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节奏与旋律 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_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f48896943323968001c9213.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课时《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自己在不同集体中,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
了解集体中的“小群体”存在的利与弊;懂得正确处理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就是学习过集体生活的过程,也是促进集体和谐发展的过程。
2.能力目标:能够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自己所在的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学会让自己所在的“小群体”融入大集体中;能够正确区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冲突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教学重点】解决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教学难点】“小群体”和“小团体”的区别及联系【教学过程】一、朗读感悟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音乐】《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教师点拨:同学们,如果朗诵中没有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这首诗歌恢弘的气势、澎湃的激情,你还能感受到吗?朗诵的美感来自于节奏,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与时代的节奏合拍,与集体的要求合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那么,怎样才能与生活节奏合拍呢?今天老师将引领同学们一起来探究在集体生活中的《节奏与旋律》之美。
二、探究新知(一)我在多个集体中活动一:数一数~“小霞”在集体中的角色要求:1.小组内讨论小霞在不同集体中的不同角色。
2.小组内分享交流不同角色承担的责任有什么不同。
问题:这些角色之间会发生冲突吗?为什么?教师小结:我们会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所在的集体不同,扮演的角色也就不同,承担的责任自然也不相同。
每个集体的节奏和旋律都是不同的,有时发生冲突也在所难免。
活动二:问题:你能说说小霞的烦恼是什么?【多媒体呈现结论】不同的角色之间有时可能会发生冲突。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融入集体;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个人与集体就会产生矛盾甚至冲突,我们个人感受到的就是烦恼。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七课 第2课时 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七课 第2课时 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068a4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1.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2课时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的主题是“节奏与旋律”,本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生活节奏与旋律的关系,认识到保持生活节奏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以达到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效果。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
他们对生活节奏有一定的认识,但如何合理安排生活,保持生活节奏,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活节奏与旋律的关系,认识到保持生活节奏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合理安排生活,保持生活节奏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压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活节奏与旋律的关系。
2.如何合理安排生活,保持生活节奏。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活节奏的重要性。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互相借鉴。
3.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教学PPT,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音频,让学生感受生活节奏的快慢,引发学生对生活节奏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分析生活节奏与旋律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持生活节奏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互相借鉴。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意见。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讨论中学到的知识,明确保持生活节奏的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压力。
分享一些调节心态的方法,如运动、听音乐、阅读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持生活节奏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思考题: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保持生活节奏?请写下你的计划和实践方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_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二框题《节奏和旋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二框题《节奏和旋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1ff68a2fab069dc502201ec.png)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二框题《节奏与旋律》【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初步树立面对集体时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能理解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小团体主义。
能力目标:提高处理集体与小群体之间矛盾与冲突的能力;提高在集体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对复杂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个人在多个集体中承担多重责任,知道怎样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之间的关系,理解怎样处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怎样处理不同集体中的多重责任。
【教学难点】怎样认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法如小组讨论、谈话法、观看视频、情景剧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欣赏。
视频感悟:这七年级某班的跳绳队,如何评价这一条绳团队?教师引导:在这个团队中,每个队员都有个人的节奏,当所有成员的节奏很好的融为一体的时候,就汇成了优美的集体旋律,在这儿节奏好比个体,旋律好比集体,如何正确把握节奏和旋律,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话题《节奏和旋律》。
第一环节:我与多个集体过渡:在这跳绳团队中,当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和谐时,每个人都能很好的融集体中。
引导:当然,在这个跳绳集体中,如果有一个成员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不和谐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小结: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当个人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和谐时,个人就能很好地融入集体,当个人节奏与集体的旋律不和谐时,为保持和谐,需要调整个人的节奏。
问题引导:在这个跳绳的团队中,有哪些角色呢?他们都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呢?活动一:角色与责任生活中你还扮演过哪些角色?承担什么责任。
(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小结: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
过渡:在生活中,既然每个人都属于多个集体,我们也有多重角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第2课时 节奏与旋律》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第2课时 节奏与旋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0f96f0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9.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2课时节奏与旋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2课时《节奏与旋律》,主要讲述了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中,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以及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集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到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只有和谐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集体生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集体观念,对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忽视集体利益,缺乏为集体利益奋斗的精神。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他们关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质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学会在集体中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在集体中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质量,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处理。
2.教学难点:如何在集体中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集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讨论题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总结出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方法和原则。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第2框 节奏与旋律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第2框 节奏与旋律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db4ddd960590c69fc37652.png)
(2)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 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3)我们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节奏中学习过共同生活,在解决不同集体的角色冲突中学习过集体生活,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感受集体生活带给我们成长的快乐。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节奏与旋律》
课题
《节奏与旋律》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课程标准
(二)在集体中成长,课标P11第2.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 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学 习目标
课后作业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的基础训练
(修改人:)
板书设计:
节奏与旋律
1.我 在多个集体中
2.集 体中的小群体
教学反思:
(1)如果你是小倩,请你为同学们作出解释,为什么要给校长写信?
