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的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四、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全面康复护理 ◆社区家庭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指导原则
谢谢观看!
三、康复护理评估
Rancho Los Amigos认知功能评估表
I级没有反应 病人处于深昏迷,对任何刺激完全无反应。 II级 一般反应 病人对无特定方式的刺激呈现不协调和无目的的反应,与出现的刺激无关。 III级局部反应 病人对特殊刺激起反应,但与刺激不协调,反应直接与刺激的类型有关,以不协调
延迟方式(如闭着眼睛或握着手)执行简单命令。 Ⅳ级 烦躁反应 病人处于躁动状态,行为古怪,毫无目的,不能辨认人与物,不能配合治疗,词语
理活动。颅脑损伤后常见的认知障碍是多方面的,有注意力分散、思想不能 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困难、归纳、演绎推理能力减弱等。 (二)行为功能障碍
脑损伤病人经受各种各样的行为和情感方面的困扰,对受伤情景的回忆、 头痛引起的不适、担心生命危险等不良情绪都可导致包括否认、抑郁、倦怠 嗜睡、易怒、攻击性及躁动不安。严重者会出现人格改变、类神经质的反应、 行为失控等。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一、概述
(一)概念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 为由外力导致脑功能发生改变或者出现脑病理学变化 指由于头部受到钝力或锐器作用力后出现脑部功能的改变 如思维混乱、意识水平的改变、癫痫发作、昏迷、局部感觉或运动神经功能 的缺损
一、概述
(二)病因 导致颅脑损伤的原因主要见于交通、建筑等意外事
故,其次为自然灾害、爆炸、火器伤、跌倒及各种锐器、 钝器伤等。
一、概述
(三)流行病学 ● 我国年发病率为55.4/10万人口。在青年人的意外死 亡中,头部伤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中发病年龄以 10~29岁最高,占62%。 ● 男性发生率多于女性,两者比例为2:1。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入院方式、生命体征、既往史、手术史、家属史等评估患者脑功能情况、肢体运动功能等。
2、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精神、心理和情感状况、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的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等。
二、护理措施
1、体位:正确的体位是预防压疮和肢体挛缩、预制痉挛、保持肢体良好功能的关键。
凡不能自行翻身者,每 2 小时翻身一次,瘫痪下肢可穿防旋鞋,使肢体处于功能位。
2、关节活动:指导患者或家属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主动、被动的活动。
3、言语障碍训练:言语训练应尽早开始,对患者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给予鼓励和帮助,增强其对疾病恢复的信心。
4、认知障碍康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指导,心理护理等。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早期康复介入为防止并发症、减少后遗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综合康复训练既要选择适当的运动疗法进行反复训练,又必须配合其他措施,如心理康复、生活护理、药物治疗等。
3、家庭共同参与,对颅脑损伤后的患者应把康复训练贯穿于家
庭日常生活中去,保证患者在家庭中得到长期、系统、合理的训练。
4、定期随访,防止意外损伤训练,计划因人而异,定期门诊随访。
加强安全生产和交通安全教育,对减少颅脑损伤的发生十分重要。
四、注意事项
患者有功能障碍时注意压疮的预防,行走训练及使用步行架时应有人陪同,防止跌倒。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颅脑损伤康复护理目标与方法
二、康复护理方法
早期
中期
后遗症期
(一)早期康复护理
1.促醒康复 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会出现不同程度
的意识障碍,除应用药物外,还可以采用各 种神经肌肉促进的刺激手段加速其恢复的进 程,帮助患者苏醒、恢复意识。 功能恢复的大致顺序为自发睁眼→觉醒周期 性变化→逐渐能听从命令→开始说话。
(一)早期康复护理
2.保持正确创伤体位 使患者处于感觉舒适、对抗痉挛模式、防止挛缩的体位。
(一)早期康复护理
3.保持皮肤清洁 要定时翻身、变换体位,预防压疮
(一)早期康复护理
4.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脑损伤患者都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往往 丧失正常的咳嗽反射,容易发生误咽误吸, 因此,要及时清除口咽部的血块和呕吐物, 帮助患者排痰,防止呼吸道感染。
(二)恢复期康复护理
2.知觉障碍的康复护理 (1)失认症的康复训练 视觉失认训练 空间关系辨认训练 面容失认训练 方向失认训练
(二)恢复期康复护理
(2)失用症的康复训练 运动性失用的训练 结构性失用的训练 穿衣失用的训练 意念性失用的训练
(二)恢复期康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
3.行为障碍的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行为障碍是多种多样的。 行为异常的治疗目的是设法消除他们不正常、不为社会所接受 的行为。 (1)躁动不安行为的康复护理 (2)易冲动行为的康复护理
(一)早期康复护理
5.尽早康复 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应尽早帮助患者进行深呼吸、被动关节活动 范围练习,肢体主动运动,床上活动和坐位、站位练习,循序渐进。
(二)恢复期康复护理
早期
中期
后遗症期
(二)恢复期康复护理
1.认知障碍的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除有运动功能障碍外,常伴有记忆困难、注意力不集中、 思维理解困难和判断力降低等认知障碍,认知功能训练是提高智能的训 练,应贯穿在治疗的全过程。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颅脑损伤康复护理评定
• 要求受试者临 摹画出一条垂 线、一个圆形、 一个正方形和 一个大写字母A 字。每项记1分, 正常为4分。
• 要求受试者用笔以 最快的速度划去随 机排列的一行或多 行字母中的某个或 某两个字母。 100s内划错多于1 个为注意有缺陷。
(二)注意能力评定
2.数或词的辨别注意测试
听认字母测试
• 在60s内以每秒1 个字母的速度念无 规则排列的字母给 受试者听,其中有 10个为指定的同一 字母,要求听到此 字母时举手,举手 10次为正常。
