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行业机制体制改革
交通运输部深化公路建设公路体制改革意见

交通运输部深化公路建设公路体制改革意见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发展成果显著,很多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建成,这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尤其是公路交通在全国交通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城乡交通活动的主要手段,是物流、旅游等各种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公路交通建设、深化公路体制改革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为此,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交通运输部深化公路建设公路体制改革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加快推进公路建设、优化公路管理提供了重要方向。
一、背景国家交通强国建设战略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交通体系,确立了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其中,公路交通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承载着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任务。
因此,交通运输部深化公路建设公路体制改革意见的发布,也是按照这一目标和方向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进我国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深化公路建设改革公路建设是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因此,交通运输部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公路建设改革的举措:1.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
通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建设,积极推动PPP模式发展,拓宽公路建设的融资渠道,提高公路建设的资金筹集效率。
2.加强项目管理。
通过实行项目管理制度,强化项目管理机制,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并加强项目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减少建设期间的不利影响。
3.强化重点项目建设。
对于重点区域、重要节点、交通瓶颈的项目,加强建设资金的保障,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优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深化公路体制改革公路体制问题是制约公路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深化公路体制改革,可以更好地促进公路建设和管理的有效实施,交通运输部提出以下具体措施:1.实行公路权属、管理、运营、监管“四统一”。
即各级公路管理部门要统一管理公路权属、统一管理公路运营、统一监管公路安全、统一服务公路用户,实现公路建设和管理的统一调度和全面协调。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2024年实施方案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2024年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
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管理养护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便捷,特制定本方案。
二、总体目标1.构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新体制,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
2.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便捷。
3.培育专业化养护队伍,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水平。
4.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具体措施1.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1)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需求。
(2)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形成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模式。
2.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1)明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体系。
(2)加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建设,提高管理养护水平。
(3)创新农村公路养护模式,推广专业化养护。
3.加强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建设(1)提高农村公路养护人员素质,加强培训与考核。
(2)培育农村公路养护专业化企业,提升养护服务水平。
4.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1)制定农村公路养护标准,规范养护流程。
(2)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升养护效果。
5.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监督(1)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监督机制,确保养护质量。
(2)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管效率。
四、组织实施1.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领导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改革工作。
2.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3.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
2024年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旨在构建一个科学、规范、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
通过改革,我们期待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便捷的目标得以实现。
公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公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我国公路体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完善、运营机制不灵活、服务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
制约了公路交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公路体制
改革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强公路管理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公路管理体
制存在着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等问题,为此,我们将建立
统一的公路管理部门,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公路管理
的效率和水平。
其次,我们将推进公路运营机制改革。
目前,我国公路运营机
制存在着收费不合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此,我们将建立健全
公路收费和服务标准,推动公路运营机制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以提高公路运营的效益和服务水平。
再次,我们将加强公路建设和维护管理。
当前,我国公路建设
和维护管理存在着投资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我们将
加大对公路建设和维护的投入,提高公路建设和维护的技术水平,
