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

合集下载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

方法: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将9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对照组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56%>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疗效观察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常见病之一。

儿童的临床症状有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

由于儿童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如果呼吸系统疾病不能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甚至直接威胁儿童的生命安全。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对儿童使用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观察组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3个月~10岁,平均(5.01±1.23)岁,病程5~19个月,平均(12.8±3.24)个月;对照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2个月~8岁,平均(3.36±2.01)岁,病程3~18个月,平均(9.12±3.11)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选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国药准字号J20080083)静脉滴注医治,依据患者年纪适量用药,大于12岁:1~3次/d,15mg/次;7~12岁:1~3次/d,15mg/次;小于2岁:2次/d,7.5mg/次。

对照组选用布地奈德(国药准字号H20030987)药物医治,喷雾剂用药,依据个体化差异给药。

患有严峻哮喘的患者和减少或者停用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患儿,选用气雾剂医治。

按年纪给药,大于12岁:200μg/次,2~3次;大于7岁:250~700μg/d,3~4次/d;小于7岁:250~450μg/d,3~4次/d。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效果观察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效果观察

率为 9 1 . 8 4 %。注射剂是使用频率较高 的抗菌药物 ;1 : 3 服药相对使 用频率较低 ;大环 内酯类及 B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最常用的类型 ;两种 药物联用 7 例 ,占 1 4 . 2 8 % ,结果 4 9例患儿病情 控制 良好 。结论 :医院根据病原学测试与药物敏感度检 测结果对儿科 上呼吸道感染 患者实
患儿是病 毒性感 染 ,只有 大约 1 0 % 的病例 是 细菌 性 感染 。 临床研究 指出 ,对 细菌 性 的上呼 吸道感 染合 理地使 用抗 生
素治疗 ,在消炎 、缩短 病程以及改善 预后 等方 面效果显 著。 目前 ,药 品市 场上 的抗菌 药物 种类 繁多 ,患 儿家属 对抗 生
如下。 1 资 料 和 方 法
测试与药物敏感度检测 ,检测率 为 9 1 . 8 4 % ,结 果 :病毒 阴 性1 1例 ,病 毒 阳性 6例 ;肺 炎 支 原 体 阴性 1 8例 ,阳性
1 0例 。
3 讨 论
上 呼吸道感染是 儿科 门诊 的常见病 之一 ,大 约 9 0 % 的
会开具抗菌药药方 ,这样直接导致 临床耐药菌 株不断增加 , 使得患儿的病情 不 能有效 控制 ,且 反复 发作次 数增 多 ,给 治疗带来 困难 J 。 当前 ,一部分 医生 在使 用抗菌 药治 疗上 呼吸道 感 染存 在一些误 区,具体 表现 在 J :患儿并 无确 切 的细菌感 染 指 征 ,就滥用抗菌 药 ;用药 前没 有先作 药 敏测试 ,就开 具药 方 ,而且在无 效 的情 况下 ,频 繁更 换抗 生素 的 品种 。上述 配药方式均对 患儿 产生不 良影 响。本组 研究 的 1 4 8例 患 儿
儿 科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抗 菌 药 物 的效 果观 察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上感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上感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上感后咳嗽的临床观察前言: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等感染因素入侵小儿呼吸道,引起的发热、咳嗽、喉痛、流涕、咳痰以及全身表现等一系列症状。

随着宝宝的成长,对感染的抗体增强,呼吸道疾病出现的次数也会减少。

但是,在生长发育时期,小儿仍非常容易感染,特别是在春秋季节,随着温度的升降,宝宝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也在增加。

本文主要探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上感后咳嗽的疗效与安全性。

一、病例背景:
患儿,男性,2岁,因咳嗽、流鼻涕就诊。

病情持续两天,发热、喉咙疼痛等症状缓解,但是咳嗽仍然存在。

病情初步判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建议口服消积止咳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1.5ml,持续7天。

二、治疗方法:
本次治疗采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该药水中含有秦皮、薏苡仁等天然中药成分,具有健脾消积、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既可以缓解感冒症状,又可以促进病后咳嗽的康复。

三、治疗效果观察:
总体来说,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在短期内能够缓解咳嗽、胸闷等上呼吸道症状,并且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在本例中,患儿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后,症状得到缓解,在服用药物的第三天,咳嗽明显减轻,痰量减少,头痛、乏力等感冒症状也逐渐缓解。

