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优质课教学设计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夏日泛舟海上-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夏日泛舟海上-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2.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器乐的基本特点;3.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4.学会欣赏《夏日泛舟海上》。
教学重点1.中国传统音乐器乐的基本特点;2.《夏日泛舟海上》的欣赏。
教学难点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2.学会欣赏《夏日泛舟海上》的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1.点播一段民族器乐的演奏,并让学生感受器乐的韵律与表现力;2.谈论器乐的构成和演奏特点;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器乐的基本特点。
学习1.分组观赏《夏日泛舟海上》的演出视频,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感和体会;2.引导学生探究中国传统音乐器乐在视频中的表现;3.介绍《夏日泛舟海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内涵;4.分析《夏日泛舟海上》的乐曲结构,让学生了解乐曲的构成与演奏技巧。
实践1.在指导下,学生模仿演奏;2.整合乐曲的各个组成部分,编排成一个完整的表演节目。
小结1.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巩固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2.分享学生的表演节目;3.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并简要介绍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评估1.观看学生的乐器模仿和表演;2.分享学生的表演节目并进行点评;3.课上小组讨论和老师的引导,检验学生在了解音乐基本构成要素、中国传统音乐器乐的基本特点、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夏日泛舟海上》的欣赏和理解等方面的领会。
4.学生在小组中的分享和介绍,评估学生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表演,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得到了提高;2.学生在演奏模仿和表演节目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和创意性,使学生参与度提高,且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夏日泛舟湖上》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夏日泛
舟湖上》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和研究《夏日泛舟湖上》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演奏要求
- 研究合奏演奏技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 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和演奏能力
教学准备
- 《夏日泛舟湖上》音乐乐谱
- 音乐播放设备
- 学生乐器及其装备
教学步骤
1. 导入:播放《夏日泛舟湖上》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氛围和情感。
2. 分享:与学生分享《夏日泛舟湖上》的背景和故事,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3. 研究乐曲:通过学生朗读乐曲名称和简单介绍乐曲结构等方式,让学生对乐曲有初步认识。
4. 合奏演奏: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他们研究各自的乐器部分,并进行合奏演奏练。
5. 回顾与评估:播放乐曲录音,让学生自评合奏效果,教师进
行评价和指导。
6.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合奏的重要性和团队合
作精神。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练乐曲,准备下节课的合奏演奏。
教学评价
本节课通过导入、分享、学习乐曲、合奏演奏、回顾与评估、
小结和作业布置等环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学习《夏日泛舟湖上》乐曲,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和演奏能力,并通过合奏演奏练习,促
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的培养。
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课程设计

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课程设计引言:音乐是人类创造的艺术之一,它可以抒发情怀、表达思想、传播文化、激发热情,并且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学习音乐不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还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篇关于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的课程设计,希望能够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一、教学目标1.了解《夏日泛舟海上》的背景、作曲家、曲风等基本信息。
2.能够听辨出《夏日泛舟海上》的曲调、节奏、乐器和表现手法。
3.能够理解《夏日泛舟海上》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感受海上的壮阔和澎湃。
4.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演表达对海洋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展现个性化的音乐风格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本节课以《夏日泛舟海上》为重点,介绍该曲的背景、作曲家、乐器、曲调、节奏、表现手法和情感意境等基本知识。
通过音乐欣赏、现场表演、海洋文化知识讲解、交互互动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该曲,增强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2.教学方法(1)音乐欣赏法:让学生听完整首曲目,感受整个曲子的风格和特点,并且深入剖析《夏日泛舟海上》的乐器、旋律元素、音乐结构等方面。
(2)情境模拟法:通过场景还原、形象描述、情感表达等手段,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夏日海洋的世界观感,感受大海的无限风光,进而把这种感受转化为音乐的表现和创作。
(3)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动表演、答题竞赛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展示一张海洋的图片或者视频,引发学生对海洋的联想和感受;介绍《夏日泛舟海上》的基本信息,让学生对该曲有一个初步了解。
2.欣赏环节播放《夏日泛舟海上》完整音乐,学生聆听整首曲目,并在听后进行交流和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曲子的音乐特征和表现手法,如曲调的起伏、节奏的变化、乐器的运用等。
3.身临其境环节以夏日海洋为主题,介绍海洋种类、海岸线、海洋生物、海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唱歌课《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教案)

