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体系》复习提纲(已整理)

合集下载

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是指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中,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起来的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业标准化体系在农业生产环节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统一的生产标准和规范,可以规范农业生产行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农业标准化体系还可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其次,农业标准化体系在农产品加工环节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统一的加工标准和规范,可以规范农产品加工过程,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卫生。

农业标准化体系还可以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提升,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此外,农业标准化体系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统一的流通标准和规范,可以规范农产品的流通行为,提高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标准化体系还可以推动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创新,促进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畅通,提高农产品的
市场销售额。

综上所述,农业标准化体系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加大标准化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标准化意识,促进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全面实施和落实。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农业标准化及产业化

农业标准化及产业化

《农业标准化及产业化概论》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农村城镇化即是指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村小城镇群体的形成过程,这时大量农民往返于城镇与农村之间,他们工作在城镇,生活在农村。

农村城镇化是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一个过程,是我国三元经济结构发展的产物。

2、农业产业化又叫贸工农一体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保障、以效益为中心进行规模经营的“龙”型产业实体,是“农工商一体化,供产销一条龙”经营的简称。

3、“两个飞跃”的农业思想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

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和家庭联产承包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构成了“两个飞跃”农业思想和实践的内容。

4、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也可称农业重组,是指为适应现代化农业要求而进一步整合农村市场取向,改革业已形成的农业产业内市场关系的过程。

5、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是对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的经营活动进行领导、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使其面向市场和用户,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确定规模和特色,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过程。

6、主导产业是相对于基础产业和配套产业而言,就是在产业结构中起主要作用的产业。

主要是指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中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经济效益显著,能够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对其它产业和整个经济发展具有强烈推动作用的产业。

7、生产基地是指围绕龙头企业或市场建立的,联结众多农户形成的,某种主导产业的专业生产区域和生产组织形式。

它有以下几层基本内涵:(1)生产基地是区域化布局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具体表现形态。

(2)生产基地是农业主导产业在一定地域上实行专业生产的表现形态。

(3)生产基地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扩大农户外部规模的一种经营形式。

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是指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健康。

农业标准化体系包括了从种子选育、土壤管理、农药施用、农产品采摘、加工包装到销售等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首先,种子选育是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基础。

优质的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前提,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种子,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种子的来源、质量和管理都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种子的纯度和萌发率。

其次,土壤管理是农业标准化体系的重要环节。

合理施肥、灌溉和土壤保护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农民需要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科学施肥,合理利用有机肥和化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防止土壤退化和污染。

农药施用是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关键环节。

农药的使用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施用,避免超量使用和滥用农药,防止农产品残留超标,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农产品采摘、加工包装和销售是农业标准化体系的最终环节。

农产品采摘需要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采摘后需要及时进行加工和包装,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销售环节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农业标准化体系是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需要从种子选育到销售环节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建立健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才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民能够共同努力,推动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和实施,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标准化体系》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标准化体系》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标准化体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总学时:28总学分:1.5开设学期:第六学期适合专业:农学专业先修课程:植物学、遗传学等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农业标准化体系》是由国家教育部指定的种植专业选修课程,是研究中外农业标准化体系发展概况、趋势与对策、原理与方法、效果及其评价方法的一门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市场竞争力要求的提高,农业标准化对农业质量管理、质量认证、清洁生产、国际贸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农业标准化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农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概念、范围及任务,农业标准化的地位与作用,中外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趋势与对策;掌握农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效果及其评价方法;掌握农业标准化对农业质量管理、质量认证、清洁生产、国际贸易重要性;继而成为农业标准的积极倡导者和推进者。

