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习题册(第六版 下册) 参考答案
2020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语文习题册第六版下册语文答案
2020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语文习题册第六版下册语文答案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虞常果引张胜引:招出会论虞常论:判罪(正确答案)B.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子为父死,亡所恨恨:怨恨C.自分己死久矣分:职责恐前语发发:暴露,泄露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定罪,治罪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当:应当2、1《琵琶行》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分别为李白和杜甫,两人均为盛唐诗人。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脍炙人口”中“炙”的读音是“jiǔ”。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1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2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A.妯娌(zhóu)酒肆(sì)镌刻(juān)暴风骤雨(zhòu)(正确答案)B.狡黠(xié)挟持(xié)胡髭(zī)惨绝人寰(yuán)C.燥热(cào)翘首(qiào)嶙峋(xún)言不由衷(zhōng)D.私塾(shú)遁形(dùn)糜子(mí)日夜不辍(zhuì)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贾氏宗族的长房是荣国府,次房是宁国府。
《红楼梦》主要写荣国府的事。
太虚幻境中有两句判词说:“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明宁府的罪孽超过荣府。
B.《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王熙凤、妙玉、秦可卿、香菱、李纨。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院通用语文习题册2020第六版下册答案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院通用语文习题册2020第六版下册答案1、1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都是章回体的长篇小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1王伟在一家科技公司专门从事计算机销售工作,在介绍公司产品时应注意抓住产品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准确的语言进行介绍。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外甥(shēn)窘迫(jiǒng)刮痧(shā)秩序(zhì)B、筹划(chóu)供给(gěi)家谱(pǔ)惦记(diàn)C、蛮横(hèng)拥挤不堪(kān)发愣(lèng)济南(jǐ)(正确答案)D、私塾(shú)廿三(niàn)丧事(sāng)撮土(chuō)4、“租赁”的读音是“zūlìng”。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下列句中括号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科技工作者实实在在地践行了矢志报国的(誓言)。
B.成功登顶珠峰那一刻,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位中国登山队员心中油然而生()。
C.贵阳贵安加快融合发展,就像驶向更宽广海域的大船,鼓满风帆、(一气呵成)。
(正确答案)D.夏季雨量充沛,河水湍急,非常危险,同学们一定不能心存(侥幸)下河游泳啊!6、14.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渲染(xuàn)抽噎(yè)逞能(chěnɡ)自惭形秽(huì)B.迸溅(bènɡ)荣膺(yīnɡ)褶皱(zhě)气冲斗牛(dǒu)(正确答案)C.殷红(yīn)阔绰(chuò)惩戒(chéng)戛然而止(jiá)D.缄默(jiān)追溯(sù)栈桥(zhàn)鲜为人知(xiān)7、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 12.夜晚的实验 •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 14.学会合作
•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 16.最大的麦穗 • 17.山谷中的谜底
• 18.广玉兰 • 19.夹竹桃 • 20.墨梅/石灰吟
• 21.莫泊桑拜师 • 22.理想的风筝 • 23.孔子游春 • 24.明天,我们毕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半截蜡烛 一、看拼音,写词语。 秘密 熄灭 楼梯 承诺 厨房 镇定 二、选择正确的解释。 1.⑥ 2.① 3.④ 4.③ 三、请你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情节写下来。 杰奎琳怕楼上黑,她娇声对德国人说,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见杰奎 琳很可爱,就同意把蜡烛拿走,这样就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厂 2 “厄运”的意思是不幸的命运。 2. 从容地 默默地 死神已经向他们走来 3.半截蜡烛 蜡烛烧完秘密或暴露,国家就有灾难,同时一家三口生命结 束 4.不能去掉。因为德军并没有发现情报,而伯诺德夫人心里很紧张,心里想 他们已经发现情报,其实没有,也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 五、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1.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反法西斯就是最大的天职。 2. 表明今天的“手术”与往日不同,也表达出了海尔曼医生视死如归的决心。
• • • • •
三.烟台的海 一、看朋友,写词语。 石凳 过滤 恬静 湛蓝 嬉笑 害羞 威武雄壮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气势(磅)(礴) 水平(如)(镜) (呢)(喃)细语 如(痴)如(醉) (蔚)(为)壮观 (威)(武)雄壮 前(赴)后(继):到(某处)去。 (锲)而不(舍):用刀子刻。 (崇)山(峻)岭: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外阅读。
