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津学院普通逻辑学考试题型

北津学院普通逻辑学考试题型
北津学院普通逻辑学考试题型

北津学院普通逻辑学重修考试题型

一.按括号提示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每题2分,共18分。限制、概括、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值的判断、换质、换位、反驳)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三、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或划分或推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其逻辑错误。

(每题2分,共16分)

四、图表题:(共16分)

五、逻辑综合应用题(共20分)

讲课内容

第一章导论

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形式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是由逻辑常项与逻辑变项构成的。

思维的基本规律: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第二章概念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概念的质)

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

2.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量)

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

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大,则内涵越小;外延越小,则内涵越多。

如,规律——经济规律——价值规律

刘晓庆在《我的路》中说:

“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人——女人——名女人——单身名女人

普遍概念:

反映由若干分子组成的类事物的概念.如人;学生;国家;城市;河流等。

集合概念:

以集合体来反映对象的概念。如,阶级;民族;政党;部队;班级;词汇;文集等

非集合概念

不以集合体形式反映的概念.普遍概念是非集合概念.如人、国家、学生、城市等.

如何区别普遍概念与集合概念?

A.主要看该概念与构成该概念中的元素之间的关系。

构成普遍概念中元素与类概念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每个元素都具有类概念的性质。如,学生与大学生;法律与宪法

构成集合概念中的元素与该概念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每个个体都不具有整体的性质。如,部队与士兵;词汇与单词等

B.联系语言环境来分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概念的类型不同,集合概念也可以作为非集合概念使用。如: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老王是群众,老王是英雄。

概念之间的关系

1.全同关系

2.包含于关系:(是种属概念关系)。

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包含在另一个概念外延之中。如商品与劳动产品;宪法与法律;犯罪与违法;动物与生物等。(白马非马,癞狗非狗)

3.包含关系:(是属种概念关系)

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了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如,学生与大学生;科学与自然科学

4.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有部分重合。

如,干部与党员;工人与妇女;文学家与政治家等

5.全异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没有任何重合部分。

A.矛盾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没有任何重合部分,但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与它的属概念外延,即S+P=C。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男人与女人等

B.反对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没有任何重合部分,但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它的属概念,即S+P

练习题

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的外延关系

1.苹果苹果树果树果园

2.中国亚洲亚洲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3.高等学校湖南商学院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北京大学

4.论文张三的论文论文题目论文集

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1.公里米厘米毫米

2.桃花水仙花水稻植物

3.大学生北京大学学生女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

4.画家艺术家诗人人

5.化学自然科学宪法法律

6.大学生运动员南方人人

7.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的概括与限制

1.概念的限制:

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如:

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学生——大学生——湖南商学院的大学生

限制实质上是由外延较大的概念过度为外延较小的概念,即由属概念——种概念

2.概念的概括:

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如,青年党员——党员;资本主义国家——国家。

概念的概括实质上是由外延较小的概念过度到外延较大的概念,即由种概念——属概念。

对下列概念做一次概括和限制:

散文鲸历史科学资本主义国家初等数学悲剧

经典著作坦克车外交部机电产品

七、定义

什么是定义?

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它的特点是用的简短的语词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下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应该是全同的。

如果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就犯“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如果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就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地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违反规定就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定义项中不能包括含混的语词

违反规定就犯“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

(4)不能用比喻下定义

如:青年是早晨8、9点钟的太阳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不能用否定词下定义

如:所谓骄傲就是不谦虚。

下列句子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指出它违反了哪条规则,犯了什么错误?

1.期刊就是每周或每月定期出版的出版物。

2.所谓生命就是塑造出来的模式化进行的新陈代谢。3.生产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4.资本家是靠开工厂榨取剩余价值为生的人。

5天文学就是研究我们地球所在的太阳系的科学。

6.所谓心理学就是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

7.所谓“警句”就是人们从生活矿藏中提炼出来的纯金八、划分

什么是划分?

划分是通过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个种类,来揭示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即把属概念分为若干种概念。

划分的规则:

(1).每次划分要按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一规则就犯“多标准划分”的逻辑错误。

(2)划分出的子项外延之和要与母项外延相等。

(3)如果划分出的子项外延之和大于母项外延就犯“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如果划分出的子项外延之和小于母项外延就犯“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

(3)划分出的子项的外延应该是相互排斥的,不能相融。违反这一规定,就犯“子项相融”的逻辑错误

(4)划分不能越级,应该按属种包含层次依次进行。违反这一规定,就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下列作为划分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指出它违反了哪条规则,犯了什么错误?

1.生物可分为动物和植物

2中国分为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山西省、云南省等。3.句子可分为主语、谓语、补语、定语、状语等部分。4.交通工具可分为空中的、陆上的、水中的。

5.警察分为户籍警、交通警。

6.报纸可分为全国性报纸、地方性报纸、综合性报纸、专业性报纸、日报和晚报等。

7.燃料工业可分为煤矿工业、石油工业、太阳能利用工业、原子能工业,以及天然气的加工工业等。

8.环境污染过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

本章问答题:

1、什么概念?概念如何形成的?概念有何作用?

2、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者有何关系?举例说明

3、什么是定义?下定义有何规则?违反规则有何错误?

4、什么是划分?划分有何规则?违反规则有何错误?

