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学)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广东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广东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长沙》。
(2)理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的基本内容。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诗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及其背景。
2. 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韵律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 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简介和基本内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欣赏法:通过朗读、背诵和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毛泽东及其作品《沁园春长沙》。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韵律特点。
4.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讲解,并进行朗读示范。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背诵和赏析。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六、教学内容1. 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
2. 探讨诗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节。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举例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4. 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沁园春长沙教案8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沁园春长沙教案(一):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能掌握诗中陌生的字词,同时能熟练地背诵整首诗。
②.潜力目标:体会雄浑阔大的秋的意境,能够运用一些意象来摹写现代诗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提高形象思维潜力。
③.情感目标:能够把握作者寓秋于景的思想感情,同时了解毛泽东为了国家统一和名族团结的远大抱负和理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①.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主要意象,透过阅读,能够体会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诗句。
②.教学难点:抓住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把握作者是怎样运用比较的手法来体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和革命情怀的。
三、教学方法①.朗诵法②.合作探究法③.提问法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①.导入新课一提到深秋,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秋天的萧瑟。
如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如被尊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但也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
唐刘禹锡《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作者另辟蹊径,一反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赞秋气、吟秋色,唤起人们冲破云霄凌空直上的勇气;更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用心向上的精神。
多少年后,有位诗人在长沙奏出了同样的一首秋之壮歌。
这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部世界,领悟他对秋的所思、所想,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②.介绍作者生平及其著作和写作此诗的社会背景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3篇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篇10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一册地单元的第一首诗歌。
本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
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运用资料、图片、声音等形式,让学生很好融入诗歌意境,品味诗歌语言,努力使学生接受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学情分析高一是由初中到高中的过度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在初中就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和审美欣赏能力,在本词学习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其次此时的学生爱国意识不是特别强烈,应注意引导和培养。
教学目的1.了解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2.熟读全诗,把握词的情感脉络,品味其音乐美。
3、品味关健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4、背诵全诗,再现诗歌意境,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爱国品质。
教学重点1、品味词中意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2、领会毛泽东同志宽广的胸襟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精神。
教学难点1、全词的意象特征和品味个别字词的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自古逢秋悲寂寥,同学们知道那些关于秋天的诗歌?学生自主发言。
2、我们仔细体会一下同学们总结的这些诗词,发现大都是诗人抒发悲伤情绪的,再看我们所处的秋天是不是也很容易引发感伤情怀啊!所以我们知道“悲”是秋天的一个鲜明特征,然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却为我们描写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代伟人毛泽东给我们描绘的秋景,看看他笔下的秋天是怎样的另一番风景。
二、播放词的朗诵,通过视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要求注意生字生词的读音)三、背景及作者简介。
(播放多媒体课件之一:“时代背景”和“作者介绍”)四、介绍关于词和词牌名的常识。
(播放多媒体课件之二:关于词的文体知识)五、整体感知,疏清思路。
1、全班学生诵读→教师点评→教师范读2、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全词展开想象说说这首词描绘了几幅图?明确: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博大胸襟和慷慨豪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读一首诗:《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你知道本是谁所作吗?毛泽东。
看看毛泽东的情怀,想想我们现在考进华理大附中(许多人一副落丧的样子)的心态吧,我们不一定都具备毛泽东那样的领袖气质,但至少要自信啊!顺便再看一首毛泽东的诗:《立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引入到《沁园春·长沙》。
二、齐读全词。
正音。
三、了解大致背景。
四、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诵读欣赏①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听朗读录音。
②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表明地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独”“立”“洲”。
