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知识点归纳
初一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打印
初一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打印一、细胞与遗传1.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
3. 遗传物质DNA存在于细胞核中,控制生物的遗传信息。
4. 染色体是DNA的载体,人类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
5. 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
6. 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是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二、生物多样性1.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具有共同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3. 生物进化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进化的驱动力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突变等。
4. 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其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能力,如鸟类的羽毛。
5. 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6.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包括生物、土壤、水等。
三、生物的营养与呼吸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2.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动物呼吸的氧气来源。
3. 呼吸是生物将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4. 有氧呼吸是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产生大量能量。
5. 无氧呼吸是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的,产生少量能量。
四、生物的生长与繁殖1. 细胞分裂是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基本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产生两个相同的子细胞或四个不同的子细胞。
3. 生物的生长是指体积、质量和结构的增加。
4. 生物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产生的后代具有遗传多样性。
五、生物的运动与感应1. 生物的运动包括生物体的整体运动和细胞内部的物质运动。
2. 生物体的运动方式包括游动、爬行、飞行、奔跑等。
3. 生物的感应是指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响应,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
4. 生物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2.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等结构。
3. 动物细胞缺少细胞壁和叶绿体,但含有线粒体。
4.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
5. 细胞质是细胞内充满的半流体物质,其中包含许多细胞器。
6.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繁殖,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可以根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分类。
2. 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 五界分类系统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其中真核生物又分为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将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和转录过程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3. 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控制生物的性状。
4. 进化是生物种类和生物特征的变化过程,由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驱动。
5. 化石记录和比较解剖学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组成的系统。
2.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了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4.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有重大影响,包括栖息地破坏、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五、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种子包括胚和胚乳。
2.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 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4. 植物的光周期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其生长发育。
六、动物的生长发育1. 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动物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幼体发育和成体发育。
3. 动物的行为包括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
4. 动物的迁徙、冬眠和繁殖等行为与季节变化有关。
七、人体健康与营养1. 人体需要六大类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四篇)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生物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科学学科之一,在初一阶段学习生物知识是打下后续学习的基础。
下面将对初一生物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 生物的特点生物是指地球上所有能够独立存在、生长发育、进行代谢的有机体。
生物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细胞组成:生物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
- 生长发育:生物具有生长和发育的能力,可以通过摄取营养物质以及进行细胞分裂和组织修复来增长体积和数量。
- 新陈代谢: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能力,可以通过吸收营养物质和转化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
- 反应性: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性,可以感知和响应环境变化。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原细胞和细胞质器系列。
- 原细胞:原细胞是没有明显的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细胞,包括原核细胞和古代细胞。
- 细胞质器系列:细胞质器系列包括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叶绿体等,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共同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
- 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壁是细胞外围的硬质结构,可以提供细胞保护和形状维持的作用;细胞膜是细胞内外之间的分界层,具有选择性渗透性,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 营养摄取:细胞通过细胞膜对外界的物质进行摄取,摄取所需的营养物质。
- 合成代谢:细胞通过细胞器系列进行合成代谢,产生新的物质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 分裂和增殖: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增加细胞数量,维持生物体的发育和生长。
- 分化和特化:细胞可以通过分化和特化的过程,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群体,组成各种组织器官。
4. 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期间进行染色体复制、分离和移动的过程,最终形成两个具有相同染色体数目的子细胞。
有丝分裂通常分为减数分裂和体细胞分裂。
- 无丝分裂:无丝分裂是指细胞在无丝分裂期间不进行染色体复制和分离,直接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第二单元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生物七年级全册知识点汇总
生物七年级全册知识点汇总一、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例如,人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鱼类通过鳃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
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会合拢,动物逃避敌害等。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个体由小长大的过程就是生长,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就是繁殖。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照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例如,柑橘适合生长在南方温暖的地方,苹果适合生长在北方温带地区。
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干旱会使植物叶片枯萎,动物寻找水源等。
