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林火天气等级模型的建立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大兴安岭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也是我国唯一的原始森林之一。
然而,由于该地区雷电活动频繁,经常发生雷击火灾,严重威胁着该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
因此,对于该地区雷击火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进展十分关键。
一、雷击火特点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通常发生在夏季多雨期间,特别是在雷暴天气条件下。
有研究表明,该地区雷击火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干旱、强风和不良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另外,该地区的火树银花会对雷电的引发和传导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雷击火的发生过程中,物种构成、森林结构、植被类型、火灾类型等因素也会影响火灾的蔓延和扩散。
二、监测预警技术为了及时发现和预防大兴安岭地区的雷击火灾,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监测预警体系。
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机构和科学家正在积极进行雷击火监测和预警技术方面的研究。
以下为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技术:(一)灯光监测法灯光监测法是一种通过在地面上放置高度不同的灯光,以感应雷电电场强度变化的方法来进行预警监测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对雷电电场强度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判断当地雷击火灾的潜在风险等级。
气象监测法是一种通过当地气象站或携带式气象仪器对环境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当地的天气状况,为雷击火的发生提供参考。
遥感监测法是一种通过卫星、无人机等遥感技术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高分辨率图像数据获取和分析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对森林植物生长状态、生理变化等进行高效精准的监测与分析,进而发现雷击火灾的发生。
雷达监测法是一种通过雷达技术对雷电电磁波进行识别和监测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当地雷电活动的分布、强度、持续时间等指标,为雷击火的抢救和防御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三、结语大兴安岭地区的雷击火是一项十分棘手的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合作,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体系,从而实现对雷击火的有效防范和控制。
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开发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防控能力和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而努力前行。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部,是中国最为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原始森林。
由于大兴安岭地区雷电活动频繁,雷击火灾成为威胁该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雷击火灾不仅会造成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还会导致生态系统恢复周期的延长,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影响。
为了保护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生态环境,探究雷击火灾的特点及监测预警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对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当前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预警技术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探讨防控措施,为未来的雷击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有效降低雷击火灾害对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损害,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1.2 研究意义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原始森林资源。
雷击火是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常见的自然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研究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的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深入了解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对雷击火发生规律的认识,为有效防控雷击火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雷击火监测技术和预警技术的进展,可以提高对雷击火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火情、减少损失,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对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防控措施的研究,可以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提高防火效率。
深入研究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的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对于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生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研究将为改善我国林火防控体系,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推动大兴安岭地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特点分析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位于中国东北部,是我国最为著名的原始森林之一,其面积广阔,植被茂盛,生态环境十分复杂。