关键词句:上片“看”字、下片“忆”字。
“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
有表现力的词句:上片“万”“遍”“漫”“争”“击”“翔”。
下片“挥斥”“指点”“激扬”“粪土”等。
2、整体感知思考:本词描述了几幅画面?试根据内容给各幅画拟出小标题。
讨论、明确: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160;湘江霜天图峥嵘岁月图#160;中流击水图五、再诵诗歌,品味鉴赏1、写壮景,抒豪情①独立寒秋图:注意“独”字。
②湘江秋景图:抓住“看”字。
注意视角、用词、手法。
品味明确:远眺:万山红遍#160;#160;#160;层林尽染#160;#160;(静)近观:漫江碧透#160;#160;#160;百舸争流#160;#160;(静、动)仰视:鹰击长空#160;#160;(动)俯瞰:鱼翔浅底#160;#160;(动)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小结: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沁园春长沙》全文;(2)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3)了解毛泽东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毛泽东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2)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分析;(3)毛泽东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2)如何欣赏和鉴赏古典诗歌;(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毛泽东的生平和文学成就;(2)阐述《沁园春长沙》的历史背景;(3)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字词含义;(2)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歌的背景;(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思维品质;(2)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诗歌背诵、习题解答等;(2)评估学生在作业中展现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3)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3. 单元测试:(1)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2)评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3)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 长沙》教案优秀6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如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6篇沁园春长沙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沁园春长沙》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导入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幻灯片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忧国伤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静无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少年壮志)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
(老而弥坚)二、诵读(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橘舸遒遏三、研习全文1、前三句的正常语序?寒秋,(我)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
问题:寒秋作何理解?明确:深秋而非寒冷的秋天。
2、赏析由“看”字领起的秋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绿色给人以活力(百)舸——(争)流竞争给人以动力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要点:“击”透出猛、劲;“翔”突出轻、快。
这远比用“飞”与“游”好得多。
练习一: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动词,并说明理由。
虎——深山,鱼——潭底,驼——大漠,雁——长空奔击行啸翔游鸣走排藏3、用一句总结性的话概述此秋景特征:万类霜天竞自由。
4、面对着如此富有激情、活力的景色,我想到了什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小结:此上阕由景生情,表达了一个胸怀天下的青年的豪情壮志。
5、齐读下阕,说说这段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明确: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粪土当年万户侯。
6、问题:上、下阕的较后一问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请说明。
明确:上阕为设问,引出下文;下阕为反问,回应前文。
四、结合《沁园春·雪》,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词知识。
与学生同背《沁园春·雪》,并出示此词全文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6篇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6篇高中必修一语文《沁园春长沙》优质教案篇一第1课时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把握毛泽东诗词的宏大意境及其壮志豪情。
教学重难点1、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把握毛泽东诗词的宏大意境及其壮志豪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酝酿情感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能欣赏诗的人,他决不会感到人生是干枯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板书课题:沁园春长沙]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1、初读,入境,审美感知学生自由朗读。
师提示朗读技巧(注意节奏的把握)。
(设计依据:适时适当的指导会使学生的自由朗读事半功倍)2、听读,初步感受词的情境播放朗读录音或教师泛读。
出示毛泽东该词手迹,欣赏。
(设计依据:范读用以规范学生的朗读节奏及情感把握的分寸;手迹用以激发学生想象的思维和激情,更有感染力。
)3、齐读,深入体会词的情感、意境。
4、鉴赏,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词的意境,并写在笔记本上,然后请两名同学读自己的鉴赏记录。
5、评价,同学们互相评价,互相补充完善,教师引导、点拨。
6、老师总结陈述(作为一种意见供学生参考):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远望层层叠叠的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火红;近看碧绿清澈的湘江,无数船只竞相行驶。
雄鹰在高空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宇宙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
面对这一派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怎能不令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你的主人呢?回忆往昔,同许多同学在这一带游览、聚会,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那时,正值青春年少,风采迸发,才华横溢,意气奔放,遒劲有力,同学们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为粪土。
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7、再读,把握词的脉络。
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教学目标:1.了解《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毛泽东的生平事迹。
2.掌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及创作风格。
教学内容:1.介绍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及文学成就。
2.分析《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
