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1. 标准的定义和应用
标准是指由有关方面经过一定程序,按照一定规则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特定的领域内具有普遍适用性,它规范了生产活动的各种要素和环节,并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服务水平的提升,实现了技术交流和经济合作。

2. 国家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工作机构
国家标准体系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负责管理的国家标准的总体框架。

标准化工作机构包括各行业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以及相关的标准制定和推广机构。

3. 标准制定的程序和规则
标准制定的程序包括建立标准的需求、制定标准草案、讨论和修改、审批公布、实施、监督管理等环节。

制定标准的规则包括使用的术语、符号、单位和表示法、标准编号、标准修订周期、标准年限等。

4. 标准的分类和层次结构
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如行业、产品类别、管理分类等进行分类。

层次结构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5. 标准的重要性和作用
标准的重要性和作用在于规范各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
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等方面。

6. 标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国家标准化法、标准化工作条例、标准化推广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宏观政策以及各行业标准的实施和推广措施,对标准化工作起到了推动和规范作用。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 “标准”定义的含义:
1、制定标准的目的:“获得最佳秩序,取得 最佳效益”
2、标准产生的基础:以科学研究的成就,技 术进步的成果和实践积累的经验结合起来为 基础
3、制定标准的对象特征:重复性(只有重复 性事物和概念才有必要制定标准)
4、标准应协商制定 5、标准是一种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 标准的级别
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 企业标准没有强制性、推荐性标准之分,一
般都是强制性
4、企业标准
▪ 企业标准的编号:企业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 +发布年号
▪ 代号:汉语拼音字母或数字或二者兼用(同一 区域内各企业标准代号应尽量不一致)
▪ 如:Q/ZDH 01-2006
四、国外标准的分级
1、国际标准 ▪ 全球性的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标准 ▪ 主要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
1、系统性 2、国际性 3、动态性 4、超前性 5、经济性
第二节 标准化性质、内容、作用
▪ 标准化研究对象:产品、过程或服务(材料、 器件、设备、接口、规则、方法等,也可限 定标准化对象的某一具体方面)
▪ 标准化的作用 1、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如ISO9000族标准) 2、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如电脑零部件
一、国内标准的分级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1、国家标准
▪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 制定全国标准
▪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发布 ▪ 等级最高 ▪ 基础性、通用性标准,我国标准体系的主体 ▪ 国家标准编号:代号+发布顺序号+年号
▪ 代号:GB(强制性)、GB/T(推荐性)、GB/Z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 展过程中(如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 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 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一、什么是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

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二、什么是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称为标准。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三、标准的种类按照标准化对象,通常把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

技术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技术标准包括基础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

管理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管理标准包括管理基础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行政管理标准,生产经营管理标准等。

工作标准是指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

工作标准一般包括部门工作标准和岗位(个人)工作标准。

可以用下面的图表示:|--- 基础标准|--- 产品标准技术标准----- 1--- 工艺标准|--- 检测试验方法标准|--- 安全、卫生、环保标准|--- 设备标准|--- 原材料标准|--- 管理基础标准|--- 技术管理标准管理标准------1--- 经济管理标准|--- |--- 行政管理标准生产经营管理标准|--- 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工作标准------卜-- 质量要求、程序、效果|--- 检查方法、考核办法部门|--- 工作标准|--- 岗位(个人)工作标准产品标准根据不同的分类法,可分为完全的产品标准和不完全的产品标准,系列产品标准和单一产品标准。

用下表表示:按产品内容系列产品标准单一产品标准按标准内容完全的产品标准不完全的产品标准四、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

