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组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是一种教师间相互观摩、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的活动模式,通过观摩和分享,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以下是我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几点心得体会:
1. 互相启发:在参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我发现不同教师可能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思路,通过观摩别人的教学,我可以受到启发,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知识共享:在活动中,教师们会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和经验,这种知识共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优势资源分享给他人,实现共同进步。

3. 交流思想: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可以促进师资力量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让教师们更好地交流和沟通,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周密准备:参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准备相关教学资料,确保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活动的效果。

总的来说,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是一种很有益处的教学交流方式,通过这种活动参与,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地理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地理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地理同课异构心得体会地理同课异构是指以地理学科为核心,通过多个不同学科的组合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多个学科的融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在我参与的地理同课异构教学中,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

知识系统的融合地理同课异构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系统。

在传统的地理学习中,往往只注重地理学科本身的知识,而忽略了其他学科的应用。

然而,在地理同课异构教学中,我们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例如,在地理与历史的融合中,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某个地区的历史变迁来理解该地区的地理特点。

这种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同时,对其他学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促进了知识的综合应用。

跨学科思维的培养地理同课异构教学还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往往只需要记住一些地理的概念和知识点。

而在地理同课异构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就需要跨越学科的界限,进行思维的跳跃。

例如,在地理与数学的融合中,学生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分析和预测地理现象的变化。

通过这种跨学科的思维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真实情境的模拟地理同课异构教学还能够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缺乏实际的应用。

而在地理同课异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来进行教学。

例如,在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融合中,学生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如研究一个城市的用地规划、交通拥堵等。

通过这种真实情境的模拟,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并且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地理同课异构教学还能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促进。

在传统的教学中,各学科往往是相对独立的,只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传授。

而在地理同课异构教学中,学科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协作机会。

例如,在地理与化学的融合中,我们可以研究水资源的污染与化学物质的关系。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1最近我参加了一场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题的听课活动,该活动为同课异构形式,教师们在同一教学主题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授课,让我们在比较中得到更全面的启发。

在听了几节课后,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同一主题下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可以扩展教学深度和广度。

比如我们学习“地球公转的原理”,一位教师通过PPT展示地球公转的原理,并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地球公转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易理解。

另一位教师则通过实验教学方式,将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公转运动通过实验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地球公转的原理。

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知、去理解、去探究同一个知识点,扩展了学生的思路和思维深度。

同一主题下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一堂课中,一位教师通过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探究“环保”的概念,另一位教师则通过组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深化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不仅仅是听听课,而是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潜能,提高学习兴趣。

最后,同课异构也让我意识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需要不断提高和充实的。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而教师们在同一主题下的教学互相观摩和学习,不光可以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同课异构听课活动是一个有益的教育交流平台,让教师们在比较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成长。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2近日,我参加了一次同课异构听课活动,主题为美术。

我从中受益匪浅,获得了许多有关美术教学的新思路和灵感。

我深刻感受到了美术教学的独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灵活运用各种媒介和手段,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角度审视事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受。

美术教学注重通过观察、感受、创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

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心得(通用3篇)

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心得(通用3篇)

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心得(通用3篇)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心得篇1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对同样内容的不同教法和把握,成功地为参与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更容易学到同仁的优势。

反思这次教研活动,我感到自己有如下的体会:一、拓展视野,丰富了教育教学艺术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都有他的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

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在相互的听课过程中,其他教师的教育机智可以被相互体会。

二、智慧碰撞,构建了多重对话平台在准备这次课的过程中,大家就每一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心扉,发表自己对听课的感受和看法。

经验丰富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

年轻教师也积极献言献策。

思想发生了碰撞,讨论的越深入,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越透彻。

三、相互对比,引起教师对授课方法的思考一节课结束后主要是反思教学效果。

这种效果一方面是与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课标目标。

二是从现场效果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是否被激发出来,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反馈、同行和专家的评议,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提出今后改进和完善的设想。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认识到,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居高临下地对知识进行概括解析,用自己的解读来替代学生的解读;而应该站在一个引领者的位置,循循善诱,平等的与学生进行交流、真诚的与学生进行沟通。