第三章简单判断

性质判断的种类

1.全称肯定判断:所有的S都是P SAP A判断

2.全称否定判断:所有的S都不是P。SEP E判断

3.特称肯定判断:有些S是P。

SIP I判断

4.特称否定判断:有些S不是P。 SOP 简称O判断

5.单称肯定判断:这个S是P。

6.单称否定判断:这个S不是P。

同一素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称为对当关系。

A、E、I、O四种性质判断之间具有如下关系,可用方形图称为逻辑方阵来表示:

A、E、I、O四种性质判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

周延:在一个判断中,断定了主项概念全部外延或谓项概念的全部外延就叫主项概念或谓项概念周延。

不周延:如果只断定了主项概念或谓项概念的部分外延,就叫主项概念或谓项概念不周延。

全称判断的主项周延,特称判断的主项不周延。

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否定判断的谓项周延。

什么是推理?

由已知的判断推出未知的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1.根据推理中从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进程的不同,可以把推理分为三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或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2.根据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蕴涵关系,可以把推理分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

必然性推理前提蕴涵结论,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一定真。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

或然性推理前提不蕴涵结论,即如果前提真,结论仅仅可能真。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性推理

为了确保运用推理获得真实结论,必须满足两条:

第一,推理有效。第二,前提真实

换质推理

A:所有的真理都是符合实际的认识→

所有的真理都不是不符合实际的认识 SAP→SEˉP

E:所有的神学都不是科学→

所有的神学都是非科学 SEP→SAˉP

I:有的经验论者是唯心主义者→

有的经验论者不是非唯心主义者 SIP→SOˉP

O:有的杰出政治家不是男性→

有的杰出政治家是非男性 SOP→SIˉP

换位推理

A: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有些劳动产品是商品

SAP→PIS

E:所有的宗教都不是科学→所有的科学都不是宗教。

SEP→PES

I:有的亚洲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亚洲国家 SIP→PIS O:有些人不是唯物主义者→有些唯物主义者不是人(无效)

SOP→POS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周延了)

下列根据对当关系所进行的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

1.有些人是画家,所以,有些人不是画家。

2.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都是中青年教师,所以,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并非有的不是中青年教师。

3.并非一切中药都是苦味的,所以,有些中药是苦味的4.并非所有的办公大楼都是五层的,所以,有些办公大楼不是五层的。

5.这个柜子里的有些瓷器不是文物,所以,这个柜子里有的瓷器是文物。

6.有些人不是诗人,所以,有些人是诗人。

什么是性质判断三段论推理?

由两个包含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为前提,推出一个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推理。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第一,一个正确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

第二,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

第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违反这一规则出现的逻辑错误,称为“大项不当周延”或“小项不当周延”

第四,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

第五,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必否定;如果结论否定,则前提有一个否定。

第六,两个特称前提推不出结论

第七,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么,结论也是特称的如:

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它违反了哪条规则?

1.中学生是在中学学习的,王英是在中学学习的,所以,王英是中学生。

2.中子是一种基本粒子,而中子是不带电的,所以,有些基本粒子是不带电。

3.凡是想当律师的都要学好法律,我不想当律师,所以,我不要学好法律。

4.有些人是劳动模范,有些人是战斗英雄,所以,有些战斗英雄是劳动模范。

本章问答题

1、什么事概念的周延和不周延?主项、谓项周延各有何规律?

2、什么是对当关系?有哪些类型?各有何逻辑性质?

3、什么事推理?有哪些类型?一个正确推理应具备什么条件?

第四章复合判断

简述每个复合判断的逻辑形式、真假性质、正确推理式

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罪犯是丙。

乙:丁是罪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罪犯不是我。

四人口供中只有一人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罪犯是谁?写出推理过程

侦察连长接到一项紧急任务,要他在代号A、B、C、D、E五个侦察员中挑选两个深入敌区,人选的配备须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B不去,则A也不能去。

(2)只有当C去时,B才能跟着去

(3)若D去,则E也去

4)A去或D去

问:侦察连长应挑选哪两个人去?写出推导过程。

已知:

(1)若A和B参加自学考试,则C不参加自学考试.

(2)只有B参加自学考试,D才参加自学考试.

(3)A和C都参加了自学考试.

问: B和D是否参加了自学考试?写出推导过程.

A、B、C、D争夺围棋冠军,已知下列三种说法中,有且只有一种说法正确,问:谁获得冠军?写出推理过程。

冠军或者是A,或者是B

如果冠军不是C,那么冠军也不是D

冠军不是A

某案件有四名嫌疑犯,法庭调查后确认:

(1)或A是罪犯,或B不是罪犯

(2)如果B不是罪犯,则C也不是罪犯

(3)只有C是罪犯,D才不是罪犯

(4)已知A不是罪犯

根据以上判断,确认谁是罪犯?写出推理过程。

第五章命题的判断及方法

(一)真值表法

用真值表确定是否存在一种出国方案,使A、B、C、D四句话同时为真。

A:如果王强出国,那么李明出国。

B:如果李明不出国,那么王强出国。

C:王强不出国或李明不出国

D:要么王强出国,要么李明出国

用真值表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1)张三作案或李四作案,有证据证明张三没作案。因此是李四作案

(2)张三作案或李四作案,有证据证明是张三作案。因此是李四没作案

(3)张三作案或李四作案。因此,并非如果李四没作案就一定是张三作案

第六章逻辑基本规律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它们普遍地适应于概念、判断、推理。逻辑基本规律有四条;

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一.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在同一思维中,每个概念和判断要始终保持自身同一,即保持确定性。(二).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在运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如果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那就要出现逻辑错误,这些逻辑错误包括:

混淆概念偷换概念转移论题偷换论题。

二.矛盾律

1.内容: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二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即A和非A不能同真。其中至少有一个为假。因此,有人将它称为不矛盾律。

2、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人们对同一思维对象做出两个相互反对或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断定为真,其中,必有一个为假。如果是两个相互反对关系的判断,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也可能两个都是假的。

3.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为:自相矛盾

三.排中律

1.内容: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都假,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2.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思维对象所作的两个相互矛盾关系的判断,必须承认其中有一个是真的,不应该含糊其词,骑墙居中。

违反排中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模棱两可”。

四.充足理由律

1.内容:

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理由的。

2、要求:

(1)理由必须真实(2)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逻辑联系。

3.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是“理由虚假”,或“推不出”。

本章问答题

什么是逻辑基本规律?有哪些类型?各有呵要求?违反基本规律各犯何种错误?

