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位因子有三类: 插入序列(IS)、转座子(Tn)、转座噬菌体。
❖ 我是个活跃分子噢!
三 细菌变异的机制
突变(mutation):是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
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导致细菌性状的遗传性 变异。
1.突变范围 2.突变诱因 3.突变方式
小突变、大突变 自然突变、诱发突变 碱基置换、移码突变。
如霍乱弧菌:为8.0~9.2 。 结核分枝杆菌:6.5~6.8
3、温度
绝大多数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
4、气 体
根据细菌代谢对O2的需要与否,可分为 四类:
专性需氧菌: 如结核杆菌。 微需氧菌: 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类。 专性厌氧菌:如破伤风梭菌、脆弱类杆菌。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
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进入某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
C. albicans菌 落(类酵母型)
青 霉 菌 落
曲霉属
第三节 病毒的生理特性
一、复制周期 replication cycle
吸附
穿入 脱壳 生物合成
?
装配成熟与释放
病毒复制周期
吸附 adsorption
病毒复制周期
穿入 penetration
直
接
穿
融
入
合
脱壳 uncoating
非遗传性变异: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
下产生的变异,其基因结构未改变,称为表型变异。 凡在此环境因素作用下的所有细菌都出现变异,而 且当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去除后,变异的性状又可复 原,表型变异不能遗传。
一、与遗传变异有关的物质
细菌染色体 质粒 转位因子
(一)细菌染色体
细菌的染色体 即核质,为一 条双股环状DNA 分子,缺乏组 蛋白。
第二节 真菌的生理特?性
常用沙保氏培养基(SDA)培养 浅部病原性真菌的最适温度为22~28℃,
生长缓慢。 深部病原性真菌培养在37℃中生长最好,
生长较快,经3-4天即长出菌落。
真菌菌落类型
?
类型
定义
酵母 型菌 落
为单细胞真菌的菌落 ,形态与一般细菌菌 落相似,以出芽形式 繁殖
类酵 母型 菌落
思考题
把干热、湿热灭菌法做个比较?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果比
干热好,因为:
①温热灭菌时菌体蛋白质易变性 ②湿热穿透力大 ③湿热蒸汽有潜热存在
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
-61.1~62.8℃ 30min -71.7℃ 15~30秒
杀死液体中的病原菌或 某些特定微生物。
消毒牛奶、酒类等食品。
2、对数期 研究细菌的性状(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均应选用该期的细 菌。细菌对数期在培养后8-18小时。
3、稳定期 该期的出现是由于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聚,以及培养基PH
下降、需氧菌数过密通气不良等因素影响所致。
4、衰亡期
死菌数>活菌数。该期细菌形态显著 改变,出现多形态的衰退型,如菌体 变长、肿胀或扭曲等。细菌的生理活 动也趋于停滞。因此,由陈旧培养基 培养的细菌难以鉴定。
耐高热、不怕潮湿 的物品
辐射杀菌法
日光和紫外线
杀菌波长:240~300nm,最适:260~266nm 杀菌机制:紫外线能干扰DNA的复制,导致 细菌死亡或变异。 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
电离射线
γ射线、高能量的电子束(阴极射线) 不升高温度且穿透力强 适于忌热物品的灭菌或消毒
来自百度文库
滤过除菌(filter)
阳 性
硫化氢试验
细菌分解 含硫氨基酸
H2S 醋酸黑铅 色沉淀
(三)合成代谢产物及医学意义
1.热原质:
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 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物质。产生热 原质的细菌大多是G-菌,热原质即其 细胞壁的脂多糖组分。热原质耐高温, 不被高压灭菌法所破坏。
2.毒素与侵袭性酶:
细菌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毒素。 侵袭性酶如产气荚膜梭菌的卵磷脂酶,
二 细菌的新陈代谢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 多数细菌通过需氧呼吸和发酵获取能量。
(二)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和生化反应
1.糖分解产物及检验
➢ 糖发酵试验
➢ VP试验
➢ 甲基红试验
糖发酵试验
阴甲基红试阳验 性性
VP试验
2.蛋白质分解产物及检验
吲哚试验(靛基质实验)
色氨酸 吲色哚氨酸酶玫瑰靛基靛质基质试剂
痘病毒特殊
胞 饮
病毒复制周期
生物合成
病毒核酸复制 病毒蛋白合成
类型 ds DNA ss DNA ds RNA (+)ss RNA 反转录病毒
(-)ss RNA
隐蔽期(eclipse):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的起初一段时 间内,感染性病毒颗粒消失,称为隐蔽 期。(用血清学方法和电镜检查,在细 胞内不能找到病毒颗粒)。
编码细菌产生细菌素 。
质粒的特征
质粒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质粒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 质粒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质粒的转移性; 质粒可分为相容性与不相容性两种。
(三)转位因子
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 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它能在DNA分子中移 动,不断改变它们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能从一 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基因组中。