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
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
”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
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
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且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给一美元也行。
”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多尔先生的眼睛也流露出鄙夷的神色。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
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
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
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给一美元也行。
”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看到这个瘦骨嶙峋的小乞丐,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
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
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
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
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
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居然是刚才的小乞丐。
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按要求写句子专项习题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按要求写句子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将下列句子换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加班,你和爸爸吃饭别等我。
”(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练习。
1.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是个机智勇敢、维护正义的人物。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桑娜对她的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鸟儿说:“我的梦在天空,蓝色的天空可以任我飞翔。
”骏马说:“我的梦在草原,_________。
”我说:“_________。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1.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怎能不激动万分呢?(改成陈述句和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邱少云一动不动地趴在火堆里。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滴江的水很清。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 下册 参考答案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下册)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 雨中登泰山一、基础知识1、C2、C3、A4.A5.(1)不就是就就是(2)不但还(3)只有才(4)不管都6.李健吾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二、课文理解1.B2.D三、语段精读(一)1、B2、B3、D4.C5、D6.白纱比喻水气花纹比喻水流(二)1、本小题选项设计有误,正确答案为(4)(5)(1)(2)(6)(3)。
也可让学生将C 选项中的(1)(5)顺序颠倒,这样就可选C。
2.B3、A14.C四、拓展训练1.(1)× (2)×(3)√2.这些事物可以形容日出时色彩的浓郁、变幻与奇丽,把光的色彩表现得更加强烈而鲜明,更能引起美的想象。
3、用这些动物来比喻,显示了一种极其活跃,而又变幻莫测的日出动态过程,更好地描写了日出时候景色的奇丽。
2 故都的秋一、基础知识1、B2、(1)冷落、寂寞(2)着,穿(衣) (3)抑止(4)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5)长久3、C4、(1)排比(2)比喻(3)拟人(4)反问5、(1)创造社沉沦(2)秋尽江南草木凋(3)欧阳修秋声赋二、课文理解1、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雨后话凉秋枣奇树(意思答对即可)。
2.这样写,就把自己对于秋的感受提高到一个理性的高度,抒发对于北国之秋的特殊情感。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就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3、C三、语段精读(一)1.B2.A3.C4、C25、C(二)1、B2.A3.C4.C(三)1.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2、对比手法。
3.排比句“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从多个角度说明南方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句“正像就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酣畅淋漓地对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描写。
比喻句“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就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表现了南方之秋秋味的平淡、稀薄、柔软与范围的狭小,北国之秋秋味的浓烈、厚实、刚强与范围的广大。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剥豆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