以保障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最后,我们将推进公路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路信息化已成为公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我们将加快公路信息化建设,推动公路管理、运营和服务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提高公路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总之,公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将有力推动我国公路交通的发展,提高公路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广大公路工作者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推进公路体制改革,为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努力奋斗。
交通运输部深化公路建设公路体制改革意见

交通运输部深化公路建设公路体制改革意见
交通运输部深化公路建设公路体制改革意见
七、有关要求
(十八)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按照部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推进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十九)积极开展试点,稳步推进改革。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自管模式、代建模式、监理改革和设计施工总承包等试点工作,改革试点方案报部备案。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要积极推进改革,又要稳妥可靠,既要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又要因地制宜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要跟踪试点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试点中发现的问题,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加以推广。
(二十)完善法规体系,实现依法建设。
根据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试点情况,及时修订有关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完善管理制度,细化配套措施,健全法规体系,不断提升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公路建设管理的法制化。
交通运输部
2015年4月13日。
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 2015〕 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 :为深入推进交通运输改革,全面推行现代工程管理,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现就深化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完善市场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和政府监管方式、落实建设管理责任为重点,改革完善建设管理制度,建立与现代工程管理相适应的公路建设管理体系,为促进公路建设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基本原则。
依法管理。
完善公路建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公路建设法治化, 做到依法建设,依法管理,依法监督。
责权一致。
明确公路建设项目相关主体的责权,做到责权对等、责任落实。
科学高效。
整合项目管理职责,减少管理层级,创新管理模式,推行专业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建设管理水平。
公开透明。
健全和规范公路建设市场,加强政府监管,规范权力运行, 铲除公路建设中滋生腐败行为的土壤和条件。
二、完善公路建设管理四项制度(三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
公路建设项目法人由项目出资人和项目建设管理法人组成。
项目出资人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项目建设管理法人是经依法设立或认定,具有注册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负责公路项目的建设管理,承担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等法定责任。
公路建设项目应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对于目前由地方政府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直接负责建设管理的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项目,应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监管与执行分开的原则,逐步过渡到由公路管理机构履行项目建设管理法人职责,或通过代建方式由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
按照项目投资性质,政府作为出资人的,应依法确定企业或事业单位作为建设管理法人;企业作为出资人的,应组建项目建设管理法人。
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及措施

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及措施在新时代背景下,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和措施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包括组织协调机制、政府管理体制和市场化运营机制等,而公路经济管理措施则包括交通规划、投资管理、资金筹措、重点项目建设、监管与监察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新时代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及措施的重点内容。
一、公路经济管理体制的重点内容1. 组织协调机制:构建多部门联动、上下衔接的公路经济管理协调机制。
在市、县、乡、村之间建立健全协调机构,加强市场监管和公路建设协调。
并将公路建设与其他领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衔接,确保公路项目的有效运营。
2. 政府管理体制:强化地方政府对公路建设和经济管理的主导地位。
构建“四位一体”的政府管理体制,即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的公路经济管理体制。
政府应统筹规划、合理调配资源,促进公路项目的平稳推进。
3. 市场化运营机制: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打破垄断,促进公路建设和经营管理的市场化。
通过采取竞争性招投标方式来选择合作伙伴,鼓励民间资本的投资和参与,提高公路运营效益。
1. 交通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公路建设规划和发展战略,确保公路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2. 投资管理:健全公路投资管理机制,加强资金的监管和使用。
推行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
3. 资金筹措:创新资金筹措模式,拓宽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发行公路建设债券,引入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投资。
4. 重点项目建设:优化重点公路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
加强项目工程进度的监控,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5. 监管与监察:建立健全公路建设和经济管理的监管与监察机制,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的监督,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新时代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及措施的完善和创新,有助于推进公路建设和经济管理的改革,提高公路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交通运输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公路体制改革进展情况汇报

公路体制改革进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公路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和提升公路运输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公路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公路体制改革在体制机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通过深化改革,我国建立了以公路管理局为主导的公路管理体制,实现了政府和市场在公路管理中的有效结合。
