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观赏植物栽培实验教案
(完整word版)观赏植物种植教案教案

(完整word版)观赏植物种植教案教案观赏植物种植教案介绍观赏植物种植教案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和研究观赏植物的种植方法和技巧而设计的。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研究如何选择适合观赏植物生长的土壤、光照和水分条件,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植物栽培和养护。
教学目标- 了解观赏植物的种类和特点- 掌握观赏植物种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会观察和记录观赏植物的生长情况-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爱护植物的意识教学内容1. 观赏植物的种类和特点介绍- 介绍各种常见观赏植物的特点和适合生长环境- 带领学生观察和分析观赏植物的外形和花朵颜色2. 观赏植物种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讲解观赏植物的生长要求和栽培技巧- 演示如何选择适合观赏植物生长的土壤、光照和水分条件- 强调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3. 植物栽培和养护实践- 给每个学生分发观赏植物的种子或幼苗- 指导学生进行观赏植物的栽培和养护- 鼓励学生观察和记录观赏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叶片形态等4. 结束总结和展示- 让学生分享观赏植物种植过程中的经验和发现- 对学生的观赏植物进行评选和展示教学方法- 讲解法:通过讲解观赏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栽培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
- 实践法:通过让学生亲自进行植物栽培和养护,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 案例分析法:运用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对观赏植物的观察记录- 参与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评价其对观赏植物种植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教学材料- 观赏植物种子或幼苗- 植物栽培用土壤、花盆等相关器材- 记录表格或笔记本以上就是观赏植物种植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花卉种养殖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花卉种养殖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花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践教学内容1. 花卉种类及特点2. 花卉繁殖技术3. 花卉栽培与管理4. 花卉病虫害防治5. 花卉市场调研与营销6. 花卉盆景制作三、实践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教师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花卉种类及特点的学习,了解各种花卉的生长习性和市场需求。
(3)教师指导学生准备实践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花盆、土壤、肥料、农药等。
2. 实践教学过程(1)花卉繁殖技术1)播种繁殖:教师示范播种繁殖的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包括种子处理、播种、覆盖等步骤。
2)扦插繁殖:教师示范扦插繁殖的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包括选择插穗、消毒、扦插等步骤。
3)嫁接繁殖:教师示范嫁接繁殖的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包括选择接穗、砧木、嫁接等步骤。
(2)花卉栽培与管理1)土壤准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土壤消毒、施肥、松土等操作。
2)播种:学生按照所学知识进行播种操作,包括播种深度、行距、株距等。
3)浇水:教师讲解浇水技巧,学生进行浇水实践。
4)施肥:教师讲解施肥方法,学生进行施肥实践。
5)病虫害防治:教师讲解病虫害防治知识,学生进行病虫害防治实践。
(3)花卉市场调研与营销1)市场调研:学生分组进行花卉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价格、竞争状况等。
2)营销策略: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花卉营销策略,包括产品定位、价格策略、促销方式等。
(4)花卉盆景制作1)选材: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盆景材料,如树桩、石头、苔藓等。
2)制作:学生按照所学知识进行盆景制作,包括修剪、造型、布局等步骤。
3)养护:教师讲解盆景养护知识,学生进行盆景养护实践。
3. 总结阶段(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总结,分享实践心得。
《我种植的观赏植物》教案

《我种植的观赏植物》教案我种植的观赏植物教案介绍这份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如何种植和照料观赏植物。
通过亲身参与种植过程,学生将研究到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养护技巧以及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
目标- 了解观赏植物的种类和特性;- 研究如何准备植物种植的土壤;- 研究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 掌握观赏植物的养护技巧。
教学内容1. 观赏植物的种类和特性介绍- 分类:室内观赏植物和室外观赏植物;- 特点:花朵、叶子、茎干等。
2. 准备植物种植的土壤- 了解土壤结构和成分的重要性;- 收集并准备适合观赏植物生长的土壤;- 添加有机肥料来提供养分。
3. 种植观赏植物的步骤- 挑选合适的观赏植物;- 准备种植;- 填充土壤并植入种子或幼苗;- 浇水和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
4.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注重每个阶段的变化;- 观察植物的根系、叶子和茎干的发展;- 记录观察结果和产生的问题。
5. 养护观赏植物的技巧- 给植物提供适当的水分和阳光;- 定期施肥;- 控制虫害和疾病。
6. 结束-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引导学生总结种植观赏植物的经验和技巧;- 激发学生对植物的保护和环境的关注。
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发学生对观赏植物的兴趣,如展示观赏植物的图片、播放相关视频等。
2. 概念讲解- 介绍观赏植物的种类和特性。
3. 实践活动- 学生亲自准备种植土壤并种下观赏植物。
4. 观察和记录- 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变化和产生的问题。
5. 养护实践- 学生研究给观赏植物提供适当的养分和保护。
6. 研究总结- 学生分享和总结自己的观察结果和经验。
7. 结束-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植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资源准备- 观赏植物的图片或视频材料;- 种植和土壤;- 观察记录表格;- 有机肥料和施肥工具;- 水壶或喷雾器;- 虫害控制工具。
评估- 观察记录表格和学生总结报告的评估;- 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和表现的评估。
扩展活动- 组织校园植物园参观活动;- 邀请专家进行植物养护讲座。
综合实践活动《植物栽培》优秀教案