”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
”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
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
”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穿梭。
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
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
”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
我本来有底子。
”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
”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
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文中划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每条不超过2个字)。
答:①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3古诗三首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散.入(sàn sǎn)机杼.(shūzhù)二、读拼音,写词语。
kū qìqīxīxiān xìwūyāzhūhóu piān zhānɡ三、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终日不成章.。
( )A.文章。
B.章法。
C.句子。
D.花纹。
2.泣涕零.如雨。
( )A.零头。
B.同“淋”。
C.落下。
D.没有。
3.今夜月明人尽.望。
( )A.都。
B.极。
C.完。
D.最。
4.纤纤擢素.手。
( )A.向来。
B.颜色单纯,不艳丽。
C.白皙。
D.与“荤”相对。
四、看图完成练习。
读完《十五夜望月》,欣赏着美丽的月色,我不由得联想起含“月”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模块五、品析句子。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两句诗使我想起____________的故事,类似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诗借写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六、课内阅读。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1.《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练习题一、填空题。
1.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pì jìng yú lèkǒng bùmó guǐfěi t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shū jíchōu tìjù lièmián páo jú sh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划去加横线不正确的读音。
勉强(qiáng qiǎng) ___待会儿(dài dāi) ___书籍(jíjì) ____含糊(húhu) ___ 涌入(rōng yǒng) ____夹袄(jiájiā) __3.选出恰当的音节和字。
①父亲保持着他那________(A.贯 B.惯)有的严________(A.俊 B.峻)________(A.zùn B.jùn)态度。
②他仍________(A.rēng B.réng)旧穿________(A.着 B.这)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________(A.带 B.代 C.戴)眼________(A.境 B.镜)。
4.按原文填空。
________的父亲________的枪声 ________的手枪________的小屋 ________的眼光 ________的长头________地回答 ________地喊叫 ________地跳动5.选词填空。
平静安静宁静沉痛沉重沉着①在那________的夜晚,孩子________地睡在摇篮里,是那么香甜。
②李大钊同志被捕了,全家人心情________。
面对敌人,李大钊表现得________冷静。
李大钊被杀害了,亲人和同志们________万分。
语文习题册参考答案(第六版下册) PPT
3.“冰清玉洁的政治纲”是指把为民造福作为从政 的职责。
3 都江堰
三、语段精读(二) 4.“长锸”代指为民造福,为民消灾的政治理念和实干精神。 “金杖玉玺”是权利的象征,“铁戟钢锤”是武力的象征,
二者代表的观点是:做官就是为了权势、金钱、地位,都可以进 行算计、倾轧、拼杀和征战。说李冰失败了,是说李冰不受统治 者喜欢,被派到边远的蜀地任郡守;说他胜利了,是因为李冰坚 持为政要为民办事,他们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千百年来一直灌溉着 中华民族,他的功勋与人品深受人民爱戴,他符合人民对好官的 评判标准。
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3 都江堰
三、语段精读(一) 3. ⑴ 长城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
力的骄傲。 ⑵ 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使四
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为我们的民族提供庇护和濡养。
3 都江堰
三、语段精读(一) 4.将都江堰比喻为乡间母亲,显示了它不炫耀、
无所求、默默地奉献的精神。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刻 画出都江堰的本质特征:它像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 中华民族。
2 故都的秋
三、语段精读 (二) 3. ⑵ 比喻句: “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
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 驼”:表现了南方之秋秋味的平淡、稀薄、柔软和范 围的狭小,北国之秋秋味的浓烈、厚实、刚强和范围 的广大。
2 故都的秋
四、拓展训练 1.“北方的秋季也特别的觉得长,而秋天的回味,
为人民的生计着想。 8.他对后世的影响力仍然存在,泽被千秋,精神
永存。 四、拓展训练
1.D 2.D 3.B 4.C