同时,我国还逐步建立了公路管理的市场化机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化运营模式,有效提升了公路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公路体制改革在投融资体制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我国加大了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多种融资渠道的开发,如政府投资、社会资本参与、银行贷款等方式,积极推动了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公路投融资体系,为公路建设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资金来源,为公路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资金保障。
另外,公路体制改革在监管体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我国建立了公路运输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制定公路运输市场准入标准和程序,规范了公路运输市场的竞争秩序,提高了公路运输市场的运行效率。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公路运输监管体系,加强了对公路运输市场的监督管理,有效维护了公路运输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最后,公路体制改革在服务体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国不断优化公路运输服务体系,加强了对公路运输服务的监督管理,提高了公路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我国还积极推动公路运输服务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公路运输服务信息平台,提升了公路运输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为公路运输服务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的来看,我国公路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和提升公路运输效率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同时也要看到,公路体制改革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不足、公路运输市场竞争不充分、公路运输服务体系不健全等。
因此,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公路体制改革,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公路运输市场竞争环境,提升公路运输服务水平,推动我国公路体制改革取得更大的成效,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样本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相关印发河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通知豫政办〔〕10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河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六年十一月十六日河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农村公路包含县道、乡道和村道,是农村关键公益性基础设施。
为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确保公路完好通畅,愈加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依据《中国公路法》和《国务院办公厅相关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通知》(国办发〔〕49号)等相关要求,现就改革本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提出以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和目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指导思想是: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标准,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管理养护职能,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稳定养护资金投入机制,加紧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公路健康发展。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目标是:加紧建立适应本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正常使用,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正常化和规范化。
二、管理养护职责(一)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行业管理。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制订本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相关制度和技术规范,编制省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提议计划。
省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指导、监督、考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二)省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行业管理,编制本市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提议计划,审批县级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并报省交通主管部门立案,监督和考评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实施情况和养护质量,监管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市场。
(三)县级人民政府是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主体,负责筹措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深化改革公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体制与机制创新

深化改革公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体制与机制创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交通需求的增加,我国公路运输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但与此同时,公路交通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交通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深化改革公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体制与机制创新势在必行。
一、背景与意义公路安全事故频发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这不仅仅是行政执法力量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更是因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长期以来没有形成责任合力、机制不畅、措施不够有力等多方面的原因。
深化改革公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体制与机制创新,可以推动公路安全事故的减少,提升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深化改革公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体制与机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可以落实党和国家对交通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强化公路安全生产责任制。
其次,可以加强公路安全监管和执法力量,提升公路交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