山东科技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植物栽培》教学设计基本信息一、主题内容分析掌握简单的技术技能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从小了解一些有关种植方面的知识,学会简单种植的一般方法,是初级劳动技术的内容之一。
植物的栽培和种植,传统上都是在农田进行。
近些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利用,嫁接技术、塑料大棚蔬菜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激光培育蔬菜技术以及果蔬保鲜新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
“实践与体验”环节安排了“移栽蟹爪兰”、“阳台绿色蔬菜”、“无土栽培”三个活动,前两个活动,通过学习花卉、蔬菜栽培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种植技能,开阔学生眼界,获得丰富的劳动生活经验,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三个活动,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学习体验无土栽培的种植模式,通过这种先进种植模式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开发高效、高附加植的农产品的意识。
让学生能够逐步形成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素养、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二、主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进行简单的生产劳作,掌握种植技术,形成简单的劳动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无土栽培对未来农业生产的积极意义,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和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牢固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动手、动脑、体验、实践、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遵循的研究路线是实例分析――方法探究――动手创作,学生在操作中学会观察、分析,在实践中体现创新精神。
在这种教与学的过程中,能更好使我们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情感与态度的熏陶。
活动一:移栽蟹爪兰一、教材分析本次活动从学生熟悉的常见花卉蟹爪兰的移栽入手,引导学生通过看图、阅读、分析资料等形式,初步了解移栽植物的基本方法,掌握蟹爪兰的一般管理措施。
幼儿园科学探索:植物种植与观察实验教案

幼儿园科学探索:植物种植与观察实验教案一、植物种植的意义在幼儿园科学探索课程中,植物种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植物种植,幼儿可以亲身体验到植物生长的过程,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而且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到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植物种植实验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自然观念、环保意识,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植物种植与观察实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植物种植与观察实验,让幼儿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生长的必备条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引导幼儿树立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准备为了让幼儿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不同的植物种子、水壶、土壤、浇水壶等,以便让幼儿在实验中更加深入地观察。
3. 教学过程第一步:教师向幼儿介绍植物种植的意义,引导幼儿讨论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植物是怎么生长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第二步:教师向幼儿展示植物的种子,并让他们观察种子的外观特点,让幼儿猜测种子的内部构造和功能。
第三步:幼儿分组,每组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
教师引导幼儿用土壤、水壶和种子进行种植,并告诉幼儿要注意每天的浇水和观察。
第四步:观察实验。
教师引导幼儿每天都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并分析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4.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植物种植与观察实验,幼儿不仅收获了植物生长的知识,培养了观察、实践和思考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植物种植与观察实验是幼儿园科学课程中非常有意义的一环。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感受到生命的奇迹,培养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懂得爱护自然的重要性。
这样的实验也能够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的培养,为他们将来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次植物种植与观察实验,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小学综合实践主题菊花的栽培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主题菊花的栽培教案菊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常被用于装饰和观赏。
它的栽培也是一项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特别适合小学生参与。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小学综合实践的主题菊花栽培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菊花的特点和栽培要求;2. 学习种子的播种方法;3. 掌握菊花的日常养护技巧;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菊花种子;2. 肥沃的土壤;3. 小盆或花盆;4. 水壶;5. 园艺工具(铲子、剪刀等);6. 板书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对花卉的基本认识,了解花卉的作用和意义。
2. 告诉学生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菊花的栽培”,并向他们展示一些菊花的图片。
二、了解菊花(15分钟)1. 利用板书或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菊花的特点和栽培要求。
可以包括菊花的形状、颜色、花期等方面。
2. 引导学生讨论菊花的种类和用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三、播种(20分钟)1.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菊花种子,并确保每人都有机会亲自播种。
2. 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小盆或花盆,将土壤填充至盆中。
提醒他们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
