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简介

合集下载

明神宗生平事略评定

明神宗生平事略评定

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神宗,汉族,明穆宗第三子。

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时方六岁。

隆庆六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

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万历前十年,大学士张居正辅助神宗处理政事,更张祖制,社会经济发展较好。

20岁时,张居正逝世,神宗开始亲政,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发动“万历三大征”,巩固后期因和文官集团的矛盾而罢朝近30年。

在这一时期内,江南一带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全国和经济总量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但是阶级矛盾也日益加剧,文官集团的党争使得政治日益腐败黑暗,东北的女真趁虚兴起,因而种下了明朝灭亡的原因。

1620年驾崩,传位皇太子朱常洛。

死后葬于十三陵定陵。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代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皇帝。

明代历史中以万历纪元的时间,持续将近48年之久。

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神宗的儿子朱常洛在即位一月之后即去世,万历一朝应当足足是48年,即从公元1573年至1620年。

朱常洛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即位,九月去世。

大臣们当时建议以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以纪念这位短命的皇帝。

因此万历纪元未满48年。

生平事略明神宗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0岁以前,是裕王子与隆庆朝皇太子时期。

从10岁开始登基到58岁驾崩,48年的皇帝生涯又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0岁到20岁,小皇帝时期,他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权威,凡事依大学士张居正而行;20岁以后,亲政时期,他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后期,虽然并不上朝,但并不代表不管事,亲自主持万历三大征,就是明证。

-正史部分评定:对于一段历史,有夸张的一面,的确也有真实的一面。

神宗五岁习文,随着年日,对于礼仪,更是有着自己独到之处。

还是10岁孩子的他居高位却不得实权,一面是老师张居正的独当一面,另一面是小皇帝日趋的叛逆。

人极容易处于矛盾之中,神宗也不例外。

老师的严厉不在话下,但,作为皇帝,永远是皇帝,即使是对他以后的发展的良苦用心也是徒然。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
援朝抗倭战争 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到二十七年(1599年),朝鲜遭到日本侵
略,王京陷落,八道尽没。朝鲜危急,求明援助,“请援之使,络绎于路”。 万历皇帝鉴于唇亡则齿寒,决定派兵到朝鲜,援朝抗倭。这场战争时断时续, 前后进行了七年多。最后,日本因丰臣秀吉去世,撤出朝鲜。
平定播州之乱 播州就是今贵州遵义地区,万历十七年(1589年),播州宣慰司使
杨应龙发动叛乱,万历皇帝派兵去平叛。这场战争时断时续,一直到万历二 十八年(1600年),最后的结局是明军八路进兵,四月告捷,平息了杨应 龙之乱。
历史评价
《明史·神宗本纪》:“故论考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赵翼《廿二史 札记·万历中矿税之害》:“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清 高宗乾隆在《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中则道:“明之亡非亡于流寇,而亡于神 宗之荒唐,及天启时阉宦之专横,大臣志在禄位金钱,百官专务钻营阿谀。 及思宗即位,逆阉虽诛,而天下之势,已如河决不可复塞,鱼烂不可复收矣。 而又苛察太甚,人怀自免之心。小民疾苦而无告,故相聚为盗,闯贼乘之, 而明社遂屋。呜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惧哉?”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 一书将万历皇帝的荒怠,联系到万历皇帝与文官群体在“立储之争”观念上 的对抗。怠政则是万历皇帝对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黄仁宇说:“他(即万 历皇帝)身上的巨大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没有人可以做出确切的答复。但 是追溯皇位继承问题的发生,以及一连串使皇帝感到大为不快的问题的出现, 那么1587年丁亥,即万历十五年,可以作为一条界线。这一年表面上并无 重大的动荡,但是对本朝的历史却有它特别重要之处。”
平哱拜之乱 哱拜是蒙古鞑靼部人,降明以后做副总兵。他的儿子叫哱承恩,承
袭父爵,做了指挥使。万历二十年(1592年),哱拜和哱承恩父子在宁夏 银川反叛,万历皇帝果断决定平叛。派去平叛的军队攻打了几次都没有取胜, 万历皇帝又派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为总兵,率军平叛。李如松派人决黄河水 灌城,城外积满了水,城被冲开一个口子;李如松乘势下令攻城,一举平息 了哱拜之乱。