雷击火是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火灾。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大兴安岭是俄罗斯和中国边界上的一片原始森林地带,这里的森林资源丰富,生物多
样性丰富,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地区之一。
由于雷击火的发生频率较高,大兴安岭原始森林
的生态环境也存在一定的潜在危险。
对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的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进
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的特点
1.频发性:大兴安岭地区雷电活动频繁,每年雷击次数较多,雷击火的发生频率较
高。
2.易燃性: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覆盖范围广大,森林面积大,树木密集,加之气候干燥,枯枝落叶等易燃物质较多,使得雷击火容易发生。
3.扩散快:大兴安岭地区气候干燥,风力较大,一旦出现火灾,易蔓延和扩散,对周
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威胁。
4.地形复杂:大兴安岭地区地形复杂,山高谷深,林区交通不便,一旦发生大规模火灾,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的生态环境损失。
1.火灾监测技术
(1)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火情,及
时发现火灾,为扑救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3)传感器技术:利用各类传感器监测森林火情,实现火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为防
火工作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
(1)气象条件预警:结合大兴安岭地区的气象条件和气候特点,对可能引发火灾的气
象条件进行预警,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2)雷电监测预警:利用雷电监测技术对大兴安岭地区的雷电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防雷措施,降低雷击火的发生概率。
(3)火险等级预警:根据森林植被的湿度、风力、气温等指标,对火险等级进行预警,引导居民和游客做好防火工作。
兴安盟森林草原火灾发生规律

兴安盟森林草原火灾发生规律作者:幺文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13期摘要采用兴安盟防火办公室1981—2004年的森林草原火灾资料,详细分析了当地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规律。
结果表明,森林草原火灾每年的4月、5月、10月是火险盛期;每天的10:00—15:00是火险高发时段;阿尔山、科右前旗是火险高发区域。
关键词森林草原;火灾;发生规律;内蒙古兴安盟中图分类号 S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194-01Abstract Using the grassland and forest fire data of Hinggan League Fire Office from 1981 to 2004,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local forest and grassland fire occurrence regularity was st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occurrence periods of forest and grassland fires were in April,May and October every year;high incidence period in a day was between 10:00 and 15:00;Aershan and Horqin Right Wing Front Banner were the areas of high incidence of fire.Key words forest and grassland;fire;occurrence law;Hinggan League of Inner Mongolia兴安盟林地面积142.09 hm2,覆盖率为23.8%,林区主要分布在阿尔山和科右前旗。
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油松、蒙古栎、桦木、杨、柳、榆等10余种。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大兴安岭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境内保留最为完整的原始森林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带原始森林之一,其地处偏僻,气候寒冷,森林资源丰富,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天堂。
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植被构成,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频发,给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对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的特点以及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的特点1.频发性:大兴安岭地区雷击频率高,特别是夏季雷电活动集中,导致雷击火的发生频率较高。
大兴安岭地区约有50%的火灾是由雷击引发的,雷电天气所引发的山地森林火灾特别凶猛,燃烧周期长,难以控制。
2.破坏性: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地理位置和植被结构决定了雷击火的破坏性。
其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被覆盖茂密,树木高大,一旦发生雷击火,燃烧速度快,火势凶猛,对当地的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3.监测难度大:大兴安岭地区的原始森林地势复杂,森林茂密,雷电活动频繁,传统的监测手段很难覆盖所有的雷击火发生点,对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的监测、预警和防范具有一定的困难。
二、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1.遥感监测技术: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的频繁发生,传统的地面监测手段难以满足对雷击火的全面监测。