3. 教导学生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并轻轻按压以帮助种子与土壤接触。
4. 提醒学生将盆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四、养护与观察(30分钟)1. 告诉学生菊花的生长需要适当的水分和光线。
鼓励他们每天为菊花浇水,但要避免过度浇水。
2. 引导学生观察菊花的生长情况,可以观察芽的出土、叶的生长和花苞的形成等。
3. 提醒学生注意菊花是否有害虫或病害的问题,并教导他们如何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4. 鼓励学生记录菊花的生长过程,可以使用照片、绘图或写作等方式。
五、整理与总结(15分钟)1. 学生整理工具和搬运材料,确保教室或实验室的整洁。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大家共同总结菊花栽培的过程和技巧。
3. 帮助学生思考菊花栽培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与其他实践活动进行比较。
综合实践活动《植物栽培》教案

一、活动主题:植物栽培——让绿色走进生活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栽培方法;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意识;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2课时五、活动准备:1. 植物栽培工具:铲子、水壶、肥料等;2. 植物种子或幼苗;3. 教学课件和资料。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生长过程中需要哪些条件?二、讲解(15分钟)1. 利用课件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2. 讲解植物栽培的基本方法,如选种、播种、浇水、施肥等;3. 强调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植物种子或幼苗、栽培工具和适量肥料;2. 在教室内或户外空地划分栽培区域,每组负责一块区域;3. 学生在组内分工,进行植物栽培操作,如挖坑、播种、浇水等;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提醒注意事项。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栽培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2. 教师总结植物生长的条件和栽培方法,强调关注环境、热爱生活的重要性;3. 布置课后任务:观察所栽培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在观察日记中。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日记;2. 教师总结学生观察到的植物生长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长的过程。
二、深入讲解(15分钟)1. 讲解植物生长的营养需求,介绍不同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差异;2. 讲解如何施肥和调整土壤,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3. 强调学生在栽培过程中要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栽培方法。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上节课的观察和本节课的学习,调整栽培方法,如施肥、调整土壤等;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提醒注意事项;3. 学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在观察日记中。
综合实践活动《植物栽培》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植物栽培》优秀教案一、活动主题:植物栽培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栽培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2课时五、活动准备:1. 植物种子、幼苗或盆栽植物。
2. 栽培工具(如铲子、水壶等)。
3. 记录本和笔。
4.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颗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栽培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植物栽培的了解。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栽培方法。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三、动手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颗植物种子或幼苗。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植物栽培操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小组讨论(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栽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栽培成果。
二、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继续进行植物栽培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观察与记录(10分钟)1. 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进行记录。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长的各个方面。
四、小组交流(5分钟)1. 学生分组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2. 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全班分享。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注意: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操作和实践机会。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关爱植物,关注生态环境。
劳动课《绿萝栽培》教案

活动1: 栽培绿萝活动目标:1.了解盆绿萝栽植的常识, 步骤、要领和注意事项。
能独立完成栽培绿萝的任务。
2.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形成简单的劳动技能。
活动重难点:了解盆栽的常识, 步骤、要领和注意事项。
能独立完成栽培的任务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土、绿萝盆等学生准备: 绿萝、铲子、土等, 完成记录表格(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学习指导语:同学们, 绿萝儿是大自然的宠儿, 也是美丽的使者。
婀娜多姿的绿萝儿让人爱恋和沉醉。
下面请同学观看几幅美丽的图片, 学生看图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所交流问题: (学生讨论)(1)看到这么多美丽的盆绿萝,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2)你以前种过绿萝吗?种过什么绿萝?(3)你对种绿萝的知识了解多少? 学生交流课堂小结: 看来同学们都是留心生活的好孩子, 种一盆绿萝, 不仅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 还可以净化空气, 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今天这节课, 就让我们来探究用绿萝盆种绿萝的学问吧!(设计意图: 根据五年级学生年龄特点, 利用漂亮的图片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为下面的活动做好情感铺垫。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方法学习指导语: 种绿萝的时候会用到哪些材料及工具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种绿萝的基本常识! 问题:1.用绿萝盆种绿萝的一般过程是什么呢?2.种绿萝过程中还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学生交流汇报课前调查表格:用绿萝盆种绿萝的小调查绿萝盆的选择种绿萝的工具种绿萝的方法我的收获师评价过渡: 同学们在课下都进行了认真的调查, 收集的资料很有价值。
