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以便于对高危病患开展早期干预,防治血管并发疾病。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间参加体检的老年职工1400例,根据是否有颈动脉斑块进行分组,其中,有颈动脉斑块的组为观察组,无颈动脉斑块的组为对照组,对两组开展年龄、既往病史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检测,并随之探讨上述因素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整体年龄较对照组大,观察组中,有糖尿病史、脂肪肝、高血压史的患者,越容易患颈动脉斑块;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病患,出现颈动脉斑块较多,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与年龄、既往病史及生活习惯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既往病史及生活习惯与老年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相关,干预该类病患的脂肪肝、血压、血糖,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可有效地减少其预期的血管并发疾病。

标签:颈动脉斑块;影响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

在临床上通常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检测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来明确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如今,普遍认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正常数值<1.0mm,中层厚度若在1.0~1.3mm之间,则表明内膜变厚,1.3~1.5mm之间为颈动脉斑块产生,中层厚度>1.4mm便是颈动脉狭窄。若体检报告中提示颈动脉斑块产生或者内膜厚度的增加,则提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已产生。颈动脉斑块的出现会加速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周围血管病症[1]。基于此,及时明确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调整,是防范该疾病的关键。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间参加体检的老年职工1400例,根据体检的一系列指标及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状况,探究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间参加体检的老年职工1400例,其中,男性820例,女性580例,年龄57~88岁,平均年龄(68.2±

2.4)岁,随机地将全体职工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将有颈动脉斑块症状的职工纳入到观察组,本组800例,男性480例,女性320例,年龄63~87岁,平均年龄(71.2±2.3)岁,有糖尿病史393例,脂肪肝病史131例,高血压病史523例,有吸烟习惯的职工435例,喝酒习惯的职工300例;将无颈动脉斑块的职工纳入到对照组,本组600例,男性340例,女性260例,年龄57~88岁,平均年龄(68.2±2.9)岁,有糖尿病史359例,脂肪肝病史93例,高血壓病史290例,有吸烟习惯的职工252例,喝酒习惯的职工157例[2]。两组职工在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方面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全部职工糖尿病的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加以测定,其余运用免疫法予以测定;选用美国产飞利浦(iU22)智能化彩超诊断系统,依照检查结果判定是否存在脂肪肝、颈动脉斑块;对高血压的检测运用日本产日立7170A

全自动生成分析仪器。根据检测结果分析颈动脉斑块、颈动脉IMT的发生与上述因素之间的相关性[3]。

1.3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全部指标均为正态分布,运用(x±s)表示,组间的对比运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职工体检检测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年龄、高血压病史、脂肪肝病史、糖尿病史、左、右两端颈动脉IMT的人数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据一般资料显示,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职工,观察组人数多于对照组。

2.2相关性分析颈动脉斑块的出现与年龄、高血压病史、脂肪肝病史、糖尿病史、左、右颈动脉IMT及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等因素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采用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IMT已被广泛地运用在临床领域,颈动脉IMT的变厚表明已诱发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开展颈动脉超声检测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相关性好、无侵入性、成本低廉等优势特征[4]。

本次体检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平均年龄比对照组高3.8岁,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斑块的出现率便会随之提升。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史与颈动脉斑块的出现相关,对于血糖维持较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并未显著降低。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及所产生的高血压、血脂高等并发疾病同样是导致心血管病情严重的危险要素。研究显示,颈动脉斑块的产生同脂肪肝具有相关性,内脏性肥胖、胰岛素的有效抵抗及脂肪肝的状态下所增加的氧化应激特性依然是脂肪肝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中心环节,并会加速其发作。本次结果还证实,观察组中有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职工,发生颈动脉斑块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

综上所述,颈动脉斑块的出现与年龄、既往病史及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相关,与性别等因素无关。需对患者进行科学的临床干预和治疗,减少血管并发疾病,维护身体机能的健康。

参考文献:

[1]余寿芬,李焰生.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因素[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1,13(04):178-182.

[2]吕芳,马维青,司玮,等.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

制,2012,12(02):192-193.

[3]费世早,陈观保,庞洪波,等.影响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20(02):116-119.

[4]马立宇,邹菱.影响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J].广东医学,2013,23(16):2514-2516.

[5]朱雄超,柳扬,郑旭宁,等.颈动脉斑块和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的相关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18(01):58-60.编辑/王海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