大明万历皇帝堪称千古一帝

大明万历皇帝堪称千古一帝

大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73~1619),一个被清史极度污蔑的皇帝,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中国因为他的存在而精彩!或许少一个朝代,中国早就进入君主立宪制,或许多一个万历皇帝,中国的近代史不会如此凄惨.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为明朝修史时的康熙皇帝,两个人的经历极为相似.在位时间长,最初都是有极强势的辅政大臣,有着堪称盛世的年代,有着辉煌的胜利,同样的后期倦政,也有着同样的失败.万历皇帝最大的失败是不断被满清宣传的萨尔浒之役,损失四万;康熙最大的失败是康熙五十六年六万军队全军覆没于准葛尔;而对应万历帝的矿税,康熙年间的国库有着骇人听闻的四千三百万亏空.两个轨道非常相似的皇帝一个被大肆宣传其缺点错误,甚至推论明亡于万历,真是天下奇闻. 要是明朝后面的几个皇帝能象万历皇帝对待熊廷弼那样对待大臣,明朝的历史将会长很多.而康熙则被宣传成千古一帝,前后近三十年的战争和混乱民不聊生(到二十八年尼布楚条约的签定),后面十几年的九子夺嫡,鸡飞狗跳都被轻轻抹过.不过想想也释然.谁让他有个好孙子,借着修四库全书把史书毁得毁,改得改,文字狱那才叫恐怖,比起他儿子盛世要用禁武令来维持有效多了. 虽然说好皇帝未必就是好人,但让我们首先看看两个人的私德.毫无疑问万历皇帝用情更专,至少比起从洗衣奴到蒙古公主都兼容并蓄的几乎如种马一般的康熙好得太多了.到万历四十多年双方白头万历和郑贵妃的感情始终不变,虽然不如明孝宗,但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仍然不失为道德楷模.关于万历酒色财气的诽谤.”色” 讲过了,”财”放到后面再讲.我们来看看酒,根据某些”历史学家”的考证,万历每餐必酒每酒必醉,整个一个大酒鬼,但是翻遍史书只有大明万历八年有一次记录,确实是喝多了.只要稍微了解明朝言官的威力,就知道明朝的起居注绝不可能隐瞒万历帝醉酒误事的事件,可是翻遍史料就是没有.而且更耸人听闻的是甚至还有人推论万历后期倦政是因为吸毒,前些日子到定陵,还听到一个导游喋喋不休,万历皇帝好酒而且后来对其骨骸监测,身前还吸过毒,这个简直就是胡扯,每餐必醉加吸毒能执掌中国四十多年?只怕不用几天就玩完了.而康熙虽然没有好酒的谣言,但是对打猎的爱好简直让人吃惊.如果说在承德是为了方便和蒙古各部联系的话,那么密度如此之大的出行这样的理由令人难以信服,一共四十八次的木兰围场,当然还有种说法康熙为了保证八旗军的战斗力,但是前二十年战事不断的时候需要这样的演习吗?后几十年需要每年重复同样的军演吗?只能让人认为康熙因为个人爱好而荒废国事.更糟糕的是康熙曾经自己宣称一日射兔三百一十八只,我说他那天绝对没有时间处理国事,这个推论应该没问题吧。

朱翊钧怎么读

朱翊钧怎么读

朱翊钧怎么读
读音:zhū yìjūn
明神宗朱翊钧,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八月。

隆庆二年(1568年)二月册为太子。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为万历。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病逝,葬在定陵,谥号为“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神宗。

万历十年(1583年)六月,张居正一死,这些政敌们便发起了猛烈的“清算风”,纷纷参奏张居正,揭发他结党营私、奢侈淫逸、口是心非。

一向对张居正敬重、信赖的神宗和慈圣太后呆住了,尤其是神宗,精神上受到了无情的打击,他痛感皇帝的人格受到愚弄,天子的威严遭到侵犯,因此亲自领导了一场长达两年的清算张居正运动。

这次清算,神宗和慈圣太后痛快地发泄了私愤,可是个人的痛快带来的却是国家的噩运,它结束了隆庆、万历初年的改革,使明朝进入不可挽回的衰败时代。

自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当明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如火如荼,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

因此,明朝这艘大船在神宗统治期间,已是千疮百孔,濒于沉没的边缘。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这位明朝在位最久,最为懒惰,最为贪婪的酒、色、财、气四毒俱精的皇帝,终于离开了人世。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其历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明朝历代皇帝的列表及简介,以便更好地了解明朝的历史。

一、明太祖朱棣(1368-1398)明太祖朱棣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在1368年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明朝。

朱棣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整顿,使明朝逐渐恢复了国力和社会秩序。

二、明成祖朱棣(1398-1424)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皇位。

他继续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整顿,推行了“永乐中兴”政策,使明朝达到了极盛的繁荣时期。