《夏日泛舟海上》唱歌课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歌曲《夏日泛舟海上》的学习,感受音乐的美妙,增加学习音乐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欣赏、小组合作等方法,增强音乐表现力、音乐感知能力。
知识与能力:了解特殊音乐符号在歌曲中的作用,并能完整流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夏日泛舟海上》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的演唱,体会顿音的跳跃感和重音的歌唱感受。
三、教学方法演唱法、聆听法、谈话法(一)新课导入:图片展示威尼斯风景图。
同学们,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个著名港口,也是世界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它有118个岛屿组成,靠378座桥连接起来,故有“水上城市”之称。
威尼斯最特别的交通工具叫贡多拉,是一种月牙形的黑色平底鞋,在夏天人们乘坐小船,漫游在平静的水面,划着船,唱着歌,威尼斯的夏天就是这样浪漫。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的内容就和威尼斯可爱的人们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夏日泛舟海上》。
(二)整体感知【过渡语: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在听的过程中思考】1、播放歌曲:歌曲的速度和节拍?明确:速度:中速,节拍:3|8拍。
(补充:大家想一下这首歌为什么用3|8拍?因为3|8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唱起来有摇荡,不平稳的摇曳感)2、再放歌曲:描绘出什么样的画面?感受歌曲情绪?明确:描绘的是在一个明媚的夏日里,人们乘坐小船,在海上尽情游玩的欢乐场面。
情绪:欢快、乐观、充满活力。
(三)探究学习【过渡语】:大家带着愉快的情绪来试着唱这首歌,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发声练习,来保护我们的嗓子。
1、发声练习:米米米mamma~【过渡语】:现在我们开始试着唱一唱吧2、学唱旋律:老师弹钢琴【米米米嗦发阅,阅阅阅发咪哆】,学生跟唱提问:在唱的过程中能唱下来,音准很准,但情绪不对?(书上有一些特殊的符号,试着去找找)明确:因为没看到我们上面的一些小记号:“顿音”记号在演唱时要有跳跃感;“>”是重音记号,演唱时要强调重音。
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

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第一篇: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音乐第六单元夏日泛舟(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夏日泛舟海上》2、欣赏《太阳岛上》3、配乐朗诵《荷塘月色》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欣赏《太阳岛上》、配乐朗诵《荷塘月色》,感受其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生活的情感。
知识技能:1.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并能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意境。
2.准确演唱附点、三连音节奏。
能够充分表现歌曲的强弱变化。
3.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知识。
方法过程:学生通过听唱、学唱、听赏、朗诵等活动,感受音乐与文学作品在描绘夏日景象上的异曲同工之妙笔,进而增强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并用声音表现出歌曲的强弱变化(力度标记号:弱p、中弱mp、强f;其他音乐记号:“﹥”等。
2.准确掌握附点、三连音节奏。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学生伴随《太阳岛上》的音乐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进教室时听到的那首乐曲表现的是哪一个季节?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回答。
)夏天到了,大家都可以做些什么样的活动呢?师:看来同学们的活动还真多。
刚才有同学提到会去划船,我们今天这节课就学一首与划船有关的歌——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一首3/8拍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我们先来听一遍。
请同学们仔细听,歌曲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又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2.听赏《夏日泛舟海上》动画。
师:现在,谁来回答我的问题。
学生自由回答。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夏日泛舟海上》描写了人们在海上泛舟的快乐场面,人们的心情非常地愉快。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
二、学唱歌曲1.发声练习。
师:学习歌曲前,我们先来进行一下发声练习。
(1)气息练习。
(练习长气息和短气息——找“闻花香”、“小狗叫”的感觉等。
)(2)发声练习,练习连音和跳音。
(3)提示学生体会腹部对气息的控制。
2.随录音学唱歌曲。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夏日泛舟海上》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夏日泛舟海上》这首曲目,学习掌握新的旋律,理解和掌握复声唱法,学会演唱这首曲目,并使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妙之处。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合唱的演唱技巧,提升音乐表演能力,让学生在练习合唱的同时,培养掌握节奏感和音乐听力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和声和复声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唱歌、听歌的美妙,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学习新的旋律,掌握和声和复声唱法。
•学生掌握节奏感和音乐听力,提升和唱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唱歌技巧。
•整合和声和复声唱法,使大家能够流利演唱。
四、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学习,轮流实践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学习旋律首先,老师为学生提出曲子的主旋律,教导学生跟着老师唱。
学生练习跟唱,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曲子的主旋律。
教师反复强调,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了旋律。
2. 教学和声和复声唱法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这首曲子,老师又带着学生学习和声和复声唱法。
在练习新的旋律时,学生要学习同时唱不同的声部,来形成和声和复声的技巧。
老师带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和声和复声唱法,直到学生都能熟练掌握。
3. 整合练习在这个阶段,老师让学生把和声和复声唱法整合起来。
学生可以分角色,每组学生都负责唱不同的声部。
老师指导学生练习和开展多次实践活动,确保学生都熟练掌握和能够流畅地演唱。
4. 教学反思最后,老师带领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于这首曲子和整个学习过程的感触。
