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核心素养提升练十二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提升练十二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40分钟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抗暴自卫声明》,指出“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8月15日,日本政府发表《帝国政府声明》宣称:七七事变,是日军对“中国屡次之挑战及不法行为”的“自卫行动”。这说明了( )
A.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的态度
B.日本政府尚未做好侵华的准备
C.两国皆有各自的利益权衡
D.中日矛盾存在和平解决的希望
【解析】选C。中日双方对战争的爆发原因各执一词,都是站在本国立场上,将挑起战争的责任归为对方,故C正确。
2.(2019·武汉模拟)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明确表示以“三民主义”和“总理遗教”为最高准绳,以国民党和蒋介石为领导抗战核心,制定外交、军事、政治、经济、民众、教育各纲领,坚持抗战并同时完成建国。该纲领的制定 ( )
A.有利于激发民众坚持抗战的信心
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反映国民党借机排除异己的企图
D.表达出国民党民主建国的意愿
【解析】选A。这个纲领只是国民政府自身的“建国”纲领,并不涉及统一战线问题,但它明确了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及具体的抗战纲领,因而起到了凝聚人心、增强信心的精神鼓舞作用。
3.《申报》社评在《1938年的春雷》中写道:“抗战八月越,我们有多少牺牲?在‘英雄的’第一期抗战中,我们在战略上采取了‘挨打主义’,在战术上流行的是‘硬拼主义’,在战斗上则普遍地流行着‘轻生主义’。”文中评论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解析】选A。淞沪会战是在正面战场上和日本硬拼,战争节节败退,故A正确;太原会战中有平型关大捷,故B错误;徐州会战中有台儿庄大捷,故C错误;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下半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错误。
4.(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徐州会战前夕,周恩来在回复国民党将领白崇禧的咨询时指出:津浦线南段的作战应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徐州以北应将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白崇禧照此实行了。这表明( )
A.国共两党共同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B.徐州会战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战序幕
C.徐州会战运用的战略战术比较灵活
D.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确立
【解析】选A。由材料中“徐州会战前夕,周恩来在回复国民党将领白崇禧的咨询”,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在战略战术上相互配合,实现全民族抗战,故选A。
【拓展深化】抗日战争的特点
(1)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
(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
(6)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争。
5.下表是大后方7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表,大后方7省工厂的发展( )
A.改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布局
B.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C.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D.是近代民族工业大发展的有力表现
【解析】选B。根据表格,大后方7省工厂的数量随着抗战的进行数量在增加,这些工厂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故B正确。
6.对下列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东北人民为正面战场的抗战做出了重大支持和牺牲
B.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D.折射出了东北地区在中华民族抗战中的重要地位
【解析】选D。正面战场形成于1937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错误;九一八事变之后开启的是局部抗战,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抗战力量不只是共产党的,也有国民政府爱国官兵的,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在抗战相持阶段以后,故C错误;材料反映出“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地区抗战,折射出东北地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故D正确。
7.(2019·郑州模拟)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规定在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当时这一规定旨在( )
A.动员一切力量反蒋抗日
B.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实力
C.加强各阶层的抗日联合
D.铲除根据地的不稳定因素
【解析】选C。根据材料“规定在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得出,规定边区政府人员由多阶层共同构成,形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可知该规定旨在团结一切抗日的阶层共同抗日,故C正确。【加固训练】
(2018·荆州模拟)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中,选出政府委员18人,其中共产党员占7人,超过三分之一,共产党人徐特立立即申请退出,另选非党人士白文焕递补。这一做法( )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C.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抗战时期的根据地政权三三制的原则,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故A错误;土地革命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B错误;全面抗战时期主要任务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故C 错误;根据地政权三三制的原则有利于团结各阶层抗日,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D正确。
8.1944年9月,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中外舆论的广泛支持。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主张( )
A.旨在维护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
B.导致民族统一战线出现裂痕
C.有利于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D.是对国民党片面抗战的回应
【解析】选C。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联合政府,并非维护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故A错误;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有利于维护民族统一战线,故B错误;主张建立联合政府有利于团结民主力量,进而促进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故C正确;这一主张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即将取得胜利的背景下对将来国内政局的设想,与片面抗战无关,故D错误。
9.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 )
A.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
B.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消灭国民党的实力
C.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
D.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地位
【解析】选D。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是结果,非主要意义,故A错误;谈判并未直接增强共产党消灭国民党实力,故B错误;谈判减少了国民党发动战争的理由,故C错误;中国共产党积极促成谈判,为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主动地位,故D正确。
10.(2019·皖南八校联考)1949年,美国政府在发表的《白皮书》中写道:(1947年)国民党军攻占延安曾被宣扬为一场伟大的胜利,这实则是一场既浪费又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其判断依据是这次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