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马原 期末试卷 马哲试卷+答案

马原 期末试卷 马哲试卷+答案

1、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据是( B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 B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或灵魂3、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D、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斗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A、德国古典哲学B、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C、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5、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 D )A、历史性B、真理性C、科学性D、实践性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B、绝对与相对的关系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一般与特殊的关系7、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 C )A、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D、反映性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B)A、辩证法B、直观性C、形而上学D、机械性9、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 C )A、康德B、费尔巴哈C、孔德D、黑格尔10、现代西方哲学不论人本主义还是科学主义,其实质都是( B )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辩证法D、形而上学11、哲学的生命从根本上说在于( A )A、反映时代的需要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12、我党一贯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C )A、艰苦奋斗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勤俭节约1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B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14、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 C )A、贝克莱和休谟B、谢林和费希特C、叔本华和尼采D、黑格尔和孔德15、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的物质形态的是( A )A、古代朴素唯物论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C、辩证唯物论D、经验论1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 )A、客观实在性B、运动的绝对性C、发展的规律性D、本质的可知性17、“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C )二者的统一A、物质和运动B、事物变化的多样性的连续性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D、形而上学和诡辨论18、设想某种不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 A )A、形而上学B、唯心主义C、二元论D、诡辩论19、时空是( B )A、运动着物质唯一属性B、运动着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20、实践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活动( BA、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活动B、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C、人们的精神活动D、个人的行为21、人类社会发展是这样一个过程( C )A、阶级斗争的过程B、自然历史的过程C、自发的过程D、周而复始的过程22、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 D )A、人B、阶级和国家C、社会制度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23、就物质的反映特性而言( C )A、无机物不具有类似反映特性B、只有生命物质具有类似反映特性C、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D、部分物质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24、坚持世界是物质多样性统一的观点是( B )A、形而上学唯物论B、辩证唯物论C、折衷主义D、二元论25、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B )A、意识是客观和主观的桥梁B、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其内容是客观的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其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2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是( C )的观点。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A. 物质性B. 多样性C. 精神性D. 抽象性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目的C. 认识的唯一标准D. 认识的唯一动力答案:A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创造C. 决定D. 否定答案:A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 人与自然的矛盾D. 人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过程包括:A. 感性认识B. 理性认识C. 从实践到认识D. 从认识到实践答案:A、B、C、D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前提是:A. 经济独立B. 政治自由C. 思想解放D.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答案:A、B、D5.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 人的全面发展C. 阶级和国家的消亡D. 人的自由和解放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和认识世界的出发点。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试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答: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科学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斗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人的主观性,即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

5、什么是唯心主义?答: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精神或思想是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它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精神或思想是世界的本原。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精神的或者是思想的。