老师也可以给学生表演和演唱的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唱歌和表演的技巧。
六、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评估学生的表现和交流情况,看看他们是否能掌握和声和复声唱法,及表现出唱歌的自信。
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和唱歌技巧,对自己的表现、能力和风格进行评估。
七、教学总结在《夏日泛舟海上》教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学习新的旋律,理解和掌握复声唱法,以及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和坚定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兴趣。
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教案范例

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优选教案范例1.1 设计依据1.1.1 课程标准1.1.2 学生的实际情况1.1.3 教学目标二、知识点讲解2.1 作品背景2.1.1 作曲家简介2.1.2 作品创作背景2.1.3 作品风格特点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曲目3.1.1 《夏日泛舟海上》曲谱3.1.2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3.1.3 相关音乐文化知识介绍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夏日泛舟海上》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4.1.2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夏日泛舟海上》4.1.3 学生能够分析并评价这首歌曲的艺术价值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学生能够理解《夏日泛舟海上》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5.1.2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夏日泛舟海上》5.1.3 学生能够分析并评价这首歌曲的艺术价值5.2 教学难点5.2.1 学生对《夏日泛舟海上》创作背景的理解5.2.2 学生对《夏日泛舟海上》风格特点的把握5.2.3 学生对这首歌曲艺术价值的评价六、教学过程6.1.1 引导学生欣赏与《夏日泛舟海上》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料6.1.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6.1.3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七、新课教授7.1 讲解作品背景7.1.1 讲解作曲家简介7.1.2 讲解作品创作背景7.1.3 讲解作品风格特点八、课堂练习8.1 学唱《夏日泛舟海上》8.1.1 分组练习8.1.2 个人展示8.1.3 教师点评九、课堂小结9.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9.1.1 知识点的掌握9.1.2 技能的提升9.1.3 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十、课后作业10.1 学生回家后复习《夏日泛舟海上》的曲谱10.1.1 加强记忆10.1.2 巩固技能10.1.3 深入理解作品以上教案范例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编写,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技能的培养,充分考虑了教学难点和重点,通过丰富的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对《夏日泛舟海上》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六单元夏日情怀——《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4.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学习《夏日泛舟海上》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积极的意义。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欣赏《夏日泛舟海上》歌曲,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方法。
(3)通过音乐欣赏和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4)感受夏日海上的美景,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2.教学难点
(1)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夏日泛舟海上》是一首描绘夏日海上美景的歌曲,通过音乐描绘出夏日的阳光、海浪和清凉的微风。然而,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和感受歌曲中的意境,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夏日海上的美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5.请结合《夏日泛舟海上》歌曲,谈谈你对音乐与情感、生活的关系的理解。
答案:
《夏日泛舟海上》歌曲让我深刻理解到音乐与情感、生活的紧密联系。音乐能够表达情感,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音乐也能够激发情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夏日泛舟海上》歌曲的旋律、歌词和情感,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歌曲的重点,强调情感和意境的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音乐欣赏和演唱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然而,学生可能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意境缺乏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作品的相关背景和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夏日泛舟海上-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夏日泛舟海上-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乐器——吉它以及其演奏方式。
2.理解歌词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并能通过歌词逐字逐句理解歌曲。
3.能模仿演唱《夏日泛舟海上》并领会其节奏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弹奏吉它的基本技巧,并能演唱《夏日泛舟海上》。
2.理解《夏日泛舟海上》歌词中的情感表达,尤其是歌曲中“灵魂在水中,船儿仍在泛舟”一句的艺术效果。
三、教学内容1.歌曲之听:播放歌曲《夏日泛舟海上》,让学生倾听歌曲的简单旋律和节奏。
2.歌曲之学:教师演奏吉它,让学生认识吉它并了解如何演奏吉它。
3.歌曲之唱:教师逐字逐句讲解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并指导学生模仿演唱。
4.歌曲之感:分析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中的情感表达,理解歌词的艺术效果。
四、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演奏吉它和演唱歌曲来直观地介绍歌曲和乐器。
