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特殊句式练习
高中课内文言特殊句式整理
高中课内文言特殊句式整理高中课内文言特殊句式整理一、判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6、死生,昼夜事也7、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8、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XXX9、斯固百世之遇也10、廉颇者,XXX将也11、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1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XXX之高义也13、项伯者,XXX季父也14、夺项王天下者,XXX也15、亚父者,XXX1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7、此天子气也18、是社稷之臣也19、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0、非我也,兵也21、XXX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2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24、今臣亡国贱俘25、XXX,旧南阁子也二、被动句1、XXX,不拘于时2、此非XXX之困于周郎者乎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4、为巡船所物色5、XXX几为巡儌所凌迫死6、真州逐之城门外7、XXX于前,XXX于后8、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9、XXX不得还10、几以不纳死11、XXX记XXX之被逮12、不能容于远近13、激昂大义,蹈死不顾14、激于义而死焉者也15、而君幸于XXX16、秦城恐不成得,徒见欺17、臣诚恐见欺于XXX而负XXX、使不辱于诸侯19、若属皆且为所虏20、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1、XXX以谗诛2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3、XXX叫,函谷举24、而XXX疾病25、则告诉不许26、XXX四遭火,得不焚3、省略句1、輮以为轮2、望西山,始指异之3、行城子河,收支乱尸间4、传以示丽人及摆布5、XXX乃亡XXX6、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7、大王见臣列观8、为击破XXX9、加彘肩上10、昔者先XXX觉得东蒙主11、少仕伪朝12、XXX束发,读书轩中四、定语后置句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XXX之茫然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4、通常州之山川有异态者5、缙绅而能不容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6、求人可以使报秦者7、闻有声自西南来者五、介宾短语后置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玉蓝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而耻学于师4、师不必贤于弟子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6、XXX知其年之前后生于吾夫7、月出于东山之上8、XXX与子渔樵于XXX之上9、缙绅、大夫、XXX于左丞相府10、将请罪XXX,君不许11、请罪于母,母不许12、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13、且立石于其墓之门14、既而以XXX请XXX15、是以蓼州XXX忠义暴于朝廷16、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17、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18、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19、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20、拜送书于廷21、设九宾于廷22、以勇气闻于诸侯23、燕王欲结与君24、具告以事25、因击XXX于坐26、得复见将军于此27、XXX将有事于颛臾28、龟玉毁于椟中29、XXX出于柙3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1、申之以孝悌之义32、树之以桑33、颁白者不负戴于门路矣34、访光景于XXX35、其势弱于秦36、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37、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38、急于星火39、又杂植XXX竹木于庭40、鸡栖于厅六、宾语前置句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现在何在哉3、而又何羡乎4、作甚其然也5、钩党之捕遍于天下6、何以知之7、君何故知燕王8、昔日之事何如9、大王来何操10、XXX在。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期末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练习(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重点字词(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守:(2)越.明年越:(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4)衔.远山,吞长江衔:(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晖:(6)前人之述备.矣备:(7)连月不开开:(8)山岳潜形形:(9)薄.暮冥冥薄:(10)郁郁..青青郁郁:(11)渔歌互答答:(12)宠辱偕.忘偕:(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2.通假字(1)百废具兴同,释义:(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释义:3.古今异义(1)增其旧制.古义:今义:(2)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义:今义:(3)春和景.明古义:今义:(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今义:(5)则有去国.怀乡古义:今义:(6)微.斯人古义:今义:4.一词多义(1)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或①而或.长烟一空②或.异二者之为7.句子翻译(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6)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7)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8)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9)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0)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16)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重点字词(1)环.滁皆山也环:(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3)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泻:(4)峰回.路转回:(5)作.亭者谁作:(6)名.之者谁名:(7)太守自谓..也自谓:(8)醉翁之意.不在酒意:(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10)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开:(11)云归而岩穴暝暝:(12)晦.明变化者晦:(13)野芳.发而幽香芳:(14)佳木秀.而繁阴秀:(15)临溪而渔渔:(16)杂然..而前陈者杂然:(17)颓然..乎其间者颓然:(18)树林阴翳翳:(19)太守谓.谁谓:9.古今异义(1)山间之四时.也古义:今义:(2)射.者中,弈者胜古义:今义:10.一词多义(1)归①云归.而岩穴暝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谓12.特殊句式(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句式:(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句式:五、翻译13.句子翻译。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内知识练习题附答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内知识练习题附答案一、课内重点词语、句式挖空之者,可以知之矣。