练习题

讲课内容

一、按括号中的提示完成下列各题答案

1 白色(矛盾关系)2植物(反对关系)

3 规律(限制)

4 北津学院(概括)

5 有些大学生是党员(换位)

6 有些颜色不是黑色(换质)

7 所有大学生学习都很认真(反驳)

8 并非所有大学生都是党员(等值判断)

二、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的外延关系

1、中国社会主义国家亚洲湖南

2、大学生党员北大学生女党员

3、论文小李的论文论文集论文题目

三、填空

1已知A真 E ( 假) I ( 真) o ( 假)

2已知E假 A ( 不定) I ( 真) o ( 不定)

3 已知I真 A (不定) E(假) o ( 不定)

4 已知O假 A (真) E( 假) I (真)

四推理题

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乙:丁是罪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罪犯。丁:作案的不是我。

?以上四句话中只有一句话为假,问谁是罪犯?

?

一.填空题:

1、“白色”的矛盾关系概念是,“动物”的反对关系的概念是

2、一个正确推理必须符合的二个基本条件是、

3、已知SAP真,SIP的值为SEP的值为SOP的值为。

4、能反驳“有些人是长生不老的”的判断是,“并非物美价廉”的等值判断是

5、对“玫瑰花是红色的”运用换位法进行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对“小王是青年人”进行换质法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6、“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 企业才有效益。”这一判断的负判断是,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7、当“p→q”为假时,“PVq”为。

8、“并非如果你来,他就来。”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二.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1、把“逻辑学是研究逻辑的科学”这句话作为“罪犯”的定义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定义含混

D、同语反复

2、“有些科学家不是大学毕业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A、所有的S是P

B、所有的S不是P

C、有的S是P

D、有的S不是P

3、如果A、B两个判断可以同假,也可以同真,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上反对关系

B、从属关系

C、矛盾关系

D、下反对关系

4下列判断违反不矛盾律的是()

A、SAP并且SIP

B、SEP并且SOP

C、SAP并且SOP

D、SIP并且SOP

5、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

A、SAP

B、SIP

C、SOP

D、SEP

第1页共4页

6、当p假q假时,下列为真的判断是()

A、p∧q

B、p∨q

C、p→q

D、p要么q

7、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从一般到个别

B、结论不一定是可靠的

C、前提蕴涵结论

D、从个别到个别

8、如果“所有P都是S”与“有的S不是P”均真,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是

A同一 B 交叉 C S真包含P D S真包含于P

9、相容选言推理的正确推理形式是()

A、肯定否定式

B、否定肯定式

C、否定否定式

D、否定后件

10、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B、推理分为分为演绎、归纳和类比

C、一年分为春、夏、秋、冬

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三、多选题:(下列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其选出并填写

在下列表格中)

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的“人民”是()。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非集合概念

E、正概念

2、对下列限制错误的是

A 青年人------河南青年人

B 河南省---------郑州市

C 联合国-------美国

D知识分子--------大学教师 E 商品--------电视机

3、违反同一律所犯的错误有

A 偷换概念

B 混淆概念

C 转移论题

D 偷换论题

E 自相矛盾

4、下列可以作为判断的是

A 小王在家

B 谁叫你这么干的?

C 难道一个人还可以为所欲为吗?

D 不许偷看别人的日记

E 今天天气多好!

5、下列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是

A 皮之不存,毛将嫣附

B 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C 心灵手巧,废物变宝。

D 有风必有浪

E 年满18岁,有选举权。

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或划分或推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其逻辑错误。

1.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谓骄傲就是不谦虚________________

3. 今天来参加大会的有大学生、党员、团员、青年人、干部。___________

4.性质判断分为主项、谓项、量项、联项四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

5.所有共产党员都应遵纪守法,我不是共产党员;所以,我不要遵纪守法。

6.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张三没有选举权,所以,张三没有年满18岁。

7、一个犯罪或有其主观原因,或有其客观原因,这个人犯罪的确有客观原因,

所以,这个人犯罪没有主观原因

8、如果索赔超过时限,则对方不负责赔偿;现对方不负责赔偿,所以一定是索赔超过时限。

9.李四是杀人犯,所以必须判死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六班有些人考试及格了,所以六班有些人考试没有及格

11.并非是所有的科学家都上过大学,所以有些科学家没上过大学

五、图表和概念题:

1.用欧拉图表示概念间的关系:

A.北京大学

B.

C.湖南商学院

D.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高等学校。(3分)

2.用真值表确定是否存在一种出国方案,使A、B、C、D四句话同时为真。

A:如果王强出国,那么李明出国B:如果李明不出国,那么王强出国。

C:王强不出国或李明不出国D:要么王强出国,要么李明出国(10分)

六、逻辑应用题

1、某案件有四名嫌疑犯,法庭调查后确认:

(1)或A是罪犯,或B不是罪犯

(2)如果B不是罪犯,则C也不是罪犯

(3)只有C是罪犯,D才不是罪犯

(4)已知A不是罪犯

根据以上判断,确认谁是罪犯?要求写出逻辑形式和推理过程。(10分)

2、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纳了税。

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问:说真话的是谁?陈老板纳了税没有?要求写出逻辑形式和推理过程(10分)

3.分析下列各题说法中是否违犯逻辑基本规律,如果违犯,是违犯哪一规律?是何种错误?

