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合集下载

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研究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吴海燕摘要: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是可塑的。

道德与法治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但是,一些学校的德育和法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道德意识相对浅薄,对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生;德育教育;实践策略一、生活化教学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意义道德与法治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对学生的生活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品德和行为习惯对每个人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也不例外。

在教学活动中,小学德育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为指导,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将有助于学生了解知识,从而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所产生的问题,借此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二、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传统教学模式目前,一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方法一成不变,一些小学教师秉持传统教育的教学理念,无法接受生活化教学,他们习惯于按教材死板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教学内容不够生动。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兴趣不能被激发,学生很难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二)缺乏专业的德育教师在一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任务由其他学科教师承担,学校不重视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学。

由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只接受了本学科的专业培训,没有接受过道德与法治的专业培训,很难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学科教学。

此外,还有学校在课时设计上,直接删除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时,将节省的课时给予主科。

在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学习的内容很难应用实际生活由于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与社会环境接触少,学生在课堂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机会不多,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不理想。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作者:王英来源:《教育艺术》2014年第01期学校课程的设置与开展,不仅要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培养基本的能力,还应使学生融于现实的生活,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形而上的理论说教上,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学习是趋于生活化的。

作为推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各项素质综合提升的小学德育课程,更是应该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使其在学习中热爱生活,在生活化的德育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现人格道德修养的生成。

但是近些年来,小学的德育工作一直无法提高自身的实效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德育与生活的脱节。

德育教学作为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环节,必须面向生活,归于生活。

因而,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在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索出实现小学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一些德育教学工作者只是单纯地重视德育的“政治意义”而忽略了德育的“生活意义”。

更有甚者,部分德育教师将学校的德育与“政治教育”简单地归为一体,因而产生了一些问题。

例如:片面强调高尚的道德原则教育,忽视了生活具体细微道德的培养;无限放大德育的目标,一味突出纯粹的道德规范知识教育;单纯依靠大而空的英雄人物、伟人事例的说教,忽视从小事做起的细节教育;在缺乏对学生生活实际客观分析与针对性指导的基础上,简单地用“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念来教导学生,使学生无所适从,因而使得德育工作沦为片面的知识理论说教与灌输的过程。

如此缺乏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得一些学生知行不一,其对道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失去了德育教学服务于学生现实生活的价值。

二、实现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面对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针砭时弊,发掘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应该从实现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着手,而实现德育的生活化就必须从以下几点做起。

1、转变教师德育观念,创新德育教学理念首先,转变教师的德育观念。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自觉调整自身与学生的关系,通过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的良性交往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小学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积极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德育教育中,生活化途径探索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探讨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探索方法。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的重要性1.1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生活化途径是指将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做人做事。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1.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生活化途径的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3 提高教育效果生活化途径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提高教育的效果。

2.1 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是小学生的第二个家,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学校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校园文化节、主题班会、主题演讲等,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接受道德教育,增强道德修养。

2.2 课堂教育生活化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设置案例、进行角色扮演等形式,将道德教育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接受道德教育。

2.3 学校活动生活化学校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义工活动、关爱活动、乐器演奏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道德素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班主任可以通过规定的形式,如班会制度、互助互济、班级自治等,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中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校可以与家长合作,通过家庭作业、家长会、家长志愿者等方式,让道德教育延伸到家庭,让学生在家庭中健康成长。

2.6 社会实践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采访社区老人、志愿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献爱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随着小学德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很多学校开始探索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生活化的德育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接受德育教育,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

一、课堂德育课堂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手段。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道德问题,介绍正面角色的事迹和事例,进行情境教学等。

同时,老师也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把德育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形成理、实、知、行互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友好关系的关键环境。

学校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比如制定各种校规校纪和规章制度,创建校园文化品牌,组织各种德育活动,搭建德育平台等。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班级是学生宝贵的社交空间。

在班级内,学生与同学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班级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创建班规班约、开展团队游戏、组建文艺小组等形式展开。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和集体意识。

四、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活动的重要环节。

在家庭中,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引导孩子诚实守信,尊重师长,关心他人,积极向上。

同时,家长也应该与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发挥家庭与学校双重作用。

五、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文化熏陶,体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实际质感。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从而增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

以上就是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的介绍。

德育生活化的途径不仅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同时也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关键环节。

不仅如此,德育生活化的教育方法也可以促进学生德育行为的形成,从而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近年来,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学校和老师们积极探索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之一是注重课堂教育。