低温可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减慢,常 用作保存细菌菌种。
冷冻真空干燥法是目前保存菌种的 最好方法。
五、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化学消毒灭菌法
(一)常用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1、使菌体蛋白变性或凝固 2、干扰微生物酶系统和影响其代谢 3、损伤细胞膜,提高其通透性
(二)消毒剂的主要种类
1、高效消毒剂
作用机制 常用消毒剂
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
物理消毒灭菌法
▪ 热力灭菌法 ▪ 辐射杀菌法 ▪ 滤过除菌 ▪ 超声波消毒法 ▪ 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一) 热力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焚烧 烧灼 干烤 红外线灭菌
湿热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 煮沸法 流通蒸气消毒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间歇蒸气灭菌法
干烤
应用烤箱高温灭菌,可杀死一切微生物。 160℃2小时。适用于玻璃器皿等灭菌,并 可破坏内毒素(热原质)。
第三章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第一节 细菌的生理特性
一 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
➢营养物质 ➢氢离子浓度(pH) ➢温度 ➢气体
1、营养物质
细菌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 机盐、生长因子。
2、pH
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中性7.2-7.4; 有些个别细菌的最适pH为碱性或酸性
6.维生素:
细菌能合成某些维生素除供自身需要 外,还能分泌至周围环境中。如B族 维生素和维生素K。
四、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基本概念
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
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用
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 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
煮沸法
煮沸100℃经5min可杀死一切细菌的 繁殖体,一般消毒以煮沸10min为宜。
芽胞需1~2小时才能杀死。 用于一般外科器械、胶管和注射器、 饮水和食具的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法(Autoclaving)
压力:1.05kg/cm2 温度:121.3℃ 时间:15~30min 效果
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
用途
氧化作用 蛋白质变性 核酸烷化
含氯消毒剂 过氧化物消毒剂 醛类消毒剂 环氧乙烷
地面、器具表面 消 毒; 皮肤消毒
术前洗手
2、中效消 毒剂
作用机制 常用消毒剂
氧化作用 蛋白质变性 损伤细胞膜
含碘消毒剂 醇类消毒剂
用途
皮肤消毒 体温计消毒
3、低效消毒剂
作用机制 常用消毒剂
用途
氧化作用
季铵类消毒剂
(二)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繁殖一代所需时间约20~30min, 叫做代时. 个别细菌较慢,如结核杆菌经18-20小 时才分裂一次。
细菌生长曲线
对数期
细 菌 数 对 数
稳定期
生长曲线
迟缓期
衰退期
时间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 1、迟缓期 此期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
跃,胞质内积累了足量的酶、辅酶和中 间代谢产物。迟缓期长短不一,视菌种、 接种菌的菌龄和菌量,以及营养物的不 同而异。一般约为1-4小时。
Translation
病毒复制周期
装配与释放
assembly and release
Viral Life Cycle
二、与病毒增殖有关的异常增殖现象
顿挫感染 abortive infection
病毒在其中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 能合成部分或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装配和
释放
缺陷病毒 defective virus 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发生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所产生的子代病毒称为缺陷
携带有细菌的 大部分基因。
(二)质 粒
是细菌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并控制细菌某些生物学性状的环状闭合双 链DNA。
医学上重要的质粒
1.致育质粒(F质粒)
编码细菌的性菌毛。
2.耐药性质粒 (R质粒)
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3.毒力质粒(Vi质粒)
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 4 .细菌素质粒 (Col质粒)
双链DNA病毒的复制周期
Release
Viral genome
Early mRNA
Semiconservative transcription
Transcription
Translation Early proteins (enzymes)
Late mRNA
Transcription
Late proteins (structural proteins)
蛋白质变性 氯乙定
改变细胞壁通 0.1% 高锰酸钾 透性
皮肤、粘膜、物品表面、地 面消毒
皮肤、粘膜冲洗、水果消毒
本章练习
1.细菌的群体繁殖分为几期? 2.什么是热原质? 3.在同一温度下,为什么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效果
好? 4.巴氏消毒法、间歇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适 用于那些物品消毒?消毒、灭菌的所需的条件各是怎 样? 5.紫外线杀菌的波长、机理以及适用于那些物品消毒? 6.何谓滤过除菌法?适用于那些物品消毒?