4 故乡的野菜
一、基础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句子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句子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按要求写句子。
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歌声比任何语言都更感人。
(陈述句变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奶奶上了年纪,奶奶身体很硬朗。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知识是春风,能吹化心潮的冰层;知识是源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挥想象,写一个排比句)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渔夫和桑娜自己受苦受累。
渔夫和桑娜收养邻居西蒙的孩子。
(用合适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月球居住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走之前,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老汉很凶。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机智勇敢的歹徒终于落网了。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奇妙的电话机里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像这样爱笑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老人说:“我女儿要接我去城里享清福,我不去。
六年级下册部编《小学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六年级下册部编《小学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北京的春节一、zhēng jiàn fèn chà二、眨眼骆驼通宵摆摊风筝燃放彼此亲戚贺年三、1. 老舍时间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京味儿 2.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3. 泡腊八蒜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掸尘、贴春联等(可结合各地风俗) 4. 色味俱全(色味双美) 花生胶枣四、(一) 1. 纟 J 断 2. 总分热闹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二) 1.对比月色美灯光美 2. 放花炮吃元宵处处悬灯结彩 3. 示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腊八粥一、chí yàn lì dū二、蜡罐绸喝三、熬粥沸腾脏水搅和染缸肿胀四、1. ✔ 2. ✔ 3. × 4.✔五、1.(2)9 12 (3)13 (4)14 17 3.反问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还不能设什么法来反抗。
六、(一)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喜 2.八儿喜悦与迫不及待的心情。
3. 示例:在学校里学习知识的少年,在工作上努力奋斗的青年,在公园里悠闲散步的老人,提到烧烤,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香香的油油的感觉。
把肉、菜等用铁扦子串起来,让它在火上跳舞似的烤着,单看它那跳舞样,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口水了,何况是,一串一串地摆着,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呢!(二) 1. 好处:既印证了八儿的猜想,突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又注意了语言的变化。
2. 要点:天真、好奇、喜欢观察、富于想象等。
古诗三首一、示例:章(文章) 脉(脉脉含情) 栖(栖息) 鸦(乌鸦)二、 1. C 2. A 3. C 4. A5. A四、1. 唐韩翃花柳汉宫五侯 2. 牛郎织女动作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 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 地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五、(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 人有悲欢离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 藏戏一、 1. 噬 2. 誓 3. 式 4. 示 5. 事二、 1. ✔ 2. ✔ 3. ✔ 4. × 5. ✔三、1. 去掉“许多”或“数不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课后习题及答案
【教材分析】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
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一分一总”的关系结构文章。
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野马脱缰.(jiāng) 吞噬.(shì) 琼.浆(qióng) 青面獠.牙(liáo)B.优哉.游哉. (zāi) 招徕.(lái) 随心所欲.(yù) 毫无倦.意(juàn)C.哄.堂大笑(hōng) 结束.(shù) 行善积.德(jī) 雪域.高原(yù)D.响彻.旷野(chè) 婀娜.(nuó) 赞叹不已.(yǐ) 一鼓一钹.(bá)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堂大笑能歌( )舞行( )积德赞叹不( ) 两面( )刀不( )而足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激流 ( )的姑娘 ( )的容貌( )的舞姿( )的手法( )的性格( )的唱腔( )的表演( )的歌声四、对号入座。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 下册) 参考答案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下册)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 雨中登泰山一、基础知识1.C2.C3.A4.A5.(1)不就是就就是(2)不但还(3)只有才(4)不管都6.李健吾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二、课文理解1.B2.D三、语段精读(一)1.B2.B3.D4.C5.D6.白纱比喻水气花纹比喻水流(二)1.本小题选项设计有误,正确答案为(4)(5)(1)(2)(6)(3)。