(2)如果你是小鑫,为什么故意报错自己的班级?
(3)小鑫的做法,会有什么后果?(对个人、对班级)
二、为什么会产生角色冲突?
①我们同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
②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角色之间的冲突就可能给我们带来烦 恼。
一、自己的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
(2)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为了保持旋律的和谐,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
环
节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3-7-2节奏与旋律(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3-7-2节奏与旋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68eccb9e31433239689352.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3-7-2节奏与旋律(教案)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2课时《节奏与旋律》教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2节奏与旋律导学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2节奏与旋律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到在不同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2.学会调整自己的节奏,融入集体的旋律,排除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
3.学会分辨小群体与小团体,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调整自己节奏,融入集体的旋律难点:区分小群体与小团体【自主学习】一、我在多个集体中1.我们同时属于多个(),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
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承担不同的()。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集体;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为保持旋律的和谐,我们需要()自己的节奏。
3. 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我们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和()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以及任务的()程度等。
4. 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应从()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利益服从()利益,()利益服从()利益。
二、集体中的小群体1. 在集体生活中,一些()相投、()相似,或者()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2. 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
3. 面对这样的矛盾和冲突,需要“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反对()。
4. 在集体生活中,我们面对矛盾和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我们学习过()的经历,也是促进集体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
【合作探究】1.节奏的作用《保卫黄河》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
请在音乐课代表的带领下欣赏这首歌曲,在欣赏中通过击掌等方式感受其节奏,体会节奏在作品中的作用。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2《节奏与旋律》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2《节奏与旋律》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2d5edf8bd63186bdebbc06.png)
现象评点:(多媒体展示)
你同意这些点评吗?如果由你来点评,你会说些什么?
如果无视这些现象,任其蔓延,结果会怎样?
提示:真正的友谊是朋友、挚友之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在艰难困苦中,在共同的奋斗和追求中,由于互相帮助和支持而建立的一种美好感情。“哥们儿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上刀山,下油锅”,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讲义气,结团伙。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广交朋友,同时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分清正当的友谊和“哥们儿义气”。
通过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找到处理角色冲突的方法和应该遵循的原则。
了解小群体产生的因素,作用及意义。
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访谈方式,帮助学生辩证地认识小群体。
帮助学生区分小群体和小帮派,认清“小帮派”的危害,从而启发学生对小团体主义和集体主义关系的深入认识。
通过对集体琐事的分析,帮助学生认清集体发展现状,考察集体的教育效果。
课堂小结
(多媒体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活动:列举能够体现“和谐”内涵的词语。
小结: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个体差异,正确对待生活中角色的冲突、矛盾,建设和谐集体、和谐社会。礼之用,和为贵。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板书
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目标导学二:集体中的小群体
(多媒体展示图片)
思考:1.形成这些小群体的原因是什么?