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二、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三、一词多义1.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2.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3.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告知)惧其不已,告之于帝(上报,报告)自告奋勇(表明,要求)4.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与其所以失之者(代词,它)其后用兵(代词,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5.与与尔三矢(给)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求!无乃尔是过与(语气助词,通“欤”)尝与人佣耕(介词,为,替)与其所以失之者(连词,和)6.易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或未易量(容易)以乱易整(代替)寒暑易节(交替)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2、状语后置请其矢,盛以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3、省略句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请其矢,盛(之)以锦囊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4、被动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五、古今异义1、至于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2、从事古义:官名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3、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人情事理4、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5、与其古义:和他今义: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高中文学课内文言特殊句式整理
高中文学课内文言特殊句式整理一、倒装句1. 部分倒装例:行到水穿处,坐看云起时。
解析:动作行到的时候,主语已经或者正在发生第二个动作坐看。
2. 整体倒装例:皎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解析:把状语提前,按照谓语动词加上主语和宾语的顺序交换的方式构成倒装。
二、省略句1. 主语省略例:弦弦掩抑声声思。
解析:句子中的主语被省略,仅保留动词独立完成。
三、比喻句1. 平行比喻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通过两个平行的事物进行比喻,以突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2. 阶梯比喻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通过阐述一事物具有的特征和属性,以便形容另一事物。
四、排比句1. 省略拟声词的排比例:铿锵玫瑰,叮当咖啡,嘶嘶声中, 冬风飒飒。
解析:通过省略拟声词,仅保留句子结构相同的字对应的字音,构成排比结构。
五、比拟句1. “如”字比拟例:乱云飞渡仍从容,云散风停雪未融。
解析:通过“如”字和后面的比喻词相连,用以形容所要表达的事物。
2. “若”字比拟例:云霞若出未出群,山松若放非放云。
解析:通过形容词性的“若”字和后面的比喻词相连,用以形容所要表达的事物。
六、反问句1. 答案反问句例: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解析:通过反问表达出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七、设问句1. 疑问反问句例: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解析:通过疑问的方式表达出所要表达的观点和问题。
以上是高中文学课内文言特殊句式的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定语后置句(2)(1)
课内文言文特殊句式重要例句
定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飘去,越过茫茫的江面。
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译文:客人中有吹洞箫的,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
4.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译文: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
5.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数十立者,山也。
译文:逐渐看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掷具一样的立着的东西,那是山峰。
6.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译文: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
7.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
译文:村中有一个好事的少年驯养着一只蟋蟀,自己给它取名叫“蟹壳青”。
8.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译文:有个宋国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
9.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文:又哪能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
10.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译文: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
1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译文:抬头观览宇宙之广大,低首细察万物之众多。
12.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译文:凡是长安城里经营观赏游览和做种树卖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迎接和雇用他。
1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译文: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
1。
2023年文言特殊句式复习(课用)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4、如姬父为人所杀。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4、如姬父为人所杀。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句式特点:
用“……者,……也。”表示判断。 (“者”表主语后的提示和停顿,
“也”表判断语气。)
观察句子,说说句式特点:
(1)莲,花之君子者也。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粟者,民之所种。 (4)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 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
壹
判断句
现代汉语判断句
用“是”或“不是”
对事物的性质、情 况、事物间的关系 作出肯定或否定判 断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 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 词“是”来表示,而往往 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 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 断。翻译时要加上判断词 “是”。
观察以下句子,说说句式特点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城之破也。 2、戍卒叫,函谷举。 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4、王之蔽甚矣。
句式特点:没有标志,动词从意义上表被动。
被动句主要形式:
一、用介词“于” 表被动。 二、用“见”“见……于……”表被动。 三、用“为”“为……所……”表被动。
四、用介词“被”表被动。 五、动词在语境中含被动意义。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非常好用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 (3)咸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 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 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 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 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 当依旧法”
• 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 译文:(这些人)假如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
自己。
第11页
• 阅读下面文段,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杜暹(xiān),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
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婺州 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 百,余悉还之。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吏受 一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 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 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 何以劝矣?”
