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结构及课程类型 PPT

合集下载

第5讲课程组织与课程类型

第5讲课程组织与课程类型

经验课程的优点
• 充分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使 学习者成为真正的课程主体,课程意义之 源被发现了,扭转了千百年来把课程视为 学习者的控制工具的局面。
• 把知识、儿童都视为一个整体,有利于提 高儿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促进儿童的 全面发展。
• 以活动来呈现课程,主张教材心理化, 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社会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 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而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
系,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经验课程
• 经验课程的定义 • 经验课程的特点 • 经验课程的优点 • 经验课程的缺陷
第5讲课程组织与课程类型
经验课程的定义
• 经验课程(experience curriculum)亦称 “活动课程”(activity curriculum)、“生 活课程”(life curriculum),或“儿童中心课 程”(child-centered curriculum),是与 学科课程相对应的,以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 趣爱好为中心,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 态。
第5讲课程组织与课程类型
本讲的主要内容
•课程组织的涵义和基本标准 •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 •课程 类型
第5讲课程组织与课程类型
一、课程组织的涵义和基本标准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麦克尼 尔引用诗句言道:
在这智慧的年代 亦有无知的时刻 大量闪烁发光的事实 自天倾盆而降 未经质疑,互不联系 睿智每日萌生
• 足以消除人间祸患 • 但至今没有编织机 • 将它梳理成章……
类型8问题解决学习problemsolvinglearning类型7规则学习rulelearning类型6概念学习conceptlearning类型5辨别学习discriminationlearning类型4言语联想学习verbalassociationlearning类型3动作连锁学习motionchaininglearning类型2刺激反应学习stimulusresponselearning类型1信号学习signallearning加涅的累积学习模式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6级水平评价第5级水平综合第4级水平分析第3级水平应用有意沟通技巧动作体能知觉能力个性化组织价值判断反应接受第2级水平第1级水平水平层次目标领域领会知识基本动作反射动作动作技能认知领域情意领域三课程类型?学科课程?经验课程?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之比较一学科课程?学科课程的定义?学科课程的历史?学科课程的优点?学科课程的缺陷学科课程的定义学科课程thesubjectcurriculum是以学科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课程它以人类对知识经验的科学分类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第三章 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第三章 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二、课程结构的呈现形式
课程结构在学校课程中有多种呈现形式, 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 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
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课程之间的关系。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与社会实践活 动课程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课程结构及功能
一、课程结构与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是对课程目标的具体反映。课程目 标决定了课程的结构,课程目标对学生发展 所作的规定必须转化为课程结构才能得以体 现和贯彻,有什么样的课程目标便有什么样 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也是对课程目标的充分反映,在课 程结构中可以折射出课程的要旨,体现教育 者的教育意图。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直接影 响着课程结构的确定过程及其最终形态。
2.隐性课程 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 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 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 被视为隐性课程一部分的教育实践,包括能力分 组、师生关系、课堂规范和程序、隐含的教材内 容、学生的性别造成的差异、课堂奖励结构等。 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渗透的方式对学生的发展产 生熏陶作用,以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
4.三者间的关系 4.三者间的关系 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 课程,都是课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课程设置方案中都占有一 定的课时比例,并通过具体的科目、门 类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去,发挥各 自独特的育人功能。
五、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 1.显性课程 所谓显性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是指 所谓显性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是指 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 设计的具有实际形态并以外显方式出现的课 程,是按照预先编订课程表实施的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其主导价值在于教育目标明确,对学生的发 展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