最后,可以推动公路交通综合治理,促进公路交通事故的整体降低,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二、加强政府安全管理加强政府安全管理是深化改革公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体制与机制创新的关键步骤。
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公路交通安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交通安全工作的落地并取得实效。
政府可以加强与交通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合力,形成统一的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和标准。
三、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公路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仅是驾驶员的问题,更是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责任。
要加强公路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方责任,建立健全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
政府应当加大对公路交通企业、驾驶员等的培训力度,提升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共同维护公路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推进科技创新,助力公路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是推动公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体制与机制创新的重要手段。
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可以提升公路交通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
政府应加大对公路交通安全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实施智能化、信息化的交通管理系统,提升对驾驶员行为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交通安全隐患,保障公路交通安全。
公路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较淡薄。特别是施工 、 养护等生产性单 体制暴 露 出许 多不适应 公路行 业发 展 宜 , 合理 规划 , 在机 构设嚣 和人 员职 责 位, 都依 附于各级公 路管理机 构 , 长期 的问题。 就我单位的管理体制改革经 历 分工上科学合理。才能实现 目标。才能 依靠吃养路费过 日子。 这不仅影 响了公 了风 风 雨 雨 、 起 伏 伏 , 过 三 上 三 下 提高公 路管理 机构 的管理水平 和技术 起 有
只有 公 路 管 理 逐 步 推 向市 场 , 行 实
、
管 理 机 构 在 施 工 、 产 、 务 单 位 政 事 公路行业 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 生 服 发挥其 表率作用 。 因 下一级管一级 , 企 合 一 的 管 理 体 制 。 种 体 制 是 以 生 产 此 , 家 对公 路行 业 采 用 的 管 理 体 制 合 这 国 按 计 划 安 排 , 费 按 人 头 划 拨 , 锅 饭 、 适 与否 , 经 大 对公路交通 的整体发展有着 重 招 投 标 , 以促 进 工 程 施 工 市 场 的 发 展 , 铁饭碗 、 高投 入 、 产 出 。 很 多 施 工 、 低 养 大的影响作用 。 体制问题是 管理工作 的 降低工程造价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公 路管理
从 以上 的弊端来看 , 公路 管理体制 机构创造一个 良好 的工作环境 , 充分发 的基础性产业 , 它的健 康成长关系到整 能结 合实 际 , 定编人 员岗位 , 转变 工作
化, 日益暴露 出来 , 具体表现在 以下 几 非改不可 。因为 , 公路行业 是国民经济 挥其作用 。这样有利于加强行业管理 , “ 大锅饭” 严重 。 缺乏活力。 公路 个 国民经济 的发展 。 提高办事工作效 率。做到从上到 国家的宏观管理对 作风 ,
我国公路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我 国 公 路 交 通 事 业 的 发 展 成 就 有 目共 睹 。 据 交 通 运 匪 路 霸 ” “ 路 三 乱 ” 让 群 众 非 常 不 满 意 , 本 的 原 因就 、公 等 根
输 部 交 通 科 技 信 息 资 源 共 享 平 台统 计 , 国 公 路 总里 程 从 是 某 些 组 织和 个 人 利 用 体 制 的 “ 疵 ”谋 取 其 不 正 当 的利 我 瑕 19 9 8年 的 12 85 0公 里 增 长 到 2 0 7 0 0 8年 的 37 02 0公 益 , 而侵 犯 了群 众 的 公 共 利 益 , 坏 了和 谐 。因 此了资源配置 的基础性调节作 用 , 体 制等 方面。 改 变交通 管理 体制 的任务 随着 大部制 改革 这 对公路交通在 综合运输体 系 中占据 支配地位功 不可没。 进 入 了 “ 官” 收 阶段 , 们 必 须 认 识 到 公 路 交 通 行 政体 制 改 人
管理 体 制 改 革 的 要 求 将 愈 加 迫 切 。 主 , 公 路 交通 行 政 方面 就 是 要 确 保 交 通 行 政 的 公 平 性 , 在
1 公 路 交 通 行 政 体 制 改 革 是 发 展 和 完 善 公 路 交 通 运 依 法 行 政 , 平 行 政 , 理 服 人 , 德 服 人 。 . 公 以 以
了 巨 大 的 改 变 , 此公 路 交 通 行 政 体 制 必 须 要 适 应 新 环 境 建 设 和 谐 社 会 的 需 要 因 的 要 求 , 应 对 公 路 交 通 行 业 的 长 期 稳 定 的发 展 。党 的 十 以
和谐社会的实质就是让人 民群 众 “ 生活安康” 而且 “ , 心 时, 群众就 很难以保持舒 畅 的心 情和 平衡 的心理 , 进而可 能引发连锁 反应 。 在公路交通 行业也是如 此, 曾几何 时 “ 车
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及措施

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及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公路建设和管理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公路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需要对公路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改革公路管理体制1.建立健全公路管理主体。
成立专门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公路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工作。
建立统一的决策和指导机构,加强公路管理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2.完善公路管理法律法规。
修订和完善相关的公路管理法律法规,明确公路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公路管理的法治化。
3.推进公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促进公路行业的市场化发展。
二、优化公路经济管理措施1.加强公路规划管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公路规划,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确保公路建设的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
2.加强公路建设质量管理。
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公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3.强化公路运营管理。
加强对公路收费、通行管理和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公路运营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4.加强公路维护管理。
建立健全公路维护机制,加大对公路维护的投入,及时修补和维护公路设施,保障公路的正常运营。
5.加强公路安全管理。
加强对公路交通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公路交通安全。
三、加强公路经济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建立公路经济管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路建设和运营的监督和检查,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公路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2.加强评估和考核。
建立公路经济管理的评估和考核机制,对公路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和激励,推动公路经济管理的优化和改进。
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及措施