标准化知识培训课件

标准化知识培训课件
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 1.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 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上述定义,尽管文字表述不同,但内涵基本一 致,即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效 益,是一个包括制订标准、实施标准等内容的 活动过程。
在古代标准化中,标准化已呈现出以统一化、简化、 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及互换性为内容的形式,而 且也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标准化理论和方法。
8
古代标准化主要表现为:
1、语言、文字和符号的标准化; 2、度量衡具的标准化,如:秦始皇统一中国 后用政令统一中国的度量衡; 3、石器和青铜器的标准化:兵器的铁器、铜 器制造工艺、材料 4、建筑业标准化:如木制砖模生产砖坯 5、交通运输标准化:各种马车、战车制造工 艺、材料
24
强制性标准的范围:
1、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 2、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3、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
环境保护等技术要求; 4、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以及国
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健康的要求; 7、防止欺骗、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要求; 8、维护国家经济秩序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 分为: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28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 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计划、统一审定、 统一编号和统一批准发布。
国家标准编号由国家标准代号(GB、 GB/T)、 发布顺序号(7718)、发布年代号(1994) 如:GB7718-1994、GB/T1.1-2000等。
也就是我们说的原始标准化阶段。

标准化基础知识问答

标准化基础知识问答

10.我国标准体制是怎样的?
• 对于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 文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化价值,尚不 能制定为标准的项目,以及采用国际标准 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 的技术报告的项目,可以制定国家标准化 指导性技术文件。
11.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是怎样的?
• 我国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 制。
指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后, 所在企业必须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月最低工资 –小时最低工资。
重庆公办高校收费标准。源自 2.什么是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 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 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 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 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 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化法》规定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方 针、政策、任务和标准化体制等。它是国 家推行标准化,实施标准化管理和监督的 重要依据。
10.我国标准体制是怎样的?
• 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 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 对需要在全国范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 当制定国家标准。
• 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 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 准。
各级标准的对象、适用范围、内容特性要求 和审批权限,由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做出 规定。
6.标准的分级与种类有哪些?
按约束力分: • 强制性标准 • 推荐性标准 • 指导性技术
6.标准的分级与种类有哪些?
按标准化的对象分: • 技术标准 • 管理标准 • 工作标准
7.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 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一、标准及标准化1、什么叫标准国家标准GB3935.1-96《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对标准作如下定义∶“标准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的机构批准。

”2、什么是标准化GB3935.1对标准化的定义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

它包括制定,3、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5)、标准化可以有效地保障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环境(6)、标准化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桥梁(7)、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二、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表(一)、标准的分类1、按标准发生作用的范围和审批标准级别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2、按标准的约束性,分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

3、按在标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基础标准和一般标准。

基础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它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

为了突出基础标准地位,相对于基础标准的其它各类标准称为一般标准。

4、按标准化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材料标准,零部件标准,工艺和工艺准备标准,设备维修标准,产品标准,检验与试验方法标准,包装标准等。

5、按标准的性质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标准。

管理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劳动组织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通用工作标准、专用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标准,是对各部门、各类人员的基本职责、工作要求、考核方法所做的规定,是衡量工作质量的依据和准则。

标准化基础必学知识点

标准化基础必学知识点

标准化基础必学知识点1. 标准化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中,为了提高交流和合作的效率,制定了一套统一的规范或标准,使得相关方能够通过遵守这些标准来实现互操作性、互联性和互通性。

2. 标准化的目的:通过标准化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 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效率和可靠性;- 实现互操作性,促进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促进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环境。

3. 标准化的分类:- 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制定,具有强制性;- 行业标准:由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化组织制定,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国家可以将其作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由企业自行制定,用于组织内部管理和交流。

4. 标准化的过程:- 确定标准化需求:对某个领域的技术、产品或服务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制定标准化计划:制定标准化的工作计划,确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各方,明确标准化的目标和范围。

- 研究和制定标准:对相关技术、产品或服务进行研究和探讨,制定标准化的技术规范、测试方法和评估标准等。

- 审核和发布标准:将制定的标准提交给相关组织或机构进行审查和验证,最终通过后进行发布和公布。

- 实施和推广标准:将标准应用于相关领域,进行标准宣传和推广,促进标准的普及和全面实施。

5. 标准化的影响和作用:标准化对于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它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促进贸易和市场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环境,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6. 中国的标准化工作: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负责统一组织和协调中国的标准化工作,包括制定国家标准、推广标准应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

