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检测
高中生物必修三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选择题高二(13)班杨铭1、下图表示反射弧中一个神经元的局部模式图。
当人体内兴奋经过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局部电流方向是:()A.都是由左向右 B.都是由右向左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2、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激素调节D. 内分泌调节3、如果某患者支配右手的传出神经受损,其他部分完整,则:()A.针刺左手不会发生缩手反射 B.针刺右手会发生缩手反射C.针刺左手不会感觉疼痛 D.针刺右手会感觉疼痛4、小明的手指不小心被刀割伤时,由于疼痛而咬紧牙关。
这个过程中,他的神经兴奋传递途径是:()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手部感受器;④脊髓;⑤牵动上下颌的肌肉;⑥脑A.③①⑥②④⑤ B.③①⑥④②⑤ C.③①④⑥②⑤ D.③⑥④①②⑤5、19世纪,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试图通过研碎胰腺的方法来获得其中的胰岛素,但都没有获得成功,后来有科学家通过结扎胰管让胰腺退化然后单独研碎胰岛的方法成功获得了其中的胰岛素。
下列关于分析失败的原因中,最可能的是:()A.当时研磨技术比较落后,研磨不充分B.研磨时选取的胰腺部分正好不含有胰岛C.研磨过程中,胰腺中的消化酶把胰岛素分解了D.胰岛素和胰腺内的其他物质紧密结合,不容易分离6、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B.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8、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10、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植物的正常受粉,为防止减产,采用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2021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检测:第2章 1反射与反射弧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Word版含答案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反射与反射弧兴奋的产生与传导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2,3,4,5,10,156,7,8,9,11,12,13,14A级| 根底练1.(2021山东济南期中)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B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解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动物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响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根底 .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 .2.以下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D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局部组成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解析: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 3.如图为一个反射弧模式图,以下有关分析中正确的选项是( A )①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②s是效应器,m是感受器③a是传入神经,c是传出神经④a是传出神经,c是传入神经⑤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 ⑥兴奋的传导方向是:m→c→b→a→s ⑦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或m→c→b→a→s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⑦D.②④⑦解析: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可判断出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a是传入神经,c是传出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 .4. "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B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解析: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受损,那么对相应的刺激不能产生相应的运动,但是因为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对刺激还是有感觉的 .5.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 C )A.神经中枢解析:注入麻醉药之后,失去了痛觉,说明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影响,还能够运动,说明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及效应器是正常的 .6.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A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解析: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兴奋时变为内正外负 .7.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C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拟大,Cl -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拟大,Na +大量流出膜外+的通透性比拟小,对K +的通透性比拟大+的通透性比拟大,对K +的通透性比拟小解析:静息电位是K +外流形成的 .8.(2021江苏南京期末)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那么相反,如下图 .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关的电流,那么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为( A )→a;膜内a→→a;膜内b→a→b;膜内a→→b;膜内b→a解析:受刺激后,刺激部位电荷为外负内正,与相邻部位形成电位差,膜外电流为b→a,膜内电流为a→b .9.离体的枪乌贼(海洋动物)巨大轴突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图一所示为该部位受刺激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请答复:(1)图中造成bc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某种离子的跨膜运输,该段这种离子的跨膜运输(填 "需要〞或 "不需要〞)耗能;假设适当降低该轴突细胞膜外的Na +浓度,那么c点将(填 "上升〞 "不变〞或 "下降〞) .(2)某同学用该离体轴突做了以下实验(如图二):取一灵敏电流计,在上述受刺激部位左侧1.0 cm处的膜外连接一个电极,在其右侧1.5 cm 处的膜外连接另一电极,在该部位给予适当的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次方向(填 "相同〞或 "相反〞)的偏转,这个实验可证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的 .解析: (1)bc段是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该过程中Na +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不需要消耗能量 .假设降低细胞膜外Na +浓度,那么其与细胞内Na +的浓度差减少,动作电位峰值(即c点)下降 .(2)该刺激首|先到达左侧电极处,该部位膜外侧电位变为负,而右侧电极处膜外电位仍为正,指针发生一次偏转;一段时间后,刺激传递到右侧电极处,该处膜外电位变为负,而左侧电极处膜外电位已转为正,此时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偏转方向与上次相反;这个实验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答案:(1)不需要下降(2)2 相反双向(或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B级| 能力练10.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外表,如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D )解析:将电极均置于细胞膜外,此时为静息电位,当兴奋传至|电流表的左侧电极时,两个电极之间就有电位变化,会形成电流;当兴奋传至|电流表的右侧电极时,两个电极之间也会形成电流,两种情况下的电流方向相反 .11.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假设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正确的选项是( C )解析: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为静息电位,所以要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电流表的两个电极要分别接在神经纤维的膜外和膜内,且电流必定是从膜外流向膜内 .当电流表的两个电极均接在膜外或膜内时,由于两电极间无电位差存在,指针不偏转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以下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C )+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 +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 +浓度高于膜内解析:依图示,未受刺激时,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B正确 .在两种海水中,均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C错误,D正确 .