至于咳嗽所伴随的哮鸣声也没有再次出现。

四、结论:
综上所述,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它可以缓解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等症状,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不要盲目使用其他药品,以免影响疗效和健康。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品,以确保安全有效治疗。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以评价 阿奇霉 素的疗 效及安 全性 。20 07年 6月 至 20 0 9年 6月 , 我院使 用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 疗效较满意 ,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 与方法 .
11 一般 资料 : 0 . 2 7年 6月 至 20 0 09年 6月我 院门急诊 或住 院急性 下 呼吸道感 染患 儿 8 , 0例 无应 用 阿奇 霉素 和头 孢 菌素类 禁 忌证 , 1—2岁 2 4
( 1 表 显示 )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 ,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的统
计学意义( 69 7P< .5 。 X= .4 , O0 ) 例 , 3 2 例 , 6岁 2 , l 2— 岁 7 3— 3例 6一 0岁 6例 , 4 男 4例 , 3 。发热 4 女 6例 7 2 2 不 良反 应 : . 观察 组 3例 ( .% ) 药期 间 出现 轻微 的 消化 道 不 75 用 例( 87 %) 流涕 5 5 .5 , 3例 (6 2 %) 鼻塞 4 6 .5 , 5例(6 2%) 咽痛 7 5 .5 , O例 适 、 心 、 欲减 退 、 恶 食 注射 部位疼 痛 、 皮疹 ; 照组 2例 (% ) 射部位 不适 、 对 5 注 (75 ) 胸 痛 1例 ( .5 , 嗽 6 8 .% , 1 2 %) 咳 3例 (8 7 %) 呼 吸 加 快 4 例 7 .5 , 皮疹 。上 述不 良反应 均较轻 微 、 短暂 , 特殊处 理 , 无需 未影 响用药 。 (% )耳 后及颈 部淋 巴结肿 大 2 5 , 2例 (75 ) 肺部 罗音 6例 ( .% ) 腹 2 .% , 75 , 3 讨 论 . 泻 2 ( .% ) 例 25 。体 温均 I3 . ̄ > 85C。外周 血 白细 胞 ( . 2 . )X19 L 7 1~ 53 0/ , 急性 呼吸 道感 染 是小 儿 的常见 病 、 发病 , 者可 出现 呼吸 衰竭 和心 多 重 其 中 >1. 0/ 00×19 L者 6 5例 (12 % ) 中性 I0 6 8 .5 , > .0者 6 例 (62% ) 1 7 .5 。 力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 , 危及生命。病初多为病毒感染所致, 几天后 即继 病程 < 天 5 例 ( 25 )7—4天 l 7 8 7 .% , 1 6例 (0 ) >1 2 % , 4天 6例 ( .% ) 75 。 发细菌感染[ ] 2 。及时有效的控制重症肺炎, 改善肺通气和缺氧, 防治呼 对阿 奇霉素 糖浆或 其他大 环 内酯类抗 生素 有过敏 史 的病 人 , 症感 染或 多 重 衰、 心衰的发生、 发展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重感染 者 , 、 、 能 不全 者 , 2 心 肝 肾功 近 d内服 用 过其 他 抗 生 素且 已显示 疗 近几 年 , 献报道 的小儿 下 呼吸道 感染 的病 原仍 以 细菌 为主 , 炎链 文 肺 效者 。 球菌 、 感嗜血 杆菌 、 他莫拉 菌 、 流 卡 嗜肺 军团菌 、 卡他 摩拉 菌、 金黄 色葡 萄球 12 方法 。 . 菌等为主要病原, 其中革兰阴性菌 占7 .%, 6 2 肺炎支原体、 衣原体、 病毒占 12 1 分组 : 据使用 的抗 生素不 同 , 8 .. 根 将 O例患 几分 为观察 组 ( 阿奇 有一定 比例 。 其 中肺 炎支 原 体 ( P 引 起 的 呼 吸 道 感 染 有 逐 年 上 升 趋 M) 霉素组) 和对照组( 头孢曲松钠组) 两组。观察组 4 0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势 j 。由于小儿年龄段的特殊性及医院实验室检查、 技术条件等因素, 病 1 例 ; 龄 (. 4 1 岁 ; 2 年 62土 . ) 急性 扁 桃 体 炎 1 ( 5 ) 支 气 管炎 l 8例 4 % , 8例 原学检查欠缺或阳性率不高, 无法根据细菌耐药检测的结果来选择抗菌药 (5 , 4 %)肺炎4例(0 。对照组 4 , 2 例 , l ; 1%) 0例 男 3 女 7例 年龄(. 3 56± . 物, 临床上主 要 以抗 生素 的” 验性”治疗 , 经 常首选 青霉 素及头 孢菌 8岁 ; ) 急性扁桃体炎 l 例(2 5 , 7 4. %)支气管炎2 例(0 , o 5%) 肺炎3 7 例( . 素类 [ 。 5 。8 %) 0例患者治疗前未用抗生素者为 5 6例( 0 , 7 %) 曾用中药者 l 0例 本组 观察 阿奇霉 素糖 浆对 A d有 较 好疗 效 。发热 、 P 流涕 、 鼻塞 、 咽痛 、 (37 )用 过 1 2 1.% , — d其他 抗生 素药物者 9例 (12 % ) 1.5 。两组患 儿年 龄、 胸痛、 咳嗽、 呼吸加快 、 肺部罗音及血象在 5 d内消失或恢复正常的百分比 性别 、 、 病程 病情轻 重等 经统计 学检 验差 异均无 显著性 意义 ( 00 ) P> .5 。 达 7 .% 一 02 。总 有效率 为 8 . % , 效满 意 。该 药不 良反应 主要 55 8 .% 25 疗 122 治 疗方法 : .. 两组均 行常规 对症 、 持治疗 。 观察组 在 此基础 上 支 为肠 化道 不适 、 心 、 恶 食欲 减退 、 注射 部位疼 痛 、 皮疹 , 但均 能耐受 。 给予 注射 用 阿奇 霉素 按 lm / k. ) 每 天 1次 , 入 0 9 O g (g d , 加 . %氯 化 钠液 或 阿奇霉素抗菌作用机制与头孢曲松钠相似。本组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 5 %葡 萄糖液 配成 1 2 g m 浓度 缓慢 静脉 滴 注 1 2小时 , 续 5 , 药 — m/ l ~ 连 d停 的给药方法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 总 临床 有效率略低于单独用头孢曲松钠。 后 根据病 情需要 口服 阿奇 霉素 3— d 4 。对 照组 给予 头孢 曲松钠 注射 液 2 0 8mg(g d 静脉滴注, 日2次, 0 / k. ) 每 用药间隔4~6小时, 连续 5 。两组 参 考文 献 d 1 丁建军, 张婕, 静滴阿奇霉素5起过敏性休克的国内文 等. f 治疗前后检测血、 尿常规, 观察患儿病程、 血象、 x线胸片及药物不良反应 [ ] 赵春丽, 献分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0 , 1) J. 2 8(2 . 0 等情况。 [ ] 张淑霞, 2 封南华. 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6 0例[ ] 陕西医学杂 J. 13 疗效标准:,I . dJ,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判断标准 : ①显效: 治疗

