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血栓性疾病是一类以血栓形成和栓塞为特征的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动脉栓塞(PE)以及动脉血栓形成等。
这类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严重时可导致残疾或死亡。
因此,及早确诊和鉴别诊断成为了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重点介绍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一、诊断方法对于患者来说,准确的诊断是确保获得及时治疗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1. 病史询问详细的病史询问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血栓风险,并了解诱发因素等信息。
常见的病史包括静脉血栓病史、手术或外伤史、长时间卧床史、荷尔蒙使用史以及家族遗传史等。
同时,询问症状如肿胀、腿部疼痛、呼吸困难等也是重要的步骤。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肿胀、发红、皮肤温度异常等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血栓形成。
心肺听诊也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可能出现的肺动脉栓塞。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血栓性疾病的关键步骤之一,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是非常常用的检查手段。
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确定血栓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并评估其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2)CT扫描:CT扫描可以检测肺动脉栓塞、动脉血栓形成等,它能提供较准确的诊断结果。
通过此方法,医生可以观察到肺动脉及其分支的血流情况,准确判断有无栓子阻塞。
(3)核磁共振(MRI):MRI对诊断血栓性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它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对局部组织和血管病变进行细致的观察,但是价格较昂贵,不适用于普遍筛查。
二、鉴别诊断方法血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是指通过判断患者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与其他相似疾病进行区分,以便准确做出正确的诊断。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1. 鉴别诊断DVT的方法(1)鉴别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进行。
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血栓的部位、范围和形态,与其他病变进行区分,如浅静脉血栓炎或浅表性炎症等。
血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血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血栓性疾病是一类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它的低发性高危性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血栓性疾病可以导致心血管意外发生,例如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肺栓塞等等,这些疾病会给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措施。
1. 做好基本的预防措施血栓性疾病的预防的最基本措施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改善生活方式应包括适量的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分的食物的摄入)、合理的锻炼计划(推荐每天的适量锻炼时间为30分钟),并保持适量的体重。
此外,戒烟和少饮酒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 合理用药对于高度危险人群,有些医生会给他们开出防血栓的药物,例如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然而,使用这些药物需要慎重考虑,因为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3. 耐久性锻炼为了增强心肺功能和加强肌肉力量,应该多做耐久性的锻炼。
耐久性锻炼可以改善胆固醇和血流量,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建议人们每周进行3-4次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等。
4. 管理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是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因此,如果你已经被诊断出这些疾病,就必须采取治疗和管理措施保持这些疾病的控制。
通常,这些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和锻炼。
5.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压力过大和抑郁往往会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
因此,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采取一些缓解压力和放松身心的方法,例如冥想、瑜伽、花园种植等等。
总之,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耐久性锻炼、管理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等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及筛查建议
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及筛查建议血栓性疾病是一类与血液凝固功能异常有关的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
这些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往往具有潜在的致命风险。
为了及早识别高危人群,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筛查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重点探讨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以及筛查的建议。
一、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1.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家族史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VTE。
如果一个人的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曾经患过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那么他的患病风险将显著增加。
2. 长时间坐姿生活习惯者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比如长时间坐在办公室或长途旅行,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久坐不动会导致血液在下肢淤积,从而形成血栓。