他还下令修建了北京的紫禁城,成为了明朝的皇宫。

三、明仁宗朱高炽(1424-1425)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的儿子,他在位时间很短,只有一年。

他继续了明成祖的改革政策,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但由于在位时间较短,无法实现更多的政绩。

四、明宣宗朱瞻基(1425-1435)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继续了明成祖的政策,加强了对内政治的控制,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明朝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五、明英宗朱祁镇(1435-1449)明英宗朱祁镇是明宣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面临了藩镇割据的严重问题,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军事整顿,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

六、明代宪宗朱见深(1449-1457)明代宪宗朱见深是明英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继续了父亲的政策,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藩镇的控制,恢复了中央政权的威信。

七、明孝宗朱祐樘(1457-1464)明孝宗朱祐樘是明代宪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面临了国家财政困难的问题,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财政改革和军事整顿,使国家逐渐走出了困境。

八、明武宗朱厚照(1464-1487)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继续了明孝宗的政策,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

朱翊钧简介

朱翊钧简介

朱翊钧简介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 明朝第十三代皇帝。

隆庆六年(1572)六月即位,以次年为万历元年。

隆庆末年,明王朝政治腐败,财政枯竭,危机四伏。

朱翊钧十岁即位,内廷倚仗慈圣太后和司礼监太监冯保,朝事主要依靠内阁大学士张居正。

张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清丈全国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整饬边备,治理黄河,使明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部有所振兴。

万历十年(1582)朱翊钧亲政后,追夺张居正官阶,逐步废止其改革措施,晏处深宫,留中章奏,不常视朝。

又大肆兼并土地,把皇庄从北直隶扩展到南直隶长江沿岸。

他溺志于财货,万历二十四年起,派遣大批宦官充任矿监税使,到全国各地开矿征商,疯狂掠夺,不断激起农民起义和城市市民阶层的反抗(见城市民变)。

万历中期以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危机日益加深。

党争与宫闱之年相互纠结。

东林党支持王恭妃所生皇长子朱常洛,与神宗及齐楚浙党等在国本(见争国本)、京察(见考察)、李三才入阁、福王之国、三案等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论争。

后期,神宗荒怠益甚,朝中齐楚浙党鼎立,职守尽弛,上下解体。

神宗初年比较重视军务,在张居正的影响下,曾两次亲临教场检阅军队。

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间,先后赢得平定宁夏副总兵哱拜叛乱、平定播州(今贵州遵义)杨应龙叛乱和援助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见万历三大征)。

此后即不问边计,对建州女真弄兵塞外,蚕食疆土不以为意。

四十四年正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老城)建立后金政权,并于四十六年攻占抚顺,挑起后金与明之间的战争。

神宗则力主挞伐,次年,明军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岸)惨败,此后明对后金取守势,无力进攻。

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神宗三次下诏增派辽饷(见三饷),加重了对内地人民的剥削,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明史·神宗本纪》指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四十八年七月,神宗去世,谥孝显皇帝,葬于定陵。

初中历史明清帝王简介归纳

初中历史明清帝王简介归纳

初中历史明清帝王简介归纳明清帝王简介归纳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朝代,这两个朝代的帝王扮演了关键角色,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明清时期的帝王,并对他们的执政和影响进行简要介绍。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中国化政权。

明朝帝王在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明朝帝王的简要介绍:1. 宣德皇帝(朱棣,明成祖):他是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的第四位皇帝。

他成功夺取了明朝的权力,建立了稳定的政治局面。

他重视军事力量,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并进行了一系列文化和政治改革。

2. 永乐皇帝(朱棣,明仁宗):他是明仁宗朱棣(1377年-1426年),明朝的第二位皇帝。

他的政府以重大建筑项目著称,包括著名的北京紫禁城。

他还加强了对外贸易,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3. 世宗皇帝(朱厚照,明英宗):他是明英宗朱厚照(1470年-1505年),明朝的第十四位皇帝。

他以其悠闲奢华的生活方式而闻名,喜好文学艺术,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还进行了对外扩张和贸易的努力。

4. 明神宗皇帝(朱翊钧,明穆宗):他是明穆宗朱翊钧(1572年-1620年),明朝的第十四位皇帝。

他致力于恢复明朝的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虽然他面临着许多困难,但他的统治下中国仍然保持了相对和平和繁荣的局面。

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者是满洲人。

以下是清朝帝王的简要介绍:1.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他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清朝的第二位皇帝。