中国的标准化工作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农业、信息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

以上是关于标准化基础必学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标准化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促进贸易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为了了解和应用标准化,我们需要进行一定的基础知识培训。

本文将介绍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重要性,帮助读者对标准化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标准化的定义和分类1.1 标准化的定义标准化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为了适应某种用途、满足某种需要,对有关的物质、现象、过程、方法、管理等方面所采用的共同的基础和共有的要求进行的一种统一化、规范化、一般化的活动。

1.2 标准化的分类标准化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种类型。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制定,具有法律效力,适用于全国范围。

行业标准是由某个具体行业的标准化管理机构制定,适用于该行业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标准是由企业自行制定,适用于该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生产活动。

二、标准化的重要性2.1 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化可以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统一要求和指导,帮助企业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2 促进贸易发展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统一化,可以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便捷和发展。

2.3 推动产业升级标准化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推动产业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

2.4 保护消费者权益标准化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规性,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三、标准化的实施过程3.1 制定标准的过程制定标准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标准需求、组织编写草案、广泛征求意见、修订和最终发布。

3.2 实施标准的过程实施标准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宣贯标准要求、组织培训和指导、检查和审核、跟踪维护和改进。

四、标准化在不同领域的应用4.1 生产制造领域标准化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规范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供应链管理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2 服务领域标准化在服务领域的应用可以提供统一的服务质量要求和流程,帮助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6)制定、使用标准的动力是谋求利益的共同性; 7)最终效果体现为实现社会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8)具备统一格式 ; 9)经权威部门审批发布; 10)实施一系列动态管理。 二、标准化 1、定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 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2、主要作用:是为了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应性, 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3、活动过程:从制定---发布---实施---监检---修订的循环。
七、采用国际标准 1、定义:是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 或修改转化为我国的标准,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 布(简称采标)。 2、意义:1)提高标准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竞 争力;2)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国际接轨。 3、采标范围: ISO/IEC/ITU标准; ISO确认并公布的39个国际组 织发布的标准;国外先进标准 4、一致性程度:等同(IDT),修改(MOD),非等效(NEQ) 5、一致性程度标识方法分为三段:第一段为对应的国际标准编号, 第二段为该国际标准的英文名称,第三段为一致性程度代号, 每段之间用逗号隔开。当国家标准的英文名称与国际标准的英 文名称相同时,第二段不标。 例:(IEC 60879:1986,MOD)
三、标准性质的变化
1979年 标准化管理条例 标准 即 技术法规 1989年 标准化法 强制性标准 检验规则 标 供企业组 织生产用 条例18条规定: 标准一经发布就是 技术法规,必须严 格贯彻执行。 (新的发布、旧的 作废) 推荐性标准 检验规则 标准化法14条规定: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 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 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 采用。一但纳入指令性文件,将具有 相应的行政约束力。(对推荐性标准 新版发布,老版不一定作废) 合格评定程序 WTO关心的以上三 种文件 我国标准中的检验规 则应逐步纳入到合格 评定程序中 准 2001年12月 加入WTO后 技术法规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标准体系的概念与构成
标准体系的概念
标准体系是指由各类标准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些标准可以是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也 可以是企业内部标准。标准体系有助于规范产品、服务和过程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 。
标准体系的构成
标准体系由标准体系表、标准明细表和标准制修订计划表等构成。标准体系表是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 ,包括标准的种类、层次和相互关系;标准明细表则是标准体系表的细化,列出了具体的标准项目; 标准制修订计划表则是对未来标准制修订工作的规划。
区域标准化组织
总结词
针对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制定区域性标准的组织。
详细描述
区域标准化组织通常由区域内国家或地区共同发起成立,旨在促进区域内的经 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例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信标准协会 (ETSI)等。
国家标准化组织
总结词
各国政府或民间机构,负责制定和推广本国标准的组织。
并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协调性原则
标准应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 策文件、标准体系等相协调, 避免重复和冲突。
公开透明原则
标准的制定过程应公开透明, 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保标准 的公正性和可接受性。
实用性原则
标准应注重实际应用,满足生 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需求
,便于操作和管理。
标准体系与标准分类
02
信息化标准化
总结词
信息化标准化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关 键环节。
详细描述
信息化标准化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统一信息系统的建设 规范、数据格式、信息交换方式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 互操作。这有助于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效率,促进信 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5 标准化工作任务: 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 进行监督。
6 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标准 ISO;IEC;ITU。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 意大利、瑞士、瑞典。
7制定标准的原则、程序及企业产品标准的备 案 8 目的性、性能、可证实性原则;预备阶段、 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 布、(复审、废止) 9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0法律责任: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 性标准的产品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 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求刑事责任。
二. 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标准化 A.釆购标准化 合格供方;重要度分级A, B,C。 B.工艺标准化 工艺标准体系;术语、代号 及符号标准化;文件管理。 C.工艺装备标准化 刀具;夹具;量具;模 具;辅具;工位器具。 D.质量检验标准化。 E.设备管理标准化。 F.产品包装标准化。
二、产品标识标注规定
1.我国产品标识的规定 2.产品标识标注的内容 3.生产者、经销者的义务与责任
三、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1.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2. 企业标准的制定 3. 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 4. 标准的实施 5. 企业标准化的管理
四、 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
1. 二个文件: a 中国家质监总局、国标委《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 [2009—84号] b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产品标准 管理规定》的实施意见[2009—322号] 2. 备案应提交材料(6+3) 见下表
三、标准化形式
1.简化 ——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 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 肯定个性同时着眼于精炼; 2.统一化 ——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 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强调一致性,从个性提炼共性; 3.通用化 ——是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 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 式。 以互换性为前提,功能、尺子互换;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一、标准与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