3. 孕妇和产后妇女孕妇和产后妇女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血液流动性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相对较高。
孕期和产后需要加强对血栓性疾病的筛查和预防工作。
4. 肥胖者肥胖者患血栓性疾病的风险要高于正常体重的人。
肥胖导致体内炎症增多,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5. 癌症患者癌症患者由于肿瘤的存在和治疗的副作用,血栓形成的风险较高。
癌症病人易患血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癌细胞本身的活化、化疗和放疗对血液凝固功能的影响。
二、筛查建议1. 定期做血栓风险评估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血栓形成的迹象。
评估工具包括DVT(深静脉血栓)评分和Wells肺栓塞评分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评分,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筛查。
2. 进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筛查手段,可以帮助检测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通过超声检查来发现潜在的血栓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3. 生活方式改善对于久坐人群,建议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比如经常活动腿部肌肉、定期站立活动、改善坐姿和走路等,都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血栓性疾病的管理和预防
氯吡格雷
通过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 )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 ADP介导的糖蛋白复合物的活化, 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替格瑞洛
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 血小板活化过程中的重要信号通路 ,减少血小板聚集。
03
非药物治疗手段
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饮食调整
推荐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 食,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 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
血栓性疾病的管理和 预防
汇报人:XX 2024-01-23
目录
• 血栓性疾病概述 • 药物治疗策略 • 非药物治疗手段 • 并发症防范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血栓性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血栓性疾病是指由于血管内壁损伤、血液成分改变或血流速度减慢等因素导致血 管内血栓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
04
并发症防范与处理措施
心力衰竭预防措施
控制高血压
积极控制血压,降低心脏 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 。
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保持低盐、 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 制体重。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用利尿剂、 ACEI/ARB、β受体拮抗剂 等药物治疗,以改善心脏 功能。
肺部感染控制方法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必 要时进行吸痰或机械通气。
02
药物治疗策略
抗凝药物应用
01
02
03
肝素类药物
通过激活抗凝血酶,抑制 凝血因子活性,从而阻止 血液凝固。
华法林
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 凝血因子合成,达到抗凝 效果。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2)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引言血栓性疾病是一组由于血液中过多的血栓形成引起的疾病。
这些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等。
血栓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也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加强对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中国卫生部制定了《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这个指南旨在提供给医务人员和患者有关血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最新指导意见。
1. 血栓性疾病的分类血栓性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1.1 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液中形成血栓导致的心脏和脑血管的疾病。
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脑血栓等。
1.2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在深层静脉内形成的血栓,通常发生在腿部。
如果这些血栓脱落并进入肺动脉,则会导致肺血栓栓塞症(PE),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2. 血栓性疾病的预防预防是血栓性疾病管理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2.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摄入蔬果和全谷物。
•合理运动:适度参与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提高心血管健康。
•控制体重:维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2 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用于血小板抑制和抗凝作用。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肝素,用于抑制凝血因子的形成和活性。
2.3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移动:长时间久坐或卧床不动时,尽量定期活动腿部肌肉。
•穿弹力袜:对于高危人群,穿弹力袜可以帮助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3.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3.1 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既往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征象。
3.2 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检测:用于筛查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
•凝血功能检查:可以检测凝血因子的异常,识别家族性血栓性疾病的高危患者。
3.3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用于检测深静脉血栓形成。
•CT血管造影:用于诊断肺血栓栓塞症。
血栓性疾病的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解析