他在就位时年仅五岁,因此在他幼年时由摄政王辅政。

他的统治期间,中国边境地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经济开始恢复。

2.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他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1722年),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最长寿的中国皇帝。

大明王朝十六帝资料

大明王朝十六帝资料

贪财怠政的明神宗明神宗朱翊钧,明穆宗第三子。

10岁即位,在位48年,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他的一生,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裕王子与隆庆朝皇太子时期、少年天子承大位时期、亲政时期。

一、裕王子与隆庆朝皇太子时期裕王子与隆庆朝皇太子时期的朱翊钧,由于祖父嘉靖皇帝晚年多疑,怕裕王朱载垕威胁他的皇位,对于这个皇孙的出世并不高兴,而是产生一种愤恨的心理。

裕王府产下新生儿的喜庆气氛很快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人人自危的恐怖现象。

因此,关于朱翊钧的诞生,没有人敢报告皇帝,更不敢为之起名字。

所以直到5岁时,这个皇孙才有了朱翊钧这个名字。

他的父亲明穆宗,无能好色的朱载垕,只因为有徐阶、张居正、高拱、杨博,武有谭纶、戚继光、李成梁等名臣良相辅导,便使得隆庆一朝的六年,成为一个太平盛世,而自己也被称作为“太平天子”,可谓奇事。

《明史》评价说: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

少年的朱翊钧深得父亲明穆宗的喜爱,他被立为太子后,穆宗皇帝便任命张居正为太子太傅。

每当太子读书,阁臣和太子太师都尽心辅导。

朱翊钧所受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这也正是他继位之初能勤政的原因。

朱翊钧的母亲李氏,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

她对儿子的学习和生活要求非常严格,如果不好好读书就要长时间罚跪。

即使朱翊钧做了皇帝以后,她也不放松。

正是由于张居正、太子太师等臣的忠心辅佐,李氏的严格管教,以及他本人的努力,朱翊钧的学业进步很快,学习了不少治国治民的本领。

二、少年天子承大位10岁开始登基,全不像至愚至昧蒙童,在大学士张居正辅助下,他处理政事,更张祖制,社会经济发展较好。

然而此时的小皇帝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权威,凡事依大学士张居正而行。

慈圣皇太后对万历皇帝有极大的影响,因为除了她,没有第二个人再能给他以真正的天性之爱。

有一次,小皇帝曾在在太监孙海、客用的引导下喝了酒,受二人的引诱将冯保的两名养子打伤,又骑马直奔冯保的住所。

冯保被吓得只能抱起巨石撑住大门。

第二天,冯保将此事禀告太后。

历史趣闻明神宗朱翊钧的一生 张居正被抄家源于明神宗

历史趣闻明神宗朱翊钧的一生 张居正被抄家源于明神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明神宗朱翊钧的一生张居正被抄家源于明神宗
导语:明神宗的本名叫做朱翊钧,在明代中数来是第十三个皇帝。

在他十岁时,他的父亲驾崩,年仅十岁的他不得不以年幼的少年之姿即位。

即位后朱翊钧
明神宗的本名叫做朱翊钧,在明代中数来是第十三个皇帝。

在他十岁时,他的父亲驾崩,年仅十岁的他不得不以年幼的少年之姿即位。

即位后朱翊钧经历了一场辅佐大臣之争,最后只剩下张居正成为他的内阁顾命大臣,也就此开启了张居正与他长达十多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朱翊钧少年即位,可以说在亲政前一直活在张居正的阴影之下,亲政后也并没有完全消除阴影,直到张居正死之后的情况才有所改善。

当然,也就因为这样,朱翊钧在张居正死后改变极大的执政态度也有了解释的原因。

明神宗朱翊钧的一生
朱翊钧出生于1562年,他是他父亲的第三个孩子,前面有两个哥哥,但是早逝,所以,他可以说是注定要当皇帝的。

六岁时就被他的父亲明穆宗立为太子。

朱翊钧立为太子四年后因为父亲驾崩就登上了帝位,即位后他的年号被称为万历。

当时,少年登基的朱翊钧谨遵父令,勤勉执政,也很听辅佐大臣的话,实行了很多有利于发展的改革措施,也主持了非常著名的事件--“万历三大征”。

据说,当时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生活安逸富足,这时期也被后世誉为“万历中兴”。

但这欣欣向荣的景象却没有持续很久。

张居正死后的第四年,也就是朱翊钧即位十四年,他开始沉迷酒色,后来还因为要立谁为太子的事情与内阁争执,最后干脆三十年都不理朝政,也不出宫门。

生活常识分享。

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明朝,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诡谲的王朝。

