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97 部分: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

合集下载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G B Z/T160.44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方法三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浓度的测定三2规范性引用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三G B 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萘二萘烷和四氢化萘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3.1原理空气中的萘二萘烷和四氢化萘用活性炭管采集,溶剂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三3.2仪器3.2.1活性炭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 g/50m g活性炭三3.2.2空气采样器,流量0~500m l/m i n三3.2.3溶剂解吸瓶,5m l三3.2.4微量注射器,10μl三3.2.5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三仪器操作参考条件色谱柱1(用于萘的测定):2m?4m m,聚乙二醇20M?阿皮松L?C h r o m o s o r b WAW D M C S= 5?10?100;色谱柱2(用于萘烷和四氢化萘的测定):2m?4m m,阿皮松L?6201担体=15?100;柱温:150?;汽化室温度:180?;检测室温度:200?;载气(氮气)流量:35m l/m i n三3.3试剂3.3.1二硫化碳,色谱鉴定无干扰色谱峰三3.3.2聚乙二醇20M和阿皮松L,色谱固定液三3.3.36201担体和C h r o m o s o r b WAW D M C S,色谱担体,60~80目三3.3.4标准溶液:准确称量0.0100g萘二萘烷或四氢化萘(色谱纯),溶于二硫化碳中,定量转移入10m 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为1.0m g/m l标准贮备液三临用前,用二硫化碳稀释成200μg/m l标准溶液三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三3.4样品的采集二运输和保存1现场采样按照G B Z159执行三3.4.1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200m l /m i n 流量采集15m i n 空气样品三3.4.2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50m l /m i 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三3.4.3 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 l /m i 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三3.4.4 样品空白:将活性炭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三采样后,立即封闭采样管两端,置于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三在室温下,萘样品可保存3d,萘烷和四氢化萘样品可保存5d三3.5 分析步骤3.5.1 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前后段活性炭分别放入溶剂解吸瓶中,加入1.0m l 二硫化碳,轻摇后,解吸30m i n ,解吸液供测定三若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二硫化碳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三3.5.2 标准曲线的绘制:用二硫化碳分别稀释标准溶液成0.0二2.0二5.0二10.0二25.0二40.0μg /m l 萘;0.0二10.0二50.0二100二150二200μg /m l 萘烷或四氢化萘标准系列三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分别进样2.0μl ,测定各标准系列三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三以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均值分别对相应的萘二萘烷或四氢化萘浓度(μg /m l )绘制标准曲线三3.5.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解吸液,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值后,由标准曲线得萘二萘烷或四氢化萘的浓度(μg /m l )三3.6 计算3.6.1 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V o =V?293273+t ?P 101.3(1)………………………………………………式中:V o 标准采样体积,L ;V 采样体积,L ;t 采样点的温度,?;P 采样点的大气压,k P a三3.6.2 按式(2)计算空气中萘二萘烷或四氢化萘的浓度:C =v (c 1+c 2)V o(2)……………………………………………………式中:C 空气中萘二萘烷或四氢化萘的浓度,m g /m 3;c 1二c 2 测得解吸液中萘二萘烷或四氢化萘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μg /m l ;v 解吸液的体积,m l ;V o 标准采样体积,L ;3.6.3 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 B Z159规定计算三3.7 说明3.7.1 样品处理方法:先将溶剂吸附剂管的前段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后段可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再将后段吸附剂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测定结果计算时将前后段的结果相加后作相应处理三3.7.2 本法的检出限:萘为1μg /m l ,萘烷和四氢化萘为2.5μg /m l ;最低检出浓度:萘为0.3m g /m 3,萘烷和四氢化萘为0.8m g /m 3(以采集3L 空气样品计)三测定范围:萘为1~40μg /m l ,萘烷和四氢化萘为2.5~200μg /m l 三相对标准偏差:萘为0.8%~4.4%,萘烷和四氢化萘为1.1%~3.8%三3.7.3 本法的穿透容量:100m g 活性炭对萘二萘烷和四氢化萘大于3m g 三平均解吸效率为98%三3.7.4 本法测定萘,可以将炼焦厂空气中共存物与萘很好分离三如果在使用纯萘的工作场所,也可使2G B Z /T 160.44 2004G B Z/T160.44 2004用阿皮松L柱或聚乙二醇20M柱三因萘烷有顺反式两种异构体,在阿皮松柱上,反式先于顺式出峰,计算时应将两峰相加三3.7.5本法可采用相应的毛细管柱进行测定三4蒽二菲和3,4-苯并(a)芘的高效液相色谱法4.1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的蒽二菲和3,4-苯并(a)芘用玻璃纤维滤纸采集,溶剂洗脱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紫外光或荧光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三4.2仪器4.2.1玻璃纤维滤纸三4.2.2采样夹,滤料直径40m m三4.2.3小型塑料采样夹,滤料直径25m m三4.2.4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 i n和0~30L/m i n三4.2.5具塞试管,10m l三4.2.6索氏提取器三4.2.7 K-D浓缩器或旋转蒸发器三4.2.8微量注射器,10μl三4.2.9高效液相色谱仪三仪器操作参考条件色谱柱:150m m?4.6m m?5μm,O D S;柱温:25?;紫外检测器:波长254n m;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65n m,发射波长为405n m;流动相:甲醇?水=85?15;流动相流量:1m l/m i n三4.3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三4.3.1甲醇,优级纯三4.3.2苯,优级纯三4.3.3二甲基甲酰胺,优级纯三4.3.4环己烷,分析纯三4.3.5二氯甲烷,分析纯三4.3.6标准溶液:4.3.6.1蒽或菲标准溶液:准确称量50m g蒽或菲,溶于少量苯,定量转移入50m 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为标准贮备液三临用前,用甲醇稀释成5.0μg/m l标准溶液三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三4.3.6.23,4-苯并(a)芘标准溶液:准确称量10m g3,4-苯并(a)芘,溶于少量二甲基甲酰胺(或苯),定量转移入10m 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为标准贮备液三临用前,用甲醇稀释成1.0μg/m l标准溶液三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三4.4样品的采集二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 B Z159执行三4.4.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装好玻璃纤维滤纸的采样夹,以25L/m i n流量采集15m i n空气样品三4.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装好玻璃纤维滤纸的采样夹,以1L/m i n流量采集4~8h空气样品三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 B 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forHazardousAgentsintheWorkplace
说?明
PC-TWA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小时)。

