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导学案绝对完整版

合集下载

免疫调节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一、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一种防御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外来的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免疫系统通常分为先天免疫系统和后天免疫系统,前者是先天拥有的免疫能力,后者则是在特定病原体入侵体内后,通过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来抵御病原体。

二、免疫调节的概念免疫调节是指机体对抗感染和外源性物质,同时又能够自动识别和清除自身异常细胞的过程。

免疫调节的核心在于保持免疫系统的平衡,确保机体免疫功能的正常运作。

免疫调节包括免疫耐受和免疫激活两个方面,其中免疫耐受指的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认同性,而免疫激活则是免疫系统对外来病原体的应激反应。

三、免疫调节的机制1. T细胞调节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类型,分为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两种。

Th细胞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而Tc细胞则能够直接杀伤感染细胞。

通过T细胞的调节作用,免疫系统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外来病原体。

2. B细胞调节B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另一类重要细胞,主要负责产生抗体来清除外来病原体。

在免疫调节过程中,B细胞可以通过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和抗体产生等方式来参与免疫应答,帮助机体抵御感染。

3. 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中的信号分子,可以调节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可以传递信息、调节活性,并最终完成免疫调节的过程。

四、免疫调节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1. 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健康组织和细胞,导致疾病的发生。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控制疾病的进展。

2. 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不足,容易受到各类感染的侵害。

通过免疫调节的手段,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3. 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增强机体自身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2.4《免疫调节》导学案

2.4《免疫调节》导学案

第4节免疫调节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方面(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2态度观念方面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3.能力方面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和水平平衡调节实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并提高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模式启发、讲解、讨论结合式。

第1课时二.知识探究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P35免疫系统组成,填写下列空格:免疫(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细胞(迁移到中成熟)疫系免疫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淋巴结)(在中成熟)统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资)1.特异性免疫包括:和。

2.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的物质。

3.抗体:机体的浆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专门抗击某种,本质是。

4.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功能;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以及。

因此,免疫系统在维持方面有重要作用。

读图2—15,了解人体内主要的免疫器官参考资料: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分化和生成(如图)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胸腺骨髓分化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抗原刺激记忆效应效应记忆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淋巴因子抗体例1.淋巴细胞起原于()A.骨髓 B.脊髓 C.胸腺 D.脾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阅读P36,回答下列问题①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如溶菌酶)和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③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2)资料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阅读P36“资料分析”,讨论相关问题。

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

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

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二、预习内容1.收集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和讨论:⑴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

⑵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⑶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⑷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面对艾滋病,我们能够做些什么?⑸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吗?历年的主题是什么?开展世界艾滋病运动有什么意义?2.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免疫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免疫学的应用:__________ 、各种疾病的检测、_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爱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学习重点: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学习难点: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学习过程:探究一、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课本35页“免疫系统的组成”,完成下列问题: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排除,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可分为和。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2、免疫(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系统(位于:)()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探究二、人体免疫的防卫功能阅读教材P36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1、免疫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分析课本P36资料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讨论相关问题。

2、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及过程④抗体抗原①②③⑤讨论:1、在此过程中吞噬细胞起了什么作用?吞噬细胞属于哪道防线?2、记忆细胞起到什么作用?是在上图中加以体现。

生物必修三2.4 免疫调节导学案

生物必修三2.4 免疫调节导学案

2.4 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系统的概念: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能够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等的攻击。

2、免疫系统的功能: 。

3、免疫系统的组成二、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2、第二道防线:3、第三道防线: 其中,第一、二道防线为 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为 性免疫 注意:①唾液、胃液、泪液中均有杀菌物质,但不属于第二道防线,而属于第一道防线; ②大部分抗原物质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阻隔于人体之外,而不能进入内环境。

※※※※※※※※※※※※※※※※※※※※※※※※※※※※※※※※※※※※※※※※※ 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比较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 别范围特性 形成 作用联系※※※※※※※※※※※※※※※※※※※※※※※※※※※※※※※※※※※※※※※※※(二)抗原与抗体1、抗原(1)概念:可使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

(2)特点①: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包括细菌、病毒、花粉等。

另外,和的细胞也能成为抗原。

②:抗原通常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

③: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或发生特异性结合,这种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

