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组成和特点.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一)、发电 发电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以及风力发电、太阳能 发电、潮汐和海洋能发电等。 二)、配电 由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组成,把发电厂输出的电能输送到最 终的用户。 三)、变电 1、升压变电站:一般设于发电厂内或电厂附近,将发电厂输出的电压升高, 由高压输电线路将电能输出,与电力系统相连。 2、降压变电站:一般位于负荷中心或网络中心,一方面连接电力系统各部分, 同时将电压降低,供给地区负荷用电。 3、开关站(开闭所):仅连接电力系统中的各部分,可以进行输电线路的断 开和接入,而无变压器进行电压变换。 四)、用电 联接在电力系统各级电网上的一切用电部门,称为用户。按用户用电负荷 的重要性,将负荷可分为三级(一级、二级、三级负荷)。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目录
一、电力系统的组成 二、电力系统的优越性及特点 三、电能的质量标准 四、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五、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六、电力系统的一次、二次设备
一、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能从生产到供给用户使用, 一般要经过发电、输电、变电、 配电和用电几个环节。由发电 机、输配电线路、变配电所以 及各种用户用电设备连接起来 所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三、电能的质量标准
电能的质量标准主要是电压、频率和波形三项
一)、电压 所有用电设备都必须按照其设计的 额定电压运行,一般仅允许有±5% 的变动范围。 二)、频率 我国的技术标准规定电力系统的额 定频率是50Hz。 对大型电力系统,频率的标准为 线路额定电压正常运行允许变化范围: 50Hz±0.2Hz 对中小型电力系统,频率的标准为 1. 35kv及以上±5%UN 50Hz±0.5Hz ◆频率取决于有功功率的平衡 2. 10kv及以下±7%UN 3.低压照明及农业用电(+5% ~ -10%)Ue ◆电压取决于无功功率的平衡

大一电力专业知识点

大一电力专业知识点

大一电力专业知识点一、电力工程概述电力工程是指利用能源转化设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为电能,并通过输配电设备将电能传输、分配给用户的工程领域。

电力工程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涉及电力系统、电力设备、电力调度等多个方面。

二、电力系统1. 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由电源、输电线路、变电站和用户组成。

电源包括火电、水电、风电等不同形式的发电厂;输电线路用于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变电站和用户;变电站主要起到电能转换和分配的作用;用户则是指各种用电场所。

2.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连接发电厂、变电站和用户的纽带,主要包括高压输电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

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采用铁塔或电缆进行架设,以减少电能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低压配电线路则通过电缆或电线将电能送达用户处。

3. 变电站变电站负责将输送至变电站的高压电能进行变压、变频等处理,以适应用户的用电需求。

变电站还承担电能调度和保护的功能,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电力设备1. 发电设备发电设备是电力工程中最核心的部分,主要包括火电机组、水电机组、风电机组等。

火电机组通过燃烧煤炭、油气等燃料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汽轮机旋转从而产生电能;水电机组则利用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风电机组则利用风能驱动风轮转动产生电能。

2. 输配电设备输配电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断路器、开关柜等。

变压器用于承担电能转换的任务,将输送至变电站的高压电能转换为适用于用户的低电压电能;断路器用于在电路过载或故障时进行断电,以保护电力设备和用户安全;开关柜则用于控制电能的传送和分配。

四、电力调度电力调度是指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和发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合理安排电力生产和供应的过程。

通过电力调度,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并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总结大一电力专业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电力工程概述、电力系统、电力设备和电力调度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电力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将来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供电系统基本知识

供电系统基本知识
已撤离现场,可以送电。

五、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简单介绍
1、与安全有关的几个词汇解释 2、操作票制度 3、工作票制度 4、安全用具管理 5、触电急救

1、与安全有关的几个词汇解释
1)高压和低压设备的区分 2)运用中设备的含意 3)设备双重命名 4)明显断开点 5)五防措施 6)防小动物 7)约时停送电 8)二票三制 9)安全距离

1、与安全有关的几个词汇解释
1)高压和低压设备的区分 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及以上者。 低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以下者。 2)运用中的设备 是指全部带有电压、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
的电气设备。 3)设备的双重命名 电气主接线图中的高压设备应具有编号和名称的双重命名
工作接地:指配电变压器中性点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 。
1)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直接接地 • 优点:当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能可靠切除故障线
路,限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的升高。 • 缺点:短路电流很大,对设备造成一定的冲击。系统对
地不绝缘,易发生人身电击事故。 • 一般使用在380/220V系统,110KV、220KV系统。
1000
安全距离(m )
7.20
8.70
63(66)、110
1.50
±50及以下
1.50
220
3.00
±500
6.00
330
4.00
±660
8.40
500
5.00
±800
9.30