血栓性疾病的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解析血栓性疾病是一类由异常血栓形成引起的疾病,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
这些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对于其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了解非常重要。
一、病因分析血栓性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如下所述:1. 血液因素:血液在发生血栓时有两个主要因素,即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活化。
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启动因素,而凝血因子活化则是进一步推动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
2. 血管因素:血管内皮损伤是一种血栓形成的常见诱因。
当血管内膜受损时,暴露的血管壁可以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导致血栓形成。
3. 血液流动异常:血栓形成也与血液流动异常有关。
例如,血液淤积、血液黏稠度增高等情况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血栓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些人存在血液凝块形成和降解相关基因的突变,使得他们更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
二、病理生理机制解析血栓性疾病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活化和纤溶酶系统异常等,如下所述:1. 血小板聚集:在血管损伤或异常条件下,血小板会激活并聚集在受损区域,形成血小板栓子。
血小板聚集的过程涉及多种炎症介质、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活化途径。
2. 凝血因子活化:凝血因子是血栓形成的另一重要环节。
损伤血管壁后,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它与凝血因子VIIa结合后启动凝血级联反应。
凝血因子级联反应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最终形成纤维蛋白,使血栓形成稳定。
3. 纤溶酶系统异常:纤溶酶系统是血栓形成和溶解的动态平衡调节机制。
当纤溶酶系统活性下降时,纤维蛋白的降解受阻,血栓形成得以加强。
三、预防与治疗策略针对血栓性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与治疗策略:1.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活化,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2. 血管保护: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对预防血栓性疾病非常重要。
老年人血栓性疾病(老年血栓性疾病)
老年人血栓性疾病(老年血栓性疾病)老年人血栓性疾病,又称老年血栓性疾病,是一类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显著,对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本文将就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病因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血液高凝状态:老年人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倾向也相应增加,这是导致老年人血栓性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动脉硬化: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大以及长期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血管壁硬化,使血管损伤增加,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3.炎症反应:老年人身体内炎症介质水平增高,炎症状态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可能加重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4.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老年人的内皮功能可能随年龄增长而受损,导致血管壁破坏,从而促进血栓形成。
二、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症状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症状常常不太明显,容易被忽视,常见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1.胸痛:一些老年人在发生冠状动脉血栓性疾病时可能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
2.呼吸困难:肺栓塞是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
3.肢体肿痛: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导致肢体肿胀、发热、疼痛等表现。
4.中风症状:老年人发生脑部血栓可能出现偏瘫、言语不清等中风症状。
三、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诊断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手段:1.临床症状和体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如心肌梗死的胸痛。
2.实验室检查:包括 D- 二聚体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等实验室指标。
3.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CT 血管造影、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血管病变情况。
4.心电图检查:用于评估心脏功能,以及判断是否存在心脏血栓或心肌梗死。
四、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治疗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方式:1.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药物等,用于抑制血栓形成和预防血栓再形成。
内科-血友病;血栓性疾病
血友病血栓性疾病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这两种病理过程所引起的疾病称为血栓性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因素变化过程。
易栓症:遗传性:有家族病史,年轻(小于45岁),抗栓治疗效果差获得性: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PTE和DVT合称VTE,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的DVT,是DVT的并发症。
PTE和DVT具有相同的易患因素,是VTE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肺血栓栓塞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常见于深静脉,如腘静脉、股静脉等临床表现:血栓形成的局部肿胀、疼痛远端回流障碍:远端水肿、肿胀、皮肤颜色改变患侧肢围较健侧 3 cm(从胫骨结节下10 cm测量)肺栓塞临床表现:突然发生,缺氧(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虚脱、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者、胸痛、咳嗽等,并有脑缺氧症状如极度焦虑不安、倦怠、恶心、抽搐和昏迷)体征:大的动脉栓塞可出现急性右心衰竭的症状,甚至突然死亡(心动过速,甚至有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第二音亢进,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有第二音分裂,休克、发绀、颈静脉怒张、肝大。
