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风骨与曹植.ppt

合集下载

建安风骨与三曹

建安风骨与三曹

杂诗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拓展: 拓展:兄弟之争
曹植不仅武术超群,而且文才盖世。一向重视人才的曹 操产生了要打破“立长不立幼”的老规矩的念头,要将其王 位交给这个文武全才的儿子曹植。因此曹操对曹植特别宠爱, 并多次向身边的人表示“吾欲立为嗣”。谁曾料到,曹操的 这一想法,非但没有给曹植带来什么福分,相反给他后来制 造了不尽的痛苦,使他无形之中卷入争夺太子的漩涡之中。 曹植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宠爱,曹操也曾 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世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 事。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世子了, 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曹植与曹丕的斗争,曹丕是胜利者,最终继承了魏王位。 虽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忌恨曹植的念头没有 改变。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 喝酒骂人,他也曾把曹丕的使者扣押起来,但并没有招兵买 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 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 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 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建安风骨”与“三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 曹”
建安文学崛起的背景
从东汉桓、灵之时,后党秉政,朝政昏暗无比,以 至于人民怨声载道,终于导致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 义。藩镇借着剿灭黄巾的机会,发展自己的力量, 地方势力渐渐强大起来。东汉王朝在风雨飘摇、天 下大乱之际摇摇欲坠。汉献帝即位后,需要仰仗权 臣的鼻息才能生存下来。尤其是曹操挟献帝迁都于 许,借着天子的名义使令诸侯之后,汉献帝已经成 为了一个傀儡,权威尽失,威风尽丧。
建安文学崛起的背景

第四讲--“三曹”与建安风骨

第四讲--“三曹”与建安风骨
15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 53岁,曹丕21岁,曹植 16岁。
曹操大败乌桓,引兵还, 作《步出夏门行》。
是年,刘备始用诸葛亮。
16
《步出夏门行》组诗
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率军北征乌桓,虽然途 中履危蹈险,历尽艰辛,但取得了巨大胜利,一举解 除了以后南征荆、楚的后顾之忧。同年九月,他凯旋 南归,途经位于现在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时,登 临观海,写下了千秋传唱的《步出夏门行》组诗。这 一组诗,在作为序曲的“艳”后有四“解”,亦即四 章,后人取各章首句中的辞语分别称之为:《观沧海》、 《冬十月》、《土不同》(或《河朔寒》)、《龟虽 寿》。在这四章中又以《观沧海》、《龟虽寿》二章 最为著名。
40
10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44岁,曹丕12岁,曹植7岁。 曹操作《蒿里行》。
11
曹操《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秋,曹操杀杨修,曹植更 加不安。
25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 66岁,曹丕34岁,曹植29 岁
孙权传关羽首,操以诸侯 礼葬之。
曹操病,召曹彰,彰未至。 操卒,时年66.
十月,汉献帝禅位。 曹丕代汉称帝。
26
黄初二年,221,曹丕35岁,曹植30岁。 四月,刘备称帝于成都。 六月,曹丕赐夫人甄氏死。 黄初三年,222,曹丕36岁,曹植31岁。 四月,立曹植为鄄(juàn)城王。 曹植受诬告,获罪,诣京都,陈诬告之罪。诏令复国。 曹植归国途中渡洛川,作《洛神赋》。
12
曹操《薤露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智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第一章 建安文学PPT课件