在各个年级的各个学科课程中,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

在语文课上,教师会通过讲述优秀人物的事迹、传统文化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正面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数学课上,教师会强调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要遵循正确的道德原则,如不作弊、不抄袭等。

通过课堂教育,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为。

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之三是加强家庭教育。

学校与家庭要建立密切的联系,共同肩负起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责任。

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培训等方式,向家长传达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

学校还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参与到孩子的德育教育中,与孩子一起做义工、参观社会实践等,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之四是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学校通过开展各种主题班会、班级活动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内部建设一个和谐、团结、互助的氛围,让同学们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学校各种道德观念和德育教育的内容被融入到班级活动中,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

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是多元化的,包括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家庭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等。

通过这些途径,学校和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促使他们将这些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的探索不仅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

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

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德育教育则是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将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养成良好的品德,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1. 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数学课程中的价值观。

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与价值观相联系,在学习比较大小的时候,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有关友谊的故事,引导学生懂得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与人为善,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精神。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配合,交流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

数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练习的学科,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一些科学家和数学家的故事,鼓励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敢尝试。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发散思维的学科。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并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5.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生通常对数学学习存在抵触情绪,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一些趣味性的学习方式,例如游戏、竞赛,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关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情绪。

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的生活化途径和策略是通过运用生活实例、合作学习、解决挫折、培养创新思维和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等方式,将德育理念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在小学德育中,生活化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观念,增强道德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下面是一些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的探索。

一.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它是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制定一些校规校纪,制定一些活动方案,这些方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义务劳动、环保日等活动,通过生动的实践,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好习惯的重要性。

二.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导入一些道德故事、道德思考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感受道德的魅力。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道德意义,体会道德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小学德育中的一种生活化途径。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去参观敬老院、孤儿院等活动,通过和老人、孤儿的交流,了解到爱和关怀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在行动中体会到快乐与满足。

四. 兴趣课程:兴趣课程是一种生动、有趣的德育途径。

学生在开展兴趣课程时,可以选择自己兴趣所在的领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学校可以开设社会实践兴趣课程,让学生在社区、公园等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环境,体验社会生活,提高道德素养。

五. 校外拓展活动:校外拓展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勇气和自信。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夏令营、采风、旅游等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问题,感受到生活中的种种酸甜苦辣,进而增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随着小学生的成长,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德育教育不仅涉及到学生的道德品质,还涉及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言语、社交交往等多个方面。

在德育教育中,生活化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它能够通过生活化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和成长。

以下是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的探索。

一、校内校外参观学生们很容易被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所吸引。

通过组织学生去参观一些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等,让学生们看到一些生动的事例,这样更容易引起小学生们的注意和兴趣。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消防队、医院、公安局等机构参观,以提高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健康意识和法制意识。

校外参观也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组织或志愿者活动实现。

学校可以与社会团体合作,通过一些志愿者活动,邀请志愿者到学校给学生们讲述一些社会公益事业。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在与志愿者互动交流的同时,了解到一些美好的事情,学会关爱他人。

二、课程中的德育德育课程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设置特定的课程,能够让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有所收获,增强学生们的道德素养。

这些课程可以是:劳动课、心理健康课、安全教育课、社会实践课等等。

应当注意到,德育课程教育应当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在学习中增强亲身体验和实践的机会。

三、体育运动的德育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学生们锻炼身体的同时,进一步了解规则、秩序等德育方面的教育内容。

体育运动的德育通过开展校运会、趣味运动会等比赛活动,让学生以团队形式竞争,从中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要勇于承担责任的桥梁。

四、文化活动的德育文化活动也是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看一些优秀的影片、读一些好的书,参与一些优秀的文化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美好的行为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

通过上述探索,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生活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学校应当结合自身特点,服务学生的生活和成长,通过校内校外参观、课程中的德育、文化活动的德育等等去开展生活化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能够学到正道,走向良好的人生发展方向。

“课程思政”研究论文:数学德育生活化途径,以“圆的认识”为例

“课程思政”研究论文:数学德育生活化途径,以“圆的认识”为例

“课程思政”研究论文:数学德育生活化途径,以“圆的认识”为例结合我国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及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以生活化的方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是这一阶段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策略。

生活化的场景中包含许多小学生所必须接受的德育知识,因此,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圆的认识”为教学范例,探讨实现小学数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主要途径。