第六章课程类型与结构

第六章课程类型与结构

• 结构是系统的形式,深刻地影响着系统性质与功能,结 构决定着功能,一定的功能必须有相应的结构。
• 学校教育中的课程从来都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而 形成这一整体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结构。各类课程如何结 合,每门课程内部如何结合这就是课程的组织结构问题。
• 课程的组织结构简称为课程结构,是一种人为结构,课 程结构的设计着眼于人的发展,服务于人的发展。
第二部分 主要的课程类型
• 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 学科课程是以科学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
系统的总称。 • 学科课程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按各门科
学固有的逻辑,系统地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彼此分立 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在现代学校课程中占 优势的通常是学科课程。
• 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它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 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 综合课程有着分科课程无法替代的原因。一是它反映了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二是它符合儿童认 知特点;三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 3、必修课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必须设定一定数量的必修课, 必修课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类课程、政治理论、 体育、外语类课程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生产实习、实验、 社会调查等也应列为必修课程。
• 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是课程 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设置方案中都占 有一定的课时比例,并通过具体的科目、门类落实到学校 的教育教学中去,发挥各自独特的育人功能。
• 当然,两类课程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地整合在一 起的。相互之间也有彼此增进的关系。
• 5、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 所谓显性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亦称“正式课
• 课程结构作为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 结合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宏观结构(体系结构);中观结 构(科目间的结构);微观结构(科目结构)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ppt课件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ppt课件

课程
修养类 课程
志趣
知书 达理
美德 少年
身心 健康
科学类 课程
高远 智慧 少年
体育类 课程 善于
创新
幸福
少年
健康
乐学 善思
少年
多才 多艺
艺术类 课程
38
思考:培养目标 与 课程目标之关系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前提。 课程目标要以培养目标为依据。
39
(二)构建学校课程内容结构
建设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1
十年课程改革的提示
十年来课程改革的进展、成效与问题。 “也许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
么而出发。” ——纪伯伦
“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 ——教育规划纲要
2
一、课程是学校工作的核心领域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 是学校一切工作最终的物化体 现,是一所学校师生能力与水 平最有力的证物,是学校的核 心竞争力。
案例一:领导力课程 目标: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塑造学生当担责
任。 理念:“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领袖,
不是所有的孩子未来都会成为总统,商业巨子 或像特雷莎修女一样的伟人,但每个孩子都蕴 藏有影响他人生命的潜能,他的未来影响力取 决于父母如何挖掘!”——美国未来领袖训练 机构主席提姆•爱摩(Tim Elmore)
图 北京潞河中学课程体系结构
11
案例:清华附小的课程整合
整合国家课程,分为四大类: ——健康与生活,包括:品生与品社、体育与
健康、心理健康等。 ——语言与阅读,包括:语文、英语等。 ——数学与科学,包括:数学、科学、综合实
践课程。 ——艺术与审美:音乐、美术、书法等。
12
(二)系统化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课件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课件

02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CHAPTER
学科结构
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学科知识体系 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强调学科知识的 内在逻辑和组织结构。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主张学生对学科知 识进行深度理解,掌握其内在逻辑和 原理,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知识点。
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该理论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认为 课程应该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 组织结构进行编排,以帮助学生建立 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教师的指导作用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教师在教 学中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 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组
织结构。
学生的主动学习
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在 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和发现,培 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互动与合作
提倡教学互动与合作,鼓励学生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究学科问 题,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建构。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概述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实践应用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挑战与展望 • 结论
01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教育思想, 强调课程应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中心, 通过有组织、系统地传授知识来促进 学生的认知发展。
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类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 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
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
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多 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有效性。

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及课程设置框架 ppt课件

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及课程设置框架 ppt课件

学分:
■2+2+X

算 法
多 媒
网 数人 络 据工
修 模
与 程 序
体 技 术
技 管智 术 理能

设 计
应 用
应 用
技 术
初 步
华东师范大学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上信海信息息科技技课术程的课教材程建设指与使导用 纲要及课程设置 框架
小学
基础(68)
初中
基础(68)
学习模块(学时数)
拓展I (34) 拓展Ⅱ(34) 拓展Ⅲ(34) 拓展I (34) 拓展Ⅱ(34) 拓展Ⅲ(34)
行)》 1994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1997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000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003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华东师范大学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上海信息科技课程的教材建设与使用
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及课程设置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上海信息科技课程的教材建设与使用
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及课程设置框架
Intellectual Capabilities,是指在复杂和支撑性环境 中应用技术,并理解应用技术可能带来的后果。这种能 力使人们能够控制媒介来得到利益,并且能处理未曾预
料到的问题。智力性能力包括以下10个方面:
上信海信息息科技技课术程的课教材程建设指与使导用 纲要及课程设置 框架
信息技术概念梳理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指导纲要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框架----以上海课程为例 信息技术教师的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上信海信息息科技技课术程的课教材程建设指与使导用 纲要及课程设置 框架

