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缺陷与调适
刍议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刍议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陕西省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一直以来都在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近年来更是加大了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也要看到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现状。
本文将对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为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陕西省是一个有着深厚科技积淀的地区,具备着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优质的科技人才。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陕西省的高技术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目前,陕西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这些行业虽然发展迅猛,但整体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发展。
2.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陕西省有着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但科技创新能力相对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的现象比较严重,对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存在一定影响。
3. 产业发展不够均衡。
目前,陕西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西安,其他地区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逐渐形成了“西安一家独大”的局面,地区间的产业发展不够均衡。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挑战,需要综合施策,加快发展步伐。
二、对策建议1. 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多元化发展。
为了避免高技术产业发展过于单一,陕西省可以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还可以鼓励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整体产业链的水平。
2.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为了提升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加强科研力量,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加大科研经费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3. 加强地区间合作,促进产业均衡发展。
为了避免“西安一家独大”的局面,陕西省可以加强地区间的产业合作,统筹规划各地的产业发展,鼓励跨地区的产业合作,促进产业均衡发展。
高新技术行业中的堵点及创新建议
高新技术行业中的堵点及创新建议一、高新技术行业中的堵点高新技术行业涉及到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创新的产品、服务以及商业模式。
然而,这个行业中存在一些堵点,阻碍了市场的发展和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关注高新技术行业中的堵点,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创新和发展。
1. 技术壁垒许多高新技术行业存在技术壁垒,这使得小型企业和初创公司很难进入市场。
高新技术的研发成本高昂,需要专业知识和大量的研究时间。
因此,大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使得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受到限制。
此外,技术保护和专利问题也使得技术创新的开放性受到威胁,制约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 难以跨越“死亡谷”在高新技术行业,初创企业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在创新之初就可能面临“死亡谷”。
最初的市场验证非常困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很多初创公司无法得到投资者的支持,因此很容易夭折。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商业化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这给初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 人才缺口高新技术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大,并且要求人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技能。
然而,当前在高新技术领域中,人才的供需矛盾很突出。
一方面,高新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传统教育体系对人才的培养难以与高新技术行业的需求同步,导致人才缺口的存在。
二、创新建议针对高新技术行业中的堵点,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创新建议来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1. 鼓励合作和共享技术壁垒限制了小型企业和初创公司的发展。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可以鼓励行业内公司之间的合作与共享。
可以通过建立创新联盟、研发合作以及技术平台共享等方式来降低技术壁垒。
这将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共同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
2. 支持初创企业针对初创企业面临的困境,政府和投资机构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例如,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和业务指导;设立孵化器和加速器,提供场地和资源,帮助初创企业进行市场验证和商业化。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差距分析与完善方向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差距分析与完善方向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支柱之一。
然而,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但在整体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创新人才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二、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差距原因1. 创新投入不足:当前,我国企业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相对较低。
虽然政府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但由于资金来源有限和产品周期长,企业面临着创新投入回报周期长、风险大等问题。
2. 创新链条短:部分企业过于依赖外部引进和模仿,并缺乏自主研发能力。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核心关键技术的依赖度较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3. 人才储备不足: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
然而,我国在分布、数量和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储备不足一方面由于教育系统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也与产业需求与培养之间的紧密连接不够有关。
4. 企业规模小、技术壁垒大: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高新技术领域中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并且多数企业难以突破市场壁垒。
三、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1. 加大创新投入力度:鼓励政府及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提供各种激励措施,加强资金支持和科研项目引导,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解决风险和回报周期问题上给予适当支持。
2. 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加强创新链条各环节建设,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政府应该提供更多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并提供技术转让和引进优秀人才等支持。
3. 加强科教融合,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加强教育体系改革,构建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导向机制。
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创新竞赛等活动,使其从源头上解决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4. 提升企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间合作共享资源、风险与利益,并通过行业协会或政府引导形成集群化效应。
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困境与突破方案
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困境与突破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尽管这些产业拥有巨大创新潜力,但它们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突破方案。
二、创新困境1. 技术壁垒: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先进技术的需求很高,但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很多企业无法获得关键核心技术或者无法进行自主创新。
2. 高风险:由于高新技术领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投资项目存在较大风险。
这导致投资者在面临不确定前景时趋向保守或选择其他行业,从而影响了对该领域的创新投入。
3. 缺乏人才:高新技术领域要求具备专业知识和创造力的人才。
然而,在快速变化的科技环境中,人才储备难以跟上需求,这制约了创新的发展。
4. 产学研协同不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需要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界之间的密切合作。
