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国后城建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58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提出“用城市建设的大跃进 来适应工业建设的大跃进”和“快速规划”的方法,导致 许多地方盲目的追求发展大城市。 • 1960年极短宣布“三年不搞城市规划” • 1963年第二次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大中城市都应编制城市 的近期建设计划,并修改现有的总体规划” • 1978年第三次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认真搞好城市规划 工作” • 1979——2000年,城市规划迅速发展阶段
8.2.1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特征 (1)城市化过程经历了大起大落阶段后,实现了 持续增长,并进入了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 (2)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经历了由西向东转移 的过程,近20年来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 方 (3)在各级城市普遍得到发展的同时,中小城市的 发展速度快于大城市 (4)小城镇迅速崛起,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 支重要的推动力量 (5)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8.3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城市体系也称城镇体系,指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 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 存的一组城镇的集合。它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 对象。
8.3.1城市(镇)性质及其职能结构的变化 • (1)行政中心城市进一步加强(主要是指经济职 能的加强) • (2)工矿业、加工业新城市发展 • (3)新型交通港口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4)边境口岸和经济特区城市的出现 • (5)历史文化名城的确立和风景旅游城市的兴起 8.3.2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 • (1)改革开放前:大中城市发杂货速度增长与小 城市发展速度减弱 • (2)改革开放后:大城市发展速度减弱与中小城 市快速发展
8.2.2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1)改革开放前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总体速度缓慢,其原因主要是机制不足,动力单一, 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农业的制约(粮食的商品率低)这是中国采取严格控 制城镇人口增长的政策和城市化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制约(农民不可能迁移进镇、进城); 工业化模式的选择(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一定数量 的资本对工业劳动力的吸纳力就相对较低,这也使城镇化 的发展速度减慢);国防安全因素(国防开支的保证); 文化和价值观因素(重农轻商) 改革开放前,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是由政府推动,在计划经济 体制下,中央、省、市政府既是城市建设的组织主体,又 是城市发展的投资主体,二者基本是一致的,是一种典型 的一元的“自上而下型”城市化。
中国建国后城 建史
•
•
城市性质的根本性改变:旧中国半封建半 殖民地消费性城市——社会主义生产性城 市(或其他性质的城市)。城乡关系:城 乡对立——城乡结合 建国后,新城市不断涌现,老城市普遍得 到改造
8.1.2城市发展国际宏观政治背景
(1)1949——1960年,中苏友好结盟时期 关键词:“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边打,边 稳,边建”国防开支第一位,对经济建设采取重点进行 和有计划推进的方针,1952年,国民经济便得到全面恢 复。 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援建的156个重 点工程 工业布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项目宏观布局和具体厂址 选择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遵循的4条原则:改变旧中国 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资源问题、促进经济落后地区 经济的发展、国防和安全因素 (2)1960——1979年中苏关系恶化和美苏大国对抗时期 国际局势最为严峻的时期。 先后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困难和国民经济调整、 大小“三线”建设、文化大革命
(2)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推动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国家、集体、个体、企业、 外力推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结合的多种类型的推动主体) 城市化模式: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内联型、外联型以 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型等多种 国家一系列制度向市场化体制的转变: 户籍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住房制度、取消各种城市 补贴的改革等,从不同方面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设市设镇模式的变化(撤销了人民公社,恢复了乡作为农村 基层行政单位)
(3)1979年以来,国际局势逐渐缓和和中国走向对外开 放时期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出现苏攻美守的态势,1972年 尼克松访华、19Leabharlann Baidu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1978年12月十一 届三中全会,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8.2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城镇化)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乡 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表现为 城市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还有城市质量的提高,包 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等各类城 市结构的调整,包括工作、居住、交通、通信、休憩等 各种功能的增强,以及效率的提高,环境的改善、传统 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资源的集约和合理使用、还包括居 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等。
8.3.3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状态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 地形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 通条件、历史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更受到 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制约。 • 城镇部分自东向西呈现出高度集中——一般集 中——比较稀疏的基本形态 • 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地理条件的深刻影响 • 交通指向分布为主(沿海、沿江、沿线(铁路公 路)) • 资源指向分布明显 • 多中心的城市密集区(东部沿海)和以大城市 为核心的城市群(中西部)地区正在形成
8.4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规划发展 8.4.1城市规划事业法制化的发展
(1)城市规划事业发展——停滞——复苏——大发展的历程 建国初期的振兴和发展,1960年代初至1970年中期的挫折和停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复苏以及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一五期间重点城市的规划建设史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 (全面学习苏联) 1950——1957年,是中国城市规划的起步阶段,采用由外部引进 苏联模式的规划方式。其主要特种是以安排项目建设的空间布局 为主导,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实行同步配套进行。苏联模式是一 种理想蓝图式的规划,具有“国民经济计划延续”实施的保证作 用,遵循《雅典宪章》提出的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 原则,带有强烈的工业文化的理性主义色彩,缺乏人情化。但不 可否认,在当时正处于规模物质建设的特定环境这种规划富有实 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