也可让学生将C 选项中得(1)(5)顺序颠倒,这样就可选C 。
2.B3.A14.C四、拓展训练1.(1)× (2)× (3)√2.这些事物可以形容日出时色彩得浓郁、变幻与奇丽,把光得色彩表现得更加强烈而鲜明,更能引起美得想象。
3.用这些动物来比喻,显示了一种极其活跃,而又变幻莫测得日出动态过程,更好地描写了日出时候景色得奇丽。
2 故都得秋一、基础知识1.B2.(1)冷落、寂寞(2)着,穿(衣) (3)抑止(4)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得知识分子(5)长久3.C4.(1)排比(2)比喻(3)拟人(4)反问5.(1)创造社沉沦(2)秋尽江南草木凋(3)欧阳修秋声赋二、课文理解1.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雨后话凉秋枣奇树(意思答对即可)。
2.这样写,就把自己对于秋得感受提高到一个理性得高度,抒发对于北国之秋得特殊情感。
这段文字得中心句:“足见有感觉得动物,有情趣得人类,对于秋,总就是一样得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得感触来得。
”3.C三、语段精读(一)1.B2.A3.C4.C25.C(二)1.B2.A3.C4.C5.C(三)1.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2.对比手法。
3.排比句“廿四桥得明月,钱塘江得秋潮,普陀山得凉雾,荔枝湾得残荷”,从多个角度说明南方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句“正像就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酣畅淋漓地对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描写。
比喻句“南国之秋,……比起北国得秋来,正像就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表现了南方之秋秋味得平淡、稀薄、柔软与范围得狭小,北国之秋秋味得浓烈、厚实、刚强与范围得广大。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课后题参考答案1.北京的春节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大家找〕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课文在处理详略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元宵”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
作者这样写使得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答案大家找〕春节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小年到来的时候,我总要缠着爸爸到街上买爆竹,这天傍晚就可以燃放一部分烟花爆竹了,可以说我们孩子的春节从这天就开始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可以到街上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除夕之夜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年夜饭前,我们把鞭炮拿出一大部分,尽情地燃放,放完鞭炮之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谈笑风生,气氛特别融洽。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答案大家找〕老舍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称为“零七八碎儿”;称风筝、空竹、口琴为“玩意儿”;“闲在”指的是闲暇的时间, 通俗幽默、明白如话,充满北京的地域特色,读起来犹如一位长者话家常、讲故事一般亲切有味。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答案大家找〕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
语言通俗直白,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如一位长者侃侃而谈,清浅俗白之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下册)参考答案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下册)参考答案语文习题册(第六版下册)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 雨中登泰山一、基础知识1.C2.C3.A4.A5.(1)不就是就就是(2)不但还(3)只有才(4)不管都6.李健吾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二、课文理解1.B2.D三、语段精读(一)1.B2.B3.D4.C5.D6.白纱比喻水气花纹比喻水流(二)1.本小题选项设计有误,正确答案为(4)(5)(1)(2)(6)(3)。
也可让学生将C 选项中得(1)(5)顺序颠倒,这样就可选C 。
2.B3.A14.C四、拓展训练1.(1)× (2)× (3)√2.这些事物可以形容日出时色彩得浓郁、变幻与奇丽,把光得色彩表现得更加强烈而鲜明,更能引起美得想象。
3.用这些动物来比喻,显示了一种极其活跃,而又变幻莫测得日出动态过程,更好地描写了日出时候景色得奇丽。
2 故都得秋一、基础知识1.B2.(1)冷落、寂寞(2)着,穿(衣) (3)抑止(4)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得知识分子(5)长久3.C4.(1)排比(2)比喻(3)拟人(4)反问5.(1)创造社沉沦(2)秋尽江南草木凋(3)欧阳修秋声赋二、课文理解1.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雨后话凉秋枣奇树(意思答对即可)。
2.这样写,就把自己对于秋得感受提高到一个理性得高度,抒发对于北国之秋得特殊情感。
这段文字得中心句:“足见有感觉得动物,有情趣得人类,对于秋,总就是一样得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得感触来得。
”3.C三、语段精读(一)1.B2.A3.C4.C25.C(二)1.B2.A3.C4.C5.C(三)1.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2.对比手法。