3
捏痛时患者身体呈去大脑强直(上肢伸直,内收 内旋,腕指屈曲;下肢去皮质强直)
2
捏痛时患者毫无反应
1
能正确会话,并回答医生他在哪、他是谁及年和 月
5
言语错乱,定向障碍
4
说话能被理解,但无意义
3
发出声音,但不能被理解
2
不发声
1
(一)格拉斯哥昏迷评定量表
• 根据GCS计分和昏迷时间长短分为
轻度脑损伤13~15分,昏迷时间在20分钟以内
感知觉功能评定
结构性 失用
运动性 失用
失用症
意念性 失用
穿衣失 用
四、行为障碍评定
发作性失控
• 往往是颞叶内部损伤 的结果,发作时脑电 图有阵发异常,是一 种无诱因、无预谋、 无计划的突然发作, 直接作用于最近的人 或物。
额叶攻击行为
负性行为障碍
• 又称脱抑制攻击行为, 因额叶受损引起。特 点是对细小的诱因或 挫折发生过度的反应。
中度残疾 重度残疾
日常生活能自理,可乘坐交通工具,在专门环境或机构中可以从事某些工 作或学习
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顾,严重精神及躯体残疾,但神志清醒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病情危急,复杂多变,常常导致患者昏迷、残疾甚至死亡。
对于这类患者,精心的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以下是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一、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是护理的关键。
通过呼唤、刺痛等方式判断患者的意识程度,如清醒、嗜睡、昏迷等,并记录意识变化的时间和特点。
同时,要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射等,这对于判断颅脑损伤的部位和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若发现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应立即报告医生。
监测生命体征也是必不可少的。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每 15 30 分钟测量一次,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延长测量间隔。
注意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如有呼吸不规则、潮式呼吸等,可能提示脑疝形成。
此外,还需关注患者的颅内压变化。
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包括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无法主诉头痛,因此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的观察尤为重要。
二、体位护理患者应采取头高脚低位,床头抬高 15 30 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昏迷患者应保持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每 2 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头部剧烈晃动,防止加重颅脑损伤。
三、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至关重要。
及时清除口腔、鼻腔的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窒息。
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吸痰,痰液黏稠时可给予雾化吸入。
同时,要注意观察呼吸音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四、管道护理(一)脑室引流管妥善固定脑室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和脱落。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引流液为淡红色血性液体,若引流液颜色鲜红、量增多,可能提示有活动性出血。
严格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避免引流过度导致颅内压过低。
(二)输液管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注意输液速度和输液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调整。
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及康复评定(康复护理课件)
乐等诸方面受到限制
颅脑损伤病人的主要功能障碍
主要功能障碍 7. 就业能力障碍 ■ 中重度病人恢复伤前的工作较难,持续的注意力下降、记忆缺失、
行为控制不良、判断失误等使他们不能参与竞争性的工作
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康复护理目标
(1)短期目标 ■ 尽最大限度提高病人的觉醒能力,防止各种并发症
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康复护理目标
(2)长期目标 ■ 最大限度地促进病人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使病人最大限
度地回归社会
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期康复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期康复护理措施
认知功能评估
1. Rancho Los Amigos认知功能评估表 ■ 是描述脑损伤后行为变化的常用量表之一,从无反应到有反应共
8个等级 I级没有反应 II级 一般反应 III级局部反应 Ⅳ级 烦躁反应 Ⅴ级 错乱反应 Ⅵ级适当反应 Ⅶ级自主反应 Ⅷ级有目的反应
颅脑损伤病人的认知功能评估
认知功能评估 2. 注意力评定 ■ 视跟踪:要求病人目光跟随光源做左、右、上、下移动。每1个
颅脑损伤病人认知障碍的康复
认知障碍的康复 4. 判断力损伤的训练 ■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让病人做简单的选择;让病人参与做决定
的过程;提供多项活动选择的机会;提供频繁的反馈;降低注意力 涣散而提供安静的环境;提供充裕的时间
颅脑损伤病人认知障碍的康复
认知障碍的康复 5. 视觉缺陷的训练 ■ 通过功能性活动及变换技巧的方式进行治疗;提供镜子反馈;将
上肢,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形成
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期康复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舒适护理