脾氨肽和维生素A、D联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观察

脾氨肽和维生素A、D联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观察

脾氨肽和维生素A、D联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脾氨肽和维生素A、D联合应用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所有病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急性期均给予对症处理治愈,A组口服脾氨肽和维生素AD口服,B组口服维生素AD,C组为对照组。

结果 A组总有效率94.12%,B组总有效率93.33%,C组总有效率64.52%,A、B两组明显优于C组。

且一年内不同时期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优于C组(P<0.01)。

3个月内A组发病次数明显低于B、C两组。

结论脾氨肽和维生素A、D联合应用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脾氨肽;维生素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门诊常见疾病,儿童发病率占门诊就诊量的40%~70%,居各种疾病的首位。

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占小儿呼吸道感染的30%,是近年来儿科临床工作者十分关注的疾病。

我院儿科于2012年4月~2013年4月对门诊就诊的符合RRTI的患儿给予脾氨肽和维生素AD的口服,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95例患儿均符合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中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

其中病程1~3年。

将9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34例,B组30例,C组31例。

三组患儿性别、年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三组病人在感染期均给予抗感染、退热与止咳等对症治疗。

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脾氨肽(2 mg/支)和维生素AD合剂(星鲨维生素AD滴剂,15 ml/瓶,每克含维生素A 9000单位、维生素D2 3000单位。

)口服,B组口服维生素AD,C组未用其他治疗。

剂量和疗程:脾氨肽每次2㎎,隔日一次,连用3个月;维生素AD,一岁以上6~7滴/日,口服,连用3个月。

1.3疗效评价观察治疗期间、治疗后共1年内不同时期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病种、持续时间,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变等。

小儿热速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儿热速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药物与临床/Drugs and Clinical Practice小儿热速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曾 峰(宣城市中心医院,安徽宣城 242000)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热速清糖浆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可行性以及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宣城市中心医院儿科确诊的患有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2~12岁儿童患者共120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120例的儿童患者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小儿热速清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退烧起效时间,完全退烧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6%,明显优于对照组80%(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复常率水平均增加,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基础上加用小儿热速清糖浆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值得肯定,安全性好,适合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小儿热速清;阿奇霉素;肺炎支原体感染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Children’s Respiratory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Xiaoer Resuqing Syrup and AzithromycinZENG Feng(Central Hospital of Xuancheng, Xuancheng, Anhui 242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feasibility and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ing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children with hot clear syrup and azithromyci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120 children aged 2~12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Xuancheng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120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60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zithromycin dry suspension,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ildren's thermosin combined with azithromycin.Results The onset time, complete fever reduction time and loss time of pharyngeal pain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96.6%. Control group 80%(P<0.05),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 of leukocyte count recurrence rate increase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he childre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P>0.05).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zithromycin dry suspension in treating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of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children is worthy to be confirmed, safe and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 xiaoer resuqing syrup; azithromycin;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人体出现肺炎支原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MP感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MP感染多发病于0~14岁的儿童以及青年人,是一种常见的疾病,MP感染全年均可发病,患病的患者发病在秋季与冬季居多。

易坦静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易坦静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 V o 1 . 1 1 j N o . 5 国衄
[ 4 ] C h o i S H, Mo o n HJ , He o J S , e t a l De l a y e d h e mo r r h a g e a f t e r P a n c r -
易坦静治疗 d x ) L 急性 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 宇 王 成 效 刘 颖
( 上海市江湾医院儿科 ,上海 2 0 0 4 3 4 )
【 摘 要 】 目的 评估 易坦 静 糖浆 ( 氨溴特 罗 口服 溶 液) 对小 儿急性 呼吸 道 感染 的的止 咳 、化痰 、祛 痰效 果。方 法 将 2 0 0 9 年 ~2 0 1 0年 间确
e a t i c o d u o d e n e c t o my [ J ] . J A m C o i l S u r g , 2 0 0 4 , 1 9 9 ( 2 ) : 1 8 6 — 1 9 1 . [ 5 】 T i e n Y L e e P H , Y a n g C Y。e t a 1 . 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ma s s i v e b l e e d i n g r e l a t e d t o p a n c r e a t i c l e a k a t f e r p a n c r e a t i c o d u o d e n e c t o my [ J ] . J Am
4 5 6 ・临床研究 ・
[ 1 ] We n t e MN, V e i t J A, B a s s i C , e t a 1 . P o s t p a n c r e a t e c t o m y h o r r h a g e ( P P H ) : a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y g r o u p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u r g e r y( I S G P S ) d e i f n i t i o n [ J ] . S u r g e r y , 2 0 0 7 , 1 4 2 ( 1 ) : 2 0 — 2 5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应用的疗效。