在受到刺激后,由于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大,所以Na+迅速内流引发较大的动作电位,对应于曲线a,A正确 .13.蛙的神经元内、外的Na +浓度分别是15 mmol/L和120 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的过程中有Na +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 +排出细胞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解析:动作电位的产生原因是Na+内流,此时的Na+由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当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时,Na +由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此时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 .14.以下图甲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 .请分析答复以下问题:(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填 "属于〞或 "不属于〞)反射 .(2)用a刺激神经,c测到的电位变化如乙图 .膜电位从③到④变化时,膜上翻开的离子通道是 .(3)正常时,分别用a、b刺激神经和骨骼肌,会引起骨骼肌收缩 .某同学用a刺激神经,发现骨骼肌不收缩,是传出神经元受损、d部位受损还是骨骼肌受损导致骨骼肌不收缩?为探究骨骼肌不收缩的原因,该同学利用图甲中的反射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根据该实验步骤预测现象及结论 .(注:只考虑一个部位受损)第|一步:用a刺激神经,观察c的电位变化和骨骼肌是否收缩 .如果,那么说明传出神经元受损;如果,那么要继续往下做实验 .第二步:用b刺激骨骼肌,观察骨骼肌是否收缩 .如果,那么说明部位d受损;如果,那么说明骨骼肌受损 .解析:(1)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2)图乙中①→③是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即兴奋过程,③→④是兴奋后的恢复过程,此时K +外流 .(3)假设传出神经受损,那么刺激a处,c处不能测得电位变化;假设骨骼肌受损,那么刺激b处,骨骼肌不收缩 .答案:(1)不属于(2)钾通道(3)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在c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骨骼肌收缩骨骼肌不收缩C级| 拓展练15.以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答复:(1)图中,刺激结构④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 ] ,该结构在组成上包括. 假设抑制该细胞的细胞呼吸,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静息状态,说明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2)在用脊蛙(去除脑保存脊髓)进行屈腿反射实验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刺激右腿,右腿收缩,说明左右屈腿反射弧在结构上是相对独立的 .但当刺激较强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时,右腿也会收缩,说明左右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 .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实验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大腿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 .于是老师为实验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①刺激蛙左腿,假设左腿不收缩而右腿收缩,说明伤及的是神经 .②刺激蛙左腿,假设,那么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 .但不知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那么可用刺激,观察的方法加以验证 .解析:(1)⑤为效应器,刺激结构④传出神经时⑤会产生具体效应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假设抑制细胞呼吸,细胞中ATP量缺乏,那么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内负外正的状态,说明离开了ATP,带电离子就不能通过细胞膜,所以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假设伤及传入神经,那么刺激后两腿均不会发生反响;假设伤及传出神经,那么刺激后,传出神经完好的腿会发生收缩反响 .答案:(1)⑤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主动运输(2)①传出②左、右腿均不收缩右腿左腿是否收缩。
高中必修三免疫试题及答案
高中必修三免疫试题及答案免疫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生物课程来说,免疫学是必修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份高中必修三免疫试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学习和参考。
一、选择题1. 免疫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A. 皮肤和黏膜B.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C. 免疫器官和免疫分子D. 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特异性免疫的特点?A. 有记忆性B. 有特异性C. 反应速度快D. 作用范围广答案:D3. 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是什么?A. 皮肤和黏膜B. 体液免疫C. 细胞免疫D. 非特异性免疫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免疫细胞?A. 淋巴细胞B. 巨噬细胞C. 红细胞D. 树突状细胞答案:C5. 免疫应答的类型有哪些?A.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C. 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6.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皮肤;黏膜7. 体液免疫中,主要负责识别和结合抗原的是______。
答案:抗体8. 细胞免疫中,主要负责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是______。
答案:细胞毒性T细胞9. 免疫记忆是指免疫系统对曾经接触过的抗原具有______的能力。
答案:记忆性10.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具有______的能力。
答案:耐受性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免疫应答的过程。
答案:免疫应答的过程主要包括抗原识别、抗原呈递、免疫细胞激活、效应阶段和免疫记忆形成。
首先,抗原被免疫系统识别,然后由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给T细胞。
T细胞激活后,可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或者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杀伤被感染的细胞。
效应阶段后,免疫系统形成记忆,以便对再次入侵的相同抗原快速反应。
12. 什么是自身免疫病?请举例说明。
答案:自身免疫病是指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组织识别为抗原,从而引发免疫应答的疾病。
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结束语免疫学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免疫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及习题(含详解答案)
必修三1、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
2、由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___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成正比。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和___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 。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
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