PC-MAC 最高容许浓度,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都不应超过的浓度。

PC-STEL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分钟)。

* 表1:数值系根据“超限系数”推算;表2:粉尘TWA的接触上限值。

** 表1:“其他粉尘”指不含有石棉且游离SiO2含量低于10%,不含有毒物质,尚未制订专项卫生标准的粉尘。

总粉尘指直径为40mm的滤膜,按标准粉尘测定方法采样所得的粉尘。

呼尘呼吸性粉尘,指按呼吸性粉尘采样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

选编内容
表1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
表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
3。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二氯丙醇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二氯丙醇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醇类化合物浓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醇类化合物(二氯丙醇)浓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GBZ/T 160.48-20072.2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 二氯丙醇的变色酸分光光度法3.1 原理空气中的二氯丙醇用硅胶管采集,碳酸钠溶液解吸,经高碘酸氧化生成甲醛,甲醛与变色酸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在570nm 波长测量吸光度,进行定量。

3.2 仪器3.2.1 硅胶管,溶剂解吸型,内装200mg/100mg 硅胶。

3.2.2 空气采样器。

3.2.3 具塞刻度试管,10mL。

3.2.4 水浴锅。

3.2.5 分光光度计。

3.3 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均为分析纯。

3.3.1 硫酸,ρ20=1.84g/mL。

3.3.2 碳酸钠溶液,10g/L。

3.3.3 高碘酸钾硫酸溶液:称取1.5g 高碘酸钾,溶于100mL 硫酸溶液(10.8mol/L)中。

3.3.4 亚硫酸钠溶液,100g/L。

3.3.5 变色酸溶液,20g/L,临用前配制。

3.3.6 标准溶液:在25mL 容量瓶中,加入约10mL 碳酸钠溶液,准确称量,滴入2 滴二氯丙醇,再准确称量,加碳酸钠溶液至刻度;由2次称量之差计算溶液的浓度,为标准贮备液。

临用前,用碳酸钠溶液稀释成50 g/mL 标准溶液。

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3.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3.4.1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硅胶管两端,以200mL/min 流量采集15min 空气样品。

3.4.2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硅胶管两端,以50mL/min 流量采集1~4h 空气样品。

3.4.3 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硅胶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 流量采集1~4h 空气样品。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
108-38-3
Xylene(all isomers)

50
100
58.
二甲苯胺(皮)
121-69-7
Dimethylanilne(skin)

5
10
59.
1,3-二甲基丁基醋酸酯
(仲-乙酸己酯)
108-84-9
1,3-Dimethylbutyl acetate
(sec-hexylacetate)

7446-09-5
Sulfur dioxide

5
10
82.
二氧化氯
10049-04-4
Chlorine dioxide

0.3
0.8
83.
二氧化碳
124-38-9
Carbon dioxide

9000
18000
84.
二氧化锡(按Sn计)
1332-29-2
Tin dioxdie,as Sn

2
5*
85.
0.4


72.
二氯二氟甲烷
75-71-8
Dichlorodifluoromethane

5000
7500*
73.
二氯甲烷
75-09-2
Dichloromethane

200
300*
74.
1,2-二氯乙烷
107-06-2
1,2-Dichloroethane

7
15
75.
1,2-二氯乙烯
540-59-0
300
450*
60.
二甲基二氯硅烷
75-78-5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职业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卫生要求、检测评价及控制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企业卫生设计以及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的管理、控制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6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30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295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方法总则GBZ/T 192(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9.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GBZ/T 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化学有害因素 chemical hazardous agents本部分所称化学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粉尘及生物因素。

3.2职业接触 occupational exposure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等与职业性有害因素之间触的过程。

3.3不良健康效应 adverse health effects机体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产生或出现的有害健康效应或毒作用效应。

只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接触,即过量的接触才会引起健康损害。

3.4临界不良健康效应 critical adverse health effects用于确定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容许接触浓度,即职业接触限值大小时所依据的不良健康效应。