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及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
公路作为交通主干道之一,承担着货物和人员运输的重要任务,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适应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公路的运营效益和服务水平,需要加强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公路经济管理的现代化。
一、加强公路经济管理体制改革1.深化国有公路的改革在新时期,国有公路的改革是公路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要逐步将国有公路的经营管理权交给社会资本,真正做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提高公路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还要建立国有公路经营权归属和管理机制,切实保护国有公路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公路资源被侵蚀和破坏。
2. 推动公路产权制度改革在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要加强公路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并完善公路产权制度,明确公路产权的归属,规范公路产权的管理和流转。
要加强对公路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防止产权交易中的不当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
3.完善公路投融资机制在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还要完善公路投融资机制,加大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投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建设和管理,提高公路建设和管理的市场化水平,确保公路的长期稳定运营。
1. 推广公路ETC系统在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创新中,要积极推广公路ETC系统,实现公路收费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ETC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公路收费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提高收费的准确性和效率,逐步实现公路收费的无人化管理,为公路运营管理带来便利。
2. 强化公路运输监管在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创新中,要加强对公路运输的监管力度,建立和健全公路运输监管体系,保障公路运输的安全、便利和高效。
要加大对违法超限超载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执行公路运输管理法规,提高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有序性。
3. 推动公路信息化建设在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创新中,要加快推动公路信息化建设,实现公路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公路行业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公路行业管理改革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城乡、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然而,当前我国公路行业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服务水平不高、监管不到位等,亟需进行改革。
因此,制定并实施公路行业管理改革方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完善公路管理体制。
在过去的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管理混乱等问题,这导致了一些管理漏洞和问题的出现。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公路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公路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管理体制的科学合理、高效运行。
其次,提升公路服务水平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一些地区的公路服务水平不高,道路质量不达标、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道路质量,完善服务设施,提升公路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环境。
另外,加强对公路行业的监管也是本次改革的重点之一。
当前,一些地方对公路行业的监管不够到位,存在一些违规行为和管理漏洞。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公路建设、维护、运营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严格执法,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公路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推动公路行业管理改革,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政府部门应当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公路行业的改革发展,为公路建设、运营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公路行业的法律保障,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公路行业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公路行业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公路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公路服务水平,加强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深入贯彻落实改革方案,加大力度,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我国公路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希望各级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能够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推动公路行业管理改革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随着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公路建成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这些公路虽然在当时满足了当地经济基础建设需求,但经过数十年的使用后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道路路面破损、桥梁老化等,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出行和经济发展。
因此,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体制的改革亟待实施。
一、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1.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对于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建立,可以借鉴城市道路管理体制,建立一套适合农村公路管理的组织机构。
成立包括办公室、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维护保养、安全监管等职能部门的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实现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科学、规范化运作。
2. 提高农村公路管理人员素质农村公路管理人员是农村公路管理的实施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村公路管理质量和效果。
因此,建议加强农村公路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