第一章  建安文学PPT课件

• 雅好慷慨——受审美情趣的影响表现出
酣畅淋漓,描写事物不求过于细密,只求 用鲜明之词表现情感。
1、 功业意识与慷慨文风。
2、 生命意识与悲凉文风。
•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把建安文 学的特征概括为:清峻、通脱、骋词、 华靡
• 建安诗歌的特色:
• 1.风格上激昂发扬,辞采华茂 。 • 2.内容上宏壮深刻,写实色彩浓厚 。
(一)曹丕的诗文
1、题材内容:现存约40首,可分三类:纪事 抒情、游宴、游子行役与思妇别愁。
2、曹丕诗的风格
• 曹丕诗有文士气,“清绮”、“便娟 婉约”可以称为曹丕诗的风格。 “以 感取胜”,善于写个人的情感,笔触 细腻,清丽动人。
• “子桓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 矣”。 (沈德潜《古诗源》)
• 2. 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 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 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也。”操闻言大喜。(《三国演义第一 回》)
• 3.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 几人称王。(《让县自明本志令》)
(二)曹操的诗
• 1、曹操乐府诗 曹操诗今存24首,全部是乐府诗。 • 乐府诗进入到文人乐府诗的阶段,曹操是其中的典
二、建安风骨的内涵与特征
(一)建安风骨概念的生成
《文心雕龙·风骨》第二十八云:“结 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 文风清焉。”
钟嵘《诗品》总论中提到“建安风力”。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
出“汉魏风骨”。
宋严羽《沧浪诗话》其《诗评》十二云: “黄初之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 古,有建安风骨。晋人舍陶渊明阮嗣宗 外,惟左太冲高出一时,陆士衡独在诸 公之下。”
• 辞赋现存26篇,建安文人中仅次于曹植。可 分两类:述军国大事;记个人情怀。

建安文学PPT课件

建安文学PPT课件

.
14
曹操《存恤令》
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 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 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 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 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
.
15
《苦寒行》(237)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 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 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 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 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 《魏武故事》:“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
• 抱负远大
– 《三国志》“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 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
– 曹植《与杨祖德书》:“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 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 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 实录,辨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
.
11
曹操的诗歌
• 忧生叹世的悲怆、慷慨激昂的情志以及对 生命的珍惜之情结合在一起
– 记叙汉末史实和个人经历。如《蒿里行》(选 234)《苦寒行》(237)
– 抒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行》 第一章《观沧海》(238);《短歌行》(235)
– 游仙诗。清醒理性的积极态度
.
12
《蒿里行》
• 五言诗:多用汉乐府旧 题,风格亦受其影响。
.
20
《短歌行》( 背诵)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吴)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宋)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孟)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孟)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钟)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吴)

三曹和建安风骨ppt课件

三曹和建安风骨ppt课件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表现了老当益壮的志士胸怀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写 登临碣石山,眺望大海之所见所想,气魄宏大 、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豪迈情怀。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qióng) 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 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 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 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 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 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 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 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 ,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 ,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三曹与建安风骨》课件

《三曹与建安风骨》课件
《三曹与建安风骨》PPT课件
An engaging presentation exploring the remarkable Three Cao Figures and the influential cultural climate of the Jian'an period.
三曹介绍
三曹指的是曹操、曹丕和曹植,他们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家、 文化人和诗人。
曹操的文化造诣
曹操是一位卓越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文化造诣在当时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曹操的军事才能
曹操是一位深思熟虑和善于指挥的将领,他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取得了多次 重大胜利。
曹操对社会改革的贡献
曹操实施了一系列具有积极影响的社会改革,推动了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建安时期背景
建安时期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和文化发 展的重要时期。
பைடு நூலகம்
三曹的政治理念
三曹倡导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政治理念,包括以德治国、权谋斗争和社会 改革。
曹操取得控制权
曹操通过巧妙的策略和军事手段取得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并建立了强大的政权。
曹操的政治手段
曹操善于运用威信、恩泽和统战等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优选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介绍ppt(共31张PPT)

优选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介绍ppt(共31张PPT)
归趣难求”(钟嵘《诗品》)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其一
二、嵇康
– 224-263,字叔夜,世称嵇中散 – “非汤武而薄孔周” – 存诗50余首,以四言为高 《赠秀才入军》18章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钟嵘《诗品》)
四、“建安七子”
–曹丕《典论·论文》:孔融、陈琳、王粲、徐 干、
阮瑀、应玚、刘桢
• “七子之冠冕”:王粲,字仲宣,《七哀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蔡琰
–字文姬,蔡邕之女 –颠沛流离的身世 –《胡笳十八拍》
骚体《悲愤诗》
五言体《悲愤诗》
六、“建安风骨”
– 何为“风骨”
“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
• 豪放:“豪放得来不觉”
(五)陶渊明的意义
• 题材创新
• 诗歌风格 东晋诗歌:陶渊明、玄言诗
骚体《悲愤诗》
• 精神人格 鲜明的个性色彩
文论名作:《典论·论文》 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语言清丽,音韵和谐,情思委婉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存诗40余首,主要有三类题材: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赠秀才入军》18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 多用典故,辞藻艳丽,比“永明体”更趋格律 化,对律诗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讨论题目(二):
1.以《饮酒》、《归园田居》、《读山海经》等为例 分析陶诗的艺术风格。