用 00 5 .2 %健之 素擦拭床 头桌 、 床栏 , .%健 之素拖 地面 每天 01 2次 , 每周擦 墙壁 、 、 12次 , 窗 门  ̄ 定期进行卫 生宣教 , 减少 陪护 人员 ; 治疗室用 紫外线灯空气消 毒每天 2次 , 少空气 中的细 减
剂, 以稀 释痰液 , 解除支气管痉挛 , 促进痰液排 出。 22 .. 胃管及 口腔 护理 4 胃内细菌定植 以及 留置经 鼻 胃
管能够 明显增加术后肺炎 的危 险性 , 又是 胃手术必须采用 的 但
不能有半 点疏忽 , 它会给患者带 来精神和 肉体上 的痛苦 , 甚至
会有生命危险。因此 , 胃手术后 患者除了常规做好一般基础 对 护理外 , 还应积极采 取有效 的防护措施 , 中术 后及 时进 行有 其 效 的咳嗽 、 吸痰 、 气道 湿化 、 呼吸训练及早 期活动 , 严格执 行消
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 , 防止致病微生 物扩散 , 防交叉感 染。 预
早 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 叶舜英 , 1 】 赵红序 , 李春 昌. 护理医学问答[ ]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 9 2 3 9 8: 2 .
[ 韩菊英 腹 部手术呼吸道管 理的术前指导Ⅱ . 2 ] ] 实用心脑肺 血管病杂
毒隔离制度是关键。同时做好手术期患者 的护理 , 还需医护人 员与患 者密切配合 , 中有治 , 中有 防 , 防 治 帮助患者 渡过难关 ,
措施 , 因此要加 强护理。 每天清洗鼻腔 2次 , 注意观察 胃肠蠕 并
动情况 , 一旦 胃肠功 能恢 复应尽早拔 除。 拔管前先喝几 口水 , 不
造性 的 、 有效的护理模式 , 它使人在生理 、 心理 、 社会 、 灵魂上 达 到最愉快 的状态或缩短 、 降低 不愉快的程度 _ 1 】 。昏迷 患者需要 卧
颅脑外伤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
颅脑外伤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导读:颅脑外伤后由于颅内血肿,脑肿胀,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患者易出现意识模糊,护士应加强巡视观察,早期发现,及时通知医生,防止并发症发生,使抢救病人成功率增高。
……颅脑外伤后由于颅内血肿,脑肿胀,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患者易出现意识模糊,护士应加强巡视观察,早期发现,及时通知医生,防止并发症发生,使抢救病人成功率增高。
如何护理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对于意识障碍者应采取18~22号直型留置针,一方面便于病情变化时可以保证输液的顺畅,及时输液药物进行抢救;另一方面减少甘露醇等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对静脉刺激.减少输注次数。
2.保持呼吸道顺畅脑外伤后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血压未平稳应平卧位,应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入气管。
病情允许可抬高床头15~30度,降低颅内压力,并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并予吸氧,做好口腔护理,加强翻身拍背,配以雾化吸入,如咳痰不畅,予以及时吸出,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
3.躁动患者不应强行过度约束,避免反抗力加强引起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也不能轻易所有镇静剂,以免加重病情,延误观察,可采取以下措施:用床栏保护.留院人二到三位,并转移周围危险物品,保持床单整洁平整,勤剪指甲防抓伤,射时应有人协助,尽量一次性操作成功,采用静脉留置,各种仪器应安全放置。
4.家属的宣教家属因为过分紧张,担心患者安全而人数多,应耐心向其解释。
引起躁动的各种原因,首先是颅内因素,因脑水肿,脑肿胀,内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是引起躁动的主要原因,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治疗;其外颅外的原因如痰液及分泌物梗阻咽喉引起呼吸道不顺畅;大便干结未排,尿潴留或留置导尿管的刺激,患者过冷过热,疼痛不适,均可引起。
家属应耐心防护。
减少探视人数,如条件允许,宁以住单人房间。
颅内外伤引起意识模糊者是脑外科临床上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重视巡视观察及护理,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以及协助生活护理,落实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颅内损伤护理措施
颅内损伤护理措施一、护理评估在患者入院后,首先要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情况、有无失血性休克等。
此外,还应了解患者有无头部外伤史、昏迷史等,并观察患者的面色、四肢温度等体征。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护理提供依据。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颅内损伤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呕吐等原因导致呼吸道阻塞,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护理的重点之一。
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防止误吸。
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及时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确保氧供。
三、体位护理体位护理对于颅内损伤患者也非常重要。
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应采取平卧位,并将头部抬高15-30度,以降低颅内压。
对于伴有肢体偏瘫的患者,应将患肢置于功能位,并适当进行被动运动,以预防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形成。
四、控制颅内压颅内压升高是颅内损伤患者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可能导致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控制颅内压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应及时使用脱水剂进行治疗,如甘露醇、呋塞米等。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瞳孔不等大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五、病情监测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生命体征等方面。
