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九章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网络传播学彭兰复习提纲

网络传播学彭兰复习提纲

网络传播学彭兰复习提纲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阿帕网分布式结构去中心化Tcp/ip互联网壮大原因www(P25)ipv6网格计算P2p语义网Web2.0媒介融合(五个层面、表现)p9电子纸有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带宽SGMLHTMLXML MS FRONTPAGE DreamweaverPdf(优点)RSS p18Widget新一代电子报纸(表现)新一代电子杂志(特点)TelnetGopherE-mailUsenet(网络新闻)Ftp(文件传送)BBS(电子公告板)p 26 聊天服务搜索引擎BT下载博客播客维客社会化书签(网络书签)SNS(社会网络服务)p30六度分隔理论第二章网络传播的渠道第一节网络的技术平台属性网络传播渠道的多重属性网络技术特点。

技术近视p34技术对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网络传播媒介属性网络传播的特性。

一、网络传播复合性(传播形态、具体形式)多媒体整合(融合)“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主要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网络传播功能的多重性公共话语空间私人话语空间公共领域(三要素)p39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二、网络传播开放性(格局、过程)三、网络传播的多级性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p47四、网络传播的连通性第三节网络的经营平台属性网络经济信息经济信息产品(特点)长尾理论p53经营平台网络5特征UGC(用户生产内容)p55作为传统经济的延伸。

体验经济 p58作为体验经济的网络经济(定义、特性、开发)网络情境第四节网络的虚拟社会属性区别传统媒体本质属性虚拟虚拟社群第三章一、人际传播的基本概念人类传播的基本形态。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人际传播(概念、方式、动机、特点、非制度化传播)社会化 p64二、网路中进行人际传播的方式电邮特点聊天(两种、方式、效果)博客播客网络游戏三、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可匿名性病毒式营销(六个基本要素)p71IAD p72四、网络人际传播对现实世界的影响黑洞体验网络空间基本心理特张9个网络成瘾症社会化的作用群体传播群体社区社会助长作用乌合之众去个体化 p84群体极化组织传播内联网金字塔—网络式互联网 CIS p90 网络宣传大众传播第四媒体第四章第一节网站ISP IAP ICP p103 网站的传播特点。

网络传播导论笔记

网络传播导论笔记

网络传播导论笔记《网络传播导论》(重点、笔记、背诵)首先广而告之:从2012年以来,传播方向(无论专硕还是学硕)的选答参考书已经换成钟瑛老师的了。

之前,不少同学问我如何做好《网络传播导论》这本书的笔记以及如何把握重点背诵等问题,在QQ、微信上我已经回复了部分同学。

鉴于小编精力以及时间有限等原因,今天,针对大家呼声极高的如何吃透这本书给大家来个统一回复。

之所以大家在复习这本书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导致大家如此迷茫,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此书很“鸡肋”(理论分析与阐释较少,案例分析与技术类词汇较多,标题看上去很像一个简答论述题,然而想总结点什么来却没有;二、目前在这块市面上还没有总结的比较好的笔记供大家参考。

等小编辞职后,我会上传完整版笔记,敬请期待。

总体而言,钟瑛老师的《网络传播导论》广泛涉及计算机科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伦理学等学科,体现了当前网络传播研究的跨学科、多视角的取向。

是一本目前市面上非常不错的教材。

一、如何做好《网络传播导论》的笔记这本书对大家而言,无疑是除了传播学教程以外第二大重要的书,因为它会出60—70分的题目。

所以,大家尤其要重视。

要想吃透这本书,还是那条老路,看书3遍——做笔记——背笔记。

看书前拿出真题,把5年来考过的知识点都在课本上(目录、具体内容两个地方同步)红色的笔标记出来。

的时候记得多写多划,以辅助记忆。

而且还要善于质疑,比如看到这个观点跟别的书不一样就要及时对不同观点进行整合然后总结出自己能接受的比较利于自己背诵的完整版,或者那个地方有错误,都要及时修正。

做笔记。

一个比较大的原则就是所有章节的标题都要抄下来。

1.标题下面的就要选择性的摘抄,好多甚至可以一个字不不抄。

要学会有选择性的做笔记。

不然花了那么多时间,做了好多无用功,一定要有一种敏锐的思维,高效地复习。

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就是国内外互联网发展简史不会考,去年考过的今年一般不会重复再考(还是要掌握的,只是不用再去做笔记)。

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读后感

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读后感

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读后感化繁为简这本教材共十章,猛地一看,你可能会觉得这完全是十个独立的专题。

确实是,单独拎一章出来看并不妨碍阅读,每一章都可以当一个大专题来整理。

我们先看一下这十章内容的构成: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第二章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第三章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第四章网络媒体与新闻媒体第六章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第七章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新闻及可视化传播第八章社会化媒体应用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第十章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我们梳理一下,可以按照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和“主要问题”分为两大板块,目的在于可以帮你形成知识结构,快速实现知识定位,以更好地进行内容消化。