病毒。
干扰现象(interference) 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 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 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三、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物理因素
温度 病毒耐冷不耐热
pH pH 5~9
射线和UV
化学因素 脂溶剂 乙醚试验可鉴别 病毒有无包膜 消毒剂 其他 抗生素 中草药
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 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
长繁殖。常用的抑菌剂为各种抗生素。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
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
无菌(asepsis):不存在活菌,多是灭菌的结果。 无菌操作(antiseptic technique)防止微生物进入
外观似酵母菌落,但 可见伸入培养基中的 假菌丝,由伸长的芽 生孢子形成
丝状 菌落
为多细胞真菌的菌落 ,由许多管状、分枝 菌丝体组成
特征
光滑、湿润 ,
颜色 举例 一般为 新型 乳白色 隐珠
菌
光滑、湿润 ,
一般为 白色 乳白色 念珠
菌
绒毛状、絮状 可产生 霉菌
、粉末状、颗 各种色
粒状、石
素。
膏状。
酵母型菌落
链球菌的透明质酸酶等。
3.色素:细菌的色素有两类 水溶性色素:如绿脓杆菌色素。 脂溶性色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色素。
不同的细菌可产生不同的色素,有助于鉴 别细菌。
4.抗生素:
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细菌产生的 少,只有多粘菌素、杆菌肽等数种。
5.细菌素:
与抗生素不同的是其作用范围窄,细 菌素的这种狭谱作用特性,可被用来进 行某些细菌的分型。
主要用于一些不耐热的血清、毒素、抗生素、 药液以及空气等除菌。
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和L型细菌。
常用的除菌滤器:
蔡氏(Seitz)滤器 玻璃滤器 薄膜滤器
超声波杀菌
每秒钟超过20,000次振动的声波不被 人耳感受,称为超声波。
可裂解多数细菌,尤其是革兰阴性菌更 为敏感,但不彻底,常有残留。
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第四节 细菌遗传与变异
基本概念
遗传(heredity):
使细菌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且代代相传,使其菌种得以保存。
变异(variation):
在一定条件下,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的差 异。
细菌的变异分类:
遗传性变异:是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
故又称基因型变异。常发生于个别的细菌,不受环 境因素的影响,变异发生后是不可逆的,产生的新 性状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 我是个活跃分子噢!
三 细菌变异的机制
突变(mutation):是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
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导致细菌性状的遗传性 变异。
1.突变范围 2.突变诱因 3.突变方式
小突变、大突变 自然突变、诱发突变 碱基置换、移码突变。
如霍乱弧菌:为8.0~9.2 。 结核分枝杆菌:6.5~6.8
3、温度
绝大多数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
4、气 体
根据细菌代谢对O2的需要与否,可分为 四类:
专性需氧菌: 如结核杆菌。 微需氧菌: 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类。 专性厌氧菌:如破伤风梭菌、脆弱类杆菌。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
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进入某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
C. albicans菌 落(类酵母型)
青 霉 菌 落
曲霉属
第三节 病毒的生理特性
一、复制周期 replication cycle
吸附
穿入 脱壳 生物合成
?
装配成熟与释放
病毒复制周期
吸附 adsorption
病毒复制周期
穿入 penetration
直
接
穿
融
入
合
脱壳 uncoating
非遗传性变异: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
下产生的变异,其基因结构未改变,称为表型变异。 凡在此环境因素作用下的所有细菌都出现变异,而 且当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去除后,变异的性状又可复 原,表型变异不能遗传。
一、与遗传变异有关的物质
细菌染色体 质粒 转位因子
(一)细菌染色体
细菌的染色体 即核质,为一 条双股环状DNA 分子,缺乏组 蛋白。
第二节 真菌的生理特?性
常用沙保氏培养基(SDA)培养 浅部病原性真菌的最适温度为22~28℃,
生长缓慢。 深部病原性真菌培养在37℃中生长最好,
生长较快,经3-4天即长出菌落。
真菌菌落类型
?
