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中医特色护理常规)
中医专科护士工作内容
中医专科护士工作内容中医专科护士是在综合医院中从事中医专科护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主要负责为中医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协助中医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负责中医特有的护理技术和护理常规,保障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中医专科护士在中医临床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工作内容涵盖了多方面的护理任务和技能,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医专科护士的工作内容。
一、患者护理中医专科护士的首要职责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患者的健康信息、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等。
中医患者常常需要接受中药熏蒸、针灸、推拿等特殊治疗,中医专科护士需要具备相应的护理技能,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安全、舒适的护理。
二、中医特色护理中医专科护士需要熟练掌握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穴位保健、中药熏蒸、五行调理等。
他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特征,选用合适的中医护理方法,如通过按摩穴位、熏蒸中药、调理膳食等,帮助患者调理身体,促进康复。
三、协助医生进行诊疗中医专科护士需要密切与中医医生协作,协助医生进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他们需要熟悉中医诊疗流程和仪器设备,能够熟练操作相应的诊疗设备,参与中医患者的护理与治疗工作。
四、健康宣教和护理指导中医专科护士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中医健康宣教与护理指导,在患者出院后继续指导患者进行中医保健,提供合理的中医饮食、运动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五、病历记录和统计分析中医专科护士负责对中医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记录和分析,包括每日观察记录、护理措施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等,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为医疗决策提供参考。
六、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部分中医专科护士参与科研项目或护理实践教学,他们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病例,开展科研课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中医科研提供支持;他们可能还需要对新进护士或学生进行中医护理技能的指导和培训工作。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范本模板】
不能根据病情辩证施护扣 2 分
5、护理记录突出中医特色
记录未突出中医特色扣 2 分
二、中医护理技术开展
1、每个护理单元实施 2 种以上的中医护理 缺少一种扣 3 分
5432 1
技术
2、每项护理技术均有操作规程
无操作流程扣 5 分
3、有中医护理技术实施记录
无相关资料扣 4 分
4、内容详细,疗效评价,具体可查
指导
扣2分
3、病人对中医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 90% 询问 2 位病人,均无接受指导者扣 4
以上
分,1 例病人表示知晓扣 1 分
四、中医护理理论、技术培训
1、病区有年、月培训计划,中医专科技术 无培训计划扣 4 分,计划不切合实际 5 4 3 2 1
培训内容有体现
扣2分
2、理论、技术培训档案齐全,理论培训参与
内容不详,无疗效评价每项扣 2 分
5、护士能熟练掌握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操 护士不能较熟练地操作常用中医护
作
理技术每名扣 3 分
6、护士能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操作的常用穴 护士不能熟记相关技术操作的常用
位及穴位选择
穴位及穴位选择每名扣 3 分
7、护士能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操作的注意事 每护理单元抽查 2 名护士,提问有关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科室:
时间:
年月日
项
扣分 目
细则
扣分细则
得分
一、中医护理常规
1、至少有 3 个病种以上的中医护理常规 缺一种扣 2 分
5432 1
2、内容详细,突出中医特色
内容不详扣 1 分
3、护士能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随机抽查 2 名护士,不能背诵者每名 扣 2 分,不能熟练背诵者扣 1 分
中医专病专科护理常规
中风护理常规中医诊断:中风西医诊断:脑血管意外(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脑卒中-中风(肝阳暴亢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阻证、痰瘀阻络证、阴虚风动证、痰热内闭证、痰蒙清窍证、元气败脱证)一、概论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组由脑血管发生血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疾病。