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捕食关系:如狼吃羊。
竞争关系:例如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合作关系:如蚂蚁、蜜蜂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它们之间存在合作关系。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的极地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肥力;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三、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例如,一片森林、一个池塘等都是生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初一的生物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初一的生物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1.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组成。
2. 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物质代谢、生命繁殖等。
二、生物的组成和特征
1. 生物由器官组成,不同器官间相互协调工作,完成特定功能。
2. 生物有自主获取营养的能力,可以进行自主运动。
3. 生物具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特性。
三、生物的分类
1. 生物可以通过形态、生理特征和遗传关系进行分类。
2. 生物的分类主要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和微生物界。
四、生物的繁殖
1. 生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2. 无性繁殖包括分裂、萌生、孢子形成等。
3. 有性繁殖需要两个亲本参与,包括受精和胚胎发育等过程。
五、生物的遗传
1. 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于基因中。
2. 遗传信息通过DNA复制和基因重组进行传递。
3. 遗传信息的变异会导致个体间的差异和种群的演化。
六、生物的生态
1. 生物与生物间相互作用形成生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由生态因子、生物群落和生态位组成。
3.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
七、生物与环境
1. 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可以通过进化调整自身结构和功能。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使其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以上是初一生物的重点知识归纳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的生物详细知识点归纳梳理
七年级的生物详细知识点归纳梳理初一生物知识点大全一、动物的类群:1、动物的种类多样,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可以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若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应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鱼类的代表动物是鲫鱼,鱼类的特征是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4、鱼是靠尾鳍的摆动和躯干部扭动获得前进的动力;调整方向用尾鳍,维持身体平衡用胸鳍、背鳍、腹鳍鳍等。
5、某同学想做鱼鳍有游泳中的实验,但一时找不到鱼,便用一个模型来代替,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6、(P25)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称为蝌蚪,经变态发育变为幼蛙,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这类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等。
7、鸟类的特征:体表被羽毛,前肢变为翼,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8、鸟类适天飞行的特点如下:(1)身体表面: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翼呈扇面结构,表面积大,可以扇动空气而飞行。
(2)运动系统:骨薄,长骨中空,胸骨突出,称为龙骨突,有发达的胸肌。
(3)呼吸系统: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主要靠的结构是气囊。
这种呼吸方式的特点是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出肺。
(4)消化系统:食量大,直肠短。
(5)循环系统:心脏功能强劲。
这些特点决定了鸟类可以快速而且长久的飞行。
9、哺乳动物的特点:除个别的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的特点。
其代表动物是家兔,家兔体内有膈,将体腔分为胸腔的腹腔;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其作用分别是切断和磨碎食物。
肉食动物有发达的犬齿。
这些特点都是和它们的食性相适应的。
10、动物种类特别多,但只有两种是恒温动物,它们是鸟类和哺乳类。
11、我们学过的无脊椎动物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如蚯蚓)、(节肢动物)分三类:(1)昆虫(2)甲壳动物,如虾、蟹(3)其它:如蜘蛛和蜈蚣)12、腔肠动物的特点是有口无肛门。
举例海蜇、海葵、珊瑚虫等。
生物知识点归纳初一
生物知识点归纳初一
1.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组织:由相同或相似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3. 器官:由不同组织组成的结构,具有特定的功能,如心脏、肺、肝等。
4. 系统: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5. 生物分类: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遗传关系,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类群,如动物界、植物界等。
6. 生物进化:生物在长时间内逐渐发生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的变化过程。
7. 遗传与变异:生物体的性状可以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同时在繁殖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导致性状的改变。
8. 自然选择:在自然环境中,适应环境的生物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从而使得有利于生存的性状在种群中逐渐增多的过程。
9.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10. 人类与生物圈: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与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其他生物和环境的支持。
7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7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动物逃避敌害等。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个体能够由小长大,并且能够产生后代。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 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3. 生物圈。
-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 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例如,沙漠中水分少,只有少数耐旱植物能生长;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合作关系(如蚂蚁群体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寄生关系(如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等。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骆驼刺根系发达,适应干旱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厚,适应寒冷环境。
-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保护色(如雷鸟在冬季为白色,夏季为褐色)、警戒色(如毒蛾幼虫鲜艳的色彩)、拟态(如枯叶蝶形似枯叶)等。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必背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必背一、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如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
-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例如,草食动物如兔子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如狼以兔子等其他动物为食。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例如,人通过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植物也能进行呼吸,它们通过气孔等结构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有多种。
例如,人体通过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尿液,尿液中含有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废物;通过皮肤排出汗液,汗液中含有水、无机盐和少量尿素等。
- 植物通过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如一些无机盐等。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会合拢;动物更明显,如猎豹发现猎物时会迅速追击,羚羊发现猎豹时会迅速逃跑等。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如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逐渐长成大树。