方法:小儿呼吸道感染者121例,随机分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7例)。

治疗组痰热清注射液按0.3ml/(kg·次)~0.5ml/(kg·次)(最大量20ml/次静滴,每日1次,5~7天为1个疗程)。

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化痰、止咳等对症支持治疗。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X2=0.35,P>0.05),但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组显效率、平均退热时间和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

关键词小儿呼吸道感染痰热清注射液抗生素疗效资料与方法2006年5月~2007年10月收治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21例,随机分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组共64例,男41例,女23例,发热患儿48例;对照组共57例,男39例,女18例,发热患儿33例。

121例患儿均未并发心衰。

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化痰、止咳等对症支持治疗。

同时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次)(最大量20ml/次),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5~7天为1个疗程。

停药、出院指征为体温恢复正常,临床体征消失。

呼吸道感染诊断符合《儿科学》第6版的诊断标准[1]。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治疗2天无发热,治疗5天症状及体征消失;②有效:治疗3天无发热,治疗7天症状及体征消失;③好转:治疗5天无发热,治疗7天症状或体征减轻;④无效:治疗5天仍发热,治疗7天症状及体征无好转。

结果显效及总有效率:痰热清注射液组64例中显效43例(67.2%);有效15例(23.4%);好转4例(6.3%);无效2例(3.1%);总有效率96.9%。

对照组57例中显效28例(49.1%);有效15例(26.3%);好转11例(19.3%);无效3例(5.3%);总有效率94.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X2=0.35,P>0.05),但两组显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X2=3.99,P<0.05)。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7-10-18T15:11:34.6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7期作者:代波[导读] 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均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药物,但前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所需时间更短。

开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550300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分别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于我院就诊的60例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

对照组30例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组30例采用炎琥宁注射液静滴,均治疗3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部充血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淋巴细胞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均更短,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1/30),观察组93.33%(28/30),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1例不良反应,观察组则未发现,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均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药物,但前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所需时间更短,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炎琥宁注射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有起病急、发病率高、发展快的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诸多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研究认为,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原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多见,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1]。

抗炎、抗病毒等联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利巴韦林是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对于各类病毒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病毒属于“六淫”范畴,炎琥宁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退热功效,我们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于我院就诊的60例患儿纳入研究,观察组则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于我院就诊的60例患儿纳入研究,随机数据表法分组。

儿科呼吸道感染采用目标治疗效果分析

儿科呼吸道感染采用目标治疗效果分析

原学 诊 断 困难 , 菌 耐药 性 情 况 复 杂 , 药 性 及 致 病 菌 在 治 细 耐 疗 过 程 中的变 迁使 得 常规 经 验性 治 疗 具 有很 大 盲 目性 , 造成 患儿 临 床症 状 得不 到及 时 、 有效 的改 善闭 因此 , 抗 感染 治 。 在
疗 中 采 用 目标 治 疗 法 极 为 重 要 l 本 院 对 呼 吸 道 感 染 患 儿 采 引 。 用 目标 治 疗 法 治 疗 , 旨在 为 抗 生 素 的 临 床 合 理 使 用 提 供 一 定 的参考 依 据 。报 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 键词 】小儿 呼吸道 感 染 ; 原 学检 查 ; 关 病 目标 治疗 ; 效果 分析
[ 中图分 类 号】 7 56 R 2.
[ 标识 码】 文献 B
[ 编 号】 6 4 4 2 (0 2 0 ()O 8 — 2 文章 1 7 — 7 1 2 1 )3 c 一 1 9 0
目前 , 菌药物 的广 泛使 用 使 得细 菌 耐 药性 发 生 了重 大 抗
22 3 第1 第 期 0 年 月 9 9 1 卷
・医护 论 坛 ・
儿科呼吸道 感染 采用 目标治疗 效果分析
寅 士 4 爵
湖南 省 益 阳市南 县 人 民 医院 , 南 南县 湖
4 30 120
【 要】目的 观察 目标 治疗 法 应用 于 呼吸 道感染 患儿 的临床 效果 。 摘 方法 对 2 0 0 8年 8月~ 0 1 8月本 科治疗 的 8 例 21年 0
变 迁 , 医 疗 水 平 发 展 的 大 环 境 下 。 床 经 验 治 疗 已 不 能 满 在 临 足人 们 对 就 医 的需求I 呼 吸道 感 染患 儿其 免 疫功 能 低下 . ” 。 病

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研究

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研究

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6月- 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儿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咳嗽、喘促、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金清热口服液,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科;呼吸道感染;药物治疗;治疗效果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类型,疾病发生主要同环境污染、小儿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