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
由气血逆乱、脑络痹阻或血溢于脑而致,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强语謇等为主要表现。
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
相当于西医学的“脑血管意外”范畴。
二、临床表现以突然神昏迷睡,半身不遂、肢麻、肢体瘫痪、舌强语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三、临证护理(一)中经络1、肝阳暴亢证(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晕眩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则:平肝潜阳。
(2)施护:保证休息及睡眠。
注意血压波动、情绪稳定。
忌排便时努责。
2、风痰阻络证(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则:熄风化痰,活血通络。
(2)施护:保证休息及睡眠,控制感染等并发症。
3、痰热腑实证(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则:化痰通腑。
(2)施护:口粘痰多者鼓励多饮水,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
注意矢气下转、腹中肠鸣、大便干结等情况。
4、气虚血瘀证(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则:益气活血。
(2)施护: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当风。
适宜活动,以利气血运行。
5、气虚痰阻证(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头晕头重,纳呆,胸脘满闷,舌质淡,苔薄腻,脉沉弦。
中医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制定
患者反馈
重视患者的反馈意见,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以便对护理常规进行持续改进。
中医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
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根据病症性质调节温湿度。
环境适宜
休息与活动
情志调护
合理安排患者的休息与活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心理疏导,使其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措施
03
护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血糖、尿糖、血脂等指标的监测,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01
护理效果
通过中医特色护理,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02
案例二
糖尿病护理常规
采取中药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措施,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中医特色护理,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评价
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护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护理措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等方面。
护理质量评价
护理质量监控
01
建立护理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
02
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医护人员积极上报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以便及时分析和处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护理措施
1
2
3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在制定护理常规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重视患个体差异
中医拥有针灸、推拿、拔罐等多种特色疗法,在护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这些疗法的优势,提高护理效果。
突出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认为情志因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在护理过程中应注重患者的心理调适,采取情志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中医特色护理工作质量标准要求及评分方法
查资料,少一项扣2分,无记录或记录不全酌情扣2~3分。为开展疗效评价扣2分。
2.根据本科优势病种及常见病/多发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并进行总结/分析,不断优化/完善中医护理方案。
8
查护理记录及相关资料,未实施全扣,资料不全或实施方法不正确酌情扣3~6分。
3.每月组织一次中医护理业务查房/护理会诊及护理病例讨论,内容突出中医特色,记录完整。
8
查资料,每项缺1次记录扣2分/未体现中医特色扣1分。
4.入院评估和护理记录体现辨证施护内容。
4
查护理病历2份,无记录,每份病历扣1~2分。
5.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检查/总结/分析与评价,制定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