- 生物还能繁殖后代,动物通过有性生殖(如哺乳动物通过雌雄交配,雌性怀孕后产下幼崽)或无性生殖(如蚯蚓的分裂生殖)繁殖后代;植物通过种子繁殖(有性生殖)或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如扦插、嫁接等)。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如同一株植物上的花颜色可能有深浅不同。
7.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但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重点
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重点摘要:1.生物的特征2.生物的分类3.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4.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5.生物能进行呼吸6.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7.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8.生物能生长和繁殖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正文: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重点主要涵盖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类、细胞的作用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方面。
以下是详细的知识点概述:1.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以下共同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以及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分类:生物分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五大类。
其中,动物和植物是生物界中最主要的两大类。
3.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完整的生物体。
4.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为了维持生命活动,需要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5.生物能进行呼吸:呼吸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呼吸作用,生物能将氧气和有机物反应,释放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6.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生物需要将这些废物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7.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如光、温度、声音、化学物质等。
8.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不断地生长发育,最终达到成熟的阶段。
同时,生物还能产生后代,延续物种的生命。
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遗传是指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生物初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物初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生物的组成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有的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有的由多个细胞组成,称为多细胞生物。
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
除细胞外,生物还包括生物体的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等。
二、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按照生物谱系学、形态学、生态学等角度进行分类。
按照生物谱系学的分类方法,生物可以分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
真核生物又分为原生动物、植物、真菌和动物。
按照形态学的分类方法,生物可以分成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植物等。
按照生态学的分类方法,生物可以分成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植食动物等。
三、生物的饲养环境生物的生存环境主要包括空气、水和土壤等。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水是生物体内和周围毛细管网络中的液体,起着输送物质、维持渗透压、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是植物生长繁衍的重要环境。
四、生物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主要包括营养、呼吸、运动、代谢、生长、繁殖、感知、适应等。
营养是生物体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呼吸是生物体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物体产生能量的过程。
运动是生物体在外界作用下产生位移的一种生命活动。
代谢是生物体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的过程,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
生长和繁殖是生物体延续生命的基本活动,是生命活动的最终目的。
感知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进行感知和反应的能力,是生物体对外界环境进行适应的重要手段。
五、生物的遗传和进化生物的遗传是生物体将遗传信息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适应环境,遗传变异导致种群适应性改变的过程。
生物进化的驱动力有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
总之,生物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在未来的研究中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和认识。
让我们共同学习、探索、感悟,为生命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四篇)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1.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生物是指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 生物的特征包括生长、繁殖、代谢、适应和反应等。
- 生物可以根据其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生活环境等特征进行分类。
- 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植物可以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植物,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 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 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外的部分,其中包含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等。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 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红血细胞等。
3. 细胞的生活活动:- 细胞通过代谢来维持生命活动,包括合成物质、分解物质和能量转化等。
-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
- 细胞通过跨膜运输来吸收和排出物质,包括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等方式。
- 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分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 细胞通过遗传物质DNA来传递和保存遗传信息。
4.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
-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递信息,控制人体的感觉和运动等功能。
- 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和皮肤等,用于感受外界刺激。
- 感觉器官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然后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进行识别和反应。
5.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用于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 呼吸系统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组成部分。
- 循环系统用于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各个细胞,并排出代谢产物。
-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组成部分。
6. 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 消化系统用于分解食物并吸收营养物质。
-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组成部分。
- 排泄系统用于排出代谢产物和废物。
- 排泄系统包括肾脏、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部分。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定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是细胞内各种活动的场所。