习题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2.(2011年湘潭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3.(2010年高考上海卷)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A.细胞间隙积聚组织液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4.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B.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维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维持稳态需要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2.下列有关血浆pH和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目的主要是维持细胞的渗透压B.正常情况下血浆pH为7.34~7.54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D.两者都属于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3.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①小腿抽搐①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①尿毒症①组织水肿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4.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体液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B.泪液、尿液和消化液均不属于体液C.饮水过多,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内环境中5.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绝对稳定状态①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①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①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7.下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那么BC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8.下列哪些离子在人血浆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A.钠离子和钾离子B.钠离子和氯离子C.钾离子和氯离子D.碳酸氢根离子和磷酸氢根离子9.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A.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代谢废物的排出只能通过肾脏C.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实现间接的物质交换D.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获得10.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①①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①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C. 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神经递质、水、无机盐等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 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11.如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①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若①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①增多C. ①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D. ①为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可与淋巴进行交换,以避免营养物质的浪费12.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B. ①属于血浆,①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①增多C. ①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13.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表示的含义相同B.由乙图可知,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甲图中淋巴和组织液是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D.由乙图可知,一般内环境中的氧气浓度比细胞内液中的高14.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B.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C.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5.下列不属于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是()A.渗透压B. pHC.温度D.酶的活性1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若被破坏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导致疾病。
生物高中学考必修三第三章(附历年真题)1课时
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 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 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7、生长素的应用: a、无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适 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 b、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 抑制侧芽的生长 c、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 d、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 的枝条生根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1、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 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②:极性运输(主动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 端,不能倒运 ③: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 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
(10年0.下图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某种植 物插条生根的实验结果,其中能反映出促进生根效 果最好的是
31.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植物激素 A.纤维素 B.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 D.赤霉素
(11年) 30、某果农给果树误喷了一种植物激素,结果造 成了树叶大量脱落。他喷洒的激素最可能是 A、赤霉素 B、乙烯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31、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小麦胚芽鞘将 A、停止生长 B、直立生长 C、弯向光源(小孔)生长 D、背向光源(小孔)生长
(13年) 35、下列哪项是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表现出向 光性的原因 A.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少于向光一侧 B.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 C.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等于向光一侧 D.植物背光一侧生长比向光一侧慢 36、下列植物激素及其对应的主要作用哪项错误 A.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种子萌发和果实发 育 B.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C.乙烯——抑制果实成熟 D.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检测题1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检测题 1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A.血液B.体液C.组织液 D.细胞内液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3.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4.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g,然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成以下曲线,根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0h~1h,a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量比b多B.3h~4h,a体内的胰高血糖素较0h~1h分泌量下降C.b血糖在1h~2h较高是因为体内胰高血糖素量没有减少D.b血糖在2h后下降是由于血糖氧化分解和合成糖原所致5.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6.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7.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和T细胞()A.B细胞和T细胞的产生是一个细胞分化的过程 B.都能识别和呈递抗原C.只有T细胞参与对病毒的免疫 D.染色体上含有的遗传信息不同8.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4—D浓度( 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9.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
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一、选择题1.人体中唯一不参与代谢的器官是:A. 肺B. 心脏C. 大脑D. 肾脏答案:B. 心脏2.哺乳动物的乳汁中含有哪种有益菌?A. 酸奶菌B. 牛奶菌C. 乳酸菌D. 骨酸菌答案:C. 乳酸菌3.心脏中的主要血管是:A. 动脉B. 静脉C. 脉管D. 细血管答案:A. 动脉4.下面哪个是人体内主要的免疫器官?A. 脾脏B. 肝脏C. 胃D. 肺答案:A. 脾脏5.植物通过什么结构进行气体交换?A. 叶子B. 根系C. 茎D. 花答案:A. 叶子二、判断题1.蚯蚓动物属于节肢动物。
答案:错误2.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共同组成的。
答案:正确3.手术剪断受伤的动脉可有效止血。
答案:错误4.血液中的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
答案:正确5.光合作用只发生在植物的叶片中。