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细致的护理。
六、营养与饮食颅内损伤患者常常会出现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导致无法正常进食。
对于这类患者,应及时进行营养补充,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在饮食方面,应以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为主,避免过硬、刺激性强的食物。
同时,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预防脱水。
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应及时进行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七、药物治疗与护理在颅内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概述颅脑损伤是指外伤或其他因素导致颅骨和脑损伤的一种疾病。
颅脑损伤病人需要在康复护理的帮助下恢复健康。
康复护理是指通过针对病人身体和心理状况的康复干预,协助病人恢复身体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康复护理的目的是让病人能够尽可能独立地生活和工作。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的原则个性化原则针对每个病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是重要的,病人的需求和能力都存在差异。
而且,康复护理的计划也需要根据病人的状态进行调整。
综合性原则康复护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如体力康复、认知康复、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等等。
因此,康复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各方面需求。
早期干预原则颅脑损伤后的最初几周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个时期内通过早期干预可以减轻后续的并发症发生,使病人更快地恢复健康。
长期性原则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努力。
持之以恒地进行康复护理可以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
康复护理的内容体力康复颅脑损伤病人通常需要恢复运动功能。
康复护理可以通过针对病人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关干预计划。
认知康复颅脑损伤病人的认知能力通常会受到影响。
康复护理可以通过进行认知训练来帮助病人提高认知能力。
语言康复部分颅脑损伤病人的语言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康复护理可以通过进行语言治疗来提高病人的语言能力。
心理康复颅脑损伤病人在恢复期间往往会有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康复护理需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对病人进行心理支持和干预。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康复护理还需要关注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进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让病人逐渐适应社会生活。
康复护理的措施床位转换颅脑损伤病人需要定期转换床位,这有利于病人的身体健康。
帮助进行日常生活颅脑损伤病人的自理能力较低,康复护理需要帮助病人进行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漱等。
进行身体康复训练针对病人的身体状况,康复护理需要设计相应的身体康复训练,包括物理疗法、理疗、牵引等等。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院后的优质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院后的优质护理干预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出院前病情基本趋于稳定,处于康复期,且患者多半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②有无并发症,包括压疮及肺部感染等;③语言功能训练;④吞咽功能训练;⑤肢体功能训练;⑥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疏导等。
如果哪一方面患者及家属未掌握或未达到预期效果,随访护士将就此方面加强键教及指导,直到双方满意。
这样既能使优质护理延伸下去,又能真正地服务于病人,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会。
使优质护理服务从医院真正走进家庭,走进社区。
1护理干预内容①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压疮、肺炎等并发症:注意用物的清洁消毒,患者要经常洗手,勤换内衣,注意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定时翻身拍背,鼓励多饮水,防止肺部、压疮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房间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②语言功能训练:指导患者从单音、双音、单词、词语、简句到繁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③吞咽功能训练;④肢体功能训练;⑤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疏导等。
出院后患者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社区医疗护理在当前形势下又没有那么专业,出院后的患者及家属心理都有一种不安全感和无所依从感。
有研究提示,病人出院后回到家庭的最初一段时期是训练不能很好延续或者一些潜在的不利事件易于发生的危险时期[1]。
为了患者家属更好的护理病人,为了患者自身提高自护能力,我们采取了专人健教、专人指导、及时效果评价、定期随访的方法,使护理干预从医院到社区到家庭有效地延续下去。
2具体方法把30例出院患者分成6组,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名随访护士,随访护士的确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①是患者在院的责任护士;②对患者的病情完全知晓;③在院期间双方关系融洽;④了解患者家庭及社会情况(便于开展思想工作)。
