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专业国际班人才培养方案-2016

合集下载

物理学专业国际班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国际班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国际班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包括培养方向与特点)1、继承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学传统和文化,发扬交通大学的工程教育优势;2、体现本系学科全面(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等离子物理、光科学物理、天体物理、和理论物理)的特点,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3、符合本学科教学自身的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4、贯彻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5、适应、引导国际化社会的人才需求;6、反映国家实行本科通才教育的基本原则。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其学科特点在于它所提供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描述物质特性的知识,一个更为重要的部分是导致物理学进展所形成的各种研究手段和认识方法,以及能揭示自然奥秘的实验仪器的设计和应用。

物理学并没有相应的制造业。

但作为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以及标准方法论的优势使物理学成为其它学科最能接受的理想合作学科,正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各学科间以及跨学科协作中。

物理专业毕业学生事实上能够适应相当广泛的职业领域,主要为:1、各自然科学学科、应用科学学科、工程技术学科、管理科学学科等后继学位的深造学习,或进入相关的研究及教育领域;2、各类应用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制造业领域,发现新问题,寻找与分析新方法的开发领域,基本任务为目标导向创新和积累知识的行业或领域;3、各类要求定量或半定量分析、需要具有细节说明能力,和需要处理复杂多元体系的新兴行业,如各类咨询服务、行业管理、项目管理等领域。

物理与天文系国际班的设置是为了适应学科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角和英语环境学习能力。

并为来自海外的留学生提供学习平台。

其培养计划总体同物理学专业。

但所有基础和核心物理课程以及数学课程为全英语教学。

二、规范与要求(分解要求:能作为选择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能被评价)A 知识架构[1]A1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基本知识(人文学科模块)——要求学生在基础教育所达到的知识水平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中科大物理学类培养方案

中科大物理学类培养方案

中科大物理学类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系统地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物理学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物理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开发和应用等工作。

二、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计算机基础等。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等。

3.核心课程:包括光学、原子核物理、量子电子学、磁共振与磁共振成像、高温超导等。

4.选修课程:包括相对论与宇宙学、粒子物理实验技术、凝聚态物理、计算物理学等。

三、实践教学本培养方案注重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科研训练、毕业设计等环节。

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课程,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培养独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是学生学习的最后阶段,学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与物理学相关的课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培养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师资力量中科大物理学类培养方案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包括多名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他们具有丰富的科研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指导。

教师队伍中有多名国内外知名物理学家和专家,他们能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科进展引入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

五、学科竞赛与社团活动中科大物理学类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社团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物理知识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也可以加入学校的物理社团,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水平。

六、总结中科大物理学类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师资力量保障,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指导。

同时,该方案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社团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号070201(国家)0501(学校)一、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能在物理学或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等工作的具有良好公民修养和发展能力的应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1、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素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熟悉教学法规,掌握并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

2、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进行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进行物理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开发研究的能力和从事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

3、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以及物理学教学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及自学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实际的工作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基本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普通话标准;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大学生体育与军训要求.二、学制:学制为四年三、授于学位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名称:取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标准,授理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学时及学分安排(一)课程类别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1)政治理论课(2)通识文化课(3)教师教育课2、教学实践环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生产劳动等.3、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电工学、电子线路、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

华师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华师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华师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华师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物理学基础知识,熟悉现代物理学发展概况和主要研究领域,掌握物理学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是物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科学素养。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基础和专业的物理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其中基础课程包括理论力学、电磁学、热力学、量子力学等,专业课程包括固体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凝聚态物理等。

(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实践教学和科研实践。

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2.培养方案(1)基础阶段:在基础阶段,学生需要修读大量的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数学工具,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核心阶段:在核心阶段,学生将学习更多的专业课程,包括理论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等。

学生将深入了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和理论,培养扎实的物理学理论知识。

(3)拓展阶段:在拓展阶段,学生将选修不同的方向课程,如固体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等。

学生将通过选修这些课程,深入研究物理学的不同领域,了解其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4)实践阶段:在实践阶段,学生将实施科研实践项目,参与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践项目的学习和实施,学生将培养出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特色(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华师物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注重实验技能和实践教学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1英文名称:Physics一、培养目标物理学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从事物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能胜任中学物理教学,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技领域中从事科研、技术与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不断进行自我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4、掌握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条件进行实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的能力。