然而,当前产学研合作机制尚未完善,导致资源和信息流动不畅,限制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突破方案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并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投入等手段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同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降低技术壁垒对创新的阻碍。
2. 多元化投资风险:政府可以加大对高风险项目的投资支持,在引导私人资本进入高新技术领域的同时提供相应风险补偿措施。
此外,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促进投资者与科技企业分享风险和收益。
3.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针对高新技术领域面临的人才缺口问题,政府应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提高高校和研究机构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选拔和激励。
4.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技术转移。
政府可以给予项目资金支持,鼓励各方在科技创新上形成合力,并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联盟。
5.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面对全球化竞争挑战,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之一。
然而,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问题分析1. 人才短缺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对人才需求量大,但市场上却普遍存在技能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现象。
这主要源于教育体制滞后、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等因素导致。
2. 创新效率低下问题虽然在高新技术领域,创新是关键,但目前还存在创新效率低下的缺陷。
这主要表现在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程度不高、科研成果转化难等方面。
3. 资金匮乏问题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包括研发投入、技术引进和市场推广等方面。
然而,在当前阶段,由于金融体系尚未完善、投资环境不利等原因,资金匮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
4. 创新保护体系不健全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然而,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法规完善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创新成果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三、整改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相关整改措施:1.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
同时,加大对海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并提供良好的待遇条件和发展空间。
2. 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
鼓励科研机构依托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和奖励措施。
3. 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创新型企业融资体系,包括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和科技贷款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提高对创新型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和支持程度,鼓励金融机构参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法律法规完善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保护体系。
同时,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5. 提供创新政策扶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产业基金设立等措施。
高科技产业的问题与改进措施讨论
高科技产业的问题与改进措施讨论一、高科技产业的问题分析高科技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人才短缺高科技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但目前我国高科技人才的供给不能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这主要体现在高科技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等方面。
2.技术壁垒与知识产权问题在高科技产业中,技术壁垒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问题。
一方面,一些高新技术属于前沿领域,技术门槛较高;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也制约了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
3.产业链短板问题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支撑,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
然而,当前我国高科技产业链中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如研发环节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不足,生产环节中缺乏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等。
4.市场环境不完善高科技产业需要具备良好的市场环境才能蓬勃发展。
然而,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市场环境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市场监管不到位等。
二、改进措施探讨针对高科技产业所面临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推动该领域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1.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了解决高科技产业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应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高高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
同时,可以采取引进人才政策,吸引海内外专业技术人才,提升高科技产业的创新能力。
2.加大对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对高科技产业中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壁垒。
3.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和完善为了解决高科技产业链短板问题,政府应加大对高科技产业链的支持和引导力度。
鼓励企业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研发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合作,完善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
刍议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刍议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陕西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陕西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提升陕西省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创新能力不足。
陕西省在高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技术水平较低,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不足。
为解决这一问题,陕西省应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提高技术转移和转化效率。
政府应加强科技政策和创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陕西省的创新能力。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陕西省的高技术产业园区和科技园存在一定的规划和建设不完善的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服务不完善,不利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陕西省应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园区和科技园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高技术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便利的条件。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还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高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但陕西省目前的高技术人才供给不足,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相对薄弱,无法满足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陕西省应加大对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加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适应性。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还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陕西省目前的融资环境相对不利,企业融资渠道有限,创投机构较少,导致高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受到阻碍。
为解决这一问题,陕西省应加强金融政策的支持,鼓励银行和创投机构加大对高技术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提高融资渠道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短缺和资金不足等问题。
陕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不彰成因分析
( 宝鸡文理 学院经济管理 系,陕西 宝鸡 7 11 ) 2 0 3
摘要 :陕西利用其在全 国领先 的高新技 术优 势 ,率先把 发展 高新技 术产业 作为 “ 科技 兴 陕” 战略 的 重 中之 重.