科内建立随访档案,并且我们还制定了健康指导、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护士定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①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压疮、肺炎等并发症:注意用物的清洁消毒,患者要经常洗手,勤换内衣,注意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定时翻身拍背,鼓励多饮水,防止肺部、压疮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与观察
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与观察【摘要】目的:预防和减少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各种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方法:回顾分析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及时发现患者的各种病情变化,采取各种有效护理措施,可降低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病死率及伤残率。
【关键词】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护理笔者对我院自2006年7月-2007年10月在神经外科治疗的颅脑损伤意识障碍病人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75例,年龄9-81岁,其中颅内血肿30例,脑挫裂伤14例,颅内血肿并脑挫裂伤20例,原发性脑干伤11例。
2观察及护理体会2.1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由于重型颅脑损伤及开颅手术等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病人多有呼吸及循环的紊乱,而呼吸及循环的稳定是患者顺利康复的最基本的条件,在护理实践中我们发现动态,综合的观察结果较单次的观察有更重要的意义。
2.1.1心率的监测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血压下降,SPO2降低,呼吸紊乱的早期常有心率增快,当患者的心率在短时间内增加15次/min以上时,我们需要注意患者有无呼吸道分泌物多,呼吸紊乱、消化道出血等情况。
如及时给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抽吸胃内容物,观察其性状,必要时送检以了解有无消化道出血等,这样可以在早期遏制病情的发展。
2.1.2血压的监测在颅脑损伤的情况下,血压升高提示颅内高压,多见脑水肿颅内出血,血压下降则常提示循环功能不良,尤其是中枢性循环功能衰竭时病情更为严重,对于血压过高或过低的患者,必须连续细致的监测血压及脉搏,以及时调整用药,保持血压平稳,本组患者在颅内压骤增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增高,在采取静滴20%甘露醇等降颅压措施后,患者血压渐回落。
2.1.3体温的检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因体温调节中枢的损伤易出现中枢性高热,高热使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增高,而加快脑细胞损害,因此应注意患者体温的变化。
我们主张在患者出现高热前,即给与降温,如冰帽、冰毯等,使患者脑部处于低温环境,以预防中枢性高热对脑部的损害。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重型颅脑外伤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场生命的考验。
手术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一、手术后观察1. 意识状态的观察:手术后患者的意识状态是最重要的观察项目之一。
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清醒程度,包括眼睛的反应、瞳孔的大小和对光的反应等。
还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意识模糊、神志不清等情况,这些都可能是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表现。
2. 生命体征的稳定: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要经常观察,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
特别是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以免出现突发的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的情况。
3. 伤口情况的观察:手术后伤口的愈合情况、是否出现感染等情况都需要及时观察,特别是伤口是否有出血的情况,需要随时排除因伤口问题导致的危险。
4. 神经系统功能的观察:手术后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也需要及时观察,包括肢体活动、语言能力、视力等方面是否出现异常情况。
5. 并发症的观察: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比如脑水肿、脑出血、感染等情况都需要及时观察,以便及时处理。
二、手术后护理1. 保持呼吸道通畅:手术后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是最重要的护理工作之一。
需要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防止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2. 注意体位护理:手术后患者需要保持适宜的体位,避免头部受压,同时防止患者出现压疮等情况。
3. 定期翻身: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侧卧或仰卧位的翻身,以避免长时间固定在一个位置导致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形成等情况。
4. 保持环境安静:手术后患者需要放置在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外界嘈杂声音、强光等刺激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5. 心理护理: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恐惧等情绪,需要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