遥感技术的应用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使用卫星或者无人机等遥感平台,可以实现对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全面监测,及时发现雷击火的发生,并进行快速反应。
2.火灾预警技术:针对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的特点,国内外的科研人员陆续研发了一系列火灾预警技术。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夏季,可以通过监测雷电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指标,提前判断雷击火的发生风险,进而采取预防措施。
3.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监测预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建立雷击火的预测模型,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雷击火的智能化监测和预警。
大兴安岭林区火灾特征及影响因子

测预防火灾发生、 减小火灾损失起到了重要作用。 森林火灾发生的三个必备条件为森林可燃物、 火险天气和火源。针对目前中国森林火险预报预测 多采用气象因子综合的影响而忽略森林可燃物及火 源的影响, 本文试图以森林火灾频发林区且气候变 化较为剧烈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对象, 分析森林火灾成灾三要素特征, 探讨森林火灾发生 发展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以为森林火灾的预防与 预警提供参考。
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 图1 ) 。
地、 荒滩范围内, 没有造成林木损失的荒火及荒地过
1 0 ] 。 火面积不统计在内 [
图1 1 9 7 0 —2 0 0 6年大兴安岭林区火灾年变化
1 9 7 0 —2 0 0 6年, 大兴安岭林区过火次数最多的 月份是 6月, 其次是 5月; 过火面积最大的月份是 5 月, 其次是 9月 ( 图2 ) 。在季节变化上, 由于大兴安
收稿日期: 2 0 0 8- 1 2- 3 1 ; 修订日期: 2 0 0 9- 0 4- 1 0 。 基金项目: 公益性行业( 气象) 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G Y H Y 2 0 0 7 0 6 0 2 1 ) 资助。 作者简介: 于文颖, 女, 1 9 7 8年生,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水汽通量等方面研究, E m a i l : y w y y w y 2 0 0 0 0 @1 6 3 c o m。 通信作者: 周广胜, E m a i l : g s z h o u @i b c a s a c c n 。
1 1 - 1 4 ] 形成了森林燃烧的基本条件 [ 。基于收集的大
兴安岭地区气象数据和森林火灾数据, 分析 1 9 7 0 — 2 0 0 6年大兴安岭林区与森林火灾密切相关的气候指 标; 进而采用单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 分析该 地区森林火灾的变化特征及气候因子对该林区森林 火灾的影响。 可燃物的类型及其含水率等是发生森林火灾的 物质基础。
小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 林大天气等级模型的建立

小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林大天气等级模型的建立
贺敬;张庚辉;王国军
【期刊名称】《黑龙江气象》
【年(卷),期】2011(28)2
【摘要】使用实际资料分析了1960~2009年伊春林火发生年代际变化特征,指出20世纪60、70年代森林火灾次数频发,进入21世纪后,特大森林火灾次数增多.考虑到气温、降水、湿度和风的变化特征,构建了伊春林火天气等级模型,并进行了25 a的林火天气等级计算及分析.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贺敬;张庚辉;王国军
【作者单位】伊春市气象局,黑龙江伊春153000;黑龙江省气象信息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伊春市气象局,黑龙江伊春1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2
【相关文献】
1.森林火灾天气等级确定及监测预报方法 [J], 张尚印;祝昌汉;高歌;张强
2.试论流岭飞播林基地的火险等级及森林火灾的预防对策 [J], 李书学;刘志星;解勃;冀育民
3.小兴安岭阔叶次生林典型树种单木生长模型的建立 [J], 吴瑶;张怡春;秦凯伦;廉毅
4.小兴安岭地区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生长模型研究 [J], 杨玉泽;林文树;孙英伟
5.森林火灾监测和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J], 程家合;韩雪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发生的火险天气等级研究

通讯 作 者 : 乃 安 , 授 、 导 , - i l ni ut.d .a 刘 教 博 E ma : i a@ sc eu c. l u
12 3
火灾科 学 F RE S E Y S I NC I AF T C E E
第 1 卷第 3 9 期
经验 或数 学 拟合 得 到 的天 气 条 件 和 森林 火 险 的关
第1 9卷 第 3期
2010年 7月
火
灾
科
学
V0 . 9, . 1 1 No 3
FI RE AFETY CI S S ENCE
J 1 u.2 010
文章编 号 :0 45 0 (0 0 - 1 10 1 0 —3 9 2 1 )0 3 — 7
我 国大 兴 安 岭地 区森 林 雷 击火发 生 的火 险天气 等 级研 究
于 建 龙 , 乃 安 刘
( 国科 学 技 术 大 学 火 灾 科 学 国 家 重 点 实验 室 ,安 徽 合 肥 ,3 0 6 中 202)
摘 要 : 鉴 加 拿 大 林 火 天 气 指 数 ( 、I 系统 , 进 其 计 算 方 法 。利 用 大 兴 安 岭 地 区 16 — 2 0 的 气 象 数 据 , 借 F V) 改 9 6 0 6年 得 到 历 史上 雷击 火发 生 时 的 火 险 天 气指 数 ,统 计 分 析 确 定 我 国大 兴 安 岭 地 区森 林 雷击 火发 生 的 火 险 天 气 等 级 。根 据
系, 以判定 区域 内起 火 的可能性 、 火灾 强 度 、 蔓延 火 速度 和控 制火情 的难 易程度 。森林 火 险天 气指 数越 高, 发生火 灾的可 能性就越 大 。
2 研 究方 法
O 引 言
小兴安岭伊春地区林火发生自然影响因子及其影响力1)

小兴安岭伊春地区林火发生自然影响因子及其影响力1)梁慧玲;郭福涛;王文辉;苏漳文;赵嘉阳;林玉蕊【摘要】以1980—2009年伊春地区林火发生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高程、植被类型、基础设施和气象条件等因素,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对伊春地区的林火发生影响因子及其影响力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当日平均相对湿度小于30%时,火灾发生的概率最大;日最高地表温度在15℃的范围内对林火发生的影响最小,大于15℃之后对林火发生的影响逐渐增大。