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指的是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既不同于唯心主义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代替哲学上讲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且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2、请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试题姓名:专业: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A.运动绝对性原理B.普遍联系的原理C.矛盾普遍性原理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3.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C.世界的状态是什么样的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5.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A.不需要任何条件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6.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A.间接经验B.社会实践C.人的意识D.客观事物7.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科学技术C.社会基本矛盾D.人民群众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的方法B.逻辑推理的方法C.矛盾分析的方法D.归纳和演绎的方法9.量与事物的关系()A.量与事物直接同一B.二者不是直接同一的C.事物可以没有量D.量可以脱离事物10.事物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真象是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本质的表现C.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表现本质D.真象是稳定的,假象是多变的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12.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A.形而上学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法观点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物质的可知性B.运动的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发展的规律性1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世界普遍联系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15.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唯心主义D.可知论16.实践标准的辩证法是()A.是绝对确定的B.是不确定的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D.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1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A.两种不同的真理B.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C.两种相似的真理D.两种相同的真理18.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9.在各种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艺术B.政治法律思想C.哲学D.道德2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2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这是( )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唯心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22.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A.出现时间的先后B.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C.形式上是否新奇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23.规律是( )A.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外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C.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直接的、表面的可能性联系D.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人为的、形式的非本质联系24.偶然性是指( )A.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趋势B.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前途和方向的趋势C.客观事物中不确定的趋势D.客观事物中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2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26.唯物主义一元论 ( )A.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B.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C.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D.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27.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8.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9.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这体现了()A.认识论中的唯物论B.认识论中的辩证法C.认识论中的唯理论D.认识论中的经验论30.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工具B.劳动者C.科学技术D.劳动产品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意识的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在于()A.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D.意识能够改变客观规律E.意识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控制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的简单重复B.不仅包括重复而且主要是质变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E.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质的变化3.下列论断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外无物D.世界是意志的自我认识E.“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4.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是()A.镜中月B.水中花C.阶级斗争D.引力场E.梦中树5.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表现为()A.两者相互区别、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补充B.重点论是一点论,与两点论对立C.两点论是均衡论,与重点论对立D.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E.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6.在下列现象中,属于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是()A.生产力不断增长,引起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形状和体积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生出小鸡D.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进化E.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温达到100℃水就变成蒸汽7.“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A.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B.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的原理C.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D.肯定和否定相互转化的原理E.关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8.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在于()A.现象是外在的,本质是内在的B.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共同性的C.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D.现象是相对的,本质是绝对的E.现象是感官能够感知的,本质只能通过思维才能把握9.“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因为()A.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环节B.它能够解放生产力C.它能够极大地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D.它消灭了私有制E.它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移到先进阶级手中的根本途径10.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表现在()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B.社会存在一发生变化,社会意识立即发生相应变化C.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D.在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有阶级性E.在阶级社会中,同经济基础有紧密联系的社会意识形式有阶级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最新马哲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PPT课件

最新马哲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PPT课件
❖ ②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 到推理,从推理到理论体 系
❖ 从一般反应到刺激感应, 从刺激感应到动物心理, 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
❖ ④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 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 认识到实践
❖ 11、把世界的本质单纯 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 体物质是( )
❖ ①辩证唯物主义观 点
❖ ②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观点
的存在

①存在性
❖ ②坚持物质决定精神 ❖
的观点
❖ ③主张世界存在着物质 ❖
和精神两个本源

②物质性 ③可知性 ④矛盾性
❖ ④反对物质和运动不可 分的观点
❖ 15.庸俗唯物主义把意 识当作( )
❖ ①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 物
❖ ②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
❖ ③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
❖ ④一种物质性的东西
一种主观映像,具有主 观性 ❖ ③意识的各种形式都受 人的主观状态的影响 ❖ ④个体意识因人而异, 具有差别性 ❖ ⑤精神决定物质
❖ 2、下面所列属于意识 范畴的是
❖ ( )。 ❖ ①规律 ❖ ②规则 ❖ ③路线 ❖ ④人脑 ❖ ⑤计划
❖ 3.哲学物质观经历的基 本历史阶段是( )。
❖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物质观
❖ ②把事物区别开来的前 提
❖ ③认识事物的唯一途径
❖ ④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 度
❖ ⑤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 10、机不可失,时不再 来,可以说明
❖ ( )。 ❖ ①时间的连续性 ❖ ②时时的重复性 ❖ ⑧时阁的客观性 ❖ ④时间的一维性 ❖ ⑤时间的不可逆性
❖ 11.造成意识主观性 的差异是( )。
❖ 16.意识的本质是( )。
❖ ①在外界刺激下人脑 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物 质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1、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

(1分)A、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D、反映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1分)A、德国古典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3、下列哲学家中,二元论的代表人物是()。

(1分)A、康德B、贝克莱C、费尔巴哈D、笛卡儿4、由猿进化到人的根本标志是()。

(1分)A、工具的生产和使用B、文字的产生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出现5、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所具有的共同属性是( )。

(1分)A、客观实在性B、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C、实践活动的对象化D、运动变化的自发性6、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

(1分)A、实践B、认识C、物质D、意识7、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1分)A、普遍矛盾B、内部矛盾C、主要矛盾D、次要矛盾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这是说()。

(1分)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9、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1分)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10、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

(1分)A、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B、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C、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D、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11、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1分)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C、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1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