三、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28学时。

总学时及教学进度安排表章节讲授内容讲授时数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农业标准化原理与方法 3第三章农业标准的种类、级别和体系 3第四章农业标准的制定、实施及监督 3第五章农业标准化与农业质量管理 4第六章农业标准化与农业质量认证 4第七章农业标准化与农业清洁生产 6第八章农业标准化与农业国际贸易 3第九章农业标准化效果及其评价方法 1总学时28四、讲授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课时)教学目的要求:C:掌握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与对策;B:明确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A:了解农业标准化范围、任务、地位作用及发展概况;重点: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难点:无第一节农业标准的基本概念、范围及任务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及功能;二、农业标准化的概念、范围及任务;三、农业标准化的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第二节农业标准化的地位与作用第三节中外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一、中国农业标准化的产生和发展简史二、国外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第四节农业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第二章农业标准化原理与方法(3课时)教学目的要求:D:农业标准化原理,农业标准化的形式与方法;A:了解农业标准化原理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重点:农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制定、实施和监督一系列标准,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竞争力、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管理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

通过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可以规范农业生产行为,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种植环节,可以制定统一的施肥、灌溉、植保等标准,确保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符合质量标准;在养殖环节,可以制定统一的饲养、疫病防控等标准,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农业标准化体系有助于增强农业竞争力。

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已成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通过建立健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拓展出口市场,实现农产品出口质量和数量的提升。

此外,农业标准化体系还能够保障农产品安全。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问题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建立完善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减少农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最后,农业标准化体系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绿色生产标准、循环农业标准等,可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低耗、环保。

同时,农业标准化体系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总之,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竞争力、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农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农业标准化复习资料

农业标准化复习资料

农业标准化复习资料第一篇:农业标准化复习资料农业标准化复习资料安科第一章1、标准:对一定范围内重复性事物和概念的统一规定。

2、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的使用规则的活动。

3、农业标准化的意义1、科学管理农业的基本条件与要求2、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换的重要手段3、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的需要4、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的需要5、提高人名生活水平的需要6、确保人类健康的需要7、提高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5、实施标准化面临的问题1、农业标准化制定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2、农业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管监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3、增强农业标准化意识与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是个薄弱环节4、农业标准信息服务滞后5、对农业标准化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不够重视6、加强农业标准化的对策与措施1、企鹅和农业标准化发展实际,系统的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2、发挥农业标准化的作用创建品牌农产品3、加强农业标准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4、开展农业标准情报信息服务和教育培训工作5、根据农业标准化的要求,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第二篇:农业标准化加快推进我区农业标准化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是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实现食品安全的根本保证,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

立足我区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为增强我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新阶段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时代背景。

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000年国务院提出加快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要求,农业部先行在一些地方试点的基础上,2002年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突出抓好“菜篮子”产品和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主要解决鲜活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

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以农业标准化体系为核心,完善农业发展。

一、推动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1、加强农业标准的管理,建立科学的农业标准化体系,把握总体标准管理的大格局,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2、改进农作物基础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生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提高良种水平,推动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现代化。

3、加强农产品采购和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业产品的销售渠道,降低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成本,更好地服务于农民事业发展。

4、提高农业及其产品的品牌形象,宣传和推广农业节日,开展农产品发展技术培训,把农业标准化工作融入到农民生产、消费中,推广农业标准化文化+品牌。

二、构建农业标准化体系1、建立完善的审核制度。

充分发挥农业行业标准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农业标准的审查工作;对规范性文件的调整应持科学的态度,实行网络建设和内部审查监督制度,着力提高标准审核实施的质量与效率。

2、建立健全的机制,制定并执行农产品检疫、检验标准;加强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确保农产品安全平安地达到消费者手中;推广技术、适应发展,保证农产品质量稳定;针对不同的农产品,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杭话渡和检测技术。

3、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制度,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建立机制,建立农产品电子档案,从而掌握农产品的原始信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信息的对接,改进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三、实施农业标准化1、重视宣传和推广农业标准化工作,开展网络宣传,加强公众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利用媒体,规范农业标准化内容,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知识;聘请行业专家,提供农产品标准化技术支持;重视技术支持,把农业标准化工作贯穿到农民的日常学习和生产中。

2、完善考核和监测制度,制定考核标准,定期监测企业的实施情况;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引导企业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监测控制农产品流通安全,保证农产品安全性。

3、实行农业标准化产业机制,利用技术手段全程监管农业生产;实施以农民为中心的农业政策,加强产业整合,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实施新的支持政策,拓宽经济模式,促进农多样化发展模式。