电压等级(KV )
10
安全距离(m )
0.95
电压等级(KV )
500
安全距离(m )
4.55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一、电力系统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由分布各地的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升压和降压变电所、输电线路及电力用户组成,它们分别完成电能的生产、电压变换、电能的输配及使用。

二.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划分电力网:由输电设备、变电设备和配电设备组成的网络。

电力系统:在电力网的基础上加上发电设备。

动力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上,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例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和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以及核动力发电厂的反应堆等)包含在内的系统。

三.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大。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资产规模已超过2万多亿,占整个国有资产总量的四分之一,电力生产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是同时性,电能不能大量存储,各环节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过渡过程非常迅速,瞬间生产的电力必须等于瞬间取用的电力,所以电力生产的的发电、输电、配电到用户的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

三是集中性,电力生产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无论多少个发电厂、供电公司,电网必须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组织纪律,职业品德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四是适用性,电力行业的服务对象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全社会所有人群,电能质量、电价水平与广大电力用户的利益密切相关。

五是先行性,国民经济发展电力必须先行。

四、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电网电压是有等级的,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等因素,经全面分析论证,由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布的。

我们国家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有220/380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

随着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3 kV、6 kV、20 kV、66 kV也很少使用。

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

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

发电机过去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低压用户均是220/380V。

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三相交流电路—教学楼照明系统电路
三相三线制系统 特点:只提供380V一种电压,负载必须对称。
小结
• 用电负荷不同,应采用不同的供电电压和供电方 式。
• 三相对称:相电压相等、线电压相等、工频 (50Hz)。
• 中性线的主要作用是,星形连接时,保证三相负 载不对称时相电压也能保持对称,而起到保护作 用。
• 三相负载对称时,可以采用三相三线制;若三相 负载不对称则一定要加中线,用三相四线制或三 相五线制。
小结
• 相电压: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 • 线电压: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
• 零线与地线的区别:零线:中性点接地 时的中性线,浅蓝色线;地线:接地装 置引出的线,对人身设备起保护作用, 黄绿双色线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
• 相电压: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即 U-N、V-N、W-N之间的电压。
• 线电压: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即UV、V-W、U-W之间的电压。
• 三相对称:相电压相等、线电压相等。
• 中性线的主要作用是,星形连接时,保 证三相负载不对称时相电压也能保持对 称,而起到保护作用。
• 4、特点:三相四线制系统提供 380V/220V两种电压。
• (2)二类负荷:指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的政治影 响、较大的经济损失的负荷。——要求尽可能有两 个独立电源供电,若地区供电条件困难,可由一路 6KV以上专用架空线供电。
• (3)三类负荷:不属于一类、二类的负荷。—— 可非连续性供电。
10KV变配电所接线图
(一)三相四线制系统
电源的分类
1、相线(火线):从绕组首端引出的三根电源线。 即U、V、W。用黄、绿、
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图1 电力的产生及传输分配源自一、电力系统概述1、电力系统:由发电、送电、变电、 配电和用电组成的“整体”。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版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版
23
火力发电的优势是:早期建设成本低,发电 量稳定,一年四季均匀生产,所以在世界各国的 电力生产中都占主要地位,一般在70 %左右。 火力发电的缺点是:所用的煤、油、气等是不可 再生资源,虽然储量多,始终会枯竭,污染严重。
一方面是煤炭资源丰富,二一方面是其它资 源转换为油、气、化学能等成本高,我们国家火 电是以煤电为主,油、气、化学能等火电是限制 性的计划性发展。
21
七、变电所
变电所是联接电力系统的中间环节,用以汇集电 源,升降电压和分配电力。
变电所的主接线 变电所的主接线是电气设备的主体,由其把发电 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气设备通过母 线、导线有机的连接起来,并配置各种互感器、避 雷器等保护测量电器,构成汇集和分配电能的系统。 变电所主接线的形式与变电所设备的选择、布置、 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以及继电保护的配置都有密 切的关系,它是变电所设计的重要环节。在拟定变 电所主接线方案时,应满足可靠、简单、安全、运 行灵活、经济合理、操作维护方 便和适应发展等基 本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对电压波动的允许值为:
10KV及以下为2.50/0 35至110KV为20/0 220KV及以上为1.60/0
15
(3)高次谐波:高次谐波的产生,是非线 性电气设备接到电网中投入运行,使电网电 压、电流波形发生不同程度畸变,偏离了正 弦波。高次谐波除电力系统自身背景谐波外, 主要是用户方面的大功率变流设备、电弧炉 等非线性用电设备所引起。高次谐波的存在 降导致供电系统能耗增大、电气设备绝缘老 化加快,并且干扰自动化装置和通信设施的
19
按中断供电造成的损失程度分类
1、一级负荷:突然停电将造成人身
伤亡或引起对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
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如重要的大