6. 饮食护理:手术后患者需要逐渐恢复饮食,但需要注意饮食的清淡易消化,避免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
18例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护理
18例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护理刘 怡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护理。
[方法]对18例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病人积极进行相关的治疗,同时加强初期基础护理、中期针对性护理、后期护理以及家属指导。
[结果]18例病人的精神障碍症状均改善,好转出院;病人住院43d~51d,无一例病人死亡/走失,无一例伤人/自伤事件发生,预后情况良好。
[结论]加强18例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护理,有利于预后。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精神障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1.041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1A-2939-02 重型颅脑损伤可致精神障碍。
我院精神科男区住院部收治18例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病人,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采取的护理干预手段,观察其成效。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病人18例,均为男性;年龄25岁~63岁,平均43.2岁;病人在重型颅脑损伤之前均未患精神疾病,且在接受我院治疗之前均出现伤人毁物等行为;病人入院时均有家属全天候陪同,且家属同意我院的治疗与护理手段,对注意事项亦无异议。
1.2 结果 护士通过初期基础护理、中期针对性护理、后期护理、家属指导手段,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8例病人的精神障碍症状均改善,好转出院。
病人住院43d~51d,无一例病人死亡/走失,无一例伤人/自伤事件发生,预后情况良好。
2 护理 我院收治病人后,积极进行相关的治疗与护理,护理分为初期基础护理、中期针对性护理、后期护理以及家属指导。
2.1 初期基础护理 护士首先需要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尽量减少病房内的物品数量,避免病人摔砸东西,造成自伤或他伤。
同时,应控制亲友探视次数,保证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
关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
关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是指人体头部遭受外力直接作用,导致脑部组织损坏的严重伤害。
该病通常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影响,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与康复。
本文就针对该病病人的康复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病情评估康复护理应该从病人的病情评估开始。
在跟进病人情况时,医护人员首先需要评估病人的头、颈、胸和四肢的状况,掌握又力量和感觉动作。
其次,需要评估病人脑部的功能和状况,包括意识状态、行为、认知和语言能力等。
评估后,需要建立病人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
二、床位翻动与换位病人需要躺在床上较长时间,需要定期翻身或更换体位,防止出现压疮或其他并发症。
病人翻身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通常为4个小时一次。
翻身时应垫好床面,准确掌握运动技巧,保证翻身平稳且不受伤。
三、营养饮食营养饮食对病人的康复很重要。
需要特别注意病人能否正常进食,如果不能口服,则需要应用胃肠道营养管。
照顾人员应该采用护理皮肤技巧,在喂食的过程中细心护理,注意清洗口腔,防止感染等并发症。
四、平衡康复针对病人的平衡问题,需要进行平衡康复训练。
医护人员需要帮助病人进行适量的体能锻炼,从而强化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的平衡感觉。
建议通过床上坐起、站立或牵扶慢步前行等平衡训练方法,加强病人身体操纵性和平衡感知能力。
五、主动立卧位研究和训练在病人进展到可能站立或者行走的阶段,需要合理安排康复训练让其提高主动立卧位的能力。
通过小结靠椅辅助站立训练、铅球推拉训练等方式,增强患者肌力、学习站立技能,提高其自理能力。
六、言语康复言语康复是重型颅脑损伤康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训练的时候,应该为病人提供安静、亲近而舒适的环境。
采用正面习惯方式训练如加强唇舌的表情,练习语音发音,提高病人语言理解能力。
同时还可以使用社交游戏、音乐等辅助方法,提高病人的言语交流技能。
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帮助病人恢复日常生活技能,例如穿衣、洗脸、梳头等能力的训练。
通过逐步增加训练难度,例如单手从下摆经过头顶伸出,训练病人顾挂衣服动作,可以起到较好的恢复效果。
颅脑创伤患者临床康复护理措施
颅脑创伤患者临床康复护理措施颅脑创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康复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本文将从康复护理的角度,介绍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措施。
一、病情评估。
对于颅脑创伤患者,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
包括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认知功能、情绪状态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评估,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并针对性地制定康复护理计划。
二、神经系统功能训练。
颅脑创伤患者常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肢体活动障碍、言语障碍等。
护士需要进行神经系统功能训练,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言语功能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神经系统功能。
三、认知功能训练。