(1)夜晚,远远望去,整栋教学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还有灯火。(2分)

(2)说“小陈上进心强”不对,说“小陈上进心不强”也不对。(2分)

(3)对有些死亡了的人,往往怀疑是否他杀。(2分)

(4)老师在讲课,一个学生戴着收音机的耳塞在听收音机,老师说:“好好听!”看了戴耳塞的学生一眼,戴耳塞的学生答道:“我一直在听”。(2分)

(5)自己脑袋小,知识装不进,这说明学习不好的原因就在这倒霉的长相。(2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非白色植物(微生物)

2前提真实推理有效

3、真假假

4、所有人都不是长生不老的或者物不美,或者价不廉

5、有些红的的是玫瑰花小王不是非青年人

6.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企业才有效益. 不是外国人当经理,企业也有效益,也是该案的案犯

7、真

8、你来了,而且他不来

二、单项选择题:

1 D;

2 D;

3 B;

4 C;

5 B;

6 C

7 D

8 C

9 B 10 B

三、多项选择题:

1.CE;

2.BC;

3.ABCD;

4.AC;

5.BCE;

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或划分或推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其逻辑错误。

1错定义过宽 2 错定义不能否定 3 错子项相容 4 错不是划分是分解5错大项不当周延 6 错必要条件不能由否定后件去否定前件7 错相容的选言推理不能由肯定一个选言支去否定另一个选言支8 错充分条件推理不能由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9

错.大前提不真实感10 错. 由I为真不能必然推出O真11 正确

前后是矛盾关系

五、

1. 略

2.王强不出国,李明出国

六.综合应用题:

1.答:D是罪犯。

2.答:丙说真话。陈老板没纳税

3.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知识,分析下列各题中的议论错在何处?(10分)

(1)错。违反矛盾律,对两个相互矛盾关系的判断都肯定,“自相矛盾”(2分)

(2)违反排中律,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都进行否定,犯了“二不可”的错误(2分)

(3)违反排中律,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都进行否定,“二不可”(2分)

(4)违犯同一律,偷换概念(2分)

一.填空题:

1、“所有商品是劳动产品”,换位后的结果是。由“有的人生而知

之”假,可推之为真的判断是。

2.在┒(P←→Q)逻辑形式中,逻辑变量是________ ,逻辑常量是________.

3从概念的外延关系看,“干部”与“党员”具有关系;“真理”与“谬误”

具有关系。

4.根据普通逻辑学的基本规律中的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否定SAP和SOP。

5..若SIP为假,则SAP为,SEP为,S0P为。

6.┒S0P←→,┒SEP←→┒(P←→Q) ←→

7“西沙群岛”可以概括为,“逻辑学”可以限制为。

二.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1.“中国位于亚洲”这句话中的“中国”和“亚洲”两个概念外延间为()。

A.真包含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2.与“世界上的国家不都是内陆国家”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是()。A.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内陆国家B.世界上有的国家不是内陆国家

C.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不是内陆国家D.世界上有的国家是内陆国家

3.已知SIP假,则S与P的外延关系为()。

A.全同关系 B 真包含于关系 C 真包含关系 D 全异关系

第1页共4页

4.与“并非如果学好外语就能出国’具有等值关系的是()。

A.学好外语且能出国 B.没学好外语但能出国

C.学好外语但没能出国 D.没学好外语也没能出国

5.“当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假时,则它的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A p真q假

B p真q真

C p假q真

D p假q假

6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假的是()。

A P∨q

B p←q

C p→q

D p←→q

7.由并非SAP可推出SO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关系。

A矛盾B反对C下反对D差等

8.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B战争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

C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9,下列属于正确限制的是()

A北京大学限制为北京大学哲学系 B浪费限制为不必要的浪费

C六连一排限制为六连一排一班 D英雄人物限制为雷锋

10、下列属于正确概括的是()

A海南岛概括为岛 B学生概括为知识分子 C果树概括为果园

D中国概括为亚洲 E美国概括为资本主义国家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 A.思维的容B.逻辑常项 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 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 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后一个“逻辑” 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法 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68584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一、逻辑与思维 逻辑:原意是指思想、理性、规律。由于“逻辑”一词有多种词义,所以我们在读书或谈话中遇到“逻辑一词,就要辨认它是在哪种词义上被使用。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思维的基本特征:间接性、抽象概括性、同语言的不可分割性 思维就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抽象概括的反映。(重要) 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研究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必须理解以下三方面知识 思维的逻辑形式:人们的思维过程都要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承担和表现。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反映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就是思维的具体内容。思维的具体内容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赖以联系的构造方式就是思维的逻辑形式。 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即同一律、有矛盾律、排中律。它反映普通逻辑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 简单的逻辑方法:是反映对象的抽象同一性、确定性和单一性的逻辑方法。 第三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 (此章非常重要!!!)第一节判断的概述判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判断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一)任何判断必定有所断定,即必定有所肯定或者有所否定。(二)任何判断必定是真或者是假的。 注意:三、判断的种类(一般了解,考试一般出选择是题)判断的分类: 「简临刿断? L关紊判斷第四章第二节幕橈臺判断r 厂联咅判 断竽五虽芜一书 选吉判断第五耳第二节 .我介制斷彳 假言判撕刖五蔓弟三节L 员判断第六章第五节 广町能判慚 「氏值欖占判9f? '勒琳利断 必硕判断 { M止判断 允许判断