3.5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不良健康效应的容许接触水平。

职业卫生替代标准目录2017

职业卫生替代标准目录2017

编号GBZ/T300.1—2017GBZ/T 300.2—2017GBZ/T 300.3—2017GBZ/T 300.4—2017GBZ/T 300.5—2017GBZ/T 300.6—2017GBZ/T234567关于发布《工作 现发布《工作 上述标准1300.7—2017GBZ/T 300.8—2017GBZ/T 300.9—2017GBZ/T 300.10—2017GBZ/T 300.11—2017GBZ/T 300.13—2017GBZ/T 300.15—2017GBZ/T300.16—2017148910111213GBZ/T 300.17—2017GBZ/T 300.18—2017GBZ/T 300.19—2017GBZ/T 300.21—2017GBZ/T 300.22—2017GBZ/T 300.23—2017GBZ/T 300.24—2017GBZ/T 2021221516171819300.25—2017GBZ/T 300.26—2017GBZ/T 300.27—2017GBZ/T 300.28—2017GBZ/T 300.29—2017GBZ/T 300.30—2017GBZ/T300.31—2017262728232425300.32—2017GBZ/T 300.33—2017GBZ/T 300.34—2017GBZ/T 300.35—2017GBZ/T 300.37—2017GBZ/T 300.38—2017GBZ/T300.43—2017323334353031300.45—2017GBZ/T 300.46—2017GBZ/T 300.47—2017GBZ/T 300.48—2017GBZ/T 300.51—2017GBZ/T 300.52—2017GBZ/T300.53—2017383940414237300.54—2017GBZ/T 300.58—2017GBZ/T 300.59—2017GBZ/T 300.60—2017GBZ/T 300.61—2017GBZ/T300.62—20174445464748300.64—2017GBZ/T 300.65—2017GBZ/T 300.66—2017GBZ/T 300.68—2017GBZ/T 300.69—2017GBZ/T300.73—20175051525354300.77—2017GBZ/T 300.78—2017GBZ/T 300.80—2017GBZ/T 300.81—2017GBZ/T 300.82—2017GBZ/T 300.83—2017GBZ/T 565758596061300.84—2017GBZ/T 300.85—2017GBZ/T 300.86—2017GBZ/T 300.88—2017GBZ/T 300.93—201766GBZ/T 300.97—2017GBZ/T 300.99—201768GBZ/T300.101—20176263646567300.103—2017GBZ/T300.104—2017GBZ/T300.110—2017GBZ/T300.112—2017GBZ/T300.114—2017GBZ/T300.115—20177071727374300.118—2017GBZ/T300.122—2017GBZ/T300.126—2017GBZ/T300.127—2017GBZ/T300.129—2017GBZ/T300.130—20177677787980300.132—2017GBZ/T300.133—2017GBZ/T300.134—2017GBZ/T300.136—2017GBZ/T300.137—2017GBZ/T8283848586300.139—2017GBZ/T300.140—2017GBZ/T300.142—2017GBZ/T300.143—2017GBZ/T300.146—2017GBZ/T300.149—2017GBZ/T300.150—2017888990919287GBZ/T300.151—2017GBZ/T300.159—2017GBZ/T300.160—2017949596GBZ/T300.153—201793标准名称代替标准GBZ/T 160.1—2004GBZ/T160.2—2004GBZ/T160.3—2004GBZ/T160.4—2004GBZ/T160.5—2004GBZ/T160.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7部分:钙及其化合物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部分:总则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2部分:锑及其化合物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3部分:钡及其化合物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4部分:铍及其化合物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5部分:铋及其化合物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6部分:镉及其化合物《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部分:总则》等96项国卫通〔2017〕24号《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部分:总则》等96项推荐性述标准自2018年5 月1日起施行,被代替的标准同时废止。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97 部分: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97 部分: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97部分: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1 范围GBZ/T 30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蒸气态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浓度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210.4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3 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基本信息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基本信息4 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4.1 原理空气中的蒸气态二丙二醇甲醚和/或1-甲氧基-2-丙醇用活性炭采集,甲醇-二氯甲烷溶液解吸后进样,经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或峰高定量。

4.2 仪器4.2.1 活性炭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炭。

4.2.2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mL/min~500mL/min。

4.2.3 溶剂解吸瓶,5mL。

4.2.4 微量进样器。

4.2.5 气相色谱仪,具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仪器操作参考条件:a)色谱柱:30m×0.32mm×0.5µm,FFAP;b)柱温:130℃;c)气化室温度:200℃;d)检测器温度:200℃;e)载气(氮)流量:1mL/min;f)分流比:10:1。

4.3 试剂4.3.1 解吸液(甲醇-二氯甲烷溶液):5mL甲醇与95mL二氯甲烷混合,色谱鉴定无干扰峰。

4.3.2 标准溶液:容量瓶中加入解吸液,准确称量后,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二丙二醇甲醚和/或1-甲氧基-2-丙醇,再准确称量,用解吸液定容。

危化品单位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危化品单位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危化品单位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企业卫生‎设计及存在或‎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各类工‎作场所。

适用于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劳动条件、劳动者接触化‎学因素的程度‎、生产装置泄露‎、防护措施效果‎的监测、评价、管理及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

本部分不适用‎于非职业性接‎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6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 ional‎exposu‎r e limits‎,OELs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3.1.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ermis‎s ible concen‎t ratio‎n-time weight‎e d averag‎e,PC-TW 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3.1.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ermis‎s ible concen‎t ratio‎n-short term exposu‎r e limit,PC-STEL在遵守PC-TW 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检测标准方法