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重视课堂生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合作讨论的氛围中,让学生各自生成或构建自己的认识与知识。

这是当前新课改的必然趋势,如何做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站在对话者首席的位置,是当前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关于“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

关于“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

对于“同课异构”的讲堂教课评论与反省“同课异构”的目的不是为了同场竞技,而是为了互相沟通,这一日的决定了教师讲课风格、形式能够多样化,从而让人领会不一样的教课风格,在鉴赏中搜寻差别,在比较中学习特点。

“同课异构”作为一种较新奇的校本教研活动,该怎样评论其讲堂教课成效呢?在本市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中,我校地理组选派的两名教师在“同课异构”活动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下边笔者就以这两位教师设计的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二章《大洲和大洋》为例浅谈一下领会。

一、两者的共同之处1.先学后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两位教师均采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目的是为了充足利用讲堂这可贵的 45 分钟,不向课前延长(即不部署课前预习),也不向课后扩展(即不部署大批课后练习),以培育学生独立自学能力。

这类理念很好,能够让学生的“学”与“做”都在一节课内达成,从而在课下有虹多空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他们二人的新课导人也很有新意,让学生眼睛一亮,踊跃地参与到研究、沟通的学习活动中。

2.透辟理解课标,创造高效讲堂,两位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弃取,从头组合、整理,真实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两者的不一样之处1.讲堂构造的设计不一样。

两位教师的教课风格不一样:叶老师采纳小组合作,分小组比赛,讲堂活动热情;陈老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活动紧凑,学习时间较丰裕。

叶老师的导入由微信启动画面(一个人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创建情形,从而联想后羿和嫦娥的对话,指引学生想象在月球上看地球的样子,让学生察看地球上陆地的散布,这样就经过演绎神话把学生的注意力带进了讲堂。

从学生的角度设置导教案,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先把陆地散布的问题解决了,这样就有了合作学习的基础。

而后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沟通,经过大洲展现,使得学生在沟通中获取更多的大洲知识。

最后再经过画大洲的方式稳固学生对大洲的地理散布的记忆。

陈教师则是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动画场景,用以吸引学生,帮助记忆。

“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

“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

“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在我参加了一场名为“同课异构”的活动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种学习方式的独特魅力。

同课异构活动是一种学生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应用同一门课程的知识。

这种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我在活动中的学习体会。

首先,同课异构活动强调小组合作学习。

在这种活动中,我们被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三到四个成员组成。

在小组内,我们共同讨论课程内容,相互学习和解答问题。

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还能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从而使整个小组的学习效果得到最大化。

其次,同课异构活动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小组内,我们被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应用课程内容。

每个小组都要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并通过讨论和互相借鉴,最终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这种创新思维的培养,使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能够培养出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我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更加灵活和有效地解决。

再次,同课异构活动充分利用了多样化的资源。

在活动中,我们不仅可以利用书本和网络等传统资源,还可以借助其他资源来帮助我们的学习。

比如,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我们可以参观企业和实验室,亲身感受和了解相关行业和科研领域;我们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我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种多样化的资源的利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果,还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应用课程内容。

最后,同课异构活动强调个人能力建设。

在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专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通过与其他成员的合作和交流,我们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被鼓励去质疑和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尊重和接受他人的观点。

关于初中地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范文(通用5篇)

关于初中地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范文(通用5篇)

初中地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关于初中地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范文(通用5篇)经历了有意义的活动后,我们一定都增加了不少生阅历,你会有什么样的总结呢?千万不能认为活动总结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中地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地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第一,徐老师展示的“朗读课型”与我们平日操作的传统课型很不一样。

它更侧重读,各式各样的读:生读,师读,小组读,师生读,男生读,女生读……共计全课朗读次数达到28次,但一点不令人生厌,从开头到最后逐步加深,要求逐渐提高,整个课堂娓娓道来,是渐入佳境,越来越吸引人,直到一课结束,所有听课老师和学生均沉浸其中。

尤其是指导学生朗读环节,不仅让学生会朗读,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全课以小组活动为主,将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完美融合,不仅展示了老师深厚的语文素养和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也充分发挥了学生个体及小组的能力。