- 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有特定功能。
3. 细胞的功能:- 新陈代谢: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
- 生长和分裂:细胞通过分裂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和繁殖。
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的多样性:地球上存在数百万种生物。
2. 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3. 生物的分类依据:- 形态特征:如身体结构、器官类型等。
- 遗传关系:通过DNA等遗传物质的比较。
- 生态习性: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环境适应性。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原理:生物的特征通过基因遗传给后代。
2. DNA的结构和功能:双螺旋结构,携带遗传信息。
3. 进化论:物种随时间的变化和自然选择的过程。
4. 化石记录:地球历史上生物的演化证据。
四、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2.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
3.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五、人体健康与营养1.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2. 健康饮食的原则: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避免过量或不足。
3. 生活习惯与健康:适量运动、充足睡眠、良好心态等。
六、植物的生长和发育1. 植物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2.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 植物的繁殖:通过种子繁殖或无性繁殖方式。
七、动物的行为和适应1. 动物行为的类型:觅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等。
2. 动物的适应性: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
3. 动物的迁徙:动物为了生存和繁殖进行的季节性移动。
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需要进行格式化和编辑。
初一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打印
初一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打印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具有选择性渗透性。
3. 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区域,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
4. 线粒体是细胞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参与细胞呼吸。
5.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参与光合作用。
6. 液泡是植物细胞中的储存器官,可以储存水分、色素等物质。
7. 核糖体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8. 核仁是细胞核中的结构,参与核糖体的组装。
9.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10.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DNA和蛋白质复合体,携带遗传信息。
二、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1.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2. 生物的分类是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遗传关系等进行的。
3.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而属、科、目、纲、门和界是更高级的分类单位。
4. 动物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
5. 植物根据种子的不同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6. 真菌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无叶绿素,靠吸收有机物为生。
三、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1. 生物的生长是指体积、质量和数量的增加。
2. 细胞分裂是生物生长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 植物的生长是由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共同完成的。
4. 动物的生长是通过细胞增大和细胞分裂共同完成的。
5. 生物的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
6. 有性繁殖是指两个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产生新的个体。
7. 无性繁殖是指只有一个生殖细胞参与,产生与母体相同的个体。
四、生物的调节和适应1. 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调节体内环境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2.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的,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3.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激素组成的,负责分泌调节物质。
4. 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包括光、温度、水分和土壤等因素。
初一主要的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一主要的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与生命基础1. 细胞的结构(1)细胞膜:细胞的外部包围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质:细胞内液体,包括细胞器和细胞骨架。
(3)细胞核:存储遗传信息的核酸和调控细胞生命活动的核蛋白。
(4)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等,负责不同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功能。
2. 细胞的生物学特性(1)新陈代谢:细胞自身合成和分解物质的过程,包括物质的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
(2)增殖和分化:细胞的生长与分裂过程,以及分化成各种功能特异的细胞类型。
(3)遗传信息:存储在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控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后代的遗传。
3. 生物学基本概念(1)生命的特征:包括自我复制、适应环境、代谢能力和对环境的刺激响应等。
(2)细胞理论:所有生命体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3)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相互关系,包括分类、地理分布和进化等。
(4)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包括群落、种群和个体等生态单位。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1)DNA结构:双螺旋结构的核糖核酸,包含遗传信息的编码载体。
(2)RNA功能:核糖核酸在蛋白质合成和调控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3)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控制个体性状的遗传单位,染色体上携带多个基因。
2. 遗传规律(1)孟德尔遗传定律:单因素遗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的随机分离和随机结合等。
(2)植物杂交:不同特征的植物交配后代的表型比例和遗传规律。
(3)人类遗传疾病:遗传疾病的发病规律、遗传咨询和遗传检测。
3. 进化与生物多样性(1)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种的起源、物种的变异和自然选择,以及演化的机制和过程。
(2)物种形成与多样性:种群分化和生态适应等导致物种形成和多样性的来源。
(3)生物进化历程:生物演化的地质时期、动物界和植物界的进化历史。
三、生物的营养与代谢1. 植物的光合作用(1)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作用的色素。
初一生物重点知识归纳上册
初一生物重点知识归纳上册一、生物学基础知识1. 生物的定义:生物是具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 生命的特征: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遗传与变异。
3. 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
4. 生物的分类:植物界、动物界、微生物界。
二、植物生物学1. 植物的分类:按照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等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2.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从种子发芽到成熟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
3. 植物的代谢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运输等。
4.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三、动物生物学1. 动物的分类:按照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等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2. 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从受精卵到成体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
3. 动物的代谢过程:消化、呼吸、循环等。