5、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以及物理教学的新成果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我不断发展的能力;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具有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厚实的计算机知识,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武汉大学物理学院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物理学院培养方案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基地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70201、080402专业名称:物理学基地班 Physics材料科学与技术试验班材料物理Materials Physics二、专业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创造、创新、创业”(“三创”)教育理念,贯彻“加强基础、分类培养、通专融合、个性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学校人文底蕴深厚、学科门类齐全,多学科交叉培养人才的办学优势,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具有“三创”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

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系统的较宽的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的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能在物理学或材料等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除要求学生具有扎实、宽厚的物理学、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必需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求对物理学的新发展、近代物理学在高新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和新技术的发展有所了解。

本基地班实行导师全程指导制。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特点和自学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运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应用研究、教学和相应管理工作的能力。

(2)掌握系统的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4)了解相近专业以及应用领域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5)了解物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高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最新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应用物理学严济慈英才班培养计划

应用物理学严济慈英才班培养计划

应用物理学(严济慈英才班)培养计划“NyTsi-Ze”Class of Applied Physics专业代码:070202、080901(硕士)、080901(博士)学制:4年(本科)、3+1+2年(硕士)、3+1+4年(博士)培养目标:培养基础扎实、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科研思想活跃、国际视野开阔、具有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潜力的科研骨干和领军学者。

本-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具有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潜力的学术型领军学者本-硕培养目标:培养数理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具有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潜力的学术骨干。

毕业要求:№1.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物理学专业知识、外语应用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物理学专业知识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科学或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研究:能够基于物理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科学或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并能够在物理及其相关领域的具体问题中有初步创新性成果。

№4.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科学或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科学或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科学与社会:能够正确看待物理学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经济活动和社会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6.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科学或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7.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本科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

【本科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

物理学(师范)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全面物理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能适应21世纪发达地区较高的教育要求,为其今后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中等学校的骨干物理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育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给有志于进一步在理论物理、应用物理和物理教育领域深造的学生奠定较扎实的基础。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如下:1. 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政治品质、思想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2. 扎实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具有较好的物理学学科知识结构,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具备教师职业资格的基本条件;3. 掌握现代学科教育理论,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实施、组织、管理和初步的教育科研的能力;4.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相当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多媒体开发能力;能较为熟练地使用英语,具备进行初中物理双语教学能力。

二、学制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4年,有效学习年限为6学年。

三、学分要求本专业总学时数为2592,总学分数为167,其中专业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为37学分。

四、专业培养模式及特点1.基本思路z强化基础,提高物理学理论素养。

适当增加普通物理课程的学分,加强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增加反映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高等数学课程的学分,加强该课程的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领悟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解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物理学的发展趋势。

z缩减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

加强对物理仪器使用方法的训练和实验动手技能的培养,加强学生物理实验的设计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z突出师范专业特点,加强师范类教学实践课的教学要求。

加强研习基础教育物理新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加强物理教学技能训练和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胜任中等学校及相关教育类的工作,独立承担物理和综合科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够指导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辅导中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普及科学知识。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编号:870化学—物理学交叉培养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材料物理与化学基础;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实践与研究的能力,胜任物理、化学、材料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复合研究型人才。

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学习和掌握本试验班所需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3.学习和掌握化学、物理专业所需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物理、化学、材料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前沿和应用前景;4.熟悉国家关于科学技术、相关产业、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以及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的能力;6.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理方程、普通化学原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普通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固体物理、材料物理、材料表征与测试及相关实验课程等。

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续表)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续表)(续表)八、说明1.本试验班分化学(标有‘*’)和物理(标有‘#’)两个方向进行分流培养,学生必须修满专业选修课32学分,建议优先学满一个方向课程模块的全部专业选修课,其中:化学模块20学分、物理模块20学分;2.学生必须选学校通识教育选修课6学分,其中文科类的课程4个学分、艺体类课程2个学分;3.物理化学(下)、材料研究前沿、材料电化学、分子模拟、半导体物理和研究设计实验为优先选修课;4.本试验班的学生从第7学期在化学学院或物理学院的非师范学科选择专业;5.本试验班的学生在1-3学期实行淘汰制;6.《基础化学实验(I)上》为化学基础实验;《基础化学实验(I)下》为基础分析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II)》为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III)》为基础物理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IV)》为基础无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7.学生需同时修满规定的专业课程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