伊春林火主要集中在海拔0~400 m及距离居民区15~30 km的范围内。
相对湿度对林火发生的影响最大,地表温度对林火发生的影响次之,距居民区距离对林火发生的影响最小。
此外,随机森林算法对伊春地区森林火灾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达80%。
林火发生概率插值图和火险区划图显示,伊春地区林火发生主要集中在中部、东南和最北部地区,西南、东北地区也存在高火险地区。
%We used random forest algorithm and took into account the elevation , vegetation types , infrastructure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o analyze the driving factors of forest fire and their effect powers based on the forest fire data set in the period of 1980-2009 .The fire occurrence possibility reached highest when the daily 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 was lower than 30%.The daily maximum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 significant influenced fire occurrence at around 15℃, and the higher temperature increased the influence power on fire occurrence .The fires in Yichun more likely occurred at altitude of 0-400 m and the regions which was 15-30 km away from settlements .The relative humidity had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e on fire occurrence , followed by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 , and the distance to settlement had relatively lessinfluence .Ran-dom forest had a high predictive ability on fire occurrence , reaching to 80%correctness .By maps of likelihood of fire oc-currence and fire risk division , forest fire occurred mainly in the central region , southeastern and northern Yichun .South-west and northeast region of Yichun also had fire prone areas .【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7页(P29-35)【关键词】影响因子;林火管理;火险分布;伊春地区;空间格局【作者】梁慧玲;郭福涛;王文辉;苏漳文;赵嘉阳;林玉蕊【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2.2森林火灾是森林更新和演替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1],不仅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重要的干扰和影响,也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2-3]。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大兴安岭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之一。
这片原始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完好,物种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自然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由于其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经常发生雷击火,给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研究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的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对于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预防森林火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的特点1. 气候条件大兴安岭位于中国北纬50度附近,是我国气候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气候寒冷干燥。
这种气候条件下,雷电活动频繁,往往伴随着强烈的风雨,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2. 地理条件大兴安岭地势复杂,山地起伏,河流纵横交错,森林密集,植被繁茂,很多地方交通不便,因此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往往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3. 植被特点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植被种类繁多,树木高大,枝叶茂密,森林内部得不到足够的阳光,湿度大,易于形成大面积的火源。
1. 雷电探测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已经研发出了多种雷电探测技术,包括雷达、卫星遥感、地面气象站等,可以有效监测到雷电活动的强度、区域和时间,为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的预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气象观测数据,可以建立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及时监测森林火险等级,预警森林火灾的可能性,为防范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 火灾风险评估技术通过对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火灾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建立火灾风险评估模型,预测森林火灾的概率和影响范围,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
4. 火灾监测技术借助现代化的火灾监测设备,可以对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进行实时监测,发现火灾隐患并及时报警,为扑救森林火灾争取宝贵的时间。
