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特征及趋势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1、现代语言学:是对古代的语言学而言的,强调的重点是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2、语言学的现代化:指的是观点、方法的转变,指的是学科本身的革新3、语言学现代化表现在:科学化(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明确语言是一个独特的系统、明确内部专业分工)、社会化(为社会服务、社会变革推动语言学发展)、理论化4、中国语言学走向现代化的原因:语文运动的兴起、教育制度的革新、专门人才的出现、新材料的发现、新问题的提出5、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分为两个阶段:清末至北洋军阀时期为一个阶段,19世纪末或30年代初至1949年为一个阶段6、第一阶段的标志:1898年《马氏文通》的问世、1906年章炳麟明确提出“语言文字之学”这个崭新的学科名称7、第二阶段的标志:方言学方面——1928赵元任的《现代吴语的研究》;语法学——1936年王力的《中国文法学初探》;修辞学——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现代语文运动一、现代语文运动:是指清末出现的白话文运动、汉语拼音运动、国语统一运动二、运动目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现代科学文化的需要,中国的语言文字必须进行调整、变革,必须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三、运动意义:在宏观上为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提出了许多新鲜课题,对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四、晚清白话文运动、“五四”白话文运动、30年代大众语运动,对现代书面汉语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1、晚清白话文运动(代表人物:黄遵宪、裘廷梁、陈荣公)1)黄遵宪:语言文字之不相合2)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3)陈荣公:《论报章宜改用浅说》——讨伐文言的檄文4)王照:言文合一5)出现了现代报刊史上第一份白话文报纸《无锡白话报》,出现了中国第一部最通俗的白话字典《绘图白话字汇》6)清末白话文运动弱点有二:没有把废文言与反封建结合起来;崇白话还停留在造舆论上,没有产生像样的白话文作品,甚至主张废文言的文章就是用文言写的2、“五四”白话文运动使白话文作为书面语正式登台,先锋是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刘半农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揭开白话文运动序幕●以“改良”为文学的语言形式为主要内容,一反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以白话文学为正宗●八条原则2)陈独秀《新青年》主编,发表《文学革命论》,由“改良”到“革命”标志新文学运动、白话文运动正在深化3)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4)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5)白话标准问题、基础方言问题没有解决3、30年代大众语运动1)最初提出“大众语”的,是陈子展《文言-白话-大众语》2)三个阵营:大众语(主张纯白)、文言文(主张纯文)、旧白话文(主张不文不白)3)陈望道普及大众语的三个要求:口书一致、统一土话、统一形式和内容(《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4)论战: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白话、普通话和大众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大众语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对待方言土语;大众语和汉字改革的关系;如何建设大众语五、现代标准汉语的确立1、“国语统一”运动,提出标准语问题2、拼音运动和国语统一运动,步调一致,相互促进3、拼音文字制定者朱文熊于1906年提出了“普通话”这个名词4、黎锦熙主张费入声2、老国音:一个人在说的标准音3、新国音:《国音常用字汇》六、汉语拼音化的发展过程1、清末切音字运动1)第一个提出“造切音文字”的是宋恕2)谭嗣同主张“尽改象形字为谐声”,主张废汉字改拼音文字的第一人3)卢赣章1892年提出第一个拼音方案4)主流是汉字笔画式5)影响最大的三人:卢赣章(《中国切音新字》、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简字全谱》)6)王照方案影响全国的原因:◆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一定的优越性◆官话字母得到朝廷大员的支持◆王照本人为宣传官话字母作了许多工作7)劳乃宣分两步走的理论8)与赵炳麟、汪荣宝等人发起成立“简字研究会”,是20世纪中国民间最早的研究汉语拼音的学会之一2、注音字母四十年1)四十年是指从1918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之日算起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之时为止3、“数人会”与国语罗马字1)数人会成员: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林语堂、汪怡2)发起人:刘复3)《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作为国音字母第二式,以便一切注音之用,简称“国罗”4)国罗影响不大,历史意义重大,意味着汉语可以用罗马字来拼写,意味着从明末以来,中外人士进行的罗马字拼音试验,开始踏上一个比较成熟的新阶段4、中国拉丁化新文字1)由翟秋白、吴玉章等人协助而制定,用于拼写北方方言,也称“北拉”2)拉丁化方案的特点:P573)北拉理论的主张有两点:●文字要拼音化,音标要国际化●拼读方言化七、普通语言学的介绍1、上半世纪在介绍、传播西方普通语言学方面的成绩:1)章炳麟:《国故论衡》的“语言缘起说”、《文始》、《新方言》传播某些语言学理论2)胡以鲁:《国语学草创》,提及一些知名语言学家,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上第一部汉语概论性质的著作3)乐嗣炳《语言学大意》4)王古鲁《言语学通论》5)三部普通语言学著作:沈步洲《言语学概论》、张世禄《语言学原理》、雷通群翻译的《言语学大纲》6)张世禄《语言学概论》7)张世禄和蓝文海合译的《语言学通论》8)各书在介绍语言学的历史时,一般都只介绍西洋近代语言学史,实际上只介绍了印欧比较语言学的历史2、关于语言起源问题1)现代语言学家对语言的起源问题很感兴趣2)西方的感叹说和摩声说影响很大3)潘文提出六类“模仿语”4)张世禄不同意模仿说,主张“身势进化说”5)章炳麟提出“触受”说6)胡以鲁认为“发声时期”和“摩声时期”是各民族所共有的,汉语的起源还有个“发语词”阶段7)起源问题争论中,关于“名词与动词哪是第一性的语词”的论争:●章炳麟、胡以鲁以印度“胜论派”提出的实德业来区分词类●章炳麟提出名词是第一性的,形容词、动词“为后起”●胡以鲁认为有形容词、动词后引申出实体名词3、关于语言分类:批判西方的三分法、试图把语法分优劣的做法4、发生学语言分类介绍、对索绪尔语言理论的介绍语法学一、两个阶段的区分:1、王力的《中国文法学初探》或上海的《文法革新讨论》作为分界线,此前为第一阶段,上限为1898年,此后为第二阶段,下限为1948年2、对阶段的三种说法:1)新训诂学时期、建立汉语语法时期2)模仿时期、革新时期3)兴起时期(以马建忠、杨树达、黎锦熙为代表)、发展时期(以王力、吕淑湘、高名凯为代表)3、兴起阶段和发展阶段是由文化背景不同、语法观念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造成的1)兴起阶段:参照西洋语法著作建立汉语的语法体系,建立为这个体系服务的名词术语,研究划分词类的标准方法,解决具体词的归类分歧,对句法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一套方法,研究对象重点是古汉语(拿马建忠开刀)2)发展阶段:用西洋普通语言学理论做指导,直接研究原始材料,另起炉灶,建立自己的体系●观念上的进步:历史观点和系统观点的建立,注意区分材料的时代性,不是古今杂糅,把体系建立在一些零碎例证上,而是重视共时语法系统的平面描写●方法上的进步:更重视科学的归纳研究4、两个阶段的相同点1)各语法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过西方不同时期不同语法体系的影响,都进行过成功的或不成功的“模仿”,也都出现过生搬硬套的毛病2)各种语法著作基本以传统语法体系为基础,重视意义,重视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析句方法采用印欧语的句子成分分析法;直到赵元任的《国语入门》才真正运用结构主义分析法来研究汉语3)各家都没有解决词类划分的问题4)比较方法的运用5)语法研究与语言教育密切联系二、古代汉语语法研究1、以古汉语为研究对象的四个原因:1)古典经籍是传统文化、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2)文言书面语占统治地位,受教育者不仅要能读懂文言,而且要学会用文言来写作3)语法学是从小学的母体中剥离出来,虽已告别训诂学自立门户,而所研究的材料却是共同的4)研究者的目的是为了读古书、作古文2、古汉语语法著作:《马氏文通》《中等国文典》《国文法草创》《高等国文法》3、《马氏文通》(马建忠):1)首正名,次字类,次句读2)正名是给书中出现的语法术语下定义;字类分为名、代、静、动、状、介、连、助、叹;句子成分分为词和次(词——起词、语词、止词、转词、表词、司词、加词)(次——主次和宾次、偏次和正次、前次和同次)2)贡献:第一次为汉语草创了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组织结构、概念模式、理论基础);第一次系统地揭示古汉语语法的特点;第一次对古汉语的语法材料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3)问题:语法理论欠完整;资料方面的问题4、《中等国文典》(章士钊)1)对“字”与“词”的区分很清楚2)改“静字”为“形容词”,改“状字”为“副词”,改“连字”为“连续词”;改“代字”为“代名词”3)某些词类的具体范围不同于《文通》4)使用了“短语”这个概念5)主张先立主格、宾辞两部,认为这两部是“句之干部”6)将句子按语气不同分类:叙述句、疑问句、命令句、感叹句7)行文简洁、条理分明5、《国文法草创》(陈承泽)(是《马氏文通》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最有意思的一部讲文言语法的书)1)在研究方法上,提出三条主张:说明的非创造的,独立的非模仿的,实用的非装饰的2)在研究任务上,提出文法上应待解决的四大悬案:字类系统问题、字类画界问题、本用活用问题、引申顺序问题3)活用之实例”的精彩之处:活用之范围、本用的活用、非本用的活用、对“致动”与“意动”的研究影响深远6、《高等国文法》(杨树达)——规模较大的古汉语语法著作7、《傅氏文典》(傅子东)1)认为当时中外研究汉语语法的人都忽视了词性的研究2)用“位次论”批判“功用论”,把句读中的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按位置的不同分为四位:正位、偏位、述位、从位三、近代汉语语法研究1、把以口语为主体的白话文法著作称为“近代汉语语法研究”2、兴起时期以黎锦熙为代表,发展时期以陆志韦、王力、吕淑湘为代表3、