3.讲解诗歌的结构特点及语言风格。
教学活动:1.为学生提供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及文学成就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课前阅读并了解。
3.分析《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如韵律、节奏等。
5.教师讲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如生动形象、富有感情等。
第二章:诗歌内容逐句解析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意境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1.逐句解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意。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探讨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等。
教学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诗歌,理解诗意。
2.教师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美。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三章:诗歌情感与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1.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变化,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教学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诗歌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诗歌创作手法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创作手法。
2.学会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内容:1.分析诗歌的创作手法,如寓情于景、对比等。
2.探讨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影响。
教学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创作手法,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美。
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五章:诗歌鉴赏与欣赏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时是《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歌的教学。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本诗歌的背景与内容,领悟内容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本诗歌的背景与内容,领悟内容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掌握该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色,并且能够进行初步的文学鉴赏。
本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以及对于古典诗歌语言风格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本课的内容主要是《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歌。
首先,老师应简要介绍该诗的背景和作者。
随后,老师提问方式探究学生对于长沙的认识和对于水乡文化的感触。
接着老师阅读并讲解每一句诗歌的意义,让学生重点注意诗歌韵律、构思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接下来,老师带领学生讨论本诗歌的思想主题、情感和表现手法,以及通过诗歌反映的作者的人生态度。
最后,学生自己朗读、理解和赏析该诗歌,并根据感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估与实践:评估的方式应该是以开放性的调研问卷来进行的,考核思想的质量和严密性,关键性的内容的熟练掌握程度,以及艺术的领悟。
本课的实践应该以实际参观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形式来实施,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先辈的艰苦奋斗和创造。
同时,教育学生通过劳动来感受劳动的最高境界,了解劳动的伟大。
在实践中,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的观点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共同探索真理,分享感悟,提高思考的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古典诗歌的美妙和深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
同时,在实践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和劳动的伟大,从而感受劳动的快乐和价值。
本课的教学方法以讨论和探索为主,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获取知识和体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沁园春长沙》 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沁园春长沙》教案《沁园春·长沙》教案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沁园春长沙》的背景,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分析其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解读古诗词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革命热情,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词的字词解释2. 诗词的意境分析3. 诗词的艺术特色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的历史背景2. 诗词的情感内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的背景、字词含义、艺术特色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享学习心得。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诗词《沁园春长沙》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1.2 简要介绍诗词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2.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诗词,理解字词含义,体会诗词意境。
2.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3.1 讲解诗词的字词含义、意境分析、艺术特色等。
3.2 分析诗词中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革命热情。
4. 合作探讨4.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词中的情感内涵。
4.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5.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反思6.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调整教学方法。
6.2 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 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作品,加深对作者的了解。
2023最新-沁园春 长沙优秀教学设计【7篇】
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7篇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的博大气魄。
2、理解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3、在理解的赏析后进行背诵。
二、教学手段1、老师串讲,师生赏析。
2、课堂朗读。
3、幻灯显示,电脑课件。