“基本问题”版块主要讲述网络传播是从何而来、如何传播的。

“主要问题”我们可以借助传播学中的5W来整理,即网络传播关注的议题:从媒体、用户、内容、效果、其他五个维度来总结网络传播时代的新变化与新特点。

于是,这本书的结构我们可以归纳为:(图像)展开讲述1 基本问题:从何而来、如何传播(图像)①从何而来(第1章)网络传播从何而来?教材围绕技术基础和发展逻辑展开,也就是互联网的演进。

•发展基础网络技术是网络传播的基础,对于网络技术的探讨属于工科生的事儿,但是,我们要对社交媒体、自媒体,以及Web3.时代的数据化、智能、交互、个性化和高度虚拟化这种概念进行掌握。

•发展逻辑从发展逻辑来看,网络媒体的演进包括业务形态、分发平台以及传播模式三个维度,和传统媒体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业务形态和生产机制从独立走向了融合;第二,价值坐标的变化,包括新闻价值和质量标准;第三,思维由“内容”转变为“产品”;第四,传媒产业体制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在这一部分最后,作者论述了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和对传媒业的影响。

教材有大篇幅的论述,我们要把握两个核心名词:大数据、智能化媒体。

②如何传播(第2-3章)网络出现后?怎么进行传播?网络的属性和形态决定了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第一章网络应用基础一、网络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软件服务系统看:①网络通信系统;②网络操作系统;③网络应用系统;提供主要服务:①文件服务;②打印服务;③电子邮件服务;④信息发布服务2.计算机网络分类①广域网和局域网;②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3.网络协议开发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①物理层;②数据链接层;③网络层;④传输层;⑤会话层;⑥表示层;⑦应用层TCP/IP协议:应用层(⑤⑥⑦);传送层;网际层;物理网络接口4.网络互联技术常用设备:①中继器:在物理层上实现局域网网段互联;②网桥:工作在数据链接层,用来链接相似类型的局域网;③路由器:实现网络层服务,可用于LAN和LAN或WAN和LAN之间互联;④网关:在传输层以上的层次实现网络互联的设备,基本用于实现不同网络协议之间的转换。

二、互联网的发展1.互联网的起源1969 阿帕网(ARPAnet)1983 TCP/IP (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成为互联网络上标准协议同年,分为ARPAnet(用于进一步研究)和MILnet(用于军事通信)。

1990/7 ARPAnet退役,NSFnet成为互联网主干网互联网发展迅速原因:①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②促进信息共享作为普遍用户的需求,成为一股强大的驱动力量③互联网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非常开放的策略,对开发者和用户都不施加不必要的限制。

④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设施的同时,还为广大用户提供了非常简单的访问手段。

⑤互联网为平台的各种服务的开放让其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①中国迈向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步1986 和德国合作启动了名为CANET的国际联网项目1987.9月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建成我国第一个电子邮件节点1988.2月清华大学校园和加拿大UBC大学相连,开通了电子邮件应用。

1990.10月注册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1994.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万维网)服务器。

网络传播概论(第二版)PPT 第九章 网络传播的受众

网络传播概论(第二版)PPT 第九章   网络传播的受众

第四节 网络受众的类别划分
受众的网络活动会因为年龄、性格、 需求、上网的阶段等因素形成一定的类别 差异。从宏观来看,研究不同类型网民的 需求与行为特征,对于研究网络文化以及 网络社会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微观来看,这种研究也可以指导网站的 管理与经营。
第五节 网络环境下的受众心理
对于网络的研究,很多时候涉及网民 的心理。网络环境是否改变了人们的心理 作用机制,这是很多研究者非常关注的。 但不少研究表明,网络并不会改变人们的 心理,它只是改变了心理机制作用的环境。
6.网络中是否还存在“从众心理”?试用 个案研究的方式加以分析。
7.现阶段中国网民在行为方式上有何特点? 试分析其原因。
8.你是否同意中国网络中存在“网络暴民” 的说法?理由是什么?
【本章学习与思考】
9.为什么感觉网络中非理性言论更多? 10.试分析某一中国门户网站的页面设计与
网民信息消费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
一、个体性
在传统媒体中,受众的概念指的是 “较大数量的”、“异质的”传播对象, 即传统媒体的传播对象是“不定量的多 数”。传统媒体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来研究 自己的受众定位,并采取相应的传播与服 务策略的。
二、社会性
1.网民个体的信息消费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直接作用于信息 生产
2.受众间信息引导的线索越来越深地编织到整个网络信息 引导网络中
1.试利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历次中国 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现阶段中 国网民构成及需求特点。
2.试以“芙蓉姐姐”为例分析网络受众的 “使用与满足”。
3.中国网民对网络的娱乐需求上升的原因 是什么?
4.如何认识网络的匿名性?你是否同意网 络“实名制”?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九章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九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 (2)第一节网络传播效果的含义 (2)1.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 (2)2.网络传播效果形成的复杂性 (3)第二节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 (3)1.“议程设置”与“议程融合”理论 (3)2.网络中是否存在议程设置 (4)3.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 (4)4.网络“议程设置”的基础作用机 (5)第三节网络传播与“沉默的螺旋” (6)1.“沉默的螺旋”假说简介 (6)2.网络中是否存在“沉默的螺旋” (6)3.网络中“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机制 (7)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第一节网络传播效果的含义1.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1)传播效应与作用效果A. 传播效应传播效应,衡量的是特定对象的传播范围与影响面。