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建立完整的、系统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的第一人1)首要意义是“新著”二字,完全创新2)提出“句本位”的语法思想3)确立“句成分”的语法观念4)图解法的运用5)缺点:模仿英语语法、图解法有优点也有缺点、词类理论有问题、句本位带有逻辑本位的性质、把包孕句列入复句欠妥、自相矛盾4、陈浚介《白话文文法纲要》5、陆志韦《国语单音词词汇》1)把代名词、数名词同列在指代词2)用“同形替代”法鉴别什么是词3)关于词类划分提出两条原则:◆词类的分别最主要的标准是一个词在句子里最普通的地位◆其次是它自身的意义4)扩展法6、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中国语法纲要》1)研究语法的四个阶段:妄、蔽、疑、悟2)一开始就进入了语法的根据地——句子3)按照句子谓语分类的方法:叙述句、描写句、判断句4)提出造句法中两个重要语法概念:句子形式和谓语形式5)探索汉语句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谓语三分法、八种单句句法结构特点的揭示6)缺点:一是忽视词类划分的意义;二是不成功地运用了西方某些语法理论7、吕淑湘《中国文法要略》——近代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开路人研究方法是从小处着眼,从个别虚词的研究入手,从接近口语、白话的语录、笔记问、小说、野史中搜集例句,并联系活的口语方言,追本溯源,发人之所未发8、廖庶谦《口语文法》1)研究应以口头活语法为主2)要突出汉语特殊性,不可照搬外国3)对句本位文法提出异议4)语法也要研究句子和段落、篇章的关系5)进步之处是专立“存在动词”——有6)不用“同动词”这个名称,把“是”、“像”作为动词之第二种“联系动词”7)也不用补足语这个名称四、古今语法比较研究1、古今语法放在同一框架综合比较研究始于刘复《中国文法讲话》1)对语词看法与马、黎不同,将语词分动语词和静语词2)对代词的看法与《文通》有分歧3)文白对比方面2、古今语法比较研究有深远影响的:黎锦熙的《比较文法》和吕淑湘的《中国文法要略》1)黎氏比较的重点是句式2)目的是要突出古汉语语法的八个重点,同时攻破“之、其、所、者”四个虚词的难点3)发展阶段文白比较研究的代表作是吕淑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由词句论和表达论两大部分构成●研究汉语句法结构变换关系的先驱●提出“词结”概念●句子分类有自己的特色,按内部结构不同分为“简句”和“繁句”两大类●词结和词组的转换,也就是谓语和加语的转换,是《要略》的一个重要特色●《要略》的成就和价值,主要不在体系,而是表现在对语法事实的详细描写和文白语法的精确比较上●《要略》存在的问题:采纳了三品说、分析句子时设立了两套名目、没对书中运用的名词术语进行界说、整体性系统性和历史演变的说明稍嫌不足、某些地方前后失去照应五、文法革新问题1、1938-1943历时五年的文法革新讨论,对汉语语法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讨论之所以被认为是革新,因为讨论的总倾向是反对模仿,反对马氏文通派3、主要讨论问题(最主要问题是语部(词类)区分问题)1)词分几类●两部革新语法著作:刘复《中国文法通论》、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刘复将词分为五类(实体词、品态词、指明词、形式词、感词),金兆梓雷同●王力的七类说(名词、代名词、动词、限制词、关系词、助词、感叹词)●孟起的四类说●傅东华的八类说2)一线制和双轴制之争●一线制是将词类与句子成分合为一条龙●双轴制是把词法和句法这两个部门比做“双轴”●“广义的形态”概念的提出,是这次革新讨论中真正具有理论意义的发现,为陷入困境的词类区分问题打开了新的思路3)陈望道的“功能中心说”●每一个字语都有音、形、义、能四种因素●形态是外显的,品格是内蕴的●从语在辞例中的功能探求词类区分的具体方法是运用“双轴制”(配置关系+会同关系)●功能-双轴制的意义:纠正了将词法与句法混而为一或绝对分裂的两种偏向,将词法与句法建立在辩证统一的基础之上;以功能为中心既不脱离形态,也不脱离意义,把形态与意义结合起来;和“广义形态”说一样,都受西方结构主义的影响,而功能说更进一步将结构主义中国化,克服了结构主义的片面性4)文法学的研究对象●傅与方的分歧实质在于如何看待形态,汉语究竟有无形态●陈望道建议用“表现关系”来代替“广义的形态”●傅东华重意义,方光焘重形式,陈望道兼顾意义和形式,陈望道的理论代表了这次讨论的最高水平5)语体文和文言文可否用同一架构的文法来处理●傅东华主张文白两种体系合一●刘复、方光焘、张世禄等人主张两种文体的文法体系要分开6)术语的“革新”●陈望道四条原则:讲求正确、符合历史、崇尚普通、与别科共通7)关于同动词和词尾问题●傅东华主张废除同动词8)革新的标准●好的语法体系:妥帖、简洁、完备●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科学化、口语化、中国化9)对《文通》的看法●张世禄主张打倒●陈望道主张革新和继承4、文法革新讨论的不足1)理论多于语言学的实际作业,理论有些空虚2)讨论的结果,在本质上,不曾超过旧的文法体系;把《文通》和《国语文法》笼统地并为一谈不妥当5、文法革新讨论兴起的原因:1)文学上的民族化,文体大众化、通俗化,使得语法学中国化的呼声很高;2)与国外文法革新有密切关系5、文法革新讨论意义:1)表明中国语法学家在研究汉语语法特殊规律上有了更高的自觉性和更为迫切的要求2)表明中国的语法学家已经有了一支不大不小的队伍,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可以就理论问题各抒己见、互相交锋3)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学风六、汉语语法理论研究1、三部著作:何容《中国文法论》、王力《中国语法理论》、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何对30年代以前产生的几部文法著作中的理论做了一次总结算2)王从理论上阐述自己的语法体系3)高以法国的房德里耶斯、马伯乐等人的理论为指导探索汉语语法的特点2、胡以鲁在《国语学草创》中的汉语语法观(是最早从理论上探索汉语语法特点的人)1)主张词分四类或五类2)将词语与句法混同,以句法统帅词法3)按心理原则为句子成分规定了一套名称4)认为汉语的句子不必主述二语俱全,汉语语法以心理为本,有“以心传心之法”5)实词虚化、语词复合法3、胡适《国语文法概论》1)三种必不可少的文法研究法:归纳的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4、何容《中国文法论》将《马氏文通》、《中国文法通论》、《国文法草创》、《新著国语文法》几部文法著作中的理论做了总结算1)认为这些著作用西法讲词类,用逻辑讲句法,用演绎法建体系2)词类问题上,把以往研究分两大派:词有定类、词无定类;其自己主张要根据形式上的特征来区分词类(从形式上的特征区分词类,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意义,标志汉语词类的研究进入新阶段)3)他认为语法形式分为六种:词的顺序、词的结合、重叠、音变、重音和声调、不能独立表意的依附成分4)句法问题上,推崇“三品说”(句子的词按重要程度分首品、次品、末品),主张“三步说”5)关于古代为什么无文法学问题,他认为除了汉语文法容易外,我们记录语言所用的文字,也是使文法学不能发生的一个原因5、王力《中国语法理论》1)研究汉语语法的六条原则:词汇不是语法;翻译不是语法;分类不是语法;可争论者不是语法本身;难懂的地方不一定是语法,易懂的地方不一定是非语法;中国语法学的途径2)关于三品说(先赞成,后放弃)、放弃三性说3)关于仂语:主从仂语和等立仂语、隔开法和转换法4)关于句子成分:对系词考察、批评三分法和对二分法提出见解5)关于句子形式和谓语形式6)关于“位”和“格”7)关于“有”字句8)关于语法成分6、高名凯《汉语语法论》:中国语法界第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也是中国第一部完全脱离西洋通俗语法影响的作品。
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简要地回顾二十世纪语言学在研究范式上的两次转变,然后从事实描写与理论解释、解释语言现象的形式主义取向与功能主义取向、语言研究的理论追求与应用目标、国内的语言研究与海外的语言研究等四个方面,来展示当代语言学的不同流派在语言研究的理论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研究成果上的差别,最后展望语言研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brieflty reviews the two turns of linguistic paradigmin 20 century.Then,from the point of views of fact description,theoretical exp lanation,formalism-vs.functionalism-orientation,it displays the difference s of different linguistic schools withrespects to theoretical aim,methodol ogy,research range and resultof liguistic studies.Finally,it prospects th e trend of 21century"s linguistic Studies.【关键词】研究范式/事实描写/理论解释/形式取向/功能取向research paradigms/fact description/theoreticalexplanation/formalism-orientation/functionalism-orientation§1本世纪语言学的两次转向大家知道,二十世纪的语言学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研究范式(paradigm)的转变。
第一次是从传统的语文学向现代的语言学、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向结构描写语言学的转向。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语言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其中几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字化语言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语言
研究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数字化语言研究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相关软件,来处理大量的语言数据,从而提高我们对于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律的理解。
2. 交际语言学:交际语言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语
言学研究方法。
它强调语言的使用和交流,更多地关注口语交流和非正式场合下的语言使用,以此来更加深入地探究语言的本质和语言规律。
3. 多语言研究:多语言研究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频繁,因此多语言研究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语言学领域。
多语言研究旨在研究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语言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4. 语料库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是一种基于语言数据的语言学