从太祖朱元璋立国的那天起,明朝注定就不会安生,因农民起义而生,也因农民起义而灭,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而太祖朱元璋又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下面出国留学网的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篇明朝历代皇帝列表,来细数一下明朝的诸位皇帝们。

一、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在位31年,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在位期间,废除行省制,打击贪官。

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葬南京明孝陵。

二、明惠帝朱允炆明惠帝朱允炆(1377-1402),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是明朝第二位皇帝,1398年即位,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

在位5年,年号“建文”。

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三、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1360年6月1日—1424年8月12日),安徽凤阳人,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燕王。

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杀方孝孺等人,夺取了皇位。

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年)。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由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

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在位23年。

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

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四、明仁宗朱高炽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为明成祖朱棣长子。

明神宗——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朱翊钧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

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

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

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

执政后期荒于政事,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

[1]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朱翊钧崩,庙号神宗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2]武安仁止孝显皇帝人物关系中文名朱翊钧别名万历帝、明神宗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裕王府出生日期1563年(癸亥年)8月27日(嘉靖四十二年)逝世日期1620年7月21日(万历四十八年)职业皇帝主要成就开创万历中兴万历援朝战争平哱拜之乱主要成就平定播州之乱征收矿税银展开主要成就平定播州之乱征收矿税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收起庙号神宗年号万历谥号显皇帝陵寝定陵继位人朱常洛(明光宗)前任朱载垕(明穆宗)母亲孝定李太后嫡母孝安皇后配偶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后主要事件万历怠政、萨尔浒之战明神宗少年朝服像明神宗少年朝服像人物生平早期经历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十七日,朱翊钧出生在裕王府,是朱载垕的第三子。

朱翊钧的诞生给裕王府带来欢乐,王府张灯结彩,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然而,这种喜庆的气氛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代之的是人人自危的恐怖现象。

原来朱翊钧的祖父嘉靖皇帝,对于这个皇孙的出世并不高兴,而是产生一种愤恨的心理。

因此,关于朱翊钧的诞生,没人敢报告皇帝,更不敢为之起名字,直到5岁时,这个皇孙才有了朱翊钧这个名字。

[3]万历是穆宗的独子,差不多是衔着玉玺出生的,6岁时就毫无悬念地被立为太子。

万历的生母李太后身世卑微,原是宫人,后来母以子贵才晋升为贵妃。

朱翊钧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朱翊钧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朱翊鈞——萬曆皇帝

• 明神宗萬曆皇帝名朱翊鈞,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年)八月十七日生。 明穆宗隆慶皇帝第三子,母貴妃李氏原為裕邸宮女。因前二世子夭折,隆慶二年 (1568年),朱翊鈞被冊立為皇太子,隆慶六年(1572年)即皇帝位,改元萬曆。 萬曆初年,得內閣首輔張居正的鼎力輔佐。張居正一方面指導萬曆帝讀書, 為他安排週詳的課程,選拔有素養的大臣主持教學,培養其治國安邦的本領;另 一方面就是輔政。在內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 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機構中的冗官冗員,整頓郵傳和銓政。經濟上,清丈全國 土地,抑制豪強地主,改革賦役制度,推行一條鞭法,減輕農民負擔。軍事上, 加強武備整飭,平定西南騷亂,重用抗倭名將戚繼光總理薊、昌、保三鎮練兵, 使邊境晏然。萬曆初年呈現出明代中葉以來最好形勢。 張居正去官之後,萬曆帝獨掌政權,卻從此走上了衰敗之路。他怠于臨政, 廢除經筵,朝夕宴飲,甚至郊廟祭祀都委人代行,終日沉湎酒色之中 萬曆帝是個貪婪的君主,他和皇室大肆侵佔土地,以採木、燒造、織造、採 辦為名搜刮民財。萬曆十九年(1591年),僅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瓷器就達23萬 多件。他派遣宦官為礦監稅使,盤剝工商,引發了百姓的抗稅鬥爭。萬曆帝又廢 除考成法,形成了皇帝黷貨、臣下貪污、黨爭激烈的狀況。 萬曆皇帝的腐敗招致國庫空虛,邊關危機。對明王朝形成最大威脅的是東北 後金的崛起。滿洲建州左衛指揮努爾哈赤襲其祖父覺昌安、父塔克也之職,多次 朝貢萬曆皇帝,取得其信任,官至龍虎將軍。努爾哈赤以30年時間統一了滿洲女 真各部落,並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了後金政權,形成了與明王朝相對 立的地方政權。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聲稱為 祖、父報仇,率先向明王朝進攻。萬曆皇帝起用熊廷弼經略遼東,但熊廷弼在朝 內受到昏庸官僚的排擠,加之內庫金銀屯積,又加派遼餉,民不聊生,階級矛盾 激化,明王朝滅亡的危機已然形成,是以後人評論:“明之亡,實亡于神宗”。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廿一日朱翊鈞死於弘德殿,年58歲,葬在他生 前耗銀八百萬兩修建的北京昌平定陵。謚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 皇帝。廟號神宗。• • Nhomakorabea•