• 15天津卷《淮南子·修务训》
• 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 果真(假如确实)得不到宋国,并且做不道义事情,为何还
要攻打它呢?
第10页
• 1、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 何也?
• 别人有点小善行,很少有不称赞自己。而你功绩这 样大,却不说一句话,为何呢?
• 2、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 • 你只需紧张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紧张别人不理解
• (1)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页
• (1)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 答案:我在故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
《愚溪诗序》课内语法知识点及练习
《愚溪诗序》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纪于溪石上“纪”通“记”,记载,记录四、一词多义1、可以:可以染也可以凭借,可以用。
不可以不更也同现代汉语中“可以”,表示能愿,许可等含义。
2、得:得其尤绝者家焉动词,遇到,发现(引申)。
皆不得为真愚能愿动词(助词),能够。
3、居:冉氏尝居也动词,住,居住。
得泉焉,又买居之动词,拥有,占有(引申)。
4、类:无以利世,适类于予动词,类似,适合(引申)。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名词,种类。
5、乐:夫水,智者乐也动词,喜爱,喜欢。
乐而不能去也形容词,高兴,快乐。
6、名:名之以其能/予得专而名焉名词动用,命名,称,叫。
而名莫能定名词,名字,名称。
7、为: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动词,叫作,称作。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动词,筑成,建成(引申)。
愚池之东,为愚塘判断动词,是。
智而为愚者也动词,假装,装作。
皆不得为真愚动词,算作。
故凡为愚者动词,叫作,称作。
8、莫:而名莫能定/则天下莫能争是溪/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寂寥而莫我知也不定指代词,没有人,没有谁溪虽莫利于世副词,没有9、之:灌水之阳有溪焉/土之居者犹龂龂然愚溪之上/愚池之东为愚堂/池之中为愚岛结构助词,的。
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故更之为愚溪/然则虽辱而愚之/而无所避之人称代词,它,代溪或溪水。
皆山水之奇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也可以不译)。
10、焉灌水之阳有溪焉句末语气词,不译。
得其尤绝者家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咸以愚辱焉/予得专而名焉代词,它,代指愚溪。
方法指导:动宾+焉——语气词;动词+焉——兼词或代词;不及物——兼词,及物——代词11、以予以愚触罪/以予故介词,表示原因,因为咸以愚辱焉/亦颇以文墨自慰介词,表示方式、手段,用……,凭借/依靠……12、然土之居者犹龂龂然/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形容词词尾,表示“……样子”,可不译。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指示代词,这样。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特别申明:因时间仓促和能力有限,在收集整理过程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省略句(一)省略主语1.待君久不至,已去。
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世说新语<两则>》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两则>》3.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应为“(夸父)渴,欲得饮”。
《夸父逐日》4.北饮大泽。
省略主语“夸父”,同时在饮和大泽之间省略介词“于”。
应为“(夸父)北饮(于)大泽”。
《夸父逐日》5.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应为“(夸父)未至,道渴而死”。
《夸父逐日》6.“顾野有麦场”。
省略主语“屠”,应为“屠顾野有麦场”。
《狼》7.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应为“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
(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8.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省略主语:佛印《核舟记》9.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
《三峡》10.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应为“(浙江之潮)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观潮》1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应为“(余)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湖心亭看雪》12.斗折蛇行。
应为“(溪水)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13.属予作文以记之。
应为“(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14.局促一室之内。
应为“(余)局促一室之内”。
《满井游记》1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三句主语均为“臣”)《出师表》16.乃入见。
应为“(曹刿)乃入见”。
(省略主语“曹刿”)《曹刿论战》17.聚室而谋曰;杂然相许。
应为“(愚公)聚室而谋曰;(室人)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二)省略介词1.“肃遂拜蒙母”。
“拜”后省略介词“于”,应为“肃遂拜(于)蒙母”。
课内特殊句式练习
必修1——5课内文言句式检测题班级:姓名:1.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句不相同的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B.刘备天下枭雄C.妪,先大母婢也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句不相同的是( )A.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B.灭六国者六国也~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彼且奚适也3.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句是()A.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D.为天下笑者,何也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句是(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A.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D.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句不同的一句是()A.今日被驱谴(《孔雀东南飞》)B.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句不同的一句是()A.