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活动过程,称为标准化。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成为标准化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法。

《标准化法》规定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和标准化体制等,它是国家推行标准化,实施标准化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依据。

二、标准的分级与类别《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

按照标准化对象,通常把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

三、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则,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和实施管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竞争力为目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四、农业标准化的特点1.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对象是生命体或者有机体这一特点表明,农业标准化不但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而且必须遵从生命有机体自身的规律特点。

2.农业标准化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地区性的特点是不同的生态表现。

在农业中,特别是植物和有些动物,只能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生长发育,才能表现品质的优良。

所以,农业标准化必须是因地制宜的。

3.农业标准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农业过程的复杂和农业的巨系统特性,注定其每一个时空距离上的多面性和网络化联系。

基于生态系统上的这一工程必然是十分复杂的。

4.农业标准化的文字标准与实物标准同等主要农业标准化的标准,有文字和实物两种表达方式。

其重要性是同一的;两者的相互结合是完善的。

不分何者为先,或者哪个重要。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培训目的为了确保技术人员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了解熟悉相关标准知识;在设计中使用最新的标准,并且作好统一、简化、协调、优化的工作、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知识水平。

一标准基础知识1标准的基本概念:GB/T3935.1-1996《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最新定义为: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2)标准化的基本概念:GB/T3935.1-1996《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中的定义:标准化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最佳秩序为目的,对实践或潜在的课题制定共同遵循和重复使用的规定的活动。

3)标准化活动:是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

4)企业标准化的一般概念: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制定的标准,它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企业标准化的要点是: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可使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保持高度统一活动,高效率的运行,从而实现获得最佳次序和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标准化的对象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的重复性事务。

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内容是制定或采用标准,组织标准的实现和对标准实施的监督(合格评定)。

这些活动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经验为基础的。

企业标准化是在企业管理者领导和组织下,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标准化的职责权限,为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和气氛,提供必要资源,规定活动过程和程序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可控活动。

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和标准的表现形式(一)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是从标准化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是对标准化活动过程规律的认识,它既是客观存在的法则,又是指导标准化实践活动的依据。