历史趣谈:五千年最牛皇帝是谁?明神宗朱翊钧30年不上朝

历史趣谈:五千年最牛皇帝是谁?明神宗朱翊钧30年不上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五千年最牛皇帝是谁?明神宗朱翊钧30年不上朝导语:我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他曾三十年未曾上朝,整天躲在后宫里吃喝玩乐,这位最牛皇帝是谁呢?整天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却保持天下太平的皇帝我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他曾三十年未曾上朝,整天躲在后宫里吃喝玩乐,这位最牛皇帝是谁呢?整天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却保持天下太平的皇帝,中国五千年来只有一个,那就是明朝的第13个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史称“万历帝”。

这位皇在位48年,就有30多年不上朝,创造了历史之最。

明神宗虽然30年不上朝,但却不像历史上那些荒淫无道的昏君,搞得天下大乱。

他不上朝,整天在后宫喝小酒,看美女享乐,国家大事却一点不耽误。

明神宗在位期间,创造了明朝的短暂复兴,史称“万历中兴”。

这期间还打了几次大仗:援朝抗倭,明军战胜而归。

勘定播州,明军八路进兵告捷,平息了杨应龙之乱。

萨尔浒之战虽然惨败,但朱翊钧用熊廷弼固守辽东,国内并无大碍。

总的来说,明神宗玩玩乐乐当皇上,基本上保持天下太平。

事实上,明神宗从小就比较贪玩。

在他的老师张居正的逼迫下,不得不勤政几年。

张居正死后七年,也就是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明神宗觉得天天上朝太累了,宣布以后不再上朝。

《明史·周弘禴传》:“十七年,帝始倦勤。

”明神宗不上朝天天干什么?就一件事,吃喝玩乐。

因为天天都是这码事,搞得他肾亏得不行。

不但肾亏,胃、肝都亏。

《明史·周弘禴传》:“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也。

夫纵酒则溃胃,好色则耗精,贪财则乱神,尚气则损肝”。

明神宗整天在后宫玩乐,身体亏了事小,就不怕天下大乱?他不怕。

生活常识分享。

明神宗朱翊钧孝端显皇后简介 王喜姐生平简介

明神宗朱翊钧孝端显皇后简介 王喜姐生平简介

明神宗朱翊钧孝端显皇后简介王喜姐生平简介出生孝端显皇后王氏,名喜姐,父亲是永年伯王伟,余姚(今浙江余姚)人,生于京师。

大婚与立后万历五年(1577)正月,仁圣皇太后陈氏和慈圣皇太后李氏下诏礼部为明神宗朱翊钧选后举行选秀。

王喜姐入选。

万历六年(1578年)正月,年仅十三岁的王喜姐与朱翊钧正式举行大婚仪式,被册立为皇后。

时张居正曾向两宫太后上书提到明神宗和王喜姐大婚年龄过小。

册文:朕惟天地职覆载之常,乾元必资乎坤顺,君后理阴阳之教,国治盖本于家齐。

故妫汭嫔虞,光启重华之运;涂山翼禹,诞开文命之基。

惟宗祧之重计攸关,肆昭代之彝章具在。

咨尔王氏,星轩降秀,沙麓兆祥,躬淑哲以伣天,体安贞而应地,上副慈闱之简,下孚泰筮之占,宜表正于宫廷,用登崇其位号。

兹特遣使持节,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主领长秋,母仪函夏。

尔尚明章阴教,嗣续徽音,帅六壶以式万方,懋端一诚庄之行,奉两宫而承九庙,服孝慈仁敬之规,鸡鸣儆戒以相成,麟趾繁昌而益衍,用笃邦家之庆,永流图史之光。

钦哉。

婚姻生活王喜姐在万历十年(1582),即婚后第四年生下了皇长女荣昌公主朱轩媖,后或屡次流产,终未能再次生育。

后来,在“争国本”事件中的万历二十一年(1593),明神宗曾以王喜姐尚在盛年,有可能会生育嫡子的理由,拒绝了大臣要求册封皇长子为太子的请求。

直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明神宗才下诏正式册封皇长子为太子,并把之前拒绝的原因解释为皇长子身体孱弱和王喜姐年少又曾屡次流产,是以推迟册封稍微等待嫡子出生。

