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结业考试试题实验班【word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结业考试试题(实

验班)

24.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这说明古代帝王们A.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 B.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

C.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

D.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

25.有学者指出,16世纪前后的中国,虽然有相对自由和富有弹性的土地和劳动力制度,但商人阶层受到权力的压制、剥夺,纷纷“托庇于官僚政治之下”,财产权、经营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没有成为一种反抗的力量,异化的力量。这主要说明16世纪前后的中国

A.土地和劳动力制度比较灵活

B.经济政策失调抑制社会发展

C.商人阶层深受权力阶层制约

D.商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6.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负有“仁民爱物”、善待自然的伦理义务。这些观念

A.专注于保护生态环境

B.属于农耕经济的产物

C.受到天人感应说影响

D.强化了神权政治体制

27.南宋思想家陈亮曾言:“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作者批评的是

A.道学空谈心性无益于世

B.士人耻于修养世风日下

C.阳明心学尽废天下之实

D.官者以实践理学为风尚

28.下表为国民革命时期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据此可知

A.地域性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迅速

B.湖北的政治环境一度比较宽松

C.广东农运对北伐的反应较为理性

D.湖南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区域

知外国事。欲通知外国事,自不容不以西学为要图,此理不明,丧心而已。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若尚因循,行将无及。”这表明严复主张

A.通晓夷情抵抗列强侵略

B.坚持变法维护清朝统治

C.反对守旧宣传进化思想

D.提倡西学挽救民族危亡

能力培养的需要。在培训经院哲学的社会学校里,学生们会聚集在讲师周围,讲师会重点传授推理的重要方法。”这种教育方式

A.培养了辩证理性的思维方法

B.巩固了人文主义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

33.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据此可知,该学者

A.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B.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

C.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D.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

34.《资本主义大变形》一书中指出:“在凯恩斯主义刺激下,美联储承担管理国家经济的重任,财政赤字、货币超发成为经济刺激主要手段,这导致政府和国会蜕变为权贵集团进行游说和相关博弈的‘纸牌屋’,自由市场和民主价值观受伤害。进行深刻变革才能挽救资本主义。”这一论点意在

A.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历史作用

B.揭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缺陷

C.阐明经济政策应该及时调整

D.说明美国社会危机形成原因

35.对于冷战原因的分析,有学者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也有学者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A.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

C.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中的利益之争

D.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

39.(本题满分25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清入关后,即以宗主视天下,同时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励精图治,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清王朝接受并发展了“大一统”思想。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重“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之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清朝对“大一统”思想及其正统论的总结,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但也起到了统一思想,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理,进而统一国家的积极作用。……经过历史上长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中华民族在清朝“大一统”政治格局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升华成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材料二传统中国只有完善的“户籍”制度而无明确的“国籍”规定……但是近代以来,随着出国华商、华工的日益增多和西方势力入侵……由于缺失专门处理“国籍”问题的法律,在大一统国家近代转型中,国人逐渐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1907年,荷兰殖民当局以属地主义的原则制定《荷兰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规定凡生于荷兰属地的华侨皆为荷属殖民地籍,从而引起国内外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要求清政府迅速制定并颁布一部国籍法。……清政府别无选择,如果不迅速制定国籍法,不仅通过各种努力所形成的华侨的中国认同会出现危机,而且国内也可能为此丧失对清政府的信心。同时更令清政府

担心的是,这可能给“排满”的“汉族”民族主义者以借口,最终危及清政府在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合法地位。……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其中明确规定,“生而父为中国人者”“生于父死以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不论是否生于中国,“均属中国国籍”。从而以使国家保护海外华人、华侨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

——缪昌武、陆勇《《大清国籍条例)与近代“中国”观念的重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对“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1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颁布国籍条例的原因并分析《大清国籍条例》颁布的意义。(13分)

40.(本题满分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