肺部湿啰音、胸膜摩擦音、喘息音及肺实变的体征)动脉血栓•多见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肠系膜动脉、肢体动脉•突然,局部剧烈疼痛(心绞痛、腹痛)•相关供血部位组织缺血、缺氧所导致器官、组织、功能异常:心梗、心源性休克等•血栓脱落引起脑梗塞、肾梗塞、脾梗塞•供血组织坏死:发热微血管血栓•多见于DIC、TTP(微血管溶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系统异常、肾功能损害、发热)•主要表现:缺乏特异性。
皮肤黏膜栓塞性坏死、微循环摔跤及器官功能障碍1.存在高凝或血栓前状态的基础疾病。
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有好多人老是不断地繁忙于工作和生活,进而致使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运动,以及长久处于一种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这样特别简单致使血栓疾病的发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大的损害,为了可以在发病时实时的发现进而获得最有效的治疗,我们就要多掌握一些疾病的症状,下边一同认识一下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一、静脉血栓形成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常有于深静脉如腘静脉、股静脉、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等。
多为红细胞血栓或纤维蛋白血栓。
主要表现有:①血栓形成的局部肿胀、痛苦;②血栓远端血液回流阻碍:如远端水肿、胀痛、皮肤颜色改变、腹水等;③血栓零落伍栓塞血管惹起有关脏器功能阻碍,如肺梗死的症状、体征等。
二、动脉血栓形成常见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肠系膜动脉及肢体动脉等,血栓种类初期多为血小板血栓,随后为纤维蛋白血栓。
临床表现有:①发病多较忽然,可有局部强烈痛苦,如心绞痛、腹痛、肢体强烈痛苦等;②有关供血部位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器官、组织构造及功能异样,如心肌梗死、心力弱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态、意识阻碍及偏瘫等;③血栓零落惹起脑栓塞、肾栓塞、脾栓塞等有关症状及体征;④供血组织缺血性坏死引起的临床表现,如发热等。
三、毛细血管血栓形成常有于 DIC、 TTP 及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HUS)等临床表现常常缺少特异性,主要为皮肤粘膜栓塞性坏死、微循环衰竭及器官功能阻碍。
下边就是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介绍,经过认识以后我们知道它的症状是一般发病部位不同,引起症状也是不同样的,因此平常我们必定要保证优秀的生活习,要保证早睡早起,此外在饮食上尽量多吃一些平淡的食品,平常尽量多进行户外的运动,这样都能很好的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
第二十八章血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血栓栓塞:血栓在形成部位脱落,脱落的 栓子随血流移动,在某些血管造成部分或 全部堵塞,引起相应器官或系统血液循环 障碍。 静脉血栓脱落:引起淤血、水肿、肺梗死 等病理现象。 动脉血栓脱落:引起缺血、缺氧以及心脑 肾脾等重要脏器栓塞或梗死。
一、血栓性疾病的常见病因
(1)血管内皮损伤 通过凝血机制促进血栓形成 感染、损伤、免疫或自身性病变等因素均可造成 血管内皮损伤 (2)抗凝活性降低。AT-Ⅲ↓,蛋白C、蛋白S缺 乏症可引起血凝活性↓。 (3)纤溶活性低下 纤溶酶原结构或功能异常、纤溶酶原激活物释放 障碍/纤溶酶活性剂抑制物过多→肌体对纤溶蛋白 清除能力↓。 (4)血流异常。局部血液淤滞,缓慢启动凝血过 程。
[用法与用量] 先用负荷量→再用维持剂量→治疗中血液学监测→ 调整剂量 使APTT延长1.5-2.5倍(相当于0.3-0.4u肝素/ml 血浆),剂量范围较大(9000-70000单位), 标准化剂量难以确定。 LMWH的剂量以抗Xa活性表示,称为AXa单位。 预防剂量:3000AXa单位SC。 治疗:175AXa单位/kg体重SC。
二、血栓性疾病的治疗
原发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包括
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血液凝固 抗血栓药物针对
血小板激活
纤维蛋白溶解
抗凝治疗
抗血栓药物治疗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DIC、 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梗
血小板治疗 溶拴治疗 血容量扩充治疗
第二节 抗凝药
一、间接注意抗凝药(硫酸化糖胺聚糖) 普通肝素 Heparin 肝素类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LMWHS AT-Ⅲ 依赖性凝血酶抑制药 类肝素 Heparinoids:硫酸乙酰肝素 制药 硫酸皮肤素 HCⅡ依赖性凝血酶间接抑制药 硫酸软骨素 (一)肝素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作用〕 1.凝血酶抑制剂 凝血酶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除凝血作用外,凝血酶对血小板、内皮细胞、平 滑肌细胞、白细胞、心脏和神经元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更新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更新近年来,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专家们不断致力于研究工作,并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一、疾病概述血栓性疾病是由于血液中的凝血系统失调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的有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等。
该疾病常见于长期卧床、手术后、怀孕产后、肿瘤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等。
二、诊断方法根据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可以确定疾病的存在。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1. 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常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发红等症状。
体检时可以触及局部压痛、静脉充盈征等。
2.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多普勒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血栓的部位、长度和形态特征,以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3. 血液检查:通过检查血液的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水平,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血栓形成。
三、治疗原则根据最新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1. 抗凝治疗:抗凝药物是血栓性疾病治疗的基础。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