大学逻辑学课后练习答案

大学逻辑学第三版姜全吉迟维恭 《形式逻辑》思维训练题(教材58页) 十、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把句子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这不是“划分”而是“分解”。因为,划分是把一个大类(属概念)分成几个小类(种概念),每个小类(种概念)都具有大类(属概念)的本质属性,而此处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不具有“句子”的本质属性。 2、民主革命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是正确的。因为分出来的子项“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外延之和与母项“民主革命”的外延相等。 3、商品可以分为优质商品、劣质商品、畅销商品、滞销商品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因为:①“优质商品”和“劣质商品”是按商品的质量划分出来的;“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是按商品的销售状况划分出来的;②“优质商品”、“劣质商品”分别与“畅销商品”、“滞销商品”存在着交叉关系。 4、这次公审的罪犯有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和高干子弟。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因为:①“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是按人的社会身份来划分的,“高干子弟”是按家庭中儿女的父母担任国家机关高级领导职务来划分的;②“高干子弟”与“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存在着交叉关系。 5、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长满了棉花、花生和粮食作物。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混淆了概念的属种关系,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因为“棉花”是“经济作物”的种概念,“花生”是“油料作物”的种概念,与“粮食作物”并列的概念应该是“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而不是“棉花”、“花生”。 6、所有学校,包括大学和中学,都要开展素质教育。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子项未尽”的逻辑错误。因为“大学”和“中学”这两个分出来的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所有学校”的外延。 7、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

参考普通逻辑学综合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普通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 2.任何概念都有两个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3“.凡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凡S都是P),其中逻辑常项是(凡……都是……),逻辑变项是(法律、有强制性的)。 4.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OP,那么小前提应为(SAM)。 5.驳倒对方的(论据)和(论证方式)并不等于驳倒对方的论题。 6.在运用类比推理时,应当注意避免(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 7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常项)和(变项)两部分构成的。 8.给概念下定义最常用的方法叫(属加种差)的方法。 9.任何判断都有两个特征,即(有所断定)和(有真有假)。 10.联言判断是断定若干思维对象情况(并存关系)的判断,当且仅当所有联言支都(真)时,联言判断为真。 11.根据换位规则(O)判断不能换位;SAP判断换位后可得(PIS)判断。

12.违反论证“论题必须同一”的规则,就要犯(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违反论证“论据必须真实可靠”的规则,就要犯(论据虚假)或者(预期理由)的逻辑错误。 1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判明属于何种逻辑形式的唯一根据是(常项)。 14.概念间的关系是指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 15.根据对当关系由“凡社会团体都不是审判机关”真,可推知“有的社会团体是审判机关”为(假)。 16.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其前真后假)时它才是假的。 17.“SEP并且SIP”这一判断是违反(矛盾)律的。 18.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求同存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二、选择题 1.在下列各组概念中,不属于集合和非集合概念排列的是(C)。 A.布匹布 B.花卉花 C.工人人 D.词汇词 2.在下列各组概念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有(C)。 A.教育、职业教育 B.定义、划分 C.律师、女知识分子 D. 音乐爱好者、足球爱好者 3.“任何逻辑难题都不是不可解决的”这个判断(B)。 A.主、谓项都不周延 B.主、谓项都周延 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附答案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 【堂上操练】 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 2.p← q3.有S不是P 4.(p∧q)→r 【课后作业】 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 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 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4.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① 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路,所以,某案犯是从陆路逃跑。 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7.凡优秀的电影都具有感人的力量,《刘三姐》是优秀的电影,所以,《刘三姐》具有感人的力量。 8.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半途而废,或者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只能坚持下去。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路,所以,某案犯是从陆路逃跑。

《法律普通逻辑学》复习与考试说明

《法律逻辑学》参考资料: 7月《法律逻辑学》复习与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及复习指要 法律逻辑学是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省开选修课。课程主教材采用姜成林主编的, 中央 电大出版社出版的文字教材《普通逻辑学》( 修订版) , 是考核的主要依据。同时还配有 相应的学习指导书, 内容包括各章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等, 同学们复习时, 应结合这些练 习进行。 考试不会超出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范围, 大家在复习时要紧紧扣住以下几条: 1、掌握基本概念。 2、掌握各种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 3、掌握推理规则及可能犯的逻辑错误。 4、多做练习。教材与指导书上的练习都要求做。 具体到各章节, 大致如下: 1、概念: 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概念的种类、概念间的关系、定义的方法和规则、概念的划分、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注意掌握用欧拉图表示概念间的关系。 2、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 性质判断的四个构成部分、种类; A、 E、 I、 O四种判断的对当关系; 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 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及其变形的直接推理; 三段 论的公理及一般规则; 三段论的格和式; 关系判断。 3、复合判断及其演绎推理: 复合判断的种类及其推理; 假言直接推理的三种形式及 其相应的规则; 假言三段论推理; 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 真值表方法及其作用。 4、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的性质与演绎推理的关系及其种类; 完全归纳推理的含义及 其性质;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含义、种类及各类方法的运用; 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逻辑方 法。 5、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以及违反这些基本规律所犯的错误。 6、论证: 论证的实质、种类、规则及其与推理的关系; 反驳的实质、结构及反驳的方法。 二、关于考试方式 试卷号为3071和7034《法律逻辑学》均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 三、关于考试题型、例题及分值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 例: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阴山"属于: A.单独概念B.负概念C.空概念D.普遍概念 本大题主要考察学员对于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推演技巧的掌握情况 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概念的种类、概念间的关系、定义的方法和规则、概念的划分、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 性质判断的四个构成部分、种类; A、 E、 I、 O四种判断的对当关系; 给出一个性质判断, 要你判定其主、谓项的周延性; 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及其变形

逻辑学 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 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看不清负号在 哪)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