建安风骨之曹植

建安风骨之曹植

建安风骨之曹植一、曹植创作以建安25年为界,分为前后期。

(一)前期主要歌唱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白马篇》:(二)后期诗歌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内容分为4类:1、是对自己和朋友遭迫害的愤懑。

如《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分7章,以感情活动为线索,集中抒发诗人屡受迫害而积压在心头的愤慨。

2、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

如《美女篇》、《七哀诗》、《杂诗》(“西北有织妇”、“南国有佳人”)等。

这类诗歌或叹盛年无偶,或自述无辜被弃,其主旨在于抒发自己的失意。

3、述志诗。

用世黄初后诉诸诗赋,《杂诗》(“仆夫早严驾”)是代表作。

4、游仙诗。

如《仙人篇》、《五游咏》、《游仙诗》、《远游篇》、《升天行》等。

诗中描绘的神仙境界明净、高洁,是诗人理想世界的象征;《赠白马王彪》:“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游仙诗实际是其忧生之心、忧患之词。

二、“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钟嵘《诗品》)兼父兄之长,风骨与文采完美结合。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现存诗90馀首,其中60多首是五言诗。

既体现《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奇谲;既继承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完成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三、对后世影响:胡应鳞:子建“《虾旦篇》、太冲《咏史》所自出也;《远游篇》,景纯《游仙》所自出也;‘南国有佳人’等篇,嗣宗诸作之祖;‘公子敬爱客’等篇,士衡群制之宗。

诸子皆六朝巨擘,无能出其范围。

”(《诗薮》)四、植诗受后人推崇的原因:(一)文采富艳;(二)对五言诗发展的重大影响;(三)作为失意文人的典型,不幸的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

“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文心雕龙·才略》)。

三曹与建安风骨(曹植曹丕)

三曹与建安风骨(曹植曹丕)

三曹与建安风骨(曹操篇)三国文学显然以曹魏为重镇,而曹魏文学又因社会及政治的原因出现建安与正始两个特色鲜明的时段。

建安时期,曹操父子及其周围的以“七子”为代表的文人各抒胸臆,创作出大量独具个性、慷慨多气的诗歌和散文,为文人诗的兴起、五言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吴、蜀虽然在政治上与曹魏鼎足而三,文学的成就却远远落在了后面,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吴、蜀二国亦非全无文人,而且两国的文人也写出了一些流传后世的佳作。

其具体情形,还是值得我们探寻和深思的。

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建安文学是汉末建安时期兴起的文学,是以曹操父子为核心、以建安七子等曹魏集团文人为主力的文学。

建安文人开创了文学发展的新天地,特别是诗歌,曹操的古直悲凉,曹丕的便娟婉约,曹植的骨气奇高、词彩华茂,建安七子等众多作家各呈才藻。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两汉的乐府民歌发展为成熟的文人诗,五言诗走上了更加开阔的发展道路,七言诗也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志深笔长、慷慨多气的建安风骨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旗帜,也成为后世文人追摹的典范。

曹操对乐府旧题的改造曹操(155一220),字孟德,汉末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

他幼时任侠放荡,但在汉末的动荡战乱中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其雄才霸略,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为曹魏政权奠定了基业,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

曹操的一生主要是在东征西讨的战争中度过的,但他在戎马倥偬之际,不忘兴礼乐、崇文学,即所谓“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既立德立功,而又兼立言”(《三国志·荀彧传》裴注引《彧别传》)。

曹操不仅多才艺,书法、音乐、围棋等皆造诣甚高尤其对文学表现出浓厚兴趣。

曹操非常注意网罗天下的文士,当时建安七子等许多有成就的文士都投到了曹操的麾下。

非但如此,曹操自己也十分热衷文学写作,并且是“改造文章的祖师”(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实际上也是当时文坛的领袖。