仅看单一传播对象时,网络传播的效应包括放大、削弱、催化和裂变等。

a) 放大效应网络传播可能将一件小事或一个小话题的影响不断放大,最后在整个网络甚至是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b) 削弱效应有些对象本来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面,但网络可能对它产生一种削弱效应。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通常说明媒体的选择判断与网络受众的选择判断发生了偏离。

c) 催化效应在网络传播中,它不仅意味着广泛的传播面,同时意味着事物的属性在人们眼中会发生变化。

d) 裂变效应一个话题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分解,衍生出大量新的话题,从而产生强大的传播能量。

对于多个传播对象,网络传播的效应常常体现为两种,即聚变效应和正反馈效应。

a) 聚变效应网络传播可以将一些弱小的话题或声音聚集起来,将它们汇聚成一种强大的声音。

通过这一过程,每一个弱小的声音的能量会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b) 正反馈效应当几个对象同时传播时,网络传播会产生一种使强者更强、使弱者更弱的正反馈效应。

B. 作用效果传播效应,只是反映了传播活动本身是否引起关注。

作用效果,则是指所传播的事物在受众那端引起的反应。

作用效果包括以下几种。

a) 引起受众注意的程度在网络中,这种注意程度可以通过页面访问量、点击率、转发量等来衡量。

网络传播概论重点概念(完整资料).doc

网络传播概论重点概念(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网络传播概论主要概念:1、计算机网络:若干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且固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被称为一个节点。

2、www:伯纳斯李在1989检提出的技术构想。

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互联网中的一种应用方式,主要功能是利用互联网传送超文本信息,即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信息,同时利用超链接将网络中的信息相互连接起来3、物联网:1999年提出,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测、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也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4、P2P技术:也称对等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整个网络结构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每一个节点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信息通信等三面功能。

其中每一个节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5、云计算:将庞大的计算粗粒任务自动分拆成多个较小的子任务,然后把这些任务分配给多部网络服务器所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

利用此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极为复杂的信息处理,实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效能强大的网络服务。

6、社会化媒体: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社交平台以及内容生产与交换的平台。

主要两个特征:一是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

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两者间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社会关系的需求促进了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内容生产,反过来这些平台上的内容也成为连接人们彼此关系的纽带。

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传播机制可以很快从无数信息碎片中将有公共价值的内容筛选出来。

二是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

7、公民新闻:非专业新闻工作者从事的新闻信息和评论的发布、传播以及其他相关活动。

从总体来看,人们对公民新闻的两点共识是,一是强调公众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参与,二是强调新技术对于公民新闻发展的作用。

网络传播概论_彭兰_2014.10.17

网络传播概论_彭兰_2014.10.17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节Web2.0与社会化媒体时代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即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Web2.0内在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个人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体系中来。

目前,Web2.0技术包括RSS、博客、维客、SNS、微博等。

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进一步突出网络信息生产中普通网民的作用,并且,通过各种应用方式使网民之间产生更加紧密和牢固的关系。

关于Web2.0的共识之一:以人为中心关于Web2.0的共识之二:用户参与网站的内容建设和“生态”建设Web2.0试图把Web1.0时代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

虽然Web2.0也强调内容的生产,但是,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拓展为个体,从专业组织的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拓展为更多“自媒体”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

个体内容生产的目的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

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走向一、以“个人门户”为中心、基于“关系网络”的互联网以Web2.0的相关技术作为依托,用户可以再一个平台上集成各种信息、服务和应用,从而形成一个网络化生活和工作的个人门户,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形成,人们的社会关系在整个传播中的“基础设施”,信息在人际关系网络中流动。

二、作为公民新闻平台的互联网1.公民新闻延伸了专业媒体的触角,使之触及以往专业媒体不能触及的社会各个角落。

2.公民新闻的碎片成为专业媒体信息的补充和平衡。

3.用户全程、多点直播增强了受众在新闻中的“卷入程度”。

4.全民投票的信息筛选机制挑战了专业媒体人的“把关人”地位。

5.推动专业媒体角色向两个方向发展:专业媒体作为标杆,成为公民新闻的参照坐标;专业媒体成为公民新闻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三、作为媒介融合中枢的互联网1.技术融合:信息的采集、制作与发布2.业务融合:融合性新闻、媒体合作互动、融合性产品3.平台融合:媒体发布平台的融合,先合后分4.市场融合:业务融合和平台融合的结果,Zaker5.机构融合:最高层次,体制性条件四、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移动化是未来网络传播乃至整个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并且发展到极致,那就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传播。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十章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1)第一节网络与舆情、舆论 (1)第二节网络文化及其影响 (3)第三节网络技术与“数字鸿沟” (7)第四节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 (9)第十章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第一节网络与舆情、舆论1.舆情与舆论的关系(1)舆情的概念舆情,通俗地讲就是社情民意,即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社会公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志和要求的综合反映。