答案:错误三、填空题1.哪个器官是人体最大的脏器?肝脏2.氧气是通过哪种器官进入人体的?肺3.植物的主要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片的__叶绿体__ 中。
4.血液中最常见的细胞是__红细胞__。
5.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是__二氧化碳__。
四、简答题1.请解释细胞有机体和细胞器的关系。
答: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机体是指一个完整的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和功能区域,如线粒体、核糖体等。
细胞有机体是由细胞器组成的,每个细胞器在细胞内有特定的功能,通过相互配合协同工作,使细胞能够完成各种生物学活动,继而维持生物体的正常运作。
2.请简要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答: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主要由心房、心室和心瓣组成。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和养分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通过心脏的四个心瓣进行调控,分为心跳的收缩期和舒张期。
心脏收缩时,血液会从心房流入心室,然后通过动脉输送到全身;心脏舒张时,心房和心室会充满血液,准备下一次收缩。
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1]
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1]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生物生存的特点是()。
– A. 生物的新陈代谢顺利进行– 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响应– C. 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 生物能感知自己的存在2.下列不属于生物基因突变的类型是()。
– A. 插入突变– B. 缺失突变– C. 替换突变– D. 封闭突变3.下列不属于生物遗传信息储存的主要方法是()。
– A. 交合– B. 同化– C. 变异– D. 复制4.自动生成生命特性的物质是()。
– A. DNA– B. RNA– C. 蛋白质– D. 糖类5.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起着重要的作用– B. 有性生殖可以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C. 生物可发展出新的特性,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D. 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基因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二、填空题6.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存储在()中。
7.DNA分子由两股螺旋形的链以氢键相互连接,其中A和()之间有两对氢键。
8.生物的新陈代谢靠()完成。
9.遗传信息的复制过程称为()。
10.生物进化的驱动力是()。
三、简答题11.请简要描述细胞的结构,并说明细胞膜的作用。
12.什么是基因突变?请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13.解释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并选择一种动植物进行比较。
四、应用题14.某植物具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花色,红花为显性性状。
如果红花与白花的杂交后,结果为红花、白花各半,请解释这个结果。
15.请结合图示,说明一种基因突变是如何导致生物特征的改变的。
附加题: 高级拓展16.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例说明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生物的进化。
参考答案:1. D2. D3. A4. C5. D6.DNA7.T8.新陈代谢9.复制10.自然选择1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主要由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物,起到隔离细胞内外环境、控制物质的进出和维持细胞稳态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试卷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试卷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适答案)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葡萄糖等,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内环境稳态包括其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C.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导致尿量减少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于内环境,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2.下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循环、泌尿系统B.①代表血液,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C.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多数是血浆D.激素、氨基酸、胰蛋白酶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3.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有(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a时,l就转移到b里,使b兴奋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就由a传递给了b4.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
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
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地传递方向是①②右肌肉③④左肌肉B.①②③④中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①③,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②④C.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局部电流会对③的神经纤维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起③的神经纤维兴奋D.给③一强刺激,只有左肌肉能产生收缩反应5.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外的a、c两点,c 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
下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上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正电位B.兴奋传到b点时电流计的指针将向右侧偏转C.兴奋的产生与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有关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6.某人遭遇船难后落水游到了荒芜人烟的岛屿上,下列对这期间他生理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由于缺少饮用淡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减弱B.若误饮海水,血浆中Na+浓度短时间内升高,可能会使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差变大C.饥饿状态下,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从而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D.长期饥饿,将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出现组织水肿7.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 单元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下列哪种液体()A. 细胞内液B. 血浆C. 组织液D. 淋巴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 血浆蛋白B. 胰岛素C. K+D. 呼吸酶3.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①胆汁②胰液③血浆④淋巴⑤原尿⑥细胞质基质⑦组织液⑧细胞核中的液体⑨ 细胞内液⑩胃液A. ③④⑥⑦⑧⑨B. ③④⑤⑦⑨⑩C. ②③④⑤⑦⑨D. ①②③④⑤⑦4.下列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A. 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血浆蛋白B. 氨基酸、肝糖原、二氧化碳、钠离子C. 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 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液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 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 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D. 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6.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B. 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 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 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B.