2、抗体(1)概念:机体受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

(2)本质:。

(3)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其次分布于和中。

(4)作用:能够与相应的结合,形成或,进而被消化。

(5)常见种类:抗毒素(能特异性中和细菌外毒素的成分);凝集素(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免疫球蛋白等(三)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1.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2、体液免疫3、细胞免疫小结:①感应阶段:抗原、和的阶段②反应阶段:、增殖分化,形成的阶段③效应阶段:、、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总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一)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源头杀菌物质作用时间作用对象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①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②靶细胞裂解而死亡,病原体被吞噬、消灭联系①对外毒素:免疫发挥作用②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需要通过免疫将这些病菌释放,再由体液中的清除③在病毒感染中,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先通过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免疫最后消除抗原④若T细胞被破坏,则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二)从图解中判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方法1、看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的去向如果大部分抗原需要一种细胞呈递才刺激相关细胞,则为免疫;如果抗原直接刺激相关细胞而不用另一种细胞呈递,则为免疫。

必修3免疫调节(一)导学案

必修3免疫调节(一)导学案

第二章 第1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免疫调节班级: _________学习小组: 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 评价: __________学习目标:1. 了解免疫的概念与类型(A 级)2. 了解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 (A 级)3. 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B 级)4. 了解免疫失调的类型,如艾滋病,超敏反应(A 级)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找出要点,注意勾画和记忆,再完成预习案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最后研读教材或查资料,解决问题。

2.本节聚焦:免疫系统 免疫失调预习案★(阅读课本P19-24,勾画课本并完成下列填空。

)一、 免疫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 等2. 免疫系统组成: 等:3.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等。

第二道防线: 等。

第三道防线: —( )免疫4.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对 的防御作用,即对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先天..性的..) 特异性免疫:指人体针对 由特异性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参与的防御作用。

(后天性的....)二、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1. 淋巴细胞的起源:2.淋巴细胞的分化( )免疫1.体液免疫(1)概念:(2)过程:【特别提示】①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细菌、病毒、花粉等异物以及自身衰老的细胞等。

②抗体是指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特异性蛋白质。

③二次免疫: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由记忆细胞迅速分化为相应效应细胞的免疫过程。

2.细胞免疫(1)概念:(2)过程:四、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功能不足免疫失调免疫功能过强病1.免疫缺陷病:①原因: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

②类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免疫缺陷病。

如:先天性缺乏B细胞或T细胞。

后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免疫缺陷病。

如:艾滋病。

③举例:艾滋病:艾滋病:全称 (简称 )艾滋病毒:全称 (简称 )。

遗传物质:攻击对象: ,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第四节 免疫调节导学案——打印稿

第四节  免疫调节导学案——打印稿

第4节 免疫调节 导学案一、基础回顾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 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 、排除 ,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可分为 和 。

2、免 疫 系 统 的 组 成想一想:免疫系统的组成层次中谁最重要? 。

免疫系统的功能: 、 、 。

第一道防线由 和 _____构成3. _________免疫第二道防线由 ____和 ____构成。

___ 免疫(第三道防线) _____ _和 ______4.⑴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特点是 、 、 。

思考:骨折后植入的钢钉是否为抗原?为什么? 。

⑵抗体:机体受到__ ______刺激后,并能与其发生______ _____结合的___________ __。

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主要分布于_____ ____,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⑶体液免疫的概念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免疫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免疫失调(1)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________当作__________进行攻击。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

(2)过敏反应:已产生________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____ _______或______ ____。

过敏原有:花粉、水果、海鲜、动物毛屑、青霉素等。

过敏反应的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_____,消退______;②一般_______破坏组织细胞;也_____引起组织损伤; ③有明显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通过免疫系统,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能抵抗__________的入侵,及时清除体内衰老、________、损伤、_________的细胞,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免疫调节导学案(定稿)

免疫调节导学案(定稿)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一、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教材35页“免疫系统的组成”,完成填空:(免疫细胞、或的场所)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系统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思考:1、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2.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来源和分化?二、人体的三道防线阅读教材,完成列表思考: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三、特异性免疫过程1.体液免疫(抗原没有进入细胞)(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讨论:)①什么是抗原和抗体?②抗原最终呈递给B细胞有几条路径?吞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是什么?③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什么细胞?这些细胞有什么功能?④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机体的反应速度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时候更迅速、高效?⑤为什么抗体与抗原结合就可以消灭它?⑥完成右侧体液免疫过程图,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完整过程。

2、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讨论:)①细胞免疫是哪种细胞在发挥主要作用?②什么是靶细胞?靶细胞是如何被裂解的?③病原体最终是如何被清除的?④动手画细胞免疫模式图⑤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什么关系?⑥切除小鼠的胸腺,小鼠的免疫功能会受到哪些影响?有关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四、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表现在:。

五、免疫失调(1)免疫功系统的反应过强1.自身免疫病:指免疫系统反应过强把自身组织、器官当成外来物进行攻击而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并出现病症。