三、教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秋天,在一般人的眼中,往往充满了苍凉,充满了感伤,而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在他年青的时候,却曾为秋天唱过一曲昂扬的赞歌,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充满动感,充满力量,充满浓烈色彩的《沁园春·长沙》。
(二)朗读全首词,在朗读前,先打出幻灯片,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容易读错的字。
(二)分析上阙1、第一层(第一句至第三句)[老师串讲]“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1)提问“独立”,“寒秋”,“橘子洲头”,分别点明了什么?[同时,老师在电脑上打出这三句,并在旁标出学生回答的“处境”,“季节”,“地点”](2)这里的词序本来应该是“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提问:为什么作者却写成“独立寒秋”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出因为填词的需要,并说明词有一定的句数,格律要求。
[赏析]:△“独”(1)提问:为什么作者要独自一个人,站在橘子洲头,而不是三五成群,要求学生结合作者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谈谈。
(2)学生谈完,老师总结:明确作者为了逃避军阀耳目,才独自一个人登上橘子洲头。
[同时,以幻灯片打出《沁园春·长沙》创作背景]2、第二层(第四一第十句)[老师串讲]深秋时节,作者独自一个人,站在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向北流去。
(1)提问:此时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同时,老师用电脑打出一幅湘江秋景画](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切换上述画像,用电脑显示“湘江秋景图”一表,在“景物栏上打上景物名称。
《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沁园春长沙》全文;(2)了解毛泽东的生平和文学成就;(3)分析并欣赏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词的意境;(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毛泽东伟大的革命情怀;(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沁园春长沙》的字词解释;2. 词的意境和主题思想的把握;3. 欣赏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词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 词的深层含义和时代背景的关联;3. 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沁园春长沙》;2. 参考资料:关于毛泽东的生平介绍、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等;3. 多媒体设备:PPT、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朗诵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沁园春长沙》,理解字词含义,体会诗词意境。
3. 课堂讲解讲解词的背景、字词含义、意境、主题思想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容。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探讨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5. 欣赏与拓展欣赏其他毛泽东的诗词作品,了解其文学成就,感受其伟大的革命情怀。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7. 作业布置背诵《沁园春长沙》,写一篇关于诗词意境和修辞手法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词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手段,再现诗词所描述的景象,增强学生的体验;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交流、协作、创新等方面。
《沁园春长沙》的教案(6篇)
《沁园春长沙》的教案(6篇)《沁园春长沙》的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二、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第三,了解词语结构及相关知识,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与难点:诗词欣赏与评价。
教学时间:1课时。
学法指导: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毛泽东,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十世纪的中国又出现了一位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词人——毛泽东。
他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现在,就让咱们充满激情地追寻着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板书课题)2、简介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又称词调。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
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二、诵读鉴赏1、诵读欣赏①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听朗读录音。
②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诵读提示: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
"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
"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13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13篇)《沁园春·长沙》教案篇1【示范教案】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教学目标】一、学问教育目标1.了解《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进展简史。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二、力量培育目标1.训练同学诵读力量。
2.着重训练同学抓准词中意象的力量。
三、德育渗透目标1.培育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喜爱。
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日的一切,激发同学奋勉向上的热忱。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妙的。
缘由在于越写山河的壮美,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
词人正是在这不全都中突出了剧烈的革命精神。
当然,这里面也含有喜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亮,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教导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都极为精确精当。
【解决方法】1.指导同学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2.补充古诗文(小说、戏剧)中同学能懂的例子作佐证。
3.精讲必要的历史学问。
【同学活动设计】1.课外提前预备:注音,细读注解,反复读,完成预习作业。
2.课堂随老师诵读——美读——成诵。
3.观看多媒体。
4.自由争论。
【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课内美读成诵。
2.通过抓住主要意象来把握内容大意。
二、诵读背诵1.抽查同学朗读,老师点评。
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6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6篇)《沁园春·长沙》是我国伟大领导人也是诗人毛泽东所写,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6篇沁园春长沙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沁园春长沙一等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解词的相关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词的语言,揣摩词的意象,体会词中的意境。