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B.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C.微斯人,吾谁与归(《陋室铭》)D.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治东阿》)7.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句不同的一句是()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D.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8.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邠人偷嗜暴恶者(《段太尉逸事状》)@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C.古之人不余欺也(《游褒禅山记》)D.有怠而欲出者(《游褒禅山记》)9.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句不同的一句是()A. 何以战(《曹刿论战》)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C.长叹空房中(《孔雀东南飞》D.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10.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彼且奚适也(《逍遥游》)A.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B.何以伐为(《孔孟两章》)C.严霜结庭兰(《孔雀东南飞》)D.大王来何操(《鸿门宴》)11.下列句子中,不全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孔孟两章》)唯利是图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宋何罪之有C.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D.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陈涉世家》)欲谁归罪(《段太尉逸事状》)]12.下列各项中,对宾语前置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安在(《鸿门宴》)②汝将何以视天地(《段太尉逸事状》)③乃入见,曰:“何以战”④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⑤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⑥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⑦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A.①②③⑥/④⑤/⑦B.①②/③⑥/④⑤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⑥④⑤/⑦1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句是()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A.家有老妪,尝居于此(《项脊轩志》)B.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项脊轩志》)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1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具告以事(《鸿门宴》)A.申之以孝悌之义(《孔孟两章》);B.未之有也(《孔孟两章》)C.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孔孟两章》)1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句是()例句:沛公军霸上(《鸿门宴》)A.彼且奚适也(《逍遥游》)B.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过秦论》)C.严霜结庭兰(《孔雀东南飞》)D.身死人手(《过秦论》)16.下列各项中,不全是状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不必贤于弟子(《师说》)长于臣(《鸿门宴》)B.急于星火(《陈情表》)无以至千里(《劝学》)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逍遥游》)翱翔蓬蒿之间(《逍遥游》)D.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孔孟两章》)17.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句是()A.鸡栖于厅(《项脊轩志》)B.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C.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将伐颛禹》)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18.下列各句中,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句是())A.孰与君少长(《鸿门宴》)B.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C.唯命是从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逍遥游》)19.下列各项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高中课内文言特殊句式举例
高中课内文言特殊句式举例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它使用特殊的句式结构来传达意思。
在高中课程中,学生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举例:
1. 兼语句:
「吾闻」:表示作者从别人那听到的信息或传闻。
例如:「吾闻宦者上下,君子出入,不问何如」。
2. 应答句:
「然而」:用于引出对前面信息的肯定回答或对立的态度。
例如:「吾欲与人沟通,然而众人不愿理我」。
3. 重复句:
「欲言又止,欲止又言」:用于形容一个人犹豫不决或反复无常的行为。
例如:「君子欲言又止,欲止又言,犹豫不决」。
4. 倒装句:
「是幸也」:用于表示某种幸运或好运。
例如:「得见君子,
是幸也」。
5. 并列句:
「行善已立,行恶已立」:用于表达两个相对立的行为或状态。
例如:「君子行善已立,行恶已立,二者相对立」。
6. 比拟句:
「犹如」:用于进行比较或形容相似之处。
例如:「此事犹如
一场梦境」。
7. 状语从句:
「以前」:用于表示时间、原因或条件等。
例如:「以前,我
曾经是一个普通学生」。
8. 否定句:
「岂有此理」:用于表示对某种理论或观点的否定。
例如:
「如此说法岂有此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中课内文言文特殊句式的举例。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应当密切关注这些句式的使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代文言语言,提升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谏逐客书课内练习用