不惜投入 巨大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采取 了 “ 85 重 大科技 产 业化行 动、建设 关中 高新技 术产 业带等重 大举 1 1” 措 ,但 2 0多年过 去,陕西高新技 术产业规模、实力和竞争力在全 国不升 反降 ,成效 不彰。其主要 原因是体制 改 革和制度创新滞后 ,市场化程度低 ;忽视产 业链 条 建设 ,产 业集 群脆 弱 ;对 高新技 术 产业发 展规 律认 识 不够 , 存在诸 多认识误 区;思想观念保 守 ,创 新创 业文 化 尚未 形成。陕 西要 以建设关 中—— 天水经济 区统筹科 技资 源 改革 示范基地 为契机 ,着力破 解制 约其 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 的深层次矛盾和难题 ,强化政 策引导 ,壮 大产业集群 , 充分利 用陕西强 大的国家科技 和 良好 的高新 区等基地平 台优 势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国际化 。 关键词 :陕 西;高新技术产业 ;成效不彰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 带;高新技 术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 : 6 . 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9 ( 0 1 3— 0 1 7 00— 6 5 2 1 )1 0 7 —0
h g n p w r u e ma o e ,mae a e o r e n n n i o e n h g —tc n u tis tr lr s u c sa d f a ca p w r i ih i i l e h i d sr ;wh c s c ld “ 8 5 . B t 0 y a e ih i a e l 11” u e r 2 s p se a s d,t e s a e e ls e g h a d c mp t ie a i t f h i h—t c d s y i h a x in’ tr e i o si ,a l h c ,r a t n t n o ei v b l y o e h g l r t i t e h i u t n S a n i d ne ie e t e h i e s n wa h tt e r fr o y tm n h n o aie s se w s h s r t . T e a u e r n f ci .T e man r a o s t a h eo m fs se a d t e i n v t y tm a y t e i v v e c h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困境与建议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困境与建议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探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1. 高投入、高风险: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源支持,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创新性强、前瞻性较强的项目往往具有较长的研发周期和不确定性,对资金和人才需求较大。
2. 技术壁垒: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具备领先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核心技术储备。
然而,在全球化竞争中,有些国家或企业已经积累了较多专利和核心知识产权,加大了其他地区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
3. 人才匮乏:在高新技术领域,需要具备创意、研发和管理能力出色的人才。
然而,优秀的人才往往是稀缺资源,高新技术产业面临招聘和培养人才的困难。
4. 市场风险:由于科技发展的迅速性,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时刻关注市场趋势,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如果企业跟不上市场步伐,可能导致产品过剩或是滞销的情况。
三、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困境的建议1. 政府支持策略:政府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并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
提供税收优惠、研发资金补贴等方式可以减轻企业经济压力,鼓励研究与创新活动。
2. 加强国际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全球性竞争属性,在国际合作中寻找共赢机会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地区企业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分享资源和知识,并开展联合研发项目。
3. 注重人才培养:加大对高新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改善人才结构的供求矛盾。
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加强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培养具备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4. 积极开拓市场:企业需要不断关注市场发展趋势,根据消费者需求调整产品策略以及创新应用领域。
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提升产品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壁垒问题上,企业应加强自主研发和核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差距分析与完善方向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差距分析与完善方向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差距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提升竞争力和改善生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在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本文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差距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方向。
1. 资金支持的差异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研发费用、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
由于财政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资金支持差异。
一些发达地区如美国、日本等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巨大,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
这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差距。
2. 人才培养的差异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人才培养质量存在差异。
一些发达地区重视教育创新,注重培养具备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的人才,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缺乏相关教育资源,导致人才培养的差距。
3. 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也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差距。
发达地区拥有先进的科研机构和研发设施,能够进行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突破,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局面。
4. 政策环境的差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政策环境存在着差异。
一些发达地区通过出台激励政策、优惠税收等措施吸引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政策支持不足的问题。
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为了弥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差距,促进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均衡发展,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提高财政资源使用效率,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同时,鼓励企业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构建多方共同支持的投入机制。
陕西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陕西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王文博
【期刊名称】《当代经济科学》
【年(卷),期】1996(18)4
【摘要】陕西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王文博一、概况本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世界性高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浪潮,全球兴起一股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热潮,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国际趋势,它在促进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开发地区...