马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A. 经济基础B. 政治制度C. 思想文化D. 宗教信仰答案:A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A. 个别劳动时间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商品的稀缺性D. 商品的交换价值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体现了:A. 唯物主义观点B. 唯心主义观点C. 辩证法观点D. 形而上学观点答案:A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B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反映客观B. 主观创造客观C. 主观与客观的对立D.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答案:A7. 马克思提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什么推动的?A. 社会革命B. 经济危机C. 政治斗争D. 文化变迁答案:A8. 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次要动力B.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 社会发展的阻碍答案:C9.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工人对资本家的剥削C. 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平等关系D. 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合作关系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 认识世界的起点C. 改造世界的动力D.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它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科学社会主义则是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理论,它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

最新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上课讲义

最新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上课讲义

苏州科技学院马哲试卷一、单选题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5、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7、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10、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1.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辩证法思想。

2.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期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

4.“居安思危”着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6.一切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

7.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8.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0.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1.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12.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1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1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16.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参与制。

17.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2.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生产关系D. 生产力的发展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运动B. 客观实在性C. 变化D. 多样性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答案:C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因为()A.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C.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先导D.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源泉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 机械唯物主义E. 自然辩证法答案:A B E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包括()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 阶级之间的矛盾E. 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答案:A C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A. 目的B. 手段C. 动力D. 结果E. 条件答案:A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1)实践性,即它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辩证性,即它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并且是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3)历史性,即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10.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体力、道德、审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A. 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哲学体系B. 建立在社会科学基础上的哲学体系C. 既包含自然科学又包含社会科学的哲学体系D. 既包含社会科学又包含自然科学的哲学体系答案:C2.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 唯物论以物质为唯一真实存在,唯心论以意识为唯一真实存在B. 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论认为意识决定物质C. 唯物论强调实践基础,唯心论强调观念基础D. 唯物论注重经验验证,唯心论注重逻辑推理答案:A3. 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A.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C.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D.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区分答案:B4. 观察事物不能片面地、静止地、孤立地看待,而要以全面发展的观点去看待,这是因为A. 事物的发展是相对的B. 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C. 事物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D. 事物的发展是历史的答案:B5. 人的历史是社会历史,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一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哪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否定?A. 形而上学的历史观B. 唯物史观C. 概念史观D. 唯意识史观答案:D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简要说明其含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人世界的物质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生活的总和。

这一原理的含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通过分析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现实状况。

2.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哪些?分别简要阐述其含义。

答案: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矛盾、质量、量、形态转化、因果关系等。

- 矛盾:指事物内部相互矛盾的两个侧面,辩证法认识事物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揭示矛盾。

- 质量:指事物性质的内在特性,主要是指事物的本质和根本属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院、系:年级:专业:任课老师:学号:姓名:答案: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答:对。

(2分)生产力是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形成和运动虽然离不开人的精神因素,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运动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成为后人进行实践的既定前提。

因此,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2分)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错。

(2分)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从辩证矛盾的含义可以看出,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

(2分)3.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对。

(2分)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错误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也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根据。

(2分)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无运动的物质。

(2分)任何运动都有它的物质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所谓“纯粹”的运动是没有的。

(2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物质从本质上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由外部力量的推动而引起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

唯心主义则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2分)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前者承认世界万物的相互联系,而后者则孤立地看待世界万物;(2分)前者承认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而后者则以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万物;(2分)前者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甚至把它看成是万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后者则看不到事物的内在矛盾性,以致把事物的发展归结为外部推动力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选读》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选读》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选读》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以实践为基础,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指导,研究世界的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问题,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

2. 唯物主义答: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它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 辩证法答: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主要研究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它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基本规律。

4. 历史唯物主义答: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阶级斗争和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 阶级斗争答:阶级斗争是指在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中,不同阶级之间为争取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斗争。

阶级斗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主要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