(完整版)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完整版)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给水系统、冷却系统
烟囱
储煤场
输煤皮带 江河或水库
蒸汽管道 汽轮 发电机 升压站 机
锅炉 冷却水
冷凝器
第二节 发电厂的类型和变电所的类型
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是火力发电厂的三大 核心设备。
火电厂生产系统包括:制粉系统 供气系统 给水系统 冷却系统
图1-2 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示意图
第二节 发电厂的类型和变电所的类型
• 配电线路:分6-10KV厂内高压配电线路 和380/220V厂内低压配电线路。
• 车间变电所:6-10KV降到380/220V,给 用电设备供电。
第一节电力系统组成及特点
电力系统为什么要联网?
水 库
0.38/0.22kV
M
M
0.38/0.22kV
M
M
动力系统 电力系统
电力网
220kV
220kV
第一节 电力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见习一个电力 系统
厂水力发电
简 单 变电站 电 力 大型工厂 系 统
变电站
输电线
第一节电力系统组成及特点
小型电能用户
配电站
学校 住宅乡村
商店
小型配电站
发电厂
第一节电力系统组成及特点
电能的输送和分配
升压
主传输线 500 kV
三相
降压
电压分配 10 kV
降压 变电站
单相
第一节电力系统组成及特点
三大系统的联系与区别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变电所、输配电线路及用户等所 组成的统一整体。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原动力部分(如水库、水轮机、 锅炉、核反应堆、汽轮机等)。
电力网:变电所、输电线路。
简 单 电 力 系 统

第二章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第二章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16
电气主接线图的基本元素
2023/3/24
17
电气主接线图的基本元素
2023/3/24
18
三、变、配电所常用的电气主接线
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 满足用电要求; 2. 接线简单; 3. 运行经济、可靠; 4. 操作方便、运行灵活; 5. 设备选择合理; 6. 便于维护检修; 7. 故障处理能保证安全;
方法:增加发电机输出有功,拉路限电,维持整个电力系统有 功平衡
2023/3/24
34
二 波形
谐波畸变率:反映电力谐波的一个量
DFU
U n 2
n2
U1
Un-----------第n次谐波电压有效值 V; U1------------基波电压有效值 V。
交流电波形是严格的正弦波,电网谐波的产生,主要在于电 力系统中存在各种非线性元件。
(1-1)
❖ 式中:U--------检测点上电压实际值(V);

UN-------检测点电网电压的额定值(V)。
❖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电压偏差的允许值为:
❖ 1)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5%;
❖ 2)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系统电压的±7%;
❖ 3)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系统电压的+7%、-10%。
第二章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第一节 电力系统概述
❖ 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的整体称为电 力系统。电力系统中的输电、变电、配电三个部分称为 电力网。
❖ 电力网是将各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各种类型的变电 所连接而成的网络。
❖ 输电网是以高压甚至超高压电压将发电厂、变电所或 变电所之间连接起来的输电网络,所以又称为电力网中 的主网架。

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电力系统是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的,它们共同完成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终端用户的功能。

以下将详细介绍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一、发电厂
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起点,它通过能源转换将非电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厂可以利用多种能源,如化石燃料、水力、风能、太阳能等,将能源转化为机械能或热能,再通过发电机将其转化为电能。

发电厂的主要功能是稳定可靠地供应电力。

二、输电系统
输电系统是连接发电厂和配电系统的桥梁,它主要由输电线路、变电站和变压器组成。

输电线路是将发电厂产生的高压电能传输到各地的关键部件,它们通常由高压输电塔和导线组成。

变电站则起到电能转换和分配的作用,通过变压器将高压电能转换为适合输送的中压或低压电能。

三、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是将输电系统输送的电能分配给各个终端用户的系统,它主要由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组成。