(2)舆论的概念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公众意见。

(3)二者的关系舆论是舆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舆情在某一方面的集中表现。

而舆情不仅包含公开的舆论,也包含一些隐含的公众态度与情绪等。

舆论总是在一定的舆情的背景下产生的,但反过来,舆情并不一定通过舆论表现出来。

2.网络中舆情、舆论的表现与传播途径网络中的舆情是通过网络传播中的各种信息体现出来的。

从“信息”这个角度来看,舆情可以在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这两种信息中得到体现。

(1)事实性信息是对事实的描述,信息发布者的主观意见没有直接呈现出来。

(2)意见性信息则是主观意见的直接表达。

(3)了解网络中的舆情,不仅应该注意在各种渠道中表现出来的意见性信息,还要关注那些事实性信息中所隐含的意见与情绪。

3.网络舆论的产生及发展规律(1)网络中舆论的形成A. 网络舆论形成的起点——导火索事件引起关注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是以某些具体的对象为依托的。

媒体的报道往往是引发网络舆论的直接动因。

另外,一些信息通过社会化媒体渠道发布,也可能引起舆论热潮。

B. 网络舆论形成的中间环节——讨论的扩散讨论扩散的过程,是事实与意见的共同传播过程。

事实的传播与意见的传播绝非泾渭分明,传播什么事实、如何传播事实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意见。

而很多时候,网民在传播事实时,也直接加入了自己的评价。

C. 网络舆论的最终达成——意见的整合舆论最终达成的标志是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的产生。

网络传播概论第九章

网络传播概论第九章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
影响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 网络新闻传播与当代政治 网络舆论 电子政务 网络传播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影响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
社会环境 技术因素 网络普及率 内容及传受方式的影响 舆论领袖 用户自身的因素
第一节 影响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
第二节 网络新闻传播与当代政治
德国社会民主党 官方网站首页
第二节 网络新闻传播与当代政治
第二节 网络新闻传播与当代政治
及时报道政治及与之有关的新闻,使其 及时报道政治及与之有关的新闻, 传播的范围更广泛、时效性更强, 传播的范围更广泛、时效性更强,报道 方式更为便利。 方式更为便利。 利用网络发布政治新闻是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的一 利用网络发布政治新闻是国际传播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政治新闻传播也 成为影响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 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 成为影响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 人们可以利用电子公告板相对自由地发 表政见。 表政见。 网络新闻传播可以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网络新闻传播可以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大众媒介
观念通过大 众媒介先传 到少数舆论 领袖, 领袖,然后 再由他们传 给大量不太 活跃的其他 社会成员。 社会成员。 意见领袖
第一节 影响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
舆论领袖的特点: 舆论领袖的特点: 对外部事件有较强的关注, 对外部事件有较强的关注,能接触到 多方面的信息; 多方面的信息; 有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 有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能独立作出 综合判断; 综合判断; 在一定组织中具有信息发布的权威性。 在一定组织中具有信息发布的权威性。
第三节 网络舆论
2006年6月3日,美国纽约 年 月 日 时报网站对“铜须门” 时报网站对“铜须门”事 件的报道

4、网络传播概论考研 笔记【彭兰 第4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4、网络传播概论考研 笔记【彭兰 第4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网络传播概论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对传媒业的影响第一节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从技术角度看,互联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以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硬件系统:若干台计算机、相关的通信设备、有线或无线通信线路2、软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网络通信系统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广域网和局域网。

广域网与局域网的区别主要在于网络节点分布的地理范围,以及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

2、有线网络和无限网络。

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通过传输介质来实现连接。

三、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交换,与人的日常交流是类似的。

如果要进行有效的交流,就需要制定相应的交流规则,即交流什么、如何交流、何时交流等。

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这类规则统称为协议。

用术语表示,网络协议(protocol)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鉴于不同实体的任务和实体间通信的复杂性,计算机网络通信一般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集合来实现,每一层协议有不同的功能。

采用这种技术实现通信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称为通信体系结构,OSI模型是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层次模型,这个模型共分成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在主机内部需要发送数据时,应用层数据会逐渐转换为更低层数据,直到最底层的物理信号,然后被传输出去;接受数据时会将低层信号逐级转换为高层数据,直到转换为应用层相关数据,被各种程序所调用。