8
查资料,未开展不得分;有评价但未制定改进措施扣5~8分。
6.护士掌握中医专科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技术,并在临床护理中正确运用。
5
查资料,无常规全扣,每少1个扣2分。中医特色不突出,每个常规酌情扣1~2分。
3.制定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计划与措施。
5
无计划或计划未落实全扣。
4.病区设立中医特色治疗室,配备中医护理专科设施设备,专人管理。
5
现场查看,无特色治疗室全扣,设施未达要求酌情扣2~4分。
质量管理40分
1.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达到省中医药局管理要求,项目实施情况有登记,并开展疗效评价。
8
现场考核护士2名,不合格每人分
1.根据病种及患者病情,实施生活起居护理,使患者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生活规律。
8
询问2位患者,未实施不得分,不全面酌情扣2~6分。
2.根据病种及患者病情,实施饮食护理,使患者基本了解饮食与本人疾病的关系,能合理调节,注意饮食宜忌,饮食有节。
脱病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医专科病护理常规脱病(感染性休克)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气脱证:神志淡漠,声低息微,倦怠乏力,漏汗不止,四肢微冷,舌淡,苔白润。
(二)阴脱证(亡阴证):神志恍惚,面唇苍白或潮红,发热烦躁,心悸多汗,汗出如油,口渴喜饮,尿少色黄,皮肤唇舌干燥而皱,肢厥不温。
舌红而光,无苔或少苔。
(三)阳脱证(亡阳证):神志淡漠,面唇苍白,声低息微,汗漏不止,四肢微冷,舌淡苔白润,脉微弱。
甚者,突然大汗不止,神志恍惚或昏迷,四肢逆冷,紫绀,二便失禁,舌卷而颤,舌淡。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神志淡漠1将病人平卧于床,保持室内安静。
2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寒热、面色、脉象、汗出、二便情况。
(二)肢厥不温1加盖衣被,注意保暖。
2遵医嘱艾灸,取关元、足三里、气海、神阙等穴。
(三)汗漏不止1患者卧床休息,室内温暖,湿度适宜。
2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用干毛巾擦干汗液并更换汗湿衣物,注意保暖。
3遵医嘱耳穴埋豆,取肾上腺,皮质下,肺,心,肝等穴留针30分钟。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1.艾条灸法(详见附录2)。
2.耳穴埋豆(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注意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搬动,保持安静。
2.卧位:应使患者取平卧位或中凹卧位,即头偏向一侧,抬高头胸部10~20度,抬高下肢20~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增加回心血量。
3.保暖:注意四肢和躯干的保暖,适当加盖棉被、毛毯。
(二)饮食指导1.气脱证:留置鼻饲管方便给药,可进食的患者给予补气药膳,多食温热含营养的食品,增加抗病能力,防止外邪内侵。
2.阴脱证(亡阴证):病情稳定后,可鼻饲全流质饮食,以顾护胃气,气生化有源,多食滋阴生津之品,如食梨、蜂蜜熬汁温服。
3.阳脱证(亡阳证):病情稳定后,可鼻饲全流质饮食,以顾护胃气,气生化有源,多食温阳补气之品,如虫草、灵芝核桃膏等。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查看病人3人,一项不达标扣1分,一项未Βιβλιοθήκη 行扣3分中医护理文书
按规范书写
运用中医术语
体现辨证施护
10分
随机抽查病历5份,一处不合格
中医
技术操作
熟练掌握8项中医操作,科室开展项目不少于3项
20分
每月培训有记录,随机抽考护士1项操作,一处不符要求扣1分,未执行扣3分
中医特色
康复与健康指导
病人知晓本科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100分)
项目
考核内容
分
值
扣分标准
扣分理由
得
分
中医培训
有疾病护理常规,每月组织中医理论学习及护理查房不少于一次有记录
20分
查看护理常规,查看科室个人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记录,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人一次未参加学习或无学习记录扣1分,无护理常规不得分。
中医
特色护理
落实中医专科特色护理,科室常见病不少于3项,护士熟练掌握护理常规
10分
随机询问病人2人,执行不到位扣1分,未执行扣3分
中医
护理工作落实情况
根据患者疾病提供相应的临床护理,进行生活起居、饮食、用药、情志护理
20分
查看资料,询问病人,一处不符要求扣1分,未执行扣3分
日期: 科室: 得分: 检查人:
注: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85分合格)
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80分合格)
中医知识健康教育覆盖率100%,知晓率≥80%
每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3项
中医针灸科疾病护理常规
中医针灸科疾病护理常规针灸推拿科护理常规针灸推拿科危重病患者护理常规一、根据病情需要将病人安置于重症病房或监护室内,选择合适的卧位并及时通知医生。
二、生命支持,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保持液体通畅,备齐抢救器械及药品。
三、规范执行医嘱,及时准确完成治疗和护理。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作好记录。
(一)观察心率的频率、节律的变化,有无心率失常。
(二)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呼吸音变化,有无呼吸困难表现。