课件出示资料:课堂小结: 用绿萝盆种绿萝的一般步骤包括“填基土——植绿萝木——培土——浇水”几个大的步骤。
盆栽绿萝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绿萝盆(大小、形状、材料、颜色等), 还要根据所种植的植物选择合适的土壤。
同学们快点用上我们学到的知识自己种一盆绿萝吧!(设计意图: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 在学习与探究环节, 让学生自己在课前去调查, 然后拿到课堂上来研究, 让学生在探究, 调查中得出答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植物栽培》优秀教案

山东科技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植物栽培》教学设计一、主题内容分析初步掌握技术能力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从小了解一些有关种植方面的知识,学会简单种植的一般方法,是初级劳动技术的内容之一。
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手参与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劳动生活经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逐步形成时代发展所需的技术素养、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二、主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种植的技术,形成简单的劳动技能。
2.了解无土栽培对未来农业生产的积极意义,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主题教学策略牢固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动手、动脑、体验、实践、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遵循的研究路线是实例分析――方法探究――动手创作,学生在操作中学会观察、分析,在实践中体现创新精神。
在这种教与学的过程中,能更好使我们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情感与态度的熏陶。
第一课时移栽蟹爪兰一、教材分析本次活动从学生熟悉的常见花卉蟹爪兰的移栽入手,引导学生通过看图、阅读、分析资料等形式,初步了解移栽植物的基本方法,掌握蟹爪兰的一般管理措施。
学会填土、种植花木、培土的要求及方法。
通过移栽蟹爪兰、管理花卉,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审美观念,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由于同学们现在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家庭地位”,使同学们对学习生活之外的花草作物接触甚少,对生活中一些简单作物的栽培与管理缺乏一定的了解和实践,对社会基本运作方式缺乏认识,缺少社会生活经验。
《观赏植物种植》教学设计

《观赏植物种植》教学设计观赏植物种植教学设计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 了解观赏植物的种类和特点- 掌握观赏植物的种植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园艺兴趣教学内容1. 观赏植物的种类和特点- 介绍常见的观赏植物种类,如花卉、盆景、草坪植物等- 解释每种观赏植物的特点,如外观特征、生长环境等2. 观赏植物的种植方法和技巧- 介绍观赏植物的播种和繁殖方法- 演示观赏植物的种植过程,包括土壤准备、浇水、施肥等技巧- 强调观赏植物的养护与管理,如修剪、除虫等3. 观察与实践- 组织学生实地观察不同种类的观赏植物,记录外观特征和生长情况- 分组进行小规模的观赏植物种植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种植的过程- 指导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通过PPT、图片等多媒体形式介绍观赏植物的种类和特点- 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植物园观察不同种类的观赏植物- 实践操作:在教室或室外设置种植区域,让学生亲自参与种植过程-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实践中的问题,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思考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的实地观察记录,了解他们对观赏植物外观特点的理解- 评估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积极程度和技能掌握情况- 对学生的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估结束语通过本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对观赏植物种植的兴趣和能力,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园艺知识。
同时,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观赏植物种植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希望本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了解观赏植物种植,为他们今后的园艺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植物栽培》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植物栽培》优秀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植物的生长奥秘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和探究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植物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环保意识。
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2课时五、活动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视频资料、图片、PPT、植物栽培工具等。
2. 材料:种子、花盆、土壤、水、肥料等。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二、理论学习(10分钟)1. 观看植物生长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 教师讲解植物生长的条件,如土壤、水分、光照等。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个花盆、土壤、种子等材料。
2. 教师示范如何种植植物,讲解注意事项。
3. 学生动手种植植物,教师巡回指导。
2. 引导学生反思植物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你们知道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吗?二、观察与记录(10分钟)1. 学生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探究与发现(15分钟)1. 学生讨论:植物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实验,探究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水分等条件。