1.简化原则(1)概述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文件(概念和事物)的类型和数目,在既定的范围内满足需要的标准化原则。

简化一般在事后进行,也就是在概念一事物的多样化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为了有效和效率的需要,对实体的类型或数目加以缩减,这便是标准化原则的特点。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基础知识一、什么是标准化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务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二、主要的标准化形式有简化——简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

统一化——统一化是把同类事务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统一化有两类,一类是绝对的统一,如各种码号、代号等。

另一类是相对的统一,如产品质量指标。

系列化——系列化是对同一类产品的参数、型式、尺寸、基本结构作出合理的安排与规划。

通用化——在产品设计时最大限度地选择或确定具有互换性地结构或零部件地一种标准化形式组合化——按照标准化的原则,设计并制造出若干组通用性较强的单元,根据需要拼合成不同用途的物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三、常用标准代号GB——国家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GB/T——国家推荐性标准JB——机械行业标准JB/T——机械行业推荐性标准NJ——农机行业标准QC——汽车行业标准1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JIS——日本工业标准BS——英国标准DIN——德国工业标准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标准ASTM——美国材料试验标准NF——法国国家标准ΓOCT——俄罗斯国家标准四、标准化审查标准化审查是检查核对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是否正确、有效地贯彻各级、各类标准,经审查应达到:1、所设计的图纸、编制的文件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规定。

2、优先采用定型的设计方案和结构方案,并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借用件,以提高设计地继承性和产品地标准化程度。

3、合理选用优先系数、零件的结构要素等基础标准和原材料标准。

4、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达到正确、完整、统一。

五、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介绍一般给出检验水平,根据检验水平与批量根据“表1”查出样本量字码,根据样本量字码查“表2-A”得出样本量,再结合查出Ac、Re。

《标准化基础知识》课件

《标准化基础知识》课件
由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 ,适用于特定地区或区域,具
有地域性和实用性。
企业标准
由企业自主制定和实施的标准 ,适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和产品
生产。
中国标准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标准化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中国政府不断完善标准化法律法规体 系,加强标准制定和实施的管理和监 督。
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
中国政府不断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组织 和管理,推动各行业和地方政府的标 准化工作。
标准化的作用
标准化在经济发展、科技 进步、社会管理和国际贸 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
标准化目的
标准化的目的是通过制定、实施标准 ,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标准化意义
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 技术基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统一原理
通过制定、实施标准,实现技术 和管理的统一,提高生产和服务
效率。
协调原理
标准制定过程中需要协调各方利益 和需求,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 性。
优化原理
标准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改 进的过程,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 可以推动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02
标准化体系与标准
标准化体系
标准化体系定义
农业标准化
总结词
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经济效益 。
详细描述
农业标准化主要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领域,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规范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种子选择、 种植技术、施肥、农药使用、收获、加工等环节,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提 高服 务或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和监督。

标准化基础知识题库

标准化基础知识题库

标准化基础知识题库
以下是一些标准化基础知识题库:
1.标准化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案:标准化是指对物质、产品、服务、过程等的技术要求进行统一规定的活动。

2.标准化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保护环境;
●促进国际贸易。

3.标准化的分类有哪些?
答案:标准化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有:
●按标准的性质分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法律标准;
●按标准的适用范围分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
标准;
●按标准的发布主体分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
标准、企业标准;
●按标准的技术水平分类: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用标准;
●按标准的实施方式分类: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4.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标准化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性:标准化应当符合科学原理,体现客观规律;
●经济性:标准化应当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先进性:标准化应当符合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
●公开性:标准化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协调性:标准化应当与其他相关政策法规相协调。

5.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案: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化:标准化将更加国际化,全球标准化体系将更加完善;
●信息化:标准化将更加信息化,标准化信息化将得到广泛应用;
●多样化:标准化将更加多样化,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需求;
●智能化:标准化将更加智能化,标准化智能化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基础知识一、什么是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