例如:、2.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时所发生的。

过敏反应的特点:①发作、强烈、较快;②一般不会破坏,也不会引起;③具有明显的。

(2)免疫功能减退类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后天性免疫缺陷病(又叫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是由引起的。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使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

免疫调节一导学案

免疫调节一导学案

免疫调节(Ⅰ)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1)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3.神经系统不能(能、不能)感到病原体的存在,激素不能(能、不能)直接杀灭病原体。

4.结合初中所学,回忆有关免疫的以下内容:(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这样的病原体称为抗原。

课堂导入细菌和病毒通过喷嚏传播进入人体后,人体能不能通过神经系统感知到?不能。

人体内是否有相应的激素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没有。

要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离不开免疫系统的作用,免疫系统是如何构成的呢?对于不同的细菌和病毒,免疫系统的反应都一样吗?探究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离不开免疫系统的作用。

请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小贴士(1)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最大)、淋巴结、扁桃体等。

(2)溶菌酶虽是免疫活性物质,但不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2.免疫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各种淋巴细胞,结合下图分析淋巴细胞的起源。

由上图可以看出:B细胞和T细胞共同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骨髓,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胸腺,淋巴细胞集中分布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归纳提炼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活学活用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2)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3)免疫细胞只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4)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5)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等()答案(1)×(2)√(3)×(4)×(5)×解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等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高中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导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导学案

2.4免疫调节导学案一、自主学习(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免疫细胞()2、免疫系统(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位于:)()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是机体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______自己,______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态。

(一)免疫系统的类型第一道防线:______,______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由____________,_______借助循环系统组成。

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思维拓展1.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项目种类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别来源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对所有病原体都起一定防御作用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点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基础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联系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与联系3.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4.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5.唾液、胃液中均有杀菌物质,但与外环境相通,属于第一道防线。

【即时巩固】1.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①胃液对病毒的杀菌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A②⑤ B. 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⑤⑥2.下列各项与免疫无关的是()A.抵抗病原体的侵袭,预防感染B.维持内环境平衡C.监视、识别并杀死体内癌变细胞D.含有铜、铅等元素的化合物被肝脏转化为无毒物质,随胆汁进入肠道排出(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思考: (1)什么是抗原? 哪些物质可以作为抗原?其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抗体?其化学本质是什么?如何产生?主要分布在哪些场所?抗原:(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体:(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疫调节》 导学案

《免疫调节》 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阐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4、举例说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5、了解免疫学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难点(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发病机理。

三、知识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1)概念: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种类: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

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成各种血细胞,同时也是 B 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胸腺:T 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脾: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也是淋巴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淋巴结:淋巴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扁桃体:内部有很多免疫细胞,具有防御功能。

2、免疫细胞(1)概念: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

(2)种类: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

淋巴细胞:包括 B 细胞和 T 细胞。

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 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免疫活性物质(1)概念: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种类: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淋巴因子:由 T 细胞分泌,能促进 B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溶菌酶:存在于泪液、唾液、血浆等液体中,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概念: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异性免疫概念:出生后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组成: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可以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我的免疫调节导学案t Word 文档

我的免疫调节导学案t Word 文档

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学案)【复习目标】1、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2、阐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3、说出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复习探究】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知识梳理】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的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包括扁桃体、胸腺、淋巴结、骨髓、脾等)吞噬细胞免疫抗原刺激____细胞免疫系统____细胞的组成淋巴细胞(由骨髓中细胞产生,____细胞移到中成熟)抗原刺激____细胞____细胞(由骨髓中细胞____细胞产生并在骨髓中成熟)免疫:【针对训练1】关于B细胞和T细胞两种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但B细胞需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核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C.它们可以产生不同的免疫活性物质D.都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考点二、免疫系统的调节过程:第一道防线【知识梳理】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1、免疫系统的调节免疫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2、体液免疫过程细胞免疫过程 摄取处理与靶细胞结合 思考:1、T 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是2、抗体的本质是 主要分布在3、能引起机体产生 的物质,称为抗原。

规律总结:1、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2、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 ;3、识别“非己”成分,但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4、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的有5、效应T 细胞的来源有6、浆细胞的来源有【针对训练2】1: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二次刺激后( )A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2:图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 、b 、c 、d 、fC .抗原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c 和细胞gD .细胞g →细胞f →④物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知识点三 免疫功能与失调引起的疾病【知识梳理】免疫系统的功能:过敏反应 (掌握发病原因,特点) 免疫过强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 (掌握发病原因,典例免疫过弱 (如艾滋病,是 病毒攻击了 细胞,使 免疫完全丧失。