2.分析对照法:通过分析歌曲的歌词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使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3.模仿演唱法:通过让学生模仿教师唱歌,锻炼学生的音乐能力。
五、教学步骤1.音乐欣赏:学生聆听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体会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介绍歌词:教师逐字逐句讲解歌曲《夏日泛舟海上》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3.弹奏吉它:教师介绍吉它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演奏几段吉它曲目。
4.演唱歌曲:教师模仿演唱《夏日泛舟海上》,让学生跟随模仿。
5.情感分析:分析歌曲中“灵魂在水中,船儿仍在泛舟”等句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授《夏日泛舟海上》的演奏和演唱,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方乐器吉它,并了解了歌曲中“灵魂在水中,船儿仍在泛舟”等句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通过分析和体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同时,也有一些不足,如学生对吉它的了解较少,需要在后续课程中进行补充。
人教版音乐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夏日泛舟海上 教案设计

夏日泛舟海上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2、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让学生感受欢快、活泼的风格特点。
3、通过学习,是学生了解音乐与文化作品在描绘夏日景象上异曲同工之妙笔。
重点难点难点1、启发学生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演唱《夏日泛舟海上》,并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难点:掌握三拍子的特征,正确演唱三连音,体验音乐作品中力度、速度变化所带来的情感变化。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教师引导学生:刚才大家进教室时听到的乐曲美不美?你知道它表现的是哪一个季节吗?(夏季)歌词里都唱出了什么内容?(夏日里人们乘坐小船在海上尽情游玩的欢乐场面。
)2、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这是一首意大利歌曲,表现了威尼斯的人们在夏日里乘着小船在海上尽情游玩的换了场面。
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个著名港口,也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它有118个岛屿组成,靠378座桥连接起来,故有“水上城市”之称。
威尼斯最特别的交通工具贡多拉,这是种月牙形的黑色平底船,在夏天,人们乘坐着小船,漫游在平静的海面,划着船,唱着歌,威尼斯的夏天就是这么浪漫!二、新歌教学(一)看大屏幕听歌曲,自己体会三拍子的特点1、大家刚才听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能不能听出它的强弱关系来?2、好,接下来请大家眼看大屏幕带着问题再来欣赏一遍歌曲。
3、谁能说一说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找生回答(三拍子、强弱弱)4、师:回答得非常准确(二)节奏练习1、请看大屏幕,老师这有一条三拍子的节奏,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得最好、最准确。
2、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练习后再抽一名同学练习。
3、师:你在读这条节奏时,你都注意了哪些要点?(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要点才能读得最好)4、生回答:(1)三拍子的强弱关系(2)划拍子读5、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就按照好说的要点,集体来读一遍。
6、生集体读一遍。
7、师:大家读得非常好。
夏日泛舟海上音乐教案初中

夏日泛舟海上音乐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夏日泛舟海上》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对歌曲的演唱、演奏和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表现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夏日泛舟海上》2. 音乐理论:了解歌曲的调性、节奏、旋律等基本音乐元素。
3. 音乐欣赏:欣赏经典海上音乐作品,感受海上音乐的特色和魅力。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演唱、演奏和海上音乐主题的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夏日的海上风光,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
2. 歌曲学习:教唱《夏日泛舟海上》,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意境,分析歌曲的基本音乐元素。
3. 音乐欣赏:播放经典海上音乐作品,如《海上生明月》、《港湾》等,让学生感受海上音乐的魅力。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演唱、演奏和海上音乐主题的创作。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结合乐器演奏和歌声,展现自己对夏日海上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与反思:通过学生的表演和创作,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演奏和创作的质量,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对海上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谱、海上风光图片、音乐作品等。
2. 教学乐器:如吉他、钢琴、鼓等。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和学生的表演。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4.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1. 歌曲《夏日泛舟海上》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2. 旋律的特点:优美、流畅
节奏的特点:轻快、明朗
3. 歌曲的情感表达:轻松、愉悦
4. 歌曲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5. 音乐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6. 结合生活经历的创作实践
7. 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
8.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1)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先自行聆听和感受旋律和节奏特点,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2)通过分析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通过角色扮演、情感体验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感。
(3)介绍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增加学习的兴趣和深度。