3.排比句“廿四桥得明月,钱塘江得秋潮,普陀山得凉雾,荔枝湾得残荷”,从多个角度说明南方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句“正像就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酣畅淋漓地对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下册)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 雨中登泰山一、基础知识1.C2.C3.A4.A5.(1)不是就是(2)不但还(3)只有才(4)不管都6.李健吾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二、课文理解1.B2.D三、语段精读(一)1.B2.B3.D4.C5.D6.白纱比喻水气花纹比喻水流(二)1.本小题选项设计有误,正确答案为(4)(5)(1)(2)(6)(3)。
也可让学生将C 选项中的(1)(5)顺序颠倒,这样就可选C 。
2.B3.A14.C四、拓展训练1.(1)×(2)×(3)√2.这些事物可以形容日出时色彩的浓郁、变幻和奇丽,把光的色彩表现得更加强烈而鲜明,更能引起美的想象。
3.用这些动物来比喻,显示了一种极其活跃,而又变幻莫测的日出动态过程,更好地描写了日出时候景色的奇丽。
2 故都的秋一、基础知识1.B2.(1)冷落、寂寞(2)着,穿(衣)(3)抑止(4)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5)长久3.C4.(1)排比(2)比喻(3)拟人(4)反问5.(1)创造社沉沦(2)秋尽江南草木凋(3)欧阳修秋声赋二、课文理解1.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雨后话凉秋枣奇树(意思答对即可)。
2.这样写,就把自己对于秋的感受提高到一个理性的高度,抒发对于北国之秋的特殊情感。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3.C三、语段精读(一)1.B2.A3.C4.C25.C(二)1.B2.A3.C4.C(三)1.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2.对比手法。
3.排比句“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从多个角度说明南方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酣畅淋漓地对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描写。
比喻句“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表现了南方之秋秋味的平淡、稀薄、柔软和范围的狭小,北国之秋秋味的浓烈、厚实、刚强和范围的广大。
四、拓展训练1.“北方的秋季也特别的觉得长,而秋天的回味,也更觉得比别处来得浓厚。
”2.北平的秋郊视野高阔,金风肃杀,色彩浓烈,表现出十足的秋味,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3.北平的秋天更能给人以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更能给人以严肃、凄凉、沉静之感。
3 都江堰一、基础知识1.庇邈濡缮浚圭韬遴嚣锸隅掬睽睽2.垣:矮墙,也泛指墙,多指废墟。
3邈远:年代久远;历史悠长。
隅:角落。
圭臬:古代测日影的仪器。
后来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
衮衮,相继不绝。
浚理:疏通治理。
3.D4.B5.文化散文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二、课文理解1.C (通过表现都江堰的低调与实用来展示其伟大)2.D三、语段精读(一)1.B C A2.作者总的态度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3.①长城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②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使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为我们的民族提供庇护和濡养。
4.将都江堰比喻为乡间母亲,显示了它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地奉献的精神。
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都江堰的本质特征:它像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
5.“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是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是指都江堰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一直延续下去。
(二)1.一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二是让有所执持的学者因官位而成为实践科学家。
2.在李冰看来,当官就是要做事儿。
这位市长只在名片上印自己的专业技术职务,这与李冰的治政理念一致。
43.“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是指把为民造福作为从政的职责。
4.“长锸”代指为民造福,为民消灾的政治理念和实干精神。
“金杖玉玺”是权力的象征,“铁戟钢锤”武力的象征,二者代表的观点是:做官就是为了权势、金钱、地位,就可以进行算计、倾轧、拼杀和征战。
说李冰失败了,是说李冰不受统治者喜欢,被派到边远的蜀地任郡守;说他胜利了,是因为李冰坚持为政要为民办事,他们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千百年来一直灌溉着中华民族,他的功勋与人品深受人民爱戴,他符合人民对好官的评判标准。
5.这句话采用了类比的手法,高度评价李冰主持绘制水系图谱的难度及其意义。
6.李冰的学问(成果),渗透着利民富国的思想,造就了都江堰的辉煌,当然水汽淋漓,永远滋润着中华大地。
后辈的那些受统治阶级喜欢的看似堂皇的大部头著作早已腐朽不堪,没有任何价值。
7.指李冰的学问具体、朴实,以人为中心,处处为人民的生计着想。
8.他对后世的影响力仍然存在,泽被千秋,精神永存。
四、拓展训练1.D2.D3.B4.C4 故乡的野菜一、基础知识1.(1)xíng (2)zān (3)cuán (4)yuè(5)pái (6)fú2.(1)风雅:文雅、雅致的意思,即富有文学、文化意味。
(2)游:玩耍。
斯:代词,这里。
(3)三春:这里指春季第三个月。
繁华:这里是“盛开”的意思。
(4)侵:接近。
(5)弗:吴方言常用字,表示不。
5(6)瀹:煮。
(7)习见:常见。
(8)姣姣:漂亮的女孩。
3.作翻译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二、课文理解1.“我的故乡不止一个”;故乡和我的关系也不像“亲属”般亲密。