中科大物理学类培养方案

中科大物理学类培养方案

中科大物理学类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中科大物理学类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的高级复合型科学研究人才。

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物理学的核心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经典力学、电磁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等。

2.实验能力:具备设计并开展物理实验的能力,包括仪器使用、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3.理论研究能力:学会运用概念和方法进行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4.数学建模与计算能力:掌握数学方法与工具,能在物理问题中应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

5.学术素养与科学精神: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学会阅读、理解和批判科学文献,具备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

6.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具备与他人有效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

7.学科发展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关注物理学前沿领域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物理学学术界的研究方向和趋势,具备与国际同行竞争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学生在前两年将学习物理学的基础课程,包括但不限于《近代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将系统学习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2.选修课程:学生在后两年将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以拓宽和深化自己的物理学知识,如《粒子物理学导论》、《凝聚态物理学导论》、《天体物理学导论》等。

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其他学科的交叉课程,如数学、计算机科学等。

3.实验训练:学生将进行一定数量的实验训练,以掌握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积累实验和研究经验。

4.科研训练:学生将在后两年参与科研项目,与导师一起开展研究工作。

学生将学会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实验和计算模拟研究,撰写科研报告和发表学术论文。

三、实践环节1.实习实训:学生将在学习期间参与物理学相关的实习实训,例如科研实习、教育实习等。

通过实践锻炼,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宽广坚实的物理学知识,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

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毕业后可从事科研、教育、企业、事业和技术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1 具有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实验研究的能力,掌握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2 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3 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能分析和解决当代科技前沿及生产发展中的一些新问题,形成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从事科研、教育、企业、事业和技术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的能力;4 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5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从事物理教学的能力;6、了解物理学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及物理学教学的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六年内。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物理学五.主要课程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物理教学论、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心理学、教育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劳动教育、毕业教育、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社会调查、教育调查。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物理教学论实验、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

六.学时与学分七、教学进程计划表物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
1.具有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验设计、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运用能力;
3.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育技术;
4.熟悉教育法规,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从事物理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5.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以及物理学发展的新成果,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物理学
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基础物理Ⅰ、基础物理Ⅱ、基础物理Ⅲ、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Ⅰ、量子力学Ⅰ、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学法。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暑期)、生产实习(分散)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学物理实验研究、电子线路实验Ⅰ等。
量子力学Ⅱ
2
2
合计
48
5.5
3
4
10
3
21
17
8
注:1.带*课程为本专业学位课程,学生必须修读;2.带**课程为必选课程;3.以上课程至少选修30.5学分。
院级公共选修课
0724001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
2
0724002
线性代数
2
2
0724004
专业英语
2
2
0724005
现代物理与高科技
2
2
0724006
2.5
0.5
3
1221002
C及C++语言与程序设计
3.5
0.5
4
合计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类培养方案(2018版)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类培养方案(2018版)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在1928年成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其历史可追溯到1893年自强学堂的格致门。

我国老一辈著名物理学家查谦、桂质廷、张承修、李国鼎、周如松等先后在这里研究执教多年。

经过八十多年、几代人的努力,学院现已发展成为涵盖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物理五个学科门类,有多个突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我国最有影响的物理院系之一。

学院现设有物理学系、材料物理系、微电子系、基础物理教学与实验中心。

武汉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武汉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挂靠在本院。

凝聚态物理和无线电物理是国家重点学科,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国家级示范中心,物理学是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人工微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固体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设置的本科专业有物理学基地班(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含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弘毅班,中法理学、工学本硕连读试验班,彭桓武班,天眷班)、材料科学与技术试验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湖北省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班。

学院有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人员年龄、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97人,其中教授58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65人。

有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位中组部青年千人,5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