2.这样的小群体有何作用和意义?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提示)
原因: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ef3fd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05.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主要讲述的是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内容包括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等。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班级、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鲜明,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扰,如沟通不畅、误解、矛盾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相处的意义,掌握与人沟通、理解的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
2.难点: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与人和谐相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的技巧。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人沟通、理解、包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设计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和谐相处的图片,如朋友聚会、家庭成员和睦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和谐?为什么我们要与人和谐相处?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与人和谐相处的。
引导学生从尊重、理解、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与他人交往中做到尊重、理解、包容?请举例说明。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小组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设置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人沟通、理解、包容。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共奏和谐乐章》第2课时《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共奏和谐乐章》第2课时《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c434fbcaaedd3383c4d3d9.png)
第7课《共奏和谐乐章》教学设计第2课时节奏与旋律一、教材分析《节奏与旋律》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共奏和谐乐章》的第二框内容。
本课是在第一框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通过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体验,了解个人在多个集体中的不同角色、不同责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学会选择,正确理解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当小群体与集体之间发生冲突时,能够维护集体的正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二、学情分析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使学生要扮演众多的角色,他们本来愿意按照角色期望来适应自身的角色责任,但由于不能灵活自如地转换角色,进而引发角色间的冲突。
这一系列的冲突使初中生产生质疑自我或质疑他人的倾向,心理烦恼增加、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在集体中生活与交往,学会正确处理集体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小团体主义;坚持“民主”“和谐”“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能力目标提高处理集体与小群体之间矛盾与冲突的能力;提高在集体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对复杂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理解集体主义原则;能辨证认识集体中的小群体。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会辩证地看待二者关系;能辨证认识集体中的小群体。
2.教学难点知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会辩证地看待二者关系。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自己在不同集体中的角色,为下面更好地处理角色之间的关系做铺垫。
师: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梳理一下你在不同的集体中的角色,选择其中一个角色,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刘文姣
![3.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刘文姣](https://img.taocdn.com/s3/m/dc9f9963ba0d4a7303763a01.png)
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节奏与旋律道口镇抗大初中刘文姣教材分析:本节课是2016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的第二框题。
在学习了单音与和声后,学生了解了遵守集体规则以及处理集体中的矛盾冲突的方法,本节课进一步分析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在不同集体中的不同责任,当不同的集体之间发生矛盾时,应该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的让局部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通过“不同集体不同责任——个人节奏集体旋律——正确处理矛盾冲突”这一逻辑线索,帮助学生找到更好适应集体生活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学情分析:青春期的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有不断增加的个人发展要求,他们渴望社会角色,希望承担社会责任,但是他们在心理上发展相对迟缓,造成身心发展不平衡,初中生活使学生要扮演众多角色,但是由于不能灵活自如的转变角色,进而引发角色冲突,这一系列的冲突使学生心理烦恼增加,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责任意识,体会集体生活中的责任感,反对小团体主义能力目标提高处理个人与集体及集体中的小群体关系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集体中的角色,知道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中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的方法教学重点:处理不同集体中的多重责任,教学难点:认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学生用手打着节拍,也可以跟着唱,感受节奏,体会节奏的作用。
一首歌要有节奏才能旋律动听,一个班级也是这样,二、自主学习展示实力(课本P66-71)• 1.如何理解我在多个集体中?• 2.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 3.如何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 4.正确处理角色冲突的意义?• 5.小群体的积极影响及消极影响?• 6.小团体主义的形成及应对方法?学生小组自学,相互交流核对,在书本上作笔记三、目标导学一,我在多个集体中1、说一说你在不同集体中的角色,各承担着什么责任?(1)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
7.2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
![7.2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025a58a216147917112883.png)
①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
②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③我们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节奏中学习过共同生活,在解决不同集体的角色冲突中学习过集体生活,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感受集体生活带给我们成长的快乐。
四、反思总结
1.通过学习,掌握了哪些知识?
2.对哪些问题存在疑问?
五、效果检测
《伴你学》7.2
7.2《节奏与旋律》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名称
节奏与旋律
适用年级
七
适用类型
新授课
知识点来源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7课《共奏和谐乐章》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在不同集体中 ,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2.学会调整自己的节奏,融入集体的旋律,掌握排除角色冲突带来烦恼的方法。
3.学会分辨小群 体与小团体,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4.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当小群体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津时,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参与集体的建设。
②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就会产生与小群体外的其他同学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5.如何对待小团体主义?
面对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3.小群体有哪些影响?