第二,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实行导学案之前,语文课实则成了语文教师个人素质的展示课,实行导学案之后,我们变得很被动。

想多说又怕多说,不说学生又要乱说。

通过徐老师的课,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导”与“学”的关系。

如何导?我想,导学案的编写就成了重点。

第三,导学案的编写。

徐老师的导学案没有就课文内容设置一个问题,但在各环节提出了明确的时间限制和指导指令,反观我们的导学案,编写简单,操作困难,每一节课都变成了阅读理解课。

一篇很美的课文分成了几个问题,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分析问题,得出答案。

小组展示分析过程,明确答案,顿时毫无美感可言,不仅消灭了语文老师的个性和创造力,也抹杀了语文的整体性特色。

我们不愿意让语文失去它本身的魅力,可是谁能告诉我们语文导学案应如何编写才能既有美感又有效果?我想,语文的导学案可不可以这样编写?除了传统的三维目标,课前导读,课堂导学,课后总结,是否可以创造性编写。

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不仅仅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就语文而言可分为阅读课型,朗读课型,读写结合课型,品析课型,讨论课型,口语交际课型,作文课型等等)去编写,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如小说,诗歌,童话,说明文,散文等等)去编写,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基础班和提高班)去编写,第一次编写的过程会非常繁琐,但几年下来,必将形成一套完整的导学案。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模板(四篇)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模板(四篇)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模板同课异构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指的是在同一门课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水平,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使得学生能够在同一课程中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

同课异构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在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时,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安排,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通过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我得到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同课异构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在班级中存在着学生的差异,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而有些学生可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如果仅仅按照固定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那么一些学生可能会感到学习压力过大,而另一些学生则会感到学习无聊和无效。

通过同课异构教学,我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关注。

其次,同课异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

而同课异构教学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同一门课程中,我可以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发展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再次,同课异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同课异构教学中,学生往往需要进行一些合作和交流活动。

比如,我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项目研究、实验报告等活动,通过合作和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这些合作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同课异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

通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我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同课异构教学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同一门课程中,我可以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包括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创造和创新能力等。

感悟初中地理同课异构

感悟初中地理同课异构

感悟“初中地理教学同课异构”为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5月21日,市教研室在铝业学校举办了“初中地理教学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下面就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谈一点个人的看法:1、关于目标设置。

两位教师教学目标的设置均能落实课标,基本达到了本课时对课标的教学要求。

2、关于创设情景。

两位老师引用了大量景观图片、文字图表创设情景,直观形象,信息容量大,易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特别是王老师的两段视频材料,更加生动形象,在课堂上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最后的“法国经济概述”的那段视频,放在欧洲西部“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之后,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关于有效设问:这两节课很多问题的设计源于创设的情景,老师的目的是把学生从感性认识引入到理性的学习上,所以问题创设的是否到位至关重要,即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情和学生的实际。

在这方面商老师有一个非常可贵的亮点,即“欧盟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如何?”的处理上:展示相关图表,给出层次感、深度感恰当的四个问题,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我给出的评价是“读图分析问题设计到位,小组讨论效果显著”。

商老师在这一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还突出了国情教育的内容,也使得课标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值得商榷的是:关于本课时的第一项大内容“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的相关内容的处理,商老师的教学流程是位置范围-人口分布-国家众多-欧盟组织,突出了人文知识的教学;王老师的教学流程是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国家众多-欧盟组织,由自然地理的教学到人文地理的学习。

前者的处理比较流畅,后者虽然和教材的安排上有点脱节,但符合区域地理中由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的教学模式,因为自然地理是为后面人文经济地理的学习作铺垫的,而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密切,讲了位置范围自然要引出地形、气候、河流等要素的学习,但自然地理不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点到为止,不展开分析,这样是否会好一些?。

高中地理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高中地理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富平中学高三地理史继超高三地理同课异构观摩活动心得体会富平中学史继超2019年11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高三一轮地理复课“同课异构”观摩活动,我的感触颇深,我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静。