【web技术原理与应用】现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准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IP地址分为静态IP地址(固定不变)和动态IP地址(每一次登录后地址都可能不一样)。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九章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九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 (2)第一节网络传播效果的含义 (2)1.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 (2)2.网络传播效果形成的复杂性 (3)第二节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 (3)1.“议程设置”与“议程融合”理论 (3)2.网络中是否存在议程设置 (4)3.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 (4)4.网络“议程设置”的基础作用机 (5)第三节网络传播与“沉默的螺旋” (6)1.“沉默的螺旋”假说简介 (6)2.网络中是否存在“沉默的螺旋” (6)3.网络中“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机制 (7)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第一节网络传播效果的含义1.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1)传播效应与作用效果A. 传播效应传播效应,衡量的是特定对象的传播范围与影响面。

仅看单一传播对象时,网络传播的效应包括放大、削弱、催化和裂变等。

a) 放大效应网络传播可能将一件小事或一个小话题的影响不断放大,最后在整个网络甚至是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b) 削弱效应有些对象本来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面,但网络可能对它产生一种削弱效应。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通常说明媒体的选择判断与网络受众的选择判断发生了偏离。

c) 催化效应在网络传播中,它不仅意味着广泛的传播面,同时意味着事物的属性在人们眼中会发生变化。

d) 裂变效应一个话题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分解,衍生出大量新的话题,从而产生强大的传播能量。

对于多个传播对象,网络传播的效应常常体现为两种,即聚变效应和正反馈效应。

a) 聚变效应网络传播可以将一些弱小的话题或声音聚集起来,将它们汇聚成一种强大的声音。

通过这一过程,每一个弱小的声音的能量会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b) 正反馈效应当几个对象同时传播时,网络传播会产生一种使强者更强、使弱者更弱的正反馈效应。

B. 作用效果传播效应,只是反映了传播活动本身是否引起关注。

作用效果,则是指所传播的事物在受众那端引起的反应。

作用效果包括以下几种。

a) 引起受众注意的程度在网络中,这种注意程度可以通过页面访问量、点击率、转发量等来衡量。

《传播学概述》第九章

《传播学概述》第九章
《传播学概述》第九章
3,冷媒介与热媒介 低清晰度的媒介(如手稿、电话、电视、
口语)叫“冷”媒介,因为它们的清晰度 低,所以它们要求人深刻参与、深度卷 入。要言之,冷媒介邀请人深度参与, 因此它“兼收并蓄”; 热媒介剥夺人深度参与的机会,因此它 “排斥异己”。
《传播学概述》第九章
三、技术决定论的发展与反思 “技术决定论”,强调媒介工具自身的物
四、互联网 因特网、网际网路 互联网前身:1969年美国国防部阿帕网
(ARPANET) 1991年:提姆·伯纳斯李:万维网(World
Wide Web)
《传播学概述》第九章
语言要素 语法体系 媒介风格
媒介特性
网络
文字 图片 颜色 线条 视频 动画 声音 动态组件 超链接
HTML语 法
网页版面 编排
媒介特性
广播
声音: 人的有声
语言、 音乐、 其他音响
声音剪辑
流动的 单一的 内省的
1、广播是听觉媒介 2、广播的时效性较强 3、广播的保存性和选择性 较弱 4、广播的影响面广
《传播学概述》第九章
三、电视 20世纪20年代起,电子装置传送图像的技
术逐步成熟 20世纪30年代,第一批电视台开播 今天:仍在大众媒介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传播学概述》第九章
适应用户多层级细分的需求,即用户对 手机媒体的需求从基本的通信联系、信 息获取逐步向信息共享、娱乐互动、电 子商务需求拓展;
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用户原创内容成为手机媒体的重要内容
来源; 内容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传播学概述》第九章
媒介的选择: 媒介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取长补短。
事信息的搜集、整理、制作、传播的专 门组织,如广播电台。

原创-考研-人大-笔记-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原创-考研-人大-笔记-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一、网络传播的典型样式1、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网络中可以实现人际传播的方式主要有包括:电子、聊天、博客(播客),网络游戏等1、传播渠道、传播渠道——————以网络这一大众传媒为中介。

以网络这一大众传媒为中介。

2、传播手段、传播手段——————多种手段并存,文字交流为主多种手段并存,文字交流为主目前的人际传播手段已经发展到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手段,文字交流仍是网络人际传播中的主要手段(技术因素限制,多数人的偏好,交流内容便于记录)。

网络交流往往另有一套自己的语言体系“顶”“mn”网络表情符号,“脸谱”。

3、传播情境、传播情境——————虚拟性虚拟性相对来说,是一种更平等更纯粹的交流,它使交流内容与技巧等的重要性。

4、传播主体、传播主体——————可匿名性,多面性可匿名性,多面性可匿名性——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会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比较任性,无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本我”“语言暴力”,聊天室的无序状态与心理动因。

网络的特点也使网络人际传播中的个体表现出一种铖——名字、性别、角色等5、传播范围、传播范围——————广泛性,偶然性广泛性,偶然性广泛性——人们基本上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偶然性——交流的预热期,全面试探——走向稳定。