他诗文兼善,而诗歌影响尤大。

汉代文人写诗的不多,乐府诗的创作就更少,而曹操却专力于乐府诗的创作,今其存诗,皆为乐府,王沈《魏书》称他“御军三十馀年,……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品诗歌,见风骨——建安诗歌赏读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品诗歌,见风骨——建安诗歌赏读课件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英雄的志意 诗人的才情 霸主的野心
23岁被排挤出 洛阳,任顿丘 令,一年后任 议郎,多年
论英雄,舍我其谁
42岁,迎献帝 到许昌,挟天 子以令诸侯, 任司空
字子建,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 陈思王。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其 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
曹植(192年—232年)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谢灵运
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
溢今古,卓尔不群

——钟

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
坚贞自守 言志
“其情真,其味长,其气胜”
少以才学知名,年八、九岁能诵《论语》、 《诗》、赋数万言,警悟辩捷,所问应声而答,当其辞 气锋烈,莫有折者。
——《文士传》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曹植(192年—232年)
老当益壮 发奋图强
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三国演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 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封丞相,54 岁,南征刘 表,赤壁之 战失利

三曹与建安风骨41页PPT

三曹与建安风骨41页PPT

一、曹操
▪ 字孟德,小字阿瞒。 ▪ 东晋孙盛《魏氏春秋》:“姿貌短小,
神明英发 ”。 ▪ 《世说新语》:“形陋”。 ▪ 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
▪ 祖父曹腾 ▪ 宦官,服侍东汉皇室三十余年。 ▪ 举荐贤达。 ▪ 以德报怨。 ▪ 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 ▪ 母亲丁氏夫人,事迹不详。
▪ 曹操的祖先: ▪ 一是曹操《家传》:祖先是曹叔振铎之后。
三曹与建安风骨

“建安”是东汉献帝的最后一个年号
(196-219),其时掌握政权的实际是曹操,
建安年代并包括在这稍前及稍后一段时期的
文学,习惯上统称为“建安文学”。
▪ 名词:建安风骨
▪ 也称汉魏风骨,是指建安时期的作家反 映社会动乱、民生疾苦和抒写雄心壮志时所 形成的悲凉慷慨、明朗刚健的写作风格。代 表作家是“三曹”、“七子”和蔡琰。
▪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讨伐的情况:联 ▪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军内部矛盾重重, ▪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自相残杀,力量
涣散
▪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战争的
▪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危害
▪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本诗以纪实手法叙述东汉末年关东州郡 将领讨伐董卓时的互争权利,以及人民在战 乱中遭到的严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 关怀和个人的宏伟抱负。此诗被人誉为“汉 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第四节 曹植及其作品PPT课件

第四节 曹植及其作品PPT课件

8.第七章
感叹人生无常、后会无期,以诗相赠,表 达惜别之情。
(三)主旨
抒写了诗人朝京师后回封地的途中被迫与 曹彪分手的悲愤,含蓄地控诉了曹丕对骨肉 兄弟的压抑与迫害,透露了生死不由己的忧 惧,暴露了统治阶层因权力之争而萁豆相煎 的冷酷无情。
(四)艺术特色
1.写出了深沉而又强烈的悲痛
刘克庄《后村诗话》:“忧伤慷慨,有不可 胜言之悲。”
7.第六段 写洛神消失后君王的深深留恋与苦苦追寻
(二)《洛神赋》寓意
1.甄后
善曰:《记》曰:植初求甄逸女,不遂。后 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植殊不平,昼思夜 想,废寝与食。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 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下,时已为郭 后谗死。帝意寻悟,因留宴饮,仍以枕赉植 。植还,度轘辕,将息洛水上,因思甄后, 忽若有见。遂述其事,作《感甄赋》。后明 帝见之,改为《洛神赋》。
第三层:回答骑马人为什么往西北飞驰 ——赴国难的情形
第四层
赴国难的精神
牟世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读 曹植〈白马篇〉》:“投身于锋刃之中,首 先是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再就是要舍得 割断父母妻子之爱,然后才能做到捐躯为国 ,视死如归。”
(四)主旨
此诗刻画了一位箭术高超、敏捷勇敢、捐 躯为国、视死如归的爱国英雄,表达了曹植 报国的热情及建功立业的渴望。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 白日忽西匿:
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 衔草不遑食:
6.第五章 悲悼任城王的暴死,哀叹人生短暂。
7.第六章
宽慰彼此又重归于悲伤。
志四海:志在四方,谓志向远大,不株守于 一地
同衾帱:《后汉书•姜肱传》载姜肱与弟弟 仲海、季江相友爱,常同被而眠。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建安风骨》PPT课件模板