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 内环境中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D. 血红蛋白、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8.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⑤中蛋白质含量高于②④B. ⑤中含有血红蛋白,抗体、激素、尿素等C. 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液D. 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9.人体内环境中的蛋白质不具有的功能是()A. 调节机体生命活动B. 作为氧运输的载体C. 抗击入侵的病原体D. 维持内环境渗透压10.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 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C. 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D. 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11.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 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 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C. 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D. 剧烈运动后,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12.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 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 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 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13.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A.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14.下列疾病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引起的是()A. 淋巴管堵塞引起的组织水肿B. 血钙太低引起的抽搐C. 肾衰竭引起的尿毒症D. 血红蛋白减少引起的贫血15.下列有关内环境的理解,正确的有几项()①人体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②任何细胞都要生活在内环境中③内环境的本质是一种盐溶液④人体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和淋巴⑥组织液中的水一定来自外界环境⑦内环境的各种组分恒定不变()A. 一项B. 两项C. 四项D. 全部正确16.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 ①表示食物的消化、吸收;②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 Ⅲ表示泌尿系统的肾脏;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D. 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17.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多B. ②红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不会引起③pH发生大幅度变化C. 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D. 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其pH会维持相对恒定18.下图是健康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高中生物必修三、选修一三知识点掌握情况测试
高中生物必修三、选修一三知识点掌握情况测试101.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02.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各种激素与激素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03.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减少。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04.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血浆。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05.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下由各器官、系统协调作用下实现的。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06.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是由五个基本环节构成的。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07.一个由传入与传出两种神经元组成的反射弧中只含有一个突触结构。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08.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或抑制的生理基础是Na 的内流或阴离子(Cl-)的内流。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09.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在突触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10.激素调节有三个特点:一是微量高效;二是通过体液的运输;三是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11.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腺的细胞会合成激素。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12.细胞产生的激素、淋巴因子以及神经递质等都属于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13.在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的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增加。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1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包括垂体与下丘脑。
高二生物必修三练习题
高二生物必修三练习题题目一:遗传的基本规律在生物学中,遗传是指生物体将其基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遗传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生物多样性、疾病的发生和预防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二生物必修三中涉及的遗传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练习题来加深理解。
一、单选题1. 遗传是指生物体将其()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A. 肌肉B. 基因C. 脂肪D. 血液2. 遗传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A. 语言发展B. 社交媒体C. 生物多样性D. 经济市场3. 高二生物必修三中涉及的遗传的基本规律有()。
A. 喜欢和憎恶B. 直立行走C. 火的发现D. 黑夜和白天二、填空题1. 自然选择是指()。
2. 孟德尔是通过研究()进行了每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3. 染色体是由()和DNA组成。
三、解答题1. 请简述自然选择的概念及其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2. 请简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以及实验结果对遗传学的贡献。
题目二: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工程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DNA进行重组,创造和修改基因的一种技术。
基因工程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农业、医学、工业等诸多领域。
本文将介绍高二生物必修三中涉及的基因工程的应用,并通过练习题来加深理解。
一、单选题1. 基因工程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进行重组。
A. DNAB. RNAC. 蛋白质D. 糖类2. 高二生物必修三中涉及的基因工程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等。
A. 农业B. 艺术C. 娱乐D. 文学3. 基因工程对农业的应用主要包括()。
A. 农作物的抗病性增强B. 动物受精率提高C. 医学器械改进D. 装饰植物的颜色变化二、填空题1. 基因工程的应用范围包括()。
2.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农作物的()。
3. 基因工程对医学的应用主要包括()。
三、解答题1. 请简述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及对农作物改良的意义。
2. 请简述基因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对医学研究和治疗的贡献。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对高二生物必修三中涉及的遗传的基本规律和基因工程的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生物高中学考必修三第四章(附历年真题)1课时
39、今年以来,上海、北京等多地发现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导致多人死亡。H7N9禽流感病 毒与感染者的关系是 A.互利共生 B.寄生 C.捕食 D.竞争