颅脑创伤患者常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护士需要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包括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认知功能。
四、情绪支持。
颅脑创伤患者常常伴有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护士需要进行情绪支持,包括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等,帮助患者缓解情绪问题。
五、日常生活训练。
颅脑创伤患者常常伴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如自理能力减退、社交能力下降等。
护士需要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包括自理能力训练、社交能力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能力。
六、家庭支持。
颅脑创伤患者的康复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关爱。
护士需要与患者的家人进行沟通,帮助他们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并提供相关的康复指导。
七、康复环境营造。
在医院中,护士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包括安静的病房环境、舒适的床位、适宜的光线等,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八、定期复查。
颅脑创伤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评估康复效果,并及时调整康复护理计划。
总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评估、神经系统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情绪支持、日常生活训练、家庭支持、康复环境营造和定期复查等。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并与多学科团队合作,共同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的康复护理目的:探讨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的有效康复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月,18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早期进行的基础感觉、语言、摄食、运动功能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
结果:18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恢复良好7例,轻残5例,中残4例,重残2例。
结论:颅脑外伤后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一方面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修复能力,另一方面还可防止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同时训练过程中的各种刺激对唤醒和强化病人神经系统的恢复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标签:颅脑损伤;意识障碍;康复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其发病率仅次于四肢损伤,死亡率高,幸存者往往留有严重的并发症及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认知、语言及心理精神方面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痛苦,降低致残率,颅脑外伤后的康复护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2],本文对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18例病人进行积极的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9~64岁;外伤性颅内出血致脑疝11例,严重脑干损伤4例,高血压脑出血3例;格拉斯哥评分:4~6分10例,7~9分8例。
1.2 方法1.2.1 早期康复护理在生命体征平稳后4~5 d,病情趋于好转,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以1年为训练评价阶段。
1.2.2 评价标准①恢复良好:生活完全自理,语言、思维恢复正常,肢体活动无残疾,已经恢复工作。
②轻残:生活可以自理,但语言、思维运动迟缓,肢体活动存在不协调等残疾。
③中残:生活自理需要别人帮助,协助进食,能做简单的语言交流及肢体无阻力运动。
④重残:持续植物状态。
2 结果本组18例病人中,恢复良好7例,轻残5例,中残4例,重残2例。
3 康复护理3.1 知觉功能康复训炼①昏迷期:听觉是人体最后丧失的功能,有作者认为[3],在病人昏迷期间(包括急救及术前准备过程中)视患者为清醒者与其进行对话,呼唤病人的名字及做解释工作,采取定时呼唤病人的名字,做各种操作时都主动与病人交谈,给病人信息让其配合,以利于病情的转机。
比如打针时说“某某,你忍一下,打针不会很疼的,它就像是蚂蚁叮的一样”;吸痰时说“我准备给你吸吸痰,你坚持一下,吸痰虽然不好受,但是,痰液多会影响你呼吸”等等。
人的语言提示在知觉理解中起巨大作用,鼓励家属与病人交谈,呼唤他“醒一醒、睁开眼”等鼓励性、刺激性话语、给其听受伤前喜欢的音乐、广播等,使病人始终保持在其熟悉的语言、语境中,改变大脑皮质的抑制状态,达到自身调节而加快意识恢复[4],但避免非积极性的语言的指责打骂,注意语言、语调、语速,就像我们跟婴儿说话一样,虽然他不懂,但是为以后的语言功能的恢复打下基础。
②苏醒期:在病人意识的恢复中,使用语言的暗示或实物做视觉、味觉、听觉的刺激。
清醒后让病人张口,将舌尽力外伸舔涂有蜂蜜的上下唇及口角,然后将舌缩回,闭口咀嚼,以锻炼颊肌。
对使用鼻饲管的病人,如果吞咽功能恢复,及早拔除胃管,从口进食,以促进味觉及咀嚼能力的恢复。
早期饮食以流食为主,如牛奶、果汁、蔬菜等,昏睡及嗜睡病人,应多鼓励,给予一定的刺激,使其保持在清醒的状态下进食。
3.2 触觉的康复训练昏迷期,在给病人翻身时,除了一边说要给他翻身,进行语言交流外,还要用手轻轻地为他翻身拍背,触摸一下病人的皮肤,同时叮嘱其家属对病人一定要有耐心,每天6~8次拉病人的手,抚摸病人的脸。
另外,给予病人不同的刺激,从8∶00~19∶00反复给予患者冷热刺激、疼痛刺激、抚摸刺激等不同的刺激,使其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其他时间让患者安静休息,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从而人为地创造觉醒睡眠周期以促进触觉的恢复。
3.3 听觉的康复训练有作者认为[3],听觉是人体最后丧失的功能。