1230农业标准化 考点自整理

1230农业标准化 考点自整理

1.标准(Standard):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掌握)2.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的活动。

(掌握)3.农业: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

4.农业标准(Agricultural Standard):指为在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公认机构批准的,对农业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定的文件(掌握)。

5.农业标准化(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并加以实施,以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

(掌握)6.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7.WHO 世界卫生组织8.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9.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10.IDF 国际乳业联合会11.OIV 国际乳业联合会12.ISTA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13.农业标准化的范畴由对象(Subject)或领域(Field)、内容(Content)和级别(Level)构成的三维空间组成。

14.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农业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农业标准化形式(掌握)15.统一化:把同类农业标准化对象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农业标准化形式。

(掌握)16.农业标准的概念:为在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公认机构批准的,对农业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定的文件。

(掌握)17.农业标准综合体:针对综合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建立的,按其内在联系或功能要求形成的,相关指标协调优化、相互配合的成套标准(掌握)。

农业标准体系(精)

农业标准体系(精)


2、遵从的原则
农业标准体系应符合国家有关农业的法律 法规及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方针和 政策要求,与 WTO 规则、农业协议及国际 发达国家的技需要为目的。

3、如何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建立农业标准体系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搜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各级标准文本。 搜集 WTO 有关农业的规则、协议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法 规和标准。 对无上级标准,在农业生产中又需要的,应制定地方标准 (或企业规范)。 研究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标准体系表。 根据目标需要与特色,构建特定农业标准体系。 建立农业标准体系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适应本行 业和本单位的实际需要。
如何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建立农业标准体系的原则
农业标准体系结构
一、农业标准的分类

农业技术标准 农业管理标准 农业工作标准
1、农业技术标准
对农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 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包括 :



基础性技术标准 农产品标准 生产技术规程、规范 农艺、农产品加工技术标准 检验、检疫标准 设施标准 环保标准 包装、标志、储运标准


农业标准体系的பைடு நூலகம்成:


以技术标准为主体
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农业工作标准的内容:

工作岗位的职责 岗位工作人员基本技能 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 检查与考核的办法和量化指标等
二、农业标准的性质与分级
1、性质

强制性标准:国家法律规定必须执行的 标准,属于我国的技术法规。
推荐性标准:是指国家、行业和地方制 定的向企业和社会推荐采用的标准。

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通过统一的管理和监督,实现农业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业标准化体系包括了从种植、养殖到加工、流通的全过程管理。

在种植和养殖环节,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土壤、水质、农药、肥料等环境因素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受污染。

在加工和流通环节,需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规进行生产加工和仓储运输,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农业标准化体系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测机制。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一旦发现质量安全问题,能够及时追溯到问题的源头,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消费者权益。

再次,农业标准化体系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养殖,引导消费者科学选购、食用,共同维护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最后,农业标准化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农业标准化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及时调整和修订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农业生产始终处于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上。

总之,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才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推动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农业生产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农业标准化概论复习重点

农业标准化概论复习重点

农业标准化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标准: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的文件。

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农业标准化: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则,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加以实施,并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

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是确保食品质量的积极的过程控制体系,能应用于从最初的生产者到最终的消费者这一整条食物链。

农业综合标准化: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农业标准对象的整体出发,以实现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的整体最优为目标的科学的农业标准化方法。

农业标准综合体:针对综合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而建立的,按其内在联系或功能要求所形成的,相关指标协调优化、相互配合的成套标准。

农业超前标准化:根据预测,对今后成为最佳的农业标准化对象规定出高于目前实际水平的指标和要求,并根据现实条件在农业标准中的质量分等分级的形式中,归总出具有不同实施日期的指标和特性。

强制性农业标准:指与安全、卫生有关的技术要求,重要的涉及技术衔接通用技术语言和国家需要控制的检验方法,种子与重要农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

推荐性农业标准:指与农业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行业标准。

农业标准体系:指一定范围内农业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

农业标准体系表:将一定范围内的农业标准按其内在联系而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以图表的形式按层次排列的框架。