承百廿年武大辉煌,展九十载物院风华。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正以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新大楼、新平台为契机,汇聚人才、交叉融合、凝练方向,团结、务实、和谐、奋进,不断增强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早日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物理学院。

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方案目标本专业的基本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物理理论和实验基础,培养具有宽广的自然科学素养、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将来能胜任教学、科研和技术工作的物理学人才。

二、培养任务1.掌握基本物理学理论与基础知识学习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具备深厚的物理学基础和方法论。

2.熟悉物理学实验技能通过实验课程和实验室实践,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物理学实验技能,如实验设备的使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等能力。

3.发展物理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采用物理学科学思维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学术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4.增强外语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口语、阅读、写作及听力等能力,以更好地阅读和编写外文资料,加强与国际物理界的交流。

5.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实践课程和实习环节,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掌握物理学的应用,为将来从事物理学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光学等基本理论。

2.量子力学主要讲述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3.物理实验主要包括物理实验设计、仪器操作及数据处理等内容。

4.理论物理主要讲解量子力学、相对论、统计物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5.计算物理主要讲解数值计算方法和应用。

6.应用物理主要包括物理学在工程、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四、专业特色和拓展2.物理工程方向增设物理工程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物理学基础和工程应用能力的物理学人才,适应科技创新和工业生产的需要。

3.工业实践项目增加工业实践项目,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学在工业应用中的作用,拓宽实践性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

五、毕业要求1.掌握深度和广度适合本科教育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物理学知识体系。

2.熟悉物理学实验技能,具备组织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3.掌握物理学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 人才培养方案

初中物理 人才培养方案

初中物理人才培养方案初中物理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1. 培养目标:明确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包括物理基础知识、实验技能、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包括物理基础课程、实验课程、选修课程等。

同时,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以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项目探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4. 实践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课程设计、实验项目等,让学生有机会动手操作、亲身实践。

5. 教师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有经验的教师队伍,注重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6. 评估与反馈: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调整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7. 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对接。

8. 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

9. 学分制管理:实行学分制管理,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学习空间,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0. 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等。

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和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初中物理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物理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物理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中学物理及相关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能胜任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相关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备攻读本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硕博士学位的基础。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1. 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2.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3. 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4.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5. 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开发能力;6. 了1/ 20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 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8. 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同时具备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等教师教育专业素养。

物理学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方案

物理学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方案

物理学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方案物理学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方案一、背景与意义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核心学科,对人类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物理学拔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

因此,开展物理学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目标与定位1.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物理学拔尖人才;2. 提升物理学科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3. 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1. 课程体系优化:构建模块化、层次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强化数学、物理基础,增加跨学科课程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3.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科研与教学的互动,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4. 国际化办学: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5. 教学条件改善:加大投入,改善教学设施和实验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实施步骤与计划1. 前期准备(1-2年):完成专业建设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改善等工作。

2. 全面实施(3-5年):完成课程体系建设、科研平台搭建、国际化办学推进等工作。

3. 总结评估(6-8年):对试点专业建设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五、预期成果与效益1. 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理学拔尖人才;2. 形成一套完善的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3. 提升学校物理学科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4. 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物理学人才,推动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北师大物理系培养方案

北师大物理系培养方案

北师大物理系培养方案北师大物理系培养方案简介•简要介绍北师大物理系培养方案的目标和意义培养目标•提出北师大物理系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学位要求•说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具体要求课程设置•列举北师大物理系的主要课程•介绍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实践教学•说明实验课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概述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科研训练•介绍科研训练的重要性和目标•说明科研训练的方式和机会学术活动•列举北师大物理系的学术活动•介绍学术讲座和学术研讨会实习与实训•说明实习与实训的意义和要求•提供实习与实训的机会和资源教育环境•介绍北师大物理系的教育环境和学习资源就业指导•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资源的情况结语•总结北师大物理系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北师大物理系培养方案简介•北师大物理系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物理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物理专业人才,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培养目标•通过系统学习物理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和科学素养,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科研和创新的能力,能够为国家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作出贡献。