普通逻辑学课后答案 作者 关老健

1参考答案 【堂上操练】 一、填空: 1.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2.抽象思维3.思维的形式结构 4.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5.逻辑常项,逻辑变项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S是P2.非p,但q3.或p,或q 4.如果非p,那么,非q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逻辑常项:所有,是。逻辑变项:S,P 2.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 3.逻辑常项:有,不是。逻辑变项:S,P 4.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 2【堂上操练】 一、填空: 1.反映事物本质属性2.内涵,外延3.反变 4.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矛盾,反对 5.定义,划分,限制,概括6.从属7.属加种差法 8.二分法9.确定性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单独概念2.单独概念3.单独概念4.普遍概念5.普遍概念 6.单独概念7.普遍概念8.单独概念9.普遍概念10.普遍概念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1.集合概念2.非集合概念3.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4.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 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正概念2.正概念3.正概念4.负概念 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1.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 2.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

3.营业性舞厅(A),人(B),场所(C),成年人(D),标志(E),未成年人(F) 4.共同犯罪(A),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六、下列限制是否正确?为什么? 1.不正确,因为"森林"与"树"不具有从属关系。 "森林"是集合概念,"树"是非集合概念。 2.不正确,因为"概念"与"概念的内涵"不具有从属关系,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不正确,因为"欧洲"与"法国"不具有从属关系。 "法国"是"欧洲"的一部分。 4.正确,因为"颜色"是"红色"的属概念。 "红色"是"颜色"的种概念。 5.不正确,因为"犯罪"与"杀人罪"不具有从属关系。 "杀人罪"是罪名,"犯罪"是行为。 七、下列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 1.不正确,因为"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是全同关系。 2.不正确,因?quot;广东省"与"中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具有从属关系(真包含于)关系。 3.正确,因为"概念"与"思维形式"具有从属关系。 4.不正确,因为"党员"与"干部"是交叉关系。 5.正确,因为"天安门"属于"单独概念",具有从属关系。 八、指出下列定义违反了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违反"定义必须相称"规则,犯"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2.违反"定义不能循环"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3.违反"定义必须相称"规则,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4.违反"定义项不能循环"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5.违反"定义应清楚确切"的规则,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普通逻辑自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一谈。 14、矛盾律要求:在互相否定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假的,而不能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15、排中律要求:在互相矛盾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真的,即二者必居其一,排除第三种可 能性。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定任何一个思想为真,都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现在: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能够为人们进行 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普通逻辑_课后答案(符号和课本一样哦!)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引论 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答: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2.答:指逻辑学。 3. 答:“逻辑修养”指把握、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或在逻辑学上的造诣。显然,这里的“逻辑”一词,指的是逻辑学。 4.答: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5.答:“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一词用来形容思维清晰,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这里,“逻辑”一词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6.答:指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7.答:“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意指马克思没有写过逻辑学的专门著作,这里的“逻辑”显然是指逻辑学;“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意指马克思留下了体现在《资本论》中的逻辑思想,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8.答:指逻辑学。 二、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答:①1、10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所有M是P;所有S 是M;所以,所有S是P。” ②2、4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 ③3、11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只有p,才q。” ④5、12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p,并且q,而且r。” ⑤6、8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或者p,或者q。” ⑥7、9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p;所以,q。”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 1.答: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答: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3.答:不表达命题,它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并未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4.答: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 5.答: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题。 6. 答:表达命题。虽然它使用的是感叹句,但反映还是十分明确的。 7. 答:不表达命题。 8.答:不表达命题。 9.答:不表达命题。 10.答:表达命题。 二、下列命题各属何种选言命题? 1.答:不相容的选言命题。在自然语言中,“或者……或者……或者”这个逻辑联结词是有歧义的。在某种语境中,它可以用来作为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在另一种语境中,它也可能用来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在这个命题中,根据它的语境,它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因为这个命题的三个选言肢实际反映了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这些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课堂笔记 绪论部分 一、什么是逻辑学? ●它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逻辑”≈思想/规律; ●它静止地研究事物,不研究变化发展的东西【与哲学相区分】; ●它具有严谨性、古老性、稳定性等特征; ●它的研究对象是: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正确,但违反逻辑的一定错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二、逻辑的功能和作用? ●逻辑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 三、逻辑学的内容? ●思维的形式和规律 1、“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 2、思维的概念 思维就是理性认识,是人在脑中借助于语言材料、运用概念以及判断推理的过程,它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3、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4、思维的三种基本形态(形式):概念、判断、推理、论证。 5、思维的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冲律、充足理由律 5、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第一章概念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对同一类事物共同本质的概况,它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思维成熟的标志是概念的形成】 【所有的概念都通过实词来表达,或者说实词都用来表达概念】 【不可能将所有的概念都表达出来,这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 ●概念是构成思维的最小单位。 二、概念的种类? ●①实体概念 ②属性概念:表示事物属性 ③空概念:概念里没有任何对象:如鬼神

三、定义概念: 1、下定义的方法:内涵 + 外延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⑴、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总和,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怎么样的,是认识活动的结果,是关于概念质的规定【即对事物最本质的概括,是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所在(如人是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 ⑵、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具有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对象,是关于概念量的规定,指概念的适用范围。【外延指的是概念的对象,主要方法是分类(分类确定分类依据时,必须使对象穷尽)和举例】 ●内涵是外延的限定,外延是对内涵的概括 ●内涵越多,越准确; 外延越大,越丰富 2、下定义的规则:(通过种和属的结合来下定义) ●定义中的属概念必须要宽度适当:不宜过大或过小 ●不允许包含被定义的概念:如人就是除了非人之外的动物 ●不允许包含否定词:如牛不是马 ●不可以是比喻 ●定义不可循环:如暂时是比永久短一点 四、概念间的关系(用欧拉图示表示) 概念的关系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相容关系又包括同一关系(全同关系/全等关系)、从属(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 1、相容关系 ⑴、全同关系 如果S和P的外延完全重合,即所有的S都是P并且所有的P都是S,那么,S与P之间的关系就是全同关系,可用图1表示。 S P ⑵、包含关系 如果S的合部外延同P的部分外延相相重合,即所有的S都是P并且有P不是S,那么S与P之间的关系就是包含关系。S与P之间的真包含于关系可用图2表示。 P S ⑷、交叉关系 如果S和P的外延仅有一部分重合,即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并且有的P不是S,那么,S与P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S与P之间的交叉关系可用图4表示。