1.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和探究成果。
通过本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观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六、活动延伸:1. 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拍摄照片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2. 邀请家长参与植物的生长过程,共同关注植物的成长。
七、活动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的种植技巧和观察记录。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观察记录和种植成果进行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植物栽培》优秀教案

⼩学综合实践活动《植物栽培》优秀教案⼭东科技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植物栽培》教学设计⼀、主题内容分析初步掌握技术能⼒是⼩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中的⼀项重要内容。
学⽣从⼩了解⼀些有关种植⽅⾯的知识,学会简单种植的⼀般⽅法,是初级劳动技术的内容之⼀。
安排这⼀主题的⽬的是让学⽣通过亲⼿参与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劳动⽣活经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民的思想情感。
逐步形成时代发展所需的技术素养、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
⼆、主题教学⽬标1.学⽣通过进⾏简单的⽣产劳动,掌握种植的技术,形成简单的劳动技能。
2.了解⽆⼟栽培对未来农业⽣产的积极意义,逐步培养学⽣的责任⼼和使命感。
3.陶冶学⽣的性情,培养学⽣与⾃然和谐相处的能⼒,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民的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培养健康的⽣活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主题教学策略牢固确⽴以学⽣为本的教学策略,体现学⽣⾃主探究和⼩组合作相结合、动⼿、动脑、体验、实践、通过这些⼿段,来提⾼学⽣的交往能⼒、合作能⼒、创新能⼒、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遵循的研究路线是实例分析――⽅法探究――动⼿创作,学⽣在操作中学会观察、分析,在实践中体现创新精神。
在这种教与学的过程中,能更好使我们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能⼒与⽅法的培养,情感与态度的熏陶。
第⼀课时移栽蟹⽖兰⼀、教材分析本次活动从学⽣熟悉的常见花卉蟹⽖兰的移栽⼊⼿,引导学⽣通过看图、阅读、分析资料等形式,初步了解移栽植物的基本⽅法,掌握蟹⽖兰的⼀般管理措施。
学会填⼟、种植花⽊、培⼟的要求及⽅法。
通过移栽蟹⽖兰、管理花卉,陶冶学⽣热爱⽣活,热爱⾃然的⾼尚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审美观念,使学⽣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由于同学们现在所处的“⽣活环境”和“家庭地位”,使同学们对学习⽣活之外的花草作物接触甚少,对⽣活中⼀些简单作物的栽培与管理缺乏⼀定的了解和实践,对社会基本运作⽅式缺乏认识,缺少社会⽣活经验。
小学综合实践《花卉栽培》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花卉栽培》教案花卉栽培综合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花卉的基本知识,包括花卉的分类、结构和生长特点。
2. 学习种植花卉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养花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花卉概述:了解花卉的分类、结构和生长特点。
2. 花卉栽培技巧:学习花卉栽培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选种和播种:选择适合栽培的花卉种类,学习花卉的播种方法。
4. 生长环境管理:了解花卉生长的环境要求,学习适当的光照、温度和湿度控制方法。
5. 施肥和浇水:学习花卉的施肥和浇水技巧。
6. 病虫害防治:了解花卉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7. 花卉观察和记录:观察花卉生长的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花卉图片,引发学生对花卉的兴趣,讨论花卉的种类和花卉的重要性。
2. 概述花卉:介绍花卉的分类和结构,让学生了解花卉的基本知识。
3. 花卉栽培技巧:通过示范和讲解,学生掌握花卉栽培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选种和播种:利用实际花卉种子,让学生实际操作选种和播种的过程。
5. 生长环境管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花卉的生长环境要求,让学生学会适当调控生长环境。
6. 施肥和浇水:讲解花卉的施肥和浇水技巧,让学生动手实践。
7. 病虫害防治:介绍花卉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让学生了解病虫害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8. 花卉观察和记录:引导学生观察花卉的生长过程,帮助他们学会记录观察结果,并从中总结经验。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花卉的分类、结构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实践法: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选种、播种、管理花卉等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花卉栽培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整体讨论,促进学生对花卉知识的深入理解和交流。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栽培花卉的过程,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巧是否到位。
综合实践活动《我喜欢的植物栽培技术——盆花栽培技术》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我喜欢的植物栽培技术——盆花栽培技术》教学设计一、引言植物栽培技术是一门重要的生活科学,通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对栽培技术的理解,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本篇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盆花栽培技术,并培养他们对盆花的喜爱与欣赏。
二、教学目标1.了解盆花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2.能够正确选择和购买适合栽培的盆花;3.掌握盆花的日常养护和管理技巧;4.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关爱意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 盆花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a. 盆花的养分需求: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b. 盆花的生长周期:播种或移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休眠等;c. 盆花的繁殖方式:种子繁殖、分株繁殖、扦插繁殖等。