6、传播辐射作用、传播辐射作用——————基于人际交流的社会网络基于人际交流的社会网络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可能在点对点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宏大的人际网络,这时,人际传播的手段与渠道,可能产生大众传播的效果;“病毒式营销”;流行文化传播、社会舆论传播、社会动员等的重要渠道。

1、对现实世界人际交流的影响1、“泄压阀泄压阀””,比现实世界更轻松。

2、负面效果a、沉溺于网上交流,忽视现实世界中的交流。

b、麻醉自己,逃避现实。

C、“网络成瘾症”——也称“网络成瘾综合症”或“网络的病态便用”,心理学也称之为一种病,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过分依赖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兴趣,直接表现是人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活动,网络中的人际交流成为导致人们上网成瘾的一个直接诱因。

网络传播概论复习

网络传播概论复习

网络传播概论复习网络传播概论总复习第一章:网络传播的基础技术第二章网络信息的制作与发布1、作为一种媒介,网络发展经历了三阶段:1、阿帕网(APPAnet)时期(1969-1986);2、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时期(1986-1995);3、国际互联网(Internet)时期(1996-至今)2、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被称为一个节点。

互联网的结构:集中型------安全分散型------可靠分布型------去中心化3、互联网对人类最大贡献:扁平式(扁平化造成互联网“无中心”和“去中心化”)4、万维网和internet的关系:万维网只是internet提供的一种服务,internet 包含万维网。

5、IP与域名的区别:1)IP地址:为标识Internet上主机位置而设置的,具有唯一确定性。

2)目前IP地址有32位二进制数组成。

3)域名地址:字符型地址,与IP地址一一对应,可重名。

6、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类型:局域网与广域网、有线网与无线网、互联网7、媒介与媒体:1)媒介:传播的介质、通道或载体(报纸、广播、电视)。

2)媒体:从事传播活动的组织、机构或实体(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等)。

8、解释网络是第四媒介:网络是前三者(报纸广播电视)的集大成者,与前三者并不并列,以时间角度看可以作为第四媒介。

9、因特网在中国:1994年4月28日,中国正式联入因特网。

第一阶段,单一的电子邮件连接阶段(1986-1993)第二阶段,基于TCP/IP协议的全功能连接阶段(1994-现在)1987年9月20日22时55分,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中国四大互联网络1).中国科学技术网络2).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4).中国金桥信息网10、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 1969诞生于美国互联网技术核心:无中心、分布式结构,分布式结构使得网络中得任意节点被破坏之后都不会影响到其他节点之间的通信。

(完整word版)网络传播概论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网络传播概论复习资料

填空选择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9——1986年(用于科研及高校),TCP/ IP协议,互联网标准协议的产生,标志互联网正式产生。

Internet一词在1986年正式使用。

第二阶段从1986——1995年,商业机构发布广告,并开始面向普通百姓。

第三阶段从1995年至今,多媒体出现,政府企业纷纷上线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4——1995年,只限于部分高校第二阶段从1995年至今,开放性的商业网络阶段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1)1995——1998年,网络媒体开始进入,传统媒体上线1997年人民网上线1996年搜狐建立2)1999年至今网络成为传媒形态网络自生媒体分为两类:新闻媒体和非新闻媒体非新闻媒体分为商业网站,专业网站,个人网站三类人际传播特点:双向交互性,非制度化,私密性强网上人际传播形式:E-mail,即时通讯(QQ,MSN,飞信,ICQ),网上聊天室特点:文字符号为主,匿名性,复杂性电子邮件的类别:POP3邮箱,纯Web邮箱,具有上述两种功能的免费邮箱网上群体传播的表现形式:BBS,网络社区,usenet(新闻组)群体非常态事件传播条件:结构性压力,非常态传播机制活跃, 触发事件组织传播,纵向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横向组织之间网络传播主体:企业,媒体,个人,政府,机构,ISP社会控制与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社会责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把关人形式:政府把关,网站把关,行业组织的把关,网络自我的把关受众群体分类:基本群体,参照群体,偶然群体;按现实的工作生活状况,可分为:工作关系群体和生活关系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大群体和小群体按规模大小1)大众传媒能覆盖的特定区域的能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2)对特定传媒和特定内容保持定期接触的人3)不但接触了传媒信息,而且在态度和行为上受实际影响的人信息侵入的特征:侵入成本低(最具本质性的特征),侵入隐秘性,侵入后果无法设想网络传播的伦理意义:人性社会和现实社会的需要网络传播伦理的特点: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网络传播的伦理原则:全民原则,兼容原则,互惠原则,自由原则网络新闻内容特点:广容性,多样性,快捷性,综合化,个性化,交互性,全息性中国网络新闻业发展历程:起步阶段(1995-1998年),激活阶段(1998-2000年),管理与创新阶段(2000-2005年),网络公民新闻时传播效果分微观的效果和宏观的效果两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 (2)第一节网络传播效果的含义 (2)1.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 (2)2.网络传播效果形成的复杂性 (3)第二节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 (3)1.“议程设置”与“议程融合”理论 (3)2.网络中是否存在议程设置 (4)3.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 (4)4.网络“议程设置”的基础作用机 (5)第三节网络传播与“沉默的螺旋” (6)1.“沉默的螺旋”假说简介 (6)2.网络中是否存在“沉默的螺旋” (6)3.网络中“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机制 (7)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第一节网络传播效果的含义1.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1)传播效应与作用效果A.传播效应传播效应,衡量的是特定对象的传播范围与影响面。