(4)提供一些音乐创作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将歌曲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联系,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创新能力。
(3)音乐游戏:设计一些与歌曲相关的音乐游戏,如节奏游戏、旋律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音乐知识,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实践能力。
(4)音乐创作: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将歌曲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联系,通过创作自己的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故事,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3. 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来观察它们对情感的影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及如何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应用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四、学生小组讨论
(写400字,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夏日泛舟海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夏日泛舟海上-

夏日泛舟海上【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聆听与演唱活动中感受、体验音乐所表达的人们喜悦幸福的心情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讲解,演唱歌曲、探究情感等方式,学习模进,三连音音乐知识,理解歌曲的情绪,表达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1.模进、三连音的理解和掌握。
2.对顿音、重音、延长音、弱、中弱、强的音乐记号的巩固。
3.用自然、舒展的声音表现歌曲。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音乐教材有:唱歌、选唱、选听、欣赏、知识与实践、演奏、音乐网页、学习测评组成。
教材将音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机的渗透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将有机的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有效愉快的学习和活动。
【教学重点】用自然、舒展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难点】三连音的唱法,顿音、重音、延长音、弱、中弱、强的音乐记号怎样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乘舟到海边去领略夏日风情。
二、感受歌曲1.我们先来做做韵律操吧。
(播放《夏日泛舟海上》的音乐旋律。
)老师示范,学生跟着老师做韵律操,体会三拍子带来的感受。
及这段音乐给自己带来的情绪感受。
(让学生用身体感受三拍子的律动)师:给予学生鼓励和评价。
2.请同学们告诉我刚才这段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教师给予评价。
3.问学生这段旋律是几拍子的。
出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三拍子的指挥手势。
和学生一起复习一下。
4,再次欣赏歌曲动画,让学生随着音乐做指挥手势。
思考这首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老师肯定这些画面,是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感受。
5.小组讨论:歌曲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有6个乐句,乐句之间的关系是重复、模进和发展的关系。
讲解模进就是模仿进行的意思,举例说出乐曲中模仿的在那。
三、学习歌曲1.呼吸练习;深深的吸气后发出“wu”音。
2.用“wu”跟着老师的琴哼唱旋律,并找出这首歌曲你认为很难的地方。
老师给予分析,学生说出后一句中的延长音记号、三连音的名称和时值。
唱歌《夏日泛舟海上》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八年级音乐下册(人教版)】

唱歌《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歌剧的特点;2.能够自然流畅、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教学重难点能够自然流畅、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夏天的歌曲吗?学生回答:《宁夏》《夏天的风》。
师:这些歌曲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节奏轻快。
师:今天我们坐上小船,体验一下夏日海上的游玩的乐趣吧!【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出本节课学习主题。
二、新课1. 介绍歌剧歌剧是用声乐和器乐表现剧情的戏剧作品,是音乐与诗歌、戏剧表演、舞蹈、舞台美术、服装等结合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体裁。
歌剧的结构,通常包括序曲、间奏曲、合唱、重唱、独唱等。
世界十大歌剧包括:《浮士德》、《乡村骑士》、《卡门》、《图兰朵》、《阿依达》、《茶花女》、《弄臣》、《托斯卡》、《奥赛罗》、《蝴蝶夫人》和《艺术家的生涯》。
但另外有些排名也将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莫扎特的《魔笛》、《费加罗的婚礼》排在十大歌剧当中。
2. 观看歌剧《弄臣》片段3. 介绍歌曲及曲作者朱塞佩·威尔第(1813年—1901年),意大利作曲家。
有“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共写了26部歌剧,7首合唱作品。
主要代表作品有歌剧:《纳布科》、《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奥赛罗》、《阿伊达》、《西西里晚祷》、《法尔斯塔夫》、《假面舞会》、《唐·卡洛斯》;声乐曲:《安魂曲》、《四首宗教歌曲》。
《夏日泛舟海上》是由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的咏叹调《女人善变》改编而成的一首轻松、活泼的三拍子歌曲,有很强的动感。
4.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5. 八三拍节奏练习6. 再听歌曲思考:歌曲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学生回答:展现了一幅在阳光明媚的夏日,人们乘坐小船在海上尽情游玩的欢乐场面。
7. 介绍三连音三连音,即是三等分1拍、2拍或4拍,每个音唱(奏)1/3拍、2/3拍或4/3拍。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

夏日泛舟海上【课程类型】唱歌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夏日泛舟海上》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弄臣》中的片段《女人善变》,重新配词而成的歌曲。
歌曲结构规整,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情绪活泼,表达了人们在海上泛舟时喜悦幸福的心情,歌曲共由六乐句组成,前四乐句采用了完全重复的手法,节奏平稳,旋律以模进的方式进行,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明媚的夏日里,人们乘坐小船在海上尽情游玩的欢乐场面。
第通过欣赏、分析、创编、对比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愉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终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六乐句与前四乐句在节奏上出现对比,旋律上扬,使人感觉动力性更强,充满活力。