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检测标准方法

⼯作场所有毒物质检测标准⽅法⼯作场所有毒物质检测标准⽅法2烯烃类化合物 Alkenes⼀、丁⼆烯的溶剂解吸-⽓相⾊谱法⼆、丁烯的直接进样-⽓相⾊谱法三、⼆聚环戊⼆烯的溶剂解吸-⽓相⾊谱法GBZ/T160.39⼀、丁⼆烯⼆、丁烯三、⼆聚环戊⼆烯3混合烃类化合物 Mixed hydrocarbons⼀、溶剂汽油、液化⽯油⽓或抽余油的直接进样-⽓相⾊谱法⼆、溶剂汽油和⾮甲烷总烃的热解吸-⽓相⾊谱法三、⽯蜡烟的溶剂提取称量法GBZ/T160.40 ⼀、溶剂汽油⼆、液化⽯油⽓三、抽余油四、⾮甲烷总烃五、⽯蜡烟 4脂环烃类化合物 Cyclic hydrocarbons⼀、环⼰烷、甲基环⼰烷和松节油的溶剂解吸-⽓相⾊谱法⼆、环⼰烷和甲基环⼰烷的热解吸-⽓相⾊谱法GBZ/T160.41⼀、环⼰烷⼆、甲基环⼰烷三、松节油5芳⾹烃类化合物 Aromatichydrocarbons⼀、苯、甲苯、⼆甲苯、⼄苯和苯⼄烯的溶剂解吸-⽓相⾊谱法⼆、苯、甲苯、⼆甲苯、⼄苯和苯⼄烯的热解吸-⽓相⾊谱法三、苯、甲苯和⼆甲苯的⽆泵型采样器-⽓相⾊谱法四、对-特丁基甲苯的溶剂解吸⽓相⾊谱测定⽅法五、⼆⼄烯基苯的溶剂解吸-⽓相⾊谱法GBZ/T160.42⼀、苯⼆、甲苯三、⼆甲苯四、⼄苯五、苯⼄烯六、对-特丁基甲苯七、⼆⼄烯基苯6 多苯类化合物 Poly- benzenes 联苯的溶剂解吸-⽓相⾊谱法GBZ/T160.43联苯7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萘、萘烷和四氢化萘的溶剂解吸-⽓相⾊谱法⼆、蒽、菲或3,4-苯并(a)芘的⾼效液相⾊谱法GBZ/T160.44⼀、萘⼆、萘烷三、四氢化萘四、蒽五、菲六、3,4-苯并(a)芘8卤代烷烃类化合物 Halogenated alkanes⼀、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氯⼄烷、六氯⼄烷和三氯丙烷的溶剂解吸-⽓相⾊谱法⼆、氯甲烷、⼆氯甲烷和溴甲烷的直接进样-⽓相⾊谱法三、⼆氯⼄烷的⽆泵型采样-⽓相⾊谱法四、碘甲烷的1,2-萘醌-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五、1,2-⼆氯丙烷的溶剂解吸-⽓相⾊谱法六、⼆氯⼆氟甲烷的溶剂解吸-⽓相⾊谱法GBZ/T160.45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烷四、六氯⼄烷五、三氯丙烷六、⼆氯甲烷七、溴甲烷⼋、碘甲烷九、1,2-⼆氯丙烷⼗、⼆氯⼆氟甲烷9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 Halogenated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氯⼄烯、三氯⼄烯和四氯⼄烯的溶剂解吸-⽓相⾊谱法⼆、氯⼄烯、氯丙烯、氯丁⼆烯和四氟⼄烯的直接进样-⽓相⾊谱法三、氯⼄烯、⼆氯⼄烯、三氯⼄烯和四氯⼄烯的热解吸-⽓相⾊谱法四、三氯⼄烯和四氯⼄烯的⽆泵型采样器-⽓相⾊谱法GBZ/T160.46⼀、⼆氯⼄烯⼆、三氯⼄烯三、四氯⼄烯四、氯⼄烯五、氯丙烯六、氯丁⼆烯七、四氟⼄烯10卤代芳⾹烃类化合物 Halogenated aromatic hydrocarbons⼀、氯苯、⼆氯苯、三氯苯、溴苯、对氯甲苯和苄基氯的溶剂解吸-⽓相⾊谱法⼆、氯苯的⽆泵型采样器-⽓相⾊谱法GBZ/T160.47⼀、氯苯⼆、⼆氯苯三、三氯苯四、溴苯五、对氯甲苯六、苄基氯 11醇类化合物 Alcohols⼀、甲醇、异丙醇、丁醇、异戊醇、异⾟醇、糠醇、⼆丙酮醇、丙烯醇、⼄⼆醇和氯⼄醇溶剂解吸-⽓相⾊谱法⼆、甲醇的热解吸-⽓相⾊谱法三、⼆氯丙醇的变⾊酸分光光度法四、1-甲氧基-2-丙醇溶剂解吸-⽓相⾊谱法GBZ/T160.48 ⼀、甲醇⼆、异丙醇三、丁醇四、异戊醇五、异⾟醇六、糠醇七、⼆丙酮醇⼋、丙烯醇九、⼄⼆醇⼗、氯⼄醇⼗⼀、⼆甲醇⼗⼆、⼆氯丙醇⼗三、1-甲氧基-2-丙醇12硫醇类化合物 Mercaptans⼀、甲硫醇或⼄硫醇的溶剂洗脱-⽓相⾊谱法⼆、⼄硫醇的对氨基⼆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GBZ/T160.49⼀、甲硫醇⼆、⼄硫醇13烷氧基⼄醇类化合物 Alkoxylethanols⼀、2-甲氧基⼄醇、2-⼄氧基⼄醇和2-丁氧基⼄醇的溶剂解吸-⽓相⾊谱法GBZ/T160.50 ⼀、2-甲氧基⼄醇⼆、2-⼄氧基⼄醇三、2-丁氧基⼄醇 14酚类化合物 Phenols⼀、苯酚和甲酚的溶剂解吸-⽓相⾊谱法⼆、苯酚的4-氨基安替⽐林分光光度法三、间苯⼆酚的碳酸钠分光光度法四、β-萘酚和三硝基苯酚的⾼效液相⾊谱法五、五氯酚及其钠盐的⾼效液相⾊GBZ/T160.51⼀、苯酚⼆、甲酚三、间苯⼆酚四、β-萘酚五、三硝基苯酚六、五氯酚及其钠盐。