配电变压器起到将输电系统的中压或低压电能转换为适合用户使用的低压电能的作用。

配电线路则将电能从变压器传输到各个用户,配电设备则起到保护电路和控制电能流动的作用。

四、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是电力系统的终端用户,它们包括家庭、企事业单位、工厂等各种场所。

用电设备的功能各不相同,可以是照明设备、电动机、电热器具等。

通过电力系统供电,这些设备可以正常运行,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以上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

电力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为人们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支撑着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也需要不断发展和改进,以适应未来的需求。

通过电力系统,人类的生活将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利用燃煤(或石油、天然气)燃烧使汽轮机转动。 生产过程: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利用水的流量和落差使水轮机转动。 生产过程:水能机械能电能
利用原子能在反应堆的核裂变使汽轮机转动 生产过程:原子能机械能电能
秦山核电站全景
秦山核电站汽轮机房
秦山核电站输电塔
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 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 通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 度提升,來促使发电机 发电。依据目前的风车 技术,大約是每秒三公 尺的微风速度,便可以 开始发电。

注意事项:
(1)单相接地状态不允许长时间运行 原因:1)如果另一相又发生接地故障,就形成两相接地短路,产生很大的 短路电流,从而损坏线路及其用电设备; 2)较大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会在接地点引起电弧,形成间歇电弧过电 压,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我国电力规程规定,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单相接地运行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3)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般都装有单相接地保护装置或绝缘监测装置, 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会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尽快排除故障; 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把负荷转移到备用线路上去。
第二章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1、截止2008年底,我国的总装机容量为79253万KW; 年增长10.3%,年发电量为34334亿KWh,装机容量和发 电量居世界第二。 2、我国已形成南方、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6 个跨省电网和鲁、闽、琼、疆、藏和台湾6个独立省电网
第一节
电力系统概述
一、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图1-13 低压配电TN系统
a) b) c) TN-C系统 TN-S系统 TN-C-S系统
系统的使用 在安全要求较高的场 所和 要求抗电磁干扰的场所均不允许采用 该系统。 2)TN-S系统 这种系统的N线和PE线 是分开的,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 分均与公共PE线相连,如图1-13b所 示。