研究方法。
它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语言数据,来研究语言的使用和规律。
语料库语言学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演变和变化。
总之,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它们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1 -。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现代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它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并在标题中心扩展下进行描述。
现代语言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融合了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
现代语言学倡导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方法,以促进对语言现象的深入理解。
通过跨学科的研究,现代语言学可以更全面地分析语言的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
现代语言学具有实证主义的特点。
实证主义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来验证学说和理论。
现代语言学倡导通过大量语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语言理论和模型的有效性。
实证主义方法使现代语言学更加客观和科学。
现代语言学注重语言的多样性和变化。
语言是一个活跃的系统,不断发展变化。
现代语言学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探讨语言的演变和变化规律。
现代语言学还关注语言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使用情况,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现代语言学倡导认知转向。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语言习得、语言理解和语言生产等认知过程。
现代语言学通过研究认知机制,揭示语言的认知基础和心理机制,深化对语言习得和语言加工的理解。
现代语言学注重语料库的应用。
语料库是存储语言数据的电子数据库,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通过语料库的建立和利用,现代语言学可以更准确地分析语言现象,验证语言理论,开展语言教学和语言技术的研究。
在总结中,现代语言学具有跨学科、实证、多样、认知和语料库等特点。
现代语言学通过这些特点,不断推动语言研究的深化和发展,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希望本文对现代语言学的特点有所启发和帮助,让我们共同关注语言研究的进展,推动语言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一、概述在新时期背景下,汉语语法研究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深度。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汉语语法研究逐渐摆脱了传统框架的束缚,开始融入更多现代语言学的方法和视角。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以期为未来汉语语法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之一是多元化和交叉性。
传统的汉语语法研究往往局限于单一的学科领域,而现代研究则更加注重跨学科的交流和融合。
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汉语语法研究之中,这不仅丰富了研究的手段,也拓展了研究的视野。
汉语语法研究在新时期更加注重实证性和量化分析。
传统的汉语语法研究多依赖于直觉和经验,而现代研究则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大规模的语料库建设、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等手段,研究者能够更准确地揭示汉语语法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为语言教学和应用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还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汉语国际传播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开始关注汉语语法研究。
这不仅促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国际化交流,也为汉语语法的全球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在多元化、交叉性、实证性和国际化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特点和趋势。
这些特点和趋势不仅反映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也为未来汉语语法研究指明了方向。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汉语语法研究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为汉语语言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1. 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回顾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系统的、科学的汉语语法研究起始于近代。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汉语语法研究也经历了多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汉语的语法研究主要体现在对经典文献的注释和解读中,这些注释往往侧重于字词的训诂和句读的划分,而对语法结构本身的分析则相对薄弱。
这些古代文献的注释为后来的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语料和思路。
中国语言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语言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语言学是研究汉语及其它中国语言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领域。
中国语言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下。
首先,中国语言学的现状是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各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从传统的田野调查到现代的大数据分析,为中国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数据。
其次,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和国际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国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对传统汉语的研究外,还涉及到方言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外语教育等领域。
同时,与国际语言学的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中国语言学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合作项目,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再次,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是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变革,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中国语言学研究者开始关注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媒体等方面的关系,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实际运用和变化规律。
此外,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也需要关注语言保护与普及,推动国家语言政策的实施和语言教育的改革。
最后,中国语言学发展的趋势是跨学科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语言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如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
跨学科的合作可以为中国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此外,中国语言学的研究也需要更多的应用研究,将语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语言学在不断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在未来,中国语言学将继续推动学科发展,拓宽研究领域,促进国际交流,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跨学科融合,为中国语言学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及其理论体系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及其理论体系语言是人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
语言学作为对语言现象的研究,从语音、语法、语义等多个层面对语言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文将探讨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及其理论体系。
一、语言学的起源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和印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文字学》中就对希腊语言、词汇和语法进行了研究。
在印度,梵文一直是祭祀语言,也是学术和文化语言。