(三)观察血压的变化,监测有无血压过高或过低,脉压差有无增大或缩小等异常表现。
(四)观察神志及瞳孔的变化,监测有无意识障碍及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是否存在。
(五)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过高,遵医嘱给予药物及物理降温。
(六)根据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保持机体出入液量平衡。
五、落实基础护理,保护床铺清洁,做到三短九洁四无,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六、落实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七、如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心脏起搏、昏迷、脑疝、心肺复苏等特殊治疗措施的病人按疾病相关护理常规执行。
推拿科一般护理常规一、病室环境(一)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入院介绍(一)及时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二)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三)介绍病区作息时间、相关制度、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三、生命体征测量,做好护理记录。
(一)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二)新入院体温37.5℃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三)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或遵医嘱执行。
(四)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五)协助医师完成各种检查,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定时巡视病房。
四、根据病情,进行饮食指导及相关健康指导,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
头痛(偏头痛)中医药特色专科护理常规
头痛(偏头痛)中医药特色专科护理常规
(1)合理安排好病人的工作与休息,进行适当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帮助病人消除发作因素,如精神方面要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
什么是头痛,头痛的治疗,护理头痛饮食方面避免可疑食物等。
(2)头痛发作者,应观察头痛的性质、时间、程度、是否伴有其他症状或体征,什么是头痛,头痛的治疗,护理头痛如出现呕吐、视力降低、肢体抽搐等多器质性头痛,应立即送医院或与医生联系,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3)轻微头痛,可对症治疗,并清除过敏因素,如可疑食物是偏头痛发病的因素之一,什么是头痛,头痛的治疗,护理头痛如蛋类、奶类、肉类;头痛剧烈,频繁呕吐和入睡困难者,可酌情给予镇痛、安眠剂等对症处理并需卧床休息。
(4)平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不稳定情绪,饮食要节制,不要饮酒和吸烟。
(5)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如有牙科疾病,应首先治疗牙病;女性患者若服用避孕剂时头痛发作频繁,并逐渐加重,可改用其他避孕方式。
中医专科护理工作制度职责和内容
中医专科护理工作制度职责和内容
中医专科护理工作制度职责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职责:中医专科护理人员需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包括
负责病人的日常护理、病情观察、护理记录等工作,以及协助医生进行诊疗和手术等。
2.护理常规:中医专科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各种疾病的护理常规,
包括病情评估、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等,为病人提供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
3.护理技术:中医专科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各种护理技术,包括基
础护理操作、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等,能够熟练地为病人提供各种护理服务。
4.职业素养:中医专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包括
责任心、同情心、团队合作精神等,为病人提供温暖、关爱、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5.培训与进修:中医专科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参加培训和进修,不
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市场需求。
6.质量控制:中医专科护理人员需要参与质量控制工作,对护理
服务的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护理服务的高质量。
7.健康教育:中医专科护理人员需要向病人和家属宣传健康知
识,帮助他们了解疾病防治和康复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8.伦理与法律:中医专科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和遵守相关伦理和法
律规范,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和安全。