本次活动共有迤山中学赵立平、富平中学刘兴辉和蓝光中学杨莹三位老师参加,讲课内容为中图版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内容。

三位老师面对高三学生,在讲解过程中都向学生展示考纲,明确考点,这能让老师有目标的教,学生有目标的学。

各老师也有自己的特色:赵立平老师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常让学生翻看教材,注重课本教学;刘兴辉老师则用自身事例导课,快速引起学生兴趣,课堂中通过生活素材,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身上;杨莹老师则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狠抓基础知识,做到因材施教,课堂中学生参与度广。

通过比较,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现将我个人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教学收获1.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灵活多样的课堂环节设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也尽情展示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随机测验不仅检测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奠定了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基础——学生主动参与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转变了传统的教材观。

灵活组织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尤其是不局限于一个版本的教材。

注意挖掘乡土地理素材,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现实。

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本次听课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去理解地理知识,收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出来。

3.灵活组织、调控课堂,波澜不惊中见智慧。

不管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问题,很多老师都能够应付、调控自如,体现了较高的教育教学素质与技能。

参加同课异构活动的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同课异构活动的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同课异构活动的学习心得体会参加同课异构活动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学习经历,让我从中获益匪浅。

下面是我在活动中的学习心得体会:首先,同课异构活动让我意识到了学习的多样性和个体化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我注意到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和习惯都有所不同。

有些人通过听课最有效,有些人则更喜欢通过讨论和互动来学习。

这使得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方法。

这让我更加重视个体化的学习,并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其次,同课异构活动也展示了知识的多样性和广度。

在活动中,我有机会参观其他学生的学习成果,发现了很多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领域。

这让我意识到知识的广度是无穷无尽的,只有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才能不断乐趣探索和学习。

另外,同课异构活动还鼓励了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活动中,我们需要与他人合作,一起讨论和展示学习成果。

这不仅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通过与他人互相学习和支持,我们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

最后,同课异构活动也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表达和传达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活动中,我们需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给他人观看和评价。

这要求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和观点,以便让别人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我的学习成果。

这对我提高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并使我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良多。

总的来说,参加同课异构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它让我意识到学习的多样性和个体化的重要性,扩展了我的知识广度,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并提高了我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我相信这些收获将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持续发挥作用。

地理课中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地理课中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地理课中同课异构教学反思“同课异构”就是同一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研究的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理解不同,其课堂的设计也有所不同,正所谓教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学一遍有一遍的心得。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次分析,会对课文有新的思考。

特别是观摩别人同内容的课之后,会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

把这种感受和理解记录下来,对自己会有所启发。

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

教学有法,但是教无定法,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使用方法,建构适合于特定教学内容的模式,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一种绝对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方法是水,内容是山。

我们应以内容为主导,选择方法。

在处理讲授内容时,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处理课文内容,课堂的教学方法多样,像一些小活动的加入,更为课堂增色不少。

而这些恰是我的课堂教学中所缺少的2、反思教学的效果:教学效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的课程目标;二是从现场效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是否被激发出来,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同课异构教学,还要与别人对比,看在教学效果方面有什么差距,提出今后改进和完善的设想。

从课堂效果来看,本节课还是不错的,课堂教学伊始我就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环节。

成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应该说整堂课学生的交流意识,学习状态还是很好的。

但从教学目标上看,学生的理解并没有达到我事先预定的目标。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感言(3篇)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感言(3篇)

第1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已经圆满落下帷幕。

回顾这次活动,我感慨万分,收获颇丰。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同一节课,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

这种形式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借鉴他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同课异构”的魅力。

首先,它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小学语文《春》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注重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有的教师则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描绘景物。

这些不同的教学方式,让我们受益匪浅。

其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让我们认识到教学设计的多样性。

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可以设计出风格迥异的教学方案。

这让我们意识到,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一些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游戏化教学等手段,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还让我们学会了反思和改进。

在活动中,每位教师都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积极改进。

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

通过反思和改进,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加出色。

以下是我在活动中的一些具体体会:1.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在活动中,我发现很多教师能够明确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这使我意识到,教学目标的设定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