GBZ-T 300系列有关采样的知识

GBZ-T 300系列有关采样的知识

标准号标准名称分析方法GBZ/T 300.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 1部分:总则GBZ/T 300.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2部分:锑及其化合物4 锑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 锑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3部分:钡及其化合物4 钡及其化合物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5 钡及其化合物的二溴对甲基偶氮甲磺分光光度法GBZ/T 300.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4部分:铍及其化合物4 铍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桑色素荧光光谱法GBZ/T 300.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部分:铋及其化合物4 碲化铋的酸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5 碲化铋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部分:镉及其化合物4 镉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7部分:钙及其化合物4 钙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 氰氨化钙的溶剂洗脱-氨基亚铁氰化钠分光光度法GBZ/T 300.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部分:铯及其化合物4 铯及其化合物的溶剂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9部分:铬及其化合物4 铬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 六价铬的溶液吸收-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6 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分别测定GBZ/T 300.1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0部分:钴及其化合物4 钴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1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部分:铜及其化合物4 铜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1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部分:铟及其化合物4 铟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1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部分:铅及其化合物4 铅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1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6部分:镁及其化合物4 镁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1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7部分:锰及其化合物4 锰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1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8部分:汞及其化合物4 汞和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原子荧光光谱法GBZ/T 300.1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8部分:汞及其化合物4 汞和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原子荧光光谱法5 汞和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冷原子吸收光谱法5 汞和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冷原子吸收光谱法6 汞的溶液吸收-双硫腙分光光度法7 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Z/T 300.1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9部分:钼及其化合物4 钼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 钼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6 钼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GBZ/T 300.2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1部分:钾及其化合物4 钾及其化合物的溶剂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2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2部分:钠及其化合物4 钠及其化合物的溶剂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2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3部分:锶及其化合物4 锶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2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4部分:钽及其化合物4 钽及其化合物的干灰化-碘绿分光光度法GBZ/T 300.2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5部分:铊及其化合物4 铊及其化合物的溶剂洗脱-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2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6部分:锡及其无机化合物4 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2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7部分: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甲基氯化锡和三乙基氯化锡4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溶液吸收-双硫腙分光光度法5 三甲基氯化锡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法6 三甲基氯化锡的溶液采集-气相色谱-质谱法7 三乙基氯化锡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2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8部分:钨及其化合物4 钨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硫氰酸钾分光光度法GBZ/T 300.2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9部分:钒及其化合物4 钒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N-肉桂酰-邻甲苯羟胺分光光度法GBZ/T 300.3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0部分:钇及其化合物4 钇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GBZ/T 300.3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1部分:锌及其化合物4 锌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 锌及其化合物的溶剂洗脱-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Z/T 300.3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2部分:锆及其化合物4 锆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GBZ/T 300.3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3部分:金属及其化合物4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GBZ/T 300.34—2017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第34部分: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4 16种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GBZ/T 300.3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5部分:三氟化硼4 三氟化硼的溶液吸收-苯羟乙酸分光光度法GBZ/T 300.3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37部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4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法5 一氧化碳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GBZ/T 300.3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38部分:二硫化碳4 二硫化碳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二硫化碳的溶剂解吸-二乙胺分光光度法GBZ/T 300.4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3部分:叠氮酸和叠氮化钠4 叠氮酸和叠氮化钠的三氯化铁分光光度法GBZ/T 300.4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5部分:五氧化二磷和五硫化二磷4 五氧化二磷的溶液吸收-钼酸铵分光光度法5 五硫化二磷的溶液吸收-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GBZ/T 300.4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6部分:三氯化磷和三氯硫磷4 三氯化磷的溶液吸收-钼酸铵分光光度法5 三氯硫磷的溶液吸收-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GBZ/T 300.4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7部分:砷及其无机化合物4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的酸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5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的酸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6 氧化砷的溶剂洗脱-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7 砷化氢的溶液吸收-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Z/T 300.4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8部分:臭氧和过氧化氢4 臭氧的溶液吸收-丁子香酚分光光度法5 过氧化氢的溶液吸收-硫酸氧钛分光光度法GBZ/T 300.5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1部分:六氟化硫 4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GBZ/T 300.5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2部分:氯化亚砜4 氯化亚砜的溶液吸收-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GBZ/T 300.5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3部分:硒及其化合物4 硒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5 硒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二氨基萘荧光分光光度法6 硒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7 硒化氢的溶液吸收-原子荧光光谱法GBZ/T 300.5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4部分:碲及其化合物4 碲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5 碲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5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8部分:碘及其化合物4 碘的溶剂解吸-离子色谱法GBZ/T 300.5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9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法GBZ/T 300.6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0部分: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和壬烷4 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和壬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戊烷、己烷和庚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6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1部分:丁烯、1,3-丁二烯和二聚环戊二烯4 丁烯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5 1,3-丁二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6 二聚环戊二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6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2部分:溶剂汽油、液化石油气、抽余油和松节油4 溶剂汽油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5 液化石油气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6 抽余油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7 松节油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6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4部分:石蜡烟4 石蜡烟的溶剂洗脱-称量法GBZ/T 300.6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5部分: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4 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6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6部分: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4 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无泵型采样-气相色谱法5 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6 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6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8部分:苯乙烯、甲基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4 苯乙烯和甲基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苯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6 二乙烯基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6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9部分:联苯和氢化三联苯4 联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氢化三联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7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73部分: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4 氯甲烷和二氯甲烷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5 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7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77部分: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4 四氟乙烯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5 六氟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7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78部分: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4 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5 二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6 