印度学者潘尼尼编纂的《梵语语法》是语言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二、语言学的发展直至19世纪,在语言普及、文字研究和语言教学的背景下,语言学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普及教育的推动下,人们对语法等语言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学逐渐拓展到更多的领域,如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等。
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体系(一)句法学句法学是语言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语言中的句子结构。
主要包括句子成分、短语和句型等方面。
现代句法学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被誉为“生成语法”的深层结构语法学派,它代表了现代语言学的高峰时期。
(二)语音学语音学研究语音发音、音位等语音现象。
现代语音学主要通过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来分析语音特征,并建立了基于物理学和生理学的语音学理论体系。
现代语音学还借鉴了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如对语音的自动识别、合成等,极大地促进了语音学的发展。
(三)语用学语用学研究语言在现实社会中的使用。
它关注的是推理、符号、语言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语用学包括对话、口头语和面对面交流等方面的研究。
在现代语言学中,语用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等方面。
(四)语义学语义学研究语言的意思和意义以及语言对世界的描述。
其主要关注点是句子的真假、歧义和含义等方面。
现代语义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逻辑语义学、形式语义学和框架语义学等。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语义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例如语音理解、机器翻译、智能问答系统等。
(五)话语分析学话语分析学是研究话语和社会互动的语言学分支。
现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如今,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日益受到重视,现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趋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现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未来的影响。
一、跨学科交叉融合在当今社会,文学不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
汉语言文学专业也越来越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文学与传媒、文学与语言学、文学与历史等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逐渐增多。
这种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不仅能够丰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内容,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未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望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形成更加完善的跨学科融合格局。
二、数字化与智能化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与智能化已经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新趋势。
数字化技术可以为文学教学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例如电子文献、数字图书馆等,这些都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
智能化教学工具的不断完善也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提供更便捷、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教学将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教学模式。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未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将更加重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和学术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四、实践与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将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例如实习、实训、社会调研等,这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专业素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将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提高其综合素质与竞争力。
语言学研究现状与趋势
语言学研究现状与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语言学不仅与传统的文化分析有关,还与跨文化交流、语言教育、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方面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着重介绍一些热门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进展。
一、语言学研究现状1. 语言对认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语言对于认知的影响是深远的。
例如,跨语言比较研究表明,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可以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认知和行为。
在这方面,最广为人知的研究是“空间指向”(spatial orientation)的研究。
这项研究表明,语言中的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有关,不同语言的时间位于空间的不同位置进行表示,这会导致不同语言使用者在时间观念上的认知差异。
2. 跨文化交流研究跨文化交流是现代社会中的一大热点问题。
语言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问题。
在这方面,自然语言处理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领域。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对人类自然语言进行自动处理的技术。
它涉及到语料库构建、信息提取、机器翻译、自动摘要等一系列应用技术,对于跨文化交流有着广泛的应用。
3. 二语习得研究二语习得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二语习得研究是指分析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经历的过程,包括词汇、语法、发音等各个方面。
二语习得研究在语言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分析和理解,可以改善和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语言学研究趋势1. 大数据和计算机技术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语言学领域也面临了一次新的变革。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将计算机技术和机器智能应用于语言学研究。
例如,机器翻译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热门应用领域,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也已成为语言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2. 基于思维认知的语言研究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将重点放在人类思维和认知上。
中文语法研究现状及趋势
中文语法研究现状及趋势在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汉语的语法特点和结构不易于清晰表述。
受到西方语言学的影响,汉语语法研究者在寻求表述汉语语法特征和结构的方法时,主要采用了传统的类比、转换及影响分析等方式,而非及时探索汉语自身的语言规则。
这也让中文语法研究陷入了一个长期被动的状态。
然而,在新的语言学研究方法不断涌现下,中文语法研究逐渐获得了新的机遇。
本文将从中文语法研究的现状及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中文语法研究现状中文语法研究现状可以从语法特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1. 语法特点中文的语法特点主要体现在词汇形态、语序、修饰关系、主谓关系等方面。
(1) 词汇形态:中文的词汇变化比较少,而且没有时制、语态等变化。
因此,在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和状态转换时,常常需要使用副词、助词以及特定的语序方式等手段来表达。
(2) 语序:中文的语序比西方语言更加自由。
尽管汉语的主语一般位于谓语之前,谓语动词位于句子的中心位置,但是在句子的不同部分中,词语的先后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变化。
(3) 修饰关系:修饰关系在中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汉语中,一个名词可以被多个形容词修饰,或者一个形容词可以修饰多个名词。
(4) 主谓关系:和其他语言相比,中文的主谓关系比较紧密,同时,主语和谓语之间没有其他成分可以插入。
2. 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来看,中文语法研究主要采用了传统的比较、归纳、类比等研究方法,而较少使用现代的语料库研究、实验研究和计算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
这是由于中文语言学研究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相对较晚,而这些新的研究方法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