整理版-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堂上训练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抽象思维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 _思维的形式结构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共同联系方式___。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逻辑常项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逻辑变项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这个S是P )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非p,但q)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或p,或q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如果非p,那么,非q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逻辑常项:所有,是。逻辑变项:S,P 2.p←q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 3.有S不是P逻辑常项:有,不是。逻辑变项:S,P 4.(p∧q)→r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 第二章概念 一、填空: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单独概念)2.《鲁迅全集》(单独概念)3.比尔·盖茨(单独概念)4.《普通形式逻辑》课本(普遍概念) 5.电脑(普遍概念)6.那张纸(单独概念)7.共产党(普遍概念)8.中国共产党(单独概念) 9.国庆节(普遍概念) 10.中国人(普遍概念)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无济于事(正概念)2.败诉(正概念)3.不料(正概念)4.不作为(负概念) 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 a 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 .营业性舞厅(a),人(b),场所(c),成年人(d),标志(e),未成年人(f)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概念 一、填空题 1.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属种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具有全 异关系。 2.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种 差,“判断”是属。 二、单选题 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B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 2.“安顺位于贵州”这句话中的“安顺”与“贵州”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 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 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 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 )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 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 )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华民族”是( C )。 A、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B、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C、集合概念、正概念 D、集合概念、负概念 8.设a为“《三国演义》”,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C )。 A、a真包含于b B、b真包含a C、a与b全异 D、a与b全同 9.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B )。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 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三、双选题 1.在“新闻报导应该是实事求是的”这个判断中,“新闻”是( B C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2.下列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 BC ) A、“牛”限制为“牛郎” B、“月亮”概括为“星体” C、“鲁迅”限制为“文学家” D、“楷书”概括为“书” 3.下列限制与概括正确的是(BD )

形式逻辑最全期末复习资料

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间接地,概括地反映。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方式叫思维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思维与语言有不可分类的联系。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概念、判断和推理)是借助于语言(语词、句子和句群)来实现和表达的。 3、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有具体内容,也有逻辑形式,反映在概念、判断和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叫思维的具体内容;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叫思维的逻辑形式。 思维的逻辑形式既与思维的具体内容相联系,其自身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普通逻辑不研究思维的具体内容,只研究各种不同类型的思维的逻辑形式。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逻辑常项,一是变项。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它们的逻辑常项的不同。 4、简单的逻辑方法:普通逻辑所研究的逻辑方法主要是指:定义、划分、限制与概括、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归纳方法等。相对于辩证逻辑所研究的逻辑方法,上述方法是比较简单的。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与感觉、知觉、表象不同:感觉、知觉、表象是反映个别对象的具体形象及其属性,其中既有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也有非特有属性或非本质属性;概念舍支了对象的非特有或非本质的忏悔,而是抽象地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6、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牲,即内涵和外延。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称为概念的含义。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范围。 7、单独概念:是反映唯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语词中的专有名词和摹状词都表达单独概念。 8、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语词中的普通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等,一般都表达普遍概念。 9、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叫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叫非集合概念。集合体是由若干同类的个体组成的统一的总体,一人集合体所具有的忏悔,只为该集合体所具有,而不必为这个集合体中的每一个体所具有。非集合体则不同。 10、正概念和负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忏悔的概念就是正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忏悔的概念就是负概念。从语言方面说,在表达负概念的语词中,常常含有“无”、“不”、“非”等否定词。负概念总是相对于某个特定范围而言的,一个负概念所相对的范围,逻辑上叫做论域。 11、同一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全部重合,即所有的a都是b,同时所有的b都是a,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一关系。 12、真包含于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a都是b,但是有的不是,那么与之间的关系说是真包含于关系,即真包含于。 13、真包含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b都是a,但是有的a不是b,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关系,即a真包含b。 在真包含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中,都有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和一个外延较小的概念。外延较大的那个概念叫做属概念,外延较小的那个概念叫做种概念。这两种关系叫属种关系。 14、交叉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仅有一部分是生命的,即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而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15、同一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中至少有一部分外延是重合的。我们把这四种关系统称为相容关系。

普通逻辑学复习题答案(第一版)