二、填空题(5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是______和______。

答:马克思、恩格斯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______。

答:基础3.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______。

答:社会意识4. 辩证法中的基本规律包括______、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

答:对立统一5.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______。

答:动力三、单项选择题(5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 自然界;B. 人类社会;C. 人的思维;D.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答:D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不包括: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启蒙思想答:D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A. 世界是否可知;B. 世界是否运动;C. 世界是否联系;D.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答:D4.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答:A5.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决定;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答:A四、多项选择题(5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实践性;B. 辩证性;C. 阶级性;D. 时代性答:A、B、C2.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包括: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答:A、B、C、D3.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答:A、B、C4.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 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B. 促进上层建筑的变革;C. 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D. 促进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答:A、B、C、D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体现在:A. 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B. 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 坚持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 坚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答:A、B、C五、判断题(5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苏州科技学院马哲试卷一、单选题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5、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7、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10、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1.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辩证法思想。

2.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期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

4。

“居安思危”着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

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6.一切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

7。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8.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0。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1。

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12。

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1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1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16.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参与制。

17.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大学生马哲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马哲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马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古希腊哲学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

A. 哲学思想的终结B. 哲学思想的开始C. 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D. 人类思想的顶峰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英雄人物B. 人民群众C. 经济基础D. 政治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客观性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包括()。

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社会制度D. 社会关系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包括()。

A. 政治法律思想B. 道德观念C. 宗教信仰D. 艺术形式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包括()。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变革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A. 物质生活的丰富B. 精神生活的充实C. 社会关系的和谐D. 个人能力的提高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

1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3.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观点。

14.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斗争观点。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16.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社会变革的指导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A2. A3. C4. B5. B二、多项选择题答案6. ABC7. ABCD8. ABCD9. ABCD10. ABCD三、简答题答案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库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库答案

答案一、单选题1、B2、B3、C4、C5、C6、C7、D8、C9、C 10、B二、多选题1、ABC2、ABCD3、ABCDE4、ABCDE5、ABC6、ACD7、CD 8、CDE 9、CE 10、ABCDE三、名词解释1、经济基础: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2、理性认识:(1)使认得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关系和整体的认识。

(2)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3)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社会进步:是对社会进步发展的总概括,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本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社会基本领域的变化和变革。

四、判断说明:1、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社会意识形式。

答:(1)此命题是错误的(2)社会意识从高低不同层次看,可以区分为社会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则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3)只有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才是社会意识形态。

2、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的就是真理。

答:(1)错误(2)这是正确的前提发引了错误的结论(3)真理是有用的是指它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对象(4)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真理观五、简答题1、简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辩证关系。

(1)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程度,人们日常物质生活条件的状况等等。

(2)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成果的体现,它包括两个方面:智力、文化、方面和思想改造方面。

(3)二者关系: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一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b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物质文明的正确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2、简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人民群众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它包含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马哲期末考试试卷

马哲期末考试试卷

马哲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A. 多样性B. 物质性C. 动态性D. 复杂性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物质C. 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D. 物质和意识互不相关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商品的二重性是指()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 价值和交换价值C. 使用价值和价值D. 价值和价格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 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认识的来源B. 认识的目的C. 认识的动力D. 认识的本质6.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前提是()A. 经济独立B. 政治自由C. 思想解放D.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表明()A.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相互独立的8.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A. 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D. 消灭私有制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 个体的自然属性C. 个体的精神属性D. 个体的生物属性10.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 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 客观性B. 能动性C. 社会历史性D. 个体性1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哪些基本特征()A. 剩余价值的产生B. 资本的积累C. 劳动力的商品化D. 资本的集中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包括()A. 政治法律思想B. 道德观念C. 宗教信仰D. 艺术形式1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 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1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实现途径包括()A. 经济独立B. 政治自由C. 思想解放D.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征是()A.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B. 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C. 系统性、理论性、完整性D. 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是()A.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B. 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C. 封建主义的发展和农民运动的兴起D.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农民运动的兴起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A. 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社会主义B.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社会主义C. 辩证法、阶级斗争、社会主义D. 辩证法、剩余价值、社会主义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科学发展观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A. 揭示世界的一般规律B. 指导人类改造世界C. 建立科学的世界观D. 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3.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重要意义。