第六章 课程结构及课程类型

第六章  课程结构及课程类型
❖列德涅夫:课程的总体结构
我国学者的研究探讨
❖1989年.钟启泉教授将西方迄今为止出 现的课程结构区分为三个层次:微观结构 论、中观结构论、宏观结构论 ❖1991年廖哲勋教授在《课程学》一书中 设专章对课程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 了课程结构“表层深层说” ❖国内还有学者将课程结构分为整体结构 和具体结构两个层次,它们的含义及其与 教育结构的关系如图
❖ 在行为层面上,包括学生间的交往、教师间的 交往、师生间的交往、教师与家长的交往、社 区与学校的交往等;
❖ 在制度层面上,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 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等;
❖ 在观念层面上,主要有校风、办学方针、教学 风格、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等。
隐性课程的内容
隐性课程所涵盖的上述内容,有两种情形:
课程类型
❖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 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是指学校教 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课程。这类课程是 根据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育计划、 课程标准编制的,是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ial curriculum)。
❖ 在学习环境上,隐性课程是通过学校的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的,而显性课程则主要 是通过课堂教学的知识传递进行的。
学科课程的概念
学科课程(subject curriculum) 是以文化遗产为基础,分别从各门 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按照各门科 学固有的逻辑,系统地组织各种不 同的学科,并彼此分立地安排它的 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

GYB课程介绍PPT课件

GYB课程介绍PPT课件
设立优秀教师奖励机制,表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 教师,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05 学员成果展示与评价体系
学员优秀作品展示平台搭建
搭建线上展示平台
利用学校或机构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创建GYB课程学员优秀 作品展示专区。
定期更新作品
鼓励学员提交作品,由专业教师进行筛选和分类,定期更新展示平 台上的作品。
B
C
团队协作评价
分组完成课程任务,观察并记录学员在团队 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社会责任感评价
D 引导学员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提出解决方案等方式进 行评价。
定期举办各类竞赛活动激发学员积极性
创业计划大赛
组织学员参加创业计划大赛,激发其创业热情, 锻炼商业计划书撰写能力和演讲技巧。
探讨营销策略、品牌建设及推广方法, 提升学生营销能力。
产品与服务设计
指导学生设计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 务,满足目标市场需求。
模块四:资源整合与利用
创业团队组建与管理
01
教授创业团队组建原则、管理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资金筹措与财务管理
02
介绍资金筹措渠道、财务管理原则及技巧,帮助学生解决资金
03
加强与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的合作,共同推广GYB课程, 提高课程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
积极参与国际创业教育领域的 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 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与国际知名创业教育机构建立 合作关系,共同研发和推广 GYB课程。
定期组织国际创业教育研讨会、 工作坊等活动,促进中外创业 教育者的交流与合作。
问题。

护理教育学(第4版)PPT课件 第4章 护理教育的课程

护理教育学(第4版)PPT课件 第4章 护理教育的课程

优势
系统完整 先进、系统、科学、规律 易于组织教学和课程评价
缺陷
不利于知识的整体把握 不利于调动学习者主动性
课程的类型
2.活动课程(activity curriculum)
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经验和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己 组织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
优势
主体性 乡土性 综合性 经验性
一、护理学的课程标准
概念
课程标准(syllabus)又称教学大纲 是教学内容、要求、教学实施建议、课
程资源开发的指导性文件
护理学课程标准的结构
前言 课程目标
➢ 结果性目标:知识与技能 ➢ 体验性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容标准
➢ 目标的具体化,用行为动词清晰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实施建议
➢ 提供教与学、教材编写、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建议等
附录
编制护理学课程标准的原则
符合课程计划的要求 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精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提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建议
二、护理学教材
概念
教材(subject material) 教科书、讲义、补充材料、实验实习指 导及视听教材等
护理学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1.课程的分类结构 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护理专业课程
2.课程的学科类型结构 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护理专业课程
护理学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3.课程的形式结构 必修课、选修课
4.课程的内容结构 理论课、实践课
5.综合课程结构 成人护理学、母婴护理学
二、护理学课程计划 的基本结构
护理学课程计划的基本结构
指导思想 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依据)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框架PPT课件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框架PPT课件