1-1电力系统的概念、组成及特点

1-1电力系统的概念、组成及特点


电力系统分析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1、发电厂: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中心环节,它的基本任 务是把一次能源转变成电能。用于发电的一次能源主要 有石油、天然气、煤炭、水力和核能。发电机组的单机 容量随着负荷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的不断扩大及科学 技术的发展,还在不断地增大。 发电厂一般建设在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如水电站 建设在江河流域水位落差较大的地方,火电厂多建设在 燃料和其他能源的产地或交通方便的地方,而大的电力 负荷中心,则多集中在工业原料产地、工农业生产基地 及大城市等地,因此,发电厂和电力负荷之间,往往相 距甚远,发电厂的电力需要经升压变压器、输电线路、 降压变压器、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然后供给用户。
电力系统分析
二单位称为电力用户。电力用户 所有用电设备所需功率的总和称为电力负荷。电力用户 按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可分为三类: (1)I类用户:对这类负荷停止供电,会带来人身危险, 设备损坏,产生大量废品,长期破坏生产秩序,给国民 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或造成重大的政治影响。(医院、 科研、军事基地、政府部门、通信等) I类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 对I类用户应有两路以上相互独立的电源,其中每一路 电源的容量均应保证在此电源单独供电的情况下就能满 足用户的用电要求,确保当任何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或检 修时,都不会中断对用户的供电。
电力系统分析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2)Ⅱ类用户:对这类负荷停止供电,会造成大量减产, 城市公用事业和人民生活受到影响等(交通照明、大工 厂等)。 Ⅱ类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 对Ⅱ类用户应设置专用供电线路,条件许可时也可采 用双回路供电,并在电力供应出现不足时优先保证其电 力供应。 (3)Ⅲ类用户:一般是指短时停电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用 户,如工厂附属车间、小城镇、小加工厂等。 Ⅲ类用户供电可靠性要求: 对Ⅲ类用户可以只设一路电源供电,当系统发生事故, 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时,应首先切除Ⅲ类用户的用电负 荷,以保证I类、Ⅱ类用户的用电。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北京电网500系统现状
沙岭子电厂
十三陵蓄能电厂
怀柔
500千伏系统现装有
主变13组,主变运
行容量1005.6万千
西沙屯
伏安。
聂各庄
京西 下马岭
燕山石化东风站
一公司自备厂
李遂
500千伏电网已清形河成由昌平、顺
义、安定、房电科山院 4座变电站构成的孙河环
下苇甸 王平村电厂
门头沟
形至丰内唐龙泉务房蒙山镇网小高水石山托姜通,井电首一景钢一山模热三、 克 家过通式电口厂河 托 营张过新张八北 至 至家5仪里个庄张 安 顺口受知家 定 义的春电二里热口 、 )张北草断太桥至 东 将家平王面庄太府昌 北 区坊阳井(宫平 绥 域至西山大一东、 中 外顺望热北西内 通 电义郊大王蒙 过 力、华同四能华营电飞厂电厂
如图所示。
蚀骨药香蚀骨药香黑岩
2、电力系统、电力网和动力系统
电力系统并网运行的优点: 1、减少总备用容量的比重; 2、可以采用效率高、容量大的机组; 3、可充分利用水电厂的水能资源; 4、减少总负荷的峰值; 5、提高供电可靠性。
3、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要 求
1、 运行的特点 ⑴电能不能大量存储
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是指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 加上电力网的功率损耗,也就是发电厂供出的负荷。
电力系统的发电负荷是指供电负荷再加上发电厂厂 用电,也就是发电机应发出的功率。
4、电力系统的负荷及负荷曲 线
二、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 某一段时间内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按照负荷种类:有功和无功; 按照时间段:日、年等;
⑵110—330—750—2300,以美、加、俄为代 表,我国西北电网采用;
⑶110—220—400—800—1800;以英、德、法、 瑞典等欧洲国家为代表。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热问题和输电效率问题,而是并列运行的稳定性问题;此
外不同频率之间的电力系统不能联网,限制了优越性更高 的联合电力系统的发展,譬如跨国电力系统的发展。
(4)交直流并存的现代电力系统 直流输电不存在稳定性问题,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为重 新采用直流输电创造了条件。 现代电力系统中发电和用电仍然采用三相交流,输电则 采用三相交流和直流并用的方式。 直流输电不仅解决了三相交流输电的并列运行稳定性问
1891年在制成三相变压器的基础上,德国建立第一个
三相交流输电系统。发电机电压95V、输电线路电压 25000V、输电距离178Km、用电电压112V。
三相交流输电与单相交流输电相比较主要优点是经济
性好,节省输电线路导线;三相发电机和三相电动机的瞬 时功率为常数,有效地减小了发电机、电动机运行中的振 动问题。 三相交流输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同步发电机并列运行 的稳定性问题和不同频率系统之间的联网问题。随着电力 系统输电距离的增大,制约输电容量的是不再是导体的发
三、电力系统的特点
▲过渡过程十分短暂:控制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必须借助自 动装置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继电保护装置、远动装置、减 载装置、同期装置、励磁装置、 ▲电能生产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 关系: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巨大。负荷分类: 一类负荷、 二 类负荷、三类负荷 ▲电能不能大量存储:电能的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使用 是同时进行的。 P发 P用+P 频率f 频率表征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 平衡 Q发 Q用+Q 电压V 电压则表征该处无功功率的平 衡