3. 完善农村公路制度建立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制度和审批制度,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审批,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提高农村公路的整体性和实用性。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公路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二、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1.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建立完善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将农村公路养护作为经常性、常态性的保障工作来开展,确保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状态。
建立定期巡查和养护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2. 增加农村公路养护经费投入加大政府对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的投入力度,及时投入充足的资金和物资,保障农村公路的正常运行和养护。
此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动员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增强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效果。
3. 强化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管理建立科学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分级分层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交由专业工作队伍负责,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励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及措施

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及措施随着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公路建设和管理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对公路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改革公路经济管理体制过去,我国公路经济管理体制主要由交通运输部门负责。
随着公路建设和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一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在新时期,我国推行了均衡发展和市场化运作的管理体制。
推行“政府主管、企业主办、市场运作”的改革原则。
政府仍然对公路建设和管理负有主要责任,但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各地方政府和企业,以便更好地适应地方需求和市场变化。
推行公路运营公司制度。
公路运营公司是一种企业化经营模式,将公路的建设、运营、维护等职能集中到一个公司中进行统一管理。
这样可以提高公路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减少资源浪费和腐败行为。
加强监管机制。
在公路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以确保公路建设和运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政府应该加强对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各环节的监督,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二、加强公路经济管理措施除了改革体制外,我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公路经济的管理。
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公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提高社会交通效率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加大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公路的质量和连接性,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
推进公路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公路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将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各项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建立起完善的公路信息化系统,以便更好地监管和管理公路运输。
鼓励公路建设和运营的多元化发展。
在新时期,我国鼓励私人资本参与公路建设和管理,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路建设和运营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也鼓励地方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同推进公路经济的发展。
加强公路安全管理。
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起草依据

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起草依据摘要:一、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二、实施方案的起草依据三、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四、实施方案的实施效果及预期目标正文:一、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前交通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路养护工作主要由政府垄断,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
因此,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效率,已经成为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实施方案的起草依据实施方案的起草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等方针政策和重要举措,为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提供了政策指导。
2.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养护管理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
3.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在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方面,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江油市、镇江市等,他们的成功经验为实施方案的起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观念:通过宣传教育,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
2.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在制订改革方案前,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确保改革方案切实可行。
3.坚持以人为本:在改革过程中,要确保公平、公开、公正,关注职工的利益,使职工在改革中得到实惠。
4.规范养护操作:通过制定养护操作规范,提高公路养护质量,保证公路安全畅通。
四、实施方案的实施效果及预期目标实施方案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工市场竞争意识增强:通过改革,使职工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
2.养护质量明显提高:通过规范养护操作,提高公路养护质量,保证公路安全畅通。
3.职工收入稳定增长:通过改革,使职工的收入与市场接轨,实现稳定增长。
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及措施

新时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及措施
在新时期下,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和措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
下面将从体制改革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谈谈关于公路经济管理的新思路。
在体制改革方面,应当注重市场化和企业化的改革方向。