5. 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将卫星遥感、气象数据和森林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建立火险区域空间分布图,为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雷击火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的支持。
浅谈小兴安岭伊春林区森林防火工作

浅谈小兴安岭伊春林区森林防火工作摘要:森林防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生态平衡。
本文结合伊春林区的防火工作实践,分析灾情的特点、防火工作的近况,总结工作经验以减少火灾的发生。
关键词:小兴安岭;伊春林区;森林防火;特点1.引言林火是全球大多数森林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干扰因子,也是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的潜在威胁,联合国已把大面积森林火灾列为8大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异常,高温、干旱、大风和暖冬等极端天气明显增多,伊春市也相继出现持续干旱、高温、大风天气,导致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季节性特征不明显,防火期延长,森林火灾频发。
伊春林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黑龙江和松花江两大水系之间的小兴安岭腹地,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49.5公里,小兴安岭纵贯全境,施业区划面积4万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面积313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2.23亿立方米,森林覆被率84.5%。
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
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林,森林类型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蓄积量较多的树种有红松、云杉、冷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等,藤条灌木遍布整个施业区,各种珍惜名贵的针阔叶树种达110余种。
素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的美誉,也是松嫩平原的天然屏障。
伊春林区冬季严寒多雪,夏季多雨凉爽,春秋多风少雨,气候干燥。
年均温度0℃左右,最低气温为-43℃,最高气温为33℃,全年无霜期在100~120天,属寒温带气候。
年降水量在600mm~700mm之间,其中60%左右集中在七、八月份,四、五、九、十月份,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且多西南大风。
加之这四个月的日照长,蒸发量大,形成了伊春林区春秋两季森林防火期。
从伊春林区开发建设至今,森林火灾一直是破坏森林资源的首要灾害。
据统计,自1953年至2000年的48年间,全市共发生森林火警、火灾2150起。
其中,重大森林火灾118起,特大森林火灾51起,过火总地面积达129.9万公顷,损失巨大,森林火灾已成为伊春市经济建设发展的重大隐患。
森林火险等级气象指标系统的构建与预报方法研究综述

发布 ( 内部 ) ,也基 本采 用气 象部 门林 火指 标 系统 的构 建
方法 。
2 1 以 可 燃 物 着 火 的 潜 在 可能 性 为 主 的 林 火 指 标 系统 的 构 . 建方 法
国外 :以加拿 大 为代 表 的森 林 火灾 天气 指 标 系统 j , 其思路能够表征可燃 物着火 的潜 在可能 性和估计 每天 森林
做以介绍 ,指出发展趋 势 ,以全 面提升 我 国森林 防火科 学
技术 水平 。 2 林 火 指 标 系统 的构 建 森林 火 险 等 级 的 发 布 ,在 国 外 由 森 林 防 火 部 门 发 布 ,
剧 ,一些 国家和地 区林 火的发生 大有上 升趋 势 ,而且恶 性 林火 的发 生也在不断增加 。19 9 3年希腊 创造 了其 林火史 上
Ke y wor ds:o e tfr f r s e;c n t t n;f r c s t o s i o sr i uc o o e a tme d h
1 引言
的 。 本 文 对 国 内外 森 林 火 险 等 级 气 象 指 标 系 统 与 预 报 方 法
上世 纪 8 0年 代 以 来 ,随 着 全 球 气 候 变 暖 及 干 旱 的 加
2 1 o 4 o4 0 0V 1 2N . .
林
业
科
技
情
报
・ 7・ 2
森 林 火 险等 级 气 象指 标 系统 的构 建
与 预 报 方 法 研 究 综 述
胡 晓径 王 盛 坤
( 黑龙 江省 气象 台)
[ 摘 要] 介绍 了国内外森林 火险等级 气象指标 系统的构建 , 其方 法各异 , 主要方 面都 应用 了气 象因子的 变化 , 但 结合 考虑
小兴安岭五营林区气象要素垂直变化规律

s h r o n a y n a dt n, o s h d e fn t n o u df a o o. mee tn d te a n a v rg u dt e ra e p e b u d r .I d i o fr t a e t c o fh mii c t nt  ̄ e i e h u i i i o xe t n a n u a e a e h mii d e s d h l y c s t i d ra e a e at u e ice sd.C a g so u dt p n ,s mme d a tmn a a ls eain h pw t rcptt na d rl - h l t n h n e fh mi y i s r g u i n i r n a uu l h d co r lt s i pe ii i a l e o i h a o n e t e h mi t u i u d y i s mme a e ti me l t o c a g so t s h r u dt .F r e mo o s h d s nf a t n b a v i n r d c r n t g w h n h n e f mo p e h mi y u t r r fr t a i i c d r k h a i a i a e i h e e g in w i e f cin w t n u v rg i n p e i c a iga tea tu eic a e n o i u t h a n a a ea ew d s d n r s n s h l i d n r s dwhl he w r od i h n e f n p e w t i l e e t e i et r e n al c a g so w d s d i h n e e y i e
小兴安岭地区森林地被可燃物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其与森林火险等级关系

于对森 林 可燃物 的静 态模 式研究 。7 0年代 至 9 0年 代初 期, 试验 站 。丰 林 自然 保 护 区位 于 1 89 19 2 4 。2~ 2 。 8一 2 。5E.80
对森 林可 燃 物 的研究 水 平有 了较 大 的提 高 . 森林 可燃 物 4 。5N 总 面 积 14k 2保 护 区内 山体不 高 , 形平 缓 , 对 8 l , 8 m , 地 海
能研 究 , 首次 在 国 内提 出了 以森林 类 型 的生物 量 与能 量 的 221 干 燥箱 烘重 法测 定森 林地 被可 燃物 含水 率 ..