学位要求•学士学位要求: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

•硕士学位要求: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完成科研任务,撰写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学位要求: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完成科研论文,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包括理论物理、实验物理、数学等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固体物理等课程。

•选修课程: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课程。

实践教学•实验课:通过实验课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实践教学:包括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科研训练•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并有机会发表研究成果。

学术活动•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报告,提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的平台。

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1.知识结构
(1)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3)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
(4)熟悉国家科学技术、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能力要求
(1)具备物理实验的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4.选修课程:根据专业方向和兴趣,学生可选择物理教学论、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物理化学等课程;
5.实践教学环节:物理实验、教学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
四、培养过程
1.第一年: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英语能力、数学基础和计算机技能;
2.第二年: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加强物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2)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知识更新和创新能力;
(4)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5)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能力。
3.素质要求
(1)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尊重科学,追求真理;
3.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4.开展教学评价,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促进教学改进;
5.定期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1.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颁发物理学专业毕业证书;
2.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3.第三年: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专业国际班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包括培养方向与特点)
1、继承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学传统和文化,发扬交通大学的工程教育优势;
2、体现本系学科全面(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等离子物理、光科学物理、天体物理、和理论物理)的特点,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3、符合本学科教学自身的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
4、贯彻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5、适应、引导国际化社会的人才需求;
6、反映国家实行本科通才教育的基本原则。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其学科特点在于它所提供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描述物质特性的知识,一个更为重要的部分是导致物理学进展所形成的各种研究手段和认识方法,以及能揭示自然奥秘的实验仪器的设计和应用。

物理学并没有相应的制造业。

但作为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以及标准方法论的优势使物理学成为其它学科最能接受的理想合作学科,正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各学科间以及跨学科协作中。

物理专业毕业学生事实上能够适应相当广泛的职业领域,主要为:
1、各自然科学学科、应用科学学科、工程技术学科、管理科学学科等后继学位的深造学习,或进入相关的研究及教育领域;
2、各类应用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制造业领域,发现新问题,寻找与分析新方法的开发领域,基本任务为目标导向创新和积累知识的行业或领域;
3、各类要求定量或半定量分析、需要具有细节说明能力,和需要处理复杂多元体系的新兴行业,如各类咨询服务、行业管理、项目管理等领域。

物理与天文系国际班的设置是为了适应学科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角和英语环境学习能力。

并为来自海外的留学生提供学习平台。

其培养计划总体同物理学专业。

但所有基础和核心物理课程以及数学课程为全英语教学。

二、规范与要求(分解要求:能作为选择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能被评价)
A 知识架构[1]
A1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基本知识(人文学科模块)——要求学生在基础教育所达到的知识水平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A2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社会学科模块)——借助于某一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
1其中A1-A4为学校统一要求,各模块至少选修一门课程。

A5为本专业要求
要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A3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工程科学与技术模块)——这些知识应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A4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模块)——由于本专业是物理学,鼓励在基础教育水平之上,加强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A5本专业领域的核心知识
A5.1:基础高等数学——以三类(连续,离散,随机)变量为标志的数学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及数理统计。

A5.2:与物理学理论及相关方法有关的数学课程——数学物理方法,计算物理
A5.3:数学软件应用与编程——数学软件及其应用,基础编程。

A5.4:以唯像描述方法为主线的物理基础课程——普通物理学。

A5.5:以理论描述方法为主线的核心物理课程——四大类力学课程。

A5.6:物理学各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

A5.7:物理实验技能课程——分为三类:普通物理,近代物理,专业物理。

A5.8:物理学的综合应用体验——毕业论文。

B 能力要求[2]
B1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B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3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B4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B5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初步审美能力。

B6至少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

B7终生学习的能力。

B8组织管理能力。

B9正义感和责任感以及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独立人格;
B10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意识,较快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的能力;
B11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和发现周围世界,特别是涉及科学技术课题中的问题的能力(专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语言、图形和数学方法构建模型,提出解决方案和选择最优或可行的解决方案。