在使用抗凝药物的过程中,应定期检测血液凝血功能,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抗凝效果。
2. 溶栓治疗:对于严重的血栓形成,特别是肺栓塞的患者,溶栓治疗是必要的。
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
3. 机械治疗:对于某些无法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机械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常见的机械治疗方法包括血栓抽吸术、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等。
四、预防措施血栓性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加强锻炼:适量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 维持健康体重:肥胖是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需保持健康的体重。
3.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都是诱发血栓形成的因素,需积极治疗控制。
【疾病名】老年人血栓性疾病【英文名】SENILETHROMBO
【疾病名】老年人血栓性疾病【英文名】senile thrombotic disease【缩写】【别名】老年血栓性疾病【ICD号】I74.9【概述】血液成分在心脏和(或)血管腔内形成的血凝块,称为血栓形成。
临床上出现血栓的病理现象,称为血栓性疾病。
类型:根据血栓形成的部位,可分为动脉血栓性疾病(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
与静脉血栓性疾病(肺梗死及深层静脉血栓形成)两类。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调查表明,30岁以后,血栓性疾病发病率随增龄而升高,老年人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人。
美国每年患本病人数已达20万,其中死亡5万人。
我国由于遗传因素、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不同,血栓性疾病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但我国人口众多,实际发病人数相当可观,值得重视。
【病因】1.血管内皮损伤 当机械、感染、免疫及血管自身病变等因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时,通过止血机制可促使血栓形成。
2.血流异常 各种原因引起的全身或局部血流淤滞、血流缓慢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以下机制参与了血栓形成:①红细胞聚集成团,形成红色血栓;②促进血小板与内皮的黏附及聚集、释放反应;③损伤血管内皮,启动凝血过程。
见于高脂血症、红细胞增多、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脱水、各类肿瘤、炎症等所致的高黏滞综合征及循环障碍。
3.抗凝活性减低 人体生理性抗凝活性减低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
引起人体抗凝活性减低的常见原因有:①先天性或后天性AT-Ⅲ减少或缺乏;②PC 及PS缺乏症;③由FⅡ、FⅤ等结构异常而引起的抗蛋白C现象(APC-R);④肝素辅因子Ⅱ(H C-Ⅱ)缺乏症等。
4.纤溶活力低下 临床常见者有:①纤溶酶原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异常纤溶酶原血症等;②纤溶酶原激活剂(PA)释放障碍;③纤溶酶活化剂抑制物过多。
这些因素导致人体对纤维蛋白清除能力下降,有利于血栓形成及扩大。
【发病机制】血管壁损伤(机械、感染、缺氧、免疫及代谢等)、血液凝固性增高(血小板功能亢进、凝血因子升高、抗凝功能减弱及纤溶活性降低)及血流异常(缓慢、停滞及旋涡)是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
血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血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血栓性疾病是一类以血栓形成为特征的疾病,包括静脉血栓栓塞症、动脉血栓形成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寿命的延长,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提出了重大挑战。
本文将对血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一、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
VTE是一种严重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以导致疾病或死亡。
近年来,对其流行病学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1. 发病率与危险因素:研究发现,VTE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群。
除此之外,肥胖、长时间久坐、吸烟、妊娠等因素也被确认为VTE的危险因素。
2. 预防措施:为了降低VTE的发病率,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如行动预防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增加体力活动等。
药物预防措施主要是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
二、动脉血栓形成动脉血栓形成是指在动脉内形成血栓,导致动脉栓塞或闭塞性动脉疾病。
其主要发病部位包括冠状动脉、颈动脉、下肢动脉等。
1. 发病率与危险因素:动脉血栓形成与一系列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家族遗传等。
研究表明,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2. 预防措施:预防动脉血栓形成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
例如,通过调节饮食结构、降低胆固醇、控制血压和血糖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动脉血栓形成。
此外,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等也是预防的重要手段。
三、新进展与研究挑战近年来,并非仅仅关注血栓性疾病的既有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研究人员也开始关注一些新的因素和研究领域。
1. 遗传因素研究:遗传因素在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对与血栓形成相关的基因以及外显子和基因组变异进行了深入研究。
血栓栓塞性疾病急诊治疗与预防措施
急诊血栓栓塞性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肺血栓栓塞症(PTE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
流行病学
➢发病率与患病率
➢在西方国家总人群中DVT与PTE的年发 病率估计分别为1‰与0.5‰
➢在美国PTE的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占 第三位,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患者中PTE的发 病率为51%-71%
血栓栓塞性疾病急诊治 疗与预防措施
2024年2月4日星期日
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据国每年的发病人数有1000万, 病死人数有100万,致残率也很高
➢血栓性疾病已经占据全球疾病总死亡率 的第一位
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肺部可闻及哮鸣音(5%)和(或)细湿音(18%~51%)
,偶可闻及血管杂音; ✓胸腔积液的相应体征(24%~30%);
PTE危险因素的评估
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与体征 考虑PTE诊断时,要注意患者是否存