通过欣赏、分析、创编、对比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愉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终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核心素养】审美感知:在聆听与活动中感受、体验意大利歌曲所表达的人们喜悦幸福的心情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艺术表现:1.在聆听讲解、演唱歌曲、探究情感等活动中,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欢快而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
2. 了解3/8拍子,掌握三拍子特征,巩固学习顿音、重音、P、mp、f、三连音等音乐知识。
3. 让学生认识“重复、模进”的创作手法。
4. 简单创编二声部旋律,提高学生创编能力。
文化理解:在聆听、演唱、探究、创编歌曲及拓展活动中,深入感受和体验打破国界,穿越时空的音乐文化传承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1. 感受三拍子歌曲音乐特点,理解歌曲情绪,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表达歌曲意境。
2. 掌握三连音及歌曲中音乐表情记号的正确演唱。
3. 创编二声部,用和谐自然的声音合唱创编歌曲。
【教学过程】一、课前柯尔文手势进行二声部练习和声音程:二、随音乐复习二声部歌曲《摇篮曲》1. 师:摇篮曲是一首三拍子歌曲,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是几拍子,情绪和《摇篮曲》有什么不同?(插歌曲音频范唱)初听歌曲《夏日泛舟海上》生:三拍子,活泼、欢快,中速稍快/摇篮曲三拍子,温柔,中速稍慢2. 让我们再一起感受这首活泼欢快的三拍子歌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 6.1夏日泛舟海上 教案设计

《夏日泛舟海上》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聆听与演唱活动中感受、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喜悦幸福的心情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在聆听讲解、演唱歌曲、探究情感活动中,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欢快而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1)能够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掌握歌曲中八三拍节奏,巩固对歌曲中“▼、>、р、m р、f”等音乐记号。
教学重点:自然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认识“重复”与“模进”的音乐创作手法。
三拍子的特征以及歌曲中音乐记号的恰当处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二、谈话导入端午节快到了,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一首反映夏日生活的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好我们来听歌曲,边听边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三、初次聆听歌曲《夏日泛舟海上》1.这首歌曲表现了一副的画面?2.歌曲的节拍是几拍子的?3.它的强弱关系来?(描绘的是在一个明媚的夏日里,人们乘坐小船,在海上尽情游玩的欢乐场面。
情绪(欢快、乐观、充满活力)(八三拍子)强弱规律是(强、弱、弱)4. 介绍三拍子的基本打拍子方式。
四、作品、作曲家简介歌曲欢快活泼,旋律起伏不大,却简短精悍,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威尔第(1813~1901)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
一生创作了二十六部歌剧,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
代表作品《弄臣》、《茶花女》而本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是由英国的费里斯将《弄臣》中的唱段《女人善变》的旋律,重新配词而得来的。
五、唱歌谱1.教师弹奏学生低声吟唱2.分乐句视唱。
3.找出歌谱上的音乐(表情)记号师生共同分析这些记号:“▼、>、р、mр、f、延长音记号”附点音符、三连音等。
4.分析歌曲的结构(小组讨论,生汇报)结构非常规整,共二十四小节,由六句组成,每句四小节。
前四句采用了完全重复的手法,节奏平稳;只不过第三乐句把第一句的顿音记号都变成了重音记号,第四句加入了顿音记号,力度是中弱,也稍微有点变化。
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教案范例

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优选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到《夏日泛舟海上》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夏日泛舟海上》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的分析。
3.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夏日泛舟海上》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歌曲中的特殊音乐符号和演奏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夏日泛舟海上》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歌曲介绍: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3. 音乐分析: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
4. 演唱技巧: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发音、共鸣等。
5. 表演实践: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6.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2. 学生对歌曲音乐元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团队协作表演中的表现。
4. 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工具与材料:1. 音频播放设备2. 乐谱3.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4. 合唱架或表演舞台5. 录音设备(可选)七、教学步骤:1. 初步聆听:让学生聆听《夏日泛舟海上》,感受歌曲的整体氛围和情感。
2. 乐谱解析:展示乐谱,讲解歌曲的调性、旋律、节奏和和声等基本音乐元素。
3. 声乐技巧训练:针对歌曲中的高音、低音、跳跃等部分,进行专门的声乐技巧训练。
4. 分段教学:将歌曲分成几个部分,逐段进行教学,确保学生准确掌握每个部分。
5. 合唱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声部的和谐与平衡。
6. 表演准备:指导学生进行动作编排和舞台布置,为最终表演做好准备。
八、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教案范例

八年级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优选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夏日泛舟海上》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歌曲《夏日泛舟海上》的旋律和节奏。
2. 歌曲中的音乐术语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阶和和弦。