类型
定义
酵母 型菌 落
为单细胞真菌的菌落 ,形态与一般细菌菌 落相似,以出芽形式 繁殖
类酵 母型 菌落
思考题
把干热、湿热灭菌法做个比较?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果比
干热好,因为:
①温热灭菌时菌体蛋白质易变性 ②湿热穿透力大 ③湿热蒸汽有潜热存在
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
-61.1~62.8℃ 30min -71.7℃ 15~30秒
杀死液体中的病原菌或 某些特定微生物。
消毒牛奶、酒类等食品。
2、对数期 研究细菌的性状(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均应选用该期的细 菌。细菌对数期在培养后8-18小时。
3、稳定期 该期的出现是由于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聚,以及培养基PH
下降、需氧菌数过密通气不良等因素影响所致。
4、衰亡期
死菌数>活菌数。该期细菌形态显著 改变,出现多形态的衰退型,如菌体 变长、肿胀或扭曲等。细菌的生理活 动也趋于停滞。因此,由陈旧培养基 培养的细菌难以鉴定。
耐高热、不怕潮湿 的物品
辐射杀菌法
日光和紫外线
杀菌波长:240~300nm,最适:260~266nm 杀菌机制:紫外线能干扰DNA的复制,导致 细菌死亡或变异。 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
电离射线
γ射线、高能量的电子束(阴极射线) 不升高温度且穿透力强 适于忌热物品的灭菌或消毒
来自百度文库
滤过除菌(filter)
阳 性
硫化氢试验
细菌分解 含硫氨基酸
H2S 醋酸黑铅 色沉淀
(三)合成代谢产物及医学意义
1.热原质:
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 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物质。产生热 原质的细菌大多是G-菌,热原质即其 细胞壁的脂多糖组分。热原质耐高温, 不被高压灭菌法所破坏。
2.毒素与侵袭性酶:
细菌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毒素。 侵袭性酶如产气荚膜梭菌的卵磷脂酶,
二 细菌的新陈代谢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 多数细菌通过需氧呼吸和发酵获取能量。
(二)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和生化反应
1.糖分解产物及检验
➢ 糖发酵试验
➢ VP试验
➢ 甲基红试验
糖发酵试验
阴甲基红试阳验 性性
VP试验
2.蛋白质分解产物及检验
吲哚试验(靛基质实验)
色氨酸 吲色哚氨酸酶玫瑰靛基靛质基质试剂
痘病毒特殊
胞 饮
病毒复制周期
生物合成
病毒核酸复制 病毒蛋白合成
类型 ds DNA ss DNA ds RNA (+)ss RNA 反转录病毒
(-)ss RNA
隐蔽期(eclipse):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的起初一段时 间内,感染性病毒颗粒消失,称为隐蔽 期。(用血清学方法和电镜检查,在细 胞内不能找到病毒颗粒)。
编码细菌产生细菌素 。
质粒的特征
质粒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质粒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 质粒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质粒的转移性; 质粒可分为相容性与不相容性两种。
(三)转位因子
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 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它能在DNA分子中移 动,不断改变它们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能从一 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基因组中。
低温可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减慢,常 用作保存细菌菌种。
冷冻真空干燥法是目前保存菌种的 最好方法。
五、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化学消毒灭菌法
(一)常用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1、使菌体蛋白变性或凝固 2、干扰微生物酶系统和影响其代谢 3、损伤细胞膜,提高其通透性
(二)消毒剂的主要种类
1、高效消毒剂
作用机制 常用消毒剂
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
物理消毒灭菌法
▪ 热力灭菌法 ▪ 辐射杀菌法 ▪ 滤过除菌 ▪ 超声波消毒法 ▪ 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一) 热力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焚烧 烧灼 干烤 红外线灭菌
湿热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 煮沸法 流通蒸气消毒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间歇蒸气灭菌法
干烤
应用烤箱高温灭菌,可杀死一切微生物。 160℃2小时。适用于玻璃器皿等灭菌,并 可破坏内毒素(热原质)。
第三章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第一节 细菌的生理特性
一 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
➢营养物质 ➢氢离子浓度(pH) ➢温度 ➢气体
1、营养物质
细菌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 机盐、生长因子。
2、pH
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中性7.2-7.4; 有些个别细菌的最适pH为碱性或酸性
6.维生素:
细菌能合成某些维生素除供自身需要 外,还能分泌至周围环境中。如B族 维生素和维生素K。
四、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基本概念
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
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用
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 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
煮沸法
煮沸100℃经5min可杀死一切细菌的 繁殖体,一般消毒以煮沸10min为宜。
芽胞需1~2小时才能杀死。 用于一般外科器械、胶管和注射器、 饮水和食具的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法(Autoclaving)