总之,中医专科护理工作制度职责和内容涵盖了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护理技术、职业素养、培训与进修、质量控制、健康教育和伦理法律等方面,为病人提供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中医特色护理介绍
康复护理
• 总结词:中医特色护理在康复护理中具有显著疗效 • 详细描述:中医特色护理在康复护理中强调整体调节和功能
锻炼,通过综合运用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中医护理技 术,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提高康复效果。 • 实证研究:多项研究表明,中医特色护理在康复护理中具有 显著疗效,如对中风后遗症、骨折术后康复、慢性肌肉骨骼 疼痛等疾病的康复护理中,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 的运动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推荐等级:高
注意事项
拔罐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避免在拔罐部位立即进行热水浴或热敷;拔罐后皮肤可能 会出现淤血或皮下出血,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一周后会逐渐消失;如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 ,应及时就医。
推拿护理
适应症
推拿护理主要用于缓解各种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等。
护理方法
推拿是通过手法按摩人体穴位和肌肉,促进气血流通、舒缓紧张、调整脏腑功能。在进行推拿护理时,需要注意手法 的力度和速度,避免过度用力或刺激导致不适或损伤。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推拿方法和穴位。
治疗案例三:肿瘤患者的中医心理疏导护理
总结词
中医心理疏导护理对肿瘤患者具有积极作用 ,可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 质量。
详细描述
肿瘤患者常常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中医心 理疏导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了解患者的心理 状态;其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中 药调理、针灸等方法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 ;此外,还注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提供情感支持。
05 中医特色护理的未来展望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中医特色护理人才的培养应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询问3名患者,未提供不得分,1名患者不满意扣3分
中医特色护理项目
病区开展中医护理项目不少于2项,护士知道病区开展项目
8
病区开展项目少于2个不得分,询问2名护士,1项不知道扣1分
每名护士每月至少要为2名以上患者实施中医技术操作
8
未实施不得分,1名护士做不到扣1分
护士掌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10
现场考核护士,不掌握不得分,掌握不全面酌情扣分
做好患者生活起居护理,包括病室环境、皮肤及口腔护理等
8
查看2名患者,未落实不得分,出现压疮不得分。病室异味、不整洁、床单位杂乱、病人卧位不舒适、皮肤护理落实不到位、口腔异味等,每条问题扣1分
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包括普通膳食、治疗膳食、及健康饮食养生指导等
6
询问3名患者,护士未进行饮食指导不得分,病人均不了解饮食要求不得分,有1名患者不知道饮食注意事项扣1分
为患者提供中医特色用药护理,主要包括中药的内服、熏洗、灌肠、静脉给药等,药物作用的指导及不良反应护理等
6
询问3名患者,未提供中医特色用药护理不得分,有1名不知道自己用药情况的每项扣1分
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包括情绪调整、心理护理等
6
询问2名患者,1名患者不满意扣3分
做好康复护理和健康指导,包括语言和肢体功能锻炼方法、不良生活方式干预护理等
6
每遗漏1次扣1分,开展不到位酌情扣分
备注:90分为合格;低于90分要求科室整改。护理部2010年2月
丰南区中医医院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标准(100分)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值
扣分标准
落实中医护理常规
病区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不少于2个,护士能熟练掌握
8
医院咳嗽(感冒后咳嗽、感染后咳嗽)中医护理常规
咳嗽(感冒后咳嗽、感染后咳嗽)中医护理常规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
初期多为干咳,随之逐渐出现咳嗽、咳痰等不适,严重时因呼吸困难而出现缺氧,嘴唇变为青紫色。
临床辩证分为:风邪犯肺证.风寒恋肺证、风热郁肺证、风燥伤肺证。
一、基础护理1.病室安静、整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风寒咳嗽室温宜暖,风热咳嗽室温宜凉爽。
2.情志护理:保持精神愉快,对久咳不愈和肝火犯肺咳嗽的患者,作好情志护理,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自我调节。
3.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酒。
4.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风寒、阳虚者中药宜热服,服药后加盖衣被,以助微微汗出。