2020/10/13
3
(三)必修学分、选修学分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关系
每个科目都规定了要获得多少个必修学分,必修课程 (模块)自然是要学的,但必修学分并不一定都是从必修 课程获得的。如,物理有6个必修学分,其中4个是通过学 习共同必修模块获得的,另外两个学分要从选修课程Ⅰ中 获得。
选修学分自然是从选修课程Ⅰ和选修课程Ⅱ中获得的学 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学生在三年里在 选修课程Ⅱ中至少要获得6个学分。
2020/10/13
2
(二)新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Ⅰ、选修课程Ⅱ
1、由谁开发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Ⅰ的标准由国家研制,选修课程
Ⅱ由学校自行开发(校本课程)。
2、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课程由谁开发关系不大 选修课程Ⅱ是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但校本课程并
不都是选修课程。如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学校开发的 必修课程。
2020/10/13
1
一、新课程的结构框架有什么特点?
(一)新课程分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
1、学习领域 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 与健康和综合实践八个学习领域。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的 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 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2、科目 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 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的内容。这里的研究 性学习与学科中的“研究性的学习”不同,它是一门超越学科的、 以探究为学习方式的、独立的综合课程。 3、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可见,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是 科目开发的主要平台和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
等;二是进行教师教育改革,已经制定教师教育 课程标准,接下去还要制定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第六章小学课程类型与课程结构

第六章小学课程类型与课程结构

5、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以课程内容编制方式以及组织形式的角度不同划分的 课程类型,可以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1)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指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 强调不同课 程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完整性,其课 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 知识,例如,语文、数学等。
(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 环境和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 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集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隐性 课程的主导价值则在于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熏陶作用和开发 效果,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也称潜在课程。
(3)关系
1.区别:隐性课程是非计划性的、非预期性的教育影响, 显性课程是计划性的、预期性的教育影响。 2.联系:
(2)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 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特 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 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社会发展状况对学生素质发展的 基本要求。同时,地方课程对该地方的中小学课程实施具有 重要的导向作用,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 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 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 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 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 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例如,将学校的活动类课程、选修课、兴趣活动的继 承、规范和发展,纳入课表。
关系:必修课和选修课是课程体系中两种相互补充、相互 依存的课程。必修课程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 课程突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四章 课程内容与结构

第四章 课程内容与结构


1.名词:(1)课程内容 (2)课程计划 (3)课程标准 (4)学科课程 (5)活动课程 (6)综合课程 (7)显性课程 (8)隐性课程 (9)校本课程
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课程内容的组织取向有哪些? 4.课程组织要素包括哪几个方面?
5.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有哪些?
6.简述课程的表现形式。 7.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四章
课程内容与结构
2.活动课程
含 义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以学生的活动和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优 密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点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 不利于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足 不利于高效率传递人类文化遗产
第四章
课程内容与结构
2.教科书的内容
教科书一般有目录、课文(分编、章、节、目)、 作业(包括思考题、习题、练习、试验等)、图表、 注释、附录、索引等部分构成。 课文是教科书的基本部分
第四章
课程内容与结构
3.编写教科书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2)稳定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3)系统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 (4)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第四章
课程内容与结构
第二节
课程结构
1.课程的纵向结构
(课程的表现形式)
2.课程的横向结构
(课程类型)
第四章
课程内容与结构
一、课程的纵向结构(课程的表现形式)
文本形式
课程计划
实践形式
理想的课程
课程标准
教 材
正式的课程
理解的课程 运作的课程 经验的课程
第四章
课程内容与结构
(一)课程计划

《语文课程结构》PPT课件

《语文课程结构》PPT课件

各一个学分。这样总学分就够8个。初三的上学期,就这八个学分,似乎太
简单了。但令丁一真更激动的是,居然可以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水平,
来选自己喜欢的,能够学的课程。她忍不住说:美国的学校真的好,这样我
就不会有压力了,也不怕别人歧视我。因为,大家选的课会有很大的差异。