9、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 群落代替的过程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 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 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 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 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1年)
32、下列哪项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A、种群密度 B、物种丰富度 C、迁入率和迁出率 D、年龄组成 34、右下图是生态学家高斯 在一次大草履虫培养试验中 绘制的种群增长曲线。由图 可知,该次试验中草履虫种 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 A、100个 B、200个 C、250个 D、375个
35、某森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他们栖息在不同 层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光照强度 B、食物种类 C、温度 D、人类活动 36、在裸岩的群落演替过程中,若条件适宜,最 终能演替到的阶段是 A、地衣阶段 B、苔藓阶段 C、灌木阶段 D、森林阶段
(13年)
37、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 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 有标记的鼠17只。根据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次 捕获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中 标记个体数),计算出该鼠的种群密度是每公顷 A.78只 B.88只 C.98只 D.108只 38、下列哪项不是种群呈“J”型增长的条件 A.食物充足 B.气候适宜 C.没有天敌 D.空间条件有限
(09年) 35.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下 列哪一因素有关 ( ) A.光照强度 B.温度 C.食物种类 D.湿度 36.光裸岩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 是 ( ) A.地衣阶段 B.苔藓阶段 C.草本阶段 D.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检测题2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检测题 2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水壶,缩手反射发生与感觉疼痛的时间是( )A.先感到疼痛,后缩手反射B.感到疼痛并同时缩手C.先缩手反射,后感觉疼痛D.依个体不同而不同2.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多可能会导致糖尿病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3.下列关于人体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B.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人体的三道防线会同时起作用4.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是 ( )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5.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手缩回6.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C.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相当,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7.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某池塘中全部鱼是一个群落 B.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的丰富度越大C.森林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光照的影响 D.森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食物种类的影响8.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9.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有二条捕食链 B.狐与鸟之间既捕食又竞争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D.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草10、“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解气候”这句诗体现生物多样性的()A.直接使用价值B. 间接使用价值C. 潜在使用价值D. 经济使用价值11、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 2.50 13.30 9.80 0.28 220.00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不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A.①③ B.②③ C ②④ D.①④12.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是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13.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生组织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B.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的下面一段D.单测光照射能使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14.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15.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C.c D.d16.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片草地上所有的飞蝗可以看成一个种群B.当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和破坏时,才会发生群落的演替C.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能大于该鱼塘内植物合成的总能量D.荒漠中,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17.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有二条捕食链 B.狐与鸟之间既捕食又竞争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草18.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D.若从③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19.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A.①②④⑤ B.①②⑤④ C.①③⑤④ D.①③④⑤20.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反应21.在调查一块方圆2 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5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4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练习综合检测
H e a l t h S c i e n c e M a n u a l第二章综合检测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般不参与“植物人”生命活动调节的结构是()A.大脑皮层B.甲状腺C.脑干D.垂体[答案] A[解析]“植物人”的大脑皮层功能严重损害,受害者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但皮层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跳。
2.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④[答案] C[解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属蛋白质,会被消化酶水解失活,甲状腺激素属氨基酸衍生物,性激素属固醇类,不会被消化分解。
3.(2014·海南,11)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的调控[答案] C[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温调节时下丘脑感受到变化,再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进而通过身体一系列生理反应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体温调节中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C错误;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4.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
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相应激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肾上腺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②C.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血糖的调节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三章测试题