一、概念的引入圆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形,对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然而在课堂上问及圆的概念时,小学生往往只能用手比画出圆的图形,但是却无法给出一个精准的定义。

因此,在概念引入阶段,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化的场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总结圆的概念。

比如,在直线、正方形和圆圈边上进行套圈游戏的这个思考题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哪一种游戏方式更为公平及其原因。

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要直接给出正确或者错误的评价,要积极倾听学生的阐述。

班级内的学生有的会认为都站在直线上不公平,有的会认为围绕正方形公平,也会有人认为围绕圆圈最公平。

教师可以顺势将意见相同的人分为一组,让三组人结合自己所支持的理论开展实际测量,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对比由学生自行推导出围绕圆圈进行套圈游戏是最公平的。

到了这一阶段,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十分具体的认识,然后教师再引出相应的学术概念,如边、圆心、半径、直径、周长等。

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认知之后,再进行圆的学习,便可以迅速掌握圆的相关概念和特性。

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也会接触到越来越具体的关于圆的特征的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仅仅靠文字的叙述难以深刻理解和掌握,需要利用一定的教学实验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圆的特征在具体生活中的运用,以提升学生对圆的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有效运用的认识。

同时,教学实验通常都具有趣味性的特征,这十分符合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能够确保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关于圆的特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思考为什么见到的车轮和井盖都是圆形的,而不是其他形状。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三 、结语
首先 ,转变教师的德育观念。在小学德育教学 中,教
实践 是理 论 的源泉 ,更 是理 论不 断发 展 的动力 。小 学
师应该 自 觉调整 自身与学生的关系 ,通过与学生建立一种 德育的开展要直面生活, 回归于生活, 在生活中寻求生机,
平 等 、互助 的师生关 系 ,使师 生之 间 的 良性 交 往成 为课 堂 获得动 力 ; 通 过真 实 的实践 活动 , 使 学生 在充 分 的体 验 中 , 教 学 的一部 分 。在 这种 和谐 的师 生关 系 中 ,通 过学 生与 教 自觉形成道德培养的需求,并在改进原有行为 、习惯的基
教师将学校的德育与 “ 政治教育”简单地归为一体,因而 探索的学习习惯。在学校的 日常德育实践 中,引导学生养
产 生 了一些 问题 。例如 : 片面 强调 高 尚 的道德 原则 教 育 , 忽 视 了生 活具 体细 微道 德 的培 养 ; 无 限放 大德 育 的 目标 ,

成 文 明礼貌 、勤 俭节 约 的生活 习惯 。定 期举 行 “ 讲文明, 树新 风 ”的 班会 ,给 予学 生畅所 欲 言 的机会 ,使其 在 融洽 3 、深化校 园文 化建设 ,营造德育 文化 氛 围 学 校作 为学 生成 长学 习 的生活 环境 ,对 学生 德育 的培
到具体 的生活实践 中,失去了德育教学服务于学生现实生 使 校 园成 为 培 育 学 生 审 美 观念 、陶 冶 学生 情 操 的教 学 圣
活 的价 值 。
二 、实现 小学德 育生 活化 的途径
地。合理 、有效利用教室 、走廊 、阅览室等场所,通过张
贴科 学家 、学 者治学 教育 的名 言 ,例 如 : “ 天才就 是百 分之
面对在 小 学德 育教 学 中存在 的诸 多 问题 ,我们 应该 如 九十 九 的汗水 , 加上百 分之 一的灵 感 ” , “ 少年 不知 勤学早 , 何针 砭 时弊 ,发掘 出有 效 的解决 方案 ,笔 者认 为应 该从 实 白首 方悔 读 书迟 ”等 ,使榜 样模 范 的感 召力量 无处 不 在 , 现小 学德 育 的生 活化着 手 ,而 实现德 育 的生 活化 就必须 从 先知的谆谆教诲随时响起 ,让学生在浓厚 的学 习氛 围中, 以下几 点做 起 。 I 、转 变教 师德育 观念 ,创新 德育 教学 理念 潜移 默化地 养成 良好 的学 习 、生 活习 惯。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德育是指对个体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德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德育生活化途径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验和活动来实现的。

下面是一些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的探索方案:1. 设置示范班级:创建德育示范班级,选取素质优秀、品德高尚的学生作为模范,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2. 引导正面行为:教师通过关注和表扬学生的正面行为,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可以称赞学生们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或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等。

3. 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拾金不昧等,通过参与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和意义。

4. 创造德育活动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活动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德育资源。