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二、什么是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称为标准。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三、标准的种类按照标准化对象,通常把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

技术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技术标准包括基础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

管理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管理标准包括管理基础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行政管理标准,生产经营管理标准等。

工作标准是指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

工作标准一般包括部门工作标准和岗位(个人)工作标准。

可以用下面的图表示:|--- 基础标准|--- 产品标准技术标准------|--- 工艺标准|--- 检测试验方法标准|--- 安全、卫生、环保标准|--- 设备标准|--- 原材料标准|--- 管理基础标准|--- 技术管理标准管理标准------|--- 经济管理标准|--- 行政管理标准|--- 生产经营管理标准|--- 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工作标准------|---质量要求、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部门|---工作标准|---岗位(个人)工作标准产品标准根据不同的分类法,可分为完全的产品标准和不完全的产品标准,系列产品标准和单一产品标准。

用下表表示:按产品内容系列产品标准单一产品标准按标准内容完全的产品标准不完全的产品标准四、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

下面分别作一介绍:统一原理就是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是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

统一原理包含以下要点:①统一是为了确定一组对象的一致规范,其目的是保证事物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②统一的原则是功能等效,从一组对象中选择确定一致规范,应能包含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③统一是相对的,确定的一致规范,只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旧的统一被新的统一所代替。

有的时候,如果没有统一,就不可能做成事情。

例如计算机网络,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国按自己的标准,则不可能建成全球互联网。

TCP/IP实际上起着标准的作用。

简化原理就是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标准化对象的结构、型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

简化原理包含以下几个要点:①简化的目的是为了经济,使之更有效的满足需要;②简化的原则是从全面满足需要出发,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

所谓功能效率系指功能满足全面需要的能力;③简化的基本方法是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对象进行科学的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练出高效能的能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环节;④简化的实质不是简单化而是精练化,其结果不是以少替多,而是以少胜多。

协调原理就是为了使标准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协调原理包含以下要点:①协调的目的在于使标准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②协调对象是系统内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相关因素的关系;③相关因素之间需要建立相互一致关系(连接尺寸),相互适应关系(供需交换条件),相互平衡关系(技术经济招标平衡,有关各方利益矛盾的平衡),为此必须确立条件;④协调的有效方式有:有关各方面的协商一致,多因素的综合效果最优化,多因素矛盾的综合平衡等。

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标准化原理称为最优化原理。

五、标准化的层次1、标准化的层次指标准化所涉及的地理、政治或经济的范围标准化可以在全球或某个区域或某个国家层次上进行。

在某个国家或国家的某个地区内,标准化也可以在一个行业或部门(例如政府各部)、地方层次上、行业协会或企业层次上,以至在车间和业务室进行。

2、我国的四级标准国家标准(代号:GB)行业标准(代号如:JY、JB、SJ、YD、QB、YY、JC、WS、GA)地方标准(代号如:DB33)企业标准(代号:Q/×××)“级”指的是层次,不是行政级别。

3、各层次的标准(1)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国际标准组织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例: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其他还有:代号含义CAC 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CIE 国际照明委员会标准ICRP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标准ICRU 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标准ITU 国际电信联盟标准UNESCO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标准WHO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WIP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标准…………(2)区域标准:由区域标准化组织或区域标准组织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例:EN——欧洲标准CEN——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标准CENELEC——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标准(3)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例:GB——中国国家标准ANSI——美国国家标准DIN——德国国家标准BS——英国国家标准……(4)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机构制定和发布的标准。

例:JY——教育行业标准JB——机械行业标准SJ——电子行业标准YD——通信行业标准QB——轻工行业标准YY——医药行业标准JC——建材行业标准WS——卫生行业标准GA——公安行业标准……(5)地方标准:由国家的某个地区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6)企业标准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企业标准一般由企业组织审定和企业法人代表发布,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企业标准代号形式:Q/×××——某企业标准,“×××”为企业名称的汉语拼音字头。

(7)各级标准之间的关系可用下面两张图表示。

十二、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产品标准1、强制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