3、感受诗人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培养胸怀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品味词的语言,揣摩词的意象,体会词中的意境。
2、感受诗人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培养胸怀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1、品味词的语言,揣摩词的意象,体会词中的意境。
2、感受诗人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培养胸怀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
由《沁园春·雪》导入。
二、讲授新课。
1、简略讲介作者毛泽东。
2、由“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的比较,学习词牌和词标题的常识。
词牌:又称词调,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每个词牌都规定了这系列词的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等。
所以,人们写词又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内容填进去。
而词的标题即是与词的内容有关。
3、多形式诵读课文,掌握词的读音、节奏,初步感知内容。
4、简述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这首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20多个农协会,并创建了湖南省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把贫苦农民发动起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斗争。
而这引起了当时土豪恶霸的恐慌,湖南反动军阀赵恒锡通缉毛泽东。
毛泽东被迫离开家乡来到长沙,同年秋天去广州接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长沙时,他重游橘子洲,看到绚丽的秋色,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回忆起当年在此求学和革命斗争的生活,不禁心潮澎湃,豪情满怀,于是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写的一首诗,写的是长沙的春天景色。
该诗的语言简洁明了,表现出作者深切的感受和强烈的思想情感。
本文旨在设计一份《沁园春·长沙》的教案,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一、教学目标1.了解毛泽东的写作背景与社会背景。
2.读懂《沁园春·长沙》的文本。
3.掌握描写技巧和表达方式。
4.了解诗歌的内在含义和价值。
二、教学准备1.课堂配备投影仪及ppt2.课件中包括诗歌原文3.黑板和彩色粉笔4.处置学生作业的本子5.高一生活汇总册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毛泽东的背景,告诉他们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
然后展示一些相关图片,并让学生看看毛泽东的诗歌《沁园春·长沙》。
通过展示图片和学生的讨论,学生对毛泽东和他的诗歌稍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教学过程(40分钟)(1) 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份诗歌原文。
(2) 教师让学生阅读诗歌原文,用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解释。
(3) 教师分析诗歌中的表现手法,例如比喻、夸张等等。
(4) 教师为学生提供技巧,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诗歌原文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分析句子,并识别出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5) 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写作规则,例如如何使用修辞、如何使用抒情语言等。
(6) 教师讲解诗歌的内涵和价值。
例如,教师可以解释诗歌中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想。
(7) 教师为学生提供写诗技巧和表达技巧。
作业教师布置以下作业:1.给出各式各样的沁园春长沙写作情境,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写作,写一篇相关的小作文,如在海边、在森林等等。
2.要求学生为诗歌《沁园春长沙》的某个句子或一句话写一篇200字的议论文。
四、教学收尾(1)教师对课上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沁园春长沙教案范本
沁园春长沙教案范本《沁园春·长沙》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词的常识,掌握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体会词的意境。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追求人生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的特点。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2、教学难点(1)理解景、情、志之间的关系。
(2)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体会其中的情感。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秋天的视频或展示一些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2)提问:在古代诗词中,诗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怎样的一种景象?(3)引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看看他笔下的秋天有何不同。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2)讲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心境。
3、朗读诗词(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全班齐读,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
4、整体感知(1)提问: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引导学生概括:上阕主要描绘了长沙的秋景,下阕主要回忆了青年时代的革命斗争生活。
5、赏析上阕(1)学生默读上阕,找出描绘的景物。
(2)提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3)引导学生从意象、色彩、动静等方面进行分析,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等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江北去
【回答】: (总述)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多 姿多彩的、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图。
(分述)岳麓山枫丹如锦,湘江水流波似碧,在 这山川红遍与江水碧透的映衬下,雄鹰在长空奋 击双翅,鱼儿在江水活泼地遨游。就连原属“静物” 万山,也因枫叶层层染红而显现出自然界的生气。 再加上滔滔北去的江水,往来竞驶的百舸,真是火 红绚烂,春意盎然。
词的分类
小令(58字以内) 按长短分: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按片数分: 单调、双调、三调
习题
【答案】:D
【解析】: 采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 想情感的诗歌仍然属于现代诗歌。
词牌【沁园春】的来历
东汉明帝刘庄
女儿 沁水公主
儿子 东汉章帝刘炟
皇
兄
后 窦氏 长
窦宪
1、【问题一】
沁园春·长沙
【学习内容】
毛泽东
一、字词的音、形、义;
二、了解两个概念——新诗、词;三、词牌【沁园春】的来历;
四、分析词的内容——上下阙(片); 五、常识补充;
二、了解两个概念——新诗、词
【新诗】 (一)【新诗的概念】 (二)【新诗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三)【新诗的特点】
【词】 (一)【词的概念】 (二)【词牌、词题】 (三)【阙(片);小令、中调、长调】
4、【问题四】
原文:独立寒秋,橘子洲头
【回答】:交代了时间(寒秋)、 地点(橘子洲头)和词人所处 的特定环(处)境(独立)。
5、【问题五】
【知识补充一】:如何找诗眼? 【回答】:寻找诗眼可以归纳为“三看法”: ①一看:诗词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②二看:诗词中的数量词; ③三看:诗词中的虚词;
【知识补充二】:如何鉴赏诗眼?→“炼字”(步骤) (含义+手法+内容+表达(情感)效果)
(四)词的上阕,除了写景外,还交代了什么内容?