在DVT,特别是下肢DVT 下肢DVT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周
径增粗、疼痛或压痛、浅静脉扩张 、皮肤色素沉着、行走后患肢易疲
➢DVT初始治疗有3种选择 ➢按体重调整皮下注射LMWH,不需监测
DVT的急诊治疗
➢不推荐制动 ➢小样本随机研究显示,在抗凝治疗基础上
,卧床休息不能降低无症状PTE的发生 ➢早期活动和下肢压迫,可使患者的疼痛和
肿胀缓解更快,复发性和致命性PTE发生 率较低 ➢建议患者在能耐受情况下离床活动(1B)。
DVT辅助检查
➢深静脉血栓的检测 ➢下肢 B型加压超声造影(US)有可能直
接看到股静脉、腘静脉及探头对静脉的 压迫情况。
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和药物治疗
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和药物治疗一、引言血栓性疾病是一组以血栓形成为特征的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动脉栓塞和冠心病等。
这些疾病常常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因此采取防治措施并进行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二、预防措施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胆固醇水平和改善循环系统功能。
2. 防止长时间久坐或久站:应定期活动身体,尤其是长时间进行机械作业或办公室工作的人群,可设置定时提醒自己活动。
3. 积极处理压力和情绪:大量的科学证据表明压力和焦虑状态与血栓性事件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通过积极处理压力和情绪,可以有效地降低发病风险。
三、药物治疗1. 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防治血栓性疾病的关键手段。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和华法林等。
肝素主要通过抑制凝血因子,降低血小板聚集而发挥作用;华法林则主要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合成,减少活化的凝血因子形成。
2.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可用于预防心脏和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它们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白细胞黏附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 纤溶治疗:纤溶是机体清除已形成的血栓并恢复正常循环的重要过程。
纤溶药物包括尿激酶、链激酶等,可以促使原来受损巨噬细胞产生纤维蛋白样组份并加速其析出。
4. 血液稀释剂:血液稀释剂主要是通过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和粘附性来延缓或阻断血栓的形成。
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奥美拉唑等,它们可以改善微循环,从而减少机械破碎细胞,并使血管内皮细胞膜流动产生微小的阴极。
四、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 药物剂量和时间: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剂量和使用时间要求,例如肝素需计算患者体重并调整给药剂量。
2.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各种药物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情况,并及时就诊咨询医生。
3. 跟踪检查与随访:对于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必须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血栓性疾病的病例分析与治疗经验分享
血栓性疾病的病例分析与治疗经验分享血栓性疾病是由血液在血管中凝聚形成血栓而引起的疾病。
根据病灶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
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
本文通过病例分析与治疗经验分享,以期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并提供有用的治疗参考。
1. 病例分析1.1 病例一患者李某,男性,57岁。
患者于2019年12月因出现左下肢疼痛、浮肿及发热,入院时左下肢肌力Ⅱ级,CT静脉造影显示左侧股静脉下段血栓形成。
患者既往无血栓病史、动脉硬化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
入院后,患者经过肝素、华法林治疗及左肢气压治疗后效果显著,病情改善并于10天后出院。
1.2 病例二患者张某,女性,38岁。
患者于2021年3月因腹痛、腹泻等症状就诊,经CT检查发现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疾病史等。
入院后,患者经过抗凝治疗及多学科会诊,在经验治疗下病情得到控制,术后恢复良好。
2. 治疗经验分享2.1 抗凝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中,抗凝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华法林、肝素等抗凝药物,依据患者出血和血栓风险进行给药剂量调整。
近年来,一些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的临床使用证实其与华法林在减轻血栓性疾病预防方面没有显著差别,而在出血风险上更低。
2.2 气压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对于静脉血栓病患者而言,气压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通过气压运动带动血液循环,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流回流,减少下肢水肿,降低患者出现下肢血栓后综合症的风险。
2.3 治疗策略无论是动脉血栓,还是静脉血栓,均需针对病因给予个体化治疗策略。
例如,对于缺血性卒中和心肌梗死等疾病,需要尽早进行溶栓或介入治疗,加速栓塞物的消散,阻止局部缺血和坏死的进一步扩大,以减轻病情。
而对于静脉血栓患者,应当重视外科手术创伤和长时间伏床的患者,积极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3. 结语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血栓栓塞性疾病
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栓塞性疾病(thromboembolic diseases)是指由血栓形成、栓子形成或胆红素栓塞所引起的疾病。
血栓栓塞是血液凝固机制紊乱的结果,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进而阻塞血流,引发血栓栓塞性疾病。
1.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定义和分类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一类涉及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疾病,常见的疾病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脑血管栓塞和冠心病等。
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不同,可以将血栓栓塞性疾病分为深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
2. 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是最常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下肢的深静脉系统。
其主要症状包括下肢肿胀、疼痛、色素沉着等。
如果深静脉血栓脱落,很容易引发肺动脉栓塞。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包括合理的运动、穿着弹力袜、使用抗凝药物等。