2. 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音乐教材或乐谱。
2. 准备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歌曲《夏日泛舟海上》的背景和作者。
2. 学习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的合唱练习。
4. 讲解音乐术语:向学生解释歌曲中的音乐术语,如速度、音量等。
5.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6. 演唱展示:让学生在班级面前进行演唱展示。
六、教学拓展:1. 邀请海洋生物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特点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或摄影比赛,主题是“夏日泛舟海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七、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了解了它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通过合唱练习和情感表达,提高了我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我们也认识到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热爱音乐,保护我们的海洋家园。
八、课后作业:1. 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唱《夏日泛舟海上》,分享学习的成果。
2. 观看有关海洋生物的纪录片,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方法。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合唱时音准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音准训练。
在讲解音乐术语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困惑,可以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用更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讲解。
十、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演唱展示和课堂参与度进行评价,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合唱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较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优质课教学设计《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优质课教学设计《夏日泛舟海上》教案《夏日泛舟海上》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能力目标:1、感受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2、理解歌曲,用自然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表达歌曲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和聆听歌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世界名曲,丰富学生的欣赏教学重、难点: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观察法。
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表现的是哪个季节?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播放音乐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你还能不能用语言来概括一下夏天是什么样子的?2、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刻的感受夏日情怀,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乘上小舟,去享受夏日泛舟的乐趣。
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学一首歌曲。
大家看大屏幕听歌曲,注意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能不能听出它的强弱关系来?播放《夏日泛舟海上》。
找学生回答歌曲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复听一遍歌曲,考虑一下八三拍的这种强弱规律表现了歌曲的什么意境?3、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用一种喜悦的心情来唱一唱呢?第三遍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在演唱时出现的难点处理:结束句、三连音的处理。
共同处理难点。
带上歌词唱一唱更准确的掌握节奏。
下面跟老师来唱一唱。
你想用什么样的声音唱呢?你们发现了吗?歌曲里还有很多特殊的记号呢,他们可是为歌曲的情绪起了很大的作用啊。
你们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记号?作用是什么?把各种力度记号融合在歌曲里用乐观、充满活力的情绪唱一唱歌曲。
变换演唱形式。
4、大家想一想当我们学唱了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后,还可以通过什么形式和方法,抒发我们对明媚的夏季情怀呢?5、小结:看来咱同学们都是生活里的有心人,能发现这么多能表现夏天的形式。
希望咱们同学今后也能做个乐观有活力的青年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优质课教学设计《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能力目标:1、感受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2、理解歌曲,用自然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表达歌曲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和聆听歌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世界名曲,丰富学生的欣赏教学重、难点: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观察法。
教学过程 :
1、直接导入: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表现的是哪个季节?歌词唱出了
什么内容?
(1)播放音乐(学生听音乐,思考问题)
(2)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学生稍作讨论回答问题)
(3)你还能不能用语言来概括一下夏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讨论)
2、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刻的感受夏日情怀,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乘上小舟,去享受夏日泛舟的乐趣。
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学一首歌曲。
大家看大屏幕听歌曲,注意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能不能听出它的强弱关系来?
(1)播放《夏日泛舟海上》。
(2)找学生回答歌曲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
(3)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复听一遍歌曲,考虑一下八三拍的这种强弱规律表现了歌曲的什么意境?