2.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活动中,教师们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这些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

“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

“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同课异构”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同一个课堂内,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我在参与了一次“同课异构”活动后,对此有了一些体会。

首先,我认为“同课异构”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通常是以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则是被动接受。

而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我在这次活动中选择了一个与我的兴趣相关的活动,我发现我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以前更高了,我愿意主动去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其次,我觉得“同课异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每个学生在同一堂课上选择不同的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一部分知识已经掌握得很好,他们可以选择更加深入的拓展学习。

而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一部分知识还不太理解,他们可以选择更加基础的学习活动。

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水平上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我在这次活动中选择了一个适合我的难度的活动,我发现我更加能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学习效果更好了。

此外,我认为“同课异构”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现实情境选择相应的活动,他们可以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选择同一种活动,一起学习和探索,共同成长。

这样一来,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帮助彼此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我在这次活动中选择了一个小组活动,我发现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学习,我们能够相互启发和帮助,互相提高。

综上所述,“同课异构”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学习体会。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也认识到了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

我相信,在个性化教学的指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发挥出更大的学习潜能。

初中地理老师教研活动有感 区域性大面积同课异构教研之我见

初中地理老师教研活动有感 区域性大面积同课异构教研之我见

初中地理老师教研活动有感地域性大面积同课异构教研之我见今天带着期待的心理参加了我区地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按照要求,每个八年级地理任课教师需要交流分享自己(长江的开发和治理)基于课标,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目的无疑是通过交流比照,集思广益,提升每个教师对教材处理把握的实践力。

活动中因为时间关系,第—个教师展示后,组织者安排了全员评析,第二个展示后,限于时间关系,点名组织了局部教师评析,第三个展示后,又组织个别教师评析。

之后让没有展示的教师统一展示后,相互评析。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因为是展示教学设计,而且是同一节课,有些难免会出现重复的东西,而且限于记录因人而异,就会混淆不同教师间的比照。

所以,我就觉得虽然看似每个教师都有参与,但是这样的组织无疑也少了一些东西,而且教师之间看似没有评比,但是教师还会多多少少有一些成人间的面子问题,在展示和评析中会舍弃一些东西,保存一些东西,并没有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东西。

鉴于此,我想,我们在这样的教研活动组织中,是不是可以采纳片段式处理,首先大家进行相应案例对应课程标准的解析,然后进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之后生成学习目标,通过教师间的比照,确定哪种表达最合理。

其次,按照学习目标的制定,每个人再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流程设计,作为空讲课展示给大家,相互记录亮点和值得借鉴的东西。

再相互结合每个人的设计不重复地进行评析,或者选取某一个或者两个教师的设计作为主题,其他教师参与整合设计,畅所欲言为什么这样设计,有什么理论和现实依据,重在让每个人真正的受到启迪,而不仅仅是泛泛而已。

然后,选择时机,让某个或某两个教师展示我们初步进行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堂观察,验证我们设计是否到达期待的东西,从而诊断设计的生成意义是否合理。

最后,参与者经过体悟性教育,再各自对根本成型的教学设计个性化处理,并反思自己最深刻的收益,作为交流材料梳理,不仅让每个参与者思想认识上由发散趋向统一,明确课标把控的问题,教学评一致性问题,还从统一到放开性处理,如何更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符合自己个性化教学的创新之举。

同课异构听课评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同课异构听课评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同课异构听课评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同课异构听课评课心得体会范文篇1整个第九周是我校的“同课异构”公开课比赛,我作为新老师虽然没资格参赛,但能有幸看到各科老师的精彩课堂,也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一周里,我分别听了历史、地理、数学和生物四门课共六节,数学和地理因为课程冲突,所以分别只听了一位老师的公开课。

虽然少了比较,但是并不影响我从他们的课堂上吸取精华。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

虽然是同一节内容,同一个教学案,但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首先是导入部分,XX老师通过一首音乐(最初的梦想)导入,这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将一些历史问题生活化;而同样是历史课,z老师则主要是播放一些历史小视频,这不但可以让学生学到课堂知识,也能增进课外知识;麦嘉玲老师的生物导入也是别出心裁,她将一杯变味的粥放在讲台上,请学生先闻,闻完后再问学生还敢不敢喝,接着解释变味是因为里面生存着大量的微生物,从而导入本章节内容。