(五)词的上阕的词眼是哪个字?请赏析。 1、如何找诗眼、词眼; 2、如何赏析诗眼、词眼——炼字;
(六)找出上阕的“过渡句”,并赏析它表达的情感;
分析词的内容——下阕(片)
(一)下阕的词眼是哪个字?请赏析。
(二)词的下阕出现了一个“词类活用的 现象”?指出它是哪一类词类活用现象?
新诗的特点 外国诗歌 吸取中国古典诗歌、民歌和外国诗歌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 十四行诗
词的概念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诗余”诗 人之余事),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 的歌(乐府)诗 。
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题:即词的题目,规定了词的内容。
(注意:词牌并不是词的题目) 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万类霜天竞自由
鱼鹰 翔击 浅长 底空
百漫 舸江 争碧 流透
3、【问题三】
①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战国·楚]宋玉《九辩》 ②月明云淡露华浓,倚枕愁听四壁蛩,伤秋 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闲步芳庭数落红。
——昆曲·玉簪记·琴挑·懒画眉 ③桂寒清露湿,枫冷乱红凋。
(三)词的下阕中,哪几句话用了“设问” 和“夸张”手法?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有 何寓意?
常识补充
● 投鞭断流; ● 祖逖 北伐;
新诗的概念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创 始和发展起来的、有别于中国古典诗 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一 种新的诗歌体裁。
新诗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 ◆《尝试集》; ◆郭沫若的《女神》;
详细步骤
①把这个字(词)放回原句中做具体的解释, 注意特别的语法现象;
②展开联想或想象,把该字(词)放回原句 中进行描述(翻译该字所在句的含义);
③看看这个字(词)用到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或其他表达技巧,加上一些描述性的术语,如 精炼传神、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等等;
④点出该字烘托了……的意境,表达了……的 思想感情;
回答【问题五】
①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让读者通过词人的眼睛看到了橘子 洲头的一幅色彩明丽的湘江秋景图。
②词人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枫林,红绿相间,点染如画;近 看漫江的秋水,缓缓北流,(“湘江北去”也是作者看到的景象) 碧绿清澈;巨大的船只千帆竞发,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 空中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 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
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 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问题二】
【回答】:
①远近结合:万漫山江红碧遍透,,层百林舸尽争染流((远近))(颜色对比)
②上下结合:鹰击长空(上)∕鱼翔浅底(下) (动作对比)
③动静结合: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静态描写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动态描写
④颜色描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独立寒秋
湘 江 北 去
【思路总结】
用自己的话将自己的理解叙述出来(说 白了就是翻译一下诗词),只是在翻译的时 候,尽量做到语言的优美、典雅、文学化 (也就是说要符合信、达。雅的要求)。
“总→分→(总)”
2、【问题二】
【知识补充】: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
◆远近结合(由远及近、由近及远); ◆上下结合(由上到下、由下到上);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动静结合; ◆声色结合; ◆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白描工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移步换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联想想象;
分析词的内容——上阕(片)
(一)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注意答题格式; 2、总结答题思路;
(二)词人在写景时,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知识补充】: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
(三)词人在写景时,表达了典型的“乐秋”情怀,而 传统以来,文人在描写秋天时,常常是表达“悲秋”主 题,你能举出几个“悲秋”的句子吗?并思考毛泽东为 什么具有“乐秋”情怀?
——[明]叶小鸾 ④谁道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 往事立残阳。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毛泽东具有“乐秋”情怀的原因
1、身体原因:72岁畅游长江(1965);
2、性格原因: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埋骨何止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超英赶美,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
3、自身经历:虽历经坎坷,但最终却能 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