【总页数】7页(P74-80)
【作者】王文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
【相关文献】
1.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现状调查 [J], 王辽卫;王征兵
2.苏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J], 糜志雄;张斌
3.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基于行业视角 [J], 田巧娣;于兵
4.海南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J], 肖勇;朱雅琪;聂云
5.陕西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现状、困难、问题及对策──陕西省委党校厅局长领导
干部班研讨会纪要(下)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缺陷与调适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缺陷与调适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由技术创新相关组织、这些组织之间的联系及其运行机制和制度组成的网络系统,技术创新的相关组织中直接或间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组织是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1]。
近年来,通过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各界的共识,并在北京、广东等发达地区取得了较大成效。
陕西作为我国内陆和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在国家长期持续的支持下,科技基础、智力资源具有显著的优势。
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陕西经济整体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
对此,陕西各界已有充分的认识,历届政府也一直是这样引导的。
但一直收效甚微。
陕西经济发展仍非常缓慢,在全国排名相当靠后。
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
对此,我们试从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角度作一分析,揭示其体系的内在缺陷,并给出相应的调适对策。
一、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的缺陷和后果1. 国家级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科技人员、机构、研究开发活动总要落在某一地理空间上,从而形成科技的区域布局即区域科技。
对某一特定区域而言,由于科技经费的来源和科技活动功能定位不同,从而可区分为“国家科技”和“地方科技”。
按国家主要提供公共物品和克服市场失灵的经济职能[2],国家科技活动研发经费全部由中央政府提供,主要进行基础研究、战略性研究和前瞻性技术开发以及国防科技研发;按地方政府主要是保持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经济职能[3],地方科技活动研发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在直接、间接享受国家科技成果的同时,集中力量进行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求和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和技术扩散、推广与普及工作。
根据上述分析,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中,可明显地看出,陕西国家级科技力量强大,而地方级科技弱小。
区域科技发展是一个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历史的综合过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科技战略布局是影响区域科技形成实力的决定性因素。
刍议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刍议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变化,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枢纽省份,陕西省一直致力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然而,在当前的情况下,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改进策略。
本文将探讨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目前,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1. 企业规模较小。
目前,陕西省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虽然较多,但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科研与生产能力有限。
这一现状使得陕西省高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
2. 企业数量有限。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企业数量相比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相对较少。
缺乏多样性的企业数量影响了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和素质。
3.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缺乏研发实力,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不足。
由此,陕西省高技术产业产品的创新能力低,高端产品不足。
4. 市场资源不充裕。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虽然拥有极强的市场需求,但该地区的市场资源相对较少,市场竞争较激烈。
因此,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市场形势不利,缺乏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为了面对当前的挑战和问题,陕西省高技术产业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1. 加强科技创新。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实力,引进学术精英和专业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增强产品研发和市场竞争力。
2. 加强企业合作。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应积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各自资源,综合实力,共同完成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技术服务等工作,增强陕西省高技术产业企业规模和能力。
3. 优化管理模式。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需要加强管理,提高市场化水平,增强资金和技术投入,根据市场和需求加以优化产品结构。
同时,要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拓宽市场,并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
4.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应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实现与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陕西省自身的地缘、产业和人才优势,实现更高质量和量化的发展。
高科技产业中的发展差距与整改建议 (3)
高科技产业中的发展差距与整改建议一、背景介绍高科技产业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距。
一些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领域拥有巨大的优势和引导力,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缺乏创新能力、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本文将分析高科技产业中的发展差距,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二、主要问题1. 创新能力不足:在高科技产业中,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
然而,一些地区由于教育水平低下、研究机构薄弱以及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等原因,使得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
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高科技产业需要先进的基础设施支持,例如快速网络、通信设备等。
然而,在某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该地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3. 人才供给不足:高科技产业对于高素质的人才需求量大,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一些地区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缺乏吸引人才政策等原因,导致人才供给不足。