《建安风骨》PPT课件模板

曹操
•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 新局面的开创者。他一方面凭借 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地收罗 文士,造成了“彬彬之盛”的建 安文学局面;一方面用自己富有 创造性的作品开创文学上的风气。
文学成就
• 他的诗全部是乐府歌辞,虽沿用汉乐府 古题,却并不因袭古辞古意,而是继承 了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 了新的现象,表现出新的面貌。
建安七子
• 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 瑀、应玚和 刘桢,他们目击汉末 的动乱,大多经历过困苦流离的 生活,有一定的抱负;他们的作 品反映了动乱的现实,表现了建 功立业的精神,具有建安文学的 共同特征。
悲愤诗(节选)
蔡琰
•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 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 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 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 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 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 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短歌行
• 既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功 业示成的深沉感慨,又表现 了他搜揽人才以完成统一事 业的宏伟怀抱。
蒿里行 曹操
•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 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 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 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蝨,万姓以死亡。白骨露 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 他的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 他的另一部分诗则表现了他的统一天下 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这类诗悲歌 慷慨,具有更浓厚的抒情气氛。
燕歌行 曹丕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佗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故限河梁。

魏晋南北朝诗之建安诗歌之曹植PPT课件

魏晋南北朝诗之建安诗歌之曹植PPT课件

B、
清沈德潜 《古诗源》: “白马者,言人 当立功为国, 不可念私也。”
清黄节 《曹子建诗注》: “此寓意于幽并 游侠,实自况 也。篇中所云, 捐躯赴难,视 死如归,亦子 建素志,非泛 述矣。”
③、社会关怀之旨。
A、 《送应氏》(其一)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逍 翩 南 | 北
池。 舟。 鹄。 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
“曹植的觉醒,表现在他对中 国语言文字特色的反省与把握 上。”
小结: ●明王世懋《艺圃撷余》: “古诗,两汉以来曹 子建出而始为宏肆,多生 情态,此一变也。” ●明胡应麟《诗薮》: “陈思而下,诸体毕 备,门户渐开。阮籍、左 斯,尚存其质,陆机、潘 岳,首播其华,”
②、迫害曹植:
《魏志· 陈思王植传》: 植与诸侯并就国。黄初 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 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 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 后故,贬爵安乡侯。其年改 封鄄城侯。三年,立为鄄城 王,邑二千五百户。 四年,徙封雍丘王。其年, 朝京都。上曰:……
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
“陈思入黄初,以忧生之故, 诗思更加沉著。故建安之 体,如锦绣黼黻,而黄初 之体,一味清老也。” 黄初作品: 诗歌:《赠白马王彪》、 《野田黄雀行》、 《七 哀》; 辞赋:《洛神赋》 ; 散文:《自诫令》
●《魏志· 陈思王植传》:
“太祖……以罪诛脩。植 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 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 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 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 於是悔而罢之。” (裴注:魏氏春秋曰:植将行, 太子饮焉,逼而醉之。王召植, 植不能受王命,故王怒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道”对于人的社会具有绝对的垂范作用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 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 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 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天地相 和,降下甘露,无人分配,自然均匀。 宇宙一开始有秩序,就有了名份。既 有了名份,人就该知道自己的限度, 不可僭越。知道人的限度而及时止步, 就可以平安无患了。道,引导天下万 民归向自己,就好像河川疏导诸水流 向大海。)
人神殊途而无法交接