农业标准体系的标龄: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又称标准的有效期(一般为5年)。

质量: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活动。

《农业标准化概论》课程重点复习内容 - 副本

《农业标准化概论》课程重点复习内容 - 副本

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

标准的层次又称标准的级别。

从世界范围来看,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我国目前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级。

强制性标准: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

推荐性标准:又称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

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

标准化的定义:标准化主要是对科学、技术与经济领域内重复应用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得最佳秩序。

我国标准化定义为: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性和重复性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5、农业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农业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农业标准。

6、什么是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结合,是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以建立完善和完善标准体系为技术基础,应用现代管理和质量控制技术,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制度,将标准要求落实到农产品产销的每个环节,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也就是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和管理要求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

7、国际标准化组织简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Food Law or Code Commission)。

8、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题内关键词索引》(KWIC Index)中收录的其它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9、国外先进标准:指国际上有权威的区域性标准、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和通行的团体标准,以及其他国际上先进的标准。

农业标准化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农业标准化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农业标准化基础知识学习资料、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则,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和实施管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竞争力为目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二、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是在标准化原理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是指导农业标准制定及实施过程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 具体有如下四个方面。

1.简化原理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多样性的发展规模超出可必要的范围时。

即可消除其中多余的、可替换的和低功能的环节,以保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使总体功能最佳。

2.统一原理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特性确定的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物功能建立农业标准体系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适应本行业和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等效。

从农业现代标准化的角度来说,统一的实质是使对象的形式、功能(效用)或其他技术特性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农业标准确定下来。

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不必要的过程多样化而造成的混乱,为农业生产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当然农业过程中还有一些事情不能统一的现象,如不同经纬度或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同一种作物播种时间,就无法统一;同一作物的种植密度在适宜生长的环境中不同区域也无法统一。

但这并不能证明统一化原理的不适用。

3.协调原理农业标准系统的功能有赖于每个标准本身的功能,以及每个相关标准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联系来保证。

为使农业标准系统有效地发挥功能,必须使农业标准系统在相互因素的连接上保持一致,使农业标准内部因素与外部约束条件相适应,从而为农业标准系统的稳定创造最佳条件。

协调原理的主要应用方面:农业标准内部系统之间的协调;相关农业标准之间的协调;农业标准系统之间的协调。

标准化复习复习考试重点

标准化复习复习考试重点

复习重点第一章标准化:对实际和潜在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供共同和重复使用,以在预定的领域内取得最佳秩序的效益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实施标准的过程。

农业标准化: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加以实施,并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

农业标准化学科性质:是一门以农学、林学、畜牧兽医科学、水产学与标准化科学技术交叉渗透形成的一门成长中的新兴学科,其理论性、感应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也是一门综合性的介于技术、工程和管理学科之艰难的交叉学科。

第二章:四大原理概念含义简化原理: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为目标,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农业各项活动的需要,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数量、规格、品质或其他特性进行提炼筛选,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能满足农业各项活动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的精炼、合理,达到省工、节本、增效的目的。

统一原理:为了保证农业发展所必需的秩序和效率,对农业各项活动管理、农产品品质、规格或其他特性确定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的一直规范,并使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农业标准化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

同一原理的具体解释:一定范围、程度、级别、水平、时间、理想多数的统一协调原理:为了使农业标准化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选优原理: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大小、形状、品质、色泽、气味、生产成本等参数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组合和调整。

五大方法:一、简化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农业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适应农业发展与社会总体需求的农业标准化形式和方法二、统一化统一化是把同类农业标准化对象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农业标准化形式。

农业标准化体系复习题2003

农业标准化体系复习题2003

《农业标准化体系》课程复习提纲中文名称及相应的英文缩写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羊毛局(IWS)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HACCP)国际兽医局(OIE)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国际乳品联合会(IDF)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美国联邦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面质量管理(TQM)第一章思考题1. 名词解释:标准、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的活动。

农业标准化: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并加以实施,以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