4.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四、人体生理学1. 人体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2.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新陈代谢、内分泌、免疫等。
3. 人体的生长和发育:从胚胎到成人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
4. 人体疾病与防治:常见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
五、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DNA、染色体等。
2.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等。
3. 遗传变异与进化:突变与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与进化等。
4. 人类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等。
六、生态学基础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
2.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
3. 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特征:群落演替、群落结构等。
4. 生态平衡与保护:生态破坏的原因与防治措施等。
七、生物多样性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物多样性的分类:按照物种数量和分布范围,可以将生物多样性分为三个层次,即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 生物的组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生物的营养方式:自养和异养。
自养生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来获取能量和有机物质,异养生物则通过摄食、吸收、寄生等方式获取能量和有机物质。
3. 生物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包括二分裂、孢子繁殖、出芽等)和有性繁殖。
4. 生物的代谢活动:包括新陈代谢和各种生命现象(生长、发育、运动、呼吸等)的进行。
5. 生物的适应性:生物可以通过适应环境的变化来生存和繁衍后代。
二、种群和群落1. 种群的概念:个体数量相对稳定的同种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的总称。
2. 种群的分类:按数量可分为稀有种群、常见种群和丰富种群;按空间可分为连续种群和离散种群。
3. 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到出生率、死亡率、迁徙率和繁殖率等因素的影响。
4. 群落的概念:由许多种群组成,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依赖共生的生物总称。
5. 群落的分类:按生物性质可分为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综合群落;按地理位置可分为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和空中群落。
三、生物的分类1. 物种的概念: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能够自由交配繁殖并产生生育后代的群体。
2.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方便学习和研究。
3. 分类的层次:域、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4. 生物系统分类法:根据生物的细胞结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等特征,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域,再根据有无细胞核将真核生物分为原生生物和真菌等多个界。
四、植物的结构和功能1. 植物的组成:植物体分为根、茎、叶和花等部分。
2. 植物的根系:承担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养分的功能。
3. 植物的茎:提供承托植物体和输送水分、养分等的功能。
4. 植物的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调节气体交换。
5. 植物的繁殖:植物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五、动物的结构和功能1. 动物的组成:动物体分为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等层次。
初一生物重点知识归纳
初一生物重点知识归纳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特征。
1.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细胞器和胞浆。
3.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储存遗传信息。
4.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产生细胞所需的能量。
5.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细胞器,进行光合作用。
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细胞通过生长和分裂来增加数量和更新。
1. 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积和质量的增加。
2. 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三、遗传与变异遗传是生物种群中基因传递的过程,变异是基因产生差异的结果。
1.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决定个体的遗传特征。
2. 基因突变是基因发生突变,导致个体出现新的遗传特征。
3. 变异是生物种群中个体间遗传差异的存在。
4.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为物种的适应环境提供了可能。
四、生物的分类和进化生物按照形态、生态和遗传关系进行分类,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的过程。
1. 生物分类是按照形态和遗传关系将生物进行划分和归类。
2. 生物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的过程,经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
3. 进化论是解释生物进化的科学理论,由达尔文提出。
五、生物的组成和功能生物体由细胞组成,不同细胞组织和器官具有不同的功能。
1. 组织是由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
2. 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3. 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合作完成特定功能的组合。
六、生物的生活活动和调节生物通过不同的生活活动和调节机制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
1. 呼吸是生物体获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2. 消化是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并吸收利用的过程。
3. 循环是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到全身各部位的过程。
4. 分泌是生物体产生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过程。
5. 调节是生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1. 生物适应环境是生物在环境选择和适应过程中的结果。
生物初一知识点总结
生物初一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存。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细胞基本知识
细胞的发现及其结构组成: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细胞的分类:按有无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代谢和调节:涉及细胞内物质运输和代谢的方式,以及内分泌和神经调节等机制。
三、显微镜的使用及相关结构
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目镜、物镜、镜筒、镜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压片夹、反光镜、镜座等部分。
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调焦等步骤,每个过程都需要注意正确的方法。
四、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则会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五、生物基础知识
繁殖:涉及生殖细胞与体细胞、单性生殖和两性生殖、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等概念。
请注意,这只是初一生物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的细节和内在联系。
同时,也要注重实验和实践,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一、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二、显微镜的使用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1、多莉羊的例子p55,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2、细胞的分裂(1)染色体进行复制(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十三、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1、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10、种子的结构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3、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4、幼根的生长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8、花的结构(课本102)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受精卵——胚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4、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天竺葵的实验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