建立优秀品德展示墙,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其他同学优秀的品德行为。

5. 倡导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倡导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充分了解和参与班级文化活动,激发他们对德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组织学生制定班级荣誉规则、班级口号等。

6. 细化德育指导: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细化德育指导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可以设置不同的德育主题,如友爱、诚信、勤奋等,分别对不同主题进行讨论和学习。

7. 引导学生参与自我管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个人行为规范,鼓励他们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8. 建立家校联系: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可以组织家长进校讲座、家访等活动,与家长分享学生的德育成长情况,共同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品德发展。

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

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

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1. 引入生活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面积时,可以通过引入房间、花园等实际场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实际物体的面积。

2. 注重实践操作: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算、推理等活动。

在学习整数加减法时,可以设置游戏环节,让学生用实际的游戏道具进行计算,增强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实际体验和理解。

3. 融入生活案例: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讲解和分析生活案例来进行数学教学。

在学习比例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购物场景,用实际的商品定价与折扣情况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比例概念的应用。

4. 多样化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可以使用教学视频、游戏、说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5. 培养数学思维: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推理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6. 增强实际应用意识: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增强学生对数学实用性的认识。

7. 倡导团队合作: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小组讨论、集体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8. 观察与实验:在数学教学中引入观察与实验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几何形状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测量和绘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认识形状的特性。

通过以上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可以让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1. 引言1.1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的重要性小学德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品德和人格的重要途径,而将德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的重要性在于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感受道德规范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德育理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形成自觉的良好行为习惯。

德育生活化途径也可以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通过探索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可以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2. 正文2.1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的具体内容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讲座、展览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可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来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奉献和合作的重要性。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还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和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等。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还可以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估来提升德育水平。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自律组织、评选德育模范等方式,让学生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

2.2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的实施方法建立良好的德育课程体系,将道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

通过设置道德教育课程、德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采取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让他们在情感交流中学会爱与包容;通过实践教育,让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活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全方位的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

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

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在小学数学德育教学中,将知识传授和德育引导相结合,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寻找适合的教学策略和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展品德,提高人生素养。

1. 通过故事引导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人生道理和核心价值观。

例如,在讲解小学数学中的几何题目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故事,如《百变小组》、《花朵在空中飞》等,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几何相关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2. 运用游戏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游戏是一种生动、有趣且富于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可以利用数字记忆游戏、计算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口诀,提高记忆力和数学能力。

3. 开展社会实践在小学数学德育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的面积和体积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参观物理实验室、博物馆等,让学生体验各种物体的体积和面积,从而深入理解相关数学知识和应用。

4. 创设任务型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任务型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数学竞赛活动中,可以让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通过讨论、研究、实践等方式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能力。

5. 想象思维引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想象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的三角形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自己坐在一个三角形的角上,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三角形,从而生动地展示三角形的各种性质和特点。

6.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在小学数学德育教学中,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

通过举办数学比赛、数学科技节等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在良好的氛围中展现数学学科的魅力和价值。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德育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的理念和实践,学校可以探索一些生活化的教育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几种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

一、班级管理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良好的班级管理对于德育工作至关重要。

班主任应当积极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例如,每周可以确定一个班级主题,让同学们通过讨论、互动等方式了解班级主题,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另外,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如托班、扫除、流动图书馆等,让同学们学会自律、责任和合作。

二、思想教育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对社会和生活的理解有限,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引导和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形式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责任感、爱国情感和社会意识。

例如,每年开展“立德树人”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并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三、课程设计德育与学科教学应当相辅相成。

在小学课程设计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例如,在语文课上让学生朗读经典诗文,学习优秀作家的文学风范;在数学课上让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道德观念。

此外,学校还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之外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四、互动体验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当重视互动体验,鼓励学生通过互动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教育活动,如参观纪念馆、志愿服务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和适应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汇演、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教育、享受成长。

总之,小学德育的生活化途径可以是多样的,学校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开展德育工作,让学生在生活中受到启迪和熏陶,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能够塑造其思想道德品质,为其未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要。

但是,在实践中,德育教育往往被孩子们所排斥,如何让孩子们从根本上接受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生活化的德育教育可以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形成正面的品德风范。

下面我就从学习、生活、社交、自我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德育生活化的途径,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学习1.选取正面的故事、小说等在教授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课程时,选择一些比较能够代表美好品德的正面故事、小说等,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人物,通过讲述故事让孩子们接触到和感受到正面的品德,促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进行讨论、互动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孩子们进行讨论、互动,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对于一些道德问题的认识。