3 6 10 13.8 15.75 18 20 35 (60) 110 (154) 220 330 500 注:括号内为将要淘汰的电压级
3.15 6.3 10.5 13.8 15.75 18 20 - - - -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经济性 对一次能源的合理调度、机组合理起停、负荷合理分配、减
少传输损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节约大量能源、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
核电机组和大型火电机组启动代价很高,适合带基本负荷。 水电机组启动很快,适合调频、调峰。 丰水期适合让水电机组尽量满发,少开火电机组。 (3)可靠性 大规模电网一旦发生故障,若处理不及时或误处理,会造成
(二)大规模联合电网运行的重大问题 (1)电能质量 三个评价指标:电压、频率、波形。
波形靠发电机的设计保证。遏制高次谐波的影响。典型的非 线性大功率电器会产生高次谐波,如轧钢机、电弧炉、电气 铁路等。与运行有关的就是电压、频率。按国家规定,正常 运行频率应在49.8~50.2hz间。电压波动不超过10%。
二、电力系统的特点
(一)电能生产的技术特点 1、与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密切相关性 2、发、输、配电和用电的连续性 3、瞬态过程的非常短暂性
(二)对电力系统生产的基本要求 1、保证供电可靠性 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 3、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根据用户本身的重要程度可将负荷分为三类:
第一类负荷:中断供电会造成人身事故、设备损 坏、产品报废,生产秩序长期不能恢复,人民生活 混乱,严重政治影响等的用户划属为第一类负荷, 这是重要负荷。
业用电的标准频率,简称工频。正常运行时频率偏移不超过 士0.2~0.5Hz。 (2)电压 为各类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各类用电设备的额 定电压允许偏移一般为额定电压的士5%,具体要求在以后调 压中介绍。
电压和频率偏移过大,会引起大量减产、产品报废,严重时 会造成人身事故、设备损坏。
甚至会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3)波形 交流电压的波形为正弦波。正弦波畸变主要有换
流设备和非线性设备造成。波形畸变产生高次谐波,使电气 设备过热,保护误动、通讯干扰。为保证电压质量,对电压 正弦波形畸变率也有限制,波形畸变率是指各次谐波有效值 平方和的方根值对基波的有效值的百分比,对于110kV不超 过2%,对于35kV不超过3%,对于6~10kV供电电压不超过4%, 对于0.38kv供电电压不超过5%。
由于负荷特性、地理位置等的不同,电力系统中各发电 厂孤立运行的最大负荷并不是同时出现的,因此系统的
综合最大负荷常小于各个发电厂单独供电时的最大负荷 的总和,从而,相应地可减少系统中的总装机容量。
水力发电厂的出力取决于河流的来水情况,由于 水流情况的多变,很难与电力负荷相适应,往往在 枯水季节出力不足,而丰水季节却要弃水。当水力 发电厂联入电力系统后,它的运行情况就可与火力 发电厂相互配合调剂。在丰水季节,水力发电厂尽 量多发以减少火力发电厂的出力,节省燃料;而在 枯水季节由于水力发电厂担负尖锋负荷,火力发电 厂担负固定的基本负荷。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水能资 源,又提高了火力发电厂的运行效率,降低了煤耗。 所以形成电力系统将使多种能源得到充分利用。
第二类负荷:中断供电会造成大量减产,人民生 活会受到影响的用户划属为第二类负荷,这是较重 要负荷;
第三类负荷:除一、二类负荷以外的一般用户属 于第三类负荷。
在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中,要确保第一类负荷, 力争保证第二类负荷和第三类负荷。
衡量电能质量指标是频率、电压和波形。 (1)频率 我国规定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50HZ,也就是工
事故扩大,波及正常运行部分,造成大规模停电。其造成的 损失远大于经济运行产生的效益。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三、目前电力系统的特点
目前从世界各国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的发展状况可以看 出,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扩大电力系统,逐步将小系统联 合成大系统,联合电力系统实行统一调度。
(一)大规模联合电网具有以下优点:
1.可减少系统中的总装机容量 2.合理利用动力资源、充分发挥水力发电厂作用 3.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4.提高了运行的经济性
电力系统组成和特点.
电力系统示意图
电力系统中,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 能设备所组成的部分常称为电力网络。可分为地方电力网、 区域电力网及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网三种类型。
地方电力网:电压等级在35kV及以下、供电半径在20~ 50km以内的电力网;
区域电力网:电压等级在35kV以上、供电半径超过50km 的电力网;
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网:电压等级为330~500kV的电力网, 一般由远距离输电线路连接而成。
通常将220kV及以上的电力线路称为输电线路,110kV及以下 的电力线路称为配电线路。配电线路又分为高压配电线路 (110kV)、中压配电线路(6~35kV)和低压配电线路 (380/220V)。 如果把发电厂内的动力部分(如热力发电厂的锅炉、汽 轮机、热力网和用热设备,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汽轮机以及 核电厂的反应堆)也包含在内,称之为动力系统。
通常,孤立运行的发电厂必须单独装设一定的备用 容量,以防机组检修或事故时中断对用户的供电。但当 联成电力系统后,则随着系统容量的增大,不仅可以减 少备用机组的台数和容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而且不 同发电厂之间在发生事故时还可以相互支援,从而提高 了供电可靠性。
除了可以充分利用动力系统外,在电力系统中还可 在各发电厂之间合理地分配负荷,降低整个系统的电能 成本,另外,随着系统容量的增大,就在可能采用单机 容量较大的大型发电机组,降低了单位千瓦造价和运行 损耗,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