2. 简述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请列举有代表性的古代文献。

(一)远古时代朴素农业标准化思想的萌芽以“可用、可食”作为取舍动植物的标准。

人类的祖先在不同地区生活和劳动,使用的器具各具特色,但形状、大小趋于一致,相当于现代的“标准量具”。

栽培作物的区域、时间、技术、管理等也世代相传,成为规范。

(二)古代、近代农业标准化的产生与发展又如二十四节气!(三)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949年,中央技术管理局成立,下设标准规格处--1961年,颁布第一个标准化法规--1975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种子标准化工作交流会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5年,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1991年,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1992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立—1994年,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成立—1996年,开始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③加入WTO以后:--2001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正式启动--2001年,《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发布实施--2002年,农业方面的国家标准112项、行业标准318、地方标准1418项发布实施 --2003年,《农业质量标准》杂志公开发行3. 农业标准化发展的趋势如何?目前,我国农业标准化主要面临哪些问题?一、农业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农业国际标准化--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与绿色农业(1)农业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农业国际标准制定、修订的速度加快--农业国际标准的重点由生产型标准向贸易型标准转变--农业国际标准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2)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1、农业产业化:指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经营方式。

私人整理完全版分章节《农业标准化体系》复习提纲

私人整理完全版分章节《农业标准化体系》复习提纲

《农业标准化》复习提纲相应的英文缩写或中文名称: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国际乳品联合会:IDF美国联邦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TBT:技术性贸易壁垒TQM:全面质量管理WTO:世界贸易组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TU:国际电信联盟JAS:日本有机农业标准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第一章农业标准化概论1. 名词解释: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的活动。

农业标准化: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加以实施,并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

(掌握)2.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标准化著作。

周代《礼记.月令》(最早的酿酒)、《春秋左传》(二十四节气)、秦朝的《仓律》、《金布律》、《田律》《工律》、汉代《汜胜之书》、北魏的《齐民要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东坡杂记》、元代的《农桑辑要》、明朝的《开工天物》、清代《棉花图》《烟草谱》3. 世界标准日,ISO章程,农业国际标准的功能,采用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

1969,ISO理事会发布决议,决定把每年的10月14日定为世界标准日。

ISO的章程规定:每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标准化团体作为其成员,ISO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农业国际标准的功能:(1)技术价值(2)经济效果(3)贸易依据(4)法规属性采用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等同采用IDT (identical)指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相同,或者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只存在少量编辑性修改。

农业标准化课后题整理

农业标准化课后题整理

农业标准化课后题整理第⼀章思考题1.分析我国农业和农产品现状,阐述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必要性何在?(1).是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2).是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3).是发展品牌农业,创名牌产品,保证产品质量的需要(3.)有利于推⼴先进的科学技术(4).是实现农业⽣产科学管理的重要⼿段(5).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涉及农业标准化的国际组织主要有哪些?英⽂名称及缩写是什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国粮⾷与农业组织(FAO)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组织(WHO)共同组建的⾷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种⼦检验协会(IST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国际种⼦联盟(ISF)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CEE)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国际农产品联合会(IFAP)国际⾕物化学协会(ICC)国际乳品业联合会(IDF)国际鸡蛋委员会(IEC)国际动物流⾏病局(OIE)国际农药分析协作委员会(LIPAC)烟草科学研究合作中⼼(CORESTA3.CAC标准的重要性及对成员的要求是什么?a 不得含有或掺有有毒、有害或有损健康⽔平的任何成分;b 不得含有不洁、变质、腐烂、或致病的物质或其它不适于⼈类⾷⽤的部分;C 不得掺假;d 不得出现标识内容的错误,误导消费者;e 不得在不卫⽣的条件下销售、制备、包装、贮藏农产品和⾷品。

4.说明⾷品法典(法典标准)的含义,写出花⽣、⼤⽶、⼩麦和硬质⼩麦的法典标准代号。

国际⾷品法典:是国际上采纳的统⼀的⾷品标准的总汇。

这些国际⾷品标准称法典标准。

法典标准:CODEX STAN198-1995《⼤⽶》CODEX STAN199-1995《⼩麦和硬质⼩麦》CODEX STAN200-1995《花⽣》5. CE标志的内涵是什么?欧洲合格评定⽅法欧洲产品标准和认证体系的主要⼿段是CE标志。