具备分析、判断不确定问题的能力);B12比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比较强的逻辑及形象思维能力,对问题的总体
2其中B1-B8为学校统一要求,B9-B16为本专业要求
把握和归纳能力,以及实验动手和设计能力(专业表达能力:能用语言、图形和数学模型描述和表达物理和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和概念;写作专业论文;课题报告);
B13对物理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有一般的了解,对高技术领域如光电子技术、材料科学、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等涉及到基本问题、难点问题,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
B14一定的编程和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科学及技术问题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文献检索的能力;
B15清楚、有条理的语言和文字的表述能力,以及较强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有比较好的英语资料阅读能力,一定的专业应用听说能);
B16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合作共事能力(在小组讨论或团队活动中有效沟通)。

C 素质要求[3]
C1志存高远、意志坚强——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矢志不渝。

C2刻苦务实、精勤进取——脚踏实地,不慕虚名;勤奋努力,追求卓越。

C3身心和谐、视野开阔——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和宽阔的国际化视野。

C4思维敏捷、乐于创新——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对于推陈出新怀有浓厚的兴趣,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

C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

C6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三、课程体系构成(详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按照课程的专业相关程度,应用物理专业的全部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
科基础课程,学科高等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毕业论文。

课程按照教学形式分为理论课程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各类实践和研究体验式教学。

每个类别的课程具有不同的自主选择程度,一般分为必修课程、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三类。

3为学校统一要求各类课程学分设置简表
学位主修所要求的最少137学分都属于必修课程和限制性选修课程。

10个任意选修课程学分可用于选修学校所提供的任意类别的课程(除物理系规定的主修课程以外),参加各类(包括其他院系)实践类课程,如PRP课题,暑期研究课题,短期国际交流项目等。

也可用于攻读学校的第二学科学士学位。

相应的学分由学校教务处或物理系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一般全日制参加一周对应1个学分。

未能通过学校英语水平测试的学生必修大学基础英语(3,4),学分计入任意选修课。

通识课程说明
物理系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分为4个主要部分:
(1) 思政理论、军事理论、体育等必修课程共19学分,按教务处的统一安排执行。

(2) 社会科学类(包括法律、政治、经济、管理等学科)、人文学科类(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工程科学与技术类、自然科学类四大门课程体系,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类每一类最低选修2学分,工程科学与技术以及自然科学类每一类最低选修4学分,总共至少12学分。

(3) 通识教育实践课程和军事训练,5学分。

(4) 英语课程,至少完成6个必修学分(两个学期),并参加学校的英语水平测试,通过测试后可免修后续的英语课程。

否则须修满12个学分(四个学期)。

多于6个的英语课程学分计入任意选修课学分。

学科课程设置说明
物理专业的学科课程主要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
(1) 基础课程是数学类课程(含计算编程等上机实践)、普通物理系列课程(含实验),共42学分。

(2) 核心课程主要是“四大力学”,和科研实践课程,共32学分。

(3) 专业方向课程共设置15学分。

其中除了3学分的必修实验课程外,其余12学分全部为模块形选修课程。

物理学专业按物理学科二级学科分类,设置6个方向的模块化课程,学生在其中至少选择12个学分。

多修的学分计入任意选修课学分。

✧粒子物理学方向;
✧等离子体物理方向;
✧凝聚态物理方向;
✧光科学方向;
✧天体物理方向;
✧理论物理与交叉学科方向;
各模块的课程根据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会有所调整和补充。

实验课程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学的每个层次都设有配套的实验课程,主要为大学物理实验,和专业实验,以及为弥补学生大学前接触物理实验较少,实验基础较弱的特点,开设了实验类预科课程《物理学实验导论》(1学分)。

物理实验中心对本专业学生完全开放,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开放实验室的各种活动(验证物理理论或自行设计探索性的实验)。

实践环节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不同导师进行科研实践,其中第1、2学期的《科研实践导论》和第3-7学期的科研实践I-V为必修学分。

另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如学校组织的PRP研究项目和各种团体组织的科技发明创造或竞赛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两课”的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

毕业论文阶段覆盖整个第7、8学期。

共计6学分。

四、学制、学分和学位
1、基本学制为四年。

因各种原因延期最多不超过6年
2、总学分为147学分。

其中专业主修要求的最少课程学分为137,其余的10个学分为任意选修。

3、符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附、教学进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