在临床治疗中,通常是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受抗生素广泛应用所致细菌及病毒耐药性增加的影响,传统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并不理想,并且疾病经治疗后还极易复发。

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纳入研究对象的12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60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儿42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年龄最小者7个月-10岁,平均(4.2±1.6)岁;对照组中,男性患儿40例,女性患儿20例,年龄8个月-10岁,平均(4.4±1.3)岁。

所有患儿均在入院时表现出发热、持续咳嗽及呼吸急促等症状,同时对患儿进行肺部听诊发现其存在咆哮音及湿啰音,X线检查患儿肺部存在片状的阴影,符合呼吸道感染检查标准。

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自愿同意参加。

本次研究已经过审批。

1.2方法对照组患儿入院后,予以常规的治疗方案治疗疾病,具体是结合患儿的具体病情,实施抗炎与抗感染治疗,在治疗期间适当补充患儿的营养。

洁罗维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洁罗维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17期3投稿邮箱:zuixinyixue@·论著·洁罗维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阳荣秀(桂林市中医医院 儿科,广西 桂林 541004)0 引言上呼吸道感染是日常生活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URI )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的不同一般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种,其中以病毒性感染为主,病原体包括合胞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1-2],总数超过200余种。

本病临床表现主要为体温升高、咽部疱疹及扁桃体肥大红肿、咳嗽等,若不及时治疗,易引起支气管炎、继发性肺炎,甚至脑膜炎等[3]。

目前,临床上治疗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为主,由于利巴韦林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甲肝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生长的作用[4],在临床上使用非常普遍。

我科以利巴韦林为参照组,采用洁罗维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优异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01至06月在我院就诊符合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27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35例,男65例,女70例;年龄2-9岁,平均4.45岁;对照组135例,男68例,女67例;年龄2-8岁,平均4.26岁。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物理降温、多饮水、镇静、止咳化痰等。

治疗组给予洁罗维注射液(通用名: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生产企业:四川科伦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1 g:100 mL/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147)静脉滴注,100-200 mL/次,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洁罗维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疗效观察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疗效观察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疗效观察

刘晶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小儿具有“脏 腑娇嫩,行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身体 抵抗力差、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度高,容易发病,而且发病 迅速、临床症状较重,治疗不及时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 严重不良影响。现在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具有一定的 疗效,但是抗生素的滥用容易造成患儿抵抗力低下,容易产 生耐药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我们 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儿童 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员 资料与方法 员援员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 圆园员远 年 圆 月至 圆园员愿 年 圆 月我院收 治的 员源园 例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 临床症状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员]。随机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 苑园 例,男性 猿圆 例,女性 猿愿 例; 年龄 猿援圆 个月至 愿援猿 岁,平均(源援员依员援猿)岁;病程 员~员源 d,平均 (缘援员依员援愿)d;体温 猿苑援缘~猿怨援圆 益,平均(猿愿援圆依园援愿)益。对照组患 者 苑园 例,男性 猿员 例,女性 猿怨 例;年龄 猿援猿 个月至 愿援苑 岁,平
[8] 韵造泽藻灶 AS,悦澡则蚤泽贼燥责澡藻则 晕,Cheng JP, 藻贼 葬造援 栽则葬怎皂葬贼蚤糟 b则葬蚤灶 i灶躁怎则赠鄄 i灶凿怎糟藻凿 c燥早灶蚤贼蚤增藻 葬灶凿 h蚤泽贼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d藻枣蚤糟蚤贼泽 a则藻 a贼贼藻灶怎葬贼藻凿 遭赠 d藻鄄 造葬赠藻凿 葬灶凿 c澡则燥灶蚤糟 t则藻葬贼皂藻灶贼 憎蚤贼澡 贼澡藻 缘鄄匀栽员粤鄄r藻糟藻责贼燥则 a早燥灶蚤泽贼 b怎泽责蚤则燥灶藻[允]. 允 晕藻怎则燥贼则葬怎皂葬,圆园员圆,圆怨(员园):员愿怨愿鄄1怨园苑. (收稿日期:2018鄄08鄄20)

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摘要] 目的探讨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效果。

方法 108例病例临床治疗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于治疗组主要采用青霉素g钠800 u+5%的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炎琥宁10 mg/(kg·d)+5%的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全部给与抗生素、镇静、退热、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

进行常规的利巴韦林[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h19993826],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另外对照组给与炎琥宁(山东益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65760)10 mg/(kg·d)添加5%的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青霉素g 钠800 u单位添加5%的葡萄糖静脉滴注,均为每天1支,连用3 d。

如果出现持续高烧,采用物理降温进行治疗1.3 判断标准[2]治愈;体温恢复正常、症状以及阳性体征消失、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也恢复正常的;显效:体温下降并接近于正常、症状以及阳性体征大部分消失、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也接近于正常;有效:体温有所下降,症状以及阳性体征有所消失,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有所改善;无效:体温不降,症状、阳性体征、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没有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过治疗后,对患儿的体温恢复、全身症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并依据相关规定,判定出治疗效果。

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对照组出现了6例并发支气管炎,4例并发肺炎,2例胃肠道不适;而治疗组仅出现了3例并发支气管炎。