3. 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是指由肺动脉或其分支的血栓栓塞引起的疾病。
它通常是由深静脉血栓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动脉造成的。
肺动脉栓塞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咳血等症状。
严重的肺动脉栓塞可以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
4. 脑血管栓塞脑血管栓塞是由于脑血管内血栓形成而引起的疾病,其症状与梗塞性脑血管疾病相似,主要表现为突发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言语困难、肢体无力等。
脑血管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预防脑血管栓塞的方法包括定期监测血压、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等。
5. 冠心病冠心病是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冠脉供血不足或完全中断的疾病。
它的主要症状是胸痛或心绞痛,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导致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
预防冠心病的方法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定期体检等。
6.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方法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部位。
在急性病情下,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长期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方法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
在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方面,重要的是要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制酒精等。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是由___制定的指南,旨在提供针对血栓性疾病的防治建议。
血栓性疾病是一类由血液凝固过度引起的疾病,如静脉血栓栓塞症、动脉血栓形成等。
指南的背景是为了应对血栓性疾病在中国人群中的高发状况,并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血栓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制定这个指南以提供最新的防治策略和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目的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公众提供一份系统的指南,以帮助他们理解血栓性疾病的基本知识、诊断标准、治疗准则和预防措施。
指南旨在提高对血栓性疾病的认识和认知,并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
通过推广指南中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指南的制定依据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和专家共识,并结合了中国国情和医疗资源的实际情况。
同时,指南也考虑了患者的个体差异、疾病的不同阶段和风险因素等因素,提供了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和建议。
通过推广和应用《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主要涵盖以下内容:概述:介绍指南的目的和范围,提供对血栓性疾病的概述。
血栓性疾病预防指导原则:提供预防血栓性疾病的指导原则,包括生活方式建议、药物治疗和手术操作方面的注意事项。
血栓性疾病治疗指导原则:提供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指导原则,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措施。
个体化指导: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提供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评估与监测:介绍对血栓性疾病患者进行评估和监测的方法和指标。
护理:提供对血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建议,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和住院护理方面的内容。
预后和复发风险评估:评估血栓性疾病患者的预后情况和复发风险,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和处理建议。
指南的实施与推广:介绍指南的实施和推广策略,以及培训和教育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栓性疾病
血栓形成(thrombosis)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血液有形成分在血管内(多数为小血管)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应部位血供障碍的病理过程。
依血栓组成成分可分为血小板血栓、红细胞血栓、纤维蛋白血栓、混合血栓等。
按血管种类可分为动脉性血栓、静脉性血栓及毛细血管性血栓。
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是血栓由形成部位脱落,在随血流移动的过程中部分或全部堵塞某些血管,引起相应组织和(或)器官缺血、缺氧、坏死(动脉血栓)及淤血、水肿(静脉血栓)的病理过程。
以上两种病理过程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称为血栓性疾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类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研究表明其发生、发展主要与下列6种因素密切相关:
(一)血管内皮损伤
当血管内皮细胞因机械(如动脉粥样硬化)、化学(如药物)、生物(如内毒素)、免疫及血管自身病变等因素受损伤时,可促使血栓形成。
(二)血小板数量增加,活性增强
各种导致血小板数量增加、活性增强的因素,均有诱发、促进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可能,如血小板增多症、机械、化学、免疫反应等导致的血小板破坏加速等。
目前认为,血小板因素在动脉血栓形成(如心肌梗死)的发病中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三)血液凝固性增高
在多种生理及病理状态下,人体凝血活性可显著增强,如妊娠、高龄及创伤、感染等所致的应激反应、高脂血症、恶性肿瘤等。
(四)抗凝活性减低
生理性抗凝活性减低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
其常见原因有:①抗凝血酶(AT)减少或缺乏;②蛋白C(PC)及蛋白S(PS)缺乏症;③由FV等结构异常引起的活化蛋白C抵抗(APC-R)现象。
(五)纤溶活力降低
临床常见有:①纤溶酶原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异常纤溶酶原血症等;②纤溶酶原激活剂(PA)释放障碍;③纤溶酶活化剂抑制物过多。
这些因素导致人体对纤维蛋白的清除能力下降,有利于血栓形成及增大。
(六)血液流变学异常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黏滞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等,均可导致全身或局部血流淤滞、缓慢,为血栓形成创造条件。
如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脂血症、脱水、红细胞增多症等。