因此,对于中文语法研究来说,要尽快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拓宽研究方法的范围,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
二、中文语法研究趋势中文语法研究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涉及众多分支领域,因此,未来的中文语法研究也将继续朝多元化、细分化方向发展。
1. 语言习得和教学语言习得和教学一直是语法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未来也不例外。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语言认知的不断深入,现代语言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未来的语言学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数据语言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产生的语言数
据量迅速增加。
大数据语言学将利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发现语言规律和趋势。
2. 语言认知科学:人类语言认知的研究已成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
未来,语言认知科学将继续深入研究语言对人类思维的影响,以及人类语言处理的机制和规律。
3. 脑语言学:脑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脑语言学的研究。
未来,脑
语言学将深入探讨语言产生和理解的神经机制,以及语言与脑功能的关系。
4. 社会语言学: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社会
语言学将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的语言使用和语言变化。
5. 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
未来,随着人们对
语言使用情境和交互的深入认知,语用学将继续深入研究语用规则和策略,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总之,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将更加综合和跨学科,以满足对语言认知和应用的需求。
- 1 -。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语言学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呈现出许多鲜明的趋势,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些趋势。
语言技术的发展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兴起,语言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和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通过利用这些技术,语言学家能够更好地研究语言的结构、语义和使用,并开发出更高效的语言处理工具。
跨学科研究是现代语言学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语言学与心理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日益增多,这种跨学科合作促进了对语言的多层次研究。
例如,语言心理学研究语言的认知和心理过程,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使用和变化。
通过跨学科研究,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作用。
第三,语言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成为现代语言学的重要议题。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许多小语种面临消亡的威胁。
语言学家们开始关注保护和研究这些濒危语言,以保护人类的语言多样性和文化遗产。
同时,对于大语种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各种语言的独特之处。
第四,语言变化和语言接触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口流动和社会变迁的加剧,语言之间的接触和变化日益频繁。
语言学家们致力于研究语言变化的规律和原因,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演化和变异。
第五,语言教育和语言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全球化的推动,语言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语言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交流的重要性。
同时,语言政策对于维护社会和谐和促进跨文化交流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语言教育和语言政策的研究,以提出更好的教育和政策建议。
现代语言学呈现出多样化、跨学科、技术化等多个发展趋势。
这些趋势推动着语言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同时,这些趋势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语言的深入研究,语言学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代语言学和语言技术的趋势和应用
现代语言学和语言技术的趋势和应用现代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涵盖了语言的结构、功能、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领域和应用方向。
以下是现代语言学和语言技术的一些趋势和应用:1.计算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是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和分析自然语言。
计算语言学在机器翻译、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2.神经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是研究大脑结构和语言处理机制的学科。
通过研究神经语言学,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语言能力的基础,并发展出更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和辅助工具。
3.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包括语言变异、语言态度、语言政策等方面。
社会语言学的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促进语言和谐与社会进步。
4.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处理的心理机制的学科。
通过研究心理语言学,我们可以了解人们如何习得语言、使用语言和理解语言,从而提高语言教育和交际效果。
5.语言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语言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在线教育、智能语音助手、个性化学习等。
这些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6.语言技术在翻译领域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已经成为现实。
机器翻译可以大大提高翻译效率,降低翻译成本,同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交流不同语言的信息。
7.语言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智能语音助手、智能客服等。
这些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方便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控制设备。
8.语言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语言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也日益显现,如语言数据挖掘、语义网、文本分析等。
这些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语言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总之,现代语言学和语言技术的趋势和应用涵盖了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相互融合和促进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跨学科性:现代语言学融合了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等。
这种综合性使得语言学能够更全面地研究语言现象。
2. 实证性:现代语言学注重对语言现象的实证研究,通过大量的语料分析、实验和调查等方法,揭示出语言规律和语言变化的实际情况。
3. 语言普遍性: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语言,而是关注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和共同规律。
这种研究方式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语言的本质。
4. 全球化视角: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现代语言学也越来越关注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比如研究语言接触、语言变异以及语言政策等领域。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可以预测为以下几点:1. 认知科学的影响:随着认知科学的快速发展,现代语言学趋向于更深入地研究人类语言的认知机制和处理过程。
比如探索语义、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认知基础,以及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等。
2. 数字化和计算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语言学趋向于更加数字化和计算化。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语料库语言学等技术,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处理语言数据,并得出更精确的结论。