4. 缺乏跨学科合作: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然而,一些地区由于学科孤立、研究机构间合作不够密切等原因,导致跨学科合作不足。
三、整改建议1.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针对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应加强与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
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创新研发,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
同时,加大对教育体系改革的投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必须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带来的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并鼓励私营部门的投资。
3.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并改善教育环境。
同时,制定吸引人才政策,提供良好的待遇和创新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来到该地区工作。
4. 促进跨学科合作:高科技领域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与创新思维。
刍议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刍议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陕西省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我国的重要省份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陕西省的高技术产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1. 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陕西省的高技术产业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但相对来说高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比重较小,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2. 创新能力不足陕西省尚缺乏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人才,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3. 人才短缺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缺乏专业化、复合型的高端人才,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4. 缺乏资金支持在发展过程中,陕西省高技术产业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难以实现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二、对策建议1.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高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比重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和发展新兴的高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2.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应该推动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深度合作,加大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政府应该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培养和引进满足高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
4. 加强资金支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各类投资机构进入高技术产业领域,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吸引各类资金参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结语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存在着丰富的发展机遇。
政府应该更加重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资金支持力度,促进陕西省高技术产业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为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科技产业中的发展差距与整改建议
高科技产业中的发展差距与整改建议一、引言在当前全球化经济浪潮下,高科技产业成为各国政府竞相发展的焦点领域。
然而,虽然高科技产业在许多国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发展差距。
本文将探讨高科技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二、现有发展差距分析1. 投资和研发力度不足高科技行业需要大量资金进行研究和开发创新产品。
然而,在一些地区,政府对于高科技行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并不足够。
这导致了企业缺乏必要的资源来推动创新和进步。
2. 人才供给与需求失衡高科技领域对于人才需求迫切,而许多地区却面临着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
部分原因是教育系统没有能够满足实际市场需求,并且缺乏掌握前沿知识和关键技术的专门人才。
3. 行业标准缺失或过时高科技行业的产品和服务通常需要复杂的标准体系来确保质量和互操作性。
然而,现有标准在某些地区并不完善或过时,这给企业创新和拓展市场带来了困难。
4. 信息不对称与合作机制高科技产业中信息流动迅速且复杂,但在一些地区企业之间缺乏合作与共享信息的机制。
这导致了重复研发、资源浪费以及错失市场机会等问题。
三、整改建议1. 加大政府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增加对高科技产业的资金投入,并提供具体可行的税收减免和补贴政策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活动。
同时,政府还应制定长期稳定的产业规划,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2. 推进教育系统改革与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工程设计能力等核心竞争力要求。
此外,学校也可以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与实训基地,以满足高科技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3. 提升行业标准和质量体系建设政府应加强与企业及行业协会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和更新现有的行业标准体系。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制定新的标准,并提供相应奖励以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质量提升。
4. 加强企业间合作与信息共享政府可以促进企业间形成联盟、研发机构之间建立互通机制等方式来增加信息共享。
同时,政府还应通过开展论坛、展会等活动来促进跨地区或跨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高新技术行业的痛点与改进措施建议
高新技术行业的痛点与改进措施建议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行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这个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痛点和问题。
本文将从人才缺乏、法规不完善和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三个方面来探讨高新技术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建议。
二、人才缺乏问题1. 人才供求不平衡由于高新技术行业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大,但是市场供给却相对较少,导致了人才供求不平衡的局面。
2. 高薪资开支过大为吸引稀缺的高层次人才,很多企业都被迫提供高额薪酬及福利待遇。
这使得企业在短期内面临巨大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外界对该行业泡沫化的担忧。
改进措施建议:1. 加强教育培养体系建设加大高新技术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强与企业合作,将教育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2. 增加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包括提供有吸引力的薪资和福利待遇、设置职称晋升通道、注重员工个人发展等,以激励人才留在该行业,并保持持续创新。
三、法规不完善问题1. 缺乏对高新技术行业的明确规定现有法规体系没有完全针对高新技术行业进行规定,缺乏一套统一适用于该行业特殊性的指导原则。
2. 监管不到位由于高新技术行业涉及多个领域和专业知识,政府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往往无法跟上快速变化的科技发展步伐。