• 曹植的《洛神赋》,当也是这一风气 下的产物。恐怕他只是假托一个神话 人物,把世俗的男女之情升华到诗意 的完美形态。比较前人所作,《洛神 赋》更多地渲染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 情意缱绻却又因人神殊途而无法交接 的惆怅哀怨,避免了这一类作品中常 见的掩盖在神话色彩之下的粗俗暗示, 格调高雅,感情真切,具有较高的审 美价值。对神女容貌、情态的刻画, 非常细致生动,为前所未有。
什么是“道”
• 《老子》一书中充满着神秘主义的气息,论 述到什么是“道”,并没有给一个确切的概 念,而是用一种模糊的语言传达给人一种形 而上的感悟:“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 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 以说它是无,因为它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 以说它是有,因为它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 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它的奥妙。从实有 的角度,可以看到它的踪迹。实有与虚无只 是说法不同而已,两者实际上是同一的。这 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 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洛神赋》的思想、艺术成就
• 对《洛神赋》的思想、艺术成就前人 都曾予以极高的评价,最明显的是常 把它与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 女》诸赋相提并论。其实,曹植此赋 兼二者而有之,它既有《湘君》、 《湘夫人》那种浓厚的抒情成分,同 时又具宋玉诣赋对女性美的精妙刻画。 此外,它的情节完整,手法多变和形 式隽永等,又为以前的作品所不及。
《感甄赋》
• 前人对其创作动机颇有不同 看法,有的认为是曹植求甄 逸女不遂,后又见其玉镂金 带枕,哀伤而作,初名《感 甄赋》,由明帝改为《洛神 赋》(《文选》李善注 )
《感甄赋》
• 有的认为曹植求甄之事于史无征,旧 说系以世传小说《感甄记》误载入简, 作品实是曹植为了“托词宓妃,以寄 心文帝”而作(胡克家《文选考异》、 何焯《义门读书记》);也有人认为 “感甄”说有之,不过所感者并非甄 后,而是曹植黄初三年的被贬鄄城 (朱乾《乐府正义》)。
情怀慷慨,真气回荡。宋敖器之《诗 评》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 沉雄。”是对曹操诗歌风格的确切评 价。就艺术形式而言,曹操的四言诗 也为已经板滞僵化了的四言诗体注入 了活力。
建安风骨的美学内涵
1、强烈的现实主义 2、高扬的政治理想 3、突出的个性表现 4、浓郁的悲剧色彩
题材在当时很流行
• 《洛神赋》是曹植的代表作。内 容虚构自己在洛水遇神女的故事。 前人对此篇的寓意,猜测很多, 但都无法确实证明。按在曹植以 前,陈琳、王粲、杨神女赋》、《高唐赋》, 可见这一题材在当时很流行。
《蒿里行》
曹操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 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蒿里行》写 的是初平元年(190)关东义军联 合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 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 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 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 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三)善生保真的人生观
• 也就是所谓的“人道”。如何获得永 恒的生命以及生命价值一直是人类思 索的核心命题。在先秦哲学里,“个 体生命存在”被普遍关注过。《老子》 也不例外,一个人如何保养自己, 《老子》中给出很多答案。如“载营 魄抱一”(使灵魂与真道合一。) “专气致柔”(使血气变得柔顺。) “涤除玄览”(洗净内心的杂念。)
老子
基本定型于战国初年
• 《老子》共81章,5000余言,书分为 上下两部分,上篇称为《道经》、下 篇《德经》,上下合称《道德经》。 但在一九七三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了 帛书《老子》甲、乙版本,却都是 《德篇》在前,《道篇》在后,依据 出土文物,我们可知当初此书的编排 顺序。《老子》一书奠基于春秋末年, 而基本定型于战国初年。
曹植遭遇
• 曹植此赋据序所言,系其于 黄初三年入朝京师洛阳后, 在回封地鄄城途中经过洛水 时,“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 事”而作。当时,曹丕刚即 帝位不久,即杀了曹植的密 友丁仪、丁廙二人。
曹植遭遇
• 曹植本人在就国后也为监国谒者奏以 “醉酒悖慢,劫胁使者”,被贬安乡 侯,后改封鄄城侯,再立为鄄城王 (俱见《三国志·陈思王传》)。这些 对决心“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 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 书》)的曹植来说,无疑是接二连三 的沉重打击,其心情之抑郁与苦闷, 是可想而知的。
一种先天存在的普遍法则
• 所谓的“道”可以认定为宇宙间一种 先天存在的普遍法则,它永恒而且具 有优先意味。它涵盖一切,具体到各 个层面。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胡适在 北京大学讲授《中国中古思想史》的 讲义中,对道家的中心思想作了高度 的概括,认为有如下三个方面:(一) 自然变化的宇宙观,(二)放任无为 的政治观,(三)善生保真的人生观。
道家与儒家
• 道家与儒家是影响中国最大的两种思 想学说,千古以来,一直互为补充, 刚柔并济,深深地沉淀到中国知识分 子的脑子里了。作为先秦“黄老之学” 的总结性著作,《老子》在道家思想 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 出现,标志着道家思想走向成熟完善, 并以自己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后世 开导出一条思想与学术的长河。
人神恋爱的题材