其次在课堂上,大部分老师都选择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老师们根据教材内容适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动脑,如地理科组的z老师,她的课堂教学非常新颖,与学生互动性强,主要通过学生身边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然后自己得出结论,最后把新知变成能力。

并且在一个重点内容的讲解上,处理得也是非常到位,她先简单描述一遍刚刚所学内容,然后再请三个同学上台根据老师的讲解,自己重新讲述一遍,在学生都讲解完成后,再重新归纳总结,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并加以补充。

再次,我觉得这些老师的教态都非常自然,在语言的组织上,对学生的鼓励和评价上都恰如其分,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每堂课都有学生参与,老师归纳总结。

最后,各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又都融入了大量的练习,并且这些练习设计很有层次感,由简到难,由点到面。

直接在课堂上就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此次听课,让我学到了其他老师的长处,看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同课异构的地理教学实践及反思

同课异构的地理教学实践及反思

降水 , 暖风过境天气晴朗” 。 总而言之 , 在地 理地 图教 学 中教 师要 身体 力行 , 用 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 用多种 教学方 法引导 学生读 图和用图 , 才能更 好地 让学 生掌 握地 理学科 的“ 第 二语
, ,
C1

[ 参




[ 1 ]邹 少华. 高 中地 理教 学 中提 高 学生识 图技 能 的有效 途径 口] . 读与写( 教 育教 学刊 ) , 2 0 1 4 ( 2 ) . [ 2 ]刘娟 . 如何发挥 地图在地理教 学 中的作 用[ J ] . 文教 资料 ,

植 于课堂 、 还 原 于课 堂、 运用 于课 堂 ” 的实 际 问题 , 充 分 尊重学生 的主观 能动性 , 采用“ 以生为本 ” 、 “ 直面 问题” 、
“ 课例教 研 ” 等 实施 策 略 , 开展 具 有 实效 的 教学 研 究 活
动。
2 . 学 生 学 习 的基 本 特 点
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纲要 》 中, 明确提 出现代教 学 活动应 以学生 的视角来考 虑实际 问题 , 综合考 虑学生 的 原有知识 结 构及 主 观感 受 , 创 设更 具 人性 化 的教 学模
型, 便于提升课 堂 教学 效益 。在 地理 教学 中, 应依 据 学 生学 习的基本特点来考虑教学 方式 , 以学生对 知识点 的 理解 程度 、 应 用能 力为综 合考 虑要 素 , 教学 设计 也应从 学生的基本学情 入手 , 根 据学 生 的已知 和未 知 ( 对 待某
地图教学强调对 学生综合 、 概括 、 发现能力 的培养 , 让学生从 图像 中创造性地获取 知识 。例 如我们 在“ 冷锋 和暖风” 教学后 要求 学生 绘 出冷锋 和 暖风 的示意 图 , 并 进行对 比。学生通过 自己绘 图 , 发 现冷锋 雨是从 暖气 团 侧下 落 , 暖锋雨是 从冷气 团一 侧下 落 , 冷锋 表现 为锋 后雨 , 暖锋表 现为 锋前 雨。从这 一点 引 出“ 冷 锋过 境有

同课异构教后反思

同课异构教后反思

同课异构教后反思
彭振郑州市第58中学地理组
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于3月26日在阶梯教室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授课内容是第七章第三节:印度
我的课程分为四部分,课前预习导入,知识讲解,小组讨论和当堂练习。

在课前预习导入方面,我以泰戈尔的《金色花》作为课前导入,唤醒学生对印度这一国家最基础的印象,同时配以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开始新课的学习。

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课程的导入不够新颖,音乐的选取不够合适
第二部分的知识讲解主要以本章的知识点为主线,即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和迅速发展的外包产业。

我没有按照课本给出的教学顺序教授新课,而是略作改变。

我先以印度的季风气候为切入点,引入印度粮食生产的相关内容,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养育了非常多的人口,因此印度成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的原因之一便是如此。