3. 跨文化语言学: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跨文化语言学将成为重要研究领域。
这种研究将注重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异同,以及不同语境下语言使用的变化和适应性。
4. 社会认知语言学:社会认知语言学将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一大发展方向。
通过研究语言的社会因素和社会语言学,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如语言地位、社会规范和身份认同等。
综上所述,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综合化和应用化。
通过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实证研究语言现象,关注语言的普遍特征和全球化影响,不断推动语言学相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论述语言学发展的历程
论述语言学发展的历程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研究语言的结构、使用和演化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起源、主要发展阶段以及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论述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语言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形成时期。
人类最早的语言是口头语言,用于交流和表达。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并开始对语言进行系统的研究。
最早的语言学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等古代文明,他们对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字和语法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在19世纪,语言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发展,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学者们开始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来研究语言的历史演变和亲缘关系。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马克斯·穆勒和法国学者弗朗茨·鲍亨斯基等。
20世纪初,语言学进入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涉及到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等方面。
同时,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也不断涌现,如结构主义、生成语法和认知语言学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使其成为一门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学科。
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言学的跨学科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语言学不仅与语言学科相关,还与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相结合,形成了诸如认知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新的分支。
其次,语言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不断更新和完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语言学家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和语料库分析等方法来研究语言,这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再次,语言学研究越来越关注语言使用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承载着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当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当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纵观语言学百年历程,索绪尔的理论对现代语言学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可以说现代语言学是一个索绪尔时代。
伴随着新时期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频频出现,思维认知的不断进步,近几十年内正在进行的语言研究与先前现代语言学的在索绪尔语言学的基础上延伸、发展不同,当代语言学开始走上一个极端而与之相矛盾,并在这种矛盾中酝酿出自己独特的理论,不同理论的碰撞使当代语言学呈现一番新特征并向更深广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当代语言学大致有如下特征:一、在研究对象上,当代语言学不再局限于对语法的单调研究和语言的结构分析,而是注重意义,语篇,实例。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注重形式有三种方法,其一是完全用语法分析。
20世纪50、60年代,语法被认为才是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所在。
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在语言的互相学习中,研究发现不同语言仅仅在形式上的对应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语义问题不得不考虑。
到了跨世纪的前后十年,语义学开始进入语法学,并对语法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开始不考虑语义,后来逐渐加进语义。
配价语法、功能语法等语言学理论逐渐升温。
这些语言学理论和方法都是重视语义的。
其二是完全用逻辑;其三是用语料库。
这三种都没有成功。
在此情况下,语义学的兴起,在语言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在这点上,当代语言学既是对现代语言学的反动,又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二、在研究方向上,重视应用性的研究,注重对其功能的探讨,功能语法的兴起形成一股学术思潮。
当代语言学研究从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更加注重对语言价值的分析和语言功能的研究,并形成了众多的功能语法流派;新技术的出现扩大了语言学的应用范围,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同有关学科的某些实用研究结合起来,着重解决有关学科及语言学本身所涉及的应用方面的问题,不局限于语言系统,而是扩展到语言实用性上。
有的着重在语言交际上的运用,有的着重其在话语中的运用。
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人们愈来愈感到语言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现代语言学,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其实它就像我们的老朋友,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的,简单来说就是研究我们怎么说话、怎么写字、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
咱们每天都在用语言,吃饭时聊天、上课时发言、看电视时评论,这些都是语言学的范畴哦。
你有没有注意到,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
每个地方的方言、俚语、甚至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段子,都是语言学家们眼中的宝藏。
说到现代语言学的特点,首先就得提到它的多样性。
语言学可不止局限于某一种语言,像汉语、英语、法语,统统都在它的研究范围之内。
而且现代语言学不再只关注书面语,也越来越关注口语。
这就好比你在家和朋友唠嗑,跟在课堂上写论文是完全两码事。
口语的随意性、即兴性和互动性,正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着重研究的部分。
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随口而出的俚语、笑话,都是语言变化的最好体现。
你有没有发现,年轻人说话时经常夹杂一些网络用语,那可都是语言活化的例子。
再说了,现代语言学还有一个很酷的趋势,那就是跨学科的研究。
你会发现,语言学家开始和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甚至计算机科学家合作。
这就像一场语言的聚会,大家都带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共同探讨语言的奥秘。
比如,在心理学的帮助下,语言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是如何处理语言的,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对好基友,密不可分。
而计算机科学的进步,让我们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语言的使用趋势,真是神奇得不要不要的。
再看看语言的变化,这可是个有趣的话题。
语言就像一条河流,永远在流动,从未停歇。
我们常常听到“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老土”,这就是语言变化的直接体现。
过去的一些表达,今天可能会让人觉得过时。
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甚至流行文化的影响,都会让我们的语言发生改变。
你听过“996”吗?这可不仅是个工作模式,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生活状态。
语言跟着社会走,真是相辅相成。
现代语言学特别注重文化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反过来影响语言。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特征及趋势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特征及趋势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语言沟通日渐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现代语言学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较好地解决语言交际中出现的问题。