第一、二、三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唾液淀粉酶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下列哪些疾病是由内环境稳态的破坏直接引起的()①血友病②色盲③糖尿病④尿毒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4.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5.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6.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会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pH的相对稳定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独立完成的7.如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②可以进入A、C、DB.血浆蛋白主要存在于B中C.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8.一个人出现组织水肿,其原因可能是()A.血浆中尿素过多B.皮下脂肪积存过多C.血糖含量过少D.血浆蛋白质含量过少9.学生甲在进行1500 m比赛时,刚跑至1000 m左右,感觉腿部肌肉酸痛难忍,欲放弃比赛,老师安慰说:坚持一下,过一会儿就会感觉好点了。
学生甲遂继续比赛,过了一会儿,果然感觉又有劲儿了。
试问,引起学生甲肌肉酸痛的物质是()A.碳酸B.乳酸C.二氧化碳D.胃酸10.人在发烧时食欲差的最根本原因是()A.胃不能及时排空B.摄入食物未消化C.消化酶活性受影响D.抑制消化酶的分泌11.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部分检测题1.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2.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A.侵染部位B.致病机理C.抗原决定簇D.传播途径3.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正确的治疗措施是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4.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 B.记忆淋巴细胞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5、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lNl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Hl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A 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B 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6、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B、T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效应B细胞攻击靶细胞7.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8.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到3章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到3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2A.蓝藻和绿藻 B.蓝藻和细菌C.绿藻和细菌 D.病毒和细菌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3、人的激素、维生素和酶三者相比,相同点有①都是蛋白质②由活细胞产生③需要量很少④由内分泌腺分泌⑤缺少时都会引起疾病⑥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不可缺少⑦对新陈代谢的各种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A.①②⑦B.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③⑥⑦4..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5.下图中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其主要原因是A.芽能发育成枝条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6.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撰文透露,他们利用成年猪的动脉血管细胞和能够模拟胚胎环境的新型生物反应器,成功地在实验室里培养出新的动脉血管。
这种血管的外形和功能都与真的血管一样。
这一研究成果是生物组织培养工程领域的重大进展。
下列关于以上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以上技术属于“克隆” B.这项技术中可能要利用去核卵细胞C.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激发血管细胞的“全能性” D.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激发血管细胞发育成血管的潜能7. 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8.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基础知识过关检测知识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1、 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细胞内液(占 ) 2、 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图解: 体液 细胞外液 (=内环境 约占 )3、成分:水(血浆中含有90%~92%的水)蛋白质;气体(其中以氧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各种无机盐(其中以Na +,Cl -,K +,Ca 2+,HCO -和HPO 42-的量较多) 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质、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 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细胞代谢的废物(如氨、尿素等)比较: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含量较少。
知识点二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功能 1.理化性质(1)渗透压⎩⎪⎨⎪⎧概念:溶液中⑪ 对水的吸引力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数目的多少来源:主要与⑫ 、⑬ 的含量有关,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⑭(2)酸碱度:血浆的pH 为________,PH 维持稳定与________ 和______ 等离子有关 (3)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2.功能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 的媒介. ★(1)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与 进行物质交换:(2)内环境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知识点三 内环境稳态1.★(1)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________ 和________ 处于动态平衡中(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 ________,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状态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现代观点认为________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稳态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 ________是________ ,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________ 时,均会遭到________ 3.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________ 的必要条件。
1.写出下列人体细胞的内环境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淋巴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
2.下列液体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有 。
①血液;②消化液;③泪液;④汗液;⑤尿液;⑥乳汁;⑦细胞间隙液;⑧血浆;⑨淋巴 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 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 2和胰岛素④激素、分泌小泡和氨基酸 4、图中CO 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最低的部位 是 ; O 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最低的 部位是 ;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 。
5、下列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②毛细淋巴管阻塞;③过敏反应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④肾炎导致血浆蛋白流失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知识过关检测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元(神经细胞):重点难点突破①①②③④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在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作出的。
可分为和。
其结构基础是。
图中1~5的名称依次为: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5._________(包括:),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导是_________(单向、双向)的。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状态变为______状态的过程。