作者这样说的用意是:欲扬先抑,突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略)三、语段精读1.引出作者对故乡的野菜、童年的生活及有关民俗的回忆。
2.这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故乡妇孺采菜图,把乡间一种枯燥无味的劳作形容得意兴盎然,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自然而然表现浓浓的思乡之情。
3.增添了文章的趣味,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怀想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4.引用的好处:一是以古证今;二是把吴地和浙东一带民俗提高到了文化史的层次,从而将古今打成一片,增加了文章的雅趣。
四、拓展训练1.作者写了鸡、鸭、鸽子、麻雀、啄木的呜叫。
因为这些鸣叫声都不能报春。
2.一是引用斯密士的《鸟的生活与故事》的中记载,说明第三鸟属于猫头鹰之类;二是说观颓道人的《小演雅》中没有记载猫头鹰的鸣叫,说明古人视之为不祥物;三是引用诗人谢勒的话,表明作者喜欢它们的叫声。
3.作者不喜欢乌老鸦的叫声,因为它“一点风雅气也没有,而且是通年噪聒,不知道他是哪一季的鸟”;对麻雀、啄木鸟的叫声勉强还能够接受,因为“在那琐碎和干枯之中到底还含一些春气”。
4.表达到作者对报春小鸟鸣声的怀想。
5 职业一、基础知识61.C2.D3.A4.受戒大淖记事二、课文理解1.C2.B三、语段精读1.意在表现男孩“看马”的专注与投入,表明他好奇心强,童心未泯。
2.尽职尽责,不忘工作。
3.年纪虽小,却没有了玩耍的自由,要承受不该承受的大人的负担,每天需要劳动。
4.前者是工作,是谋生的手段,后者是游戏、玩耍;前者是老板要求的,不喊不行,后者是自由自在的;前者是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后者是暂时的解脱;前者是机械枯燥的,后者是活泼开心。
(能写出一两点即可)四、拓展训练1.写了一个叫刘小红的女孩子和一个卖熟藕的老头之间的忘年交情谊。
2.王老是一位孤苦、勤劳、淳朴(如写善良、本分等也对)的社会底层劳动者3.这句话是指人间美好的情感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4.D第二单元6 神奇的极光一、基础知识1.魆曳萦皓陨竭遁覆72.B3.A二、课文理解1.“极光是出现在南北半球高纬地区的高空大气的产电辐射现象”;或“极光是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聚集在地磁的极区上空,造成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
(意思答对即可)2.课文由神话传说引出说明对象——极光,然后描述极光的形状、亮度、色彩,最后解释它的成因及形成条件,是按照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写作的。
三、语段精读(一)1.B2.这段文字采用了分类别的方法,说明极光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形状。
3.说明极光运动能造成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
4.把自然界比喻成魔术大师,是为了说明极光变化莫测,景象壮观。
把自然界比喻成超级画家,是为了说明极光的色彩丰富彩,令人叹为观止。
(二)1.A2.是为了说明极光的成因。
这样写,将复杂而深奥的科学道理说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3.D四、拓展训练1.A2.D3.C4.B7 动物游戏之谜一、基础知识81.嬉坠聒鳍契厮舀嚼馈峭2.A3.本题因排版时去掉了句末的标点,导致答案有误。
要在A 、B 两个选项后面加上句号,C 选项后面加上问号,D 选项句末的“演习”后加句号(写在引号前),这样即可选B 。
4.C 二、课文理解1.先列举动物游戏的一些现象,然后介绍动物游戏的类型及特征,最后介绍人们对动物游戏目的的几种看法。
全文按照先摆现象,再深入地分析探究原因的顺序写作的。
2.“学习说”是关于动物为什么游戏的一种假说,这种观点认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躲藏能力、争斗能力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很有效。
三、语段精读(一)1.B2.D3.“演习说”是关于动物为什么游戏的一种假说,这种观点认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
4.论证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无关的观点,从而进一步说明“演习说”的漏洞。
四、拓展训练1.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2.加热肿瘤部位产生热克体蛋白3.热克体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8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一、基础知识1.A2.(1)宗旨、目的(2)胜境,优美的境界(3)看(4)突出的(5)类93.D4.(1)建筑建筑史学人民大会堂国徽(2)舒伯特(3)知鱼之乐二、课文理解1.“千篇一律”指的是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千变万化”指的是艺术创作中的变化。
2.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
三、语段精读1.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
2.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
3.整齐和谐的美感。
4.混乱不堪(或杂乱无章)。
5.从“大同小异”的角度进一步说明“千篇一律”的审美规律。
四、拓展训练1.C2.①动态美;②造型美;③构图美。
9 森林写意一、基础知识1.兢兢奢阿房沧褶涵蛰瞠藉2.(1)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2)山头的树木被砍光(3)历来的制度、事迹(4)瞪着眼睛看(5)自然界的规律3.C4.B二、课文理解1.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苛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情趣的抒发。
课文以写意为题,并不单单是为了简练地介绍森林,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森林某些方面的生动描述,勾勒森林的精神、内涵和价10 值,表达自己的领悟和慨叹。
全文采用文艺性的笔调来写,很好地体现了“写意”的风格。
2.第一,人类,以及土地、庄园、农作物,因为有了森林的庇护而祥瑞、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