括手套、口罩、防水围裙、防水袖套、iIii罩、眼罩和具备换气装置的个人防护装詈。
3.25备皮使用剪刀或专用备皮器去除手术区毛发的操作。
3.26备皮器一次性使用或可重复使用刀头的电动备皮装置。
3.27备皮要素采取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不宜使用剃须刀备皮,备皮时间应尽可能接近手术开始时间。
3.28气溶胶指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
4.手术部(室)控制感染原则4.1手术部(室)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满足手术部污染控制的要求,有条件的医院可设负压(隔离)手术间。
4.2根据手术部(室)洁净等级与感染的风险合理安排手术的区域与台次,有条件的医院关节置换、器官移植、神经外科、心脏外科和眼科等手术宜在特别洁净手术间进行。
4.3手术部(室)应建立医务人员感染控制基本知识岗前培训制度、手术人员手卫生制度、感染手术的管理制度、医护人员职业安全制度、(室)外来器械管理制度等预防医院感染制度,手术部(室)清洁消毒隔离制度、手术部参见附录A。
5.环境污梁控制5.1建筑与布局的要求5.1.1手术部(室)应独立成区,与临床手术科室相邻,与放射科、病理科、消毒供应中心、血库等部门问路径便捷,出入路线应符合洁污分开、医患分开的原则。
5.1.2根据环境卫生清洁等级,手术部(室)应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
5.1.3医院根据规模、性质、任务需求可设置一般手术部(室)和(或)洁净手术部(室)。
5.1.4每个手术间应设1张手术台。
5.1.5应设置外科洗手设施,洗手设施应符合WS/T313要求。
5.1.6手术部(室)应具有维持围手术期患者体温的基本设施。
5.1.7一般手术部(室)要求5.1.7.1墙面应平整,应采用防潮、防霉、不积尘、不产尘、耐腐蚀、易清洁的材料。
墙面下部的踢脚应与地面成一整体,踢脚与地面交界的阴角应做成R≥30mm的圆角,墙体交界处的阴角应成小圆角。
5.1.7.2地面应平整、防水采用耐磨、耐腐蚀、易清洁、浅色材料,做防水,不应有开放的地漏。
5.1.7.3吊顶不应采用多缝的石膏板。
5.1.7.4门窗密闭性好,不应随意开启。
5.1.8洁净手术间的建筑设施应符合GB 50333要求。
5.1.9负压手术间应位于手术部(室)的一端,自成区域并设缓冲间。
5.2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5.2.1应采取湿式清洁消毒方法。
5.2.2清洁消毒用品应选择不易掉纤维的织物,不同区域宜有明确标识、分开使用,用后清洗消毒并干燥存放。
5.2.3每天清晨应对所有手术间环境进行清洁。
5.2.4手术间所有物体表面,如无影灯、麻醉机、输液架、器械牛、地面等宜用清水擦拭,并在手杖主开始前至少30分钟完成。
5.2.5手术中尽量避免血液、体液污染手术台周边物体表面、地面及设备,发生可见污染或疑似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5.2.6每台手术后应对手术台及周边至少1-1.5米范围的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5.2.7全天手术结束后应对手术间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5.2.8每周应对手术间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参见附录B。
5.2.9克雅病、气性坏疽、呼吸道传染病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性疾病患者手术结束后,应按GBl9193要求进行终末消毒,一般手术间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洁净手术间自净时间不少于30分钟。
5.3空气的污染控制5.3.1手术进行中手术间的门应保持关闭状态。
5.3.2有外窗的一般手术间每天手术结束后,可采用自然通风换气,通风后进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也可采用卫生主管部门批准的空气消毒装置。
5.3.3一般手术间空调系统的新风口与回风口应采取防止管道污染的有效措施。
5.3.4洁净手术间各功能区域的空气净化系统应独立设置。
5.3.5洁净手术间空气净化系统的回风口应设低阻中效或中效以上过滤设备。
5.3.6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末端装置应有阻漏功能,实现零泄漏。
不宜使用非阻隔式净化装詈。
5.3.7负压手术间应采用独立空气净化系统,新风口和排风口间距离不少于l0米,应采用零泄漏负压高效的排风设备。
5.3.8负压手术间内宜配备专门控制、收集、过滤、排放气溶胶和外科烟雾的装置。
5.3.9洁净手术间空气净化系统的日常管理5.3.9.1洁净手术间空气净化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
5.3.9.2空气处理机组的普通送风口应每月检查、清洁。
当送风末端出风面被污损时应及时更换。
5.3.9.3当测压孔或微压计显示的压差达到需更换的设定参数时,应更换过滤器。
5.3.9.4非自动清洁的初效滤网应2天清洗一次并无肉眼可见的毛絮等附着物。
5.3.9.5每天术前应记录洁净手术间的静压差、风速、温度、湿度。
5.3.9.6每天第一台手术前30分钟空气净化装置应当正常开启,环境参数应达到GB 50333要求。
5.3.9.7连台手术,按5.2.7的要求进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间隔时间不少于30分钟。
5.3.9.8全天手术结束并进行清洁消毒后,空气净化系统需继续运行30分钟。
5.3.9.9空气净化装置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按生产厂家的说明进行维护并定期更换,污染后及时更换。
5.3.9.10负压手术间使用后,参见附录E进行处理。
6.人员管理6.1人员管理6.1.1手术部(室)人员配备应符合卫生部有关规定。
6.1.2医护人员、工勤人员应定期接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
6.1.3应限制与手术无关人员的出入,进入限制区的非手术人员应按照人员流动路线要求,在限制范围内活动。
6.1.4洁净手术间应在满足手术基本需要的情况下严格控制人数。
6.1.5患有急性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皮肤疖肿、皮肤渗出性损伤等处于感染期的医务人员不得进入手术部(室)的限制区。
6.1.6参加手术人员在实施手术前应做好个人的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