3.3.1昏迷期在病人非休息期间播放轻音乐,或根据以往的偏好选择音乐,采用低音喇叭远距离播放音乐,取代了传统的耳机,以防止疲劳,音量适中,动听的音乐,容易使人有意无意进入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3.3.2 恢复期根据其年龄、爱好选择不同的话题和交流方式,有利于认识和记忆功能的恢复。
3.4 视觉的刺激康复训练3.4.1昏迷期采取光照刺激,每天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病人,一方面起到观察瞳孔的作用,另一方面让病人对光产生反应,还可以给病人床前挂一些颜色鲜艳的风铃,不仅可增加视觉刺激,还可以增加听觉刺激。
3.4.2恢复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扶病人坐于病室内不同位置,或者让病人收看电视节目,以动态的画面训练病人视觉的适应能力。
3.5 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抑制和控制低级中枢的原始反射活动,加强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调控作用,降低异常肌张力引起的肌痉挛,打破异常的痉挛模式,逐渐恢复分离的、精细的和可以控制的功能活动[5]。
3.5.1昏迷期运动功能康复包括卧床期的良肢位摆放[6]及注意做四肢各关节的活动,作好拍、打、揉、捏,保持肌张力,防止肌肉萎缩,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的功能锻炼。
3.5.2恢复期鼓励病人翻身、起坐、早期下床活动,开始可以协助病人,渐渐让病人自己穿衣服、系扣子、练习自己洗脸、刷牙、梳头、洗澡和用勺子吃饭和捡掉在地上的东西,自己在病室或在他人的陪同下在走廊或室外散步,增加病人的自理能力,减少病人的依赖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3.6 语言功能的康复训练语言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3.6.1昏迷期使用语言刺激,积极与病人交谈,使病人始终保持在其熟悉的语言环境中。
3.6.2恢复期①强化口语训练。
指导病人先学会噘嘴、鼓腮、叩齿、弹舌、舌舔上腭的运动,再教其学习发“啊”“喔”等单音字、数数字、念自己的名字及一些简单的会话,注意语言、表情、目光的交流诱发其发声说话,由词、词组、句到文章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对于严重的语言功能障碍的病人,指导其看训练者的口型和声音联系,并配以物和图,以达到理解的目的。
②强化读写训练。
让病人写亲人姓名、住址,并编小故事以恢复记忆、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利用图片、字片、实物等强化病人的记忆。
个体训练与集体训练相结合,每隔2~3 d检查训练效果,记录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经过语言康复训练,绝大部分病人可恢复语言功能[7]。
3.7 记忆功能的康复训练3.7.1昏迷期鼓励家属与病人主动交谈,把以前病人生活中最感人最有意义的事以讲故事的形式说给病人听,以促进病人记忆的恢复。
3.7.2苏醒期和恢复期采取反复让病人重复叙述自己所说的方法,反复讲解,通过语言的暗示及实物的信息,及让病人认识实物、以前的照片、背古诗等,可让病人在家属的陪同下到以前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去,以激发其记忆功能的恢复。
4 小结重型颅脑损伤的伤情复杂严重,死亡率高[8]。
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康复护理及功能训练,有着药物治疗不可替代的作用。
脑外伤的预后与受伤情况、早期的救治和是否经过有效的康复治疗有关。
早期的治疗能够逆转患者的疾病状态,康复是以“全面康复”为主要原则,以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为最终目的。
病人的恢复过程是以意识恢复开始。
昏迷催醒护理的基础在于病人接受外界刺激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外周信息的不断刺激,可以调整大脑皮质的兴奋刺激部分脑细胞产生功能代偿,使神经系统尽快建立新的联系以获得正确运动输出,促进实质性康复[6]。
利用听觉、视觉、触觉和味觉等刺激患者,可促进皮质与皮质下的联系,以期激活大脑皮质的觉醒。
中枢神经损伤后,不是通过再生,而是通过残留部分功能上的重新组织,以新的方式代偿丧失的功能。
康复训练可通过关节活动和深感觉来促通中枢神经[9],颅脑外伤后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一方面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修复能力,另一方面还可防止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10-11]。
同时训练过程中的各种刺激对唤醒和强化病人神经系统的恢复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1]胡继实,朱新洪,王峰,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l62-l64.[2]谈伟岚,丁红,王燕,等.颅脑外伤术后的康复护理[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7,6(1):98-99.[3]Jacobson AF.刘巧玉,摘译.对意识丧失病人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6):280-281.[4]顾志恺,邓传宗,杨柳.脑外伤长期昏迷病人促醒治疗[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3,9:369-371.[5]高晓平.颅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J].安徽医学,2008,29(5):489.[6]朱述风,张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7):782.[7]王秀葵.重型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J].广西中医药,2005,(28)3:61.[8]王茂斌.脑卒中的康复医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1-52,111,354.[9]马惠莉,李玉敏,樊金兰,等.中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护理及功能训练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08,30(7):1073.[10]苗淑玲.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123-126.[11]陈靖,杨瑞兰.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