这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2 组均连续治疗 3年复查 , 比较 2组的临床 疗效、 综合评 分 、 骨 关节炎 x 线分级。结果 A组优 良率为 9 . 显著 高于 B组 4 %, O
起 中耳炎 、 鼻窦炎 、 咽喉壁脓肿 、 扁桃 体周围脓肿 、 颈部淋 巴结
炎、 喉炎 、 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1 ] 以积极有效 的治疗对小儿急 。所
献, 献之能用 , 自愿定期无偿献血者 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 使 最大
限度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 及时 、 有效 。
参考文献 [】 王培华 . 1 输血技术学[ . : 民卫生 出版社 ,0 9 2 3 M】 北京 人 20 :6 . ( 收稿 日期 :0 2 0 — 7 2 1 —2 1 )
加新生 血细胞 , 利于身体健康 l 有 l l 。献血只是 血液暂 时少量减 少, 很快就会恢 复正常 , 因此按照 国家规定适量 献血不会 造成
合理安排饮食 , 多吃些 肉 、 、 鱼 蛋类 、 牛奶 、 动物肝脏 及菠菜 、 桔 子等各种新鲜蔬菜 、 水果等 , 切勿暴饮暴食 以免影 响肠胃功能。 同时还要适 当进行运 动 , 养成 良好 的休息 习惯, 免劳 累, 避 缓解 自身的压力, 保持愉快 的心情 , 保证充 足的睡眠 , 经过 一段时间
道 感染疗效显著 , 可明显缩短病程 , 解症状 , 缓 效果优 于利 巴韦
林 注射 液 。
【 关键 词 】急性 上呼吸道 感染 小儿

喜 炎平 利 巴韦
炎 1例, 7 急性扁桃体炎 8 例 。患儿 主要 的临床 表现为不 同程 l 度 的发热和( ) 或 鼻塞 、 咳嗽 、 流涕 、 咽痛 、 流泪等 , 查体 可发 现咽 部充血或扁桃体肿大、 充血。 辅助检查 : 肺部 x线片未发现有异

不同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不同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不同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2月因呼吸道感染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28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阿奇霉素组、克拉霉素组和头孢克肟组,在给予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阿奇霉素组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0 mg/(kg·d),克拉霉素组口服克拉霉素干混悬剂10~15 mg/(kg·d),头孢克肟组口服头孢克肟干混悬剂20~50 mg/(kg·d),治疗7 d后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阿奇霉素组、罗红霉素组、头孢克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95.5%、73.8%,前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均高于头孢克肟组;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6.8%、14.3%,头孢克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高于阿奇霉素组和克拉霉素组,两组不良发应发生率基本相似。

结论: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小儿;抗生素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6-0017-02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是儿科门诊较常见和多发性疾病,在门诊及住院患儿中居首位,是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百病之源”,同时也是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1]。

可见呼吸道疾病是小儿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常见病、多发病。

这是由于小儿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比较娇嫩,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自我保护功能处于低级阶段。

寻找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对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2011年2月因呼吸道感染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28例患儿,其中男71例,女57例,年龄1~8岁,平均4.9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吴瑞萍主编《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2]。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上感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上感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上感后咳嗽的临床观察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药物。

它通过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小儿的咳嗽症状。

为了评估该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观察研究。

本研究纳入了100名年龄在1个月到3岁之间的小儿,他们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咳嗽症状并就诊于儿科门诊。

这些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观察组的小儿口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剂量为每次1ml,每天3次。

对照组的小儿接受常规的对症治疗,包括退热药物、抗病毒药物等。

观察周期为7天,每天观察小儿咳嗽的频率、咳嗽的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变化。

通过记录小儿的体温、血常规、肺部听诊等指标,评估小儿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小儿在治疗后咳嗽症状明显减轻。

治疗前观察组小儿咳嗽频率为每小时8次,治疗后减少至每小时2次。

对照组的小儿咳嗽频率在治疗后也有所减少,但减少幅度较观察组小儿为低。

观察组小儿咳嗽的程度也明显减轻,咳嗽的时间较对照组小儿缩短。

观察组的小儿在治疗后伴随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

咳嗽时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减轻,同时伴随的发热也得到了控制。

观察组小儿的体温较对照组小儿更快恢复正常。

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的小儿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血常规和肺部听诊结果也未发现异常。

对照组的小儿中有少数出现轻度腹泻等不良反应,但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作为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能够显著减轻小儿咳嗽的频率和程度,改善伴随症状,并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可以推荐临床使用。

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验证。

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药物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48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治疗组74例,治疗组的患儿予以头孢噻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一般的抗炎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一般的抗炎治疗和抗病毒治疗。

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57%。

结论以头孢噻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抗炎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儿科;药物治疗;头孢噻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54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11-02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目前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多采用抗炎治疗和抗病毒治疗[1]。

临床上广泛使用抗生素是造成细菌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儿科临床医生对儿科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性治疗已经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再加上现今的医学诊断水平很难对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作出诊断,这就导致了很多儿科医生在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上带有盲目性,很多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儿科医生的盲目治疗下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本文主要分析了以头孢噻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抗炎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为儿科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打下基础。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呼吸道感染的148例患儿,包括男患儿78例,女患儿70例,年龄90天-14岁,患儿平均(57±15)岁。