在教育过程中,还可以给学生一些道德小练习,通过训练加深孩子们对于一些道德问题的理解,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二、生活1.组织公益活动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社会经验尚不够丰富,需要更主动地获得更多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通过组织公益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校园,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体验公众服务的乐趣,增强爱心和责任感。

2.课堂小练习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一些小时的小练习,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把生活规律化;比如,给孩子们销量、垃圾分类等小练习,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社交1.班级公约在班级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订一些班级公约,比如说,不说脏话、不谈论他人私事等,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团队意识,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出善于与人沟通,心态健康和谐的个性。

2.分组活动在分组活动中,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队员,让不同性格、学习能力、家庭背景的孩子在一起,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照顾,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习到组织与合作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四、自我管理1.自我观察对于那些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的学生,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自我观察的活动,让他们学会不断观察自己的状态,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调节情绪,从而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改变,小学德育教育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传统的德育教育注重道德规范的灌输和知识的传递,重视在课堂上进行道德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往往显得比较枯燥乏味。

探索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成为当务之急。

一、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地方,学校文化对孩子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校园氛围。

可以开设各类兴趣小组,如语文乐园、数学乐园、艺术园等,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充实自我、发展特长。

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如英语角、科技团队、社会实践等,通过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理论、锻炼实践能力。

二、校外活动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小学德育教育应贴近生活、融入生活。

学校可以组织孩子们参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校外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的美好和复杂。

通过参与志愿者服务、参观博物馆、参加社区清洁等活动,让孩子们看到社会的善良与成就,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亲子教育家庭是孩子道德意识最早的养成环境,因此亲子教育是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学校可以通过家访、亲子活动等形式,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学校也可以通过开设家庭教育讲座、亲子读书活动等形式,为家长提供有益的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履行育儿责任。

四、游戏教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游戏教育的方式,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中。

比如可以开设游戏角,通过模拟真实情境的方式进行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并体验道德与伦理的规范。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游戏竞赛,如读书竞赛、口才比赛等,通过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社区合作社区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

比如可以邀请社区居民参加学校的德育讲座、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将社区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有效结合,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道德教育机会。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养成和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时期,而德育则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生活化途径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德育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实际,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应当如何探索呢?一、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

生活化途径下,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体育活动,如趣味运动会、校园篮球赛、足球联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和意义。

二、开展关于生活礼仪的教育生活礼仪是德育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化途径下,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活礼仪教育活动,如开展礼貌用语比赛、举办整齐划一的校服着装比赛等,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感知和培养自身的生活礼仪素养。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强自己的生活礼仪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志愿活动,如参与环境保护、植树活动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实践的乐趣,同时也扩宽了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使他们的品德修养更加全面和丰富。

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文明校园是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中的重要内容,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如美化校园环境、净化校园空气、创建文明用语氛围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文明礼貌和自律自强的品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从小事做起,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使校园成为充满文明和秩序的乐园。

五、开展生活化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中的重要衔接环节,通过组织有意义的主题班会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认识上和行为上得到更好的引导和培养。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在小学中,德育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工作的重点。

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是为了使德育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德育教育要注重生活化,即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可以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体育课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学习名人故事、文学作品等,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品质和行为。

通过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德育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还可以通过校外实践活动来实现。

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社区、乡村或其他具有教育意义的地方进行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了解不同的生活境况和文化差异。

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通过接触社会问题和困难,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念。

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还可以通过兴趣活动来实现。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兴趣社团和课外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

通过参与兴趣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特长,提高自身素质。

兴趣活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通过兴趣活动的参与,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来实现。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在孩子的德育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来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家长还可以通过给予孩子合理的奖惩和榜样的模仿,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家庭教育,孩子可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价值观。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小学德育教育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探索。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意识,不少学校开始探索德育生活化途径。

下面我将从校园文化建设、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三个方面来探讨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是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应该建设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学校里开展多样性的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其中来感受到美和善,培养对文化的认同感和文明的素养。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课程设计也是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科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德育的温暖。

在语文课上,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品德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讨论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和社会的问题。

在数学课上,可以设置一些与公平、合作和互助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题来体验道德的力量。

在科学课上,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他们学会关心和保护自然。

教育活动也是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德育主题活动,如德育课堂、德育讲座、德育实践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接受道德教育的熏陶。