仅看单一传播对象时,网络传播的效应包括放大、削弱、催化和裂变等。

a)放大效应网络传播可能将一件小事或一个小话题的影响不断放大,最后在整个网络甚至是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b)削弱效应有些对象本来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面,但网络可能对它产生一种削弱效应。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通常说明媒体的选择判断与网络受众的选择判断发生了偏离。

c)催化效应在网络传播中,它不仅意味着广泛的传播面,同时意味着事物的属性在人们眼中会发生变化。

d)裂变效应一个话题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分解,衍生出大量新的话题,从而产生强大的传播能量。

对于多个传播对象,网络传播的效应常常体现为两种,即聚变效应和正反馈效应。

a)聚变效应网络传播可以将一些弱小的话题或声音聚集起来,将它们汇聚成一种强大的声音。

通过这一过程,每一个弱小的声音的能量会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b)正反馈效应当几个对象同时传播时,网络传播会产生一种使强者更强、使弱者更弱的正反馈效应。

B.作用效果传播效应,只是反映了传播活动本身是否引起关注。

作用效果,则是指所传播的事物在受众那端引起的反应。

作用效果包括以下几种。

a)引起受众注意的程度在网络中,这种注意程度可以通过页面访问量、点击率、转发量等来衡量。

b)激发受众获取的程度。

在网络中,受众的获取程度可以通过下载量、搜索量、评论量等来衡量。

c)影响受众态度的程度。

受众态度的变化可以通过网络的各种意见表达渠道进行分析,但这种分析应该是动态的比较,而不是静态的评价,也可以通过各种调查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d)影响受众行为的程度。

有些影响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这更多体现的是网络对于多数人的短期作用结果。

但是,对于个体行为的长期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2)微观效果与宏观效果A.在单一传播活动中,受传者所产生的反应,是微观的。

微观效果更多是从受众反应这个层面来反映这一传播活动的具体影响的。

B.有时某些传播活动由于与社会环境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所以可能会产生宏观社会效果。

另一方面,网络中的各种传播活动的累积、交叉作用,常常又会产生更宏观的效应。

它们不仅仅作用于孤立的受众,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

(3)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A.短期效果的表现是传播对象当时的影响面,以及当时受众所受到的影响、社会的即时反应。

它更多地表现为人们的态度、意见和具体的行动等方面。

B.长期效果则表现为长期浸染于网络的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发生的变化,以及社会和文化的累积变化。

2.网络传播效果形成的复杂性与传统大众传播相比,网络传播在效果形成方面显得更为复杂,这种复杂性表现在如下方面。

(1)网络传播中多种传播形态与多种传播途径的交织,形成了复杂的传播结构,导致了传播效果形成机制的复杂化。

(2)信息在再传播过程中的失真现象,也使传播效果的控制与预估变得十分困难。

(3)网络本身的传播情境的多样性,也会使传播的效果产生差异。

第二节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1.“议程设置”与“议程融合”理论(1)“议程设置”理论简介A.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基于对1968 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传统媒体的选举报道以及对选民影响的调查,提出“议程设置”假说。

B.它的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C.“议程设置”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体的某次报道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在较长时间跨度内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D.“议程设置”理论还暗示,传播媒体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

(2)“议程融合”理论简介A.1999 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各种可用的媒介爆炸式增长,受众接触新闻和各类信息有了多样的选择。

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议题融合”理论,认为议程融合是我们用个人观点和经验来融合媒介议程和群体议程,并以此来创造一个满意的世界图像的方式。

B.议程融合理论强调,受众在社会生活中有着群体归属的诉求,为满足这一诉求而要选择加入某一群体,但因无法获得该群体的信息而导致认知上的不和谐,所以个体为了保持认知上的和谐,通过各种途径接触该群体的信息,进而逐步实现议程上的融合。

C.在此基础上,媒介议程设置才得以成立,并形成设置发挥作用的六个阶段——寻求团体阶段;寻求团体的“议题”阶段;寻求引导阶段;寻求引导传播媒介阶段;大众传媒“议题设置” 阶段;大众传播媒介“议题属性设置”阶段。

D.议程融合与议程设置有很大的区别:a)受众获取引导不只是因为获取信息的需要,而是为了加强与群体的联系以减少不和谐;b)议程设置成为议程融合的最后两个阶段。

议程融合相比议程设置,指出受众是因为需要融入群体,而去寻找媒介信息的。

2.网络中是否存在议程设置(1)从理论上看,网络的以下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

A.议程设置假说认为,人们对某些议题的关注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些议题被报道的频率与强度。