90天-3岁59例,占399%,4-7岁48例,占324%,8-14岁41例,占277%。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治疗组74例。

12儿科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症状为咳嗽、发热、喘促等,听诊表现为咆哮音、呼吸音较粗,湿性或干性啰音。

肺热咳喘口服液在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肺热咳喘口服液在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肺热咳喘口服液在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朱 静 (湖北省麻城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湖北 麻城 438300)[摘 要] 目的:探讨肺热咳喘口服液在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㊂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麻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肺热咳喘口服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㊂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在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时可以在常规抗感染疾病基础上给予患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效果相对较为理想㊂[关键词] 儿科;呼吸道感染;抗感染;肺热咳喘口服液 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使得细菌以及病毒抗药性逐渐提高,而根据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对于现阶段的病情来讲传统治疗方法并不能充分满足当前疾病需求㊂通常来讲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情况大部分都是由细菌所引发的,在儿科较为常见㊂随着细菌和病毒耐药性的增强,普通药物治疗方法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现阶段疾病治疗需求,而且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疾病较容易反复发作[1-3]㊂与此同时,部分医务人员在开具药方时具有相对较大的误区,如药物用量限制,但如果患者在呼吸道感染之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进而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病情[4]㊂而儿童患者由于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弱,所以在采用病原学进行诊治病情时具有较大的难度㊂本研究对单纯抗感染治疗与联合中药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进行对照,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与症状改善效果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㊂对照组患儿男20例,女23例;年龄1~11岁,平均为(5.03±1.03)岁㊂观察组患儿男24例,女19例;年龄1~12岁,平均为(5.32±1.04)岁㊂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1.2 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并适当给予患儿补充营养㊂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抗炎与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㊂口服用药,1~3岁患儿,10ml/次,3次/d;4~7岁患儿,10ml/次,4次/d;8~ 12岁患儿,20ml/次,3次/d㊂连续用药1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㊁辛辣㊁油腻食物㊂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与症状改善效果㊂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本研究计数资料采用率(%)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㊂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例(%)]组别例数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4333(76.74)9(20.93)1(2.33)42(97.67)对照组4320(46.51)14(32.56)9(20.93)34(79.07)χ2值8.947P值<0.05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例(%)]组别例数治疗前发热咳嗽喘促治疗后发热咳嗽喘促对照组4314(32.56)15(34.88)14(32.56)3(6.98)2(4.65)4(9.30)观察组4316(37.21)13(30.23)14(32.56)01(2.33)0χ2值1.8361.9731.5947.9588.2957.906 P值>0.05>0.05>0.05<0.05<0.05<0.053 讨论 在儿科疾病中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由于儿童自身免疫力较低,而且鼻腔黏膜发育并不成熟,毛细血管丰富,所以就极为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情况㊂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则为咳嗽,进而发展为炎性反应,引发支气管炎性反应,对患儿的肺功能产生不利影响㊂通常在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时使用抗感染治疗方法,进而会导致患儿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5-6]㊂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属于中药复方制剂,能够有效抑制各种病菌的生长,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感染功能,针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具有理想治疗效果[7-8]㊂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有关文献研究[9]结果相似㊂由此说明,在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时,可以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帮助患儿更快恢复健康,治疗效果较为理想㊂4 参考文献[1] 王鑫纳,金 玉.分析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的治疗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7):392-393.[2] 楼举华,方筱娟,尉童红,等.血清降钙素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4):266-267.[3] 鲁红春.匹多莫德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感染状态㊁免疫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9):2708-2711.[4] 袁久玲.临床儿科细菌性呼吸道感染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9,27(3):57-60.[5] 李春梅.分泌型IgA 联合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炎症反应㊁免疫应答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1):60-63.[6] 徐连湖.儿科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现状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9):161-162.[7] 邓飞越,刘晓丽,戴志辉,等.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抗菌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6):650-652,664.[8] 秦智谦.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0):1245-1246.[9] 蔡 敏.临床儿科细菌性呼吸道感染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30(1):84-86.[收稿日期:2019-12-18 编校:徐 强]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 )患者的治疗价值崔路坤1,吴云丹2 (1.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内科,天津 300010;2.天津东区鲁山道医院内科,天津 300010)[摘 要] 目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 )患者采取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h PTH (1-34)]治疗,并分析其治疗价值㊂方法:选取120例PMOP 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㊂对照组60例使用降钙素联合VitD 治疗;观察组60例,使用rh PTH (1-34)联合Vit D 治疗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L 2~4㊁股骨颈骨密度指标(BMD )㊁血钙及血磷水平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活性(BALP )㊁骨基质降解速率(CTX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rh PTH (1-34)治疗PMOP 能够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指标,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㊂[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重组人甲状旁腺素通讯作者:吴云丹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病,据调查显示,我国老年女性(60~69岁)的OP 发生率约为50%~70%,其中,大部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1]㊂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h PTH(1-34)]是一种促骨形成剂,可增加骨密度,改善骨结构[2]㊂本文将对PMOP 患者采取rh PTH(1-34)治疗,并分析其治疗价值,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PMOP 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自然停经时间超过2年㊂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②合并心㊁肝㊁肾等慢性疾病患者:③近期内使用过影响骨代谢药物㊁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患者;④糖化血红蛋白>7.0%的糖尿病患者等㊂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㊂观察组60例,年龄54~73岁,平均(64.94±6.83)岁;对照组60例,年龄52~72岁,平均(63.23±5.57)岁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㊂1.2 方法:观察组使用rh PTH(1-34)(上海联合赛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腹部皮下注射治疗,将20μg rh PTH(1-34)与300μl 注射用水混合,1次/d㊂对照组使用降钙素(益钙宁,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338)肌内注射,20IU /次,1次/1周㊂治疗期间,两组。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纪盈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8(34)30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总页数】2页(P52,54)
【作者】王纪盈
【作者单位】276500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 [J], 任海林;苏惠兰
2.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50例临床疗效观察 [J], 宋国荣
3.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 [J], 任海林;苏惠兰
4.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 [J], 任海林;苏惠兰
5.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 [J], 任海林;苏惠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发表时间:2016-08-26T13:57:25.3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作者:张秀梅[导读] 对于呼吸道感染患儿,以常规治疗为基础,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儿症状.望奎县人民医院 152100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呼吸道感染患儿,以常规治疗为基础,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儿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常规治疗;不良反应;临床症状[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Methods:the research object is selected in May 2012 - 2014 August were 82 cases of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each group with 41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anti infection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infantile Feirekechuan oral solut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improvement of symptoms,adverse reaction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total 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observation group of children with the symptom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incidenc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satisfaction of families of childr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fo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and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given Xiaoer Feirekechuan oral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can effectively relieve symptoms in children,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Key word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clinical effect;conventional therapy;adverse reaction;clinical symptoms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增强了细菌和病毒的抗药性,大量临床实验证明,传统治疗方法已不能满足患者病情需要。