逻辑学练习题答案 教材《普通逻辑学》 第一章 绪论 (P19~22) 一、单项选择题 1~5 B –B –D –B -C 二、填空题 1.严复 2.思维形式的结构 规律 方法 3.逻辑常项 4.形式 内容 5.间接 概括 三、分析下列各题的逻辑形式,并用公式表示。 1.只有p 才q 即p q ← 2.如果p 那么q 即p q → 3.p 或者q 即p q ∨ 4.p 并且q 并且r 即p q r ∧∧ 5.所有M 是P ,所有S 是M ;所以,所有S 是P 即MAP SAM SAP ∧- 四、请指出下列各逻辑形式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逻辑常项:“所有……是……” 逻辑变项:“S ”和“P ” 2.逻辑常项:“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S ”和“P ” 3.逻辑常项:“如果……那么……” 逻辑变项:“p ”和“q ” 4.逻辑常项:“只有……才……” 逻辑变项:“p ”和“q ” 5.逻辑常项:“或者……或者……或者……” 逻辑变项:“p ”、“q ”和“r ” 6.逻辑常项:“……并且……并且……” 逻辑变项:“p ”、“q ”和“r ” 7.逻辑常项:(……并且……),所以…… 逻辑变项:PAM 、SOM 、SOP 8.逻辑常项:(……并且……),所以…… 逻辑变项:p q →;p ;q 第二章 概念 (P57~64) 一、单项选择题 1~5 A –B -B –C -D 6~10 B –C –B –D -D 二、填空题 1.事物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2.内涵 外延 3.交叉 4.反对 5.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 6.说明 规定 7.一次 连续 8.属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三、分析下列语句中是从内涵方面还是外延方面来表述标有横线的概念。 1.内涵和外延 2.内涵 3.内涵 4.内涵和外延 5.内涵和外延 6.内涵和外延 7.内涵 8.内涵 9.内涵 10.内涵和外延 四、分析下列语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的种类。 1.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 2.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 3.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4.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负概念 5.虚概念 6.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

《普通逻辑》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2.指逻辑学。 3.“逻辑修养”指把握、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或在逻辑学上的造诣。显然,这里的“逻辑”一词,指的是逻辑学。 4.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5.“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一词用来形容思维清晰,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这里,“逻辑”一词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6.指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7.“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意指马克思没有写过逻辑学的专门著作,这里的“逻辑”指逻辑学;“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意指马克思留下了体现在《资本论》中的逻辑思想,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8.指逻辑学。 二、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答:①1、10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所有M是P;所有S 是M;所以,所有S是P。” ②2、4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 ③3、11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只有p,才q。”

④5、12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p并且q,而且r。” ⑤6、8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或者p,或者q。” ⑥7、9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p;所以,q。” 第二章 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 1.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3.不表达命题。 4.表达命题。 5.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题。 6.表达命题。 7.不表达命题。 8.不表达命题。 9.不表达命题。 10.表达命题。 二、下列命题各属何种选言命题?

普通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1.逻辑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的 2.研究对象:逻辑学是研究逻辑的思维形式,逻辑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是受外界的刺激而引起的反映 4.人的认识活动可以分为2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 5.思维的逻辑形式:也叫思维的形式结构,是指思维形态各部分之间的联接方式(思维形式) 6.概念是思维的最小单位,又称思维的细胞 7.思维的联接形式有2部分组成:联接变项(可变),逻辑常项(不可变) 8.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恒定不变的部分,它具有固定的意义,是区别不同类型逻辑形式的标志或依据。 形式逻辑研宂思维的逻辑形式,是从真假值(逻辑值)角度出发的 9.传统逻辑4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屮律,充足理巾律。思维逻辑规律3条(无4)。 10.简单逻辑方法:是指根据事实材料或思维材料,按照逻辑规律、规则形成概念、做出命题、进行推理 的方法 11.逻辑学的性质:1工具性2全人类性 12.学习逻辑学的意义:1逻辑是人们探求新知的必要工具2提高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工具3掌握和学习 科学新知的工具4是人们认识和揭露逻辑谬误和反驳诡辩的工具 13.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 14.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2个重要逻辑特征 15.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16.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既通常所说的概念的适用范围 17.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其特点是:集合体与个体不是 属种关系,集合体的属性个体不一定有,个体的属性集合体也不一定有,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18.根据表示概念外延的圆圈图形有无重合之处,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可以分力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 类 19.相容关系包括: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 20.不相容关系:也叫全异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之处的关系 21.矛盾关系:同一属概念下的俩个种概念的外延不同,其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属概念外延,这两个概念 外延关系就是矛盾关系 22.反对关系:同一属概念T的俩个种概念的外延不同,其外延之和小于它们的属概念外延, 这两个概念 外延关系就是反对关系(对立关系) 23.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闪涵而减少概念的外延 24.概念的概括法:通过减少概念内涵增加概念外延 25.给概念下定义注意:1必须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2定义项应尽量简短 26.定义法----属+种差公式: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 27.定义的种类:实质定义(发生、关系、功用定义),词语定义 28.划分: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儿个小类,从而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29.划分组成:母项+子项+划分的依据 30.命题的2大特征:1命题对思维对象情况必须有所反映,特别是肯定或否定的反映2对思维对象的反 映有真有假 31.推理的分类:1前提和结论不同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回溯推理2 32.直言命题:直接无条件的反映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性质命题) 33.直言命题组成:主项,联项,谓项,量项 34.质、量的结合分类

自考普通逻辑复习资料doc资料

普通逻辑第一章引论 1、逻辑学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学问,是研究如何区分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 2、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一个完整的判断是由若干概念构成的,其中包括判断的主项、谓项和联项。 3、思维通常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推理通常是通过若干语句来表达的,判断一般是通过语句来表达的,而概念是通过语词来表达,论证则通过句群来表达。 4、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所谓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 5、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第二章概念 5、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珠思维形式。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 素 6、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7、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集合(或者类)。 8、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9、空概念:外延为空集的概念称为空概念。 10、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称为单独概念。表达单独概念的语词有二种:一种是专有名词,如拿破仑、长江;一种是摹状词。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11、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称为普遍概念。 12、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13、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指的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如西沙群岛、森林,集合体与组成该集合体的个体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集合体所具有的性质未必为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14、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类”概念是非集合概念中的普遍概念,因此这些“类”概念所反映的属性必定为属于这个“类”的一个个体所具有。 15、判断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要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基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