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7 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无泵型采样器-气相色谱法GBZ/T 300.8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0部分:氯丙烯和二氯丙烯4 氯丙烯和二氯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8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1 部分:氯苯、二氯苯和三氯苯4 氯苯、二氯苯和三氯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氯苯的无泵型采样-气相色谱法GBZ/T 300.8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2部分:苄基氯和对氯甲苯4 苄基氯和对氯甲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8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3部分:溴苯4 溴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8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4部分:甲醇、丙醇和辛醇4 甲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甲醇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6 丙醇和辛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8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5部分:丁醇、戊醇和丙烯醇4 丁醇和戊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丙烯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8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6部分:乙二醇4 乙二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8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8部分:氯乙醇和1,3-二氯丙醇4 氯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1,3-二氯丙醇的溶剂解吸-变色酸分光光度法GBZ/T 300.9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93部分:五氯酚和五氯酚钠4 五氯酚和五氯酚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GBZ/T 300.9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97部分: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4 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9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9部分:甲醛、乙醛和丁醛4 甲醛的溶液吸收-酚试剂分光光度法5 乙醛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6 丁醛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0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01部分:三氯乙醛4 三氯乙醛的溶剂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GBZ/T 300.10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03部分:丙酮、丁酮和甲基异丁基甲酮4 丙酮、丁酮和甲基异丁基甲酮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丙酮、丁酮和甲基异丁基甲酮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0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04部分:二乙基甲酮、2-己酮和二异丁基甲酮4 二乙基甲酮、2-己酮和二异丁基甲酮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1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10部分:氢醌和间苯二酚4 氢醌的溶剂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5 间苯二酚的溶液吸收-碳酸钠分光光度法GBZ/T 300.11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2部分:甲酸和乙酸4 甲酸的溶剂解吸-顶空气相色谱法5 乙酸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1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4部分:草酸和对苯二甲酸4 草酸的溶液吸收-离子色谱法5 对苯二甲酸的溶剂洗脱-紫外分光光度法GBZ/T 300.11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5部分:氯乙酸4 氯乙酸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1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8部分:乙酸酐、马来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4 乙酸酐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马来酸酐的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6 邻苯二甲酸酐的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GBZ/T 300.12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22部分:甲酸甲酯和甲酸乙酯 4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2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26部分:硫酸二甲酯和三甲苯磷酸酯4 硫酸二甲酯的溶剂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5 三甲苯磷酸酯的溶剂洗脱-紫外分光光度法GBZ/T 300.12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27部分:丙烯酸酯类4 丙烯酸酯类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丙烯酸甲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2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29部分:氯乙酸甲酯和氯乙酸乙酯4 氯乙酸甲酯和氯乙酸乙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3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0部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4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溶剂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GBZ/T 300.13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2部分: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 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溶液吸收-气相色谱法5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溶剂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GBZ/T 300.13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3部分:乙腈、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4 乙腈、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丙烯腈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3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4部分:丙酮氰醇和苄基氰4 丙酮氰醇的溶液吸收-异烟酸钠-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法5 苄基氰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3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6部分:三甲胺、二乙胺和三乙胺4 三甲胺、二乙胺和三乙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3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37部分:乙胺、乙二胺和环己胺4 乙胺、乙二胺和环己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3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9部分:乙醇胺 4 溶液吸收-气相色谱法GBZ/T 300.14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40部分:肼、甲基肼和偏二甲基肼4 肼和偏二甲基肼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甲基肼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4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42部分:三氯苯胺 4 溶液吸收-气相色谱法GBZ/T 300.14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43部分:对硝基苯胺4 对硝基苯胺的溶剂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5 对硝基苯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6 对硝基苯胺的溶剂解吸-紫外分光光度法GBZ/T 300.14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46部分:硝基苯、硝基甲苯和硝基氯苯4 硝基苯、硝基甲苯和硝基氯苯的气相色谱法GBZ/T 300.14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49部分:杀螟松、倍硫磷、亚胺硫磷和甲基对硫磷4 杀螟松、倍硫磷、亚胺硫磷和甲基对硫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5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0部分:敌敌畏、甲拌磷和对硫磷4 敌敌畏、甲拌磷和对硫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5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1部分:久效磷、氧乐果和异稻瘟净4 久效磷、氧乐果和异稻瘟净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5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3部分:磷胺、内吸磷、甲基内吸磷和马拉硫磷4 磷胺、内吸磷、甲基内吸磷和马拉硫磷的溶液吸收-酶化学法GBZ/T 300.15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9部分:硝化甘油、硝基胍、奥克托今和黑索金4 硝化甘油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硝基胍的溶剂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6 奥克托今的溶剂洗脱-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7 黑索金的溶剂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GBZ/T 300.16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60部分:洗衣粉酶3 洗衣粉酶的溶剂洗脱-抗体结合-比色法短时间目标物采样介质采样流量时间锑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锑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钡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钡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铍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铋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铋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镉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钙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氰氨化钙超细玻璃纤维滤纸 4.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铯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铬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六价铬冲击式吸收管10.0 mL 水的冲击式吸收管,以3.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三价铬和六价铬碱性滤膜:使用前,将微孔滤膜(孔径0.8μm)在水中煮沸10 3.0 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钴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铜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铟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铅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镁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锰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汞大气泡吸收管串联2支各装有5.0 mL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500 m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氯化汞大气泡吸收管串联2支各装有4.50 mL氯化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500 m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汞大气泡吸收管串联2支各装有5.0 mL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500 m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氯化汞大气泡吸收管串联2支各装有4.50 mL氯化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500 m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汞大气泡吸收管串联2支各装有10.0 mL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1.0 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汞大气泡吸收管串联2支各装有5.0 mL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1.0 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钼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钼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钼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钾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钠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锶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钽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铂坩埚铊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锡及其无机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多孔玻板吸收管用装有4.0mL硼酸缓冲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1.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三甲基氯化锡OVS 管:由直径13mm 超细玻璃纤维滤纸(在前)与溶剂解吸型XAD-2(270mg/140mg)吸附剂管(在后)组成的采样管用OVS管以1.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三甲基氯化锡用装有10.0mL水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5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三乙基氯化锡聚氨酯泡沫塑料管聚氨酯泡沫塑料管:在长60mm,内径10mm 的玻璃管内,装填两段高20mm、直径12mm 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圆柱,其间间隔2mm。