比较西师附中的课程,那可就看出压力了:语文、数学、英语、生物、
学科课程的微观结构,具体体现为教材的实质结构和 形式结构两方面。
例如语文: 实质结构:文言文、现代文、国外作品、国内作品等所占比重 形式结构:教材中的内容与习题、课外资料、教师手册等。
二、语文课程结构
九年义务课程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重点)
2、中观层次课程结构 涉及: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分类及其所含具体科目和 具体活动 必修与选修课的分类及其所含学科、单元和模块 的设置等等。 例如: 必修课程分为语、数、英、史、物等 选修课程的类型与具体科目
3、微观层次课程结构
指学科课程各科目、活动课程各活动项目以及隐性课 程等各构成要素的结构。
选修课程
(每个系列设 置若干模块)
诗系 小系新系 语系 文系
歌列 说列闻列 言列 化列
与1 与2与3
散: 戏:传:

剧记
文4 字: 运
论5 著: 研
偏向“阅读鉴赏” 偏向“语言应用用” 偏向“读探究整合”
目标:各系列均有不同目标
某省高中语文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

高一

周课时4节
高二 周课时4节
高三 周课时4ຫໍສະໝຸດ 初中的课有必修和选修课。必修课中,英语分成三个部分,有基本英语,

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PPT课件

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PPT课件
学科、分科、必修、国家课程占绝对主导 地位)
2、学校课程中个科目之间的比例失 衡(如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比重过高)
.
15
(四)新课程结构及其特点
课程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从整体上对学校的课程体系进 行明确的规定;它主要包括各种课程类 型和具体科目及其所战课时的比重。
新的课程计划主要有两个:义务教育课 程设置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方案。
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
定》;
➢ 体现素质教育要求,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立足我国
实际,注意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大力推进教
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
高中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
基础。
.
21
2.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
改革回眸
探索历史 的奥秘
世界文化 遗产荟萃
必 修

• 古代中国中央集权
制度的演变
史 1
• 近代中国的政治变

• 近代中国反抗外来

侵略的斗争

• 现代中国的民主与
2
法制建设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


• 西方民主政治的起


3
•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
. 制的确立与发展
40
历史
中外历史 人物评说
20世纪的 战争与和
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 培养目标。
.
24
并特别强调使学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 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 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 愿望;

教育学《课程》ppt课件完整版

教育学《课程》ppt课件完整版

加强教师培训
完善评价机制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力量, 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 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实施能力。
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 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和 表现性评价,全面、客观地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加强资源保障
加大对课程改革所需资源的 投入,包括教材、教学设备、 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建设,确 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学生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感、意志 等方面的发展,对课程目标、内容、 实施和评价都有重要影响。
同时,课程也应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的 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 教学支持。
社会学基础
01
02
03
04
课程的社会学基础主要探讨课 程与社会的关系。
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和传承 工具,受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基础知识
选择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 法。
前沿动态
引入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拓 宽学生视野。
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 交叉融合:加强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培 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纵向组织
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 生认知发展规律组织内容。
横向组织
跨学科整合与课程创新研究
01
跨学科整合的理念与实践
探讨跨学科整合的教育理念,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02
课程创新的方法与策略
分析课程创新的方法和策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
面的创新。
03
跨学科整合与课程创新的案例研究
介绍成功的跨学科整合与课程创新案例,分析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以主题或问题为中心,整 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 方法。

课程整体设计介绍【PPT课件】

课程整体设计介绍【PPT课件】
人,教师队伍充满活力。
3. 双师素质:主讲教师中有高级技师1名,技师3
名,高级考评员3名,双师素质教师占80%。
精 品 课 程 评 审
课 程 整 体 设 计 介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工电子技术 精品课程申报
四.教学队伍
(三)教学成果与实践
三年来教学队伍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 的教改教研论文 5篇,科技论文20余篇, 项目10 余项,专利技术5项,教学队伍获得的教学研究表 彰/奖励 多次, 其中: 1.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课件》 获2006年河 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 2. 《电工电子技术立体化教材》 课获2007 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3.《三个真实“三加一”实践教学特点及教学 体制的构建》一文获2007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 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精 品 课 程 评 审
课 程 整 体 设 计 介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工电子技术 精品课程申报
五. 实践条件
(一)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1. 电工电子实训基地
我院设有电工电子实训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 1400 余平方米。
拥有其中包括有模拟电子实验室、电工基 础实训室等19个实训室, 价值约1100万元。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工电子技术 精品课程申报
精 品 课 程 评 审
课 程 整 体 设 计 介