压力:1.05kg/cm2 温度:121.3℃ 时间:15~30min 效果
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
用途
氧化作用 蛋白质变性 核酸烷化
含氯消毒剂 过氧化物消毒剂 醛类消毒剂 环氧乙烷
地面、器具表面 消 毒; 皮肤消毒
术前洗手
2、中效消 毒剂
作用机制 常用消毒剂
氧化作用 蛋白质变性 损伤细胞膜
含碘消毒剂 醇类消毒剂
用途
皮肤消毒 体温计消毒
3、低效消毒剂
作用机制 常用消毒剂
用途
氧化作用
季铵类消毒剂
(二)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繁殖一代所需时间约20~30min, 叫做代时. 个别细菌较慢,如结核杆菌经18-20小 时才分裂一次。
细菌生长曲线
对数期
细 菌 数 对 数
稳定期
生长曲线
迟缓期
衰退期
时间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 1、迟缓期 此期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
跃,胞质内积累了足量的酶、辅酶和中 间代谢产物。迟缓期长短不一,视菌种、 接种菌的菌龄和菌量,以及营养物的不 同而异。一般约为1-4小时。
Translation
病毒复制周期
装配与释放
assembly and release
Viral Life Cycle
二、与病毒增殖有关的异常增殖现象
顿挫感染 abortive infection
病毒在其中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 能合成部分或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装配和
释放
缺陷病毒 defective virus 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发生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所产生的子代病毒称为缺陷
携带有细菌的 大部分基因。
(二)质 粒
是细菌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并控制细菌某些生物学性状的环状闭合双 链DNA。
医学上重要的质粒
1.致育质粒(F质粒)
编码细菌的性菌毛。
2.耐药性质粒 (R质粒)
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3.毒力质粒(Vi质粒)
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 4 .细菌素质粒 (Col质粒)
双链DNA病毒的复制周期
Release
Viral genome
Early mRNA
Semiconservative transcription
Transcription
Translation Early proteins (enzymes)
Late mRNA
Transcription
Late proteins (structural proteins)
蛋白质变性 氯乙定
改变细胞壁通 0.1% 高锰酸钾 透性
皮肤、粘膜、物品表面、地 面消毒
皮肤、粘膜冲洗、水果消毒
本章练习
1.细菌的群体繁殖分为几期? 2.什么是热原质? 3.在同一温度下,为什么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效果
好? 4.巴氏消毒法、间歇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适 用于那些物品消毒?消毒、灭菌的所需的条件各是怎 样? 5.紫外线杀菌的波长、机理以及适用于那些物品消毒? 6.何谓滤过除菌法?适用于那些物品消毒?
病毒。
干扰现象(interference) 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 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 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三、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物理因素
温度 病毒耐冷不耐热
pH pH 5~9
射线和UV
化学因素 脂溶剂 乙醚试验可鉴别 病毒有无包膜 消毒剂 其他 抗生素 中草药
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 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
长繁殖。常用的抑菌剂为各种抗生素。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
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
无菌(asepsis):不存在活菌,多是灭菌的结果。 无菌操作(antiseptic technique)防止微生物进入
外观似酵母菌落,但 可见伸入培养基中的 假菌丝,由伸长的芽 生孢子形成
丝状 菌落
为多细胞真菌的菌落 ,由许多管状、分枝 菌丝体组成
特征
光滑、湿润 ,
颜色 举例 一般为 新型 乳白色 隐珠
菌
光滑、湿润 ,
一般为 白色 乳白色 念珠
菌
绒毛状、絮状 可产生 霉菌
、粉末状、颗 各种色
粒状、石
素。
膏状。
酵母型菌落
链球菌的透明质酸酶等。
3.色素:细菌的色素有两类 水溶性色素:如绿脓杆菌色素。 脂溶性色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色素。
不同的细菌可产生不同的色素,有助于鉴 别细菌。
4.抗生素:
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细菌产生的 少,只有多粘菌素、杆菌肽等数种。
5.细菌素:
与抗生素不同的是其作用范围窄,细 菌素的这种狭谱作用特性,可被用来进 行某些细菌的分型。
主要用于一些不耐热的血清、毒素、抗生素、 药液以及空气等除菌。
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和L型细菌。
常用的除菌滤器:
蔡氏(Seitz)滤器 玻璃滤器 薄膜滤器
超声波杀菌
每秒钟超过20,000次振动的声波不被 人耳感受,称为超声波。
可裂解多数细菌,尤其是革兰阴性菌更 为敏感,但不彻底,常有残留。
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第四节 细菌遗传与变异
基本概念
遗传(heredity):
使细菌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且代代相传,使其菌种得以保存。
变异(variation):
在一定条件下,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的差 异。
细菌的变异分类:
遗传性变异:是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
故又称基因型变异。常发生于个别的细菌,不受环 境因素的影响,变异发生后是不可逆的,产生的新 性状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