它是欧盟推⾏的⼀种产品标志,证明产品符合指定的基本要求,如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基本要求,也被称为“CE合格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标准化》(选修)复习提纲相应的英文缩写或中文名称: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乳品联合会IDF、美国联邦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 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HACCP(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的含义:HACCP表示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TBT技术性贸易壁垒、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WTO(世界贸易组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TU(国际电报联盟)、JAS(日本有机农业标准)、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第一章农业标准化概论1. 名词解释:标准、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的活动。

农业标准化: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加以实施,并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

(掌握)农业标准化的特点--生物性--区域性-复杂性--文字标准与实物标准同步2. 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标准化著作。

4000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农业词典《尔雅》周代《礼记.月令》中记载了最早的酿酒规章。

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已经认识到施肥可增加作物产量。

河南出土的战国犁,是中国甚至是世界农具标准化史上的一个划时代意义的创举《春秋左传》中记载的“二至、二分”等二十四节气,至今仍在沿用,秦朝的《仓律》、《金布律》、《田律》等中有关于种子选择保管使用、布的规格、土地使用等方面的规定被尊为“农师”的汜胜之所作的《汜胜之书》提出了农业生产的总原则。

北魏,贾思勰编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古农书,元代的《农桑辑要》对农作物、蔬菜、水果、畜禽及农产品加工、贮藏和酿造方法等进行了论述。

王祯撰写的《王祯农书》内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农器图谱。

明朝的《开工天物》是研究农业标准化的重要参考书籍,是世界纺织技术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科书,是继春秋《周记.考工记》之后介绍标准化资料最多的科学著作。

《农政全书》是我国近古农业生产的百科全书。

--清代《棉花图》、《烟草谱》等3. 世界标准日,ISO章程,农业国际标准的功能,采用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1969,ISO理事会发布决议,决定把每年的10月14日定为世界标准日ISO的章程规定:每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标准化团体作为其成员农业国际标准的功能(1)技术价值(2)经济效果(3)贸易依据(4)法规属性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掌握)--等同采用IDT (identical)指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相同,或者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只存在少量编辑性修改。

--修改采用MOD (modified)指与国际标准之间存在技术性差异,并清楚地标明这些差异以及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允许包含编辑性修改。

--非等效采用NEQ (not equivalent)指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没有被清楚地标明。

我国应对农业国际标准化的对策--积极跟踪国际标准组织与发达国家的标准化动向--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转化国际标准--与国际加强合作、培养标准化专业人才第二章农业标准化原理与方法1.名词解释:简化、统一化、农业综合标准化、农业超前标准化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农业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适应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总体需求的农业标准化形式和方法。

(掌握)统一化的定义统一化是把同类农业标准化对象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农业标准化形式。

(掌握)农业综合标准化就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农业标准对象的整体出发,以实现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的整体最优为目标的科学的农业标准化方法。

(掌握)根据预测,对今后成为最佳的农业标准化对象规定出高于目前水平的指标和要求,并根据现实条件在农业标准中的质量分等分级的形式中归总出具有不同实施日期的指标和特性,即称为农业超前标准化。

(掌握)2.农业标准化的方法原理,统一的含义“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1.简化原理(predigesting principles)2.统一原理(unifying principles)3.协调原理(harmony principles)4.优化原理(optimizing principles)统一”的含义(掌握)①一定范围的统一应当而且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应制定国家标准(GB)适于在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应制定行业标准(NY、SC)适于在本地区内统一的标准,应制定地方标准(DB)宜在本企业内统一的标准,应制定企业标准(QB)②一定程度的统一统一要先进、科学、合理,也就是要有“度”。

如:GB1350-1999《稻谷》标准中,3.13色泽、气味一项,不同品种的稻谷其色泽和气味各有不同,香粳的香味、血糯的色泽是其专有的,就不能作为农业国家标准中统一的内容或指标。