谏逐客书课内练习一、通假字1.却客而不内同2.陛下说之同3.河海不择细流同4.借寇兵而赍盗粮同二、词类活用1.西取由余于戎,词义2.遂散六国之众,词义3.蚕食诸侯,词义4.故能明其德,词义5.却宾客而业诸侯,词义6.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词义,词义三、特殊句式1.西取由余于戎2.百姓乐用3.民以殷盛4.东据成皋之险5.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6.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四、解释加横线实词1.移风易俗2.举地千里,至今治强3.拔三川之地4.包九夷5.功施到今6.蚕食诸侯7.服太阿之剑8.娱心意,说耳目者9.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10.太山不让土壤五、翻译1.民以殷胜,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3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六、阅读题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解释重点字的含义。
择:___________ 明:___________黔首:___________ 业:___________藉:___________ 赍:___________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概括这段文字的论证方法。
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高中古文课内文言特殊句式整理
高中古文课内文言特殊句式整理古文作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一部分,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其中的特殊句式。
下面整理了一些常见的古文特殊句式,以供参考和研究。
并列句古文中的并列句采用的是"不但...而且..."的结构,用来表达两个相互关联的事物。
例子如下:> 不但秋天的风景美丽,而且秋天的味道也让人陶醉。
现象对比句现象对比句用于比较两种相反或相似的情况,常见的句式结构有"虽然...但是..."和"不是...就是..."。
例子如下:> 虽然他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但是他还是选择了放弃。
> 不是他不想参加活动,就是他没有时间。
倒装句倒装句在古文中常用来强调某种情感或倾向,常见的结构有"是...的"和"之...者"。
例子如下:> 是君子为国家的发展而奋斗的。
> 之所以选他,是因为他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比喻句比喻句是古人善于运用的修辞手法之一,用来通过比较来形象地描绘事物的特征。
例子如下:>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 这个问题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山峰。
反问句反问句用来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或疑问,常见的结构有"难道...不..."和"岂...不..."。
例子如下:> 难道你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岂能不为此事感到痛心?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中古文课内文言特殊句式整理,希望能够对学习古文有所帮助。
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句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高教社中职语文教材课内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检测题
6.弃甲曳兵而走
2.申之以孝悌之义
7.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使也
3.是亦走也
8.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9.未之有也
5.树之以桑
选自《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பைடு நூலகம்十、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什么特殊句式
1.死生亦大矣
8.晤言一室之内
2.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2.洎牧以谗诛
5.是又在六国下矣
13.举以予人
6.苟以天下之大
14.至丹以荆卿为计
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5.邯郸为郡
8.齐人勿附于秦
16.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选自《六国论》苏洵
十三、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什么特殊句式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5.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5.廉颇,取阳晋,拜为上卿
16.我为赵将
6.何以知之
17.君何以知燕王
7.于是王召见
18.今君乃亡赵走燕
8.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19.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9.拜书送于廷
20.以勇气闻于诸侯
10.故燕王欲结于君
21,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11.遂与秦王会沌池
22.严大国之一修敬也
1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1.不积陛步,尤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选自《劝学》(荀况)
三、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什么特殊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高中文学课内文言特殊句式举例
高中文学课内文言特殊句式举例
文言特殊句式在高中文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独特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使得文言文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以下是一些高中文学课内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举例:
1. 以"是"字开头的独立主格结构
是以人人皆知之。
是身殁于行宫之中。
2. 以"则"字开头的并列句结构
是,则人众人敬之。
则民迎之如神也。
3. 以"虽"字开头的转折句结构
虽九死不悔,死众者以我为愚矣。
虽技能之不如人也,然人亦顾不忍其死。
4. 以"其"字开头的倒装句结构
其心不知焉故也。
其言不由心而由己者多矣。
5. 以"自"字开头的自谦句结构
自幼父子无间。
自小学书以来,有志于诸子百家,好者三年而学至。
6. 以"有"字开头的补语结构
有之与天地。
有理行与道。
7. 以"不"字开头的否定句结构
不觉其积之未虚也。
不见其所以来之情。
8. 以"愈"字开头的愈…愈句式
愈治愈多。
愈劝愈不听。
以上是高中文学课内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举例。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句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学写作能力。
希望这份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课内文言特殊句式整理
高中课内文言特殊句式整理
介绍:
本文档旨在整理高中课内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一、排比句
1. 格式:A、B、C……
2. 用法:通过并列的方式强调词语的重要性,或者表达连续发生的事情。
二、破折句
1. 格式:A…B…C…
2. 用法:通过破折号的使用,表达一种突然中断的感觉,常用于修辞或引起读者的注意。
三、反问句
1. 格式:A不A?