要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公路行业的市场化和企业化发展。
在公路管理机构方面,应当加强与市场环境相适应的改革,取消行政垄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以提高公路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应当注重促进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参与公路建设和服务运营,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提高公路运输的竞争力。
针对具体措施,需要加强公路运输管理,提高公路运输服务质量。
应加强公路的规划和建设管理,确保公路网络的连贯性和完善性。
要完善公路收费制度,提高公路收费质量和效益。
通过合理定价和差异化收费,促进公路使用者优化路网选择和出行方式,提高公路资源的利用效率。
要加强公路安全管理,加强交通执法力度,完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制,保障公路交通安全和畅通。
还要推动智慧交通建设,利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高公路运输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还需要加强公路运输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要加强对公路运输企业的监管和考核,推进公路运输企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要加强对货车司机的培训和管理,提高驾驶员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职业素质。
还要加强对货物运输的监管,确保货物运输安全和质量。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交通厅制定的吉林省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交通厅制定的吉林省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12.23•【字号】吉政发[2002]41号•【施行日期】2002.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交通厅制定的吉林省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吉政发[2002]4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省政府同意省交通厅制定的《吉林省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改革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吉林省人民政府二00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吉林省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改革方案(省交通厅二00二年十一月十九日)为进一步推进我省构筑公路养护市场的改革,提高公路管理水平和公路养护质量及效益,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改革方案: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吉林省公路管理条例》为依据,继续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突破制约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和完善公路养护市场体系。
“十五”期间基本建立起精简、高效的公路管理机构和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市场体系,确保养护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公路管理水平和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及职工个人收益明显提高,为实现全省交通“十五”发展目标和促进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改革的目标:实施“事企分离、管养分离”。
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事企合一、管养合一”的公路管理体制为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和养护作业相分离、管理与生产经营相分离的体制。
具体形式为:对现有公路管理机构“一分为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吉林省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各级公路管理机构仍为行使行政和行业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定编、定岗、定员;公路管理机构附属的养护作业单位、工程处(队)、测设队(院)等生产性事业单位,实行事业转企业改制,与公路管理机构彻底脱钩,组建多元化、多种形式的法人实体,进行市场化运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行业机制体制改革8.1行政管理体系现状与思考南昌市“十二五”期间,道路建设快速发展,路网规划布局更加科学,通道容量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国省干线公路网络,现已基本形成了“六纵四横”的网络布局,极大地提高城市交通通行能力。
城市内部的道路也在逐步提高等级和加大密度,已初步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城市道路系统。
市政道路等其它规划建设进展快,穿越市中心的国道需改线调整,故“六纵四横”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需不断调整优化。
由于历史遗留及路网调整等原因,南昌市公路小修和养护工程市场准入机制还不够完善,管养国省道沿线环境复杂,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
有些路段还存在交叉管理现象,市公路局及地方交通部门均承担了部分国省干线公路的管养。
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严重缺陷,既无法充分发挥地方交通部门和公路部门各自的管理优势,更不能有效配置和使用管理资源,公路管养责任不易明确,国省干线公路管养水平也不均衡,严重影响干线公路的管理效能。
2015年初,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出台。
《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交通运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支撑和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能力显著增强,形成更加成熟规范、运行有效的交通运输制度体系。
推进货运“一单制”、客运“一票制”、信息服务“一站式”,深化大部制改革,提速大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施行“黑名单” 制度,建立负面清单,完善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精简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建立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社会资本参交通运输建设;政府投资的收费公路实行收支两条线,大胆破冰,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
“十二五”期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精神,南昌市按照省、市政府关于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要求,全面落实“五年内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的部署,根据市局《关于南昌市公路桥梁工程处、南昌市公路勘察设计院管理激励机制改革指导意见》精神,遵循打破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与企业运营管理模式之间壁垒的原则,南昌市公路勘察设计院秉承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壮大永恒主题的理念,力求通过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形成新的动力源,激发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设计院做大做强。
为设计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确保改革任务顺利完成,推出了体制相关改革措施。
于“十二五”末完成了设计院的改革工作,使之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针对南昌市实际情况,“十三五”期间应着力推进公路行业体制改革,按照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归并整合相同或相近职能,避免和减少职责交叉,逐步实现公路管理职能的优化配置。