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检测标准方法编号和目录

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检测标准方法编号和目录
三、二聚环戊二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160.39
一、丁二烯
二、丁烯
三、二聚环戊二烯
3
混合烃类化合物
Mixed hydrocarbons
一、溶剂汽油、液化石油气或抽余油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二、溶剂汽油和非甲烷总烃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三、石蜡烟的溶剂提取称量法
GBZ/T160.40
一、溶剂汽油
一、氯气
二、氯化氢
三、盐酸
四、盐酸硫氰酸汞
五、二氧化氯
12
碘及其化合物
Iodine and its compounds
一、碘的离子色谱法
GBZ/T160.85
一、碘及其化合物
3.有机化合物(45类物质,200种毒物,124个方法)
序号
化合物名称
标准方法
标准号
涉及的有毒物质名称
1
烷烃类化合物
Alkanes
六、对-特丁基甲苯
七、二乙烯基苯
6
多苯类化合物
Poly- benzenes
联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160.43
联苯
7
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一、萘、萘烷和四氢化萘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蒽、菲或3,4-苯并(a)芘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五、硫化氢的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六、二硫化碳的二乙胺分光光度法
七、二硫化碳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八、六氟化硫和硫酰氟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九、氯化亚砜的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GBZ/T160.33
一、二氧化硫
二、三氧化硫
三、硫酸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限值及职业危害程度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限值及职业危害程度
60-51-5

1

胆碱酯酶抑制

THI=44
中度危害(Ⅲ级)
37
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敌百虫)
(2,2,2-trichloro-1-hydroxyethyl)dim ethylphosphonate(Trichlorfon,Metrifonate or Dipterex)

THI=63
高度危害(Ⅱ级)
48
1,3-丁二烯
1,3-Butadiene
106-99-0

5

眼和呼吸道刺激;麻醉;
神经衰弱;皮肤灼伤或冻伤
G1
THI=56高度危害(ⅡFra bibliotek)49
2-丁氧基乙醇
2-butoxyethanol
111-76-2

97

刺激

50
丁烯
Butylene
25167-67-3

100

THI=46
中度危害(Ⅲ级)
19
苄基氯
Benzyl chloride
100-44-7
5


呼吸道炎症;肝肾损害;
皮肤、上呼吸道和眼刺激;
G2A
THI=63
高度危害(Ⅱ级)
20
丙酸
Propionic acid
79-09-4

30

眼、皮肤和呼吸道刺激

THI=32
轻度危害(Ⅳ级)
21
丙酮
Acetone
Barium and soluble compounds, asBa
7440-39-3(Ba)

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 Workplace
说明
PC-TWA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小时)。

PC-MAC 最高容许浓度,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都不应超过的浓度。

PC-STEL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分钟)。

* 表1:数值系根据“超限系数”推算;表2:粉尘TWA的接触上限值。

** 表1:“其他粉尘”指不含有石棉且游离SiO2含量低于10%,不含有毒物质,尚未制订专项卫生标准的粉尘。

总粉尘指直径为40mm的滤膜,按标准粉尘测定方法采样所得的粉尘。

呼尘呼吸性粉尘,指按呼吸性粉尘采样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粒子的采样
效率为50%。

表1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mg/m3)
表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企业卫生设计及存在或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各类工作场所。

适用于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劳动条件、劳动者接触化学因素的程度、生产装置泄露、防护措施效果的监测、评价、管理及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

本部分不适用于非职业性接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6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3.1.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3.1.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3.1.3 最高容许浓度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检测人员考题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检测人员考题

一、填空题1、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检测包括()和( )两部分;答案:空气样品的采集实验室检测2、在空气检测中,样品的( )和()是获得正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和卫生评价的基本保证;答案:真实性代表性3、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进行采样;答案:呼吸带4、最高容许浓度(MAC)是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答案:均不应超过5、根据空气样品采样规范,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选为();答案:重点采样时段二、选择题1、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气体、()和气溶胶三种状态;A、蒸气态B、悬浮物C、粒状物2、采集空气中气态或蒸气态有害物质,有直接采样法、()和无泵型采样法;A、试纸测定法B、有无泵型采样法C、直读法3、多孔玻板吸收管法主要用于采集气态或蒸气态待测物,也可采集雾状待测物,通常不能用于()的采集;A、有机溶剂B、粒径较大的气溶胶C、烟和尘4、根据采样规范相关内容,冲击式吸收管法主要用于采集粒径()气溶胶颗粒物;A、较大B、较小C、大小平均三、判断题1、空气样品采集时,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上风向,并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错(下风向)2、采样仪器不能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可根据采样仪器的操作时间,在全工作日内进行2次或2次以上的采样。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按15min浓度。

错(按8小时加权平均浓度计算)3、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应选择浓度最高的季节、日、时段进行采样。

对4、采集气溶胶毒物的主要滤料有:微孔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纸、过氯乙烯滤膜等。

对四、简答题1、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答案:用定点的、短时间的采样方法进行采样检测;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 Workplace
说明
PC-TWA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小时)。

PC-MAC 最高容许浓度,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都不应超过的浓度。

PC-STEL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分钟)。

* 表1:数值系根据“超限系数”推算;表2:粉尘TWA的接触上限值。

** 表1:“其他粉尘”指不含有石棉且游离SiO2含量低于10%,不含有毒物质,尚未制订专项卫生标准的粉尘。

总粉尘指直径为40mm的滤膜,按标准粉尘测定方法采样所得的粉尘。

呼尘呼吸性粉尘,指按呼吸性粉尘采样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

选编内容
表1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
表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
表1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mg/m3。