2. 用法:通过反问,表达强调的意思,或者引起读者的思考。
四、并列句
1. 格式:A,B。
2. 用法:通过并列的方式,将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内容串联在一起,表达对比、转折、并列等关系。
五、转折句
1. 格式:虽然A,但是B。
2. 用法:表达两个相对矛盾的事情。
虽然A成立,但是B也有可能成立。
六、比喻句
1. 格式:A像B。
2. 用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来形象地表达某种意思。
七、夸张句
1. 格式:A得C极了。
2. 用法:通过夸张手法表达一种极端的感觉,强调某个特点或情感。
八、设问句
1. 格式:A吗?
2. 用法:通过设问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情感、建议或者疑问。
以上是高中课内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整理,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要善于理解和运用这些句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写作文言文。
高中人教版课内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文专题复习——特殊句式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
(1)“···者,···也”式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4、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6、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者···”式1、敬柳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
(3)“···,···也”式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此天子气也。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5、此余之所得也。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
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9、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0、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1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12、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4)“····,···”式1、刘备,天下枭雄。
2、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6)用“乃、即、皆、则、必”等副词表示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4、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高中课本中的特殊句式
蓝皮书讲义P131-134例句翻译——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1.而君幸于赵王(……于……)——翻译:而您被赵王宠幸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翻译:白白地被欺骗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翻译: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赵国4.受制于人(……受……于……)——翻译:被别人牵制5.为天下笑,何也?(为)——翻译:被天下人耻笑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翻译:羸弱的士兵被人和马践踏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翻译:你们这类人都要被俘虏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翻译:讲信用却被怀疑,忠诚却被诽谤9.洎牧以谗诛(无标志)——翻译: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判断句省略句高中课本中的倒装句【宾语前置句】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阿房宫赋》——不暇自哀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未之有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秋水》——莫己若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赤壁赋》——何为而幸生也何为?《指南录后序》——何为客何为者?《鸿门宴》——何为胡为而来哉?《秋声赋》——胡为籍何以至此?《鸿门宴》——何以何以知之?/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何以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何以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何知而又何羡乎?《赤壁赋》——何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何辞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奚以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奚适而今安在哉?《赤壁赋》——安在沛公安在?《鸿门宴》——安在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孰与(与……比,谁……)孰与君少长?《鸿门宴》——孰与(与……比,谁……)3.之、是作为宾语前置句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之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我之谓也。
北京课改版初一英语常用语法知识——特殊句式习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Tim and his father have never been to America.—___________A.Neither have I. B.So do I. C.Neither do I. D.So have I.A解析:A【解析】【详解】句意:——Tim和他爸爸从来没有去过美国。
——我也没有去过。
Neither have I.我也没去过;So do I.我也是如此;Neither do I.我也不是;So have I.我也去过。
句中never表示否定的意思,so的倒装结构只能用于肯定句中,故先排除B和D。
原句have never been to是现在完成时,倒装结构应用neither have/has+主语,故应选A。
2.____________ is important for us ____________ sports every dayA.It; do B.That; to do C.This; to do D.It; to do.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句意:每天做运动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
It’s+ 形容词+(for sb.)+to do sth.句型,意思是:做某事(对某人来说)是怎么样的。
It是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后面的动词不定式。
所以选D。
考点:考查固定句型。
3.—Would you like to go on a picnic with us this weekend?—If Marry doesn’t go, .A.so do I B.so will I C.neither will I D.neither do I C解析:C【解析】【详解】句意:-这个周末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去野餐吗?-如果Mary不去,我也不会去。
so do I我也是;so will I我也将去;neither will I我也不去;neither do I 我也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5课内文言句式检测题班级:姓名:1.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句不相同的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B.刘备天下枭雄C.妪,先大母婢也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句不相同的是( )A.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B.灭六国者六国也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彼且奚适也3.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句是()A.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D.为天下笑者,何也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句是(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A.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D.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句不同的一句是()A.今日被驱谴(《孔雀东南飞》)B.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句不同的一句是()A.