应加强对公路行业体制和机制改革的相关研究工作,通过研究逐步统一各级公路管理机构的思想,提高各利益相关方对改革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认识水平,明确改革的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和改革步骤,从而顺利稳步推进各项体制和机制改革,以便既能保证改革的平稳过渡,又能有利于促进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为适应“十三五”期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南昌市还将加快推动国省道与城市道路网的“双网”融合,推动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规划层面的高效对接,实现一体化规划、建设;完善公路在城市路段的技术标准体系,打破现有行业标准的过度制约,建立公路与城建部门的协作机制,明确相关事权,建立责权统一的管理体系,打造区域一体化道路网络,为促进区域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8.2公路管理事权改革建议南昌市“十三五”期间为加强国省干线公路的管养,理顺管理体制,加快财权、事权的改革统一,提高公路管理体制的运行效率。
“十三五”期间,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应理顺养护管理体制机制不顺问题,建立事权和责任相适应的公路管理制度,建立“国道国管、省道省管、农村公路县管”的公路养护分级管理体系。
推动养护市场化、养护专业化,促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协调发展。
“十三五”期,南昌市将加大道班资金投入,积极通过专业培训和引进人才等方式,提高养护队伍专业素养,加大养护市场化改革力度,开展养护市场化试点,积累经验,逐步全面推进养护市场化。
(1)对于季节性、规模化、专业性较强的小修工程,优先考虑推进市场化。
(2)对于路面保洁等常态化简易作业,逐步推进市场化进程。
按照江西省公路管理局养护中心规划文件要求,逐步明确和分化各公路管养部门职责:市级养护中心主要负责公路大中修、应急和服务工作;县(区)养护中心主要负责公路中修及县域范围内应急处治任务;现有养护道班负责路面保洁、日常巡视等常态化简易作业;小修养护工程逐步实施合同承包制度,推进市场化进程。
至“十三五”期末,国省道干线公路中小修基本实现市场化。
8.3公路投融资体制现状与思考8.3.1普通公路投融资现状1、中央和省支持普通公路发展的政策文件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及市委七届七次、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投资主体自主决策、政府调控有力有效、融资方式丰富多元、市场环境公平开放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增强南昌市投融资的内生动力和长远后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政策促进普通公路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22号),江西省出台了《江西省公路条例》,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十二五” 后两年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十二五”后两年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危桥改造、升级改造实施步伐的通知》规定等文件,都以各种方式支持普通公路发展,鼓励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探索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
2、南昌市普通公路投融资的实际做法南昌市近年投融资的主要来源是地方(市、县、乡)各级财政资金和由省财政在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分成资金按省厅7南昌市3的比例支付给南昌市财政,市财政再拨付给我局。
大中修经费则由市局每年拿出5000万元进入省公路局融资平台,省公路局按照1比2的比例下达我局每年大中修工程项目计划,由于我局地处省会城市,公路建设环境和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当前大中修经费存在缺口2亿左右,尽管如此我局还是积极争取多方支持,与地方政府协商工程建设不足资金,保证公路建、管、养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8.3.2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思考“十三五”期间各县区对公路建设虽然积极性较高,但资金的筹措仍然是最大的障碍。
目前南昌市公路建设力度和建设步伐较快,相应的建设资金的投入也较大。
南昌市公路系统建设资金来源除了省补以外,主要利用地方投融资平台、市级财政等渠道筹措,面临历史债务负担大,筹融资渠道单一,能力较弱等问题,导致目前建设投融资压力大,地方配套难。
同时随着大量干线公路建成通车,养护内涵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养护资金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
国省干线养护仅依靠省级补助资金,缺乏相应配套,使得部分道路养护和维修的滞后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得原本存在的普通公路的资金难题雪上加霜。
结构性减税政策缩减普通公路专用资金来源。
改革以后,原本用于质押贷款的交通费收入下降,导致普通公路建设失去了以此作为质押融资以及贷款的基础。
如果不建立新的普通公路融资机制,只靠包括车购税和燃油税在内的公路建设的财政性资金的分配,远远不能满足普通公路建设和维护的资金需求。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公路的投融资体制进行改革。
南昌市“十三五”期间将积极学习借鉴安徽省交通运输部门在普通国省道建设发展的探索,深化改革、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全面推进、落实宗旨,初步构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国省道投融资新模式,探索搭建“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破解资金难题”的国省道融资新平台,积极借鉴“前期准备、集中调度、责任落实、督查考核、要素支撑”的“五步联动”工作新机制经验。
8.4公路投融资体制改进措施与改革政策建议针对南昌市的实际情况,“十三五”期间,对公路投融资方面的问题提出以下措施与建议。
(1)“十三五”期间建设项目中,在现有的融资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着力破解资金难题。
一是落实好现有资金政策,积极向当地政府争取资金和政策,加大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养护的财政投入力度(2)依法出让公路设施建设经营权,积极试点PPP模式。
按照《公路法》和《收费条例》规定,广告经营权、服务设施经营权,可进行出让。
例如服务区的建设可以承包给企业,给予其约定的经营时间,在期满后,转交给公路局(3)通过建设宣传的渠道,沟通热爱家乡建设、有意向捐资建设的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个人,积极筹集社会捐款。
(4)建议调整现有燃油税转移支付分配规则。
“十二五”期间以来燃油税转移支付数与交通量增长、养护里程增长不匹配,导致日常小修保养和管理无法正常运转。
建议按照管养公路里程、公路技术等级、交通量等因素,重新确定分配各设区市的燃油税转移支付比例。
8.4.1完善省对普通公路建设的支持体系1、完善补助办法,落实补助资金公路管理局作为落实南昌市“十三五”普通国省道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负责重点任务的开展,从项目设置到项目施工、建设、管理、养护等进行全权负责。
对于在“十三五”期间决心推动的重点项目分类补助,重点引导地方积极性弱的项目;对于地方政府积极性强的项目,以地方建设为主,省里以项目库动态管理的形式,提供政策性补助引导。
针对补助资金落实困难这种情况,可通过争取更高的省级补助的标准,提升地方政府建设的积极性。
以省补资金来发挥杠杆作用,撬动地方资金配合落实到位,建立资金落实的考核机制,提高建设资金的落实程度,确保公路建设的持续性。
2、建立激励机制南昌市“十三五”期间将建立完善的普通国省道建设绩效考核制度,确保有关规划和工作目标的实现。
鼓励推进第三方评价,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以及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示,作为价费标准、财政补贴以及合作期限等调整的参考依据。
根据考核结果,以及南昌市“十三五” 普通国省道建设的实施效果进行付费。
842争取地方政府对普通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十三五”期间,为推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南昌市将继续完善投融资机制,争取加大政府投入。
公路建设资金需求量大,需要有长期、稳定和可靠的资金来源。
随着国家投资体制、税费制度等系列改革的推进,今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应突出政府公共财政的主体地位,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平衡和优化财政性资金投融资结构,实现干线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