在德育课堂上,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道德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德育讲座上,可以邀请社会名人或专家学者来给学生讲述一些与德育相关的故事和经验,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在德育实践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区志愿活动或公益项目,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的价值和意义
1.德育本身的特点使然。

德育本身就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儿童之所以接受德育,根本目的就在于如何更好的生活。

两者之前是一种存在和目的的关系。

一方面,生活是德育的基础,是其萌芽和生长的源泉;另一方面,德育还存在于生活中,生活是德育存在的目的。

2.小学生现实状况的需要。

7——12岁的儿童因为年纪和阅历有限,生理和心理发展尚不健全,所以他们的道德行为多是来自于教师的要求,或者对他人行为的效仿。

所以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灌输,是难以获得良好效果的,只有让小学生听得见、看得到,才能加深他们对一些行为的认知、理解和感受。

而如何才能创设出这种教学情境呢?那就是将德育还原到生活中去,引导他们从现实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自省自律,身体力行,实现德育本身的目的。

二、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探索
1.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架构。

传统小学德育中,主要采用了以课堂为主的教育模式,将教材中的道德知识灌输给学生,因为与生活的脱节,所以教育效果十分有限。

现在倡导生活化的小学德育,也应该对这一传统模式进行革新。

通过德育生活化的理论研究和实例总结来看,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体现出来。

比如三八妇女节这一节日,就可以引入“感动•感谢•感恩”这一主题,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进行实施。

课前阶段,要求学生注意记录妈妈的日常生活行为,回想她们都曾为自己做过哪些事情;“课中”阶段,则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对母爱全方位的感知和体验。

如可以通过“相片中母亲”、“视频中的母亲”、“音乐中的母亲”等素材,让学生真切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他们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课后阶段,则是将获得的认识和体验还原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以创造性的方式表示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比如可以和妈妈一起观看自己成长的照片,在三八妇女节或妈妈生日时赠送一张自己制作的贺卡等。

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下,德育认知和体验既是来源于生活的,又是应用于生活的,真正实现了德育的初衷。

2.丰富德育课程资源。

首先是回归真实的道德生活。

小学德育中之所以
出现知行背离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将德育置于真实的道德事件、场景和冲突中。

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将现实的社会生活转化为贴近儿童直接生活经验的事件,引导他们去感悟和思考。

比如低碳环保这个热门话题,教材中诸多实例的讲述,远不如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来得真切。

比如可以开展用水用电统计分析、变废为宝发明大赛、节能标语设计展览等,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真正看到生活由此所产生的变化,知道了其中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实现了德育的目标。

其次是回归真实的道德事件。

德育课程资源中,不能仅仅是一些空洞乏味的知识和说教,而是应该由一系列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道德事件串联而成。

比如在献爱心捐款的活动中,很多学生都要求家长多捐一些,但是实际数目却与自己的预想有很大差距。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道德事件。

经过教师或家长的引导后,学生意识到,献爱心的前提是力所能及,要真正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献爱心。

只有这种基于真实道德生活中的真实道德事件,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思考,然后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3.转变师生角色定位。

师生角色的转变,对于德育生活化也是十分重要的,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教学模式方面,师生角色的转变,意味着对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摒弃,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德育作为这个主体生活的一部分,将主体行为的意义置于主体生活中。

让学生乐于参与、敢于探索、勤于动手,不断培养和提升自身认识、分析和解决事情的能力。

也只有当主体是自觉自愿的,才能对他们的一系列行为负责,并主动去践行。

在教学理念方面。

师生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权威,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

在道德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质疑,并用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

而不是之前的“你的想法很可怕”,“你这样下去很危险”之类的说教和训斥。

在教学方法上,师生角色的转变,意味着不能再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

这也是由德育的实际特点所决定的。

因为在道德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很多时候是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之分的,每一个学生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行为,对此都应该得到教师及时的关注和评价。

而不是传统德育中“这样对”、“那样错”的笼统和绝对,由此才能体现出德育生活化的本质意义。

综上所述,近年来,无论是国外德育理念的发展,还是国内德育中本身存在的问题,都使德育生活化这一概念得到了凸显,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之后,其价值和意义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所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继续深化对于德育生活化的认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为合适的方式和方法,使德育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实现从知行背离到知行合一的转变,让德育之花真正在生活中绽放。

参考文献:
[1]阮尖兵.浅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时代人物,2008年04期.
[2]夏永胜,袁新志.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