2. 盆花的选择与购买a. 根据盆花的栽培要求选择适合自己栽培条件的品种;b. 观察盆花的外观、叶片、花苞等特征,选择健康、无虫害的植株;c. 了解盆花的市场价位和购买渠道,选择性价比较高的盆花。
3. 盆花的日常养护与管理技巧a. 盆花的浇水技巧:掌握浇水的时机、水量和浇水的方式;b. 盆花的施肥技巧:了解不同品种盆花的施肥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c. 盆花的修剪与摆放:掌握盆花修剪的时机和技巧,合理摆放盆花以获得最佳的生长效果;d. 盆花的病虫害防治:了解常见的盆花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e. 盆花的换盆与翻土:掌握换盆与翻土的时机和技巧。
4.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关爱意识与创造力a.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观念,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植物栽培过程;b.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盆花栽培技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c. 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花卉展览等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栽培案例,让学生了解盆花栽培的过程和技术要点;2. 观察实验法:组织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盆花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 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盆花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盆花栽培经验和技巧。
《水仙花的栽培》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水仙花的栽培》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水仙花的栽培 - 优质教案、教学设计简介水仙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其栽培与照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
本教案将为学生介绍水仙花的栽培过程,包括种植准备、土壤调理、浇水施肥和管理技巧等内容。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学会如何正确地栽培水仙花,并培养对花卉养殖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目标1. 了解水仙花的基本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
2. 掌握水仙花的种植准备和土壤调理技巧。
3. 学会合理浇水、施肥和定期管理水仙花。
4.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水仙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
2. 准备种植水仙花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 土壤的选择与调理。
4. 水仙花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5. 合理施肥和浇水的技巧。
6. 水仙花的定期管理和疾病防治。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水仙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1.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水仙花的特点和形态。
2. 介绍水仙花的生长环境要求,包括阳光、温度、湿度等方面的条件。
3. 引发学生对水仙花栽培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课时:准备种植水仙花所需的工具和材料1. 列举种植水仙花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清单。
2. 说明各种工具和材料的作用和用途。
第三课时:土壤的选择与调理1. 介绍水仙花生长所需的土壤类型和特点。
2. 教授土壤调理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施肥、翻耕和松土等。
第四课时:水仙花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1. 分步介绍水仙花的种植方法,包括挖坑、放置水仙花球茎、覆土等。
2. 强调注意事项,例如球茎的深度、适当的密植和保持适当的通风等。
第五课时:合理施肥和浇水的技巧1. 说明水仙花的营养需求和施肥时机。
2. 教授合理浇水的方法和频率,避免过度浇水或过量施肥。
第六课时:水仙花的定期管理和疾病防治1. 讲解水仙花的定期管理技巧,包括除草、修剪、不同生长阶段的照料等。
2. 介绍常见水仙花疾病以及防治措施。
教学评估与反馈1. 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水仙花栽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自行种植水仙花,并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百合花的栽培》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百合花的栽培》优质教案、教学设计百合花的栽培 - 优质教案、教学设计引言本优质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百合花的基本栽培过程,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研究到如何成功地种植和照管百合花。
教学目标- 了解百合花的生长环境需求- 掌握百合花的种植步骤- 研究如何照顾和维护百合花- 培养观察、实验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内容1. 百合花的生态环境- 学生将研究百合花的生长环境需求,包括阳光、温度、土壤和湿度。
- 学生将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的形式分享他们对百合花生态环境的研究结果。
2. 百合花的种植步骤- 学生将研究如何准备土壤、选择适当的种植和处理百合花的种子。
- 学生将通过实践种植百合花,并记录下每个步骤的关键要点。
3. 百合花的照顾和维护- 学生将研究如何照料百合花,包括浇水、施肥、修剪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知识。
- 学生将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模拟实际照料百合花的情境,培养实践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介绍百合花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步骤,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百合花的研究结果,并互相研究,促进合作和交流。
- 实践种植: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种植百合花,加深对种植步骤的理解和掌握。
- 团队合作:学生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分工合作照料百合花,培养实践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评估方式- 学生将根据他们对百合花生态环境的研究结果进行口头报告。
- 学生将提交他们种植百合花过程记录的笔记和照片,并写下对本次实践的反思和体会。
教学资源- 百合花的种子和种植- 图片和视频素材关于百合花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步骤- 需要的土壤和施肥材料- 实验室或户外种植场地教学反馈与调整- 教师将定期进行教学反馈和评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兴趣度,并根据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结论通过本优质教案和教学设计,学生将获得对百合花的全面了解,并通过实践培养自己的观察、实验和团队合作能力。