王喜姐成为皇后后,行事端谨,孝侍婆母孝定李太后(神宗生母),得其欢心;明光宗为太子的时候,好几次遇到危机,而皇后多次保护了他;郑贵妃专宠,皇后不计较。

喜姐在皇后生涯中时时分出后宫的开支用来赈饥荒和给士兵发军饷,数次在明神宗面前说话让他宽恕直言的大臣褒奖忠臣,采用婉转的方式进言多得到明神宗的认同。

万历十八年,王喜姐刊刻了《观世音感应灵课》并亲自题记,祈祷宫闱清吉,国泰民安。

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

姓名:朱翊钧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裕王府出生日期:1563年8月17日逝世日期:1620年7月21日职业:皇帝主要成就:万历三大征登基年龄:10岁在位:48年庙号:神宗陵寝:定陵万历中兴朱翊钧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实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会经济很大的发展,是为“万历中兴”。

万历怠政但张居正死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朱翊钧开始沉于酒色之中(一说是染上鸦片烟癮)。

后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餘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1589年,朱翊钧不再出现,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曹署多空”的现象;万历二十五年,右副都御史谢杰批评神宗荒于政事,亲政后政不如初:“陛下孝亲、尊祖、好学、勤政、敬天、爱民、节用、听言、亲亲、贤贤,皆不克如初矣。

”以至于朱翊钧在位中期以后方入中枢的廷臣不知皇帝长相如何,于慎行、赵志皋、张位、沉一贯等4位国家重臣,虽然对政事忧心如焚,却无计可施,仅能以数太阳影子长短来打发值班的时间。

万历四十年(1612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二十余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沉之忧。

”。

首辅叶向高却说皇帝一日可接见福王两次。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一月,“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

囚犯们关在监狱里,有长达二十年之久还没有问过一句话的,他们在狱中用砖头砸自己,辗转在血泊中呼冤。

临江知府钱若賡被朱翊钧投入詔狱达三十七年之久,终不得释,其子钱敬忠上疏:臣父三十七年之中……气血尽衰……脓血淋漓,四肢臃肿,疮毒满身,更患脚瘤,步立俱废。

耳既无闻,目既无见,手不能运,足不能行,喉中尚稍有气,谓之未死,实与死一间耳。

首辅李廷机有病,连续上了一百二十次辞呈,都得不到消息,最后他不辞而去。

万历四十年(1612年),吏部尚书孙丕扬,“拜疏自去”。

与万历皇帝有关的成语

与万历皇帝有关的成语

与万历皇帝有关的成语(原创实用版)目录1.导语2.万历皇帝简介3.与万历皇帝有关的成语典故4.成语在现代的应用和意义5.结语正文导语:万历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长达48 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万历皇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然而,关于万历皇帝的成语故事,却鲜为人知。

本文将为您介绍与万历皇帝有关的成语及其背后的典故。

万历皇帝简介:明神宗朱翊钧(1563 年 -1620 年),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长达 48 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万历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万历中兴”,使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与万历皇帝有关的成语典故:1.言出必行:出自《史记·万历本纪》。

原文为:“上曰:‘吾闻言出必行,今何如?’”。

意指说话一定要算数,做事一定要有结果。

2.众志成城:出自《史记·万历本纪》。

原文为:“今敌势众,我众志成城,尚可一战。

”。

形容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3.未雨绸缪:出自《史记·万历本纪》。

原文为:“上曰:‘水旱不时,民多饥乏,当未雨绸缪。

’”。

意指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以防不测之事。

4.有始有终:出自《史记·万历本纪》。

原文为:“上曰:‘凡事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

’”。

形容做事要有恒心,坚持到底。

成语在现代的应用和意义:以上这些成语,都源于万历皇帝的典故,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至今仍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深刻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成语常常用来强调人们在做事情时要有诚信、团结、预见性和恒心,以确保事业取得成功。

结语:与万历皇帝有关的成语,不仅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智慧。

电视剧《繁城之下》故事背景简介

电视剧《繁城之下》故事背景简介

电视剧《繁城之下》故事背景简介电视剧《繁城之下》故事背景《繁城之下》的故事发生在明朝万历三十七年。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明神宗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实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