那么,如何评述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呢?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言多样性的研究现代语言学在中国得以迅速发展和普及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中国特殊的语言环境——汉语使用范围广泛但是民族语言数量庞大。
因此,许多学者已经开始致力于探讨这些少数民族语言,对它们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更好更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和发展这些语言资源。
随着语言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对语言在交际中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重视,口头语、方言、跨文化交际、网络语言等等的特点在语言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语言发展的演变语言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而中国语言的发展又更为复杂,是一个几千年的演化过程。
在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研究中,历史变迁和语言进化都是研究的重要方面。
通过了解历史结构和语言变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比较近代语言之间的差异及其发展过程。
三、技术进步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语言相关应用迅速普及和应用于诸多领域。
人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口头和书面语言进行分析,进而分析不同语言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和交际行为。
科技进步也促进了语言教育的普及。
还有一些干预和介入项目,为非母语者提供领域特定语言或文化认知素材的课程等。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语言学在多领域获得了很大发展,并举行许多创新性的项目来增进语言学和科技的融合。
在未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学者和专家为语言学科献策献力,使语言学科得以不断推进并发展壮大。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现状、趋势与展望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现状、趋势与展望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语言学的重要性 (3)1.2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3)二、我国语言学研究现状 (5)2.1 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概况 (6)2.1.1 音韵学 (7)2.1.2 句法学 (8)2.1.3 语义学 (10)2.1.4 语用学 (11)2.1.5 社会语言学 (12)2.1.6 心理语言学 (13)2.1.7 计算语言学 (15)2.2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与贡献 (15)2.2.1 重大科研项目与成果 (17)2.2.2 学术论文与专著 (18)2.2.3 国际合作与交流 (19)三、我国语言学研究趋势 (21)3.1 科技创新与语言学研究融合 (22)3.2 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 (23)3.3 语言资源保护与利用 (24)3.4 语言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 (25)3.5 全球化背景下的汉语研究 (26)四、我国语言学研究展望 (27)4.1 未来语言学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29)4.2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前景 (30)4.3 语言学研究的社会服务功能与应用 (32)五、结论 (33)5.1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总结 (34)5.2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36)一、内容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语言学研究在国内外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文将对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现状、趋势与展望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语言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国语言学研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理论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需要进一步深化探讨。
应用研究方面,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
跨学科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需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
人才培养方面,我国语言学界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整体素质,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2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Dec.,2012第30卷第6期JOURNAL OF SOCI AL SCIENCE OF JIA MUSI UNIVERSI TYVol.30 No.6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特征及趋势胡 平(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万州404100)[摘 要]语言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到现今已经成为一门具有自身完善理论体系的现代学科,中国的语言学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其理论建设、实地调查及宏观研究都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语言学的研究也是不断变化的,在未来,语言学研究的信息化及国际化趋势也在不断地加强。
因此,国家一定要增加语言学方面的财政投入,大力培养人才,引导学者们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去促进语言学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语言学;特征;趋势[中图分类号]H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2)06-0108-03 一、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类能够自由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得以沟通的载体。
语言学就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科学,笼统来说,语言学的发展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现代意义上的语言科学却是产生于19世纪。
语言学产生的时间虽然较晚,但是发展极为迅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早期,语言学主要是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对象,到现在,其研究对象的范围扩展到环境对语言学的影响、语言学在现代的作用等多个方面,并且语言学逐渐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产生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交叉学科,更加偏向于应用研究,将语言学的发展与实际的应用结合起来。
在研究方法上,语言学开始借助于计算机等现代研究工具,原来偏重于理论研究,现在开始逐渐结合实验研究。
中国的语言学起步较晚,并且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人们对语言学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没有给予语言学应有的地位。
很多的大学生并不愿意选择学习语言学,并且语言学的学习没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要靠长期不断的积累才能显示出成效,但是很多人并不能坚持下去,往往中途放弃,这给语言学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目前我国语言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很多汉语识别的计算机软件都是首先由国外研发而成的,这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因此,为了我们国家日后的发展,我们一定要认清语言学发展的重要性,加强语言学的研究。
要想更清楚的进行语言学的研究,首先要了解到语言学自身的学科特点,以及日后的发展趋势,这样我们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促进语言学的研究。
二、语言学发展的特点(一)综合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发展语言学作为一种系统的学科,要想取得快速的发展,就要有一种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
西方语言学的每一步发展都得益于有一种进步的哲学理论作指导,而我国古代哲学却对没有语言学研究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1]从历史上看来,我国古代的理论较注重于解决现实的问题,但是很少形成一种系统的理论来指导学科的发展。
建国以后,我国的学科建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中断,改革开放后,各学科进行重建,语言学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引进国外的理论,这是语言学的初步发展阶段,主要是以描述性的介绍为主,让广大学者们初步了解到系统的语言学的学科理论。