免疫调节导学案_李文档.doc

免疫调节导学案_李文档.doc

班级:组:姓名: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学习目标:1、能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

2、能说明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爱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能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主要过程。

【学习重点】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学习难点】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

【课前预习】1、免疫是机体的•种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排除,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可分为和O2.((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________ ()免疫(发挥免疫\J作用的细胞) _________ 4系统)i ()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备统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道防线由和构成3.r ________ 免疫v[第二道防线由和构成。

疫{免疫「免疫(第三道防线)一I 免疫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⑵抗体:机体受到刺激后,并能与其发生___ 结合的o化学本质是,主要分布于,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⑶体液免疫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免疫系统的组成1.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病原体,吸入的气体中含有病原体,周围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得病,这是为什么?2、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3、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主要场所分别是什么?4、各种淋巴细胞的来源是怎样的?(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探究二: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及组成(1)非特异性免疫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什么?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是什么?唾液、胃液中的杀菌物质与外界相通,应属于第—防线,体液中的青霉素属于第—道防线。

免疫调节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 第一课时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一、免疫器官:(1)种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2)作用:免疫细胞________或集中分布的场所补充:胸腺通过分泌胸腺素促进T 细胞的分化、成熟,在免疫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胸腺大小会随年龄改变,青春期时达最大。

二、免疫细胞:(一)免疫细胞起源与分化示意图:(三)注意事项:1、起源:所有免疫细胞最终都起源于 。

2、识别能力:不能识别: 非特异性识别: 特异性识别:3、分裂增殖能力: 具有分裂增殖能力。

4、B 细胞分化成浆细胞需具备以下两条件:① 。

② 。

(例1)关于T 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存在T细胞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例2)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和T细胞()。

A.都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B.核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C.都能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D.分化、成熟的场所相同三、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一)抗原和抗体:1、抗原:定义:能引起人体的物质,被称为抗原。

化学本质:蛋白质、糖蛋白或某些多糖大分子性特性:异物性特异性来源:大多是外来物质体内也是抗原分布:存在于细胞外的抗原引起。

存在于细胞内的抗原由清除。

2、抗体:来源: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产生。

也可以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化学本质:蛋白质(属分泌蛋白)思考:那么浆细胞结构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分泌液如乳汁中功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特点:具特异性去向:大部分由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图1图2(二)淋巴因子:来源:受抗原刺激后由合成分泌。

常见淋巴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功能:促进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促进。

(三)溶菌酶:来源:几乎所有细胞都能产生溶菌酶。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免疫调节》导学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免疫调节》导学案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 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第二十二页,共41页。
4、(2014大纲卷)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
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
体液中的各种抗体、。 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第二页,共41页。
3.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
免 非特异பைடு நூலகம்
疫 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的



特异性
免疫
——第三道防线:由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组成,包括: 体液免疫、
细胞 免疫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
第二十六页,共41页。
8、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 的机制是( )
A.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D.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第二十七页,共41页。
A.效应B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抗体
第三十一页,共41页。
13、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人几乎 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B.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就是指艾滋病 C.HIV主要由DNA、RNA 和蛋白质构成,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调节导学案绝对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第一课时)
单县一中李香文
学习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重难点)。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一】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组成,免疫器官是
免疫细胞、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包括、等,淋巴细胞包括细胞(迁移到中成熟)和细胞
(在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是由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淋巴因子、等。

【自主学习二】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第一道防线:和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
非特异性免疫防线;
第二道防线:和是保卫人体
1、免疫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由和借助血液循环
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第三道防线在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用
方式为免疫和免疫。

3、(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

(2)抗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
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3)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体液免疫主要靠细胞“作战”,细胞免疫主要靠细胞“作战”。

【即学即练】
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A.扁桃体B.脾C.肾脏D.胸腺
2、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A.②⑤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
【合作交流】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指导要求: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这些细胞分别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怎样相互配合
2、如果你作为其中的一个细胞会起什么作用如何演示?
3、如果你们小组合作演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你们之间应该怎样配合?
4、表演时不同的角色要按顺序出场,出场时报出自己角色的作用。

(注:演示时
不要带课本。


【归纳总结】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1、体液免疫过程:
2、细胞免疫过程:
【即学即练】
1、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2、在制备蛇毒抗毒素(抗体)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
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3、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A.抑制病菌的繁殖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
C.使细菌外毒素(属于抗原)失去毒性
D.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课堂小结】
【巩固提升】
1、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分化为浆细胞的是()
A.吞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记忆细胞
2、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细胞。

3、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着减少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
4、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些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
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5、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
A.释放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D.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