5.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咯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有无恶寒发热、紫绀、汗出等伴随症状。
(2)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或痰呈黄绿脓性痰,或大咯血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年老久病,痰不易咯出,出现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四肢不温等脱证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二、辩证施护(一)外感咳嗽:1、风邪犯肺证证候:咳嗽气急,或呛咳阵作,咽痒,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或夜卧晨起咳剧,多呈反复性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脉浮,或紧、或弦。
2、风寒恋肺证证候:咳嗽日久,遇风或寒加剧,少量白稀痰,有夜咳,口不干,舌淡,苔白或白滑,脉浮紧或浮弦。
外感咳嗽护理:1.夜间尽量不要开冷气睡,如开冷气应在摄氏25度左右,最好穿上袜子。
2.不穿敞领口的上衣睡。
注意保护领至肩关节部位。
3.少在家里赤脚行动,应穿上拖鞋。
(二)风热咳嗽:1、风热郁肺证证候:咳嗽日久,口干,咽干,日咳较多,食辛辣燥热之品则咳,少量白黏痰,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弦。
2、风燥伤肺证证候:咳嗽,少痰,口干,咽干,鼻燥,鼻痒,大便干,夜间咳甚,舌淡红、少津,脉细数。
专科中医特色护理常规)
急诊专科中医特色护理一、根据本科三个优势病种泄泻、外感高热、急性中毒的中医护理常规积极开展临证施护,针对不同证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泄泻病寒湿泄泻证:治疗与护理给予解表散寒,芳香化湿;以藿香正气散为主方加减治疗,汤药趁热服用,服后覆被静卧并取微汗,病室内需保持温暖,避免复感风寒,腹痛者可局部热敷,表证明显者,可用苏叶、藿香、生姜煎水饮以驱散风寒.针刺可取穴中脘、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可加艾灸或隔姜灸。
湿热泄泻证:治疗与护理给予清热利湿;以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夏日盛暑发生泄泻,且兼有面垢、自汗、心烦、脘闷,可用荷叶、藿香、香薷、滑石等煎水服,以清暑化湿。
病室需要通风,并且清爽干燥,饮食宜清淡爽口,忌食辛辣、厚腻等生热助湿之品。
肛门灼热疼痛,可用苍术、黄柏煎水坐浴,擦干后再涂以黄连膏。
其针刺穴位同上,但手法以泻法为主,忌艾姜灸。
伤食泄泻证:治疗与护理给予消食导滞;以保和丸为主方加减治疗,腹泻期间以禁食、少食为宜,待好转后,在进食细软或半流饮食,痊愈后要做到饮食有节,以免再次因伤食复发。
泻下不畅者,为使积食尽快排出,可用大黄、枳实、神曲煎水内服,以痛腑荡积,腹痛可针刺脾腧、中脘、天枢、足三里、里内庭等穴,针刺时亦兼有健脾化滞作用。
外感高热病外感风寒证:治疗与护理给予解表散寒;轻者可先用红糖水或生姜煎水热服以发汗解表。
亦可用葱鼓汤加杏仁、苏叶、防风、荆芥以解表散寒。
重者可用荆防败毒散或麻黄汤。
服药后可饮热粥,以助发汗驱邪。
但发汗不可太过,以遍微有汗出为宜。
另外室内外空气要新鲜而温暖衣被要适宜、若恶寒较重者可加重保暖措施,而不宜用冰袋冰帽冷敷降温。
可饮热姜汤水或葱白萝卜汤以助辛温解表。
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等品。
若头痛较重无汗出者,宜遵医嘱给予背部刮痧,以助退热,以及配合针刺合谷、列缺、印堂、百会、凤池。
鼻塞流涕明显者针刺迎香等穴。
外感风热证:治疗与护理给予解表清热;方用银翘散加减,轻者可日服一剂,重者可日服二、三剂,咽喉疼痛较重时鼓励病人喝银花甘草水,并可针刺双侧少商穴放血。
中医专病护理常规
指导家属如何与患者共同应对疾病 带来的问题,如经济压力、家庭关 系等,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应对能 力。
PART 08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本次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1 2 3
专病护理方案的制定与优化
针对中医专病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护理方案, 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提高了护理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02
中医护理技术的创新 与发展
未来中医护理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发展 ,涌现出更多安全、有效、便捷的护 理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
03
中医护理在国际上的 推广与应用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断提 高,中医护理也将在国际上得到更广 泛的推广和应用,为全球患者提供多 元化的护理选择。
THANKS
0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 呼吸急促、喉中痰鸣、 面色苍白等应立即报告 医师。
03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富营养,忌生冷、肥甘 厚味之品。
04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 绪激动、过度劳累等诱 发因素。
胃痛护理常规
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时间及伴随症状,如疼痛 剧烈、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应立即报告医师。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恼怒、忧郁等不良情绪刺激 。