定 量 方 法 划 分 森 林 燃 烧 性 …; 燃 物 含 水 率 的 研 究 [; 燃 可 2可 1
森 林 地 被 可 燃 物 含 水 率 的 观 测 工 作 ,分 两 个 阶 段 。 每
速 等 气 象 要 素 密 切相 关 ; 林 地 被 可 燃 物 的含 水 率 , 别 是 细 小 可 燃 物 的 含 水 率 的高 低 与森 林 火 森 特
险等 级 关 系 十 分 密 切 , 被 可 燃 物 含水 率越 高 , 地 森林 火 险 等级 越低 。 关 键 词 : 兴安 岭 地 区 ; 小 地被 可燃 物 含 水 率 ; 化 规 律 ; 险 等级 变 火
小兴安岭地区森林地被可燃物含水率变化规律 及其与森林火险等级关 系
贺 萍, 孟 超, 田 丰
( 春 市 五 营 区 气 象局 , 龙 江 五 营 1 33 ) 伊 黑 50 3
摘
要 :通 过 对 小 兴 安 岭 地 区 丰 林 自然 保 护 区针 阔 叶 混 交 林 内 的原 始 红 松 林 地 被 物含 水 率 与 同
估计 更接 近 客观 实际情 况 。 我 国对 于 森 林 可 燃 物 的 研 究 于 8 0年 代 中期 开 始 起 松 占 7 . , 杉 92 鱼 鳞 松 1 % , 叶 松 占 4 , 它 45 云 % .%, . 7 落 % 其
探讨小兴安岭的自然灾害防治教案

探讨小兴安岭的自然灾害防治教案一、前言小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生态环境区之一。
小兴安岭因其海拔高度大、气候寒冷、地形复杂等特点,自然灾害频发。
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治小兴安岭的自然灾害,已成为当前小兴安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探讨关于小兴安岭自然灾害防治教案的制定和实施。
二、小兴安岭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小兴安岭主要自然灾害类型有森林火灾、泥石流、雪崩、山洪等。
这些自然灾害给小兴安岭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小兴安岭地区的行业结构以林业、畜牧业、农业和旅游业为主,这些行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尤为明显。
三、小兴安岭自然灾害防治教案的制定为了有效应对小兴安岭地区的自然灾害,需要制定一份具体的自然灾害防治教案,制定自然灾害防治教案的步骤如下:1.灾害调查和评估:了解小兴安岭地区的自然灾害情况,对每种自然灾害类型进行调查和评估,分析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防治目标和原则的确定:根据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自然灾害防治的目标和原则。
3.防治措施的制定:根据防治目标和原则,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实施时间和范围,提出配套的管理措施。
4.防治效果的评估:定期开展防治效果的评估,对教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四、小兴安岭自然灾害防治教案的实施1.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小兴安岭地区自然灾害防治措施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促进公众对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积极参与。
2.加强防护工程建设:对小兴安岭地区的重点区域进行防护工程建设,包括防火隔离带、排涝设施、防洪堤等,加强小兴安岭的防灾能力。
3.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小兴安岭地区的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全天候的监测预警工作,及时掌握灾害发生的信息,为防范和减轻灾害的损失提供技术支持。
4.加强治理保护:加强小兴安岭地区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促进小兴安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林火发生特征及气象服务重点