(1)积极影响:
① 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7.2节奏与旋律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7.2节奏与旋律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3beda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7.png)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例如,针对学生对集体节奏的疑惑,提供清晰的解释和例子。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听讲解集体节奏的概念,并思考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例如,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例如,通过在线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和收集学生的预习成果。
-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提前了解集体节奏和个人节奏的关系,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板书采用简洁的文字和图表,突出重点知识点。例如,使用图表展示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作用,使用关键词突出集体节奏的概念。
4. 准确精炼,概括性强:板书准确地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进行复习和总结。例如,使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集体节奏的概念,使用精炼的句子表达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5. 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使用色彩丰富的图表和图片,增加板书的吸引力;使用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增加板书的趣味性。
难点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可能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克服个人主义倾向,真正投入到集体合作中,表现出对集体荣誉的关注和贡献。
难点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难以将所学的关于集体和谐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03 第7课 共奏和谐乐章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03 第7课 共奏和谐乐章](https://img.taocdn.com/s3/m/b9225e2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18.png)
共奏和谐乐章设计说明本课接续前面课程所侧重的学校生活领域,将道德学习从自我认识、与他人交往的内容扩展到集体生活。
对应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道德修养、健全人格与责任意识。
“单音与和声”旨在让学生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并能通过理性的思维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个人的行为。
“节奏与旋律”引导学生在不同集体生活中体验不同角色带来的不同责任,掌握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方法。
学习目标1.通过集体活动,培养热爱集体的意识,自觉遵守集体共同规则,体会集体生活中的责任感。
2.通过活动体验分析,理解集体规则和个人意愿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原因,学会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理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之间的辩证关系,知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理解让集体的和声更美的做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3.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角色冲突,对角色冲突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
正确处理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归纳集体中小群体形成的原因及小群体和集体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和理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
2.教学难点: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认识集体中的小群体。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情感体验。
资源与工具1.资源: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等。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框单音与和声一、学习情境小苗中午刚放学,妈妈便打来了电话,说她被单位派去外省出差,今天下午就要出发,希望小苗能趁中午休息时间赶回家里。
但是,今天下午学校要举办校园艺术文化节,她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和骨干力量,中午需要排练很多节目。
思考:小苗应该回去还是不回去?生活中,我们也会像小苗一样面临类似抉择:是坚持个人意愿,还是奉行集体至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声与和声”,探究合理的做法。
二、预习检查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节奏与旋律教案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节奏与旋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20b9f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0.png)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节奏与旋律教案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2课时节奏与旋律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人在多个集体中承担多重责任,知道怎样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之间的关系,理解怎样处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能力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个人与集体以及集体中的小群体关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面对集体时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能理解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怎样处理不同集体中的多重责任。
教学难点:怎样认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活动内容)列出你在不同集体中扮演的角色,数数有多少种。
提示:社会、家庭、学校、班级……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列举,我们发现,每个人在不同的集体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正如每种节奏在不同的音乐中都有应用,只有在节奏与音乐的旋律协调时,声音才能悦耳。
同理,我们身处不同的集体中,但我们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节奏,那么怎样让个人的节奏与集体的节奏和成优美悦耳的旋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节奏与旋律”的问题。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节奏与旋律教案1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我在多个集体中活动一:情景探究(多媒体链接展示材料)情景一:小倩两周前给校长写了封信,在信中,她结合自己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学校工作的建议,她的做法得到了校长的肯定,却遭到了一些同学的讥讽,有人甚至认为她“出卖”了班集体。