背景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专 病护理在临床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其独特的护理方法和理念在疾 病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专病护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个体化护理
中医专病护理注重因人、 因时、因地的个体化护理 ,更符合患者实际需求。
整体观念
中医专病护理强调整体观 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 的整体,注重身心并调。
PART 05
专科专病中医护理--课件
ppt课件
9
胸 痹-----寒凝心脉
n 证候表现卒然心痛如绞,遇寒而作,形寒肢冷,甚则手足 不温,胸闷心悸,多因气候骤冷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病情, 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紧或促。护理以辛温通阳,开痹散 寒为原则。
n
n
寒凝心脉-------施护要点
n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家里应备取暖设备,室温保持 在22~24度之间,湿度为60%,随气候变化调整衣被厚薄。
n 2、施护 n (1) 环境舒适、安静、起居有常,避风寒,防外
邪。 n (2) 中药宜温凉服用,观察用药后疗效。 n (3) 自汗盗汗明显者,可用黄芪、浮小麦等泡水
代茶饮。宜选用黄芪、桃花、黄鳝等养阴活血食 材,忌辛辣温燥食品。
ppt课件
16
辩证施护------ 【阴阳两虚】
n 1、主证 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3如脂如膏, 甚至饮一溲一,无心烦躁,口干咽燥,神疲,耳 轮干枯,腰膝酸软无力,畏寒肢冷,四肢欠温, 阳痿,下肢浮肿,甚则全身皆肿,舌质淡,苔白 而干,脉沉细无力。
ppt课件
13
辩证施护------ 【气阴两虚】
n 1、主证 咽干口燥,口渴多饮,神疲乏力,气 短懒言,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五心 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白或少苔,脉 弦细数。
n 2、施护
n (1) 起居有常,避免劳累。
n (2) 饮食清淡,宜食山药、木耳等益气养阴食 品。口渴多饮时,可用西洋参, 二冬等泡水代 茶饮。
ppt课件
12
辩证施护------ 【热盛伤津】
n 1、主证 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 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 苔黄燥,脉细数。
n 2、施护 n (1) 舒适、安静、凉爽通风的环境,注意劳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专科中医特色护理
一、根据本科三个优势病种泄泻、外感高热、急性中毒的中医护理常规积极
开展临证施护,针对不同证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泄泻病寒湿泄泻证:治疗与护理给予解表散寒,芳香化湿;以藿香正气散为主方加减治疗,汤药趁热服用,服后覆被静卧并取微汗,病室内需保持温暖,避免复感风寒,腹痛者可局部热敷,表证明显者,可用苏叶、藿香、生姜煎水饮以驱散风寒.针刺可取穴中脘、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可加艾灸或隔姜灸。
湿热泄泻证:治疗与护理给予清热利湿;以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夏日盛暑发生泄泻,且兼有面垢、自汗、心烦、脘闷,可用荷叶、藿香、香薷、滑石等煎水服,以清暑化湿。
病室需要通风,并且清爽干燥,饮食宜清淡爽口,忌食辛辣、厚腻等生热助湿之品。
肛门灼热疼痛,可用苍术、黄柏煎水坐浴,擦干后再涂以黄连膏。
其针刺穴位同上,但手法以泻法为主,忌艾姜灸。
伤食泄泻证:治疗与护理给予消食导滞;以保和丸为主方加减治疗,腹泻期间以禁食、少食为宜,待好转后,在进食细软或半流饮食,痊愈后要做到饮食有节,以免再次因伤食复发。
泻下不畅者,为使积食尽快排出,可用大黄、枳实、神曲煎水内服,以痛腑荡积,腹痛可针刺脾腧、中脘、天枢、足三里、里内庭等穴,针刺时亦兼有健脾化滞作用。
外感高热病外感风寒证:治疗与护理给予解表散寒;轻者可先用红糖水或生姜煎水热服以发汗解表。
亦可用葱鼓汤加杏仁、苏叶、防风、荆芥以解表散寒。
重者可用荆防败毒散或麻黄汤。
服药后可饮热粥,以助发汗
驱邪。
但发汗不可太过,以遍微有汗出为宜。
另外室内外空气要新鲜而温
暖衣被要适宜、若恶寒较重者可加重保暖措施,而不宜用冰袋冰帽冷敷降温。
可饮热姜汤水或葱白萝卜汤以助辛温解表。
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
腻等品。
若头痛较重无汗出者,宜遵医嘱给予背部刮痧,以助退热,以及
配合针刺合谷、列缺、印堂、百会、凤池。
鼻塞流涕明显者针刺迎香等穴。
外感风热证:治疗与护理给予解表清热;方用银翘散加减,轻者可日
服一剂,重者可日服二、三剂,咽喉疼痛较重时鼓励病人喝银花甘草水,并可针刺双侧少商穴放血。
汗出时可用温水擦干,及时更换衣被,以免加重
病情。
饮食宜清淡,忌油腻辛辣之品,若有大便干结者,可加用大黄或用
番泻叶泡茶饮。
外感暑湿证:治疗与护理给予解暑化湿;方用新加香藿饮加减,观察
体温变化注意防暑降温,做好环境及个人卫生,防止暑热秽浊,诸邪侵入
人体,发热可用物理降温(若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数者,禁用冷
敷和酒精擦浴)或针刺大椎、凤池、曲池、合谷、内关等穴位,或少商、十宣等穴点刺出血降温。
急性中毒:治疗与护理给予解毒驱邪,益气回阳固脱;解毒三联法治疗:①洗胃排毒法:使用解毒汤Ⅰ号进行洗胃②护胃防变法:口服或鼻饲解毒
汤Ⅱ号③导泻排毒法:予解毒汤Ⅲ号保留灌肠,以加快肠道毒物的排泄。
饮食宜清淡,中、轻度中毒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重度中毒者初期
以静脉供给营养,后期给流质,昏迷者鼻饲饮食。
中毒症状消失后,适当