工作场所有毒物质限值一览表、色标编号一览限值表

工作场所有毒物质限值一览表、色标编号一览限值表

工作场所有毒物质限值一览表 OELs(mg/m3)
品名 标准号 MAC 丙烯酸丁酯(89~95) GBZ/T160.64-2004 丙烯酸乙酯(89~95) 氯乙酸甲酯(97.3%) GBZ/T160.65-2004 氯乙酸乙酯(97.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1, 2-二氯丙烷 1, 2-二氯乙烷 苯胺(>95%) 对硝基苯胺(92.7~102.4)紫外法 N,N-二甲基苯胺(>95%) 有机类58个色谱纯无证书, 三氟化硼 (硼酸) 一氧化碳 GBZ/T160.27-2004 GBZ/T160.28-2004 3 20 30 0.25 0.17 GBZ/T160.72-2004 GBZ/T160.66-2004 2.5 350 7 3 3 超限倍数2.5 500 15 超限倍数2.5 超限倍数2.5 1 0.17 0.8 0.3 0.23 0.03 1.9 0 0.6 0.16 1 2.8 0.7 0.9 PC-TWA 25 PC-STEL 超限倍数2.0 1.6 1.1
金属汞:0.02,有机汞:0.01 金属汞:0.04,有机汞:0.03 0.001 金属镍:1,可溶性镍化合物:0.5 0.1 0.2
OELs(mg/m3)
品名 锡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锡、二氧化锡 等 锡及其化合物: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锌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锌、氧化锌和 氯化锌等 GBZ/T160.25-2004 标准号 MAC PC-TWA 2 GBZ/T160.22-2004 0.1 3 0.2 5 PC-STEL 超限倍数2.5 1.5 0.1
工作场所有毒物质限值一览表(其中黄色填充为无职业接触限值) OELs(mg/m3)
品名(解析效率%) 标准号 MAC 戊烷(全部异构体)100% 己烷(100%) 庚烷(100%) 正辛烷(98.5%) 壬烷(98.5%) 苯(>90%) 甲苯(>90%) 邻二甲苯(>90%) 间二甲苯(>90%) GBZ/T160.42-2007 对二甲苯(>90%) 乙苯(>90%) 二乙烯基苯 苯乙烯(79.5%) 三氯乙烯(>95%) GBZ/T160.46-2004 四氯乙烯(>95%) 200 超限倍数1.5 1.2 0.8 100 50 50 30 100 超限倍数2.0 150 2 10 2.5 1 1.3 3.3 1.7 0.7 50 100 4.9 3.3 GBZ/T160.38-2007 PC-TWA 500 100 500 500 500 6 50 PC-STEL 1000 180 1000 超限倍数1.5 超限倍数1.5 10 100 检测限µg/ml 最小检测浓度mg/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7部分: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
1 范围
GBZ/T 30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蒸气态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浓度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210.4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
3 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基本信息
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基本信息
4 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4.1 原理
空气中的蒸气态二丙二醇甲醚和/或1-甲氧基-2-丙醇用活性炭采集,甲醇-二氯甲烷溶液解吸后进样,经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或峰高定量。

4.2 仪器
4.2.1 活性炭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炭。

4.2.2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mL/min~500mL/min。

4.2.3 溶剂解吸瓶,5mL。

4.2.4 微量进样器。

4.2.5 气相色谱仪,具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a)色谱柱:30m×0.32mm×0.5µm,FFAP;
b)柱温:130℃;
c)气化室温度:200℃;
d)检测器温度:200℃;
e)载气(氮)流量:1mL/min;
f)分流比:10:1。

4.3 试剂
4.3.1 解吸液(甲醇-二氯甲烷溶液):5mL甲醇与95mL二氯甲烷混合,色谱鉴定无干扰峰。

4.3.2 标准溶液:容量瓶中加入解吸液,准确称量后,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二丙二醇甲醚和/或1-甲氧基-2-丙醇,再准确称量,用解吸液定容。

由称量之差计算溶液的浓度,为标准贮备液。

临用前,用解吸液稀释成3000.0µg/mL二丙二醇甲醚和/或1-甲氧基-2-丙醇标准溶液。

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4.4 样品的采集、运输与保存
4.4.1 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4.4.2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活性炭管以1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4.4.3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活性炭管以50mL/min流量采集2h~8h空气样品。

4.4.4 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容器中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7d。

4.4.5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并立即封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

每批次样品不少于2个样品空白。

4.5 分析步骤
4.5.1 样品处理:将前后段活性炭分别倒入两支溶剂解吸瓶中,各加入1.0mL解吸液,封闭后,解吸30min,不时振摇。

样品溶液供测定。

4.5.2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4支~7支容量瓶,用解吸液稀释标准溶液成0.0µg/mL~3000.0µg/mL浓度范围的二丙二醇甲醚和/或1-甲氧基-2-丙醇标准系列。

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进样1.0µL,分别测定标准系列各浓度的峰高或峰面积。

以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对相应的二丙二醇甲醚和/或1-甲氧基-2-丙醇的浓度(µg/mL)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应≥0.999。

4.5.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样品空白溶液,测得峰高或峰面积值由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得样品溶液中二丙二醇甲醚和/或1-甲氧基-2-丙醇的浓度(µg/mL)。

若样品溶液中待测物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解吸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4.6 计算
4.6.1 按GBZ 159的方法和要求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4.6.2 按式(1)计算空气中二丙二醇甲醚和/或1-甲氧基-2-丙醇的浓度:
D V v
c
c
C
02
1)
(+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