近年来发现,多种药物使用亦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如口服避孕药、rF Ⅶa、TP()及肝素等。
【临床表现】
因血栓形成及栓塞的血管类型、部位、血栓形成速度、血管堵塞程度及有无侧支循环形成而异。
(一)静脉血栓形成
最为多见。
常见于深静脉如腘静脉、股静脉、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等。
多为红细胞血栓或纤维蛋白血栓。
主要表现有:①血栓形成的局部肿胀、疼痛;②血栓远端血液回流障碍:如远端水肿、胀痛、皮肤颜色改变、腹水等;③血栓脱落
后栓塞血管引起相关脏器功能障碍,如肺梗死等。
(二)动脉血栓形成
多见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肠系膜动脉及肢体动脉等,血栓类型早期多为血小板血栓,随后为纤维蛋白血栓。
临床表现有:①发病多较突然,可有局部剧烈疼痛,如心绞痛、腹痛、肢体剧烈疼痛等;②相关供血部位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器官、组织结构及功能异常,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意识障碍及偏瘫等;③血栓脱落引起脑栓塞、肾栓塞、脾栓塞等相关症状及体征;
④供血组织缺血性坏死引发的临床表现,如发热等。
(三)毛细血管血栓形成
常见于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及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等。
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主要为皮肤黏膜栓塞性坏死、微循环衰竭及器官功能障碍,详见本篇第十七、十五章。
【诊断】
本病的诊断要点如下:
(一)存在高凝或血栓前状态的基础疾病
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妊娠、易栓症、近期手术及创伤、长期使用避孕药等。
(二)各种血栓形成及栓塞的症状、体征
(三)影像学检查
如血管造影、多普勒血管超声、CT、MRI、ECT及电阻抗体积描记法等。
(四)血液学检查
可根据上述血栓形成的6个主要因素,结合患者病情择项进行检查,详见本篇第十四章。
【治疗】
(一)治疗基础疾病
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控制糖尿病及感染等。
(二)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肢体静脉血栓形成者应抬高患肢。
(三)对症治疗
包括止痛、纠正器官功能衰竭等。
(四)抗血栓药物治疗
1.抗凝治疗
(1)肝素:主要用于近期发生的血栓性疾病。
肝素钠的一般初始剂量为10000~20000U/d,每6~8小时一次,静脉滴注,以APTT作为监测指标调整剂量,以使APTT延长1~2倍为宜。
总疗程一般不宜超过10日。
近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低分子量肝紊(LMWH),具有对AT依赖性较小、较少引起血小板减少及出血、药物半衰期较长、无需严格血液学监护、疗效优于普通肝素等优点,已被推荐代替普通肝素用于深静脉血栓(DVT)及肺栓塞患者。
剂量参考各相关章节。
(2)AT:主要用于AT缺乏症患者,可增强肝素的抗凝效果,减少肝素所致的出血并发症。
(3)香豆素类:通过与VitK竞争,阻断Vit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生物合成。
主要用于血栓性疾病预防、肝素抗凝治疗后的维持治疗。
常用者为华法林,5mg/d,分次口服,一般4~5天后,以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正常化比值(INR)作为监测指标,国人维持INR值在1.8~2.8为最佳治疗剂量。
但不同种类的血栓有不
同的INR要求。
(4)水蛭素:为基因重组水蛭素,系特异性抗凝血酶制剂,不良反应少、毒性低为其优点,临床已用于冠脉综合征、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并血栓形成(HITT)患者。
用法为0.25~1.00mg/(kg·h),持续静脉滴注,4~8天为一疗程。
(5)重组人活化蛋白C(APC):可抑制败血症诱导的凝血酶生成,目前已经成功用于治疗败血症引起的DIC,降低死亡率。
用法为24μg/(kg·h),静脉输注96小时,严重血小板减少(<30×10↑9/L)患者慎用。
(6)磺达肝癸钠(fondaparinuxsodium):为活化FⅩ抑制剂、临床研究表明其对DVT、ACS的疗效优于LMWH。
2.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TXA↓2生成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主要用于血栓病的预防及肝素应用后的维持治疗。
常用剂量范围为75mg~300mg/d,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具体剂量。
(2)双嘧达莫;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或增加腺苷环化酶活性,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还有增加血管前列环素(PGI↓2)生成及抑制血小板TXA↓2生成的作用。
剂量、用法见本篇第十七章。
(3)氯吡格雷:商品名为波立维。
本药为特异性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主要作用机制为:①作为ADP受体拮抗剂,特异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②对胶原、花生四烯酸及肾上腺素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亦有一定抑制作用,但程度低于对ADP的作用;③抗血小板作用仅能在体内显现,此与其在体内的代谢活性产物CS-747密切相关。
常用剂量每日75mg,口服。
特殊情况下,如急性心肌梗死时,建议起始负荷剂量300mg,随后75mg/d维持。
总体耐受性良好,主要有胃肠道不良反应。
(4)噻氯匹定:作用机制与氯吡格雷同。
常用剂量为150~250mg/d,顿服或分次口服。
由于血液学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已渐被氯吡格雷等取代。
3.溶栓疗法主要用于新近的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
应选择性应用于有肢体坏疽风险的DVT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肺栓塞及冠状动脉栓塞患者等。
动脉血栓最好在发病3小时之内进行,最晚不超过6小时;静脉血栓应在发病72小时内实施,最晚不超过6日。
(1)尿激酶(UK):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而发挥溶栓作用。
由于激活纤溶酶原的同时可降解纤维蛋白原,故临床应用受限。
剂量及用法:首剂4000U/kg,静脉注射,随之以4000U/h持续静脉滴注,1~3日为一疗程。
(2)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可选择性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发挥溶栓作用。
剂量及用法:首剂100mg,静脉注射,随之以50mg/h持续滴注,共2小时,第2~3天可酌情减量。
(3)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对结合于纤维蛋白的纤溶酶原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故局部溶栓作用强于UK,又可减少血中纤维蛋白原的过度降解。
常用剂量为80mg,60~90分钟内静脉滴注,每日1~2次,每疗程3~5天。
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有二:①血纤维蛋白原,应维持在1.2~1.5g/L水平以上;②血FDP检测,以使其在400~600mg/L为宜。
(五)介入疗法及手术治疗
对重要脏器(如心、脑)新近形成的血栓或血栓栓塞(动脉血栓6小时,静脉血栓6天),可通过导管将溶栓药物注入局部,以溶解血栓,恢复正常血供。
对陈旧性血栓经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而侧支循环形成不良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即手术取出血栓或切除栓塞血管段并重新吻合或行血管搭桥术。
(宋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