补充蛋白质,宜少食多餐,忌辛辣、油炸、粗糙等食物。
二、根据针对不同证型采取相应的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急性中毒患者多情绪不稳,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消除其消极的心理状态,和
家属共同安慰和说服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提高患者的求生欲望,
做好情志护理。
饮食宜清淡,中、轻度中毒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重度中毒者初期以静脉供给营养,后期给流质,昏迷者鼻饲饮食。
中毒症
状消失后,适当补充蛋白质,宜少食多餐,忌辛辣、油炸、粗糙等食物。
中药汤剂宜温服,昏迷着遵医嘱鼻饲给药。
外感高热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怡扬情操,利于康复;注意病愈初期的修养,避免过劳,适当劳动。
注意
保暖,慎风寒,以免反复外邪;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宜消化。
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汤剂一般温服,高热有汗烦喝者可凉服。
服解表药后,宜少量饮温热开水或热粥,以助汗出。
汗出后腠理疏松,易受风寒侵袭,顾应慎避风寒,以免重新感受外邪。
泄泻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如
蜜糖、面汤、蔬菜汤等,无渣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忌食
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饮食。
吐泻严重者暂禁食,病情好转后,可进流
质饮食。
暴泻气阴两虚者遵医嘱可用药粥。
确保患者遵医嘱服药,密切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一般汤剂宜温服。
三、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操作,共开展了中药穴位贴敷、刮痧、中药擦浴、艾灸、拔罐、针灸、中药直肠滴入治疗、中药洗胃等项目,开展比较多的
是中药穴位贴敷、中药洗胃、中药直肠滴入等。
四、运用中医四诊进行入院评估,根据不同病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健康宣教凸显中医内容。
危重病患者每天观察舌苔脉象的变化,并积极采
取有效地中医护理措施,记录规范。
在病证后期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充分体现在出院指导单中。
五、在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操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际病例,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种中医护理操作,优化流程。
穴位贴敷时间由传统的24小时缩短为8小时,更好发挥药效,并降低皮肤过敏的几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中药洗胃快速给予排毒,结合中药直肠滴入,促进肠道毒物加快排出,相得益彰,疗效甚佳。
通过临床实践,积极撰写中医护理论文。
六、积极开展中医护理知识培训,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实行分级培训管理制度,每月培训2次,时间有记录,内容有登记。
邀请中医护理专家进行教学指导,内容有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及各种中医护理技能操作。
危重症患者护理常规 1. 专科疾病参照专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 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温度适宜,定时通风换气,加强对患者的保暖。
3. 迅速将病人置于抢救室或监护室,快速评估患者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合适体位。
4.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视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心电图,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积极行术前准备等。
5. 开放伤口者立即给予包扎止血,固定等措施,做好术前一切准备。
6.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及气道分泌物,烦躁着注意加防护措施,经常翻身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
7. 专人看护,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和神智、瞳孔
等的观察,详细做好记录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8. 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给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效果。
9. 做好各种管道护理工作,标示管道风险等级。
10. 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禁食病人可予以外周静脉营养。
11. 评估抢救仪器在使用状态下的运行状态,做好一切应急措施。
12. 加强基础护理,做到患者干净卫生,每日2次口护,清醒者协助其清
洁口腔,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做好压疮、坠床/跌倒的风险评估。
13. 勤巡视,多观察。
做好患者与家属思想工作。
以树立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