3、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用一种喜悦的心情来唱一唱呢?
(1)第三遍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2)在演唱时出现的难点处理:结束句、三连音的处理。
(3)共同处理难点。
(4)带上歌词唱一唱更准确的掌握节奏。
(5)下面跟老师来唱一唱。
你想用什么样的声音唱呢?
(6)你们发现了吗?歌曲里还有很多特殊的记号呢,他们可是为歌曲的情绪起了很大的作用啊。
你们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记号?作用是什么?
(7)把各种力度记号融合在歌曲里用乐观、充满活力的情绪唱一唱歌曲。
(8)变换演唱形式。
(分组等)
4、大家想一想当我们学唱了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后,还可以通过什么形式和方法,抒发我们对明媚的夏季情怀呢?
5、小结:看来咱同学们都是生活里的有心人,能发现这么多能表现夏天的形式。
希望咱们同学今后也能做个乐观有活力的青年人。
《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能力目标:1、感受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2、理解歌曲,用自然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表达歌曲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和聆听歌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世界名曲,丰富学生的欣赏教学重、难点: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观察法。
教学过程 :
1、直接导入: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表现的是哪个季节?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
(1)播放音乐(学生听音乐,思考问题)
(2)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学生稍作讨论回答问题)
(3)你还能不能用语言来概括一下夏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讨论)
2、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刻的感受夏日情怀,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乘上小舟,去享受夏日泛舟的乐趣。
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学一首歌曲。
大家看大屏幕听歌曲,注意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能不能听出它的强弱关系来?
(1)播放《夏日泛舟海上》。
(2)找学生回答歌曲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
(3)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复听一遍歌曲,考虑一下八三拍的这种强弱规律表现了歌曲的什么意境?
3、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用一种喜悦的心情来唱一唱呢?
(1)第三遍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2)在演唱时出现的难点处理:结束句、三连音的处理。
(3)共同处理难点。
(4)带上歌词唱一唱更准确的掌握节奏。
(5)下面跟老师来唱一唱。
你想用什么样的声音唱呢?
(6)你们发现了吗?歌曲里还有很多特殊的记号呢,他们可是为歌曲的情绪起了很大的作用啊。
你们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记号?作用是什么?
(7)把各种力度记号融合在歌曲里用乐观、充满活力的情绪唱一唱歌曲。
(8)变换演唱形式。
(分组等)
4、大家想一想当我们学唱了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后,还可以通过什么形式和方法,抒发我们对明媚的夏季情怀呢?
5、小结:看来咱同学们都是生活里的有心人,能发现这么多能表现夏天的形式。
希望咱们同学今后也能做个乐观有活力的青年人。
《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能力目标:1、感受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2、理解歌曲,用自然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表达歌曲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和聆听歌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世界名曲,丰富学生的欣赏教学重、难点: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观察法。
教学过程 :
1、直接导入: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表现的是哪个季节?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
(1)播放音乐(学生听音乐,思考问题)
(2)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学生稍作讨论回答问题)
(3)你还能不能用语言来概括一下夏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讨论)
2、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刻的感受夏日情怀,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乘上小舟,去享受夏日泛舟的乐趣。
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学一首歌曲。
大家看大屏幕听歌曲,注意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能不能听出它的强弱关系来?
(1)播放《夏日泛舟海上》。
(2)找学生回答歌曲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
(3)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复听一遍歌曲,考虑一下八三拍的这种强弱规律表现了歌曲的什么意境?
3、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用一种喜悦的心情来唱一唱呢?
(1)第三遍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2)在演唱时出现的难点处理:结束句、三连音的处理。
(3)共同处理难点。
(4)带上歌词唱一唱更准确的掌握节奏。
(5)下面跟老师来唱一唱。
你想用什么样的声音唱呢?
(6)你们发现了吗?歌曲里还有很多特殊的记号呢,他们可是为歌曲的情绪起了很大的作用啊。
你们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记号?作用是什么?
(7)把各种力度记号融合在歌曲里用乐观、充满活力的情绪唱一唱歌曲。
(8)变换演唱形式。
(分组等)
4、大家想一想当我们学唱了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后,还可以通过什么形式和方法,抒发我们对明媚的夏季情怀呢?
5、小结:看来咱同学们都是生活里的有心人,能发现这么多能表现夏天的形式。
希望咱们同学今后也能做个乐观有活力的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