花卉栽培实验教案:手把手教你培养绿色植物,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花卉栽培实验教案:手把手教你培养绿色植物,感受大自然的力量感受大自然的力量自然是生命的源泉,植物更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植物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但提高了空气质量,还为我们带来了绿意盎然的美丽风光。
想要在自家室内或者花园里栽培一些美丽、有益的花卉植物吗?那就跟我一起来学习花卉栽培实验教案吧!第一步:准备工作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些基础的工具和材料:1.花盆:挑选一个合适的花盆是很关键的,需要视植物种类而定。
如果是多肉植物,可以选择矮小的盆,而草本植物则需要更深的盆;抽水性好的植物需要选择通气好的盆,如小网格或兔子眼的花盆。
2.营养土:基本的营养土由多种不同比例的成分构成,为植株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
3.肥料:植物不能只靠土壤中的养分就生长良好,肥料可以提供额外的养分支持植物健康的生长。
4.水壶:适量的水是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需要事先准备好清洁无毒的水壶来定时为植物浇水。
5.石子或砂砾:这种材料可以排除多余的水分,并且防止盆土凝结。
6.手套:在种植时使用手套可以保证不受刺伤和保持植物的清洁度,同时也是卫生保健方面的好习惯。
第二步:选择适合的植物在选择植物时,需要根据自己在家中的空间和环境情况来选取适合的植物品种。
在选择的时候需要关注以下因素:1.适应的环境:不同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有些植物适应温暖潮湿的环境,有些植物则喜欢干燥,还有些植物需要很强的阳光照射。
在选择植物时要注意自家室内或者花园的环境气温和光照情况。
2.成长类型:不同的植物成长类型也不一样,比如有的是以树干为主的植物,有的则是以长须为主的植物,还有的则是半枒形植物。
在选择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室内和花园的大小、布局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的成长类型。
3.需求的养分:植物生长必须依靠自然养分和人工施肥两种方式,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养分也不一样。
在选择植物时要注意其对营养不同成分的需求,以及它们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额外肥料。
幼儿园植物小小主人:绿色环保观赏植物栽培教案

幼儿园植物小小主人:绿色环保观赏植物栽培教案1. 介绍在幼儿园教育中,植物栽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更可以让他们了解到环保的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栽培绿色环保观赏植物,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2. 选择适合的植物在进行植物栽培前,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园环境的植物。
可以选择一些易于栽培且观赏价值高的植物,比如多肉植物、仙人掌等。
这些植物不仅长得慢,更不需要经常浇水,非常适合在幼儿园的环境下进行栽培。
3. 植物栽培的步骤步骤一:选择容器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花盆,让他们在花盆上进行个性化装饰,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步骤二:播种幼儿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种子或多肉植物插枝埋入土壤中,并进行浇水。
步骤三:观察和照顾在植物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学会照顾植物。
可以设置一个观察植物生长的角落,让幼儿们每天都去观察一下。
4. 教育意义通过植物栽培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责任心。
在观察和照顾植物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了解到植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也会明白环保的概念。
栽培植物也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种一棵植物的喜悦,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耐心。
5. 结语植物栽培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幼儿园活动,它不仅可以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到知识,更可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希望幼儿园老师们可以根据这个教案,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植物栽培活动,让幼儿们成为植物小小主人,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关于绿色环保观赏植物栽培的教案还可以延伸到在幼儿园中进行植物照料和维护的相关活动,以及利用这些活动来教育幼儿环保意识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植物照料的日常操作、植物的养护知识、回收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1. 植物照料和维护活动在幼儿园中,可以设置一个植物照料和维护的固定时间,让幼儿们参与其中。
他们可以学习如何给植物浇水、修剪枝叶、除草和施肥等基本养护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赏植物学实验教案实验主要内容实验一、观赏植物种类调查及应用 4学时实验二、观赏植物幼苗的移栽及栽培管理 4学时实验三、观赏植物的整形修剪 4学时实验四、观赏植物的扦插繁殖 4学时实验一、观赏植物种类调查及应用一、目的要求使学生识别观赏植物150种二、材料在花卉基地、温室花房、植物园、校园、公园及广场观察识别盆花、切花及常见的园林树木、花卉、草坪及地被植物。
三、方法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花卉基地、温室花房、植物园、校园、公园及广场内的观赏植物进行识别。
要求学生认识各种观赏植物的形态特征,做好记录。
进一步了解各种观赏植物的生长习性、繁殖方法及观赏用途。
四、作业完成花卉基地、温室花房、植物园、校园、公园及广场观赏植物调查及统计分析及完整照片。
实验二、观赏植物幼苗的移栽及栽培管理一、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4种以上观赏植物幼苗的移栽及生长管理技术二、材料各种观赏植物、花盆、基质、肥料、铁锹等三、主要内容1、选盆、上盆与换盆2、自制盆土3、怎样给盆花浇水4、盆花生理障碍诊断5、花木修剪技术6、中耕除草结合施肥 8、扦插繁殖技术9、花卉与阳光和气温的关系 10、空气对花卉生长的影响二.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1、选盆、上盆与换盆选盆⑴瓦盆(泥盆、素烧盆)粘烧制的花盆,好,价格低廉,规格齐全,较适合家庭.⑵紫砂盆:制作精巧,古朴大方但透水气性不如瓦盆。
⑶瓷盆:透气性不良。
宜作套盆⑷水盆:盆底列透水孔,用来培养水仙等水培花卉。
⑸塑料盆:轻巧排水透气性能差适宜种植吊兰、常春藤等。
*上盆上盆是盆栽的第一步,是花卉生长的关键。
做好盆技术,要注意以下几点:⑴上盆时间:每次移植都会使根受不同的损伤,根的吸水功能会减弱上盆时间,时间选在11月到来年3月叶落未萌芽时期。
常绿花木多选在10-11月,或3-4月,花木需水量少的时期。
⑵正确的操作A、花盆处理:新盆要用水浸泡二天才能使用,旧盆必须洗净.B、花木修剪:苗木上盆前,要剪断过长的根和受伤的根,如果损伤的根太多,还需剪掉些叶子以减少蒸腾,使之成活率高.C、栽植:用两片碎盆片把排水孔盖上,各盖一半,中间叠起,然后加入1-2厘米厚的河沙(或是粪煤屑、木屑)目的是于排水透气。