2.传导机理和过程: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③造成膜电位表现为④;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兴奋,造成⑤,膜电位表现为⑥,兴奋与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
3.特点:兴奋以⑦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填方向)传导。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基础:相邻神经元之问通过①相联系,其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具有两种类型,分别是②和③。
(即上个神经元的→下个神经元的或)2.传递过程:突触前膜内的④受刺激后,释放⑤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将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3.特点: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⑦方向,是由于递质只存在于⑧ __________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⑨_________上,使后一个神经元⑩_______。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①______、脑干等)和脊椎椎管内的②______,它们分别调控某些特定的生理功能。
脊髓:调节身体运动的中枢,(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婴儿排尿反射)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脑干:有许多重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中枢、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2.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③______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④______。
3.人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的系统中⑤______的部位。
既可感知外部世界(产生各种感觉:痛觉,渴觉,饿觉,温觉,冷觉)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⑥____ __、⑦_ _____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4.⑧______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这些功能与⑨______有关,这些区域受损会引起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如S区受损伤,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表现为;H区受损伤,会导致听觉性失语症,表现为;W区受损伤,会导致书写性失语症,表现为V区受损伤,导致视觉性失语症,表现为5.记忆是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之一,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⑩______的脑区有关。
长期记忆可能与○11_______的建立有关。
体液调节一、激素调节的发现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是由细胞分泌的。
二、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三种来源:食物中的糖类;;。
血糖的三种去向:;;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2.人体正常血糖浓度:。
3.血糖平衡调节:血糖平衡主要受两种激素调节,一种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体内发现的唯一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另一种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能促使血糖升高,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同时,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激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
除胰高血糖素外,另一种升高血糖的激素是,它与胰高血糖素的关系是。
三、激素调节的实例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前者分泌,进而刺激垂体分泌素,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和分泌相关激素,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这属于调节机制。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三大特点:①;②;③。
五、体液调节的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02等),通过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C02浓度调节呼吸属于调节。
2、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不能口服,只能注射。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体液调节的概念: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调节,此外还包括等调节因子通过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②③④3、体温调节 调节方式: 调节,调节中枢是 ,寒冷时的感受器为 炎热时的感受器为 ,体温恒定是维持 和 的平衡。
促进产热的激素有 和 ,两者是 作用。
散热的途径主要有 和 。
4、水盐平衡的调节调节方式: 调节,调节中枢是 ,渗透压感受器是 , 是渴觉中枢。
抗利尿激素(保水): 分泌, 释放,作用 ,使渗透压 ,该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 。
5、①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 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的一个环节;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 的发育和功能。
如幼年缺少甲状腺激素会影响 的发育,成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
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 (T 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免疫过程中,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特异性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一没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是________,唯一产生抗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等组成的①_________防线,以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②______________组成的第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包括 免疫和 免疫。
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吞噬细胞→③__________→淋巴因子→受少数抗原刺激的④____________→浆细胞→抗体,抗体 与抗原结合,形成⑤___________,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在上述过程中,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____________,少数的B细胞还增殖分化为⑥___________,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参与免疫反应,其过程是。
(即二次免疫的过程)3.细胞免疫的过程:⑦ →吞噬细胞→T 细胞→⑧ ,该种细胞与抗原入侵的 ⑨ 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使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
在上述过程中,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____________。
少数的T 细胞还增殖分化为⑩ 。
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参与免疫反应,其过程是 。
(即二次免疫的过程) 4.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防卫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将⑪__________ 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过敏反应,是指⑫____ 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功能紊乱。
反应的特点是: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⑭______________。
过敏反应是机体第_____次接触过敏原产生的。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1.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②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均可被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
2.艾滋病:又称③___________________(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其遗传物质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毒感染机体后,主要攻击⑤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的免疫能力丧失。
传播途径主要是⑥_________传播、性接触传播、⑦_____________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