西方的语言学理论是与西方的语言状况紧密联系的,与我国的语言学现状有不同之处,在了解了西方的理论建设后,我国的广大学者联系我国的语言状况,将西方的语言学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出版了一批结合中国实际而写成的语言学方面的著作,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广大学者们进行进一步地抽象与提升,总结出适应我国语言学发展的综合性语言学理论,使下一步的语言学研究有了理论指导。
(二)逐渐开展实地调查为了使研究更加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实际的调查,应用性的研究不断发展。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符号系统,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工具,语言学研究108 [收稿日期]2012-08-15[作者简介]胡平(1978-),女,重庆合川人,硕士,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与教学方法。
的素材都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之中。
因此,语言学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注重实际的调查。
关于语言学的实地调查在建国初期就开始了,当时除了专门的语言学的调查外,很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在进行实地研究的同时,也收集了许多关于语言的材料,尤其是关于各地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的材料,为以后语言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逐渐展开了大规模的语言调查,其中涉及少数民族的语言调查、各地方言的调查、普通话状况使用普查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一大批著作,例如 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 等。
这种调查不仅促进了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给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各民族语言以及各地方言的发展。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全国性的语言普查工作仍然较为薄弱。
我国的普查次数较少,质量也有待提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阻碍。
因此,我国关于语言的实地调查工作还需要继续深入地展开。
(三)逐渐开展宏观研究在一般的观念中,语言学主要包括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两类。
前者研究语言本身的内部结构体系,包括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等等。
后者则研究除了语言本身的内部结构体系以外且与语言的使用有密切联系的相关因素或学科。
[2]微观研究是关于语言本身的研究,主要是进行理论的引进及完善.在早期语言学研究中,主要是以微观研究为主。
但是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语言学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渐渐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形成了诸如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分支学科。
在交叉语言学科的发展之外,我国陆续开展了关于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的调查,尤其是其中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为开展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提供了依据。
在对语言状况有了比较普遍及明确的认识之后,我国的语言规划也取得了极为显著的发展。
例如对普通话的推广以及语言规范的发展都有相应的介绍,开始了从制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问题。
现如今,语言学的宏观研究已经成为广大学者非常关心的一个领域。
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状况也会不断变化,并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语言都会不断的接触,这会为语言学的研究提出新的问题。
三、未来语言学的发展趋势(一)注重材料的收集,多进行实例分析。
进行实地调查是现代语言学发展的一个特点,也是未来语言学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
在每一个学科之中,理论的研究都是有必要的,理论是一个总领性的概括,可以对以后实际的研究起到一个指导作用。
但是学科的发展也不能仅仅限于理论方面,尤其是语言学这样一门扎根于日常生活的学科。
对于语言学的研究来说,只谈理论,从理论推导理论,会脱离实际生活中的语言素材,失去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意义。
偶尔举几个实际的例子,也是杯水车薪,没有太大的作用。
哲学的研究用的是一种演绎的方法,运用抽象的思维,从理论推导出理论,但是语言学除了要运用演绎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还要熟练地运用归纳的方法。
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的顺序正好相反,是通过收集语言素材,进行分析,从而抽象出理论。
有些语言学家反对用归纳的方法来进行语言学的研究,因为他们认为语言材料是无穷无尽的,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概括所有的语言材料,一种理论很可能被新的语言材料所推翻,因此他们不主张进行归纳研究。
但是这种观点是绝对化与片面性的,演绎法和归纳法都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两者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只有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增强研究的准确性。
但是演绎法的基础还是来自于实际的观察,并且由于语言学是扎根于实际生活的学科,所以实例的观察和分析还是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现今社会,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语料库,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语素材料,所以通过运用实际材料进行研究会成为未来语言学发展的一大趋势。
(二)语言学的研究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成为一种主流上个世纪,人们发明了计算机,自此人类正式步入了信息化社会。
人类社会的大部分信息都是由语言文字来传载的,要想实现国家的信息化,首先要实现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否则,国家的信息化就无从实现。
在信息化社会里,许多高新产业都是与处理语言文字相关的,可以说,实现了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就站在了发展的制高点。
因此,许多想进入中国的外国企业都在研究汉语文字的信息化,抢占中国市场。
信息化的发展给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深入及速度的加快,我国许多语言工作者已经将信息化纳入日常语言学的工作中,努力推进语言学的信息化。
把计算机技术运用到语言学中去,是近年来语言学取得飞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但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语言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语言学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因为计算机的核心是语言编程,也就是形式语言学,因此,语言学的发展,也能促进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虽然语言学的信息化不断发展,但是比起计算机和其他学科来,语言学的信息化投入的人力、财力仍然较少,不能满足语言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并且,广大语言学研究者的自觉意识不够,只是一部分人带头领导语言学的信息化,很多学者还不能够认识到语言学信息化的紧迫性及重要性,阻碍了语言学信息化的发展及深入。
(三)语言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现今世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日益迅速的发展,我国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中国正在加紧融入世界的大家庭中。
随着国家走向世界,这个国家的语言也会日益走向世界,109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其标志之一就是这个国家的语言也要占据重要位置。
当今世界上通行的语言是英语,就是因为英语在国际上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中国不断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语言学的研究也会大有作为。
当今,语言学已经成为了一门世界性学科,中国的语言学研究要注重和国际接轨,虚心接受世界上其他国家语言学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加强同其他国家语言学的交流与合作,不要固步自封,这样才会取得进步。
在前些年,我们一直注重研究国内语言的问题,但是随着国际化趋势的不断明显与加强,我们要注重研究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应该使用怎样的语言方针,如何才能使中国的语言学更加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要具有世界性的眼光。
中国作为一个雄起中的大国以新的姿态走向世界,她的语言也会不断地走向世界,这一定会带来语言学的新发展。
四、正确引导语言学发展的策略(一)国家要加大对语言学研究的财政支持一个学科要想取得迅速的发展,首先要有雄厚的资金作支持。
只有有了财政支持,才能多建设几个研究所,语言学才会有充分的经费去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
有了财政的支持,才会多出版一些关于语言学方面的研究著作或期刊,增大语言学的知名度,让大家都去了解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及作用,才能扩大和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