进而分析人口众多的利弊。

最后略讲服务外包产业。

在小组讨论这一环节,我把一些开放性的、发散性的问题交给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最后是当堂练习。

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内容
总体来说,这堂课是成功的。

从教学目标的完成、课堂时间的运用和三维的达成都基本做到。

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

当然也有不足存在,比如部分问题设计的过深。

再加之没有按照课本的顺序上课,思维的不连贯性可能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

2023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集锦15篇

2023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集锦15篇

2023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集锦15篇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1一节同课异构习题课上完后,老师们都说,课堂效果不错,这是一堂有水平,高质量的习题课。

我也觉得,能上这样一堂课,从准备、试讲、到上完后的评课,都让自己有很大的收获和提高。

准备阶段得到了我们地理组很多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我们高二地理组全体老师一直参与其中,为我们出谋划策,对我们帮助很大。

李丽和张晓丽还为此专门听了历史组和政治组的习题课,借鉴他们的优点,无论从站位,还是从课堂结构都对我们的这节课起了巨大的,关键性的作用。

同时她们为本节课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设计了各个环节的观察量表、进行了很多的后勤工作,这堂课的成功她们真的是功不可没。

还有刘老师和姚老师带领着高三、高一的所有地理老师,在我们的课前说课阶段、课堂试讲阶段都指出了很多的不足,同时也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实用的建议,本节课的修改和成型也凝聚着她们的心血。

姚老师作为教科处的调研员,听了很多其他组老师的课,把他们的一些成功之处和优点一一介绍给我们,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说这两节课凝结了我们地理组全体老师的经验和智慧。

这两节课的成功,首先应该感谢的就是他们。

这堂课上完后,我觉得自己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课堂设计能力,还是课堂上各种问题的处理,都有很大的收获,整节课上下来,感觉以下几点做的比较好。

1、习题和成绩评价环节。

习题课必须有评价环节,对习题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对试卷的难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成绩也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对成绩的分析评价,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班级的成绩,自己在班级的位置,通过表扬成绩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我在上课进行这个环节时,明显可以看出,受到表扬的学生很自豪,且一节课听课都很积极。

2、调动学生参与环节。

试卷讲评课比新授课的趣味性要低,所以一定要充分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我在讲课时,一开始采用自查自纠,互相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问问题的学生可以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回答的学生又有一种成就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组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
王静
同课异构就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

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可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于理解与掌握的内容。

如果还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那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就很难突破这些重点与难点。

所以如何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各种教学方式与方法,结合实际突破重点与难点,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高一地理教学中,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抽象、难懂,一向是学生遇到的难点与重点,我又比又画,学生还是不理解气旋与反气旋在水平方向上大气的流动情况及其在垂直方向上大气流动情况;不理解锋面气旋的运动情况及对天气的影响;甚至不理解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我就思考,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与方法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呢?单纯的平面图形不会达到直观的效果,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不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营造动态立体的运动效果,显示气旋与反气旋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大气流动情况。

同时又可从实际出发,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怯学到愿学再到想学,觉得学习气旋与反气旋这样的知识是一种乐趣,不再抽象、难懂。

张萍和白涛两位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师基本功扎实,备课充分在教材的难点处理上,张萍老师的做得比较好。

白涛老师在讲解知识点上也特点突出,同时,他们在教材结构安排上基本合理。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上各具特色。

都较好的把握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层次。

在教学手段上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能够更清楚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由于本节课的难度较大,天气系统的原理相对抽象,在对难点知识的突破上张萍老师能充分应用多媒体展示抽象事物,在知识的梳理上白涛老师做的也不错。

只是在“先学后教”的这个方面由于该课知识难度的特殊性。

总之,俩位老师的课都按到自己的教学设计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

两位老师传授知识清楚。

我自己作为第一次讲解这方面的知识点,自己可能都不是特别熟练。

我在学生怎么样解决问题的环节没有完成好,希望下次通过启发学生来发现问题达到解决问题。

同时,重难点不太突出,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