• 人神恋爱的题材在西方文学中屡见不 鲜,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却并不多见。 尤其是象《洛神赋》这样从人神双方 入手,抒写彼此的相慕相恋之情,更 为难得。宋玉的《神女赋》着重刻画 了巫山神女的外观美,而未能更多地 涉及其内心感情的底蕴,同时楚王在 作品中也未被作为恋爱的一方来加以 描写。因此曹植的《洛神赋》可以说 是这类题材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建安风骨与曹 植
《文心雕龙·风骨》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 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 是以招怅述情,必始于风;沉 吟铺辞,莫先于骨,如体之树 骸;情之含风,扰形之包气故 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于风者, 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结响 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
什么是“建安风骨”?
人们在谈到建安诗歌的时候,常常称 誉“建安风骨”。所谓风骨,乃是指 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 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当然,这二 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建安风骨 的形成,就是基于其作品中的慷慨悲 凉的感情及其在艺术上表现的上述特 色。后世的作家在反对片面追求形式 和单纯的修辞之美,而强调文学的热 情和内在的感染力时,往往就标举 “建安风骨”的旗帜。
(二)放任无为的政治观
• 也可以称之为“世道”。由于“天道” 对于社会具有垂范作用,那么《老子》 论述“天道”完成后的下一步很自然 地就落到了“世道”这里。《老子》 一书的着重点也在这里。此书中论述 了许多治理国家的政治策略,还有一 些是涉及到战争和如何用兵的。这些 都是对于社会秩序的谋求。
• 又如“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 民缺缺。”(一国的政治浑然无觉,其人民 便纯朴敦厚。一国的政治明察秋毫,其人民 便尖酸刻薄。)《老子》提倡一种“无为而 治”的观念。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具体来说,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 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使 夫智者不敢为也。”汉初的统治者就采取了 《老子》中这种“无为”的治国方略。
• 追寻个体自由和追寻生命延续就成为 了后世道家或者道教追寻的终极境界。 如后来的《庄子》,就是从《老子》 那里受到了启发,追求个人精神的超 越姿态——一种自由的人格理想;而 后世的道教则走向了另一方面——如 何让生命永恒存在,他们或者练气, 或者炼丹,在相当的一段时期里,读 着《老子》,虔诚地做起了他们的长 生美梦。
雄健的笔力
曹操乐府较多描写他本人的政 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写出了大 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诗歌以雄健的笔力,生动饱满地 描绘了沧海的形象。大海那吞吐 日月、含孕群星的气魄,也正是 诗人博大襟怀的影写。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 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 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 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哲理韵文著作
• 《老子》是一部哲理韵文著作,就思 想内容与语言风格的连贯性来看,此 书仿佛是出于一人之手,或是最后经 一人编订润色过。作者传为老聃,或 者是老聃后学根据老聃学说进行的补 录和发挥,一般认为,此书的形成经 历了一个比较长的阶段。
老聃
• 关于老聃,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相传孔子 曾经向他问礼。《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 记载,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 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 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 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 去,莫知其所终。”关于老子的生平,《史 记》的描述带有了一定的传奇色彩。后世道 教展开大规模造神运动时,他们把老聃塑造 成最为尊贵的神祉——太上老君来顶礼膜拜。
理想追求
从作者当时的处境和作品的内容来看, 与其将神女看作是甄后的化身,或者 是作者的代言人,倒不如将她看作是 作者在其它作品中一再抒写的那种无 法实现的报国理想的艺术象征,这样 也许更接近于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这 点上说,作品不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女神形象, 而且更从思想上给人以一种追求理想、 执着如一的宝贵启示。
“七子”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 《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 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 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 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 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 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 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