③一定级别的统一应该在哪个级别范围内统一的,就必须掌握统一的时机制定该级别的标准,而不能依赖其他标准。

④一定水平的统一是指农业标准的指标应定多高和达到什么水平的统一。

技术指标应以先进、合理、适用为准则。

如果指标过高、过严或过低、过宽,不考虑现有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和水平,就会降低采标率,起不到规范农业生产秩序的作用。

第三章农业标准的分类及制定(修订)、实施与监督1.名词解释:农业标准.农业标准的定义为了在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农业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的文件。

2.农业标准化的范畴,农业标准的分类方法及其种类第三章农业标准和农业标准体系第一节农业标准化范畴一、对象(Subject)或领域(Field)(一)农业标准化对象或领域涉及的行业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农用微生物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环保业、安全卫生等领域。

(二)农业标准化对象和领域的概念及其内涵农业标准化对象:指农业及其相关领域内具有多次重复使用而需要标准化的实体。

更为确切地分类,农业标准化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作为商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简称农产品)、种子(包括种子、种苗、种禽、种畜、菌种以及在生产上用作繁殖后代的器官或部位等,简称种子)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和安全卫生要求。

2.农产品、种子的试验、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方法和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3.农业方面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标志。

4.农业方面的环境条件、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

上述农业标准化对象主要是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成果2.过程3.行为4.条件因素二、内容三、级别1.农业国际标准化:所有国家有关机构都可参与的农业标准化。

2.农业区域标准化:仅世界某个地理、政治或经济范围内的国家的有关机构可参与的农业标准化。

3.农业国家标准化:在某个国家一级进行的农业标准化。

4.农业行业标准化:在某个国家的农业行业一级进行的农业标准化。

5.农业地方标准化:在某个国家的某个地区一级进行的农业标准化。

6.农业企业标准化:以提高农业企业管理和效率为目的,对农业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管理和工作事项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农业标准化。

(一)层级分类法1.农业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 of Agriculture2.农业区域标准(Regional Standard of Agriculture)3.农业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 of Agriculture)4.农业行业标准(Occupational Standard of Agriculture)5. 农业地方标准(Provincial Standard of Agriculture)6.农业企业标准三)性质分类法1.农业技术标准2.农业管理标准3.农业工作标准(四)效力分类法1.强制性农业标准2.推荐性农业标准3.农业标准制定(修订)的程序、审查的形式,农业标准复审周期及结果形式,农业标准监督的种类。

(一)确定农业标准制定(修订)的计划(二)建立农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组(四)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编写好农业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五)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确定农业标准草案(送审稿)及其《编制说明》农业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农业地方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为5年,农业企业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为3年。

农业标准的复审结果:(1)继续有效:不需修改仍适用。

(2)修改:需作少量修改和补充。

(3)修订:需作重大修订并更新版本。

(4)废止:已经不适用,予以废止。

(一)农业标准实施监督的种类1.国家监督2.社会监督: (1)社会团体监督(2)新闻舆论监督(3)消费者监督第四章农业标准化与农业质量管理1.名词解释:质量管理、农产品质量、农业质量管理、PDCA标准循环ISO 8402-94对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的定义为: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活动。

农产品质量是指反映农产品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农业质量管理的概念确定农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农业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即为农业质量管理。

在农业质量管理活动中,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标准,都是以标准作为依据的。

即农业标准化工作贯穿于农业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因此农业标准化工作其实也是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标准的过程,可以称之为PDCA标准循环。

2.质量管理的特点,质量目标的分类,农产品质量特性包括哪些方面。

质量管理的特点(一)质量管理的全面性(二)质量管理的服务性(三)质量管理的预防性(四)质量管理的科学性质量目标(Quality Goal)指根据质量方针要求,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在质量方面所要求达到的预期成果。

按照达到目标的期限长短,分为:短期目标:一年、一季、一月等中、长期目标:五年、十年等按照达到预期成果的特点,分为:突破性目标:为了打破和超过现有的质量水平而制定的目标控制性目标:为把质量水平的有关质量指标维持在一定水平上而制定的目标质量特性有形产品的质量特性:1.性能:指产品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

2.寿命: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总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