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B.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C.微斯人,吾谁与归(《陋室铭》)D.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治东阿》)7.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句不同的一句是()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D.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8.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邠人偷嗜暴恶者(《段太尉逸事状》)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C.古之人不余欺也(《游褒禅山记》)D.有怠而欲出者(《游褒禅山记》)9.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句不同的一句是()A. 何以战?(《曹刿论战》)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C.长叹空房中(《孔雀东南飞》D.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10.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彼且奚适也(《逍遥游》)A.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B.何以伐为?(《孔孟两章》)C.严霜结庭兰(《孔雀东南飞》)D.大王来何操?(《鸿门宴》)11.下列句子中,不全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孔孟两章》)唯利是图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宋何罪之有C.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D.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陈涉世家》)欲谁归罪(《段太尉逸事状》)12.下列各项中,对宾语前置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安在(《鸿门宴》)②汝将何以视天地(《段太尉逸事状》)③乃入见,曰:“何以战?”④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⑤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⑥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⑦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A.①②③⑥/④⑤/⑦B.①②/③⑥/④⑤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⑥④⑤/⑦1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句是()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A.家有老妪,尝居于此(《项脊轩志》)B.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项脊轩志》)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1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具告以事(《鸿门宴》)A.申之以孝悌之义(《孔孟两章》)B.未之有也(《孔孟两章》)C.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孔孟两章》)1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句是()例句:沛公军霸上(《鸿门宴》)A.彼且奚适也(《逍遥游》)B.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过秦论》)C.严霜结庭兰(《孔雀东南飞》)D.身死人手(《过秦论》)16.下列各项中,不全是状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不必贤于弟子(《师说》)长于臣(《鸿门宴》)B.急于星火(《陈情表》)无以至千里(《劝学》)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逍遥游》)翱翔蓬蒿之间(《逍遥游》)D.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孔孟两章》)17.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句是()A.鸡栖于厅(《项脊轩志》)B.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C.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将伐颛禹》)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18.下列各句中,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句是()A.孰与君少长(《鸿门宴》)B.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C.唯命是从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逍遥游》)19.下列各项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与妻书》)②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游褒禅山记》③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④无乃尔是过与?(《孔孟两章》)⑤何以伐为?(《孔孟两章》)⑥人不暇自哀(《过秦论》)A.①②/③⑥/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20.下列各项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②且夫天下非弱小也(《过秦论》)③急于星火(《陈情表》)④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孟两章》)⑤何辞为(《鸿门宴》)宾前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1.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式的正确翻译。
(1)此吾祖太常公宣德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项脊轩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与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彼且奚适也(《逍遥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求!无乃尔是过与?(《孔孟两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文言句式检测题答案1. A(A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句均为判断句,B为无标志判断句;C“……,……也”表判断;D“……者也”表判断。
)2. D(D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句为判断句。
A“为”表判断;B“……者,……也”表判断;C“……也”表判断。
)3. D(D为被动句。
A“……者,……”表判断;B“为”表判断;C“……者,……也”表判断。
)4.C(例句为被动句,无标志;A为被动句,“为”表被动;B为被动句,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C “见”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D“为……所”表被动。
)5.D(A“被”表被动;B被动句,无标志;C“见”表被动;D状语后置句。
)6.C(C为宾语前置句,介词“与”的宾语“谁”前置了;ABD均为主谓倒装句。
)7.B(B为宾语前置句,“不知”“不解”的宾语“句读”“惑”前置;其他三句均为定语后置句, A“庙堂”的定语“高”后置; C“爪牙”“筋骨”的定语“利”“强”后置,“之”为标志;D“客”的定语“吹洞箫”后置,“有……者”为标志。
) 8.A(例句为定语后置句,“邠人”的定语“偷嗜暴恶”后置;A“人马”的定语”“溺死“后置;B 为被动句,“见”“被”表被动;C为宾语前置句,“欺”的宾语“余”前置;D“有……者”表“有一个……的人”。
)9. C(ABD均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情况下宾语前置句。
A“以“的宾语”何“前置; B“以”的宾语“是”前置;C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空房中”前省略介词“于”,“空房中”状语后置;D“夭阏”的宾语“之”前置。
)“适”的宾语“奚”、10. C(例句及ABD均为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的宾语前置。
“以”的宾语“何”、“操”的宾语“何”后置。
C为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庭兰”前省略了介词“于”,“结”的状语“庭兰”后置。
)11. D(ABC均全为宾语前置句,A用“是”把宾语提至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B用“之”把宾语提至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C分别为否定句和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D第一句为定语后置句,第二句为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