根据普遍法律或法规中的唯一性引用,使标准应用成为强迫性的标准。

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就是技术法规。

技术法规与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关系见下图。

技术法规强制性标准不一定每个字都是强制的,有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

强制性标准中有推荐性内容,推荐性标准中有强制性内容。

推荐性标准当被法律法规引用后,可以转化为强制执行的标准。

企业标准不存在推荐性,一旦制订,就要严格执行。

2、技术法规:规定技术要求的法规,它或者直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通过引用标准、技术规范或规程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将标准、技术规范或规程的内容纳入法规中。

技术法规可附带技术指导,列出为了符合法规要求可采取的某些途径,即权宜性条款。

3、推荐性标准:推荐使用,自愿实施的标准。

但是推荐性标准一旦采用了以后,就要严格执行。

教学仪器设备虽然简单,但是是与教材配套的,关系到培养人,特别是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安全卫生,因此教仪生产企业可以制订高于,不应低于推荐性标准的企标。

当前的问题:很多企业标准不是根据使用要求,而是根据能够达到的水平写,指标往往远低于推荐性标准,往往不能保证产品的适用性。

甚至有的标准错误百出,可以说,这样的标准如果还在执行,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则按这样的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是废品,生产越多,配备越多,危害越大。

4、产品标准:规定产品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

确保产品的适用性是产品标准最重要的原则。

注:1、产品标准除了包括适用性的要求外,还可直接地或通过引用间接地包括诸如术语、抽样、测试、包装和标签等方面的内容,有时还可包括工艺要求。

2、产品标准根据其规定的是全面的还是部分的必要要求,可区分为完整的标准和非完整的标准。

同理,产品标准又可区分为其他不同类别的标准,例如尺寸类标准、材料类标准和交货技术通则类标准。

十三、企业标准1、企业标准种类按不同的分类方法,企业标准的种类可用下表表示。

企业标准种类类别对外公开的(贸易型标准)内控标准(生产型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提供商品)产品内控标准、工艺标准、检验标准…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提供劳务)内部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提供劳务)内部的工作标准备注公开,不保密不公开,保密企业内控标准(生产型标准)与对外提供标准(贸易型标准)的区别(1)贸易型标准是企业对用户的质量承诺。

(2)为了保证产品、服务达到贸易型标准的要求,企业必须要有严于贸易型标准的生产型标准。

企业实际上是按生产型标准组织生产的。

(3)贸易型标准经备案具有法律效力,生产型标准不公开,不需备案,也没有法律效力。

(4)如果没有生产型标准,则很难保证产品、服务都能达到贸易型标准。

如果一个企业在无标(指没有贸易型标准)生产,很可能在这个企业内部根本没有标准体系,没有生产型标准。

因为贸易型标准的指标一般都要低于生产型标准。

如果有了生产型标准,就没有理由不制订一个贸易型标准,因为这很容易办到。

因此,这样的产品是没有质量保证的。

2、《标准化法》对企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国家禁止无标生产。

发现无标生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将给予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

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安全、卫生方面事故的,企业将承担法律责任。

中间环节有连带责任。

3、有关规定摘录(一)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无标生产”的界定1、正式批量生产的产品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无标生产产品:(1)没有合法的标准包括下列五种情况:——企业产品标准未按程序备案的;——没有产品标准文本的;——不执行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执行作废标准的;——新产品批量投产没有标准的。

(2)执行的标准内容不完整,依据标准不能全面、准确地判定质量状况的。

(3)产品明示的标准与产品实际执行的标准不一致的。

(4)不按标准组织生产、检验的。

(5)出口转内销无标准的产品。

(6)经省级以上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界定为无标生产的。

2、下列情况可不按无标生产处理:(1)新产品的样机、样品;(2)按合同生产,不进入国内市场销售的产品;(3)经本县(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判定的一次性小批量生产的产品,以及可不用标准规范的工艺品,手工制品,农、副粗加工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