而无疑,网络传播可以轻易提高某些事件被报道的频率与强度。

B.在网络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是共同起作用的,而在议程设置方面,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对大众传播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C.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与相关的意见传播是相互交织的,意见传播不仅促进了信息的扩散,也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受瞩目度。

D.利用互动技术,传播者、报道对象与受众可以建立直接联系,这对于提高一个事件的受关注程度也是有利的。

(2)网络的议程设置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A. 完全由网络发起的议程设置。

从发展来看,网络在整个社会议程设置中的地位正在日益提升。

B. 网络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放大或削减。

根据传播学者的另外一些研究,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以及从事较好社会职业的人影响较小。

网络用户在构成成分上的变化,也可能导致议程设置作用程度的变化。

3.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议程设置主体的多元化某些时候,网络虽然可以将传统媒体的议题变成网络的热点议题,但是,网民对于相关事物的价值判断结果也许与传统媒体的意图相左。

也就是说,这时网络改变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初衷或重构了议题。

(1)与受众地位的上升A.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中的议程设置的主体是多元化的。

在这些主体中,除了作为大众传播者的网站外,还包括其他传播渠道中的组织、群体或个体,甚至某些时候个性化推送“算法”也会起一定作用。

当然,媒体和网民是最主要的两类议程设置的主体。

B. 在网络这样一个强调网民的选择性与主动性的媒体中,作为大众传播媒体角色出现的新闻网站在议程设置方面的垄断性地位将受到挑战。

从单一的议程设置过程来看,受众在议题的形成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在信息传播和意见传播方面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议程形成的机制来看,网络议程设置的一个可能趋向是,“自上而下”由网站进行的议程设置的作用将受到削弱,而“自下而上”的网民的自我设置与选择作用将越来越强。

(2)网络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能动作用尽管目前网络还需要传统媒体的推动才能实现更好的议程设置效果,但是它对于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也有较强的能动作用。

在不同时候,这种能动作用的表现是不同的。

A. 对于传统媒体议题的放大作用如果传统媒体设置的议程能引起网民的关注,那么,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将发挥“放大器”的作用,通过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即时通信等各种方式,不断“病毒式”传播相关话题,扩大其影响。

B. 对于传统媒体议题的削弱作用有些传统媒体试图设置的议题,在网络中却遭到冷遇。

网民的兴趣、网络对于这些议题的传播方式等,都可能是议题传播受阻的原因。

C.对于传统媒体议题的重构作用(3)网络中“纵”“横”议程的交织A. 唐纳德·肖提出“水平媒体”(Horizontal Media )和“垂直媒体”(Vertical Media )的说法,他认为水平媒体是某些小众的媒体,而垂直媒体是大众化的媒体。

B. 网络中的议程设置,一方面有更加多元化的趋向,基于不同文化需求驱动而形成的异质社区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水平媒体的作用,即作用于小众;但另一方面,网络中仍然有大量的公共议程,这时的网络,又扮演着垂直媒体的角色,将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人群整合起来。

C.在唐纳德·肖看来,水平媒体与垂直媒体的交织,可以创造一个稳定的“纸草社会” (Papyrus Society )。

网络议程既有助于人们寻找并归属于某些小众群体,又可以促进人们对大众社会环境的认知。

(4)网络议程设置作用范围的有限性尽管有些情况下网络议程设置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传统媒体的议程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议程,但由于网络目前的普及程度,有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议题在网络中被炒得火热,但在网络之外却显得相对冷清,在传统媒体上也是如此。

(5)网络议程设置的全球化趋向网络的跨国界性质,使某些本属于某个国家的“议程”得以在全球传播,并成为网络中的公共议程。

4.网络“议程设置”的基础作用机(1)议题的形成——网络议程设置的基点A. 议题与议程的区别议题(Topic )的设置只是反映了媒介的一种主观愿望,是用来影响公众议题的一个基本对象。

但是,要产生议程(Agenda )设置效果,媒介的议题就要真正被转化为公众的议题。

因此,议题的形成,是议程设置的基点,而不是全部。

B. 网络媒体议程设置中所依托的议题,多是由媒体和公众两种力量提供的,而且网络公众议题的影响越来越大。

a)因为网络公众议题具有一种强大的“融合”网民的力量。

它起源于网民,与媒体设置的议题相比,它常常更具有贴近性,也更容易带来归属感。

b)由于网络所提供的便利交流手段,使这种公共性议题在形成过程中对于大众传媒的依赖性降低,而对于人际传播或其他媒介的依赖性增强了。

(2)信息与意见的传播——网络议程设置的实施网络中的议程设置,是在信息传播和意见传播两个层面上实现的。

A. 信息传播层面a)信息的发布网络的特性使得任何一个网站都可以在空间与时间维度上实现对某一个事件的相关新闻或信息的集成,这就使那些分散的报道力量聚集起来,产生更加强大的作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