朱翊钧(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代皇帝,年号万历。

1572年—1620年在位。

十岁即位,初年由张居正执政,改革政治,清丈全国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治理黄河,国势渐强。

亲政后,不常视朝,大事营建,挥霍无度。

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起,派遣宦官到各地任矿监、税监,搜括无厌,激起人民反抗。

万历六年(1578年)——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

万历十年(1582年)——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

万历十二年(1584年)——利玛窦绘制第一张中文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图》。

万历十二年(1584年)——朱载堉出版《律吕精义》。

万历十二年(1584年)——定陵开建。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利玛窦将油画引入中国。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杨继洲撰写《针灸大成》。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7月13日——海南琼州发生7.5级地震。

《繁城之下》宋典史结局宋典史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刑部官员,他手指欠缺、腿脚不便,却给人一种意气风发、不屈不挠的感觉。

哪怕是一个风流女子,宋典史也会劝说她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

虽然宋典史心狠手辣、阴晴不定,但是他是一个好官,对男主也有知遇之恩。

最终,宋典史事业有成,却因为身体的残缺,一辈子都没有成家,结局略显遗憾。

《繁城之下》宋典史人物介绍宋辰这个人是个一看就很有故事的人,一只手只剩下两根手指,而且走路跛脚,应该在他身上发生过什么灾难,这一点符合我上面对凶手的猜测。

他为人很阴狠,审问犯人时使用酷刑,像是个不择手段的酷吏,甚至于有点变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是在位最久的皇帝,前期在严母、贤臣的约束、督导之下,尚能克己尽职、有所作为。

等到严母撒手、贤臣罢黜,他便懒散拖沓、荒怠政事、沉溺酒色、贪财好货,致使明朝踏上了亡国之路。

严督学习贤臣柄政:五岁的时候,在母亲的要求下,穆宗准许他读书,这在明朝算是一个特例,也因此给大臣感觉他是位早慧的皇子。

登位之后,举行“经筵”,在张居正和母亲的严格督促下苦学圣贤之书,母亲时常用张居正来吓他,导致滋生了对张居正的不满情绪。

但他为人至孝,所以谥号孝显。

前十年,首辅张居正大胆改革,取得了一定绩效。

张居正在边防上,重用了抗倭将领戚继光镇守蓟州一带。

控制大权万历三征:张居正死后,因当初宠信太监被逐出宫一事,且张居正有招权树党和收受贿赂的事实,受到神宗的清算,抄家和追夺谥号。

经此清算事件,控制了朝中大权。

而后经历万历三大征,显示了其运筹帷幄的才能。

沉溺酒色不理朝政:但是政局稍稍稳定,他便沉溺酒色,不理朝政,在首辅申时行的建议下,对奏章进行了“留中”处理。

后来,甚至连上朝都不去了,有些官20年才见到他,且懒于任命官员,导致缺官现象严重。

横征暴敛肆意挥霍:贪图享乐,想到“开源”的点子,同时还向全国派出大批太监,充当“矿监”和“税使”,对百姓进行横征暴敛。

万历三十年,神宗病倒,以为自己不久人世,为了捞个好名声,下诏停止先前的行为。

但是第二天竟然突然好了,结果很后悔,一个劲的派人要回前诏。

建储纷争朝党火并:神宗因为朱常洛的生母是宫女,对立其为太子之事不愿意。

后宠爱的贵妃生了朱常洵,想要废长立爱,由此和守正的大臣有了长达15年的建储之争。

提出过“待嫡”和“三王并立”的做法,但都在大臣的反对下作罢。

因为建储,朝臣也分为一些党派,在十几年的建储之争中逐渐公开化。

当时的党争在“京察”问题上表现的很激烈。

民情激变边疆不宁:万历中后期,政治极端腐败,各地痛苦连连,反抗斗争遍及全国。

同时在北部边陲,统一了女真部落的努尔哈赤公开与其为敌。

努尔哈赤以杀祖杀父之仇等“七大恨”誓师伐明。

在意识到亡国的威胁后,感到困顿和凄凉,病倒去世,葬于定陵。

“开源”(提倡官吏向他进奉,把进奉的多少作为效忠的标准)
“京察”(考核京官的制度,每六年举行一次,根据考察结果对官员进行升降)
“留中”(对上陈的奏章留于宫禁中,不批答)
“经筵”(每月逢二日,官员听翰林院和国子监官员讲经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