表11962要2010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不同等级森林火灾发生情况统计(次)林业局(林管局)名称荒火火警火灾合计一般重大特大大杨树1372901124013592阿尔山1133136871毕拉河4018445157291库都尔547531165181北部林区73187715201乌尔旗汉314289393阿龙山742145371绰尔1639711275图里河48673082155克一河3392612181吉文1047256189金河43692671146莫尔道嘎145224210111根河768619170198甘河16401215083阿里河226021110114伊图里河867166097满归342116062绰源121143030得耳布尔184180067总计5761357539285512808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处我国北疆,位于北纬47°05′~53°20′,东经115°31′~126°04′,有林地1260万hm 2,主要生长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并伴生白桦。
该地区春季大风日数多、秋季气候干燥,森林火险程度较高。
森林火灾的发生,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做好森林防扑火服务工作是关乎生态环境健康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大事[1-2]。
1森林火灾的时空变化规律1.1森林火灾的年际变化规律1962—2010年,呼伦贝尔林区共发生火警、火灾2804起,年均发生57起,森林过火面积累计达到108.47万hm 2,年均2.21万hm 2。
20世纪60年代,呼伦贝尔林区发生火灾次数最多,受灾面积也最大,之后逐年递减;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雷击火次数增加,导致火灾次数略有回升,但受灾面积变化不大,2007—2010年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火灾。
呼伦贝尔林区火灾发生次数和受灾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
1.2森林火灾的季节变化规律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呼伦贝尔森林火灾的高发阶段常在春、秋2季。
大兴安岭林区人为火因预报模型的建立

大兴安岭林区人为火因预报模型的建立
高昌海;顾香凤;梁爱群;罗亚宾;金长友
【期刊名称】《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0(025)002
【摘要】通过对大兴安岭林区人为火的火源调查及火灾资料统计,把人为火源进行归类,找出7种主要人为火源,并依据火源种类、火源等级、发生时段等,建立人为火的火因预报模型.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高昌海;顾香凤;梁爱群;罗亚宾;金长友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哈尔滨,150040;牡丹江青梅技校,黑龙江,牡丹江,157000;呼玛县林业局,大兴安岭,呼玛,165100;大兴安岭林管局,加格达奇,1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2.2
【相关文献】
1.人为火发生预报方法及原理 [J], 李世达;郑焕能
2.基于零膨胀负二项模型对大兴安岭地区夏季火发生预报模型的研究 [J], 刘柯珍;赵凤君;王明玉;张明远
3.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预报方法 [J], 胡明臣;高昌海
4.大兴安岭林区建立综合阻火林网的研究 [J], 姚树人;周荣胜
5.基于格点预报建立小麦、玉米、大豆和马铃薯播种、
收获适宜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模型 [J], 王彦平;曹庆锋;阴秀霞;包兴华;姜凤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O万 h 0 5年 秋 季 北 部 林 区 发 生 了 4 m 。2 0 2起 森 林 火 灾 , 过 火 面 积 1 余 h 主 要 发 生 在 9月 2 日一 0月 1 日 、0 3万 m. 7 1 0 1 月 2 日~ 1月 1日 2个 时 段 .这 2个 时 段 森 林 火 灾 发 生 次 3 1
2 森 林 火 灾 形 势
我 国平 均 每 年 发 生 森 林 火 灾 1 3万 次 , 。 4 占世 界 火 灾 次 数
的 1%: 中大 、 4 其 小兴安岭平 均每年发 生森林火 灾 3 0次, 为我 国 森 林 火 灾 高 发 区 之 一 18 ~ 0 6年 黑 龙 江 省 林 区共 发 生 90 20