想一想:(1)小倩这是“出卖”班集体吗?你怎么看待小倩的做法?提示:不是,她这样做是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会带动班级的发展,所以不是出卖班集体。
情景二:小鑫随手乱扔垃圾,被学校值日生“逮”个正着,她“灵机一动”,故意报错自己的班级,没有扣她们班的积分,有同学说:“小鑫真棒!维护了我们班的荣誉!”(2)小鑫的做法是维护班级荣誉吗?你怎样看待小鑫的做法?提示:不是,班级荣誉应该通过正当方式赢得,小鑫的将自己的过错推给了别的班,是道德错误,虽然没有扣自己班级的积分,却不利于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
(部编版)七年级道法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法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45cd5702d276a201292e49.png)
1.通过梳理自己所在的不同集体,知道每个人同时属于多个集体,不同集体之间的要求和利益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了解自己在不同集体中扮演的角色及责任。知道除了集体之外,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小群体,了解小群体的含义、作用,认识并能做到把小群体的利益也融入集体之中。
2.通过自己在不同群体或集体中角色以及作用的认识,提高对不同集体、群体的认识能力以及对复杂事物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
2.案例:中学生小团体义气酿大祸
2017年2月,在某职业学院内,女学生朱某伙同另外四名女生在学校女生宿舍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打、辱骂两名女学生,并拍摄视频。其间五名女生脱光了一名被欺凌女同学的衣服予以羞辱,并用手机拍摄了羞辱、殴打视频,事后还在自己的微信群内小范围进行了传播;其中一名被害人,当天先后被殴打了三次。经鉴定,两名被害人均构成轻微伤,其中一名被害人精神抑郁。2017年11月,五名未满十八岁的欺凌同学的女生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活动三:“小青的班级生活”
在小青所在的七年级(1)班,每到下课时间,同学们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有几个同学总是讨论学习问题;有几位男生是铁杆球迷,总是兴高采烈地谈着球赛,他们也是班级篮球赛中我们的主力;小青和其他三位同学由于都是校学生会成员,则经常聊学生会工作;还有几位男生同学常常约好一起去校内小店买零食,还常常迟到,影响老师上课,其他同学说说他们,他们还联合起来欺负那些同学……
以社会案例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与执行能力
如何处理集体中小群体与集体的矛盾与冲突呢?由学生们先讨论,教师再引导,对待的原则就是——首先体现集体利益规则,其次体现为更广泛的道德与法律。也就是说,营建小群体,或维系小群体利益的过程中,不损害他人、集体的利益,更要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2 节奏与旋律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2 节奏与旋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e3233025c52cc58bd6befd.png)
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2课时节奏与旋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责任意识,体会集体生活中的责任感。
(2)树立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小团体主义。
(3)坚持“民主”“和谐”“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能力目标(1)提高处理集体与小群体之间矛盾与冲突的能力。
(2)提高在集体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能力。
(3)提高对复杂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3.知识目标理解集体主义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集体中的小群体。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节奏与旋律》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
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
本课通过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体验,了解个人在多个集体中的不同角色、不同责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学会选择,正确理解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教材通过分析小群体的形成及对于个人成长的价值,让学生了解小团体主义,学会在小群体和集体之间发生冲突时,能够维护集体的正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教案及学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教案及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7050f54028915f804dc287.png)
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教案及学案1单音与和声2节奏与旋律1单音与和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最牛钉子户2018年8月1日,河南郑州,一条通车近两年的道路上仍有一处“钉子户”,一户村民家的院子将一半道路“斩断”,由北向南的车辆只得压过双黄线逆向行驶,十分危险。
有路过的村民透露,修路时这家人因赔偿问题未与有关部门达成一致,因此成为“钉子户”,形成如此僵局。
思考: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怎样唱好单音与和声呢?教师点拨:在集体生活中,“我”和“你”可能有着不同的诉求,我们的小群体和集体的利益也可能不尽相同,有时难免发生碰撞,产生矛盾或冲突,这些都是我们共同生活中的小插曲。
面对这些“不和谐音”,我们如何才能奏出集体生活的和谐乐章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单音与和声》,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一致与分歧【活动一】情景剧情景一:学校严令穿校服,可是校服的颜色、款式我实在不喜欢。
情景二:我想带手机上学,可学校不允许。
情景三:学校田径队吸纳我为新队员,可是田径队员每天都要早起训练,太累了,我不想去。
思考:1.你在集体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冲突吗?遇到过。
如我想把自己的发型修理一下,新潮和时尚一点,可学校规定不能留奇异的发型。
2.在遇到类似的冲突时,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①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
这些规则能够保证集体的和声更动听。
这些矛盾或冲突,源于个人与集体的需要不同。
②我会自觉遵守集体的这些规则。
【教师总结】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
这些规则能够保证集体的和声更动听。
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
【活动二】材料分析(多媒体出示此材料及问题)周末,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组织游山。
周日,同学们都按规定的时间早早地集合在学校门口。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2框节奏与旋律》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2框节奏与旋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b07415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6.png)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2框节奏与旋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共奏和谐乐章第2框节奏与旋律》这一框题,是在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和谐,通过节奏与旋律的比喻,让学生深入理解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教材中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和谐社会的特征,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和谐社会的公民素质。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和谐社会的概念可能比较模糊,对于如何实践和谐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