二. 教学内容
(二)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2. 实验课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 堂中举足轻重,电工电子实验的主要任务: (1)为学生提供认识常用电工电子实际元器件的 机会; (2)让所学理论知识能够及时地通过实验进行验 证,起到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的目的; (3)实验项目是循序渐进的,从简到繁的; (4)通过实验报告,锻炼学生编写工程品课程申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定义:
国家课程:从广义上来说,指国家有关部 门制定和颁布的各种课程政策,比如教育 部制定、颁布的课程管理与开发政策、课 程方案,各类课程的比例和范围,教材编 写、审查和选用制度等。从狭义上来说, 国家课程是指国家委托有关部门或机构制 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的 课程标准或大纲。
返回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一、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定义 必修课程: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
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 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 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 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关系:这是 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 的两种类型。其中,必修课程的主导价 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 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 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2、综合课程的优、缺点:
首先,使学科知识学习走向综合化;其次, 在内容选择上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 文科学的结合,既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又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重兴趣、动机、意 志的培养;再次,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 系,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 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该联系社会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
2、三种典型的经验课程理论形态:浪 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经验自然主义 经验课程论、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
3、经验课程的特征:第一,经验课程 以学习者当下活生生的直接经验为课程 开发的核心,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是 学习者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第二,经 验课程中,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存 在;第三,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是整体 的存在
3、学科课程的特征:一,以学科知识或文化 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课程开发以 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 先性;二,课程组织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 进行。
4、学科课程的优、缺点:
一是有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二是有助 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三是有助于组
织教学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部分
课程结构及课程类型
一、课程结构和课程类型的定义 二、课程结构和课程类型的关系 三、影响课程组织结构的因素 四、典型的课程类型
课程结构和课程类型的定义
“课程组织结构”简称“课程结构”, 是指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 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 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
2、分科课程的特征:从课程开发来说, 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 强调本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从课程组织来 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 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
3、分科课程的优、缺点:
第一,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 性,它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 知识的重要途径;第二,有助于体现教 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从而有 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 技的发展;第三,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 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的关系:从课 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 经验课程和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反映的 是人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人知识 与学科知识,心理经验和逻辑经验之间 的关系。本质上是儿童当下的心理经验 与凝结在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之间的关系。
返回
分科课程和综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
一、分科课程
1、定义: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 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 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 整性。
一是由于学科课程是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核 心组织起来的,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 经验和生活;二是每一门课程都有其悠久的 学术传统,都有其相对独立和稳定的逻辑系 统,容易忽略现实需要;三是容易导致单调 的教学组织划一的讲解式教学方法;四是变 革起来难度较大。
二、经验课程(活动课程)
1、定义:亦称“活动课程”或“生活 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 的生活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 课程。
第一,知识琐碎化的问题;第二,教师的知 识和经验问题;第三,管理的问题。
3、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关系:从课程 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综 合课程和分科课程是两种功能互补的课 程形态,两种课程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分科课程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 相对独立性,而综合课程强调知识的丰 富性和联系性。综合课程并不意味着对 传统分科课程的抛弃,相反,它是建立 在传统分科课程的基础上的。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 的种类。
返回
课程结构和课程类型的关系
课程类型是课程结构的基本要素, 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 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而各种课程类型在课程结构中的地 位差异则主要取决于既定的课程目 标。
返回
影响课程组织结构的因素的几个方面
一是课程流派 二是课程的功能 三是课程开发所处的层次
4、经验课程的优、缺点:
第一,强调学习者当下的直接经验的价值,学 习者是真正的主体;第二,主张把人类文化遗 产以儿童的经验为核心整合起来,强调教材的 心理组织;第三,主张将当代社会现实以儿童 的经验为核心整合起来。
第一,容易导致忽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 第二,容易导致“活动主义”,忽略儿童思维 能力和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第三,要求教师 要有相当高的教育艺术。
一是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 二是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 三是容易导致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从 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综合课程
1、定义:有意识的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 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 或问题。有“综合经验课程”,“儿童本位综 合课程”,“经验本位综合课程”三种类型。
返回
几个典型的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返回
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一、学科课程 1、定义:是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
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 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 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 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2、三种典型的学科课程:科目本位课 程、学术中心课程、综合学科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