小 兴 安 岭 森 林 火 灾 发 生 规 律 及
林 大天 乏 等 级 模 型 的 建 豆
贺 敬 , 庚 辉 , 国 军 张 王
(. 春 市 气 象局 , 1 伊 黑龙 江 伊 春 13 0 ;2黑龙 江省 气 象信 息 中心 , 龙 江 哈 尔滨 10 3) 50 0 . 黑 50 0
指 数; 方面 的工作 已有的单位 和林火 、 象专 家研 究过_] 进 入 下 旬 3 高 温 无 雨 持 续 多 日, 2 日由 于 雷 击 造 成 呼 这 气 1。 - 4 5 于 8
但 他 们 大 多 考 虑 影 响 林 火 发 生 的 因 子 太 多 或 太 少 : 子 太 中森 林 大 火 f 因 6月 2 ~ 8 7月 2 日1 。 多 ,操 作 起 来 麻 烦 , 子 太 少 又 不 能 更 好 全 面 反 映 林 火 发 生 3 森 林 火 灾 发 生 规 律 因 的 外 部 环 境 条 件 。 文 用 小 兴 安 岭 林 火 天 气 等 级 模 型 进 行 了 本 森 林 火 灾 的发 生 不 外 呼 有 两 种 情 况 , 种 是 人 为 造 成 , 一 机
16 6 96 16 921 7 9 81 8 9 418 90 19 9 9 9 0 2 0 52 0 拄 9 01 31 6 917 9 517 9 1 8 71 9 31 619 0 0 0 5 9 9 1 9 9 9 2 2
实 际防火期 的计算 , 效果很 好 。另 外, 文还进行 了森林 火灾 车 喷 火 , 地 扔 烟 头 , 荒 ; 一 种 是 自然 现 象 , 击 火 造 成 。 本 随 烧 另 雷 以
形 势 与 小 兴 安 岭 森 林 火 灾 发 生 规 律 的分 析 。 所 使 用 资 料 , 来 小 兴 安 岭 伊 春 为 代 表 的 春 季 林 火 次 数 的 变化 见 图 l 1 表 。 自黑 龙 江 。
摘 要 : 用 实 际 资 料 分 析 了 16 ~ 0 9年 伊 春林 火 发生 年 代 际变 化 特 征 出 2 使 9020 指 0世 纪 6 、0年 07
代 森 林 火 灾 次 数频 发 , 入 2 进 1世 纪后 , 大 森 林火 灾 次 数增 多 。考 虑 到气 温 、 水 、 度 和 风 的 变 特 降 湿
第2 8卷
第 2期
黑 龙 江 气 象
HEL IONG I J ANG ME E T OROL Y OG
V0 . No2 1 28 .
2 1 年 6月 01
Jn. 0 l u e 2 1
文 章 编 号 :0 2 2 2 (0 0 — 0 10 10 — 5 X 2 1)2 0 2 — 2 1
少, 干旱 频发 , 高火 险天 气等级 出现 的 日数 大大 增加 的 特点 , 林 大 火 多 发 ,如 5月 上 甸 大 兴 安 岭 森 林 大 火 ; 下 旬 大 兴 5月
为 林 火 的 发 生 提 供 了 良好 的外 部 环 境 条 件 。 、 兴 安 岭 、 大 小 黑 安 岭 、 河 大 火 ; 属 罕 见 的 盛 夏 8月 (5 2 日 ) 河 卧 都 黑 实 1~0 黑 河 森 林 特 大 火 灾 不 断 , 火 形 势 不 容 乐 观 。 为 防 止 和 减 少 森 河 因 干 雷 暴 引起 的 森 林 大 火 :少 见 的秋 季 1 上 旬 伊 春 乌 防 0月 20 4月 7 林 火灾 的发 生, 首先 要做好森林 火灾 的预防工作 。做好森林 伊 岭 大 火 。 0 9年 春 季 严 重 干 旱 , 2 日至 5月 7 日黑 河 , 火 险 天 气 等 级 预 报 工 作 , 先 做 好 科 学 的划 分 火 险 天 气 等 级 伊 春 发 生 森 林 大 火 ;0 0年 大 兴 安 岭 , 首 21 6月 高 温 少 雨 特 别 是
化 特 征, 建 了伊 春林 火 天 气 等 级 模 型 , 进 行 了 2 构 并 5a的林 火 天 气 等 级 计 算 及 分 析 。 关 键 词 : 林 火 灾: 律: 火 天 气 等级 模 型 森 规 林
中图分类号:7 2 ¥ 6 1 引 言 文 献标 识 码 : B
∞ 舳
特大森 林火灾 3 7次 ( 过 火 林 地 面 积 > 0 0 m ) 特 别 是 按 34 0 k , 进 入 2 世 纪 后 ,特 大 森 林 火 灾 次 数 增 多 ,黑 龙 江 连 续 干 旱 , 1 大 、 兴 安 岭 、 河 则 森 林 大 火 不 断 。2 0 小 黑 0 3年 春 季 黑 龙 江 省
∞ ∞ ∞ 如 加
数 占总 的 8 % , 总 过 火 面 积 的 9 %。20 6 占 9 0 6年 5月 下 旬 大 兴
自本 世 纪 以来 , 由于 黑 龙 江 省 一 直 维 持 气 温 偏 高 , 水 偏 安 岭 、 河 森 林 大 火 : 别 是 2 0 降 黑 特 0 7年 全 省 春 夏 连 旱 , 成 森 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