改进措施建议: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根据高新技术行业特点,在国家层面制定特定的法律法规,并建立起有效管理和监督机制,以促进该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2. 加强政府监管能力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高新技术行业的监管力度,增加专业人员培养和技术更新投入,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内技术的变革。
四、知识产权保护不足问题1. 技术侵权行为频发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完善,很多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技术被盗用、仿冒等问题,使得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位置。
2. 法律制度落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制度没有及时跟上科技的发展进步,导致了法律执行难、维权成本高等现象。
西安高新区技术创新体系的特征、不足及优化路径研究
西安高新区技术创新体系的特征、不足及优化路径研究刘京;杜跃平【摘要】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是高新科技园区发展的最本质特征.本文通过对西安高新区技术创新体系基本特征的分析,指出其核心问题是产业化能力低下,其根本原因是内陆型特征时创新要素活力的束缚;并根据增长极理论和阶段发展论,提出了西安高新区在"创建世界一流园区"阶段优化技术创新体系的两条关键路径:通过新型投融资模式激活技术创新要素,通过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能力;最后,总结了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的关键抓手.【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0(030)001【总页数】3页(P82-84)【关键词】内陆型;西安高新区;技术创新体系【作者】刘京;杜跃平【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7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9创新是高新科技园区的生命力所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是高新科技园区发展的最本质特征。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以下简称西安高新区)从 1991年创建以来,技术创新能力居国家级高新区前列,但与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尤其是,目前西安高新区发展进入“创建世界一流园区”的关键阶段,推动技术创新体系的优化和升级,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是当务之急。
1992年,Cooke教授在《区域创新体系:新欧洲的竞争规则》一文中首次提出区域创新体系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展开了大量研究。
[1]但关于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本文认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以服务或支撑产业、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战略为主要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功能,以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为主线,由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等主体性要素,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人力和知识资源等资源性要素,科技基础环境、市场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环境等环境性要素构成的网络系统。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缺陷与调适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缺陷与调适
杨忠泰
【期刊名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年(卷),期】2006(27)1
【摘要】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存在着国家级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研发能力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国有企业研发能力强、民营外资企业研发能力弱等非均衡性和相对封闭性的缺陷。
从而导致陕西科技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陕西应大力发展地方科技,加大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地方科技与国家科技的有效对接,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
【总页数】6页(P62-66)
【关键词】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缺陷;对策
【作者】杨忠泰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
【相关文献】
1.北京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缺陷与对策 [J], 吴贵生;王毅;杨德林
2.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缺陷与调适 [J], 杨忠泰
3.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为
例 [J], 张丽冬
4.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以北京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为例 [J], 吴贵生;王毅;王瑛
5.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北京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为例 [J], 吴贵生;杨德林;王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21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2No.21收稿日期:2011-09-13,修回日期:2012-06-08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10E169);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研究”(2011KRM10);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策研究”(11JK0149)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2.21.016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缺陷与调适杨忠泰(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宝鸡721013)摘要: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存在着区域科技资源丰裕、但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新技术产业较为发达、但地方经济发展相当滞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组织形式和体系完备、但运行效率低下的非均衡二元结构缺陷。
陕西要在切实克服认识误区,提高高新区产业创新能力和效益的同时,以建设西安为中心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契机,全面提高科技资源的可利用效率,并依托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和工业技术研究,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关键词: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缺陷;对策中图分类号:F276.44;F40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2)21-0070-06Defects and Adaptation of High -tech Industry Innovation System in ShaanxiYANG Zhongtai(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China )Abstract :Shaanxi high -tech industry innovation system has dual structure of non -equilibrium defects ,such as abundant resources and internal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developed high -tech industries and underdeveloped local economic ,com-pleted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of high -tech industry and low efficiency.It should overcome the