2.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B4. A5. B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为基础,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2)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主张用哲学武器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服务。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为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自然科学的进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认识自然、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通俗哲学》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从客观的物质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B、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一观点()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5、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端来香蕉和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是吃这些。

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B、夸大了共性和个性的联系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6、“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之所以是错误的,从哲学上看是因为()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违背了发展的观点C、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D、是唯心主义的观点7、有的人做事情往往急于求成,总是企图“立竿见影”。

这样的做法违背了()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C、量变比质变更重要D、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8、下列成语与"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诗句包含共同哲理的是()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C、金无赤足,人无完人D、满招损,谦受益9、在考试来临之际,一些学生群体中流行拜“考神”,选用“祈福笔”等一些另类的考前“讨彩头”方式。

从世界观角度看,这种做法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10、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概要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所研究的规律适用于A.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B.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C.整个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D.整个精神世界的一切领域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在获奖感言中说道:“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物是观念的集合”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人和自然的关系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6.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7.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8.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9.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10.“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这两种观点A.一致,都是唯物主义观点B.一致,都是唯心主义观点C.不一致,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不一致,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1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科技学院马哲试卷一、单选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实践中❽一刀切❾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❽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❾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❽参与制❾实现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辩证法思想。

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期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

“居安思危”着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⑤⑤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一切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参与制。

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垄断统治的实质是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自身也有价值。

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上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生产关系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劳动者。

国家是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实践事物本质问题。

某人的住院⑤吃水果不吃苹果,他犯的错误时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阶级斗争史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导致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或出发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

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机器设备。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特定的两重性,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金融资本。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资本主义竞技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一切认识,即使是荒诞的认识,在世界中也有其客观原型的,这说明认得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生产工具。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意识作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否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⑤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社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金融资本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是跨国公司。

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是工人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在当今社会,创意产业⑤⑤繁荣说明了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对事物从客体的或⑤⑤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在方法论上应坚持重点论。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创造新价值。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金融资本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有了局部的调整和变革。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二、多选题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反对多元论、本质相反。

“白马非马”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没有考察人民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

纺织厂买的棉花属于不变资本、流动资本。

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允许生产力的一定程度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正确表述感性和理性认识关系的理性认识依赖感性、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单位商品的数量增加、价值总量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下列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学、道德。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高额利润、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通过垄断价格而实现的高额利润。

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并不否认整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检验认识真理型的标准是客观的。

人的本质是在于人的社会性、视具体的和历史的、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使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

垄断取代自由竞争的地位,但没有消灭竞争是因为竞争是商品经济带必然产物、存在自由竞争、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部门和企业。

、新生事物是有远大前途的事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实践特点决定的、真理本性决定的、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经过两次转化达到对立面的统一、表现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产生了仿佛是❽回到出发点的运动❾、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在于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它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它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环节、它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改良措施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资本主义企业使用的机器设备属于不变资本生产资本、流动资本、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它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商品资本的输出、生产资本的输出、借贷资本的输出三、辨析题真理是有用的,因此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错误,此观点犯了实用主义真理观的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他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真理和有用有联系,但有用的并不一定是真理,两者本质有区别。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一切社会历史观在根本上都是错误的。

错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他批判和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建立了唯物史观,所以不能否认之前的社会历史观。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错误,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是典型的天命论的观点,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也不因人的意志为转移。

资本就是一定数量的货币。

错误,资本的现象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即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的本质既不是物,也不是货币,而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如果我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正确,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只要闭上眼睛,这个客观世界就不存在,即客观世界是随人们的主干管意志而转移的。

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错误,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此观点实际上肯定了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创造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只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不变资本就是固定资本。

错误,不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而固定资本是指在资本的周转的过程中,资本家所购买的机器、厂房等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由于他们的资本的周转过程,其价值是分批逐渐转移到新价值中去的。

固定资本属于不变资本。

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上涨;反之亦然,所以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错误,供求关系虽然直接影响商品价格,但不能够决定价格,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围绕价值这个轴心上下波动。

“仁者见仁,智者见者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认识,讲真理是客观的,主要是指真理有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但是作为反映真理的人的形式是主观的,由于人们只是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角度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主观差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