呼吸道感染大部分由细菌所引起,属于儿科临床常见疾病[1]。

由于病毒增强了抗药性,因此采用普通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易复发,同时医生在开具药方时误区较大,如超出药物用量上限,患者由于不能及时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加重病情。

尤其是儿科患者,由于抵抗力较差,复发较易,且传染性较高,采用病原学难以诊断[2]。

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收治的8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82例,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喘促及发热等,用听诊器听胸部发现呼吸道音较粗,且存在干啰音、咆哮音或湿啰音,采用X线片检查呈片状阴影,并伴有显著的胸部纹理增粗,符合呼吸道感染检查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41例,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1~12岁,平均(5.3±1.6)岁。

观察组41例,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0.5~10岁,平均(5.1±1.3)岁。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等治疗,如平喘、祛痰、止咳及退烧等,并注意让患儿多喝水。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产于黑龙江葵花药业有限公司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属于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甘草、石膏、板蓝根、苦杏仁、知母及金银花等中药。

在给予药物时需按照患儿年龄适量给药,<3岁患儿则10 ml/次,3次/d;4~7岁患儿则10 ml/次,4次/d;>8岁患儿则继续增加药量,20 ml/次,4次/d。

若患儿发生呕吐、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症状,则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以10 mg/(kg·d)标准溶于5%葡萄糖溶液并通过静脉注入,1次/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统计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有效及无效三种,治愈:治疗后患儿的咳嗽、发烧等临床表现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儿的咳嗽、发烧等临床表现显著减轻,体温趋于正常;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未减轻,咳嗽、发烧等比较严重。

总有效=治愈+有效。

患儿家属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临床疗效比较所有患儿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家属满意度比较所有患儿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5.1%,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5.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呼吸道感染属于临床常见儿科疾病,其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为小儿免疫力较低,影响失调等[3-4]。

同时患儿鼻腔较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鼻道狭窄及鼻黏膜柔嫩等因素均能导致上呼吸道感染。

由于患儿在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方面较差,血液含免疫蛋白的量低,病毒、细菌IgA水平偏低等,可证实小儿呼吸道感染也属于抗生素应用较多的疾病[5]。

一般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首发症状为咳嗽,后随着炎性反应的蔓延,炎性物质会从支气管细胞内渗出,对患儿肺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导致通气、换气障碍,引起咳痰及咳嗽等症状。

传统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方案为抗病毒、平喘、清热、止咳及应用抗生素等,但由于呼吸道感染的特异性不强,病原体不同,在给药时缺乏针对性,因此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属于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有石膏、金银花、麻黄、板蓝根、鱼腥草、知母及苦杏仁等11味中药,在治疗小儿阴常不足、脾胃虚弱及肺常不足方面疗效显著,因其具有倾泻胃火与滋阴润肺的功效,故能达到肺胃同治及标本兼治[6]。

通过药理学对小儿肺热咳嗽口服液的研究表明,配方中的板蓝根、鱼腥草及金银花皆是抑菌的重要药物,对于抑制各种细菌及病毒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包括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病毒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能对细胞微结构产生破坏作用,因此能对菌体合成蛋白质产生抑制作用,同时针对上呼吸道炎性反应能有效的抗感染;知母能有效的一直细胞膜上分布的Na+-K+-ATP酶,具有清热等作用;麻黄对于炎性刺激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主要作用机制为在过敏介质释放或传递时进行阻断,还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因此具有平喘功效[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