这时,把苗木放在中间加入培养土到半盆,把花木捎上提,使根系伸展并用手轻轻压紧,最后加培养土到距盆边2-3厘米 ,并边加土边把土压实.D、浇水和施肥:上盆结束后,要立即浇水,一次浇透,直到盆底有不渗出。
当时不要施肥,最好等苗木已发根,开始灰复生长后(一般15天),再补充肥力,使其更好生长.*换盆:换盆是将盆栽的植株由原盆移入另一盆的技术,换盆的有两个原因。
一是细幼苗生长过程中,根系布满盆内,而老根已无吸水吸肥和功能,只有新长的根毛区具有吸收水肥的功能。
有时盆底排水孔也伸出幼根。
这时须换入较大的盆,以扩大营养面积。
二是植株生长基本成形,盆栽时间过长,培养土中营养欠缺,土质变劣,需要更新培养土,这种原因的换盆,主要是更新培养土,仍栽入原盆或稍大一点的盆均可. 换盆,先用小竹片将盆壁周围土拨松;较小的花盆,可先倒过来,用左手托住盆土,右手轻磕盆沿,或用手指从盆底孔用力顶住垫孔瓦片就可使土团和花盆分离:较大的花盆,可用双手把盆翻倒,将盆沿的一侧在地上磕几下,就可使土团脱离花盆。
土团脱出后,应抖掉一半的旧土。
根太多的,还应修剪根系。
如果根的培养土紧抱成团,可用刀将土团削掉1/3。
整好后放入盆中,填入新的培养土。
浇透水后遮荫一周。
注意以下几点:⑴换盆换土,要待盆土略干进行,以利脱盆。
刚浇过水的,不宜换盆,易弄碎泥团。
⑵不能去除太多的旧土,因易损伤毛根,吸水能力下降而死亡.⑶换盆结合分株繁殖同时进行。
*转盆:植物有向光性。
应经常转盆2、自制盆土花卉种养方式有地栽和盆栽两种,地栽可用一般的园土,但盆栽花卉由于花盆的容积有限.为了尽量满足花卉生长发育的要求,必须人工配制培养,使之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状,即富含腐殖质,具有团粒结构,保肥性能好、蓄水能力强,又能在团粒间的空隙中充满空气(即排水也良好)。
这样的土壤浇水后不会结成硬块、板结;干燥时不会干裂。
此外,还要有一定的肥力和适宜植株生长的酸碱度(简称PH值)。
①配制培养土的材料(1)园土(或称菜园土、田园土):这是普通的栽培土,因经常施肥耕作、肥力较高、团粒结构好,是配制培养上的主要原料之一。
缺点是干时表层易板结,湿时通气透水性差,不能单独使用。
种过蔬菜或豆类作物的表层沙壤土最好。
(2)腐叶土(或称腐殖质土):利用各种植物的叶子、杂草等掺入园主,加水和人粪尿,经过堆积、发酵腐熟而成的培养土。
PH值呈酸性。
须经曝晒过筛后使用。
(3)山泥:这是一种天然的含腐殖质上,土质疏松,带酸性。
黄山泥和黑山泥相比,前者质地较粘重,含腐殖质也少。
据测定,黑龙江和宁波的黑山泥腐殖质含量最高。
山泥常用作山茶、兰花、杜鹃等喜酸性花卉的主要培养上原料。
(4)河沙(或称素沙土):它排水透气性好,掺入粘重土中,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排水通气性。
缺点是毫无肥力。
可作为配制培养土的材料,也可单独用作扦插或播种基质。
海沙用作培养土时,必须用淡水冲洗,否则含盐量过高,影响花卉生长。
(5)谷糠和草木灰:前者是稻壳烧成后的灰,后者是稻草或其它杂草烧成后的灰。
二者都含丰富的钾肥。
加入培养土中,使之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并增加了钾肥含量,PH值偏碱性。
(6)骨粉:把动物杂骨磨碎、发酵制成的肥粉,含有大量的磷肥。
每次加量不超过总量的1%。
(7)木屑(或锯末):这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培养材料,它具有盆栽花卉要求的全部土壤条件:疏松而通气,保水、透水性能好,保温性强、可缩小昼夜间盆内温差,重量轻又干净卫生。
PH值呈中性和微酸性。
可单独用作培养土,但木屑来源不广,单独使用时不能固定植株。
因此,多和其它材料混合使用,增加培养土的排水透气性能。
(8)用松“叶”配制培养土:在落叶松树下,每年秋冬都会积有一层落叶,落叶松的叶细小、扁平、质轻、柔软、易粉碎,这种落叶堆积一段时间后,可作配制培养上的材料,用其栽培杜鹃尤为理想。
具体做法是:搂取落叶松下之落叶及表土(约占20%~30%),堆积1一2冬,经筛后除去石块、残枝,使用时注意压实。
如用于十年以上的杜鹃时,可在其上盆后在上表压一层厚三厘米左右的落叶松腐叶土,以防透风或倒伏。
落叶松“叶”还可作为配制酸性、微酸性及提高疏松、通透性的培养上材料。
我国北方落叶松资源丰富,便于推广应用。
配制培养上时,各种材料的比例并不确定,只要配制的培养土符合以下要求,就是好的培养土:①含有丰富的养料;②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能,和保水保肥能力;③平时不开裂,湿时不粘结成团;④酸碱度适宜;⑤土壤中不含有害物质,如有毒物质及虫蛹。
实践证明,下面几个配方是可行的:①山泥+园土+腐殖质+等糠灰(草木灰)=2:2:1:1或园土+堆肥+河沙+草木灰=4:4:2:1。
这是一种轻肥土,适用于一般盆栽花卉,如一品红、菊花、四季海棠、文竹、瓜叶菊、天竺葵等。
②山泥+腐殖质+园土=1:1:4。
这是一种重肥上,适用偏酸性花卉,如米兰、金橘、茉莉、桅子花等。
③园土+山泥+河沙=1:2:1或园土+草木炭=2:1,适用于偏碱性花卉,如仙人掌、仙人球、宝石花。
④园土+著糠灰=1:1或单独用河沙,用于扦插或插种。
本实验主要完成4种花卉的幼苗移栽3、怎样给盆花浇水①浇水原则:"见干才浇、浇则透、浇透不浇漏"②水质和水温:最好用雨水,其次是河水和池塘水。
自来水需放置1-2天可用。
注意水温,水温和土温相差5℃时,会伤害根系。
最好放在容器中,晾晒数小时,持两温接近再用。
浇水时注意的问题:1、盛夏中午忌浇水。
2、淘米水和鱼缸换下的水,有一定肥力比自来水好。
含有油污及肥皂粉之类的水不可用。
3、叶面有毛的花卉,叶面喷水后不易蒸发易腐烂,不宜用喷壶浇水。
4、盛开的花朵,不宜多喷水,否则会造成花瓣腐烂,或影响受精,降低结果率。
5、忌浇"半腰水",即浇水量只能湿润表土,而下部土壤是干的。
时间久了土壤中交界处会形成坚硬的板结层,使根系难以下扎。
因此浇水一定要浇透。
③判断盆土干湿的方法和浇水时间和浇水量4、盆花生理障碍诊断5、中耕除草结合施肥雨后及浇水后及时松土保墒,保持全园土松草净。
夏秋季节,杂草生长旺盛,应及时中耕除草,减少杂草与果树(花卉)争水争肥,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同时还可以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有蓄水保墒、抑制盐碱、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除下之草可在树下集中挖坑埋掉,以增加土壤肥力。
全年中耕除草3—4次。
早春耕翻可达到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的作用。
耕翻时可切断部分细根,因而相当于为根系进行了修剪,这样可促发新根,从而增加了吸收根的数量,提高了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
初冬时耕翻,可达到拦蓄雪水、雨水,同时也可有利于消灭越冬害虫的作用。
中耕松土利于保墒,是因为土壤水分是通过土壤毛细管蒸发到空气中的,锄松土表时切断了土壤的毛细管,从而阻止了土壤中水分向空气散失的结果。
化学除草是近十几年推广的管理新技术,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草害,有利果树(花卉)生长,省工省时等优点,但也悖于生产无公害果品的要求。
目前生产无公害果品(包括绿色食品A级)可允许全年使用一次的除草剂有:除草通、氟乐灵、敌草胺、百草枯、盖草能、喹禾灵、精吡氟禾草灵、拿捕净、异丙甲草胺、丁草胺、乙草胺、杀草敏。
本实验拟对羽衣甘蓝、菊花、万寿菊、红草4种花卉进行幼苗移栽,培养土的配置如下:园土:煤渣土:泥炭土:河沙:饼肥=2:2:1:1:0.5.,移栽后进行养护管理。
实验三观赏植物的整形修剪一、目的要求通过实训,掌握观赏植物短截、疏剪、摘心等整形修剪技术二、材料菊花、一串红、月季、金盏菊、万寿菊、树型金银花等观赏植物三、用具枝剪、绿篱剪、绿篱修剪机、手锯等四、花木主要修剪技术①短截:剪掉枝条先端的1/3-3/4叫短截,目的是终止枝条无止境的伸长。
同时促使剪口下的腋芽萌发,从而长出更多的侧枝,增加着花部位,使株形丰满圆润。
为了使树冠的外围延伸扩大,各级枝条层次分明,剪口应位于朝外侧生长的腋芽上方。
②疏剪:当植株内部枝条过密时,应当把它们从基部疏掉一部分。
疏剪的对象是交叉枝、内向枝、病虫枝、徒长枝和衰老枝条。
疏剪能防止树形紊乱,使它们层次分明,有利通风、透光和开花。
疏剪时应靠基部,不要留下残桩。
③摘心:是为了将枝条的顶芽剪掉,去除顶端优势,促进腋芽生长,形成多分枝的丰满株丛,还能使植株多开花。
如四季海棠、一串红、荷花等都需要摘心。
④抹芽:将花卉的腋芽、嫩枝抹去,可节省养分,促使主干健壮。
⑤除叶:是为了使植株美观。
主要是除掉黄叶,病虫害的叶片和遮花盖果的叶。
⑥疏花和疏果:对大部分观果花卉来说,开花数量大多超过结果数量,如不进行疏花,让它们都长成幼果,这些幼果的大部分会自然脱落,白白耗去大量营养,留下的果实也不能保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