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道德与法治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学生在这一阶段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对于社会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谐社会的概念,认识和谐社会的特征,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和谐社会的概念、特征以及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实践和谐,培养和谐社会的公民素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和谐社会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和谐社会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呈现一些关于和谐社会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实践和谐的,引导学生认识和谐社会的特征。
节奏与旋律+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节奏与旋律+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475797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3.png)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课题《节奏与旋律》教材版本人教版科目道德与法治学段初中授课时间课时1课时授课班级初一(一)班授课教师解读课标《节奏与旋律》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悉,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本框题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
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解读教材教材地位和结构第二框题“节奏与旋律”,本框题通过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体验,了解个人在多个集体中的不同角色、不同责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学会选择,正确理解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教材通过分析小群体的形成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小团体主义,学会在小群体和集体之间发生冲突时,能够维护集体的正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教学目标社会责任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
教学重点在不同的集体中承担不同的责任;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
教学难点在角色冲突中学会承担责任;明确坚持集体主义。
解读学生进人初中,学生生活在一个集体中。
在集体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角色冲突、利益冲突,在冲突面前,不同的同学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同时小群体、小团体也是在集体生活中普遍存在的。
因此,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在不同集体中担任不同角色带来的沖突,正确对待集体中的“小群体”,不仅可以使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调整自己的节奏,保持集体旋律的和谐,也有助于学生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
解读方法教学准备教师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学案、课件;分好小组组织课前合作学习;学生学习准备:课前通过书本自学;课前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过程课前学习《节奏与旋律》的课本内容课前作教学准备,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
课题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节奏与旋律单元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集体、以集体利益为重的意识,培养亲近集体、融入集
体的情感
能力目标
能够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增强克服小团体主义的自觉性。
知识目标明确在不同集体中承担的责任;
认识小团体主义的危害。
重点遵守集体规则,维护集体利益
难点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学法情景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教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保卫黄河》在欣赏中通过击
掌等方式感受其
节奏,体会节奏在
作品中的作用。
讲授新课
我在多个集体中运用你的经验:P66
问题:梳理一下你在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数一数
有多少种,都是什么角色。
当这些角色之间发生冲
突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本周,杨杨接到3个活动通知。
学生分享自己
的生活经历
体会自己所在不
同集体中的角色
发生冲突时,自己
产生的困惑,以便
更好地处理角色
之间的关系。
通过杨杨的角色
志愿队、篮球队、合唱团
根据杨杨收到的三个通知,填写下表。
得出结论: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杨杨的烦恼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恼?
得出结论: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冲突的原因
探究与分享:P67
问题:上述情境中,除了班集体,还有哪些集体?小倩是否“出卖”了班集体,而小鑫是否“维护”了班集体的荣誉,为什么?
探究与分享:P68
思考:上面的“我”有哪些角色和责任?
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处理?
得出结论:排解由于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的方法
身怀六甲闻母亲去世,她坚持做完8台手术
思考:唐耘熳是怎样处理“医生”和“女儿”的
角色冲突的?学生填写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冲突,引导学生感
受处在多个集体
中。
通过集体生活中
的典型事例,启发
学生思考如何正
确地维护集体的
利益,处理好不同
集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最新的时政
新闻引导学生正
确处理角色之间
集体中的小群体展示两个常见的小群体
问题:这两个小群体是怎样形成的?
上述小群体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得出结论:小群体的形成原因
张明和小伙伴踢球的故事
问题:你怎样看待张明和他的小伙伴的行为?
得出结论:小群体的作用
探究与分享:P70
问题:如果你在集体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形,
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
得出结论:小团体主义
小团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区别
热播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李达康从不推荐易学
习升官
拓展空间:P71
学生回答
学生分析并发
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回答
的冲突。
通过常见的小群
体引导学生分析
小群体的形成原
因。
通过情景设置,帮
助学生区分小群
体和小帮派,并认
识小帮派的危害,
从而启发学生对
小团体主义和集
体主义关系的深
刻认识。
用李达康的实力
圈粉引导学生正
确对待小群体利
益与集体利益。
通过对集体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