misunderstanding ,in-crease ability and benefit of innovation.At the same time ,as an opportunity to construct overal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reform model base ,it shoul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and foster high -tech industrial clusters based on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 industrial base and industrial research.Key words :Shaanxi ;high -tech industy innovation system ;defects ;measures陕西作为我国内陆和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在国家的长期支持下,具有良好的科技基础和丰裕的科技、教育资源,其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对此,陕西历届政府的认识是清醒和一贯的,从“九五”的“1851”重大科技产业行动到“十五”的建设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再到“十一五”的“13115”科技创新工程,始终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摆放到突出的地位,给予了高度重视,举全省之力,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但一直收效不大。
高新技术产业并未发展壮大,成为陕西支柱产业,相反,就全国而言,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效益总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升反降。
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效应不大,其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由1996年的第7位下降到2006年的第13位,下降了6位[1],成为全国排位下降幅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对此,我们试从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角度作一分析,揭示其体系的内在缺陷,并给出相应的调适对策。
1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缺陷产业创新体系(系统)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子系统,目前对其概念和内涵尚无统一的定义。
一般认为其“是指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政策调控为导向,以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为保障,以创新性技术供给为核心,以实现特定产业创新为目标的网络体系”[2]这一网络体系的结点是产业生产链上的相关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结构和顾客等;其强调的不仅是各行为主体的创新绩效,更重视各创新要素及企业与非企业组织之间的互动作用和运行机构及结合方式,突出综合系统性。
按照这一要求,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内在的矛盾和缺陷。
杨忠泰: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缺陷与调适1.1区域科技资源丰裕,但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丰裕的科技智力资源是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
陕西作为我国内陆的战略要地,经过国家“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以来的持续支持,其区域科技基础和创新能力一直在全国处领先地位。
省内科技人力资源雄厚,现有100多万科技人才,其中“两院”院士55人;科研机构较多,研究设备精良,共有100多家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院所,有100多个优势学科,其中国家重点学科65个;高校科技实力很强,全省有普通高校76所,军事院校9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高校分别有8所和3所,拥有15个博士授权单位和29个硕士授权单位,为全国高校最为密集、科技实力最强的四大地区之一,科技综合实力长期位居全国前列。
区域创新能力一直很强,2001-2008年,在全国31省市区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中,陕西分别列全国的第11、10、11、15、11、10、11、12位[3]。
但陕西丰裕的区域高科技资源内部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首先是科技资源中央与地方所属的不平衡,呈现出“中央强、地方弱”的显著特征。
陕西作为我国内陆的战略要地,其区域科技是“嵌入式”的,是国家基于战略总体布局长期支持培育形成的,而非陕西经济、科技自身发展的结果。
其科技先进实质是由中央属科研院所、重点高校支撑的国家科技先进,地方科技资源和研究实力仍相当滞后。
2008年,陕西关中地区开展科技活动的单位中,中央单位仅占全省16.6%,但其拥有的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经费筹集额、R&D经费内部支出额分别占到全省的86.2%、60.3%、72.2%[4];中央属科研机构所拥有的仪器设备总值占比也高达84.2%。
在西安,其8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都分布在部属单位。
以高校为例,陕西省高校70%以上的科技经费和近90%的政府资金集中在6所部属高校,同时,部属高校也贡献了一半以上的科技成果(专著和学术论文数)和70%以上的技术转让量(签定合同数)[5]。
同时,军民科技资源分布也很不均衡,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科技资源高度聚集。
2008年,在关中地区开展科技活动的单位数中,军工科研机构仅占3.3%,却分别拥有21.9%的科技活动人员数、32.2%的科技经费筹集额、54.9%的R&D经费内部支出额,以及当地仪器设备总价的55.5%[6]。
由于科技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受中央与地方、军工与民用、部门与条块的严重分割限制,致使丰裕的科技资源流动、共享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障碍重重,效率低下。
据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为33.83%,远远低于全国50.43%的平均水平,在全国位列第23位。
其次是科技资源布局的空间不均衡,西安中心城市科技力量高度聚集,其它城市科技力量弱小。
科技力量及其创新能力具有空间聚集性特征。
其科技创新极一般会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发达的大城市形成,这在国内外都是如此。
但陕西科技区位分布不均衡在全国最为突出,呈现显著的“关中大、陕南陕北小”的格局。
关中地区拥有全省80%以上的科技力量,3个国家级高新区全部集中在关中,全省76所高校,陕北、陕南仅有5所。
以科技创新人才为例,2007年关中占居全省科技人才总量的93.43%,而陕南、陕北分别仅为4.23%、2.34 %。
关中地区的科技资源又集中布局在西安。
2008年,西安高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占全省的76.3%,拥有的发明专利数占全省的87.3%;独立科研机构占关中地区的90.6%的科研院所均布局在西安。
这与东部一些经济科技发达省份如江苏科技力量城市布局相对均衡形成明显反差[8]。
由于西安以外的宝鸡、铜川、渭南、安康、延安、榆林等市科技力量弱小,致使这些地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明显科技智力支撑乏力。
其三是研发费和投入内部结构不平衡。
统计分析表明,陕西R&D经费投入一直较高,位居全国前列。
R&D经费占GDP的比重更高,2007年为2.7%,仅低于北京,还高于广东、上海、江苏等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达到发达国家科技投入强度。
但高投入的R&D经费主要是中央政府资助的结果,企业远未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
关中地区政府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所占比重高于企业7.2个百分点,而全国企业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所占比重反而大大高于政府48.9个百分点[9]。
另一方面,从研发经费内部结构看,2007年陕西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者经费支出比为1: 5.16: 1.02,而同期全国比例为1: 2.28:17.84[9]。
基础研究经费相对偏高,而与生产直接联系的试验发展经费太低,致使高新技术成果不太成熟,本地难以直接吸纳。
1.2区域高新技术产业较为发达,但地方经济发展相当滞后区域高科技及其产业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
但具体到某一特定区域,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并非一定与区域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和协调发展关系。
与全国其它区域相比较,可明显看出,陕西依托发达的科技教育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发达,而区域经济发展却相当滞后,两者呈全国最典型的不协调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