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管镜图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管镜图谱
一、正常乳管镜下特征
乳管镜下,正常乳管管壁呈乳白色或淡粉红色,毛细血管清晰,弹性好,从主乳管远端开始逐级分支,乳管末端为一盲端,呈泡状结构。总管内可见环形结构,为管壁内平滑肌在壁内的轮廓。对于分支管口经过注射生理盐水扩张后乳管镜仍无法插入的导管,相对于乳管镜所能达到的范围而言称之为终末导管,或称为上游小乳管。正常乳管的乳管镜下图像见图。
二、乳管扩张症
在乳汁样、水样以及部分浆液性溢液的病例中,很大部分属于单纯乳管扩张,多为乳腺腺病或纤维囊性腺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乳管内腔平滑,有光泽,呈淡黄色或淡红色,毛细血管清晰可见,主乳管长约2cm,未哺乳妇女可达3cm,在乳头根部输乳窦部位可见管腔明显扩张,直径可达5mm,管壁上有时可见多个环形皱襞隆起。主乳管几乎都在乳管根部2~4cm处分支,一般分2~3支(未哺乳妇女),多有3~5级分支(哺乳妇女)。偶尔可见少量白色絮状物漂浮。部分单纯乳管扩张病人经乳管冲洗后可停止溢液,原因不清。
有的病历乳管扩张明显,从主乳管开始呈囊状扩张,可见乳管开口成筛孔样,管壁多光滑,可见两分支开口之间形成“嵴”,
可有白色絮状物,多可观察4~6级导管以及末梢导管。此类病变多为乳腺纤维囊性腺病所至,B超下可观察到扩张的乳管及囊肿。乳管扩张症的乳管镜下图像见图。
乳管镜下乳管扩张图像:乳管粗糙、扩张,下游分支导管成筛网状、囊状
三、乳管炎症
乳管炎症根据乳管镜下是否有出血分为一般乳管炎症和出血性乳管炎症。
1、一般炎症:乳管周围炎能看到主乳管的扩张和主乳管周围炎症。乳管内腔表面发红、粗糙,管腔内有较多白色絮状渗出物和纤维性桥架结构,但没有明显的新生物。乳管炎症多为非细菌性炎症,一部分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经乳管冲洗少部分可以治愈。乳管炎症的病因不明。乳管镜下一般性炎症图像:团块状炎性絮状物
乳管镜下一般性炎症图像:管腔内纤维架桥结构、脂类分泌物沉积,正常管壁结构消失,下游分支开口不光滑
2、出血性炎症
乳管腔内可以看到多发出血点或片状出血斑,部分可以看到絮状物,乳管无明显僵硬,管壁光滑或粗糙。出血较多时可手术治疗,病理可见导管扩张,导管壁多发溃疡伴出血。但是,此类病例应排除末梢乳管的恶性病变。出血性炎症的乳管镜下图像见图
乳管镜下乳管出血性炎症图像:管壁斑片状、点状出血,溃疡四、乳管内隆起性病变
乳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导管内癌以及浸润癌在乳管镜下均表现为乳管内新生物,故统称为乳管内隆起性病变。
1、乳管内乳头状瘤:乳管内乳头状瘤是引起病理性溢液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占血性溢液的44.8~49%,发生在中小导管的乳头状瘤癌变率为5~10%。乳头状瘤可以在一个乳腺腺叶内单发或多发,也可以同时发生于同一乳腺的不同腺叶或两侧乳腺,其中单发占大多数(71.8%),两个病灶占16.3%,3个病灶占6.5%,而好发部位多为I级导管和总乳管,占43.9%及29.8%,Ⅲ级导管占7.9%,Ⅳ级导管仅为0.9%。而乳管镜对乳管内乳头状瘤的特异性为77%,敏感性为88%,阳性预测值为83%,阴性预测值为82%。
乳头状瘤可触及肿块者不到30%,而以乳头溢液就诊的病例中,能触及肿块者在20%以下。由于以往乳管造影、溢液涂片以及B超等检查阳性率低,缺乏特异性,造成术前确诊乳头状瘤者甚少。乳管镜应用后,乳管内乳头状瘤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有关资料显示,57%的乳管内乳头状瘤有血性溢液,41.7%为浆液性溢液,水样溢液仅占1.3%,因此,对浆液性及血性溢液的病人要足够重视,不能以一种检查阴性就过早放弃进一步诊断。
乳管镜下,病变主要位于主导管或Ⅱ级以上导管开口处,病变与乳管开口部位的距离平均为4.4±0.9cm。多呈红色、黄色或红黄白混杂色,多色彩的意义不明,红色的瘤体可能与出血有关。如瘤体为黄色,不能解释血性溢液,必须进一步检查末梢乳管,
有时乳头状瘤与乳腺癌并存,应注意末梢乳腺癌的发现,以免漏诊。隆起性病变可以呈桑椹状、半球状、扁平隆起或乳头状。病变有光泽,并多伴有蒂。新生物表面呈现光滑或小颗粒状,而周围管壁光滑有弹性,新生物往往可以在管腔内小范围前后活动。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管镜下图像见图
乳管镜下乳管内乳头状瘤图像(单发白色):
乳管镜下乳管内乳头状瘤图像(单发黄色):
乳管镜下乳管内乳头状瘤图像(单发红色)
:
乳管镜下乳管内乳头状瘤图像(多发白色):
乳管镜下乳管内乳头状瘤图像(多发黄色):
乳管镜下乳管内乳头状瘤图像(多发红色):
2、乳头状瘤病:病变部位多在Ⅲ~Ⅳ级导管,为小的隆起,数量单个或多个,或出现管壁嵴,多呈白色,可有上游出血。
以往多认为乳头状瘤病与乳头状瘤仅能在显微镜下由病理医师鉴别,乳管镜的出现为术前两者的鉴别提供了可能。两者主要区别在于:a、乳头状瘤多发生在主导管或1~2级导管开口处,而乳头状瘤病多位于3~4级导管。b、乳头状瘤多呈黄色、灰黄色或粉红色,而乳头状瘤病则为白色。c、乳头状瘤多为桑椹状、半球状或扁平隆起,有光泽,多有蒂,而乳头状瘤病为小的扁平或乳头状隆起,或出现管壁嵴,可有周围点状出血或末梢乳管出血。乳头状瘤病为癌前病变,应积极手术治疗。
乳管镜下乳头状瘤病图像:末梢乳管出血
3、导管内癌:
血性溢液中9%~10%由导管内癌引起,以血性溢液为首发症状的导管内癌有约50%乳腺X线摄影无特征性表现,容易漏诊,乳管镜是目前最好的诊断方法。乳管镜下观察,导管内癌病变在乳管内生长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呈浅表隆起、半球状隆起,无蒂,多色彩伴点状出血,呈粉刺样表面,管壁僵硬。或仅表现为多发性点状出血。
乳管镜图像特征如下:a、灰白色或淡红色不规整的隆起性病变,多在主乳管、一级分支管等较粗乳管的内壁扩展。b、乳管壁发红、点状出血,病变广泛沿乳管内腔生长,病变处或病变与乳管壁之间的间隙有出血。c、脆弱的细胞性架桥结构,病变部位出现黄色黏稠网线状物。d、新生物有较粗的基底或蒂与管壁相连,从而外观呈半球状,区别与乳头状瘤的球形、圆形或桑椹状。e、多发性小结节,末梢导管出血。乳管镜对导管内癌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